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31年11月,在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央革命根據地,一般稱中央
蘇區。 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駐地。
其主要武裝力量紅一方面軍又稱中央紅軍。
中央蘇區,亦稱“中央革命根據地”,是指在1929年至1934年中國共產黨在贛南和閩西建立的革命根據地,是全國13塊革命根據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塊。
隨著近幾年黨史界的學者、專家對中央蘇區範圍的深入研究,中央蘇區範圍有所擴大。截止2011年9月1日,中央黨史研究室已確認全國共有42箇中央蘇區縣:福建省達22個,江西省達13個,廣東省7個。另有資料顯示,在第四次反“圍剿”勝利以後,1933年中央蘇區的發展到了鼎盛時期,轄江西、福建、閩贛、粵贛4個省級蘇維埃政權,共設有60個行政縣,其中江西省22個縣,福建省15個縣,閩贛省16個縣,粵贛省7個縣。中央蘇區總人口為435萬,總面積約8.4萬平方公里。
發展情況
1927年10月到1928年3月,中共贛西特委、贛南特委和賴經邦、李文林、古柏等在贛西南地區領導發動吉安東固、萬安、泰和、永豐、贛縣(贛州)、大埠、信豐、雩都(於都)、尋鄔(尋烏)、南康譚口和興國崇賢等地農民武裝起義,建立了江西工農革命軍,開闢了東固、橋頭等革命根據地,為贛西南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1928年9月,工農革命軍第七、第九縱隊組成紅軍獨立第二團,李文林任團長兼黨代表。
1929年2月,工農革命軍第十五、第十六縱隊和興國游擊隊組成紅軍獨立第四團,段起風任團長,金萬邦任黨代表。
5月,由紅五軍留在永新的一部及游擊隊合編為紅軍獨立第五團,陳雷任團長。同年冬,吉安、延福地區第三縱隊改編為紅軍獨立第三團。這時贛西南地區的革命武裝力量不斷發展。
1928年2月至7月,郭滴人、鄧子恢、朱積壘、張鼎丞等在閩西地區發動平和、龍巖、後田、永定和上杭蛟洋等地武裝起義,建立了工農革命軍第七軍第十九師,成立了永定溪南區蘇維埃政府,為創建閩西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1929年1月14日,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率領紅四軍主力由井岡山根據地開始向贛南進軍。
2月11日,紅四軍進抵瑞金與寧都交界的大柏地
山區,殲滅尾追之敵劉士毅旅大部,俘敵800餘人。隨後北上東固,與紅軍獨立二團、紅軍獨立四團會師,在贛南站住了腳。
3月中旬,紅四軍利用閩西敵軍兵力空虛之機,第一次揮師入閩,在閩西地方黨和鄧子恢、張鼎丞等率領的革命武裝配合下,首戰長汀附近的長嶺寨,擊潰閩西地方軍閥、福建省防軍第二混成旅郭鳳鳴部,擊斃旅長郭鳳鳴,進占長汀縣城,建立了長汀縣革命委員會。
3月20日,紅四軍在長汀召開前委擴大會議,決定利用軍閥混戰之機,在贛西南、閩西放手發動民眾,開展游擊戰爭,建立紅色政權。
3月底,紅四軍由閩西回師贛南,進占瑞金、雩都(於都)、寧都、興國等縣,進一步打開了局面。
4月初,紅四軍在瑞金同從井岡山轉移到贛南的紅五軍主力會合。5月至10月間,紅四軍乘福建軍閥部隊主力去廣東參加粵桂軍閥戰爭的機會,先後兩次進入閩西,在閩西工農武裝的配合下,殲滅地方軍閥陳國輝旅和盧新銘旅。
1930年春,包括興國、雩都(於都)、寧都、瑞金、安遠、尋鄔等縣的贛西南根據地初步形成。
同年1月,紅軍獨立二、三、四、五團和永新、蓮花、寧岡等縣赤衛隊合編為紅六軍,黃公略任軍長,劉士奇任政治委員,共2000餘人。
2月6日至9日,毛澤東在吉安陂頭主持召開紅四軍前委、紅四、紅五、紅六軍軍委和贛西、湘贛邊、贛南特委聯席會議(即二七會議),決定將贛西、贛南、湘贛邊3特委合併為中共贛西
南特委,統一領導贛西南的鬥爭。
3月22日至29日,在吉安富田召開中共贛西南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共贛西南特委,劉士奇任書記。隨後,成立了贛西南蘇維埃政府,曾山任主席。與此同時,包括龍巖、永定、上杭、武平、長汀、連城等縣的閩西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
3月18日至24日,在龍巖召開閩西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宣布成立閩西工農蘇維埃政府,鄧子恢任主席。
6月,贛西南、閩西地區的紅四軍(軍長林彪,政治委員彭清泉)、紅六軍(軍長黃公略,政治委員陳毅,7月改稱紅三軍)、紅十二軍(軍長伍中豪、政治委員譚震林)合編為紅軍第一軍團,朱德任總指揮,毛澤東任政治委員。同
年秋,紅二十軍(軍長劉鐵超、政治委員曾炳春)、紅二十二軍(軍長陳毅,政治委員邱達三)也編入紅一軍團。
8月23日,紅一軍團與彭德懷、滕代遠領導的紅三軍團在湖南瀏陽永和會合,編為紅一方面軍,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任總政治委員兼總前委書記,彭德懷任副總司令,全軍共3萬餘人。
1931年1月15日,中共蘇區中央局在江西小布成立,周恩來任書記(同年12月周恩來到任前,項英為代理書記)。
9月,紅一方面軍粉碎敵人的第三次“圍剿”後,贛西南、閩西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
11月7日至20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大會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等重要檔案,並選舉出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委員63名。
11月25日組成以朱德為主席,王稼樣、彭德懷為副主席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11月2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主席。至此,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中央革命根據地最大時轄有瑞金、會昌、尋鄔、安遠、信豐、雩都(於都)、興國、寧都、廣昌、石城、黎川、建寧、泰寧、寧化、清流、歸化、龍巖、長汀、連城、上杭、永定等21個縣,人口約250萬。它對各地區的紅軍游擊戰爭的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建設起了鼓舞和示範的作用。(這是傳統說法)
中央蘇區從1930年10月形成至1934年10月紅軍長征後喪失,歷時4年。期間,1931年9月,中央蘇區的版圖已包括永新、興國、寧都、樂安、南豐、廣昌、瑞金、遂川等31個縣,自贛縣至永豐縱約400里,由萬安至瑞金橫約300里的範圍,與閩西、湘東南根據地聯成一片。
在第四次反“圍剿”勝利以後,1933年中央蘇區的發展到了鼎盛時期,轄江西、福建、閩贛、粵贛4個省級蘇維埃政權,共設有60個行政縣,其中江西省22個縣,福建省15個縣,閩贛省16個縣,粵贛省7個縣。中央蘇區總人口為435萬,總面積約8.4萬平方公里。
2009年,國務院決定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對海西經濟區的中央蘇區縣實行西部地區的政策待遇。
中央蘇區概述
1927年11月至1928年6月,贛西,贛南和閩西地區的農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後舉行萬安、吉安、贛縣、於都、南康、信豐、尋鄔、永定、龍巖、上杭、平和等起義,建立紅軍江西獨立第二、第三團、閩西紅軍第十九師和游擊隊,開展游擊戰爭,為建立根據奠定了基礎,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紅軍第四軍進軍贛南、閩西,進行了大柏地、長汀、龍巖等戰鬥,並幫助各地建立共產黨組織的形成。
1930年3月15日,中共贛西南特委成立,劉士奇任書記,贛西南蘇維埃政府成立,鄧子恢任主席,閩西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閩西革命根據地縱橫300多里,有80萬農民分得了土地,建有長汀、上杭、龍巖、永定、連城、武平等6個縣政府。6月,紅軍第四軍,紅軍第六軍、紅軍第十二軍合編為紅軍第一軍團,朱德任總指揮,毛澤東任政治委員,在贛南、閩西地區活動。1931年,11月20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江西省瑞金縣成立,毛澤東任主席,項英、張國燾任副主席,11月25日,中革軍委成立,朱德任主席。從而,中央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1934年10月,在“左”傾冒險主義領導者的指揮下,中央革命根據地軍民未能打破國民黨軍被迫退出根據地進行長征。此後,中央革命根據地成為游擊區,留下的部分紅軍變成游擊隊,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爭。
創建始末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主要革命根據地之一,位於江西省南部、福建省西部。亦稱中央蘇區。
1927年11月至1928年6月,中國共產黨領導贛西、贛南和閩西地區的農民先後舉行起義,組成紅軍獨立團和
游擊隊,開創了東固、橋頭和溪南革命根據地。1928年9月,工農革命軍第七、第九縱隊組成紅軍獨立第二團,李文林任團長兼黨代表。1929年2月,工農革命軍第十五、第十六縱隊和興國游擊隊組成紅軍獨立第四團,段起風任團長,金萬邦任黨代表。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4軍主力由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向贛南、閩西挺進,3月由贛南東進入閩,占領長汀城。1929年2月11日,紅四軍進抵瑞金與寧都交界的大柏地山區,殲滅尾追之敵劉士毅旅大部,俘敵800餘人。隨後北上東固,與紅軍獨立二團、紅軍獨立四團會師,在贛南站住了腳。3月中旬,進占長汀縣城,建立了長汀縣革命委員會。3月20日,開展游擊戰爭,建立紅色政權。3月底,紅四軍由閩西回師贛南,進占瑞金、雩都(於都)、寧都、興國等縣,進一步打開了局面。4月初,紅四軍在瑞金同從井岡山轉移到贛南的紅五軍主力會合。5月至10月間,紅四軍先後兩次進入閩西,在閩西工農武裝的配合下,殲滅地方軍閥陳國輝旅和盧新銘旅。4月,紅4軍又進入贛南,打擊國民黨地方武裝和地主武裝,先後占領瑞金、
於都、興國、寧都等縣城,成立了興國、於都、寧都等縣革命委員會,贛南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5月,紅4軍再次入閩,至6月,先後攻占龍巖、永定縣城,成立了以張鼎丞為主席的永定縣革命委員會和以鄧子恢為主席的龍巖縣革命委員會,閩西革命根據地基本建立了起來。
1930年2月7日,中共贛西南特別委員會、贛南特別委員會和紅 4軍、紅5軍、紅6軍軍委組成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共同前敵委員會,統一領導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1931年 9月,中央革命根據地軍民粉碎了國民黨軍第三次“圍剿”後,贛南、閩西兩區連成一片,革命根據地擴展到30多個縣境,在24個縣建立了縣蘇維埃政府。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毛澤東任主席,項英、張國燾任副主席。臨時中央政府頒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土地法》、《關於紅軍問題決議案》等決議。
1933年1月,中共臨時中央由上海遷入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共中央率中央紅軍被迫於1934年10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留下一部紅軍和地方武裝由項英、陳毅等領導,在當地繼續堅持游擊戰爭。
發展過程
中央革命根據地,亦稱中央蘇區,位於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最大的革命根據地,是全國蘇維埃運動的中心區域,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黨、政、軍首腦機關所在地。中央革命根據地是以贛南、閩西兩塊根據地為基礎創建的。
1927年11月至1928年3月,在中共贛西、贛南特委的領導下,賴經邦、李文林、古柏等領導贛西南地區武裝起義,開創了東固、橋頭等革命根據地。1928年3月和6月,郭滴人、鄧子恢、朱積壘、張鼎丞等領導閩西地區武裝起義,創建了永定溪南革命根據地和地方工農武裝。贛南、閩西的這些小塊紅色割據區域,奠定了中央蘇區的基礎。
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後,轉戰贛南、閩西地區,在上述根據地和地方工農武裝的配合下,先後開闢了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
1930年1月,江西紅軍四個獨立團合編為紅軍第六軍。2月7日,中共贛西南特委、贛南特委和紅四軍、紅五軍、紅六軍軍委共同組成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委,統一領導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贛西、贛南和湘贛邊三特委合併為中共贛西南特委,劉士奇為書記。3月,贛西南蘇維埃政府成立,曾山任主席,閩西蘇維埃政府成立,鄧子恢任主席。4月,閩西地區紅軍五個獨立團合編為紅軍第十二軍。6月,活動在贛西南、閩西地區的紅軍第四、第六(不久改稱第三軍)和第十二軍合編為紅軍第一軍團。8月,毛澤東和朱德領導的紅一軍團與彭德懷率領的紅三軍團在瀏陽永和會師,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任總政治委員。10月,毛澤東領導紅一方面軍揮師江西,攻克吉安重鎮,建立了以曾山為主席的江西省蘇維埃政府。
1931年1月,根據中共中央決定,中共蘇區中央局成立,周恩來任書記。在周恩來未到任前,由項英、毛澤東先後代理書記。9月,中央蘇區軍民粉碎了國民黨軍第三次“圍剿”後,使贛南、閩西兩部分聯成一片,根據地擴展到30多個縣境,在24個縣建立了縣蘇維埃政府。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毛澤東任主席,項英、張國燾任副主席;同時,組成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懷任副主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設在瑞金。至此,中央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並統轄和領導全國蘇維埃區域的鬥爭。
1931年12月14日,國民黨軍第二十六路軍在趙博生、董振堂率領下,於江西寧都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編為紅一方面軍第五軍團。隨後,紅一方面軍發展到擁有一、三、五、七、八、九軍團,共十多萬人。
1933年1月,以博古為首的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由上海遷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同年2、3月間,中央革命根據地取得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不僅鞏固了中央革命根據地,而且打通了中央蘇區與閩浙贛蘇區的聯繫。1933年秋,中央蘇區轄有江西、福建、閩贛、粵贛四個省級蘇維埃政權,擁有60個行政縣,紅軍和根據地發展到了鼎盛時期。中央蘇區由此成為全國最大的革命根據地。
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
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戰爭
1930年(民國十九年)11月至1931年1月,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在江西省南部從1930年10月起,蔣介石先後調集十一個師另三個旅,即張輝瓚第18師、路孝忱新編第13師、羅霖第77師、公秉藩新編第5師(後改第28師)、譚道源第50師、許克祥第24師、毛炳文第9師、蔡廷鍇第60師、戴戟第61師、劉和鼎第56師、張貞第49師、第12師之馬昆第34旅、劉夷獨立第32旅、周志群新編第14旅,及三個航空隊,共十萬人的兵力,分布於樟樹、撫州、南昌、靖安、高安、上高及閩贛邊地區,由江西省主席兼第9路軍總指揮魯滌平為陸海空軍總司令南昌行營主任,張輝瓚為前線總指揮,採取分進合擊的作戰方針,準備向中央根據地的紅1方面軍發動第一次“圍剿”。這時,紅1方面軍有第1、第3兩個軍團,共約四萬人,部署于靖江至分宜的袁水兩岸地區,以戰備姿態進行民眾工作和籌款。在面臨敵人大規模“圍剿”的情況下,方面軍總前委和江西省行委,於10月10日在新喻縣羅坊舉行聯席會議,確定了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紅1方面軍總部於11月1日下達了“誘敵深入赤色區域待其疲憊而殲滅之”的命令,隨即領導根據地軍民進行反“圍剿”的準備。根據方面軍總部的決定,11月上旬,紅軍主力從袁水兩岸地區轉移到贛江以東的新淦、吉水、永豐、安樂、宜黃、崇仁等地,以戰備姿態開展工作。與此同時,向部隊、地方幹部和人民民眾進行深入的政治動員,講清敵人進攻的必然性、嚴重性和紅軍實行戰略退卻、誘敵深入的必要性,說明我們一定能取得勝利的道理以及對付敵人“圍剿”的方法,統一思想,消除顧慮,增強勝利信心。另外,還在根據地內進一步發動、組織和武裝民眾,按照“抽多補少”、“抽肥補瘦”的方針,分配調整土地,加強赤衛隊、少先隊等民眾武裝的訓練,實行堅壁清野,肅清反革命分子,籌措給養物資,充分發揮根據地黨政軍民的整體力量,造成取得反“圍剿”勝利的良好條件。
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戰爭
蔣介石在第一次“圍剿”失敗後,於一九三一年二月,派他的軍政部長何應欽代行總司令職權兼陸海空軍總司令南昌行營主任,調集十八個師另三個旅,二十萬人的兵力,“以厚集兵力,嚴密包圍及取緩進為要旨”,採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作戰方針,積極部署對紅1方面軍的第二次“圍剿”。
在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後,根據地的黨政軍民,從各方面進行了反“圍剿”的準備。按照紅 1方面軍總部三月二十三日的命令,主力部隊由根據地北部邊緣的永豐、樂安、宜黃、南豐以南地區,轉移到廣昌、石城、寧都、瑞金等地,進行整頓、訓練、籌款和做民眾工作。在武裝的任務、編制、訓練、戰術等問題,都作了明確的規定,要求各游擊區以地方武裝為骨幹,領導赤衛軍、少先隊,運用游擊戰術,積極執行擾、敵、堵敵、截敵、襲敵、誘敵、毒敵、捉敵、偵敵、餓敵、盲敵等十項任務,配合主力紅軍殲滅敵人。這些就為取得反“圍剿”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我軍如由東向西打,則受贛江限制,而從富田打起,向東橫掃,可在閩贛交界的建寧、黎川、泰寧地區擴大根據地,徵集資財,便於打破敵人的下一次“圍剿”。因此,決定採取由西向東橫掃,先打弱敵,各個擊破的作戰方針。紅軍粉碎敵人“圍剿”後,乘勝轉入進攻,分兵發動民眾,打土豪分田地,籌糧籌款,解放了贛東,閩西的黎川、南豐、建寧、泰寧、寧化、長汀等廣大地區,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中央根據地。
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戰爭
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蔣介石在第二次“圍剿”失敗後,於一九三一年六月二十一日,親自帶著德、日、英等國軍事顧問到南昌,就任“圍剿”軍總司令,何應欽為前敵總司令,調集二十三個師另三個旅,約三十萬人的兵力,準備發動第三次“圍剿”。這次“圍剿”,敵人採取長驅直入的作戰方針,企圖先擊破紅軍主力,搗毀我根據地,然後再深入進行“清剿”。敵人組成左右兩個集團軍,何應欽兼左翼集團軍總司令,陳銘樞任右翼集團軍總司令,其部署是:左翼集團軍指揮趙觀濤第6 師、羅卓英第11師、陳誠第14師、紅軍六戰五捷,擊潰敵人七個師,殲敵十七個團,斃傷俘敵三萬餘人,繳槍兩萬餘支,徹底地粉碎了敵人的第三次“圍剿”。 反“圍剿”勝利後,紅軍趁勢轉入進攻,首先在石城、長汀、雩都、會昌四縣,開展民眾工作,打擊地主武裝,樂後轉向武平、尋鄔等縣開展民眾工作,擴大紅軍,使紅軍和根據地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贛南、閩西兩塊根據地連成一片,成為一個完整的中央根據地,範圍達到二十一個縣境,面積五萬平方公里,人口約二百五十萬,為粉碎敵人新的“圍剿”造成了更有利的條件。
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戰爭
早在一九三二年五月,國民黨反動派就開始準備對各根據地紅軍發動第四次“圍剿”。這次“圍剿”,敵人採取的戰略是逐次轉移重點,實行各個擊破,即首先集中兵力進攻鄂豫皖、湘鄂西根據地,得手以後,再轉移兵力完成對中央根據地的包圍,轉入“圍剿”的第二階段,對中央根據地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達到圍殲中央紅軍的狂妄目的。為此,蔣介石於一九三二年五月,自任鄂豫皖三省“剿匪”總司令,在準備對我鄂豫皖、湘鄂西根據地發動“圍剿”的同時,又組成以何應欽為首的贛粵閩邊區“剿匪”總司令部,指揮江西、廣東、福建以至湖南的國民黨軍隊,牽制削弱中央蘇區紅軍的力量,配合北線作戰,並為大舉進攻中央蘇區作準備。
黃陂、草台岡兩仗,共殲敵近三個師,俘敵萬餘名,繳槍萬餘支,基本上打破了敵人的第四次“圍剿”。蔣介石對這次失敗十分傷心,他在給陳誠的手諭中寫道:“惟此次挫失,悽慘異常,實有生以來惟一之隱痛”。第四次反“圍剿”,創造了紅軍大兵團伏擊殲敵的重要經驗。這次反“圍剿”所以能取得勝利,是由於周恩來、朱德等運用前三次反“圍剿”的成功經驗,堅持正確的作戰指導思想,從實際出發,毅然決定撤圍南豐,實施戰略退卻,抵制了“左”傾軍事冒險主義方針的結果。
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
1933年初,日軍大舉入侵華北,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然而國民黨政府主席蔣介石卻置民族危亡於不顧,仍然堅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方針,決心消滅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紅軍。5月,他在南昌設立全權處理贛、粵、閩、湘、鄂五省軍政事宜的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親自組織和指揮對各蘇區進行更大規模的第五次"圍剿"。並決定採取持久戰和"堡壘主義"的新戰略,同時對蘇區實行經濟、交通封鎖,企圖逐步壓縮並摧毀蘇區。是年夏秋,蔣介石一面向美、英、德、意等國大量借款,購置軍火,聘請軍事顧問和專家;一面在廬山召開軍事會議,開辦"剿匪"軍官訓練團,並著手制定"圍剿"計畫,加緊進行圍剿準備。
此次反“圍剿”,持續1年之久,中央蘇區軍民全力以赴,為保衛蘇區,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付出了巨大代價,給予國民黨軍大量殺傷。但由於中共中央實行錯誤的軍事戰略和作戰原則,使這次反“圍剿”作戰始終處於被動,以致在紅軍遭到嚴重削弱、中央蘇區大部喪失的情況下,被迫進行長征。
紀念館
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位於江西省瑞金市象湖鎮八一路雙清橋巷。由革命舊址和歷史陳列廳兩部分組成。舊址有180多處,在葉坪有臨時中央政府及所屬部委和中央局舊址,在沙洲壩有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毛澤東參加挖掘的水井。歷史陳列廳建於1979年,展出文物50多件,輔以大量照片等資料,系統地介紹中央革命根據地創建、鞏固、發展等全過程,再現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此期間戰鬥、工作和生活的風貌。
蘇區振興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1周年之際,2012年6月28日《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台。
《若干意見》提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弘揚蘇區精神,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努力走出一條欠發達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新路子,使原中央蘇區人民早日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確保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若干意見》指出,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地跨贛閩粵,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最大最重要的革命根據地,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是人民共和國的搖籃和蘇區精神的主要發源地,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但由於種種原因,經濟社會發展明顯滯後,與全國的差距仍在拉大。振興發展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既是一項重大的經濟任務,更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對於全國革命老區加快發展具有標誌性意義和示範作用。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是儘快改變貧困落後面貌,確保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迫切要求;是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逐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戰略需要;是建設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生態屏障,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是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大舉措。
《若干意見》對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的戰略定位是:全國革命老區扶貧攻堅示範區,全國稀有金屬產業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區。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在解決突出的民生問題和制約發展的薄弱環節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到2020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整體實現跨越式發展。
《若干意見》共11章45條,主要包括:優先解決突出民生問題,加快完成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農村安全飲水、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農村道路建設等任務,提高特殊困難群體生活水平,凝聚振興發展民心民力;大力夯實農業基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增強振興發展支撐能力;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積極發展特色優勢礦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紅色文化旅遊產業,著力增強“造血”功能,走出振興發展新路子;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大力發展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城鄉居民;堅持以改革開放促振興發展,著力構建有利於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的體制機制,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格局,為振興發展注入強勁活力;在財稅、金融、投資、產業、國土資源、生態補償、人才、對口支援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推動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現全面振興。
其他相關
漳平
2006年12月中央黨史研究室確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漳平是中央蘇區和閩西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
漳平是閩西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中央蘇區範圍的一部分。2006年12月22日,中央黨史研究室正式確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漳平是中央蘇區和閩西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原了漳平歷史的本來面目。
漳平是我省較早開展革命鬥爭的縣份之一。早在1919年,漳平就有一批愛國知識青年積極投身於“五四”運動,傳播馬列真理。大革命時期,漳平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成立縣農民協會、縣工會、縣婦女部等革命團體,開展如火如荼的工農運動。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境域內的革命烽火迅速燎原。從1928年誕生第一個地方黨組織起,到1937年三年游擊戰爭結束,轄域內創建了岩南漳、岩連寧兩大游擊區;建立了中共岩南漳縣委以及10多個縣級以下各級黨組織;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岩南漳縣軍政委員會和15個區,100餘個鄉村的蘇維埃政權;組建了縣獨立游擊大隊、漳平紅二團、岩南漳游擊隊等各級革命武裝60餘支,參加正規紅軍、紅軍游擊隊、赤衛隊近6000餘人,並發展了15000多人的農友,有組織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的鬥爭;紅四軍、紅十二軍、紅二十一軍、紅八團、紅九團等中央主力紅軍均曾在這塊戰略前沿陣地浴血奮戰。漳平由此承擔著鞏固閩西革命根據地,拱衛中央蘇區東大門的艱巨任務,不愧於“前哨尖兵”的英雄稱號。此後,漳平人民又歷經了八年抗戰和三年解放戰爭的洗禮,始終前赴後繼,贏得了“紅旗不倒”的美譽。
在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歲月里,朱德、羅榮桓、譚震林、粟裕、鄧子恢、張鼎丞、郭滴人等我黨我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方方、郭化若、魏金水、伍洪祥、王直、李德安、熊兆仁等老將軍和老紅軍都曾在漳平這塊紅土地上戰鬥和生活過,留下了光輝的革命足跡。
建國後,老區部門認定漳平的革命基點村31個,重點老區村48個,革命老區村36個,同時確認老區鄉鎮的比重為100%,老區人口占總人口的90%,屬於全國一類老區縣(市),這是對漳平老革命根據地光榮革命歷史的充分肯定。
沙縣
沙縣位於福建省中部,地處武夷山脈與戴雲山脈之間。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連線閩西、閩北蘇區的樞紐,是中央蘇區的南大門和戰略要地,為中央蘇區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沙縣黨組織積極發動民眾,打土豪,作宣傳,籌集大量軍需,為此後中央主力紅軍東方軍開闢沙縣蘇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早在1928年夏,沙縣就建立了中共特別支部,是福建省早期為數不多的黨組織之一。根據福建臨時省委的精神,中共沙縣特別支部打通由沙縣到建寧、泰寧蘇區的地下交通線,建立由福州至閩北的交通站,還根據省委“造成閩北廣大範圍的地方暴動”的指示,秘密爭取地方勢力武裝,醞釀組織農民暴動,雖遭敵人鎮壓失敗,但震懾了國民黨地方當局,並為此後擴大紅色區域作了思想和組織準備。1931年6月,沙縣被毛澤東列為紅四軍“籌款區域”後,沙縣黨組織主動配合紅軍工作團工作,籌集了大量錢款和軍需、補給,僅在城關向殷商富戶籌款數萬元,還組織城關縫紉工人為紅軍趕製軍衣;在夏茂僅3天,就籌款7000銀元。據閩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楊道明回憶:閩贛省後期的經濟收入主要靠打土豪罰款。當時我們派部隊在沙縣夏茂等地打土豪尚可籌得一些款子(光洋)用於開支外,不少的餘款上繳中央。中共沙縣特別支部組織發動民眾,開展了打土豪運動,鎮壓作惡多端的土豪劣紳,在鬥爭中培養和動員動員了一批青年農民加入紅軍,先後創建了夏茂、富口、荷山等紅色區域,從而為此後東方軍開闢沙縣蘇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沙縣蘇區不斷壯大地方武裝,積極配合紅軍作戰,使之成為主力紅軍鞏固後方的重要基地
1933年,東方軍在司令員彭德懷、政委滕代遠的率領下,首次進入沙縣作戰,解放了沙縣的夏茂、高橋、青州、涌溪、管前等鄉村。在紅軍的支持下,先後組建了閩中獨立團、閩中獨立營。由紅軍在夏茂挑選130名赤衛隊員,組建了夏茂獨立營,獨立營近300人到建寧紅軍集訓隊參加集訓,集訓結束後,夏茂獨立營300多人編入中國工農紅軍閩中獨立團。1934年,東方軍再次進入沙縣,解放了沙縣縣城我大部分鄉村,組建了閩中紅軍游擊隊,沙縣籍部分赤衛隊員加入閩中游擊隊。沙縣蘇區又擴大了抗日反帝義勇軍400餘人,擴大游擊隊二隊300餘人。與此同時,先後成立縣、區、鄉赤衛隊,赤衛隊員達3400多人。
沙縣蘇區地方武裝和民眾積極配合紅軍作戰,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東方軍圍攻沙縣縣城,歷時半月之久。當時,凡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的鄉村,都紛紛組織民眾支援紅軍,為紅軍送糧送草,護送傷員。茅坪和玉口民眾協助紅軍搭建連線沙溪兩岸的浮橋,夏茂區蘇維埃政府副主席盧清妹帶了一支赤衛隊步行60華里趕赴城關參戰,縣城周圍鄉村組織赤衛隊協助部隊攻城,還動員了1000多名民眾參加搬運,僅琅口、鎮頭一帶就動員了300多人。沙縣攻堅戰,全殲敵第五十二師兩個團及師直屬隊,斃傷敵軍700多人,俘敵1300多人,繳獲步槍馬槍1500多支,火炮8門、各種槍枝2000多支、子彈10.8萬發、炮彈2萬多發、電台1部,兵工廠一座,軍用品和食鹽、糧食、布匹甚豐,為中央蘇區提供了大量軍需、補給。
沙縣的管前、城關、城關西郊、富口荷山先後設立過紅軍司令部,在富口荷山,建立了後方野戰醫院、造幣所、通訊部、通訊站作戰指揮部,荷山、白溪口、琅口設有兵站。沙縣曾一度成為中央主力紅軍鞏固後方的基地。第五次反“圍剿”失利,沙縣境內青州、夏茂、高砂等地方游擊隊堅持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
三、沙縣蘇維埃政權相繼建立,全境基本赤化,使之成為中央蘇區鼎盛時期管轄的一個重要行政縣
1933年8月,東方軍首次進入沙縣作戰,解放了夏茂、高橋、涌溪、青州、管前等鄉村,建立了夏茂、洋元、高橋、涌溪、坂山、洽湖、青州、管前、高砂、梨樹等13個區、鄉蘇維埃政府,同時成立了農會、工會、兒童團及婦女會等民眾組織。1934年1月,東方軍解放了沙縣城關和廣大農村,建立了沙縣蘇維埃政府,組建了縣工會和農會。先後成建立了琅前北區(今富口),松林、儒元、琅口、曹元、上碓、羅坑、高橋、荷山、白溪口、白溪、堆積坑、柳坑鄉和西郊村、城關東郊、城關西郊、城關北郊等17個基層蘇維埃政府,多數鄉組建了赤衛隊、兒童團。到1934年2月底,沙縣蘇維埃政府轄3個區、27個鄉(村)蘇維埃政府。建立紅色政權區域占全縣總面積的75.1%;蘇區人口4.95萬人,占當時全縣總人口78.7%。
縣、區、鄉蘇維埃政府在紅軍支持下,發動民眾,開展轟轟烈烈打土豪分田地運動,將打土豪得來的幾千擔穀子及其他實物分給了貧苦農民和紅軍家屬。在夏茂、荷山、琅口、鎮頭等鄉村,進行土地、房屋、山林等分配,採取計口分田的辦法,分田到戶並造冊登記,實地插牌。通過土改分田,調動廣大農民革命的積極性,許多勞苦民眾積極報名參加紅軍。據當時報載,1933年9月,紅五軍團第十三師三十七團在夏茂擴大紅軍134名;1934年3月,高橋一帶有 180名青年參加紅軍。紅軍所到之處,幾乎都有當地青年農民加入紅軍,全縣共有533名工農青年加入紅軍隊伍。
沙縣是紅軍主力東方軍開闢的一塊新蘇區,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沙縣黨組織持續工作7年之久,全縣蘇維埃政權持續革命時間長達7個多月。革命武裝不斷壯大,先後組建了沙縣義勇軍、夏茂獨立營、夏茂游擊隊、赤衛隊等紅軍游擊隊;在廣大農村開展了打土豪分田地運動,使沙縣全境基本赤化。在沙縣這片紅色土地上,有1015名紅軍戰士、蘇維埃幹部和赤衛隊員光榮犧牲,還有900多名無名英雄;全縣有29座村莊被毀,2045間房屋被燒, 770戶人家被斬盡殺絕,935名無辜民眾慘遭殺害。沙縣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