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4年9月15日,國務院批准(國函79號)調整南寧市部分行政區劃:設立南寧市良慶區。將原邕寧縣的良慶、那馬、那陳、大塘、南曉5個鎮劃歸良慶區管轄,良慶區人民政府駐良慶鎮。良慶區於2005年3月18日籌建,2005年4月30日正式掛牌成立。良慶區始於2005年3月18日籌建,2005年4月30日正式掛牌成立。良慶區屬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轄區,城區政府坐落在邕江之畔的大沙田開發區。城區總面積為1369平方公里,轄良慶鎮、那馬鎮、大塘鎮、南曉鎮、那陳鎮等五個鎮和大沙田經濟開發區、沿海經濟走廊開發區,總人口20.8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1人,為南寧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區。
鄉鎮簡介(摘自“南寧市政府網站”,估計為2004年統計數據)
南寧市大沙田經濟開發區經南寧市人民政府批准於1987年成立,首期規劃面積6.5平方千米,東起原南寧地區園藝場,西至良鳳江,南靠五象嶺,北臨邕江。1994年11月被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為自治區級經濟開發,2001年5月大沙田開發區作為南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個園區,被批准為國家級開發區。開發區現有人口6.5萬。
良慶鎮位於南寧市東南部,距市中心12千米,東鄰邕寧區蒲廟鎮,南連那馬鎮,西接江南區那洪鎮,北至邕江河為界,地域上與大沙田、沿海經濟走廊兩個經濟開發區連成一體。全鎮總面積124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35個自然坡,325個村民小組。2004年,全鎮總人口48356人,其中農業人口44240人,非農業人口4116人,壯族占96.1%,漢族占3.8%。
大塘鎮位於南寧市南部,東鄰邕寧區百濟鄉,南接南曉鎮,西連那陳鎮和防城港市上思縣東屏鎮,北靠那馬鎮和邕寧區新江鎮。全鎮土地總面積498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111個自然坡,40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5萬人,其中壯族占總人口數的99%。
南曉鎮位於南寧市南部,距南寧市中心56千米。南曉鎮南面與欽州市欽北區的小董、那蒙、大寺、長灘、新棠五個鄉鎮交界,東北面與大塘鎮、邕寧區百濟鄉相連。
南曉鎮總面積294平方千米。2004年,全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108個自然坡,38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2萬人。
那馬鎮位於南寧市南面,距市中心20千米,東南毗鄰邕寧區新江鎮,南接大塘鎮,西連那陳鎮和江南區吳圩鎮,北與良慶鎮和江南區那洪鎮接壤。總面積168平方千米。2004年,全鎮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68個自然坡,總人口2.5萬人。
那陳鎮位於南寧市南部,距市中心65千米。東面和南面與大塘鎮相鄰,西面與防城港市上思縣、江南區延安鎮相連,北與那馬鎮和江南區吳圩鎮接壤。總面積293平方千米。2004年,全鎮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104個自然坡,17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2654人,其中農業人口31369人,非農業人口1285人,漢族占4.8%,壯族占95.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良慶區位於廣西中南部,南寧市區南部。東鄰邕寧區,南接防城港市上思縣、欽州市欽北區,西連江南區,北隔邕江與青秀區相望,系南寧連線北部灣出海口的南大門。
氣候
良慶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南,氣溫高,降水豐富。其特點是夏長高溫多雨,冬短溫暖乾燥, 無霜期長,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域, 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827小時,日照百分率為39%。年平均氣溫21.6℃,年平均有霜日數僅4.3天,全年風向盛行東風和東南風。
資源
礦產資源
良慶區主要礦產資源有鐵、鉛、鋅、銅、鈦、重晶石、花崗岩、石灰石。
土地資源
至2011年底,良慶區土地面積137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6萬公頃其中水田面積1.09萬公頃;林地面積5.28萬公頃。
行政區劃
區人民政府駐良慶鎮,郵編:530200。代碼:450107。區號:0771。拼音:Liangqing Qu。良慶區轄5個鎮:良慶鎮、那馬鎮、大塘鎮、南曉鎮、那陳鎮。鄉鎮簡介(摘自“南寧市政府網站”,估計為2004年統計數據)
南寧市大沙田經濟開發區經南寧市人民政府批准於1987年成立,首期規劃面積6.5平方千米,東起原南寧地區園藝場,西至良鳳江,南靠五象嶺,北臨邕江。1994年11月被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為自治區
級經濟開發,2001年5月大沙田開發區作為南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個園區,被批准為國家級開發區。開發區現有人口6.5萬。
良慶鎮位於南寧市東南部,距市中心12千米,東鄰邕寧區蒲廟鎮,南連那馬鎮,西接江南區那洪鎮,北至邕江河為界,地域上與大沙田、沿海經濟走廊兩個經濟開發區連成一體。全鎮總面積124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35個自然坡,325個村民小組。2004年,全鎮總人口48356人,其中農業人口44240人,非農業人口4116人,壯族占96.1%,漢族占3.8%。
大塘鎮位於南寧市南部,東鄰邕寧區百濟鄉,南接南曉鎮,西連那陳鎮和防城港市上思縣東屏鎮,北靠那馬鎮和邕寧區新江鎮。全鎮土地總面積498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111個自然坡,40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5萬人,其中壯族占總人口數的99%。
南曉鎮位於南寧市南部,距南寧市中心56千米。南曉鎮南面與欽州市欽北區的小董、那蒙、大寺、長灘、新棠五個鄉鎮交界,東北面與大塘鎮、邕寧區百濟鄉相連。
南曉鎮總面積294平方千米。2004年,全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108個自然坡,38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2萬人。
那馬鎮位於南寧市南面,距市中心20千米,東南毗鄰邕寧區新江鎮,南接大塘鎮,西連那陳鎮和江南區吳圩鎮,北與良慶鎮和江南區那洪鎮接壤。總面積168平方千米。2004年,全鎮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68個自然坡,總人口2.5萬人。
那陳鎮位於南寧市南部,距市中心65千米。東面和南面與大塘鎮相鄰,西面與防城港市上思縣、江南區延安鎮相連,北與那馬鎮和江南區吳圩鎮接壤。總面積293平方千米。2004年,全鎮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104個自然坡,17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2654人,其中農業人口31369人,非農業人口1285人,漢族占4.8%,壯族占95.2%。
人口民族
至2011年末,良慶區總人口24.02萬其中農業人口20.72萬,非農業人口3.30萬;
良慶區主要以壯族和漢族為主,其中壯族是良慶區人口最多的民族,占總人口91.69%。
經濟
綜合
2009年城區生產總值585406萬元,比上年增長14.51%。2010年良慶區地區生產總值為71.3859億元,同比增長15.02%,人均生產總值23948元。2012年全年城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9億元,增長5.0%;財政收入完成8.3億元,增長15.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1.6億元,增長35.0%;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1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5.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2.6億元。
2013年良慶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8億元,較2012年增長12%;財政收入實際完成10.22億元,增長23.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1.7億元,增長30.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7億元,增長13.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9億元,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02億元,增長17%;農林牧漁業產值30.5億元,增長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40元,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8406元,增長13%。
第一產業
良慶區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氣候溫和,四季宜耕,合適發展農業。
2005年良慶區農業總產值12.3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140元;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7.09萬畝,糧食總產量為7.90萬噸,糖蔗總產量62.77萬噸,蔬菜面積12.38萬畝,總產量18.13萬噸,水果總產量7.31萬
噸;肉類總產量3.56萬噸,水產品產量7.47萬噸。
2009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2621萬元,比上年增長8.25%。
2012年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7.5億元,增長5.0%;糧食產量9.7萬噸,增長2.0%;糖料蔗產量111.8萬噸,增長5.4%;水果產量6.3萬噸,增長5.0%;蔬菜產量26.5萬噸,增長7.9%;水產品產量1.1萬噸,增長13.9%;肉類產量3.7萬噸,增長4.8%。
2013年良慶區9000畝無公害蔬菜、1.2萬畝火龍果、6萬畝西瓜和5000畝黑皮冬瓜基地建設;在大塘鎮建立甘蔗高產高糖示範區1萬畝。建成那馬鎮那扭坡奶牛標準化養殖基地、壇良村六改坡鱷龜養殖基地、魚塘改造等3個標準化養殖項目。
第二產業
至2005年底,良慶區有工業企業195家,其中,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規模工業企業61家。全社會工業總產值為35.41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30.65億元,規模以下產值完成4.76億元。
截止2006年6月底,兩個開發區共有投資企業360個,投資項目協定投資258.55億元,實際投入資金98.25億元,其中超2000萬元的項目有79個,超億元的項目有17個。
2009年全部工業總產值862253萬元,比上年增長10.9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780183萬元。
2009年末,全城區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3家,比上年增加7家,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25家,比上年增加5家。全城區年產值超億元企業實現工業產值607670萬元,增長19.36%,占全城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77.89%,比同期提高5.11個百分點。
2009全年輕工業產值472750萬元,比上年增長21.28 %,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0.59%,比上年增加4.87個百分點;重工業產值307433萬元,比上年下降0.74 %,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9.41%。2009年,城區規
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218.91%,比上年降低14.45個百分點。建築業平穩增長2009年,城區實現建築業增加值82420萬元,比上年增長38.39%。
2012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60家,實現產值118.1億元,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2%;其中有32家企業產值超億元,占規模工業企業總數的53.3%,完成產值106億元,占全部規模工業總產值的89.8%。全年幫助企業融資1.3億元。廣西石埠乳業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業獲得國家、自治區、南寧市扶持資金900多萬元。
第三產業
2009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12251萬元,比上年增長69.25%。2009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6593萬元,下降59.55%。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4.20萬平方米,下降19.8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3.24萬平方米,下降21.02%;商品房銷售額44433萬元,下降24.36%,其中住宅銷售額40674萬元,下降24.82%。
2009全年第三產業投資506523萬元,增長92.39%;工業投資繼續增長,工業投資100891萬元,增長7.13%。
2009年,國有經濟完成投資360090萬元,增長113.36%,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58.81%,比重比上年提高12.16個百分點。
2012年全區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7家,城區批發行業全年的銷售額突破100億元大關,增長50%。預計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25億元,增長6%,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5.3%,比2011年提高2個百分點。
2012年內資簽約項目計畫總投資194.7億元;外資簽約項目計畫總投資3580萬美元。實際到位內資完成41億元,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00%,增長21.3%;直接利用外資完成3620萬美元,增長16.5%。
文化
宗教
2007年,良慶區有那陳鎮六眼村一個基督聚會點,聚會點有信教民眾32人,另有南曉鎮信教民眾57人,全城區共有信教民眾89人。
民俗活動
南寧市良慶區的“香火龍”文化全國僅有,已被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香火龍舞”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最初作為瓷窯的點火儀式,逐漸演變為每年農曆8月14日-16日晚上走街串巷為村民祈福的民俗文化活動。
“香火龍”傳承至今已經有500多年歷史,至2010年已在南寧市良慶區舉辦兩屆。
教育
2009年末,全區普通中學14所,全年招生3857人,減少331人;在校學生11461人,增加51人,上升0.45%;畢業生3536人。
2011年良慶區有國小67所,在校生3.16萬人;國中13所(社會辦8所),在校生1.09萬人;高中2所,在校生977人。有教職工2326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9.99%,輟學率0.17%,國小畢業生升學率98.90%;國中階段入學率99.77%,輟學率2.90%;國中畢業生升高中毛入學率85.60%。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530人次、31.37萬元。創建義務教育學校常規管理達標縣(區)通過自治區評估驗收;創建國家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達標通過自治區評估驗收。
社會
城鄉建設
2011年良慶區實施銀海大道拓寬工程,全長13.30千米,計畫總投資7.61億元,當年完成投資1.81億元。實施城鄉風貌改造二期,完成投資3697.20萬元,房屋外立面、外牆改造2054戶、面積42.99萬平方米,坡屋頂改
造面積5.51萬平方米。投資1614.04萬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526戶。
建設生態南寧,種植樹木55.20萬株。採取以房換地、市場化運作方式推進五象新區回建安置整體搬遷7個村、1個社區和3家企業,共3.67萬人,五象新區農民回建安置取得規劃定點項目12個,占地面積304.27公頃。
城市規劃
良慶區按照自治區、南寧市構建區域性國際城市的要求,全面實施“兩帶兩區一中心”的發展決策。
“兩帶”即沿海產業發展帶和沿江都市生活與服務帶。沿海產業發展帶以沿海高速公路和南北二級公路為軸心,向北向南拓展、完善,形成以產業發展為主要任務的南北經濟帶,其中北部和中部主要發展新型制
造業、都市型工業和物流業,南部主要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和生態休閒旅遊業;沿江都市生活與服務帶沿邕江南岸向東、向西延伸,主要發展行政辦公、生態居住、娛樂休閒、文化、教育等配套服務業。
“一中心”即行政辦公中心,處於“兩帶”交匯區域,主要包括北部的蟠龍小區和南部的玉洞小區、良慶小區三個組團,以南寧市、良慶區行政大樓建設為重要契機,加快辦公樓、高檔賓館、大型商場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形成南寧南部最重要的以行政辦公、外向服務和總部經濟為主導特徵的服務中心。
科技
科技事業取得新成效。2009年,區市創新項目13項,年內安排本級科技項目24項。2011年良慶區投入547萬元,組織實施科技項目32個。實施到期通過上級驗收的科技項目10個。舉辦各種科技培訓班28期,培訓3370人次。
醫療
2009年末,全城區共擁有各類衛生機構235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0個,門診部(所)93個(含個體),村衛生室120個;衛生機構床位數718張。
2011年良慶區有醫療衛生機構236個。其中:國有醫療衛生機構9個(城區4個,鄉鎮5個),集體醫療衛生機構9個,村衛生所120所,個體醫療診所98所。衛生技術人員1128人(城區屬402人)。醫院病床1005張。投資118萬元,完成農村衛生戶廁建造1000座。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18.44萬人,參合率91.57%。
民生
2011年良慶區審批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對象755人次,發放低保金195.65萬元;審批農村低保對象6689人次,發放低保金384.86萬元。發放撫恤金、定補金338.82萬元,退伍義務兵家屬優待金52.92萬元。發放特困戶、重災民救濟糧160噸(折款32.40萬元),救濟3329戶、6564人。發放冬令救災救濟棉被700床、蚊帳400床、衣服3100件(套)。確定五保老人1170人,發放五保供養定補金247.68萬元。農村醫療救助307人、50.51萬元。辦理結婚登記2831對,離婚登記236對。
2011年城鎮新增就業4692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68人,幫助大齡困難人員再就業4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64%。農民就業培訓1405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3495人。勞動監察立案查處8件,結案率100%;督促企業簽訂勞動契約1.78萬人,個體戶簽訂勞動契約891人。
旅遊
良慶區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豐富。城區旅遊業圍繞“生態、綠色、健身”三大主題,充分利用城區豐富的旅遊資源,發展具有原生態和次生態特色的旅遊產業。有五象嶺森林公園、大王灘、鳳亭湖、屯六水庫、綠都溫泉、竹泉島等旅遊景點。那馬溫泉涌,南曉白鷺飛,八尺江清流婉轉,千島湖水繞蓬萊。民間文化異彩紛呈,龍獅舞威猛熱烈,過火煉撼人心魄。一個個特色旅遊景點和項目建設,形成了集休閒、餐飲、娛樂、健身、度假於一體的休閒觀光旅遊業。“智者樂山,仁者樂水”。
五象嶺森林公園 位於南寧市良慶區,總用地面積為1604.19公頃,其中林地1330.07公頃,城市公園用地149.82公頃,是南寧市生態環境與旅遊休閒娛樂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
竹泉島
竹泉島 位於良慶區那馬鎮境內的八尺江畔,距離市中心約21公里,這裡樹木青翠,綠草如茵,環境清幽,碧綠江水緩緩流淌。進入景區,眼前豁然開朗,大壩上嘩嘩的水流聲悅耳動聽。那潺潺流水清澈見底,清涼無比,清爽無比。
大王灘國家水利風景區 位於廣西首府南寧市南郊28公里處,依託大王灘水庫而建,以秀麗的江南湖光山色和恢宏的現代水利工程而著稱,人稱首府南寧的“後花園”,屬綠都南寧十大景區之一,廣西優秀旅遊風景區。
屯六水庫 地處廣西十萬大山北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山清水秀,庫容量超過2億立方米,是南寧市的後備水源。水庫水質清澈純淨,沒受任何污染。每當風平浪靜的時候,明淨如鏡的湖水點綴著上百個形態各異的綠色小島,倒映著周圍雄奇秀拔的山巒,水光山色,美不勝收。
特產
鳳梨 又名“鳳梨”,為南寧主要果品。鳳梨富含發熱量高的糖類和人體不可缺少的鈣、鐵、磷、鉀等礦物質以及多種維生素,還含有一種跟胃液素相似的酵素,能分解蛋白質,幫助消化。1952年引進果眼淺的夏威夷和沙撈越品種,稱為無釘鳳梨。鳳梨罐頭是南寧出口的大宗商品之一。
甘蔗 分果蔗和糖蔗兩大類。果蔗作水果食用,精蔗是製糖原料。遠銷園外的榴花牌優質白砂糖,就是以南寧糖蔗為原料製成的。
龍眼 又名桂圓。肉白晶瑩,鮮嫩、清甜爽口,不遜於荔枝。宋詩人蘇東坡詩日:“龍眼與荔枝,異出同父祖,端如柑與橘,未易相可否。”龍眼除鮮食外,可加工成罐頭、桂圓肉或龍眼乾。桂圓肉是滋朴佳品。
芒果 果實橢圓,皮淡黃,肉橙黃色,樹的壽命可達三四百年。南寧盛產芒果,這裡產的芒果內質細嫩,味道香甜,皮薄多汁,是高級的貢果。
香蕉 那龍矮桿香蕉,皮黃肉軟,肉色黃白,香甜可口,且產量高,每穗達50至70斤。象牙香蕉,肉質乳白,柔軟甜滑,有特殊香味。
繡球
壯錦 壯族的一種瑰麗工藝品,它與湘繡、蜀錦齊名,馳名中外。歷史悠久,唐宋時已有製作,明清時最繁榮,帶有濃厚的地方民族風格。壯錦以棉紗為經,五色線為緯而織成。因色彩絢麗、圖案別致、結實耐用而馳名。其傳統花紋圖案有萬字紋、水波紋、雲雷紋、菊花紋等。還有蝴蝶朝花、雙龍搶珠、獅子滾球等20多種圖案。壯錦用途廣泛,可作床毯、被面、圍裙、背帶、腰帶、手提袋、頭巾、衣邊裝飾等。
繡球 繡球本是南寧市壯族地區青年男女定情信物,繡球以彩綢製成,直徑約6厘米,內裝豆類或沙子,重約150克,底部綴有十多條穗帶,球頂連著一根長約60厘米的飄帶。在歌圩,如發現情意合者,女方便用繡球向男方拋去,藉此表達愛情。拋繡球現已發展成為一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全國、自治區、市民運會競賽項目,比賽時置一標高10米直徑1米的繡球圈,兩隊以單位時間投進圈的繡球多者為勝。
美食
邕城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種類繁多。
老友面 這是有著百年歷史的麵食,據說,一老翁每天都光顧周記茶館喝茶,有一天因感冒沒有去茶館,周記老闆便以精製麵條,佐以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筍、牛肉末、胡椒粉等,煮成熱麵條一碗,送予這位老友吃。老翁吃後出了一身汗,病狀減輕,故由此而得“老友面”之名。老友麵食之開胃驅寒,深受食客歡迎而經久不衰。
八仙粉 相傳是清宮食譜之一,因其配有山珍、海味、時鮮八味以上,味道相異相輔,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故而得名。八仙粉以鮮滑清爽為特點。
乾撈粉 把米漿蒸熟後切成條形,拌以調製好的叉燒、肉末、蔥花、炸花生、醬料、香油等即可食用。特點是香、酸、脆、甜、鹹適度,食而不膩。
捲筒粉 用磨好的米漿放進托盤攤成一張薄餅,撒一些肉末、蔥花在上面,蒸熟後捲成卷即可上碟,佐以醬料、香油等拌以食用。特點是軟滑爽口。
檸檬鴨
檸檬鴨 其做法是將宰後洗淨的鴨切成塊,入鍋炒至六分熟再放入切成絲的酸辣椒、酸芥頭、酸薑、酸檸檬、酸梅、生薑及蒜泥,共同煨至八分熟,再放入鹽豉,炒熟後淋上香油即可出鍋。其味酸辣適宜,鮮香可口,極其開胃。
八寶飯 將糯米泡濕,拌以食用油、綠豆、百合、蓮子、白果、蜜棗、山黃皮、冬瓜糖等近十種清補原料,蒸熟即成。以其香溢軟滑,甜而不膩著稱。
粥品 南寧人早餐愛吃粥,粥也有十幾個品種之多,有瘦肉粥、豬紅粥、魚片粥、紅豆粥、皮蛋粥、田雞粥等。特點是香熱鮮美。
檸檬鴨
酸品 南寧方言叫“酸野”。南寧有句俗話稱“行人難過酸野攤”,即將“酸野”描述得維妙維俏。製作是採用當地物產木瓜、蘿蔔、黃瓜、蓮藕、椰菜、鳳梨等時令果蔬,配以酸醋、辣椒、白糖等醃製而成。吃起來酸、甜、香、辣味味俱到,脆爽可口,生津開胃。
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南寧市 | 青秀區 | 興寧區 | 西鄉塘區 | 良慶區 | 江南區 | 邕寧區 | 武鳴縣 | 隆安縣 | 馬山縣 | 上林縣 | 賓陽縣 | 橫縣 |
柳州市 | 城中區 | 魚峰區 | 柳北區 | 柳南區 | 柳江縣 | 柳城縣 | 鹿寨縣 | 融安縣 | 融水苗族自治縣 | 三江侗族自治縣 |
桂林市 | 象山區 | 秀峰區 | 疊彩區 | 七星區 | 雁山區 | 陽朔縣 | 臨桂縣 | 靈川縣 | 全州縣 | 平樂縣 | 興安縣 | 灌陽縣 | 荔浦縣 | 資源縣 | 永福縣 | 龍勝各族自治縣 | 恭城瑤族自治縣 |
梧州市 | 萬秀區 | 蝶山區 | 長洲區 | 岑溪市 | 蒼梧縣 | 藤縣 | 蒙山縣 |
北海市 | 海城區 | 銀海區 | 鐵山港區 | 合浦縣 |
防城港市 | 港口區 | 防城區 | 東興市 | 上思縣 |
欽州市 | 欽南區 | 欽北區 | 靈山縣 | 浦北縣 |
貴港市 | 港北區 | 港南區| 覃塘區 | 桂平市 | 平南縣 |
玉林市 | 玉州區 | 北流市 | 容縣 | 陸川縣 | 博白縣 | 興業縣 |
百色市 | 右江區 | 凌雲縣 | 平果縣 | 西林縣 | 樂業縣 | 德保縣 | 田林縣 | 田陽縣 | 靖西縣 | 田東縣 | 那坡縣 | 隆林各族自治縣 |
賀州市 | 八步區 | 鐘山縣 | 昭平縣 | 富川瑤族自治縣 |
河池市 | 金城江區 | 宜州市 | 天峨縣 | 鳳山縣 | 南丹縣 | 東蘭縣 | 都安瑤族自治縣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 巴馬瑤族自治縣 |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 大化瑤族自治縣 |
來賓市 | 興賓區 | 合山市 | 象州縣 | 武宣縣 | 忻城縣 | 金秀瑤族自治縣 |
崇左市 | 江州區 | 憑祥市 |寧明縣 | 扶綏縣 | 龍州縣 | 大新縣 | 天等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