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起義

百色起義

百色起義,又叫右江暴動,是1929年12月11日,由鄧小平、賀昌、陳豪人(政治委員)、張雲逸、韋拔群、李明瑞等同志在廣西百色組織領導的武裝起義。起義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這是在南昌起義、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的影響和鼓舞下,中國共產黨在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工農武裝割據”的一次光輝實踐。

基本信息

背景

百色起義百色起義
1929年5月;蔣桂戰爭結束。國民黨政府任命俞作柏為廣西省(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主席:任命李明瑞為廣西各部隊編遣特派員。俞、李主政廣西後,為鞏固其地位,主動要求與中國共產黨合作。中共中央即派鄧斌(鄧小平)為中央代表,率數名共產黨員到廣西加_強武裝鬥爭的領導。在鄧斌等人的推動下,俞、李釋放了桂系軍閥監禁的共產黨員和進步分子;任命共產黨員張雲逸為廣西警備第4大隊大隊長兼教導總隊副主任,任命俞作豫(共產黨員,俞作柏胞弟)為廣西警備第51大隊大隊長;開放工農運動,承認韋拔群領導的右江農軍。9月中旬,中共廣西特委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確定武裝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奪取政權,開展土地革命,並選舉產生了新特委,何誓達任書記。下旬,俞作柏、李明瑞在南寧通電反對蔣介召,10月初,因部下被蔣收買而失敗。中旬,鄧斌,張雲逸率所掌握的廣西警備第4大隊和教導總隊近2000人離開南寧,於22日抵達右江重鎮百色,部署武裝起義。12月11日,在百色的廣西教導總隊一部,警備第4大隊和右江農軍共4000餘人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張雲逸任軍長,鄧斌任政治委員。同日,在平馬鎮(今田東縣城)召開右江地區第一屆工農兵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右江蘇維埃政府,雷經天任主席。

過程

準備工作

百色起義歷史圖片百色起義歷史圖片
1927年底,廣州起義失敗後,一些參加起義的工人轉入廣西右江地區,與農民結合進行游擊戰爭。
1929年5月蔣桂戰爭結束後,廣西左派軍人俞作柏、李明瑞分別擔任了廣西省政府主席和軍事特派員兼綏靖公署主任。中共中央先派龔楚(當時名龔鶴村)、陳豪人、張雲逸、李謙等一批共產黨員到廣西工作,同俞作柏、李明瑞建立了較密切的合作關係。是年6月,主政廣西的國民黨廣西省政府主席俞作柏和廣西省綏靖公署主任兼軍事特派員李明瑞,願意與共產黨合作,以鞏固其地位。同月成立了中共右江特委,領導右江沿岸各地民眾的武裝鬥爭。
是年8月,中共中央委員會派鄧斌(鄧小平)和龔飲冰為中央代表到廣西,和原在廣西的廣西軍委負責人陳豪人、中共黨員張雲逸、袁任遠、龔鶴村、葉季壯、雷經天、俞作豫韋拔群陳洪濤等一起,共同開展廣西的革命工作,鄧小平為總負責人,陳豪人具體負責組織工作。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陳豪人、張雲逸等為加強統一戰線,爭取對軍隊的領導權,創造武裝起義的條件,遂通過與俞作柏、李明瑞已建立的密切合作的關係,將一批共產黨員安排在政府和軍隊中擔任重要職務:張雲逸任廣西省警備第4大隊大隊長兼教導總隊副主任,俞作豫任廣西省警備第5大隊大隊長,陳豪人任省政府機要秘書,龔鶴村任省會南寧公安局局長等。9月,在南寧津頭村召開中共廣西省代表大會,決定準備武裝暴動。
10月,在廣西南寧警備第四大隊工作的中共黨員張雲逸(任大隊長),策動部隊開到右江地區百色。與韋拔群領導的右江地區農民武裝相呼應。正當廣西革命形勢好轉的時候,俞作柏、李明瑞不聽共產黨的勸告,公開宣布反蔣,不戰而敗,俞作柏出走香港。李明瑞撤至左江龍州。在這種形勢下,鄧小平、陳豪人、雷經天等加緊了起義的準備工作,立即組織共產黨掌握的武裝部隊,發動南寧兵變。
1929年10月22日,鄧小平、陳豪人、張雲逸、賀昌、韋拔群率領警備第四大隊和教導總隊,攜帶南寧軍械庫的槍炮彈藥等軍用物資到百色,並立即籌劃武裝起義。起義任務有四個:一是張雲逸出任右江督辦,接管地方政權;二是繼續加緊整頓和改造軍隊;三是打擊地方豪紳反動勢力,消滅反動的廣西警備第三大隊,為起義掃清障礙;四是進一步宣傳,發動民眾,使右江地區的革命熱潮更加高漲。11月上旬,黨中央批准了左右江地區舉行武裝起義,創建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計畫,批准建立前委,統一黨和軍隊的領導。前委委員7人,鄧小平、陳豪人、張雲逸3人為常委,鄧小平任前委書記。中央還規定,如果鄧小平離開百色到中央匯報工作,前委書記由陳豪人擔任。按照黨中央的指示,鄧小平立即召開前委會議,傳達、貫徹中央指示精神,然後到上海向中央匯報。
1929年10月28日,張雲逸率領駐百色一帶受中共影響的警備第四大隊和教導大隊1500餘人向右江地區轉移,迅速解除了駐奉議的警備第三大隊及右江各縣的反動武裝。接著,消滅了進犯的地方武裝和土匪,占領百色、恩隆、奉議、思林、果德、東蘭、鳳山、隆安、響都、鎮結等右江流域各縣,發展了革命武裝。俞作豫率警備第5大隊開赴左江地區,並與當地農民運動結合,準備武裝起義。

發動起義

1929年(民國十八年)12月,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廣西前敵委員會在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群等領導下,領導受中國共產黨影響的廣西警備第四大隊和教導隊以及右江農民軍,於百色、恩隆舉行武裝起義。
1929年10月30日,經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建立了中共廣西前委(起義後改為紅七軍前委),鄧小平任前委書記。11月初,龔飲冰和鄧小平先後回上海匯報起義準備工作,前委書記由陳豪人擔任。是年12月11日,廣西警備第四大隊、教導隊和右江農軍在陳豪人、龔鶴村、張雲逸、韋拔群等率領下,在百色正式宣布起義,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張雲逸為軍長,陳豪人任政治部主任,轄3個縱隊,共2800餘人。
1929年12月11日,正值廣州起義兩周年紀念日,一面鑲有斧頭鐮刀的紅旗在百色城冉冉升起。這一天,秀麗的百色山城紅旗漫捲,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萬眾歡騰。大街小巷貼滿紙寫的革命標語,家家戶戶懸掛鮮艷的紅旗或五色紙旗。數千各族工人、農民、紅軍戰士及市民集會在東門廣場慶祝百色起義勝利和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的正式誕生。會議由龔鶴村主持,陳豪人代表前委發表重要講話。宣布張雲逸擔任軍長,陳豪人擔任政治部主任。李謙、胡斌、韋拔群分別擔任紅七軍第一、二、三縱隊隊長。軍部設在百色粵東會館,前委和政治部設在清風樓。以此同時,成立了右江蘇維埃政府和百色縣臨時蘇維埃政府。百色起義的勝利,標誌著右江革命進入了新的階段。

結果

1929年12月12日,右江維埃政府成立,雷經天為主席,右江地區開始分配土地。百色起義後,東蘭、百色、恩陽、奉議、恩隆、思林、果德、隆安、向都、鎮結、鳳山、凌雲、那馬、都安、那地15個縣相繼成立了縣和區鄉蘇維埃政權,各縣農軍亦改編為赤衛軍。初步形成了右江革命根據地。

後續

以土地革命為中心的經濟建設
1.土地革命的宣傳和試點——紅七軍成立後編印《土地革命》小冊子,宣傳土地革命,紅七軍頒布的《實施政綱》、創辦的《右江日報》和散發的傳單,都大力宣傳土地革命。1930年4月,鄧小平與韋拔群、雷經天一起,在東蘭縣武篆進行土地革命的試點工作,開辦以土地革命為主要內容的黨員幹部訓練班,選擇韋拔群的家鄉東里屯試辦共耕社。
2.土地法的頒布和土地革命的開展——在進行土地革命試點工作取得經驗的基礎上,1930年5月,右江蘇維埃政府頒布《土地法暫行條例》和《共耕條例》,隨後在東蘭、鳳山、奉議、恩隆、思林、果德等縣開展土地革命,沒收地主、反革命的土地分給貧苦農民。在土地革命過程中,右江革命根據地採用“分耕”(即沒收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共耕”(即沒收土地後由農戶合作共同耕種)兩種形式,“共耕”只搞試點,“分耕”普遍推廣。
3.工商政策的實施——在經濟建設中,紅七軍前委實行正確的工商政策,恢復發展工商業,恢復發展手工業,開闢市場促進物資流通,取消苛捐雜稅,實行累進稅。
4.軍工生產——紅七軍成立後,在根據地建立愛桑兵工廠和板勉兵工廠,開辦平馬被服廠和鑄銀廠,造槍彈,制被服,煉銀錠,以解決部隊的供給。同時,發動民眾為紅軍製衣作鞋。
文化教育和民族工作
1.勞動學校和文化夜校——右江革命根據地實行平民教育的方針,在蘇維埃政府中設立文化委員管理教育工作,規定文化委員的職責,重視平民教育,許多縣、區、鄉都辦起了勞動國小,個別縣辦起了勞動中學,不少鄉村舉辦農民文化夜校或平民夜校,聘請教員對平民進行免費教育。同時,出版《工農兵識字課本》作為農民文化夜校的學習課本。
2.創辦報刊——1929年11月上旬,廣西前委在百色創辦《右江日報》和《士兵之友》刊物,公開宣傳共產黨的主張,揭露國民黨的罪行,大造革命輿論。《右江日報》為八開兩版一張,是前委的機關報,1930年2月因敵人占領百色被迫停刊,1929年12月18日出版的第44期仍保存至今。
3.社會宣傳——右江革命根據地運用民眾喜聞樂見的山歌、戲劇等形式,採用文告、傳單、標語、漫畫等手段大力開展社會宣傳,舉辦從東蘭到恩隆的山歌宣傳活動。一些膾炙人口的山歌流傳至今,一些紅軍標語保存至今。
4.改變陋習——紅七軍前委和各級蘇維埃政府在右江革命根據地努力改變陋習,樹立新風尚,採取禁菸策略,嚴禁妓娼、賭博行為,實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實行婚姻制度改革,穩定社會秩序。
5.民族工作——右江革命根據地提倡各民族一律平等,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少數民族權利,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幹部,各族人民團結在黨的旗幟下共同奮鬥。右江蘇維埃政府第一屆委員11人中,有5人是壯族,1人是瑤族,右江地區各縣縣委和縣蘇維埃政府的首任主要領導人幾乎全是少數民族幹部。

影響

鄧小平、陳豪人、張雲逸、賀昌等同志在廣西百色組織領導的武裝起義,創造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是在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的影響和鼓舞下,中國共產黨在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工農武裝割據”的一次光輝實踐。此戰,攻占百色縣城,斃敵600人,繳槍300餘枝(挺)、子彈2萬餘發。

爭議

百色起義舉行時陳豪人是中共廣西前委書記和中共廣西軍委負責人,是中共在廣西右江地區和紅七軍的首要領導人,在起義中起著旁人無法取代的作用。在當時中央和廣東省委檔案中他的名字和鄧斌是並提的,可是後來在大陸的一些出版物中,

後世紀念

紀念館

百色起義紀念館百色起義紀念館
百色起義紀念館,位於廣西自治區百色市東北郊迎龍山。由張雲逸大將提議,經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批准,成立於1961年,原名“右江革命文物館”。1996年11月1日,經江澤民同志題寫,正式改名為“百色起義紀念館”。紀念館大門四根粗大圓柱穩穩地支撐著皇冠形的外廊,象徵著百色人民頂天立地、氣壯山河、砥柱中流的氣魄。在大門上方的正中,鐫刻著江澤民總書記題寫的“百色起義紀念館”七個行書鎦金大字。大門兩側分別是高7.3米、寬8.9米的浮雕,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的場面。
紀念碑
百色起義紀念碑百色起義紀念碑
百色起義烈士紀念碑於1984年建成。紀念碑高23.9米,外形似一面迎風飄揚的紅旗,又似一桿紅纓槍直指天宇。正面鐫刻的是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的:“百色起義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是百色起義的紀事碑文,兩側分別是鄧小平、張雲逸率領的廣西警備第四大隊來到百色,韋拔群舉辦農民運動講習所的兩幅浮雕,碑頂凸起的“1929”字樣標明了百色起義的時間。自百色起義紀念碑建成以來,每年的清明節前後,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民民眾來到這裡敬獻花圈,也有成千上萬的中、國小生在這裡舉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自建成以來,江澤民、李鵬、朱熔基胡錦濤李瑞環喬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先後來到這裡,向紀念碑敬獻花圈,緬懷百色起義的革命先烈。
電影
為了宣傳百色起義的光輝事跡,於1989年製作了電影《百色起義》。
油畫
為了宣傳百色起義的光輝事跡,何克敵、劉漢創作了油畫《百色起義》。

評價

百色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利用蔣介石和桂系軍閥俞作柏、李明瑞之間的矛盾,在廣西百色發動的旨在反對蔣介石和國民黨,武裝奪取政權的一次成功的軍事暴動。起義是在中共廣東省委和中央代表鄧斌(鄧小平)的指導下,由陳豪人、張雲逸和中共廣西前委直接領導下舉行的。

細數近代中國的八次革命起義

進步的革命的公開武裝行動。一種含義是革命人民為反抗反動統治而舉行的武裝暴動;另一種含義是反動集團的部分武裝力量或個別軍人背叛所屬的集團、投奔革命隊伍。前一種起義是基本的、主要的含義。革命人民的起義大致有4種:奴隸起義、農民起義、工人起義、士兵起義。

國民革命戰爭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