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丹徒,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上海經濟圈沿江產業帶的軸心位置,位於江蘇省西南部,環繞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鎮江市區,東接常州、無錫、蘇州和上海,西臨省會南京市,北與古城揚州隔江相望,是連線蘇南蘇北的重要交通樞紐。
境內氣候溫暖濕潤,山河平原交織,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物產豐饒,是江南聞名的魚米之鄉,鎮江市的市轄區。
歷史源遠流長,山河雄奇秀美,物華天寶。丹徒是江南聞名古縣,建立縣制已有3000多年歷史。西周時稱“宜”,春秋時屬吳,名朱方,戰國時更名為谷陽,到秦朝時定名為丹徒……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復名丹徒至今。境內山青水秀,兼丘陵特色、水鄉風光於一體,名勝古蹟眾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2處。境內東郊的山仰看巨石危卵,凜然生驚;俯視澄江如練,心曠神怡。隨著我國城市化戰略的發展,經國務院批准,2002年4月撤銷丹徒縣,設立丹徒區,隸屬鎮江市,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交通便捷暢通,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給丹徒帶來了十分便捷的交通條件。
代出名人的勝地,高素質人材的培育搖籃。自古以來,丹徒便以人文薈萃而著稱,中國第一部詩文總集《昭明文選》、第一部系統的文學理論著作《文心雕龍》、《夢溪筆談》、《老殘遊記》、甚至《康熙字典》的主持編撰俱系丹徒人。丹徒境內有江蘇大學、華東船舶工業大學等7所國家重點高等院校,每年可提供數萬名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全區有20萬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上的勞動力可供選擇,平均工資水平在長江三角洲經濟圈處於較低價位。
生機勃勃的新區與一流的經濟開發區。丹徒新區是撤縣建區之前的38萬丹徒人精心打造的縣城所在地,位於鎮江市南郊9公里處的丹徒區谷陽鎮境內,是丹徒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建設中的丹徒新區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以第三產業為重點,以生態環境為背景,以文化藝術內涵為特色,是充滿生機活力和魅力、文化特色鮮明、能久經歷史考驗的現代旅遊觀光新城區。丹徒新區的城市風貌、空間環境優美、建築群體錯落有致,組合協調有序,生活居住舒適雅致,中西建築多彩多姿,水灣山林景獨特,城中有景,景中在城,林濤碧水,將自然與人文融為一體,構築成山美水麗的城市特色。
行政區劃
丹徒區轄7個鎮:高橋鎮、辛豐鎮、谷陽鎮、上黨鎮、寶堰鎮、高資鎮、世業鎮。
歷史沿革
西周稱“宜”,春秋時屬吳國,名朱方。吳亡屬越,越亡屬楚,更名谷陽。秦時置縣,屬會稽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改谷陽為丹徒。三國吳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改名武進,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復名丹徒。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丹徒入延陵,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復丹徒。後歷朝均以丹徒名縣。民國十七年(1928)七月,改名鎮江縣。
1949年解放後,劃城區及近郊為鎮江市,農村為丹徒縣,1958年7月撤縣併入鎮江市,1962年3月市縣分置,恢復丹徒縣建制至今。中國共產黨丹徒縣委員會、丹徒縣人民政府均駐鎮江市區。建國後,丹徒隸屬鎮江地區(專區),1983年實行市管縣後,屬鎮江市。(摘自“丹徒區政府網站”)
2002年4月3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24號):撤銷丹徒縣,設立鎮江市丹徒區,以原丹徒縣的行政區域為丹徒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谷陽鎮。原丹徒縣人民政府駐鎮江市潤州區,郵政編碼212001。
1999年12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民政廳、鎮江市人民政府批覆,榮炳鄉、三山鄉、西麓鄉、世業鄉撤鄉設鎮。年底全縣設鎮15個,鄉2個,村民委員會259個,居民委員會7個。
2000年,丹徒縣轄15個鎮、2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75973人,其中:姚橋鎮25072石橋鎮20837大路鎮29812高橋鎮21187丁崗鎮20789辛豐鎮32958黃墟鎮22896三山鎮20651西麓鎮19430上黨鎮30491上會鎮25107寶堰鎮24685榮炳鎮19104高資鎮26553世業鎮12224江心鄉7892石馬鄉16285
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1)將高資鎮、石馬鎮合併為高資鎮,實行鎮管村制度,鎮政府駐高資。區劃調整後,高資鎮行政區域136.05平方千米,人口為4.2萬人,轄26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2)將姚橋鎮、石橋鎮合併為姚橋鎮,鎮政府駐姚橋。區劃調整後,姚橋鎮行政區域56平方千米,人口為4.66萬人,轄37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3)將西麓鎮、三山鎮合併入谷陽鎮,鎮政府駐谷陽。區劃調整後,谷陽鎮行政區域81.89平方千米,人口為3.3萬人,轄26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
2005年,丹徒區由14個鎮調整為7個鎮:保留世業鎮、高資鎮、谷陽鎮,撤銷江心鎮、高橋鎮,合併設立高橋鎮,鎮政府駐地為高橋鎮;撤銷黃墟鎮、辛豐鎮,合併設立辛豐鎮,鎮政府駐地辛豐鎮;撤銷榮炳鎮、寶堰鎮,合併設立寶堰鎮,鎮政府駐地寶堰鎮;撤銷上會鎮、上黨鎮,合併設立上黨鎮,鎮政府駐地為上黨鎮。調整後各鎮平均面積87.32平方千米,人口3.84萬人。此外,大路鎮、姚橋鎮、丁崗鎮劃歸京口區管轄,並委託鎮江新區管理。
自然地理
丹徒地形
地質:丹徒區屬沖積湖平原地質區及基岩山丘工程地質區,除表層土層經人類活動而堆積外,其餘均為第四紀沉積層,坡度平緩,一般呈水平成層、互動層或夾層,較有規律。地質特點表現為:地勢平整,地質較硬,地耐力較強。區內土地承載力為每平方米20噸以上,土質以粘土為主,丘陵、農田、水面各占三分之一。丹徒區屬無地震區,歷史上從無地震、颱風和其它重大自然災害的記載。地貌:丹徒有著獨特的地貌。《齊書.周郡志》稱其地域“因山為壘,望海臨江,緣江而境,似河內為重,”有山有谷、有丘有圩、有湖有洲的地貌,使丹徒以兼有北方雄奇與江南秀美顯示出獨特的神韻。境內海拔100米以上的丘陵有26座,較大湖泊11處,最大的榮炳三岔湖面積達1180餘畝,水面寬闊,景象不凡。境東圌(chui)山群峰連綿,層巒疊翠,紹隆禪寺隱於山間,山巔報恩塔直指長空,雄偉挺拔,人稱“萬里長江第一塔”。
丹徒山脈
丹徒境內海拔100米以上的丘陵有26座,境東圌(chui)山群峰連綿,層巒疊翠。
丹徒水文
丹徒80%水體達到二類以上。區內有14個水庫,水網密布,谷陽湖、運河風光帶等造就了區內獨一無二的親水環境。水文情況:以京杭運河觀測資料統計近50年平均水位:2.76米;地表水位平均值:3.6米-3.0米。丹徒氣候
丹徒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境內十里長山,丘陵、平原、湖泊勾勒了一幅豐饒的江南水鄉畫卷。年平均溫度:15.8℃(最高35℃,最低-3℃);年平均相對濕度:78%;年平均降水量1072.8毫米;年平均氣溫15.4度;年平均氣壓:1016hpa;年平均風速:2.5米/秒;無霜期238天;風向:常年最多風向為東南風(夏季);其次為西北風(冬季)。
丹徒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丹徒地下礦產資源種類多、品位高、儲量大,以非金屬和建材礦產為主,花岩石、石灰石、白雲石、岩鹽、珍珠岩、沸石等儲量均在1億噸以上,開發前景十分廣闊。另外還有豐富的長江砂礦資源和地下礦泉水資源。農業資源:丹徒擁有耕地32706公頃,適宜稻、麥、棉花、油菜、桑、茶等植物的生長。境內水面18069公頃,是淡水產品的生產基地,低山丘陵4983公頃,宜農、宜菜、宜茶、宜果,還有大片草山草坡,可發展牧業。丹徒縣現有茶場10多個,種植面積499公頃。
經濟概況
農業
糧經種植面積比例調整為48:52。江心、高橋等鎮十大農業基地建設進展順利。省級優質無公害稻米產業化開發項目通過市級驗收。丁崗鮮食玉米等9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和產品通過省級認證,榮炳米業等4個農產品加工企業被列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年全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99億元,比上年增長1%。糧食種植面積43.89萬畝(2.93萬公頃),比上年下降7.3%,糧食總產量15.62萬噸,比上年下降22.7%,油料種植面積15.94萬畝(1.63萬公頃),比上年增長6.4%,油料產量1.43萬噸,比上年增長2.9%,多種經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品種結構趨於優
化,特色農業生產逐步形成。在主要農產品中,肉類產量12413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家禽出欄127萬隻,比上年增長17.6%;蛋類總產量3675噸,比上年增長10.0%;水產品總量1.2萬噸,比上年下降7.0%。茶葉、水果、蔬菜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全區農業加工企業帶動種植面積7萬畝(4667公頃),訂單式農產品5萬噸。年內造林面積7786畝(519公頃)。全年水利建設投資2100萬元,實施小溝渠以上建築物269座,填塘固基及堤防加固25公里,疏浚各類河道28條,新建、改造排灌站9座、塘壩145個。農業綜合開發投資1776萬元,改造中低產田1萬畝(666.67公頃)。上會鎮被列為全市茅山老區重點扶持鎮。全年復墾開發整理土地1.94萬畝(1293.33公頃),土地依法流轉面積1.5萬畝(1000公頃)。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0.1萬千瓦;大中型拖拉機460台,小型拖拉機2392台,農用排灌動力機械9261台,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7467噸,比上年增長2.8%,農村用電量35919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13.4%。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3.1萬畝。
工業
全區完成工業增加值37.35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簡稱規模以上工業)完成20.42億元,比上年增長17.6%。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80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其中定報工業總產值78.3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國有工業增加值1.54億元,集體工業增加值11.39億元,民營企業完成增加值4.45億元;港、澳、台及外商投資企業3.04億元。工業用量保持較高增長,全年用電量41979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20.7%。工業結構、行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支撐作用增強。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多數保持增長。水泥165.2萬噸,增長2.8%;軸承2.6億套,增長41%;石墨及碳素製品19.9萬噸,增長1.5%;燈泡1.1億隻;香醋4.3萬噸,增長74.4%;啤酒1.22萬噸,增長41%;皮鞋142.2萬雙,增長21.7%。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0億元,比上年增長20.3%。整體盈利水平明顯提高,實現利稅總額4.92億元,比上年增長24.3%,其中利潤總額2.06億元,增長20.5%。但部分企業虧損狀況未得到根本改變,全區企業虧損面達9.5%,虧損企業虧損額1454萬元。
建築業
全區完成建築業增加值3.64億元,比上年增長20.7%。建築業市場管理不斷完善,企業素質不斷提高。全區擁有建築企業41個,其中當年新增二級資質企業1個。全年建築企業施工面積80.73平方米,完成建築業產值4.48億元,比上年增長28%。
民營經濟
全年新增私營企業290個、個體工商戶979個,新增註冊資本3.3億元,全區年銷售1000萬元以上的私營企業50個。全年私營工業企業實現銷售23.3億元,利稅1.85億元,工業增加值7.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2%、35%和34%,私營個體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5%。
城鄉建設
全年新區投資7.2億元,延伸和建成城市道路27公里。千禧路、瑞山路、谷陽大道東延等城市主幹道提前竣工,西環路建設已全線通車。新區自來水唧站投入運行,順利與鎮江金西水廠併網供水;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天然氣工程已經開工。開發區繽迎江大道、濱江大道開江建設銘基商貿城一期竣工交付。新區人民醫院、廣電信息中心、國防指揮中心等14項工程正在抓緊建設。投入8500萬元,完成綠化面積100萬平方米,生態新城初具雛形。小城鎮建設向縱深推進,寶堰鎮跨入市級新型示範鎮行列。全年村鎮建設投入2.5億元,拆建面積20萬平方米。完成農村自來水管道延伸50公里,新增受益人口2.5萬人,自來水普及率74.5%。全年環境治理投資395.6萬元,環保工作取得進展。工業園區建設
新區、開發區、世業洲旅遊度假區、星火技術密集區基礎設施投入達12億元。新區工業園引進項目53個,總投資27億元。總投資50億元的鎮江精功汽車工業園、3000萬美元的特種焦、4億元的鏇窯水泥等一批重量級項目成功落戶丹徒。年初確定的266個重點項目,年末竣工180個,開工在建58個,總投資40.2億元。大路等鎮工業集中園區建設初見成效。谷陽、上黨等鎮主動接受新區輻射,項目發展態勢喜人。
開放型經濟
積極化解“非典”帶來的不利影響,全面推介、宣傳丹徒,組織上海、寧波、東莞等多場專題招商會,積極實施“百日招商”計畫。成功舉辦’2003年中國·丹徒經貿洽談會暨行政中心搬遷一周年慶典。全年進出口總額7370萬美元,其中出口總額5733萬美元。全年新批外資項目35個,契約利用外資1.08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314萬美元。外經工作取得新成績,完成外經契約額697萬美元,外經營業收入1023萬美元,境外勞務輸出366人。
財 政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5.0008億元,比上年增長25.2%。其中:地方收入3.1409億元,比上年增長37.2%。財政支出4.0745億元,比上年增長32.3%。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5%提高到7.2%,提高0.7個百分點。
人民生活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354元,增長6.2%,農民生活消費支出3509元,完成危房改造250戶。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7300元,以上年增長12.3%。年末每百戶耐用消費品擁有量比上年增加,擁有洗衣機75台、電冰櫃37台、機車40輛、電視機151台、電話139部;年末人均居住面積41.43平方米。全區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3310元,比上年增長27.6%。
交通概況
丹徒位於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是歷史文化名城鎮江市的城郊區,西臨省會南京,東接常州、無錫、蘇州、上海,與古城揚州隔江相望,是江蘇省連線蘇南和蘇北的重要樞紐。
丹徒有著優越的區位,獨特的地利之便。自古以來丹徒就是長江下游極為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為商家必爭之地。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在丹徒交匯,構成十字“黃金水道”,滬寧高速公路、312國道、京滬鐵路橫貫境內,距西邊的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和東邊的常州機場不足1小時路程,形成了鐵路、公路、水路相聯,港航銜接的多層次、立體式運輸交通格局。水運方面,長江和大運河兩條黃金水道在此交匯,形成中國最大的“十字黃金水道”。丹徒境內的兩大深水良港是發展大運輸量、大用水量、大用氣量港口產業的極好資源。大港港口是我國沿海十大開放港口之一,擁有8個萬噸級深水泊位,開通了日本、美國、德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洋運輸航線,港口年吞吐量達5000萬噸,另外,天然深水良港—丹徒高資港,為日後出口型企業提供了更為方便的運輸條件。
潤揚長江大橋在境內與滬寧高速公路互通對接,為丹徒優越的交通條件錦上添花。大江橫陳為丹徒天賜了122.5公里岸線,區經濟開發區6公里長的深水天然良港,更為發展大運輸量、大用水量、大用氣量化工等產業提供了十分難得的有利條件。
潤揚長江公路大橋是江蘇省“四縱四橫四聯”公路主骨架和跨長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橋工程在鎮江境內全長21.749公里,占總長度的61%,其中主橋的鎮江境內里程3.841公里,占主橋總長的74%。大橋工程在我市境內設定五座互通立交,分別是世業洲互通、躍進路互通、312國道互通、丹徒上黨互通及與滬寧高速公路交叉的丹徒互通。2005年建成通車。
土產特產
刀魚 刀魚又稱鱭魚,學名刀鱭。全身銀白色,體型狹長而薄,頗似尖刀,故稱刀魚。每年3月中旬春暖花開的時候,刀魚便從大海溯江而上到淡水中來產卵,這就是農諺所說“刀魚來踏青”。焦山以東沿江一帶,刀魚之多,舉網可得。
鎮江醬菜 鎮江醬菜以新鮮果蔬為原料,採用傳統生產工藝,用優質面醬浸漬而成。鎮江醬菜色澤鮮艷,香氣濃郁,味甜適中,脆嫩爽口,質地優良而著稱,品種豐富,用以佐餐,別有風味。
鎮江膏藥 鎮江膏藥的前身是唐老一正膏,創始於1662年,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具有祛風止痛、化痞除瘀、舒筋活血、消腫順氣等功效,用它治療筋骨疼痛、跌打損傷、半身不遂、四肢麻木、關節炎等症有顯著療效,並有軟化點適宜、布皮經久不霉,藥黏經久不老化等特點,可以一用再用,被民眾譽為“萬能膏”。
旅遊資源
丹徒位於江蘇省西南部,環繞鎮江市區,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悠久歷史的江南古城,地處長江三角洲上海經濟圈,東接常州,無錫,蘇州和上海,西臨省會南京,北與揚州隔江相望,是江南聞名的魚米之鄉。
丹徒區境內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圌山風景區,四縣抗敵總會紀念館,冷御秋故居紀念館等文物古蹟。
圌山壑深谷幽,怪石嶙峋,古木參天,竹林搖曳。山上36處懸崖,72道險坡,一步一景,萬里長江第一塔——報恩塔直衝雲霄,令人心醉,令人流連。四縣抗敵總會紀念館展示了四縣抗敵總會的戰鬥歷程,再現了陳毅、王必成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廣大蘇南軍民的戰鬥風貌。
新建成的潤揚長江公路大橋景觀工程是一個世界級的大橋文化旅遊景點。
以休閒、“農家樂”游為特色的丹徒區旅遊產業,近年來顯現出後發優勢,在即將舉辦的滬杭旅遊推介招商會上,丹徒區發布、推介、簽約項目可達11個之多。
可望發布的“十里長山生態風景區”“世業洲漁人碼頭景區”“黃墟殷氏六房古村”“國際龍恩小木屋旅遊度假區”等開發項目總投資超過20億元。將正式簽約的“世業洲濕地公園”項目,“豐成湖生態觀光旅遊”項目投資達1.1億元人民幣。這些項目的規劃建設,將充分發揮丹徒區的自然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及人文歷史優勢,使區內旅遊資源得以最佳化整合。
江蘇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 、縣級市、縣 |
---|---|
南京市 | |
蘇州市 | 姑蘇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常熟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吳江區|太倉市 |
無錫市 | 梁溪區|新吳區|濱湖區|錫山區|惠山區|江陰市|宜興市 |
常州市 | |
鎮江市 | 京口區|潤州區|丹徒區|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 |
南通市 | 崇川區|港閘區|通州市|如皋市|海門市|啟東市|海安縣|如東縣 |
泰州市 | 海陵區|高港區|姜堰區|泰興市|靖江市|興化市 |
揚州市 | 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市|儀征市|高郵市|寶應縣 |
鹽城市 | 亭湖區|鹽都區|大豐區|東台市|建湖縣|射陽縣|阜寧縣|濱海縣|響水縣 |
連雲港市 | 海州區|連雲區|東海縣|灌雲縣|贛榆區|灌南縣 |
徐州市 | 雲龍區|鼓樓區[徐州市]|泉山區|賈汪區|銅山區|邳州市|新沂市|睢寧縣|沛縣|豐縣 |
淮安市 | 清河區|清浦區|淮安區|淮陰區|漣水縣|洪澤區|金湖縣|盱眙市 |
宿遷市 | 宿城區|宿豫區|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