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湯

桂枝湯

桂枝湯煎劑灌胃對酵母所致大鼠發熱有解熱作用,靜脈注射可對抗三聯菌苗所致的家兔發熱。桂枝湯煎劑灌胃可抑制大鼠白細胞介素1(IL-1)、INF、腫瘤壞死因子(TNF)等內生致熱源的產生,可降低下丘腦中前列腺素E2和CAmp的含量而發揮解熱作用。桂枝湯還可提高低體溫大鼠前列腺素E2和CAmp等中樞發熱介質在下丘腦中的量,阻斷髮熱神經遞質5-羥色胺的降解滅活,從而發揮其升體溫作用。加減化裁惡風寒較甚者,宜加防風、荊芥、淡豆豉疏散風寒;體質素虛者,可加黃芪益氣,以扶正祛邪;兼見咳喘者,宜加杏仁、蘇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桂枝辛溫,辛能散邪,溫從陽而扶衛,故為君藥。芍藥酸寒,酸能斂汗,寒走陰而益營。桂枝君芍藥,是於發散中寓斂汗之意;芍藥臣桂枝,是於固表中有微汗之道焉。生薑之辛,佐桂枝以解肌表;大棗之甘,佐芍藥以和營里。

基本信息

方劑簡介

桂枝湯桂枝湯
組成及用量

桂枝(去皮)(9克)芍藥(9克)生薑(9克)大棗(切)(3枚) 炙甘草(6克)

方劑出處

出自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為主治太陽病中風之方劑。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劑型,湯劑

煎服調護

桂枝湯桂枝湯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古法: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

現代:上五味,哎咀三味。以水700毫升,微火煮取300毫升,去滓。適寒溫,服100毫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適量,以助藥力。溫覆一時許,遍身微汗者為佳。若一服汗出病癒,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

病機

外感風寒,營衛不和。

辨證要點

發熱頭痛,汗出惡風,脈浮緩。

配伍特點

調和營衛,辛甘化陽,酸甘化陰。

對應證候

外感風寒表虛證。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鼻鳴乾嘔,苔白不渴
··
,脈浮緩或浮弱者。本方不單可用於外感風寒的表虛證,對病後、產後、體弱而致營衛不和。證見時發熱自汗出,兼有微惡風寒等,都可酌情使用。(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熱、產後及病後的低熱、妊娠嘔吐、多形紅斑、凍瘡、蕁麻疹等屬營衛不和者。)

主治

解肌發汗,調和營衛。治外感風寒,發熱惡風,頭痛項強,身痛有汗,鼻嗚乾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現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等見上述症狀者。

功效

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使用禁忌

表實無汗,或表寒里熱,不汗出而煩躁,以及溫病初起,見發熱口渴,咽痛脈數時,皆不宜使用。(凡外感風寒表實無汗者禁用。服藥期間禁食生冷、粘膩、酒肉、臭惡等物。)

方歌

(一)桂枝湯治太陽風,芍藥甘草姜棗同,解肌發表調營衛,表虛自汗正宜用。
(二)桂枝湯方治中風,發熱汗出又惡風,芍姜草棗啜熱粥,調和營衛建奇功。
(三)頭痛項強汗憎風,桂芍生薑三兩同,棗十二枚甘二兩,解肌還借粥之功。(陳修園《長沙方歌括》

方解

桂枝湯僅由桂枝、芍藥、生薑、大棗、炙甘草五味藥組成,用藥雖少,但結構嚴謹。方中桂枝與芍藥是主藥部分,一為辛溫通陽,一為酸寒斂陰,兩者配伍調和營衛。再者桂、姜、棗、草均為廚中之調料,有開胃口、健胃氣、增食慾的作用。因而桂枝湯確有調和脾胃之功,且通過調和脾胃以達到滋化源、調氣血、和陰陽、調營衛的作用。
凡病不外陰陽失調,其治療法則總是“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桂枝湯滋陰和陽,調和營衛氣血,合乎這一法度和原則,故無論外感雜病均可套用。

方劑加減

1、桂枝加葛根湯
組成:桂枝湯加葛根
功效:解肌祛邪,升津舒經
主治:風寒邪客太陽經俞而見項背強几几、發熱、汗出、惡風者
葛根12g 芍藥6g 生薑9g,切 甘草6g,炙 大棗十二枚,擘 桂枝6g,去皮
上六味,以水1000ml,先煮葛根,減200ml,去上沫,內諸藥,煮取600ml,去滓,溫服100ml,覆取為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2、桂枝加附子湯
組成:桂枝湯加附子
功效:調和營衛,扶陽斂汗
主治:陽虛汗漏而表證未解

3、桂枝加附子湯方
桂枝9g,去皮 芍藥9g 甘草9g,炙 生薑9g,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700ml,煮取300ml,去滓,溫服100ml,本雲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其它方劑

上述四方皆為桂枝湯類方,其證之病機以營衛不和或氣血陰陽失調為共性,故用桂枝湯和營衛、調陰陽。
前二方主治證以外感風寒表虛為基本病機,桂枝加葛根湯主治外感風寒,太陽經氣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經脈失去濡養之惡風汗出、項背強而不舒,故用桂枝湯加葛根以解肌發表,升津舒經;桂校加厚朴杏子湯主治風寒表虛證兼見肺失肅降之喘逆,故加厚朴、杏仁降氣平喘。
後二方因藥量之變化,已由治表之劑變為治里之方,其中桂枝加桂湯主治太陽病發汗太過,耗損心陽,心陽不能下蟄於腎,腎中寒水之氣上犯凌心所致的奔豚病,故加桂二兩以加強溫通心陽、平沖降逆的作用;桂枝加芍藥湯主治太陽病誤下傷中、邪陷太陰、土虛木乘之腹痛,故用桂枝湯通陽溫脾,倍芍藥以柔肝緩急止痛。

變方

小建中湯
出自《傷寒雜病論》

組成:桂枝湯倍用芍藥加飴糖
功效:溫中健脾,調補氣血
主治:傷寒里虛,心中悸而煩或腹中急痛
運用:
1、傷寒挾虛證:用本方既能健脾以補氣血,又能調和營衛以抗邪,服藥後可能里氣壯而表自解,若表不解者再議解表法。故曰“強人傷寒發其汗,虛人傷寒建其中。”
2、虛寒胃痛:某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等病常表現為脾胃虛寒的徵象(胃痛喜溫喜按,食欲不振,畏寒,手足欠溫,舌淡苔白,脈遲弦),可用本方酌加玄胡、砂仁等
3、虛勞病:證屬陰陽兩虛、寒熱錯雜(偏於陽虛),通過本方建立中氣,以調和陰陽寒熱,常可加用當歸、黃耆。

現代用法

1、外感病
四時外感風寒表現為中風表虛證;
初起為傷寒表實證,濫用汗法(含中西藥及薰蒸等法),轉為表虛證;
2、內科雜病
長期自汗盜汗或低熱這類病症臨床上往往原因不明,兼見症少或不明顯,各項檢查也無異常,與《傷寒論》所謂“藏無他病”之語暗合,證屬營衛不和所致。
自汗與盜汗本為二症,有的單見其一,有的二者並見;有的全身出汗,有的僅見頭汗出或半身汗出。病程長久,疊用益氣、溫陽、滋陰、澀汗諸法而不愈,均可用桂枝湯調和營衛以止汗。
長期低熱症,有見於感冒之後,也有不明所因者。常表現午後發熱,一般不超過38℃,持久不愈。西醫檢查無異常而診為功能性低熱,屢服滋陰清熱或甘溫除熱之劑無效。可用桂枝湯“先其時發汗則愈”,即早晨和中午各服藥一次,寓有“截斷療法”之意。
3、風濕痹證
如肩周關節炎、網球肘等上肢痛者,用桂枝湯加制川烏、薑黃、桑枝治療,優於一般常規的祛風濕方藥,此乃“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若見下肢痛者,則以牛膝易桑枝。曾有報導用桂枝湯加茯苓、白朮、附子治療所謂“冷房病”,即長期持續在冷氣設備房裡作業而發生腰身肢節冷痛症,筆者依此思路治癒數例這類患者。
4、婦科病
瘀血痛經:月經愆期,經來挾有黑紫血塊,腰腿、小腹疼痛等,用桂枝湯合桃紅四物湯通陽行氣、活血化瘀。
妊娠惡阻:頭暈,厭食,噁心嘔吐等,一般可用桂枝湯和脾胃調陰陽,若證屬脾胃虛寒,可合用《金匱》乾薑人參半夏丸;若證屬胃熱,本方不宜。
更年期症:常自汗出,或陣覺低熱、自汗、惡風等,疊用滋陰、助陽、清熱、斂汗等法無效,若改用桂枝湯可愈。
5、五官、皮膚病
過敏性鼻炎
症見陣發性鼻癢,噴嚏連聲,流清涕,鼻塞頭痛等,經久不愈,可用桂枝湯加辛荑、葶藶子、蟬蛻調和營衛兼宣肺通竅。若體虛易感者,則合用玉屏風散固護衛表,也可制為丸散劑以圖緩治收效。
蕁麻疹、皮膚搔癢症、凍瘡等:或見汗出惡風,或入冬遇冷加劇,凡舌苔薄白、脈象浮緩,證屬風寒稽留肌表而營衛不和者均可用本方治療。

現代藥理

1、解熱、鎮痛、抗炎與鎮靜作用《中成藥研究》1983(3):25,解熱試驗說明;75%桂枝湯能使發熱家兔肛溫降低0.71℃,皮溫試驗也可使小鼠正常皮膚溫度降低8.13%。鎮痛實驗結果,在120分鐘時,37.5%、75%桂枝湯使小鼠基礎痛閾分別增高64.82%和105.35%;與0.1%嗎啡(20mg/kg)的作用相近;75%桂枝湯對小鼠扭體反應的抑制率為90%。另外,桂枝湯有較強抗甲醛性炎症作用,致炎後1小時,37.5%和75%桂枝湯的腫脹抑制率分別為85.72%和84.77%。實驗還表明桂枝湯能抑制小鼠自由活動,增強巴比妥類藥物的催眠作用。
2、對巨噬細胞功能的促進作用《福建中醫藥》1983(1):61,本方對小白鼠巨噬細胞功能有明顯促進作用。桂枝湯組的巨噬細胞吞噬率為24.4%、吞噬指數為42.2%;對照組則分別為21.0%、36.4%,(P<0.05)有顯著性差異。實驗還參考Ashman、Ellingson提出的體溫升高,巨噬細胞活動能力隨之增強的觀察結果,證實了原方“啜粥溫覆”的科學性。並採用不同給藥時間分組觀察,發現每日服2~3劑或每日1劑連服數日的效果最佳,與仲景“後服小促”、“不愈更作”的記載一致。

名家論述

柯琴曰:「此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陰和陽、調和營衛、解肌發汗之總方也。凡頭痛發熱,惡風惡寒,其脈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經,不論中風、傷寒、雜病,鹹得用此發汗。若妄汗、妄下而表不解者,仍當用此解肌。如所云:頭痛發熱、惡寒惡風、鼻鳴乾嘔等病,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惟以脈弱自汗為主耳。」

中藥方劑(一)

中藥方劑配伍講究君臣佐使,從古至今不少中醫經典著作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方,本任務詞條圍繞經典的中藥方劑展開,主要包括了解表劑瀉下劑和解劑三大類方劑和分類名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