歷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後,在嶺南設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今田陽縣屬象郡。
漢武帝時始置增食縣(今田陽縣境),初屬南越國。漢武帝於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國後,增食縣隸交州鬱林郡,縣治所在今田陽縣境。
三國時,增食縣屬吳,仍歸鬱林郡地。
晉初不變。晉大興元年(318年),增食縣改名增翊縣,隸晉興郡,縣治所在今田陽縣境。
南北朝,增翊縣隸南定州晉興郡。
隋朝,今田陽縣屬鬱林郡宣化縣轄地。
唐朝,開元元年(713年)始置田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田州為橫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田州,領有都救、惠佳、武龍、橫山、如賴五縣。今田陽縣之部分地域屬嶺南西道田州橫山縣地(縣治所在今田東縣),部分屬邕州地(今縣境西部和西南部)。
五代十國,今田陽縣先屬楚國,周太祖廣順元年(951年),改隸南漢國轄地,屬南漢之宜州。
宋朝,皇祐五年(1053年),始置奉議州和勘州,均為羈縻州制。奉議州治所在今田州鎮興城村那賴屯,因地形酷似桃果,故又名“桃城”。勘州州治設於今百峰鄉百峰村,初屬右江道鎮安軍民宣撫司,後改隸廣南西路邕州管。
元朝,升田州為田州路,撤勘州,其地歸來安路。奉議州為廣西行中書省田州路所轄。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田州路為田州土府,來安路亦改為來安府,奉議土州併入來安府。洪武年間,田州知府岑伯顏將田州府治所(今田東縣境)遷至來安府(今田陽縣境)。七年復置奉議土州,同時將治所從那賴屯遷至發祥屯(今興城屯),直隸廣西布政使司。十七年廢來安府,併入田州府(府治在今田陽縣境)。二十八年,奉議州改為衛。建文十二年(1400年),罷衛復置州。天順七年(1463年)改奉議土州為奉議流官州判。嘉靖六年(1527年),降田州土府為田州土州,奉議州改隸思恩府(府治在今武鳴縣境)。
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奉議州改隸鎮安府(府治在今德保縣)。乾隆七年(1742年)始置陽萬土州判,治所在今百峰鄉,隸思恩府。光緒元年(1875年),田州改土歸流後,其地分別劃歸奉議州(今田陽縣)、百色同知(今百色市)和恩隆縣(今田東縣)管轄,其中中田裡歸奉議州。二年,改奉議州為簡缺知州。五年復稱奉議州。陽萬土州判於同年改為恩陽州判,為百色直隸廳所轄。奉議州治及歸屬不變。
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改縣,今田陽縣置奉議縣和恩陽縣,奉議縣治所在今興城村,恩陽縣治所在今百峰村,均屬田南道轄地。民國13年6月,縣知事曾伯龍將奉議縣治所遷至田州鎮,為第六區(治所在今德保縣)轄地。恩陽縣隸屬第五區(治所在今百色市)。
1929年12月11日,中國共產黨人鄧小平、張雲逸等發動百色起義,建立紅七軍,在恩隆縣平馬鎮建立蘇維埃政權——右江蘇維埃政府,轄右江沿岸各縣。奉議縣蘇維埃政府於同年12月15日在田州鎮成立,下轄田州區、百育區、那滿區、侖圩區(部分屬今田東縣)、百武區(今頭塘鎮)和田州鎮6個區(鎮),51個鄉蘇維埃政府。恩陽縣蘇維埃政府於1930年1月成立,下轄那坡鎮等6個鄉鎮蘇維埃政府。1930年10月,紅七軍主力離開右江根據地,所轄政區建置自然消失。民國24年奉議縣和恩陽縣合併為田陽縣,縣城在那坡鎮,屬百色行政監督區。1949年12月5日田陽縣解放。
解放後沿用田陽縣名。1950年屬廣西省百色專區。1954年縣治所遷至田州鎮。1970年,田陽縣隸屬百色地區行政專員公署。2002年屬百色市至今未變。
概況
田陽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所轄的一個縣。總面積為2395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為33萬。田陽古屬百越地。秦屬象郡,漢至東晉屬增食、增翊兩縣。民國元年至2年(1912-1913年),成立奉議、恩陽兩縣。民國24年,奉議、恩陽合併為田陽縣,縣治在那坡鎮。解放後,1954年縣治遷至今田州鎮,屬百色專區專員公署(今百色市)管轄。
田陽縣境有平原台地、丘陵、山地三種地形,中間低、南北高、東西狹、南北寬,素有"兩山一谷"之稱。最高山峰海拔1250.8米,最低海拔250米。南部石山區為喀斯特溶岩地貌,北部土山區為砂頁岩地貌。全縣有大小河流12條,右江是主幹河,自西向東流經6個鄉鎮。河網密度為每平方公里0.13公里,年徑流量為9.987億立方米。
田陽縣地處低緯度,靠近北回歸線,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冬暖夏長,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年平均氣溫18~22℃,熱量滿足一年三熟需要。年無霜期為307~352天,降水量平均在1100~1350毫米,是全區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行政區劃
田陽縣轄7個鎮、8個鄉:田州鎮 那坡鎮 坡洪鎮 那滿鎮百育鎮頭塘鎮玉鳳鎮百峰鄉琴華鄉洞靖鄉橋業鄉 巴別鄉 五村鄉 雷圩鄉坤平鄉。
歷史沿革
2000年,田陽縣轄7個鎮、8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91973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田州鎮62706那坡鎮25602坡洪鎮21976那滿鎮18504百育鎮25704玉鳳鎮22988頭塘鎮22657百峰鄉11373琴華鄉8735洞靖鄉10122橋業鄉14889巴別鄉15614五村鄉13949雷圩鄉6660坤平鄉10494。
2003年田陽縣行政區劃一覽轄7個鎮、8個鄉:田州鎮、那坡鎮、坡洪鎮、那滿鎮、百育鎮、玉鳳鎮、頭塘鎮、百峰鄉、琴華鄉、洞靖鄉、橋業鄉、巴別鄉、五村鄉、雷圩鄉、坤平鄉。
100 田州鎮 轄:中山、興華、常安、河東4個居委會;隆平、鳳馬、龍河、平坡、那塘、三雷、東江、東旺、興城、定律10個村委會。
101 那坡鎮 轄:平朴、敢亮、萬平、那芘、義安、寶美、六合、合力、那馱、弄坡、永常、瀨旺、尚興、那坡街14個村委會。
102 坡洪鎮 轄:坡丹、新屯、下幫、局盛、隴含、隴升、郎含、興達、五合、古美、新建、新景、新美、天安、新洞、百合16個村委會。
103 那滿鎮 轄:三同、內江、自強、大成、治塘、百敢、新立、露美、光琴、新樓、新生、新侖、新層13個村委會。
104 百育鎮 轄:四那、七聯、百育、九合、新民、六聯6個村委會。
105 玉鳳鎮 轄:玉鳳、朔柳、統合、懂立、甫里、上鎮、長高、嶺平、六惠、巴廟、華彰、能帶12個村委會。
106 頭塘鎮 轄:百里、百坡、百沙、二塘、聯坡、四聯、頭塘、新山8個村委會。
200 百峰鄉 轄:百峰、那音、弄山、弄初、晚塘、東紅、洞印7個個村委會。
201 琴華鄉 轄:琴華、樂上、南興、新合、央律、朝馬、康浮、雙達8個村委會。
202 洞靖鄉 轄:靖安、弄岩、西平、百勇、雪平、百林、淋楞、扁村8個村委會。
203 橋業鄉 轄:橋業、天德、念堂、大能、德樂、太平、那峨、活旺、多感、宜灑、叮叭、馱架12個村委會。
204 巴別鄉 轄:巴別、三坡、德安、德弄、德愛、大錄、大問、花參、弄朗、新平、隴懷、隴合、安寧13個村委會。
205 五村鄉 轄:五村、瀨貢、隴華、大言、達巴、敢示、大路、橋馬、百宙、大列、巴浪、定夜、康華、天陽14個村委會。
206 雷圩鄉 轄:雷圩、伏王、隴里、馱逢、巴某、百穀6個村委會。
207 坤平鄉 轄:坤平、坡旺、百民、百甲、那江5個村委會。g
2005年,百峰鄉併入那坡鎮;琴華鄉併入坡洪鎮;橋業鄉併入洞靖鄉;雷圩鄉併入五村鄉;坤平鄉併入玉鳳鎮。
資源狀況
(一)氣候資源
田陽縣地處低緯度,靠近北回歸線,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總的特點是:雨熱同季、熱量豐富、夏長冬短、夏熱冬暖、天氣炎熱、暑熱過半、無霜期長、光熱充足、四季常青、雨量偏少、蒸發量大於降雨量,為廣西最旱的三大旱區之一。1、日照、輻射:田陽是廣西太陽光能最高值縣份之一,年平均日照率為43%,最高達56%,最低為30%。每年農作物生長季節的3-10月份,日照時數達1448.6小時,占全年總日照的75.8%,對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十分有利。輻射量年平均為115.77千卡每平方厘米。
2、氣溫:因太陽輻射強,氣溫高,全縣年平均氣溫21℃。分布特點是以右江河谷為中心,分別向南北遞減,南北山區氣溫比河谷平原低約2-3℃。日平均≥10℃年活動積溫達6000-7835℃,持續天數為300-350天。喜溫作物的生長期長,熱量均可滿足一年三熟制的需要。3、降水:境內各地年降水量平均在1100--1350毫米之間。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各地在這一期間的降水量占全年總降水量82-88%。雨季開始時期正是氣溫迅速升高的月份,雨季結束時間正是氣溫明顯下降階段。雨熱同季對發展農作物生產極為有利。
(二)土地資源
田陽縣土地總面積2394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占97.42%,水域面積占2.58%。陸地中石山面積占45%,土山面積占54.8%,半土半石山面積占0.2%。基本是"八分六厘土石山,三厘水面一分一厘田"的格局。土地資源按利用類型可分為耕地、林地、牧草地、城鄉居民住宅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特殊用地、果園用地、宜林荒地、宜農荒地、宜牧荒地、水域面積和其他用地等11大類。(三)森林資源
田陽縣森林面積50564.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21.1%,森林覆蓋率為35.6%。其中用材林(含竹材林)面積34154.9公頃,占森林總面積的67.5%;經濟林面積1393.3公頃(不含12108.5公頃的灌木經濟林),占森林面積2.8%;防護林面積14360.8公頃,占森林面積28.4%;特種用途林面積3.6公頃;薪炭林面積651.7公頃,占森林面積1.3%。全縣林木活立木總蓄積量為1833015立方米。(四)礦產資源
田陽縣礦產資源非常豐富,目前已發現和探明的礦種共八類二十三種,是廣西西部的一塊黃金寶地。八類二十三種礦分別是:有色金屬礦產:鐵礦、錳礦、鈦鐵礦。化工礦產:磷礦、黃鐵礦。能源礦產:煤礦、石油。非金屬礦產:水晶、矽石(石英)、重晶石、方解石。建築材料礦產:石灰岩、輝綠岩、安山岩、大理石、粘土、高嶺土、白雲岩、河砂。貴金屬:黃金。其他礦產:礦泉水。根據已探明的儲量情況來看,煤礦和鋁土礦儲量較大,高嶺土、輝綠岩、安山岩、灰岩屬未查明儲量的礦產,其餘礦種是一些小型礦及零星礦點。鋁土礦已探明儲量(C+D級)3620.5萬噸,地質儲量為1195萬噸,礦石品位AL2O3O51.99--72%,主要分布在坡洪、古美、巴別、三坡一帶。褐煤探明總儲量為1億噸以上(B+C+D級)。大理石儲量約為1.2億立方米。田州那隆礦泉水日流量15-20噸。一些礦石的品位較高:矽石SiO2含量為95-99%;鐵礦品位一般在30-45%,高者達50-60%;錳礦品位一般在30%左右,高者可達50-60%;磷礦品位為8%左右,有些達到20-30%;黃鐵礦品位在20-30%,儲量為400萬噸;輝綠岩、安山岩出露面積4平方公里,厚度不小於100米。(五)水利資源
田陽縣水利資源豐富。全縣地表水有中小河流8條,均屬西江水系。右江是各級河流唯一主幹河。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條,5-50平方公里的有2條。境內河流總長度327.4公里。主要地下河有5條,總長115.4公里。全縣水域總面積9.25萬畝,占土地總面積2.58%。其中河流水域面積(不含地下水)3.04萬畝,占水域總面積32.86%。境內河流總集雨面積2380.3平方公里,正常年景(P=50%)水資源總量為16.42億立方米。地表水年徑流量9.99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為55.03立方米/秒。天然總落差為1358.9米,可利用落差680.5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4.6萬千瓦,可開發利用11.5萬千瓦,已開發利用1.987萬千瓦。全縣可利用水量77618萬立方米,已開發利用水量47731萬立方米,占可開發水量61.4%。(六)旅遊資源
田陽縣具有開發價值的旅遊資源較為豐富,大致可以分為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和民俗資源三類。人文資源主要有:抗倭民族女傑瓦氏夫人墓、田州土司官塘、百峰賴奎古人類遺址、奉義縣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花茶大榕樹革命舊址、獅子山紅七軍戰場遺址、永常村扶貧展覽館。自然資源有:百東河水庫、那音水庫、坡洪感雲洞、洞靖涼洞岩、那坡金魚嶺、雷圩瀑布、龍河現代農業觀光等。民俗資源有:獅子上刀山、搶花炮、傳統歌舞、鬥牛、壯族風味小吃等。交通設施
田陽地處右江河谷中部,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必經之路,廣西西部和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交通樞紐。
公路方面:目前全縣152個行政村已實現村村通公路。縣城距南寧市228公里(324線),距百色市區38公里(324線),距德保縣88公里(20312線),距巴馬縣85公里(323線)。縣城中心設有城東、城西2個客貨運服務中心,開往南寧、廣州、巴馬、百色等地直達快班運輸和大中型貨物運輸,運輸時間短,效益高。
鐵路方面:南寧至昆明鐵路幹線在田陽境內設有客貨運輸服務站3個,客運直通昆明、廣州等重要城市,貨運設計年吞吐能力為150萬噸,是德保、靖西和河池市的巴馬、鳳山、東蘭等縣的貨物集散地。
水路方面:右江河流經縣境內,沿岸有大小碼頭20多座,碼頭現有的吞吐量約30萬噸。田陽港東站作業區年吞吐量為15萬噸,500噸級碼頭泊位兩個,倉儲2400多平方米,堆場面積6000多平方米,配備5噸固定吊車。目前有百色至南寧航道(屬VI級)常年四季通航300噸級船舶,南寧至廣州(屬III級)通航1000噸級航隊。
旅遊資源
敢壯山:布洛陀文化聖山敢壯山位於廣西田陽縣百育鎮六聯村那貫屯,距縣城18公里,海拔326米,山上有傳說是布洛陀、姆六甲居住的岩洞姆娘岩、布洛陀守護神居住的岩洞將軍岩、祭祀布洛陀的場所祖公廟、布洛陀為一對戀人點化而成的鴛鴦泉、姆六甲的聖乳池、布洛陀關鎖蝗蟲的蝗蟲洞、望子台等多處遺址,還有穿天洞、石臼洞、紅軍洞、連理樹等奇觀異景,景點繁多。
布洛陀傳說是壯民族的創世始祖,是壯族的“祖公”,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是壯族的始祖男神,與他同時匹配的是姆六甲,是壯族始祖女神。按壯族語言發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稱,“洛”是知道、知曉的意思,“陀”是很多、很會創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一個知道很多、很會創造的老人。
敢壯山布洛陀歌圩來源於祭拜布洛陀,據史書記載,歌圩形成於隋唐之前。傳說布洛陀與姆六甲同住一處岩洞即姆娘岩繁衍人類,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布洛陀的生日,住在各地的兒孫們都回來拜壽,由於子孫太多,還在山腳的人就地引火燒香,形成香火長龍。拜壽活動一直延續到三月初九,子孫們見到祖公很健康,就相約即興哼唱山歌。此後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七到初九,前來拜壽的子孫後代都要唱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敢壯山歌圩。
每年農曆三月初七至初九,周邊民眾五六萬人自發聚集敢壯山,以唱山歌、舞獅、拋繡球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紀念布洛陀。據史志記載,田陽敢壯山歌圩形成於隋唐之前,是由祭祀布洛陀而形成的,是廣西歌海之源和百越民族集市之源。
田陽縣原生態的壯族文化資源薈萃,是了解壯民族文化之源的一把金鑰匙。目前全區收集到的《布洛陀經詩》版本28個,其中有14個版本在田陽縣境內收集到,其藏本之多排在壯族區域各地之首。
敢壯山是一座極有靈氣的大山,也是當地唯一的一座石山,整座山有三種地貌,底部是土坡、腰部是風化石、頂部是石山,山上有許多與布洛陀有關的遺址、景觀。
敢壯山巍峨雄偉,形似龍頭。明朝時期,江西地理先生郭子儒和他的弟子順著龍脈,來到田陽,登上敢壯山,確認所要找的“龍頭”就是敢壯山,當即書寫“春曉岩”三個字,並撰了一幅對聯:春日初升風景朗開催燕語,曉風微動露花輕舞伴鶯啼。自古至今,周邊民眾都把敢壯山視為神山,逢年過節,特別是歌圩之日,紛紛上山燒香祭拜,以唱山歌、舞獅等豐富多采的民間文體活動來紀念祖公,祈求保佑。
居遺址被發現以後,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大學、亞洲民族學會、廣西壯學會、廣西社會科學院、廣西民族研究所、廣西博物館等專家學者先後到敢壯山考察、考證,一致認定:敢壯山是布洛陀文化的發祥地,是布洛陀文化聖山,是壯族人民的精神家園;布洛陀是珠江流域原著民族的人文始祖,可與炎帝、黃帝平起平坐。布洛陀文化不僅影響珠江流域,還波及東南亞的泰國、緬甸、寮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不僅影響壯民族,還影響侗族、布依族、傣族、黎族、毛南族、仫佬族、儂族、佬族等民族。
經專家考證,敢壯山現存一批文物、如蛙紋石礎、雷紋女像、古壯字殘碑、古鐘等等,而以敢壯山為中心,方圓15公里以內發現了8處古人類遺址,如賴奎遺址、革新橋遺址等,為敢壯山是布洛陀文化遺址的認定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在敢壯山上,發現的蛙紋石礎是目前廣西唯一的。據專家考證,蛙紋圖案形成於4000多年前,是壯族圖騰。而位於田陽縣百峰鄉的賴奎古人類遺址,經中美學者用氬——氬法測定,距今80.3萬年,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古人類遺址。
敢壯山被發現並認定為壯族布洛陀文化遺址、布洛陀文化發祥地、布洛陀文化聖山之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新華社、人民日報、美國僑報、香港文匯報、廣西人民廣播電台、廣西電視台等100多家報紙、電台、電視台和新華網、人民網、新桂網、搜狐網、新浪網等1000多個網路媒體先後進行報導,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廣西壯學學會、南京博物館、民主建國會等10多個機構和社會各界人士邵華、梁庭望、黃鳳顯、羅漢田、韋純束、陶愛英、張聲震、張弓也、古笛等500多人先後到敢壯山考察採風,為敢壯山的保護、開發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和意見。
此外,比較有名的景點還有:琴華風景區、百東河水庫、那音水庫、雷圩惠洞水庫等。
紅色記憶
二都暴動——右江沿岸農民武裝鬥爭打響的第一槍二都,是現在田陽百育鎮和田東侖圩一帶舊時的貫稱。當時是奉議縣(田陽縣)行政區域的第四區。1927年,震驚廣西的二都暴動就在這裡發生。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我縣農民運動在東蘭縣農民運動的影響下,成立了鄉、縣農民協會,組織了農民自衛軍,兩次驅趕縣長(知事),推動右江沿岸各縣的農民運動向前發展。
在全國革命取得節節勝利的形勢下,一九二七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人民;桂系軍閥與蔣介石遙相呼應,在廣西大舉“清黨”,向各縣政府機關發出“實行嚴查共黨機關,悉數解散,並分別逮捕共黨分子”的訓令;在各地搜捕中共黨員和進步人士,進行血腥屠殺。四月十二日凌晨,桂系軍閥在南寧開始大逮捕,據查知被捕人員有姓名的共一百四十二人,其中共產黨員二十二人,共青團員二十人。四月下旬,廣西省政府主席黃紹竑,命令駐百色的國民黨反動軍隊旅長劉日福在右江一帶逮捕共產黨人。劉日福立即派一連人到平馬鎮逮捕了共產黨員、田南道農民運動辦事處主任陸炳堂,押解至百色,不久即殺害。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被迫轉移到農村活動。由於蔣介石倒行逆施,右江政局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地方官吏、土豪劣紳氣焰囂張。暴虐無道的奉議縣知事曾伯龍立即組織反共武裝,他一面收買刺客,企圖對農運領導人黃治峰等進行暗殺,另一面用五百塊光洋、二十八枝長槍、兩枝短槍和上千發子彈武裝二都土豪的民團,加緊對農會進行破壞和鎮壓。土豪頭子黃錦升按照曾伯龍的意旨,暗中攏絡兇手,刺探農運領導人的行蹤,公開揚言要踏平奉議縣農民運動的根據地——花茶屯。
當時,在右江地區工作的中共地下黨員余少傑與上級黨組織失去聯繫和面對反革命瘋狂反撲的情況下,仍然堅持革命鬥爭。一九二七年六月,在花茶召集東蘭、鳳山、恩隆(今田東)、奉議(今田陽)、果德(今平果)、思林(今屬田東)等縣代表會議,討論革命形勢,成立右江農民自衛軍第一、二、三路軍。恩隆、奉議兩縣農軍編為右江農民自衛軍第二路軍,由黃治峰任總指揮。並布置開展武裝鬥爭的有關事宜。
國民黨反動派在實行殘酷的“清黨”以後,為了進一步欺騙人民,掩蓋其反革命罪行,於七月間拼湊了所謂“宣傳工作團”,到農民運動比較活躍的地區進行反革命宣傳。七月二十日,“宣傳工作團”的第三十一、三十三獨立隊,由黃知衡帶領,從百色到達田州。二十七日到侖圩,當天正是圩日,他們便在圩場進行所謂“清黨運動之意義及農民的痛苦”的反動宣傳。黃治峰、潘憲甫等早有布置,當“宣傳隊”講得正起勁時,即由李漢生、岑世勛出面駁斥他們的妄言:揭穿了“三民主義不徹底”,指出“蔣介石是新軍閥,是侵吞軍餉的獨裁者,這個宣傳隊是國民黨反動派省黨部的走狗,是來欺騙農民民眾的”。駁得他們啞口無言。同時,事前李漢生又布置日新高國小校學生在場助威,高呼“打倒軍閥!”“打倒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紳!”“打倒反動派省黨部宣傳隊!”等口號。反動宣傳隊恐懼萬分,無可奈何,只好灰溜溜地回到韋寧屯,用民團護送回到縣署(田州),向國民黨縣黨部、縣公署報告,並同時緊急拍電,報告廣西省政府當局,要求對奉議縣農會,採取緊急措施,及早肅清。
縣知事曾伯龍聽了“宣傳隊”匯報後,怒不可遏,恨之入骨,便與二都團團總黃錦升等人密謀,妄想在舊曆七月中元節捉拿黃治峰、潘憲甫、羅有穆等農運領導人。黃治峰得到這一情報後,馬上向余少傑匯報。在余少傑的指導下,黃治峰緊急召集潘憲甫、覃常耀、羅有穆、李漢生、岑世勛、羅華甫、李恆珍、潘湘城、李化、李果、岑厥安、李恆芳等同志,於八月七日(舊曆七月初十),在花茶廟堂舉行奉議縣第二次農運骨幹會議。到會者殺雞飲血同盟,宣誓同生共死。余少傑在會上作了重要指示,指出對反動政府不能抱有幻想,當前的革命只有靠我們槍桿子同敵人作針鋒相對的鬥爭,才能打倒反動階級,才能鼓舞人民的鬥志,才能建立和鞏固我們的革命根據地。到會同志認真地分析形勢,一致認為土豪劣紳勾結反動官僚,利用爪牙狗腿橫行鄉里,魚肉百性,無惡不作,如不清除,革命將受威脅,人民將受其害。大家認為,只有“先下手為強”,來個“擒賊先擒王”才能打擊反革命的囂張氣焰,於是決定在八月八日中元節前的侖圩圩日,趁土豪黃錦升、黃曹山、黃子貞、黃靜山、黃子亮、黃石獅等在侖圩招眾聚賭之機會,將他們一網打盡。
接著,大家研究了暴動的具體行動方案;根據圩日人多擁擠,土豪攜槍又會武打,但白天戒備不嚴的情況,決定兵分兩路,一路在侖圩完成擒賊任務,這路要選擇身強力壯和會點拳術的農軍,攜帶手槍、匕首,裝扮賭客,以五人擒一人,號角一響,即一起動手。這路農軍由李漢生、羅漢忠負責指揮。另一路調集大部分農軍在那立屯紮營待命,等待抓到土豪後,即圍攻土豪劣紳的老窩——韋寧屯。這路農軍由黃治峰指揮。
當晚,幾十名身強力壯的農軍吃完晚飯後,在李漢生率領下,摸黑沿著崎嶇的山道,悄悄地潛入侖圩,隱蔽在侖圩學堂和岑厥安、李恆芳家中。
次日,即八月八日上午,侖圩附近鄉村民眾陸續來趕街,圩場十分熱鬧。黃錦升一夥斜掛駁殼槍,大搖大擺地進入賭場。他們如狼似虎,不少民眾害怕而紛紛避讓,免得惹事生非。我十多名農軍身藏短槍、匕首,假扮賭客,混入黃家兄弟開設的兩個賭場。黃錦升見來了賭客,不由暗自高興叫嚷:“兄弟,來玩一玩吧!”順著叫聲,農軍黃嘉章領著黃壽、潘瑞徵、冼老五和李治平在黃錦升的賭攤賭了起來。
中午,賭場的人越來越多,里三層,外三層,把賭攤圍得水泄不通。狡猾的黃錦升好象心裡有點恐懼,質疑地問身旁的隨從:“今天怎么一下子來這么多人?”隨從隨聲笑道:“節日的最後一圩,哪個不想撈點油水;無錢的也湊個熱鬧。”於是黃錦升毫無顧忌地繼續開他的賭攤。
農軍的一切準備妥當後,李漢生在樓上見機行事,吹響牛角號。在賭場伏擊的農軍立即掏出手槍、匕首,象猛虎般地撲向土豪。農軍黃嘉章眼明手快,行動敏捷,一把就卸下黃錦升的駁殼槍,李治平和另外三個農軍一齊動手,把黃錦升按倒在地。黃錦升憑藉他掌握的一點拳術企圖垂死掙扎,拚命反抗。但農軍戰士使了十二分力氣抓住黃錦升不放。這時李治平便用匕首在黃錦升臉上捅,只聽見“哎喲”一聲,他滿臉是血,軟癱在一條臭水溝里,被農軍捆綁起來。在另一賭場上的土豪黃子貞、黃靜山也被農軍五花大綁,動彈不得。土豪隨從的團丁見到這情況,面如土色,魂不附體,顧不了主子,各自逃命。與此同時,潛伏在日新高國小校的農軍沖向圩場,封鎖各個路口,頓時,整個圩場大亂。李漢生站在高桌上高聲喊道:“鄉親們!不要驚慌,我們是為民除害,來抓土豪的,現在已抓住了……”還高呼口號:“打倒土豪劣紳!”慌亂的人群,回頭一看是農軍李漢生,前邊還押著三個壞蛋,便鎮靜下來了。農軍不費一彈,乾淨利落地抓獲了土豪黃錦升、黃子貞、黃靜山,繳獲了駁殼槍、左輪槍、曲尺槍各一支,子彈百餘發。土豪黃曹山、黃子亮、黃石獅三人因還未到圩場,漏網了。
由於初次戰鬥,指揮員缺少指揮作戰經驗,他們抓了三個土豪後,忘記發聯絡訊號(放地炮),當他們在那立屯會合時,已是下午時分。總指揮黃治峰一聽匯報,明白指揮上有失誤,他二話不說,立即率領農軍轉攻韋寧屯。土豪黃曹山事先得到訊息,早已帶著他的家屬逃走了。農軍進入韋寧屯,砸毀炮樓,沒收黃錦升、黃曹山、黃子貞、黃靜山家的浮財分給勞苦民眾。
八月九日,黃治峰在甫圩學校操場召開甫圩、侖圩、百育三鄉民眾公審大會。附近各鄉的農會會員、農民民眾一千多人爭先恐後地到達甫圩。大會由大隊長潘湘城、黃述明、韋仲惠帶領農軍警戒放哨。會場上農會的犁頭紅旗迎風招展,《國際歌》聲響徹雲霄,“打倒土豪劣紳!”“打倒貪官污吏!”、“打例軍閥!”的口號聲此起彼伏,呈現了一派群情激昂歡欣鼓舞的景象。大會開始,黃治峰主持會議並講了話。他說:“鄉親們!昨天,我們農軍在侖圩抓得‘二都’土霸王黃錦升、黃子貞、黃靜山。他們勾結貪官,壓迫人民,剝削人民,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我們早就恨之入骨。今天開公審大會,要關就關,要殺就殺,由大家作主。”貧苦農民紛紛控訴土豪黃錦升的滔天罪行,強烈要求槍斃黃錦升,以命償命。農軍根據廣大農民民眾的要求,當場槍決了罪大惡極的黃錦升,為民除了一害。
處決黃錦升後,黃靜山、黃子貞恐懼不安,他倆通過在花茶屯的一個老庚,向農軍請求饒命,準備用三千塊光洋和七千斤大米來贖罪。農軍同意他倆的請求,限令十天之內,要他們如數交出奉議縣縣長曾伯龍給他們的槍枝和光洋,逾期不交,就地處決。
大會後,黃治峰根據余少傑的指示,召開了農軍骨幹會議,研究如何應付敵人反攻的問題,動員農軍戰士與惡霸曾伯龍鬥爭到底,不打倒曾伯龍,誓不罷休。
八月二十一日,土豪黃曹山勾結縣長曾伯龍和桂系軍閥部隊李天實營長,帶一營兵力來圍攻篆虞和花茶,妄圖奪回黃子貞、黃靜山。黃治峰率領農軍二百餘人槍與敵人在花茶後背山上開展激烈的戰鬥,他們消滅一部分敵人後,轉移到朔樂、甫好、平桃一帶打游擊,並把土豪黃子貞、黃靜山處決在山上。但由於敵人多次反撲,我軍寡不敵眾,敵人到處燒殺擄掠。從八月二十一日至十二月五日止,國民黨反動軍隊及土豪團隊,向篆虞、花茶一帶進攻五次,我農軍和人民民眾被死傷二十四人,擄去財物不計其數,損失慘重。
不久,廣西省反動政府出布告懸紅緝拿黃治峰、潘憲甫、羅有穆等人,下令解散奉議縣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但是奉議縣農軍在黨的領導下,堅持武裝鬥爭,直到一九二九年十月參加鄧小平、張雲逸領導的百色起義。
這次武裝暴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一是右江人民反對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打響的第一槍,給桂系新軍閥屠殺政策以有力回擊,震驚反動當局;二是為右江沿岸各縣武裝鬥爭樹立了一面旗幟。在這次武裝暴動的影響下,右江沿岸的武裝鬥爭風起雲湧,先後發生了鎮結、思林、果德縣農軍攻打縣城,舉行武裝暴動;三是鍛鍊和培養了黨和幹部,為以後百色起義、建立紅七軍、蘇維埃政權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四是教育民眾,只有通過武裝鬥爭,才能打擊反革命的武裝,才能取得我們自主權。
“二都暴動”和英烈們的光輝業績已載入史冊,然而他們忠於黨、忠於人民的崇高品德,追求真理,不畏強暴,勇於犧牲的精神將永昭後世,激勵後人。在全縣人民意志風發建設新田陽的今天,我們要弘揚革命傳統,學習老一代革命忠於黨、忠於人民的崇高品德,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幸福的思想,學習他們有理想、有膽略的雄心壯志和敢於鬥爭,勇於獻身的英雄氣概。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田陽而努力奮鬥。
永遠的豐碑
黃治峰(1891-1932):田陽縣百育鎮新民村人,1923年起從事農運工作,是右江地區農運開拓者之一;192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策劃和領導“二都暴動”;1929年參加百色起義,擔任紅七軍二十師副師長;1932年受中央委派,從中央蘇區回桂途中不幸犧牲。潘憲甫(1900-1932):田陽縣百育鎮新民村人,192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策劃和領導“二都暴動”;1929年參加百色起義,擔任奉議縣臨時蘇維埃政府第一任主席;1930年10月紅七軍主力北上後,留守根據地堅持武裝鬥爭;1932年9月病故於百育百曼山上
李漢生(1905-1930):奉議縣侖圩鄉(今屬田東祥周),192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領導“二都暴動”;1929年參加百色起義;1929年12月被指定為中共奉議縣委第一任書記;1930年1月被歹徒殺害。
羅有穆(1885-1936):田陽縣百育鎮馱豈村人。早期參加黃治峰領導的農民運動;1929年夏天加入中國共產黨,奉議縣臨時蘇維埃政府成立後,任委員兼秘書;1930年10月,紅七軍主力北上後,留守根據地進行艱苦卓越的鬥爭;1936年12月在敵人進行“清鄉”中遭逮捕殺害。
農夫(1904-1934):田陽縣那坡鎮萬平村人,早期參加領導學生運動和農民運動,百色起義後,任恩陽縣革命委員會農民委員和縣蘇維埃政府主席;1930年2月後調到紅七軍政治部,任十九師政治部宣傳科長,隨軍北上,到達中央蘇區後參加反圍剿戰鬥,不幸中彈犧牲。
黃立鋒(1906-1934):田陽縣頭塘鎮岩喜村人,早期參加領導農民運動。百色起義後,跟隨紅七軍北上,任第四縱隊特務連連長,與中央紅軍會師後,任紅三軍團第五師營長,多次參加反“圍剿”戰鬥。1934年在火線上壯烈犧牲。
歐陽蘭馨(1910-1930):田陽縣百育鎮瀨覺村人。1929年跟隨黃治峰領導的農民運動,深入村屯宣傳革命道理,任恩陽縣婦女解放協會主任,百色起義後,隨紅七軍主力出發,做宣傳後勤工作;1930年7月遭土豪逮捕殺害。
黃亞晚(1911-1930):田陽縣那坡鎮六合村人。1929年參加黃治峰領導的農民運動,深入村屯發動民眾,宣傳革命道理。百色起義後,參加紅軍北上,因掉隊被“還鄉團”逮捕並殺害。
冼恆漢(1911-1991):田陽縣百育鎮四那村人,早期參加農民運動,百色起義後,隨紅七軍北上,參加中央紅軍反“圍剿”戰鬥,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45年作為代表出席黨的七大,他身經百戰,戰功卓著,新中國成立後,任蘭州軍區政委、甘肅省革命委員會主任、中共甘肅省委第一書記;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獨立自由”、“解放”等三枚勳章。是中共九屆、十屆中央委員和中央軍委委員;1991年11月在蘭州逝世。
歐致富(1913-1999):田陽縣那坡鎮那馱村人。早期參加農民運動,百色起義後,隨紅七軍北上,參加中央紅軍反“圍剿”戰鬥、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身經百戰,戰功卓著。新中國成立後,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廣西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79年參與組織對越自衛反擊作戰;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9年2月在廣州逝世。
黃征(1914-1999):田陽縣頭塘鎮岩喜村人,早年參加黃立鋒領導的農民運動,百色起義後,隨紅七軍北上,在中央蘇區參加反“圍剿”戰鬥,歷經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身經百戰,屢建戰功。新中國成立後,任廣西衛生廳廳長、黨組書記、自治區政協常務委員,享受副省級待遇;1985年離休;1999年1月在南寧病逝。
鄉鎮簡介
五村鄉 位於田陽縣南部,鄉人民政府駐五村街上,距縣城45公里。東鄰那滿鎮、田東縣祥周鎮,南接德保縣,西、北屏坡洪鎮,惠洞水庫位於五村鄉南面境內。全鄉土地總面積229.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508畝,其中水田8427畝,旱地17078畝。共轄20個行政村,167個自然屯,247個村民小組。2005年全鄉共有6391戶26337人,其中男性13516人,女性12821人,農業人口6336戶25588人,其中勞動力16948人,非農業人口55戶779人;鄉區域內居住壯族25848人,漢族38人,瑤族447人。縣道X850、省道20312橫穿五村鄉境內,交通便利。【“五月五”歌圩節】
“五月五”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五村“五月五”傳統歌圩節。在這一節日裡,由民間自發組織,舉辦一年一度規模盛大而豐富多彩的民間文體活動,前後持續5天。每年“五月五”期間舉辦籃球、山歌、拔河、象棋、民俗舞蹈等比賽,並邀請各地有名藝術團體到五村演出,節目豐富多彩,吸引來自本縣各鄉鎮及田東、德保等鄰近縣份民眾約5萬多人次到五村趕街或進行貿易。歷屆端午節文體活動的舉辦,極大地豐富了廣大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推動了全鄉“三個文明”建設的發展。
【大列村情況】
五村鄉大列村是田陽縣唯一的瑤族村,也是自治區劃定的貧困村之一。大列村現有135戶551人,其中瑤族447人。全村總面積8550畝,溶岩裸露面積7724畝,占總面積90.3%,耕地面積826畝,其中水田82畝,僅占總面積9.7%。封山育林面積740畝,經濟農作物面積140畝(含間種)。五六十年代以前,大列瑤胞穿著本民族自製服裝、鞋帽,保留著瑤山婚嫁、喪葬、生壽等禮儀、禮節,共慶本民族各種傳統節日。大列瑤胞目前還保留著瑤族織布、染布、製衣等傳統工藝,大多數瑤胞穿著本民族服裝,保持著瑤族特有的風俗,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坡洪鎮 地處田陽縣南部石山區,省道穿插而過,是百色、田陽通往德保、靖西、那坡三縣及南部山區3個鄉鎮的交通樞紐,距縣城27公里。全鎮共有24個村257個自然屯330個村民小組8702戶3.7萬人,總面積3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1萬畝,其中水田1.22萬畝。2006年全鎮財政收入70多萬元,農民均純收入1851元。
坡洪鎮物產豐富,鎮內儲藏有豐富的鋁土礦、鐵礦、銻礦、大理石等礦產資源。近年來,鎮黨委、政府依靠科技大力發展甘蔗、反季節蔬菜、種桑養蠶、種草養豬、圈養良種羊、立體養殖等新興產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突破。2003年8月被自治區列為重點鎮後,以建設南部山區示範視窗城鎮為目標,以土地開發為切入點,以招商引資和鼓勵農戶遷址建新居為主要途徑,加大小城鎮建設力度,做到硬化、綠化、美化、淨化、亮化、規範化,各項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小城鎮建設初現規模。坡洪鎮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坡洪“花炮節”、古美歌圩節等已有100多年歷史,聞名區內外。坡洪特產“古眉醬”更是歷史悠久,曾遠銷港澳,為壯族特產一絕。鏡內有“睡美人”山、坡洪河、古美仙洞等旅遊勝景。近幾年來,坡洪曾榮獲“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鄉鎮”、“全區老年人協會先進單位”、“百色市文明鄉鎮”、“百色市平安鄉鎮”等稱號。
巴別鄉 位於田陽縣南部石山區,東鄰坡洪鎮,西連德保縣巴頭鄉,南接德保縣那甲鄉,北與洞靖鄉接壤。全鄉轄13個行政村,147個自然屯189個村民小組,共有4375戶,總人口19740人。有19個黨支部680名黨員,創建黨員中心戶23戶、“農家課堂”接收戶3戶。有11所學校,其中國中1所,國小10所,在校學生1488人。全鄉耕地面積26390畝,其中望天田3080畝,旱地23310畝,人均耕地面積1.3畝。主要農作物有玉米、甘蔗等。全鄉有12個村屬自治區定貧困村,民眾收入主要靠養殖業、種植業和勞務輸出。鄉內藏有較豐富的鐵礦、鋁土礦,本地特色產品有玉米雞、豬肉等。鄉黨委、政府的工作思路:把經濟建設推上新台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小城鎮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主要抓以下工作:一是鞏固和加強農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整體效益,著重發展甘蔗和畜牧業;二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三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促進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協調發展;四是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確保黨對經濟和各項事業實施強有力的領導。
玉鳳鎮 地處巴馬、田東、田陽、右江三縣一區交匯處,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便利,國道323線田陽至巴馬二級公路貫穿全鎮。
全鎮總面積583平方公里,是全縣土地面積最大的鄉鎮,下轄17個村民委,144個自然屯,20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6萬。全鎮人流、物流、資金流非常活躍,市場十分繁榮。
玉鳳鎮地域遼闊,蘊藏豐富的矽、鈦、錳、鐵、滑石礦、輝綠岩、銨山岩等礦產資源,據地質勘測,僅矽礦和滑石礦兩種礦源儲量達2400多萬噸,具有非常廣闊的開發前景。全鎮有2座小型水庫和10餘條小河,水利資源十分豐富,目前兩座水電站正在籌建中。
玉鳳鎮境內大部分屬於土山,土質優良,氣候溫和,雨水充裕,適宜種植各類經濟作物,主要盛產甘蔗、油茶、杉木、甜竹、芒果、酸梅、生薑、木薯等,是全縣茶油的主產地,也是全縣最大的用材林和經濟果林木基地,同時還是百東河水資源保護區之一,素有“油茶之鄉”、“綠色銀行”之稱。
近年來,玉鳳鎮充分利用特色農業優勢,全力打造甘蔗、油茶、林材、木薯生薑、香豬等“五大農業基地”,搭建農民增收平台。目前,五大基地初具規模,甘蔗種植面積10.04萬畝,產量達30萬噸以上,油茶林面積8.3萬畝,用材林面積7.8萬畝,木薯2.2368萬畝,生薑3000畝,香豬8000多頭。2005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7759萬元,工業總產值3300萬元,財政總收入113萬元(不含機糖稅),農民人均純收入2212元。
布洛陀與敢壯山的傳說
相傳布洛陀與母勒甲是上帝派到凡間造人造物,創造凡人世界的始祖。位於田陽縣百育鎮六聯村那貫屯的敢壯山(春曉岩),也是他創造的。這裡曾經是他棲身生息,繁衍子孫後代的聖地。下面的故事,便是關於布洛陀與敢壯山的傳說。“敢壯山”與“五指山”的來歷
很古很古以前,田陽這個地方和其它地方一樣,沒有草木,沒有人類,沒有生靈,廣渺的大地空空無物。而早就有了生靈的蒼天,上帝看到大地仍死氣沉沉,很早就盤算著派人到凡間繁衍人類,創造人間世界。終於有一天,上帝決定派布洛陀與母勒甲下凡,創造新的世界。
布洛陀與母勒甲受上帝的派遣,於二月初一啟程。那天,布洛陀挑著一對大籮筐,籮筐的一頭裝著五個孩,另一頭裝著被褥和衣物;母勒甲肩扛一把鋤頭,手拿一把開山鐮,乘著大帝宮殿前摘下的兩片樹葉,緩緩地飄流而下。……一天,二天。到了第十九天,布洛陀和母勒甲飄到了田陽上空。這時烏雲突變,大地上從沒有過的電閃雷鳴伴隨著大風大雨,震耳欲聾地炸響在大地上空。雷劈聲中,布洛陀肩上的扁擔斷了。霎時,兩隻籮筐飛奔著向大地墜落。布洛陀和母勒甲一見慌了神,他們立即甩掉手中的斷扁擔、鋤頭和鐮刀,沒命地撲向孩子。但是遲了。僅僅一眨眼的功夫,兩隻籮筐便分別落在東西相距十里的那貫和三今兩地。裝被褥的籮筐掉在東面的那貫,形成了“敢壯山”。那一孔一孔的被褥縫隙,後來成了山上的岩洞。
布洛陀夫婦落在“敢壯山”上,雙雙搜尋了半天也不見了孩子的蹤影,他倆立即奔向山頂西頭的最高處遙望四周,仍然不見那隻墜落的籮筐和五個孩子。於是又搬來石塊壘成一個台子,這座台子後人叫“望子台”。布洛陀夫妻登上望子台往南一看,只見鋤頭鐮刀墜落的地方挖開了一道彎彎的大縫溝,天上的雨水落下後都匯流進地溝里,形成了右江河。布洛陀和母勒甲無心留覽河山,抬眼又朝西頭望去。只見十里開外的平川上,有五個孩子在蠕動著。母勒甲一見激動地喊了一聲“孩子”。喊聲剛落五個孩子立即一動不動地坐在地上,一袋煙的功夫便變成了五座小山,人們叫做“五子山”。因為“子”和“指”同音,後人都叫“五指山”。
從此,田陽的大地上便有了“敢壯山”和“五指山”。
母娘岩與敢壯歌圩
布洛陀夫婦初來乍到新的世界,又剛剛失去五個孩子,隨身帶的被褥衣物化作了敢壯山,他們再也無心去尋找別的落腳點,從山頂下到半山腰,在一處朝南開的岩洞裡住了下來,開始了繁衍人類,營造新世界的使命。這座岩洞就叫“母娘岩”。
話說母娘岩倒是一處不錯的風水寶地。母娘岩坐北朝南,洞外有一塊幾丈見方的坪地,洞口兩側綠樹參天,百花滿地。洞內前廳寬暢,洞頂上倒掛著千姿百態的鐘乳石,把大廳裝點得恰似一座宮殿。大廳後頭有一連洞,與後山的通天洞相通。這種洞與洞相通,南與北相連的特殊構造,以及岩洞外的林木花草,使母娘岩成了冬暖夏涼,四季宜人的好居所。布洛陀與母勒甲住進來不久,便一個接著一個地生了好多孩子,沒有多少年便孩子成群了。
孩子長大以後,布洛陀創造的世界也越來越寬,自己也越來忙不過來了。於是,他把孩子們分派到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去,讓他們在各自的地盤,繁育後代,建設家園。孩子們遠去了,但是總忘不了養育他們的母娘岩。於是,每一年的二月十九這一天,布洛陀與母勒甲的孩子們,便攜帶著自己孩子、孫子,不約而同地從四面八方回來,給布洛陀老祖公和母娘拜壽。由於子子孫孫太多,路途近的先來,能進母娘岩給布洛陀、母勒甲拜壽,路遠後到的子孫則從洞口擠到山腳排成長隊等候。等著輪到他們進母娘岩的時候,已經是三月的初七、八到初九。而這時,還在山腳等候的人待不住了,由於拜壽心切,他們紛紛就地引火燒香,香火一直從山腳插到母娘岩洞口,形成了一條香火長龍。從母娘岩中剛剛拜壽出來的子孫們,一個個見到自己的老祖宗雖然子孫無數,卻仍然是那樣健康長壽,心中興奮不已。他們情不自禁地相約難得見上一面的各路親人,向敢壯山的各個方向散開去,男男女女一面即興哼唱山歌,一面將自己身上的衣物拋給對方表示慶賀。久而久之,每年的三月初七至初九,前來拜壽的布洛陀與母勒甲的子孫後代,都要在“敢壯”這裡唱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形成了敢壯歌圩。
封洞岩的故事
封洞岩位於敢壯山南面石山與土坡相銜接的山腰,其上部為刀削似的絕壁,相傳這是布洛陀初到凡間劈石取火留下的痕跡。絕壁下是一個岩洞口,但是被封住了,這裡有一個故事。
話說布洛陀與母勒甲來到凡間世界,轉眼間已過了數百年。幾百年間,他們所生的孩子已經不計其數,而孩子所生的孫子、孫子的孫子就更數不清了。布洛陀老了,現在已變成了高高祖,他的子子孫孫已經遍布各個山寨部落。他想走出去,看看他布洛陀所創造的這個世界到底變得怎么樣,子孫們又怎么樣生活,他們還認不認他這個老祖宗?於是,有一天,布洛陀搖身一變成了一位衣衫襤褸、長鬍子、長頭髮,滿身髒兮兮的老乞丐,來到遠離敢壯山的一個小寨。一進寨子,人們見了他這位滿身臭氣的乞丐老人,大人們有的象逃瘟疫似的遠遠躲開,小娃仔們則圍著他逗樂取笑。只有一對牧牛少年好心地請他到家裡吃飯,那大一點的男孩子還給布洛陀補衣服,小一點的給他梳頭髮抓虱子。
布洛陀見到這種情況心涼了。但是他還不服氣,不相信自己的後人竟有這等不孝的孽種。第二天大清早,他拿著一個破碗裝著去討飯,只見那些人還是一個個閉門不讓他進;有的甚至在悄悄商議,將他殺了吃。還是那一對少年兄弟真誠地接納了他。他失望了,決心懲治這些不孝的孽種。於是,他交待那對小兄弟,這幾天如果遇著大風大雨,一定要跑到就近的大樹下面去,緊緊地抱住樹根不放,千萬不要亂跑。說著便離去了。
不幾天,老天爺可真颳起大風下起大雨。牧牛兩兄弟遵照布洛陀的囑咐,跑到古樹下面去抱住樹根,平安地避過了風雨。而寨子里的其他人,特別是那些心存不善的人,全部被大雨刮進岩洞裡,洞口也被隨後而來的大石頭嚴嚴實實地堵上了。過後,寨子裡倖存的人,請來能工巧匠想鑿開洞口救人,三天三夜鑿了個表皮,三年了也未能打開洞口。這就是封洞岩的故事。
文化
民間藝術
藝術文化節粵劇
清末至民國初年,隨廣東商人傳入田陽縣,民國17~19年(1928~1930年),業餘粵劇團隊,田州鎮有同樂社、永樂社、平樂社、美育社、協群社等,那坡鎮有陶然社、粵樂社,古眉村有新士粵劇團。此外,那滿、百育、百峰等鄉也有粵劇演出活動。主要劇目有:《六國針對》、《五鼠鬧東京》、《楊家將》、《紅娘》、《胡不歸》、《黛玉歸天》等。解放以來,逢年過節,縣、鄉(鎮)文化部門組織文藝晚會,亦有粵劇劇目演出,那坡、田州兩鎮較為盛行。劇目除保留過去的傳統劇目外,現代劇目有《神秘爹媽》、《血淚灑良心》、《苦盡甘來》等。
彩調
又稱“咯開”,清光緒元年(1875年),平旺村(今瀨旺村)韋於幫到賓陽請彩調師傅楊卓群到奉議傳藝。從此右江河谷的平旺、平泗、內江等蔗園聚居之地,產生了彩調劇,成立有分州班、平旺班、陶然班等,唱腔大多是“四平腔”、“浪裏白”、“訴板”和“路牌”等,普通劇目有《王三打鳥》、《王二報喜》、《劉海砍樵》、《賣雜貨》、《賣花嫁女》、《打刀救母》、《傻子賣羅裙》等。解放後,彩調主要在上述地區流傳。二塘鄉頭塘村演彩調演了五代人。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沖斷。1978年重新建隊,至1989年,演出67台戲,平均每年6台,觀眾達10萬多人次。壯劇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在今巴別鄉組織有壯劇老坡班,屬南路,形成於德保馬隘、靖西等地,後傳入巴別、坡洪一帶。因其唱腔多以襯音“呀哈”收尾,亦稱“呀哈戲”;又因其產生流行於南路壯方言區內,解放後稱“南路壯劇”。主要唱腔有“馬隘調”、“平板”、“嘆調”、“採花調”、“喜調”、“快喜調”、“快採花”、“高腔”、“詩調”、“哭調”、“寒調”等。用南部壯方言演唱,七言、五言句式。吸收邕劇、木偶劇表演藝術,角色分醜、旦、生、宮(淨)。一般在春節、歌圩和清明時演出,有“開台”和“送台”風俗。解放前後均在本地演出,多在春節、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舊曆四月初八、舊曆七月十四等傳統節日進行,主要劇目有《楊家將》、《寶葫蘆》、《包公》、《田螺姑娘》等10多個。唐皇
說唱形式,唱詞七言為主,押腰腳韻,用本地壯語演唱。形成於宋朝年間,其內容主要是詠唱唐朝宮庭內訌史實及唐明皇,因而得名,後發展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說唱形式。傳統曲目有《文龍與俏尼》、《梁山伯與祝英台》、《武松打虎》、《李旦與鳳橋》。解放後創編《贊書記》、《種子迷》等節目,唐皇演唱者一人或數人均可,無引子和過門,可用秦琴、二胡、笛子等民族樂器伴奏。文物遺址
花茶大榕樹
位於百育鎮新民村花茶屯。樹下原有廟堂,“文化大革命”被毀,現僅存遺址。1927年2月7日,黃治峰在這裡的廟堂首次召開田陽縣各鄉農民運動骨幹會議,中共田南支部書記余少傑到會指導。會上宣布成立奉議縣農民協會,黃治峰為農民協會主任委員,會議制定行動綱領及作出建立農民自衛軍開展武裝鬥爭的決定。同年7月上旬,余少傑在花茶廟堂召開奉議、恩隆、思林、果德、東蘭、鳳山等縣農民骨幹會議,20多人參加。會議決定將各縣農軍編為右江農民自衛軍第一、二、三路,韋拔群、黃治峰、余少傑分別擔任一、二、三路總指揮,會後,奉議縣農民自衛軍由200人增加到600多人。同年8月7日,在余少傑的領導下,黃治鋒在花茶廟堂召開奉議縣第二次農運骨幹會議,研究武裝暴動問題,並舉行二都暴動,活捉大惡霸黃錦升,次日召開民眾大會,槍斃黃錦升。大榕樹為田陽縣重要革命遺址。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岑三爺廟
位於田州鎮維新街26號。岑三爺即岑氏三世祖岑雄三兒子岑世元,世人為紀念他英勇善戰、忠貞為國而捐資,於元朝始建。清道光九年(1829年)重修。庭院式四開間、磚木結構、飛檐走獸、琉璃瓦面,內壁四面為跌拐李等八仙圖壁畫。1929年12月15日,奉議縣臨時蘇維埃政府在此成立,發布《告民眾書》、《奉議縣臨時蘇維埃政府成立宣言》。12月下旬,奉議縣總工會、共青團奉議縣委員會、奉議縣婦女聯合會相繼在此成立。今已不存在。奉縣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在今田州鎮維新街30號民房。1926年3月,黃治峰在此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教員有潘憲甫、羅有穆等。學員來自田陽縣各區、鄉的進步青年共60多人。課程有:《中國民族革命史》、《各國革命史》、《社會學淺說》、《農民運動之理論》、《三民主義》、《農民協會與自衛軍之組織法》等。舊址房屋於1920年建,磚木結構,單開間2層小樓,3進民房。黃恆棧洋
位於那坡鎮上新街44號,原為黃恆棧商號三老闆寓所。3進房組成建築群,前進為法國式磚木結構3層平頂樓房,孔門式檐廊,梅瓶工欄桿。前樓面牆為中西結合式花鳥、花草壁畫。1914年廣東工匠設計建造。1929年12月17日,恩陽縣蘇維埃政府在這裡成立。洋樓成為恩陽縣革命運動的指揮中心。到1995年該樓保存原貌。春曉岩遺址
位於百育鎮六聯村那貫屯西北。由將軍洞、觀音洞、蝗蟲洞、鴛鴦泉等組成。岩洞相通,古人於洞口左右建造廟宇亭台和牌坊。岩洞上方書有“春曉岩”3個大字,牌坊兩邊書有對聯:“春日初升風景朗開催燕語,曉風微動露輕花舞伴鶯啼”。明代起,春曉岩成為右江河谷一帶最大的壯族歌圩,每年農曆三月初七至初九,當地男女青年成群結隊到此趕歌圩,附近田東、巴馬、百色、凌雲等縣的男女歌手也雲集而來,3天3夜對歌,有上萬餘人。
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春曉岩是革命主要活動地點之一。1930年3月,國民黨軍隊進攻革命根據地,放火焚燒洞內的赤衛隊員和民眾,24人犧牲。春曉岩成為縣重要革命紀念地之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馱豈烈士公墓
位於百育鎮百育村馱豈屯西北,馱豈是革命根據地。1931年1月5日夜,國民黨文湘部和當地土豪鍾少朴民團圍攻馱豈屯,赤衛軍30多人掩護民眾撤進炮樓,與敵人激戰1天2夜,赤衛隊員和民眾158人被敵人火燒,壯烈犧牲。村中倖存者用9口大缸裝上遇難者殘骸葬於馱豈屯西北。解放後1952年,縣人民政府撥款修墓立牌,牌坊石柱上題刻對聯:為革命犧牲浩氣充乎宇宙,作忠貞烈士英魂猶在人間”,橫批為“光照千秋”。50年代後期牌坊遭拆毀。“文化大革命”中,墓碑上的151位死難者英名被用水泥塗抹,“文革”後才清除。1990年4月5日,百育鄉人民政府再次修整。1994年,縣人民政府撥款修建烈士紀念碑。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遊
烈士陵園
夜中敢壯山
位於縣城西南近郊,占地面積650平方米,1964年10月建成革命烈士紀念碑,投資6萬元,碑身高22.8米,正面、背面和左面、右面分別雕刻“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筆體瀟灑,剛勁有力。碑座正面平台有大理石碑,刻“田陽縣革命烈士紀念碑銘”和著名烈士簡介及烈士英名862人,平台地下設革命鬥爭史陳列室,展覽35幅革命文物圖片。園內蒼松翠柏,芳草菲菲。1990年縣城鎮建設辦公室投資52萬元修建紀念碑外門和增設遊樂場。外門是黃色琉璃瓦裝飾的雙層亭頂建築物,4根淡黃色瓷磚飾柱支起飛檐翹角的亭頂,上端蛟龍盤繞,勢欲騰飛。亭匾書寫“田陽縣革命烈士陵園”字樣,匾四周是色彩絢麗的瓷磚飾畫。高大的中門兩旁各是“松鶴延年”和“萬里長城”瓷磚壁畫,牆頭鏤花雕窗,典雅古樸。與之相接的是左右各一間黃色琉璃瓦房。外門前面石墩上坐闐著2隻石雕獅子,栩栩如生。整個外門設計匠心獨具,古色古香。園內增設各式花圃。遊樂場面積2667平方米,設有電池車、太空梭、電動火車和碰碰車、小汽油跑車等。1990~1992年,遊人5.32萬人次,收入2.96萬元。1995年瞻仰、遊園人數達1.2萬人次。百東河水庫
位於頭塘鎮百沙村,距縣城15公里。1957年11月,百色專區黨委、行署調集田陽、田東、平果、德保、巴馬、東蘭等7個縣6.5萬民工興建,1958年7月完工。水庫大壩高46.8米,壩頂長254米,寬6米;水庫回水線21公里,總庫容9192萬立方米,有效庫容3837萬立方米。興建水庫期間,廣西省政府主席韋國清、廣西軍區司令盧紹武和廣西交通廳廳長黃榮等到水庫工地視察指導。水庫四周封山育林,庫里養魚,綠水青山相映。興建水庫的同時,從平泗開一條公路至水庫壩首。1995年,水庫管理區增設旅遊船。橋業草坪
位於橋業鄉政府附近,長約400米,寬約200米。草坪綠草如茵,周圍環抱竹林和蔗地,此為著名橋業歌圩地點,每年農曆三月十七日,趕圩民眾數萬人,還有縣內其他鄉鎮及德保、百色等縣(市)民眾前來參加。1980年以來,歌圩除了唱歌,還有電影、錄像、籃球、賽馬等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電視劇《鄧小平同志在廣西》中一場賽矮馬鏡頭,就是在這個草坪上導演拍攝的。1959年從坡洪鎮修築公路至橋業,1966年通車。感雲洞
位於坡洪鎮古美天馬山腰,離縣城50多公里。洞內分6個洞室,田陽長約1公里。相傳古時龍女下凡來到古美,和一位叫感雲的書生結為夫妻,感雲赴京考試,龍王聞之大怒,令天兵天將用山鎮住龍女。感雲中狀元歸來,不見龍女,捧著她送的一雙鞋,滿山遍野尋找,最後悲憤至極,死於這個山洞,感雲洞因而得名,而鎮龍女之山則稱望夫山。一山一洞,各有一泉流出,匯合成古眉河,傳說這是龍女和感雲淚水流成的河。解放前,當地人用天然的清泉製成古眉醬,曾銷售到海外。1966年古美修路通車,每天除縣城到古美的班車外,還有縣城到巴別的班車路過。涼洞岩
位於洞靖鄉政府所在地,離縣城60多公里。從入口到出口處長100多米,洞中心方圓10多米,高數十米,洞中有洞。神秘的“仙女池”,水深清且碧,有不知名奇魚,拇指大小,通體透明,可見五臟六腑。1988年,鄉政府投資,辟成遊覽景點。洞靖歌圩在此舉行,每到農曆三月二十日,人海歌潮,極為熱鬧。1966年修路通車,到1995年每天仍有兩三趟班車從縣城開到洞靖。獅子山
位於今田州鎮三雷村小河口,臨右江邊,邕色公路旁,距縣城約3公里。山於江邊獨聳,狀如獅頭,因而得名,前人稱為“金獅鎮水口”。古時山頂建有廟宇樓台,廟四周大樹環繞,綠翠蔭森,可望至東江、興城、甫圩、田州等地。獅子山有一特產“鯉魚蛋”,為無數細石結成一團,質堅中空,大小不等,雜夾於土內。每遇大雨山崩,石團滾出,人們撿來鑿開一孔,作水池用,儲水周年不臭。此石團玲瓏美觀,當地人稱“鯉魚蛋”。解放後,獅子山多次植樹造林,生長各種林木。1992年,縣人民政府將獅子山劃為綠化風景保護區,開始投資興建人民公園。獅岩
位於今那滿鎮新立村指揮屯左邊,為一土山。離縣城30.5公里。該土山如獅蹲,後有洞穴,曲折能達山巔。獅岩頂上平坦廣丈余,可設九榻,溪流環繞,清可鑑發。第一洞懸有一石球,大如車輪,上下石乳聯貫為繩,第二洞有大石獅橫臥,四足安然,後有小石獅,其狀如生,故名“獅岩”。李蠻塞
位於今田州鎮興城村屬有山,離縣城10公里。山高70米,山頂平坦,廣約1100平方米,山頂築有土城,氣勢雄偉,形尚存。相傳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起義失敗後,其餘部仍堅持抗清鬥爭,此“李蠻塞”系李自成呼出,因而得名。忠烈祠
位於今那坡鎮東面橋頭一帶,古時原為五聖官,改造為忠烈祠,距縣城8公里。祠所在地高低迴環,右有大樹,蔭蔽庭宇,並有一塊大石,約3米多高;近左有二三石穴,清泉湧出,長流不斷。金魚嶺半空突出,益增雄巍。每逢秋夏飯後餘暇,人們三五成群來到坡前草地消遣。在此可欣賞右江輪船行駛以及對面平朴村和田陽國中的景致。解放前曾在此闢建中正公園。解放後,由於城鎮建設,忠烈祠及中正公園無存。蓮山寺
位於今頭塘鎮頭塘村,離縣城7公里。該寺為前土田州知州岑宜棟於清乾隆初所建,地勢山環水抱,殿宇寬敞巍峨,庭前奇花異草,四時鮮艷。左右後山一帶,綠樹蔥籠,青翠幽僻,每至夏秋,各方名流逸士至此避暑。該寺廟特產多,可供遊人含宿一、二年無慮。民國初年,縣政府將該寺廟產充公,無人主持,殿宇樓閣倒塌殆盡。後在遺址上建村公所。蓮山寺前一坦平地,每年農曆正月初,男女紛至沓來,拋繡球娛樂。民國31~32年尚有管寺人4個。蓮山寺今僅存遺址。彩雲山
位於今田州鎮興城村離縣城10公里。海拔200多米,為河谷最高的土山。自山腳至山頂,索紆曲折13層,勢凌霄漢,其巔可望數百里。解放前有竹數百竽,風篁雨籜叢碧森然,為前奉議縣四景之一。蓮花山
又名蓮花更,位於今那坡鎮山口至坡洪鎮一帶,離縣城10多公里。自山口入有佛子更,高100多米;八字更,高27米;靈更,高80米;三額更,高100米;感顏更,高110米;隆陰更,高67米;及抵上更,高160多米。諸更鏇起鏇伏,橫高橫下;南北穿徑,層巒疊嶂;石磴逶迤,樹木蔭翳,行人不辨東西,為前奉議縣四景之一。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副總兵溫鉛賢駐兵於此,首創修路,文武官僚捐資興工。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相繼修建。路可供行人馬馱往來。解放後,1956年興修那坡至五村公路經過蓮花山,此為右江河谷各縣通往邊防縣要道。1981年鋪築成柏油路。蓮花山已不見昔日茂密樹木。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南寧市 | 青秀區 | 興寧區 | 西鄉塘區 | 良慶區 | 江南區 | 邕寧區 | 武鳴縣 | 隆安縣 | 馬山縣 | 上林縣 | 賓陽縣 | 橫縣 |
柳州市 | 城中區 | 魚峰區 | 柳北區 | 柳南區 | 柳江縣 | 柳城縣 | 鹿寨縣 | 融安縣 | 融水苗族自治縣 | 三江侗族自治縣 |
桂林市 | 象山區 | 秀峰區 | 疊彩區 | 七星區 | 雁山區 | 陽朔縣 | 臨桂縣 | 靈川縣 | 全州縣 | 平樂縣 | 興安縣 | 灌陽縣 | 荔浦縣 | 資源縣 | 永福縣 | 龍勝各族自治縣 | 恭城瑤族自治縣 |
梧州市 | 萬秀區 | 蝶山區 | 長洲區 | 岑溪市 | 蒼梧縣 | 藤縣 | 蒙山縣 |
北海市 | 海城區 | 銀海區 | 鐵山港區 | 合浦縣 |
防城港市 | 港口區 | 防城區 | 東興市 | 上思縣 |
欽州市 | 欽南區 | 欽北區 | 靈山縣 | 浦北縣 |
貴港市 | 港北區 | 港南區| 覃塘區 | 桂平市 | 平南縣 |
玉林市 | 玉州區 | 北流市 | 容縣 | 陸川縣 | 博白縣 | 興業縣 |
百色市 | 右江區 | 凌雲縣 | 平果縣 | 西林縣 | 樂業縣 | 德保縣 | 田林縣 | 田陽縣 | 靖西縣 | 田東縣 | 那坡縣 | 隆林各族自治縣 |
賀州市 | 八步區 | 鐘山縣 | 昭平縣 | 富川瑤族自治縣 |
河池市 | 金城江區 | 宜州市 | 天峨縣 | 鳳山縣 | 南丹縣 | 東蘭縣 | 都安瑤族自治縣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 巴馬瑤族自治縣 |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 大化瑤族自治縣 |
來賓市 | 興賓區 | 合山市 | 象州縣 | 武宣縣 | 忻城縣 | 金秀瑤族自治縣 |
崇左市 | 江州區 | 憑祥市 |寧明縣 | 扶綏縣 | 龍州縣 | 大新縣 | 天等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