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南區

欽南區

欽南區屬廣西欽州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灣經濟區的中心位置,北距首府南寧100公里,瀕臨北部灣,東連北海市,西接防城港市,南擁欽州港,是欽州市的轄區。是一個集臨海工業園區、濱海文化旅遊勝地、廣西沿海交通樞紐、大西南最近接海點等眾多功能與優勢於一身的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城市中心區。至2013年底,欽南區總面積2255平方公里,人口56萬,轄12個鎮、1個華僑農場和4個街道。2013年欽南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69.4億元,同比增長14%,總量和增速排名第一。財政收入5.4億元,同比增長16.5%,其中稅收收入4.3億元,占財政收入的80%,稅收比重排名第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7.1億元,同比增長41.3%,總量和增幅排名第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2.4億元,同比增長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3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排名第一。外貿進出口總額3.1億美元,同比增長49%,增速排名第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4444元,同比增長9.9%,總量和增速排名第一。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8544元,同比增長12.6%,增速排名第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欽南區古為百越地,秦屬象郡地,漢至晉屬合浦縣。南北朝時屬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起分合浦地置宋壽縣,同年置宋壽郡,今區境屬宋壽郡宋壽縣。中大通四年(532年)在今區境內置安州(治所在宋壽縣南3里,今久隆鎮上東壩西北),今區境屬安州宋壽郡宋壽縣。梁大同元年(535年)分宋壽縣南部沿海置玉山縣(治所在今大番坡鎮內),今區境部分屬宋壽縣,部分屬玉山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州為欽州,宋壽縣改欽江縣,玉山縣改屬玉州,今區境部分屬欽州欽江縣,部分屬玉州玉山縣。大業三年(607年)欽州改寧越郡,同時廢玉州,玉山縣併入海安縣(今防城港市境),今區境部分屬欽江縣,部分屬海安縣。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欽州總管府,轄欽州、玉山州,今區境部分屬欽州欽江縣,部分屬玉山州安海縣(以海安縣改名)。總章元年(668年),分安海縣東部置烏雷縣(治所在犀牛腳鎮烏雷村東邊),屬欽州,今區境部分屬欽江縣,部分屬烏雷縣。上元二年(675年),分烏雷縣西北部復置玉山縣(742年改名華清縣),並置陸州(治所在烏雷縣),今區境部分屬欽州欽江縣,部分屬陸州烏雷、玉山兩縣。五代時今區境屬南漢。宋開寶五年(972年),欽州只設靈山、安京兩縣,今區境部分屬靈山縣,部分屬安京縣(1006年改名安遠縣)。明洪武七年(1374年),安遠縣併入欽州直隸州,今區境部分屬欽州,部分屬靈山縣。九年四月,欽州降州為縣(轄區不變),與靈山同隸廉州。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欽州升為直隸州,今區境全部屬欽州直隸州。

民國元年(1912年),撤欽州直隸州設定欽縣,今區境屬欽縣。欽縣初隸欽廉軍政府,後屬欽廉綏靖處。9年,直隸廣東省。11年底—15年1月,歸八屬軍統治,15年2月復隸廣東省,21年隸廣東省南區綏靖公署(駐茂名城),24年—38年改隸廣東省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廉州鎮)。

1949年屬廣東省欽縣。1951年5月14日由廣西省代管。1952年3月28日正式歸廣西省管轄,1955年5月31日復屬廣東省管轄。1957年7月1日黃屋屯鎮區域劃歸欽北壯族自治縣,1958年11月15日隨欽北壯族自治縣並回欽縣。1963年9月14日屬廣東省欽州壯族自治縣。1965年6月26日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縣。1984年3月1日屬欽州市。1994年6月28日由欽州市析出成立欽南區。1997年1月,欽州港經濟開發區成立並從欽南區析出。同年,欽州鎮從欽南區析出,組成欽城管理區。2001年,麗光華僑農場劃入欽南區。2003年9月撤銷欽城管理區,並歸欽南區。2006年4月,犀牛腳鎮的金鼓、雞丁頭、鹿耳環三個村委劃歸欽州港代管。2006年7月,犀牛腳鎮三娘灣村析出,組成三娘灣旅遊管理區,犀牛腳鎮也同時由欽南區劃歸三娘灣管理區代管。2008年8月,除三娘灣、烏雷、大環三個村委外,犀牛腳鎮由三娘灣管理區劃回欽南區。2008年,欽南區總面積2553平方公里,轄沙埠、尖山、久隆、東場、那麗、那彭、那思、康熙嶺、黃屋屯、犀牛腳、大蕃坡、龍門港、麗光華僑農場13個鎮(場)和文峰、南珠、向陽、水東四個街道辦事處, 143個村委,22個居委會,2258個村(居)民小組。

行政區劃

欽南區轄4個街道、12個鎮,共有22個居委會、142個村委會,1976個村民小組。

欽南區行政區劃
鄉鎮 面積(k㎡) 人口 下轄村莊
9.8 3.6萬 沙坡、永福、新興、城中南4個社區。
17.8 2.5萬 東南、五里橋、小江、山塘4個社區。
7.1 4.8萬 東風、江濱、中山、三宣堂、文昌、新隆6個社區。
16 5.4萬 城西、北營、白水塘、高嶺4個社區。
145.5 2.6萬 高嶺社區;大石古、下南山、大嶺、沙寮、油路、橋坪、海棠、沙埠、田寮、分界、坭橋、望埠、平銀、油埠、明天移民新村15個村委會。
89.2 3.6萬 傍欽、高沙、西圍、新平、詩家、白雞、板坪、橫山、長坡、團和、新營、新南12個村委會。
226.7 3.8萬 黃屋屯鎮社區委會;一屯西、一屯安、一屯勝、一屯利、加其、一屯北、大沖、一屯光、一屯南、金竹、圩埠、田寮、塘營、一屯顯、西顯、料連16個村委會。
83 1.9萬 尖山鎮村委會;西溝、黃波豕、穀倉、九鴉、黎頭咀、排榜6個村委會。
133.76 1.4萬 沙坡、葵子、大番坡、青龍、板橋、大窩口、六村、深坪、茅坡、辣椒槌、亞路江、水井坑12個村委會。
11.9 0.8萬 東村、南村、西村、北村、果子山5個村委會。
222.92 2.8萬 久隆鎮社區;久隆、黎屋、沙田、丁屋、高橋、水鋪、新明、平新、那慶、白鶴、青草、大嶺、高明、新圩、石安、細嶺頭、荷木17個村委會。
178.1 1.4萬 關塘、六加、高塘、東場、英窩、白木、上寮7個村委會。
220.08 3.7萬 那麗鎮社區;那麗、充包、殿艮、蘆荻竹、嫦娥垌、馬鞍嶺、崩塘、那霧塘、土地田、三兜竹10個村委會。
291.38 3.2萬 那彭鎮社區;那彭、擔坳、那蒟、白沙、六湖、彭新、清湖、那勉、鳳凰崗、那裡、後立、英學、屋背13個村委會。
244.76 2.1萬 合江、祿宦塘、米子、那京、那思、塘底、定蒙、茶藍垌、牛寮水、扁陂10個村委會。

(欽南區行政區劃及人口參考來源)

人口民族

到2006年底,欽南區總人口56萬人,漢族和壯族是欽南區的世居民族。

欽南區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位置

欽南區位於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中心位置,廣西

南部沿海。是一個集臨海工業園區、濱海文化旅遊勝地、廣西沿海交通樞紐、大西南接海點等眾多功能與優勢於一身的北部灣(廣西)經濟區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中心區。

區位優勢

欽南區是欽州市的主城區,它位於廣西南部沿海、北部灣的頂端是中國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廣西與東協聯繫的“橋頭堡”和北部灣(廣西)經濟區水陸交通樞紐。欽南區交通便捷,地域優勢明顯,使欽南區成為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城市經濟、海洋經濟、物流經濟和旅遊經濟之地。

氣候

欽南區地處亞熱帶,受海洋性季風氣候調節,氣候溫和,四季如春,欽南區氣候屬南亞熱帶氣候,具有亞熱帶向熱帶過渡性質的海洋季風特點,年日照時數為1800小時左右,年平均氣溫21℃—23℃,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左右。

海岸線

欽南區有8個鎮地處沿海,海岸線長達520.8公里。

地貌

欽南區三面環陸,南瀕海洋,地勢北高南低,屬丘陵地貌類型,丘陵交錯在山地平原台地之間,境內有全市最大的沖積平原——欽江三角洲。欽南區屬濱海丘陵地帶,地形低矮,起伏較緩。

自然資源

欽南區欽南區

水資源 境內有大風江、欽江、茅嶺江等數十條江河及洪潮江水庫、金窩水庫、那霧嶺水庫等數百座大中小型水庫。

礦產資源 主要礦產資源有煤、錳、鈦、石英砂、花崗岩、陶土等30多種。

海洋資源 欽州灣沿海海域遼闊,海洋生物豐富,水質優良,污染小,漁業發展潛力巨大,盛產青蟹、對蝦、大蚝、石斑魚四大名產。

經濟發展

工業 2008年以來,欽南區乘借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的東風,採取“依託港城、以港促工、以城帶鄉、三化強區”的發展策略,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抓實招商引資工作,促進工業化快速發展,工業總產值再創歷史新高。

國家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給欽南區帶來了勃勃生機和活力。2008年第一季度,該區4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99731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5%;

欽南區欽南區

實現工業增加值29984萬元,同比增長14.73%。

欽南區按照市委“以港興工,三化互動”的發展思路,積極建設多元化的工業產業園,主動接受臨港工業產業的輻射,把東郊工業走廊和西郊工業走廊作為融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發建設的重要載體,重點做好園區的供電、供水和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把工業園區建設為投資者的創業樂園,全區工業生產亮點紛呈。

全區骨幹企業的龍頭作用明顯,成為拉動該區工業快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廣西欽州力順機械有限公司、廣西欽州市欽江歐亞糖業有限公司、廣西電網公司欽州供電局三家企業首季共完成工業總產值49414萬元,同比增長42.59%,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8.24個百分點。重工業發展速度比輕工業快。該區重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4607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42%,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2個百分點。而輕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5377萬元,只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個百分點,重工業比輕工業多9個百分點。股份制企業發展保持領先地位。一方面是總量領先,股份制企業首季實現增加值13651萬元,占全部規模工業增加值的45.5%,總量居各種經濟類型的首位;另一方面是效益凸顯,股份制企業首季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5604萬元,同比增長67.1%,占全部規模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的54.4%,同比提高了10.3個百分點,其中股份制企業拉動該區規模以上企業增長11.17個百分點,成為推動全區工業快速發展的主動力。銷售增幅快於生產增長,產銷銜接水平較好且不斷改善。該區工業生產首季實現銷售產值78668萬元,同比增長50.2%,工業產品產銷率78.9%,同比高出6.8個百分點。

農業 近年來,欽南區在大力發展工業的同時,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欽南區欽南區

和最佳化產業布局,大力發展農業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有力地增加了農民收入。2008年1—5月份,該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0526萬元,同期增長2.6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865元,同比增長15%。

推動產業化經營為農民增收夯實基礎 該區積極組織農民民眾逐步從單家獨戶生產經營向互助合作“轉型”,通過轉向集約經營後,不僅給農民上了“市場保險”,也使農產品的加工、流通服務業得到了分流轉移。如那彭鎮養雞協會,協會內統一制定供銷契約,按統一的技術要求養殖,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合作組織,年飼養“那彭土雞”600多萬羽,遠銷南寧和粵港澳等地,年創產值5000多萬元,人均純收入2萬元以上。同時也輻射帶動靈山的伯勞鎮和該區那麗、那思、麗光場等鎮場民眾養雞的熱情,年產肉雞9500噸,創產值13300萬元,利潤2660萬元,帶動農戶900戶發展肉雞養殖,促進了全區禽畜養殖品種結構調整,提高名優產品產量比例。到目前為止,該區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企業達150多家。其中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家;全國農產品加工示範企業1家。去年該區農產品加工總量達到110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9萬噸,加工產值達到13.5億元,帶動農戶6萬戶,占總農戶的60%。全區農業專業化合作經濟組織97個,涉及黃瓜種植、黃瓜銷售、辣椒種植、辣椒流通、百香果種植流通、水草編織、海洋捕撈技術等領域;已經在農業、民政、工商等部門註冊登記的38個,占總數的39.18%。參與農戶會員達21050戶,占全區農戶總數24.05%;參與人數84500人,組織總資產金額5586萬元。

實施特色品牌推動綠色農業發展 近年來,該區積極以建設標準化生產為基礎,提高市場競爭力為目標,實施綠色農業和品牌農業戰略。圍繞“科技型、集約型、生態型”的發展方向,積極實施“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生態農業”四大戰略,為打造欽南“高品質、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競爭力、高效益”的精品農業奠定了基礎,並初顯成效。目前,該區已註冊品牌有金灣黃瓜皮、金灣貢芋蒙、

欽南區欽南區

三娘灣海鴨蛋、那麗辣椒等,年產值可達千萬元以上。同時,該區積極引導農產品生產企業申報各項產品質量認證、產品產地認證、認定等,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其中廣西那彭歐亞糖業有限公司通過了IDS9000質量體系認證,欽州海陽冷凍有限公司通過了HACCP質量體系認證。高豐公司火龍果基地被國家認定為火龍果種植標準化“一類”基地,火龍果產品又獲得國際標準化和綠色食品認證,全區7050公頃辣椒、黃瓜種植基地獲無公害產地認定,辣椒、黃瓜獲無公害產品認證。同時,良好的品牌效應和地理優勢吸引客商投資欽南,在延伸產業鏈、拓展市場上做文章。今年上半年,來自浙江的客商在尖山鎮西溝村投資280萬元種植了370多畝的大棚西瓜喜獲豐收,熱銷了欽州、北海、南寧和浙江等地。這也是欽州市首次採用大棚種植西瓜,不使用農藥進行殺蟲防蟲,有效地提高了農業科技含量,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商業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發建設的深入推進,特別是最近國家批准設立欽州保稅港區,吸引了大量的外來企業和外來人口湧入欽州市的城市中心區——欽南區,為繁榮該區城鄉消費市場繁榮活躍注入的新的活力。據欽南區統計局統計,2008年1—6月,該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04%,增幅同比提高8.38個百分點。特別是6月份,該區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51億元,同比增長27.36%,全區消費品市場銷售活躍,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

隨著北部灣地區經濟的迅猛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促使消費結構的檔次不斷提高。該區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自己的汽車,汽車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費。而在食品消費上則要求綠色安全,日常用品方面要求高檔舒適。傳統飲食消費習慣從過去的吃飽穿好住好向現在的講究文化娛樂方向發展。上半年,該區住宿和餐飲業累計實現零售額2.51億元,同比增長23.37%。

社會

城鄉建設

2012年欽南區城鄉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完成那麗、黃屋屯、康熙嶺等鎮的總體規劃,

以及30個村莊規劃的編制。

2012年欽南區投入鎮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900多萬元,硬化城鎮街道3230米,鋪設下水道4975米,硬化村道99.1公里,名鎮名村建設步伐加快,投入資金1068萬元,完成興犀大道改造、鎮區街道鋪設等項目建設。

民生

2012年,欽南區投入各類民生保障資金11.5億元,比上年增加4.2億元。全年完成交通投資1億元,建成村級水泥路94條,共237公里,全區147個行政村已有145個通水泥路,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

全年完成水利投資1.4億元,除險加固小(二)型水

庫25座,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33個,解決了2萬人飲水問題。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深入實施,累計竣工保障性住房230套,超額完成年度任務。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如期完成。社會就業渠道不斷拓寬,新增城鎮就業5146人,幫助1150名失業人員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4%以內。

科技

2011年,欽南區科技進步成果顯著,專利申報和授權取得突破,全年申報專利116項,獲得專利授權86項。順利通過全國縣(市、區)科技進步考核,被列為“2011-2015年度全國科普示範縣(區)”。

教育

2011年,欽南區教育事業優先發展,13個校安工程項目全部竣工,累計完成投資2140萬元。

2012年欽南區教育投入逐步加大,校舍安全和鎮村幼稚園項目建設加快,“兩基”成果得到鞏固發展,義務教育教學質量位於全市前列。

交通通訊

欽南區基礎設施和市政建設日臻完善,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欽州城區為中心,以海港、高等級公路、鐵路、現代化電訊設施為骨架的海陸立體交通通信網路。

區內擁有南寧-欽州、欽州-防城、欽州-北海、黎塘-欽州、欽州-欽州港等五大鐵路幹線和桂海高速、欽防高速、欽陸一級、南北二級、欽港一級、沿海一級、欽犀二級等七條高等級公路,以及沙井港、龍門港、康熙港等一批海港碼頭。南寧、北海兩大民用機場均在1小時車程內。是中國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廣西與東協聯繫的橋頭堡,是廣西沿海地區水陸交通樞紐。

政治

欽南區人民政府領導(2012年)

黃光發 區長
胡治格 常務副區長
吳曉華 副區長
陳朝文 副區長
劉秀梅 副區長
黃濟華 副區長
潘新峰 副區長
蘇建華 副區長
許盛副 調研員
林恆副 調研員

旅遊服務

欽南區是北部灣地區設備完善的旅遊休閒中心。擁有三娘灣、劉馮故居兩個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區內生態環境清新宜人、自然風光旖旎、漁家風俗濃郁獨特,海灘、海島、海珍、海豚、海上森林、海洋文化等海洋旅遊資源在這裡富集,海上國寶(中華白海豚)、海上活化石(紅樹林)等自然、生態景觀令旅人留戀忘返;欽南區人傑地靈,鍾靈毓秀,是民族英雄劉永福、馮子材故里,濱海風光與人文景觀在這裡交相輝映;這裡有白海豚國際大酒店、金灣大酒店等五星、三星級酒店,有廣西首批工業、農業旅遊示範點——欽州坭興陶藝公司、火龍果生產基地,有銘德山莊、綠海山莊等城郊休閒勝地。

平山島 座落在欽州城的南面,四面環水,與市區一水相隔土地平坦,林豐草茂,臨海的一面又突兀一座山峰,風光旖旎,景色秀麗。沿著灘涂而建,宛轉逶迤的康熙嶺標準海堤,全長三十多公里,

欽南區欽南區

號稱廣西第一堤,俗稱“海上長城”。靠海的一面生長著茂密的海松、紅樹林、水草、靠岸的一面是綿延的稻田、錯落有致的農舍,連片的蝦塘、鴨場,構成了一幅獨特的海邊牧歌圖,因而這裡是畫家、攝影師創作的理想基地,是遊客觀光的好去處。

龍門群島旅遊區 位於美麗茅尾海南端,距離欽州市區約25公里。主要景點有仙島公園、七十二涇、茅尾海、龍門島、亞公山、青菜頭、綠島、五馬歸槽等景點。是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遊勝地。

1.仙島公園:又稱逸仙公園,位於欽州港龍門群島七十二涇景區入口處的龜島上。始建於1995年9月,是欽州市委、市政府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規劃建設“南方第二大港”—欽州港而建造。公園與欽州港中心廣場遙相呼應,配套建成了環島路、遊樂碼頭、風輪台、今鼎壇、聚英台。風輪台內矗立一座於1926年製作的孫中山紀念牌,聚英台矗立一尊全國最大的孫中山銅像。1999年4月,紀念碑和銅像被欽州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七十二涇:又名龍涇還珠,是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的旅遊勝地,北起欽江出海口—沙井港,南至欽州灣內灣的門戶—三墩。自清明以來七十二涇一直是欽州八景之一,自古有“南國蓬萊”之美稱,今人稱之為“小澎湖”。景區內,島與島之間是無數曲折奇詭的水涇,其中主要水涇有七十二條,因而得名“七十二涇”。涇內還生長著一大片被譽為“海底活化石”的紅樹林。

3.茅尾海:茅尾海是個富饒美麗的半封閉的內海,面積約136平方公里,盛產欽州四大海產品大蚝、對蝦、青蟹和石斑魚。茅尾海美在“海闊、浪靜、涇幽”,宛如一面巨大的鏡子鑲嵌在北部灣的北端。

4.龍門島:是龍門群島中最大的島嶼,為龍門鎮所在地,人口有8000餘人,大多數以捕魚為生,是著名的漁鄉,離市區一個小時的車程。位於茅尾海出口,是水上進出欽州的門戶。龍門島是廣西沿海最大的漁業生產基地之一,亦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民國時期廣東江防司令申葆藩曾駐紮於此。島上至今仍保存有清代修築的炮台遺址和民國時期修建的“將軍樓”及欽州古八景之一“玉井流香”。

5.亞公山:是七十二涇中頗具特色的島嶼。位於茅尾海與欽州港的交接地,有“中流砥柱”之稱。又是北部灣植物種類最豐富的海島,被譽為“海島植物園”。亞公山因清康熙年間島南懸崖上海棲息著大群水鳥,日落歸巢時煞是壯觀。

6.綠島:位於七十二涇西南角,原名六墩島。遠遠望去,酷似一條穿越碧波暢遊大海的小青龍。島上沙灘奇石紅樹林海鳳梨等,富有熱帶風情。往南可遠眺企沙半島和欽州灣外海,往北遠望則可見欽州港全景,別有一番景致。島上度假木屋、酒吧、亭台樓閣鱗次櫛比,是一個別有情調的度假小島。

7.五馬歸槽:位於七十二涇中央的名為頭坡、二坡墩……五坡墩等五個島嶼恰似五匹在海中奔騰的駿馬,前後有序地馳向棲息之地—龍門港。

三娘灣 位於欽州犀牛腳鎮東南面,距欽州市區40公里,南臨北部灣,背倚烏雷山,掩映在枝繁葉茂的紅樹林裡的海灘潔白柔軟,站在如天外流星墜落海灘的三婆石上,朝可觀旭日東升,晚可賞夕陽斜照;還可拜烏雷伏波廟、游威德寺、觀東漢大將風采;更妙的是登上漁船出海觀光,

欽南區欽南區

品海鮮、沐海風,觀賞珍奇的中華白海豚,盡享藍天碧海、人歡魚躍的情趣。

馮子材故居 又名馮宮保第,為晚清抗法名將馮子材退居時住所。座落於欽州城欽南區北白水塘村,建於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占地面積64350平方米。居所坐南向北,磚木結構,包括三個小山丘,周圍有牆坦。屋分三進,每進三棟,每棟三式,構成富有古風特色的“三排九”的建築模式。建築注重牢固實用,沒有豪華的裝飾,但質高藝精。還有宗廟、塔、宇、馬廄、魚塘、水井、花園、果園等附屬建築。院內東頭立有碑林,字跡精湛清秀,筆勢勁遒,自成一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劉永福故居 是全國百所中國小愛國教育基地之一。三宣堂是劉永福以其在越南抗法屢立戰功,被越南王封為三宣提督得名。位於欽州城南板桂街,建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占地22776平方米,建築面積5622.5平方米,主屋廂房共119間。主屋分三進,坐北朝南,為中國式圓柱瓦檐。牆上繪聖賢豪傑、文臣武將、彩鳳仙鶴等一百多幅畫,金飾彩繪,神韻優雅,栩栩如生,與畫棟雕梁相輝映。四周高牆炮樓,屋前有廣場照壁,周圍花木紅綠相映,悅人耳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名優特產

欽南有不少特產,著名的有坭興陶、紅邊龜、海鴨蛋、瓜皮小吃、辣椒、火龍果等。

坭興陶 欽南最有特色、最富魅力的產品數千年古陶欽州坭興陶。

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欽州坭興陶是中國四大名陶之一,二十世紀初期,欽州坭興陶兩次榮獲國際金獎。近百年來,獲國際國內大獎四十多項。第三屆“中國東協博覽會”,欽州坭興陶“連心碗”被指定為國賓禮品贈送給東協國家,欽州坭興陶風光無限,令世人矚目。

紅邊龜 “天下名龜出欽州”"。欽南是全國紅邊龜的重要產地。金錢龜,又稱紅邊龜、金頭龜、紅肚龜,是傳統的中藥材。

海鴨蛋 欽州沿海灘涂養殖的“欽州麻鴨”,具有體型大、生長發育快、產蛋率高的特點,由於以魚、蝦、蜆、蟹動物為飼料,麻鴨所產的“海蛋”,比普通鴨蛋不僅外型大,而且蛋黃也大,還有“雙黃”蛋。蛋黃比普通鴨蛋顏色橙紅,核黃素含量高,尤其是“綠殼蛋”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營養價值更高。

黃瓜皮 欽州黃瓜皮是精選本地黃瓜、採用欽州獨特的傳統方法醃製加工而成,具有嫩脆、酸中帶甜、香味濃、口感好、增加食慾等特點,風味獨特,是欽州一大名優土特產品,深受國內外人士稱讚,年加工量10000噸。

火龍果 欽南有亞洲最大的火龍果連片生產基地,目前連片種植火龍果近4000畝,近期規劃種植10000畝。每年的4至11月,火龍果生態園裡,一望無際的火龍果樹,結出一串串火紅火紅的果實,蔚為壯觀。

歷史名人

馮子材

(1818—1903),字南乾,號萃亭。欽州沙尾街人。道光末年,子材曾在博白參加農民軍反對清朝統治,不久投奔清軍,參加鎮壓太平軍,得到廣西提督向榮賞識,從鹹豐元年(1851年)起,由把總升千總、游擊、參將、副將,鹹豐七年(1857)任總兵,十年(1860年)督辦鎮江軍務。

同治四年(1865年)調任廣西提督,戰轉於粵、桂和中越邊境。光緒十年(1884)8月26日,清政府對法國宣戰。法軍進入鎮南關,馮子材指揮作戰,英勇抵抗,殺得法軍敗潰,取得了鎮南關大捷。

光緒二十九年兩廣總督岑春煊又命子材出辦團防,會辦廣西軍務。剛招募成軍,子材便臥病軍中。在臨終前口授《遺折》,念念不忘鞏固邊防。同年農曆七月二十七日,於南寧逝世,終年86歲。

寧原悌

(生卒年不詳),欽江縣(今久隆鎮)人,唐武后永昌元年(689)中進士。廷試原悌名列第九,授任秘書省校書郎,累官至諫議大夫。唐玄宗朝,任用原悌兼修國史,原悌秉筆直書李建成、李元吉被太宗所殺之事,實寫國史逆了聖意,辭官回家,死後葬在欽江東岸的大帽山(又稱大墓山)。朝廷下詔在上蒙村建立祠堂,又在欽州北郊二里處建有祠廟稱諫議廟。

劉永福

劉永福(1837~1917),名義,字淵亭,欽州人。黑旗軍首領、抗法名將。1865年(清同治四年),創立黑旗軍。1867年,進入越南保勝建立根據地。1873年,法軍進攻河內,越南阮氏王朝向駐紮越南高平、諒山的清軍和保勝的黑旗軍求援。清軍不願介入,而劉永福親率所部精銳數百人,設伏陣斬法軍主帥安鄴,取得了與法國侵略者首次交鋒的勝利。1882年,法軍再次攻占河內,劉永福再次率軍開赴抗法前線。5月19日,經過激烈戰鬥,擊斃法軍主帥、駐交趾支那艦隊司令李威利,取得了中外聞名的紙橋大捷。次年,劉永福黑旗軍在越南懷德和丹鳳,大戰法軍,並取得了勝利。

馮兆金

(1845—1894),字麗生。城郊龍船沖(今康熙嶺鎮傍欽村)人。14歲跟馮子材學武藝,後當馮差役。清同治年間到光緒初年,3次隨馮子材出鎮南關作戰,官至副將,賞戴花翎。光緒九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翌年,馮子材復出招兵抗法,委兆金為招兵委員。兆金僅15天,便招集士兵1200人編入萃軍。中日戰爭期間,兆金率領威勇前營隨統領馮相華抵浙江防衛,接統楚軍寅字中營,光緒二十年(1894)秋,病歿營次。終年49歲。

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南寧市青秀區 | 興寧區 | 西鄉塘區 | 良慶區 | 江南區 | 邕寧區 | 武鳴縣 | 隆安縣 | 馬山縣 | 上林縣 | 賓陽縣 | 橫縣
柳州市城中區 | 魚峰區 | 柳北區 | 柳南區 | 柳江縣 | 柳城縣 | 鹿寨縣 | 融安縣 | 融水苗族自治縣 | 三江侗族自治縣
桂林市象山區 | 秀峰區 | 疊彩區 | 七星區 | 雁山區 | 陽朔縣 | 臨桂縣 | 靈川縣 | 全州縣 | 平樂縣 | 興安縣 | 灌陽縣 | 荔浦縣 | 資源縣 | 永福縣 | 龍勝各族自治縣 | 恭城瑤族自治縣
梧州市萬秀區 | 蝶山區 | 長洲區 | 岑溪市 | 蒼梧縣 | 藤縣 | 蒙山縣
北海市海城區 | 銀海區 | 鐵山港區 | 合浦縣
防城港市港口區 | 防城區 | 東興市 | 上思縣
欽州市欽南區 | 欽北區 | 靈山縣 | 浦北縣
貴港市港北區 | 港南區| 覃塘區 | 桂平市 | 平南縣
玉林市玉州區 | 北流市 | 容縣 | 陸川縣 | 博白縣 | 興業縣
百色市右江區 | 凌雲縣 | 平果縣 | 西林縣 | 樂業縣 | 德保縣 | 田林縣 | 田陽縣 | 靖西縣 | 田東縣 | 那坡縣 | 隆林各族自治縣
賀州市八步區 | 鐘山縣 | 昭平縣 | 富川瑤族自治縣
河池市金城江區 | 宜州市 | 天峨縣 | 鳳山縣 | 南丹縣 | 東蘭縣 | 都安瑤族自治縣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 巴馬瑤族自治縣 |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 大化瑤族自治縣
來賓市興賓區 | 合山市 | 象州縣 | 武宣縣 | 忻城縣 | 金秀瑤族自治縣
崇左市江州區 | 憑祥市 |寧明縣 | 扶綏縣 | 龍州縣 | 大新縣 | 天等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