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維埃政府

蘇維埃政府

蘇維埃政府--建立於1934年11月4日至6日,由劉志丹、吳岱峰、習仲勛、惠子俊、楊森、張秀山、馬文瑞、張邦英、蔡子偉、張策、黃子文、張慶孚等領導人和100多名工農兵代表參加,通過了《政治決議案》《軍事決議案》《土地決議案》《財政決議案》《糧食決議案》等檔案和法令。大會選舉成立了陝甘邊革命軍事委員會和陝甘邊赤衛軍總指揮部。

南梁蘇維埃政府
1934年11月4日至6日,在南梁荔原堡中心的關帝廟,召開了劉志丹吳岱峰、習仲勛、惠子俊楊森張秀山馬文瑞張邦英蔡子偉張策黃子文張慶孚領導人和100多名工農兵代表參加的重要會議。會上,通過了《政治決議案》《軍事決議案》《土地決議案》《財政決議案》《糧食決議案》等檔案和法令。會議選出習仲勛為陝甘邊蘇維埃政府主席,賈生秀和牛永清為副主席。政府下設土地、勞動、糧食、財政、肅反、文化、工農監察、經濟建設和婦女等委員會,李生華、張欽賢、呼志祿、楊玉亭郝文明蔡子偉、惠子俊、馬錫五分別任土地、勞動、糧食、財政、肅反、文化、工農監察、經濟建設委員會委員長高敏珍張景文先後任婦女委員會委員長,蔡子偉、張文華先後任政治秘書長。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的成立標誌著陝甘邊界的革命鬥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大會選舉成立了陝甘邊革命軍事委員會和陝甘邊赤衛軍總指揮部。劉志丹任軍事委員會主席,邊金山任副主席,吳岱峰任參謀長。朱志清任陝甘邊赤衛軍總指揮,鄭德明任副總指揮,梅生貴任副總指揮兼參謀長。會上還建立了華池縣蘇維埃政府和赤安縣蘇維埃政府。12月建立了慶北縣蘇維埃政府。賈生秀、邊金山、強家珍分別擔任華池、赤安、慶北縣蘇維埃政府主席。三縣分別轄小河溝、東華池、林錦廟、閻家坬子、玉皇廟、馬孤子、荔原堡、白馬廟、花豹溝、劉坪、陽胍溝門、尚灣及紫坊畔、腳扎川、陝西白豹、吳旗高河、溫台、城壕、白岔溝門、武家河、喬河、廟巷、土坪等地。
11月7日(農曆十月一日),在荔原堡河西的川台上舉行了盛大的慶祝陝甘邊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3000多名貧苦農民,慶陽合水、保全、安塞、靖邊等各路游擊隊和18個赤衛軍大隊參加了大會。劉志丹、吳岱峰、習仲勛分別講了話。肅反委員長郝文明和工農兵各界代表都發了言。大會舉行了閱兵儀式,劉志丹、吳岱峰、習仲勛等檢閱了全副武裝的紅軍戰士、各路游擊隊、18個赤衛軍大隊。晚上,舉辦了文藝晚會。
慶祝大會後,陝甘邊蘇維埃政府駐地搬到南梁堡的寨子灣,因此稱“南梁政府”。陝甘邊特委和革命軍事委員會也隨之移駐寨子灣,接著,頒布了“十大政策”,即土地、財政糧食、軍事、統一戰線、民政勞資、文化教育、知識分子、肅反、優待俘虜和各種社會政策。在邊區蘇維埃政府統一領導下,各縣、鄉立即發動人民民眾開展了土地革命運動,沒收地主土地、牛羊、糧食、莊宅和其他財產,沒收富農封建剝削部分的土地和財產,分配給貧、僱農和缺少土地、牲畜的中農,按照主要生活資料來源和剝削與被剝削程度劃分階級成分,實行依靠貧僱農,團結中農,中立富農,打擊豪紳地主的土地革命路線。為了改變根據地民眾的生活狀況,邊區政府大力鼓勵農民發展畜牧業,並從政府辦的牧場中,提供牛、羊、馬匹給貧苦農民,幫助他們度過因缺少牲畜而造成的生產、生活困境。這些措施的實行,使南梁人民得到了休養生息,有力地促進了生產力的恢復和發展。為了貫徹黨的方針政策,陝甘邊特委和蘇維埃政府分別發行了刊物《布爾什維克的生活》和《紅色西北》。蘇維埃政府成立前即創辦了陝甘邊第一所紅色學校——列寧國小,霍建德任校長,張景文任教員,共有學生60多名。教學設備非常簡陋,蔡子偉親自為學生編寫課本。學校開設了文化、政治和軍事課。
1934年10月,在荔原堡開辦了紅軍幹部學校,劉志丹兼任校長,吳岱峰兼任副校長並主持工作,習仲勛兼任政委。南梁政府成立後即改為軍政幹部學校,校址遷到豹子川的張岔,開設了政治、軍事和文化課,同時兼搞生產。幹校在張岔又辦了二期,第一期70多天,第二期90天,前後三期共培訓於部200多人。
陝甘邊特委、政府和軍委的工作人員,一律實行供給制,從吃飯、穿衣和日常生活用品到辦公所需的筆、墨、紙張,都由財政委員會按規定統一配發。為了減輕民眾負擔,政府還規定“黨政軍的財、糧來源,主要是取於豪紳、地主,並向敵人奪取”,號召黨政軍機關經營紅軍公田、興辦小牧場、種糧種菜、養豬養羊,補充紅軍和機關所需。南梁政府成立後,國民黨對邊區進行了嚴密的經濟封鎖。為此,邊區政府在荔原堡設立了集市,確定農曆每旬一日為集日。為活躍集市貿易,對白區商人採取了爭取和保護其利益的政策,把根據地的羊只和山貨廉價賣給他們,鼓勵他們把蘇區缺少的布匹和其他貨物想方設法運到根據地來。針對南梁地區流通貨幣極不統一,流通極不便利,各種紙幣貶廢迭起,人民深受其害的現實,邊區政府於寨子灣設立了陝甘邊蘇維埃銀行,在油坊溝設立了造幣廠,發行了用布製作的“蘇幣”。面額有一角、二角、五角、一元四種,共發行3000元。在此期間,邊區政府還發行了“陝甘邊蘇維埃銀行券”,明令禁止國民黨鈔票和地主豪紳的“帖子”等在蘇區流通。隨著集市貿易的發展和金融流通的革命,南梁山區的經濟逐日繁榮起來。南梁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的發展,使根據地成了人們嚮往的地方。南梁的人口由根據地創建前的600多戶2400餘
人,很快增加到1000多戶6000餘人。這期間,在劉志丹所堅持的正確的統戰政策感召下,1934年10月20日,郭寶珊率領120餘人在新堡宣布起義,被改編為西北抗日義勇軍,郭寶珊任司令員,任浪花任政委。
1935年春,紅四十二師騎兵團配合延安安塞游擊隊宜川甘泉的“抗捐軍”,掃除民團據點,開闢了陝甘邊東區革命根據地,將“抗捐軍”改編為抗日義勇軍,成立了紅宜縣、赤川縣、膚施縣等縣臨時革命政權,在北起延長,南達韓城,東抵黃河,西接南梁中心根據地方圓百餘公里範圍建立了新蘇區。
1934年冬至1935年春,南梁根據地和陝甘邊蘇區開展了“擴紅”運動,使紅四十二師擴充到2000餘人,各縣游擊隊擴大到3000餘人,赤衛軍增加到5000餘人。
1934年秋天以來,陝北根據地的革命鬥爭迅猛發展,相繼建立了陝北紅軍獨立第三團和第二團,陝北游擊隊擴大到30多個支隊。11月中旬,楊琪以陝北游擊隊總指揮部巡視員的身份來到陝北根據地,協助開展武裝鬥爭,使綏米葭吳邊、綏靖延邊和安定三塊分割的蘇區聯為一片,在10多個縣組建了中共縣委和革命委員會。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代表孔原派巡視員黃翰來陝北,指示統一陝北、陝甘兩個地區的武裝力量及改編陝北游擊隊,決定調劉志丹負責西北軍委工作。12月底,劉志丹帶領紅二團和慶陽游擊隊、陝甘游擊隊五六支隊,向陝北挺進,沿途消滅了安塞縣隆安平橋等民團。1935年1月,劉志丹到安定縣水晶溝、柳溝、燈盞灣等地,多次看望謝子長,就陝甘和陝北兩地區統一領導,兩支紅軍統一指揮共同作戰等問題交換了意見。25日至28日,在赤源縣白廟岔召開了陝北根據地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了陝北省蘇維埃政府,馬明方任主席。30日,在白廟岔將陝北紅軍各獨立團整編為紅二十七軍八十四師,楊琪任師長,張達志任政委,隨後組建了吳堡和神府獨立團。
1935年2月5日,陝甘邊區特委和陝北特委在周家垃召開聯席會議,成立了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惠子俊任書記,統一領導兩個根據地的工作。會議還成立了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劉志丹任主席,統一指揮紅二十六軍和二十七軍,撤銷陝北特委,保留陝甘邊區特委和軍委,李生華劉景范分別任特委書記和軍委主席。至此,正式建立了兩地區黨政軍的統一領導機構,陝甘邊蘇區進入了又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