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概述
屯溪是黃山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經濟、文化、旅遊、交通和信息中心。率水、橫江在城西匯集,形成明媚秀美、穿城而過的新安江。山水相映,城景交融。東與歙縣、徽州區接壤,西、北、南為休寧縣毗鄰,區域面積249平方公里,人口16萬,下轄屯光、陽湖、黎陽、新潭、奕棋五個鎮和昱東、昱西、昱中、老街四個街道辦事處,共36個行政村、30個社區居委會。
地理位置
屯溪區位於安徽省南部。地處白際——天目山、黃山之間的休屯盆地,扼橫江、率水與新安江匯合處。東北、東南分別與徽州區、歙縣毗鄰,其餘均與休寧縣接壤。全區土地總面積249平方公里,總人口15.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9萬人。
歷史沿革
屯溪歷史悠久,城郊曾出土西周中期(公元前10世紀)的古墓葬文物,春秋時(公元前5世紀)先後屬吳國、楚國,漢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在屯溪設犁陽縣,南北朝陳文帝天嘉三年(公元562年)撤犁陽縣入海寧縣(即今休寧縣),屯溪即為休寧縣首鎮。歷史上屯溪以其水運暢通的優勢而成為皖南山區物資集散地和經濟中心,明朝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時,屯溪已是我國著名茶市之一。民國時期,省厘稅局、鹽公堂、商會等商業機構均設在 屯溪。統戰期間,大批商賈和難民湧入屯溪,人口驟增,一度經濟畸形繁榮,被稱為“小上海”。 1949年4月29日屯溪解放,建制為省轄市,以後兩度撤市為鎮。 1976年恢復屯溪市,1987年11月成立省轄黃山市,屯溪改為市轄區。
文化底蘊
屯溪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既有豐富的自然風貌,又有燦爛的人文景觀,篁墩是宋代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和朱熹故里,被稱為“程朱闕里”;屯溪老街古貌猶存,花山、華山風景幽美,還有小龍山古寺、稽靈山松濤、鬲山清泉以及百鳥亭、仙人洞、關陽橋樓等名勝古蹟。屯溪也是新安文化的中心,孕育了享譽中外的徽商、徽菜、徽劇、徽派建築、徽派盆景、新安醫學、新安畫派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戴震紀念館、程大位故居及紀念館、程氏三宅、老大橋等,屯溪老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保護區。區內還有戴震紀念館、程大位珠算博物館、程氏三宅古民居展館和屯溪老街博物館、中共皖南特委舊址展館等。民間藝術有扎紙焰火、仗鼓、吊獅、地戲、抬閣、轉鞦韆、高蹺、龍舟、舞獅、舞龍等。
區位優勢
屯溪區位優勢明顯。北距黃山風景區69公里,西距齊雲山33公里,西遞53公里,宏村64公里,牯牛降風景區126 公里,東距歙縣牌坊群27公里、千島湖景區60公里,是黃山市乃至華東地區重要的旅遊集散地,也是上海、杭州、黃山“名城、名湖、名山”和安徽省“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和太平湖)旅遊線路上的重要節點。
屯溪為黃山市中心城區,是市政建設的重點,市區面積14.1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道路交通、市政公用、園林綠化和住宅建設配套,前園路、黃山路、濱江路、華山路、戴震路、股份大道、新安路為主要幹線,已形成了宇隆商貿城、黃山新街、老街、荷花池等商業中心區,城市依山傍水,四座大橋連線兩岸,世紀廣場一片已形成新的文化、體育中心,西郊建成休閒度假中心,新安江南岸新城區開始建設。1986年7月24日原屯溪市人大常委會決議,將樟樹確定為市樹,山茶花確定為市花,樟樹是屯溪的鄉土樹種,屯溪栽植山茶始於明朝,相沿不衰。
民族宗教
屯溪是漢族聚居、少數民族散雜居的地區,1997年少數民族普查,全區有回、土家、滿、彝、壯、黎、侗、藏、畲、苗、朝鮮、布依、蒙古等13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總人口375人,其中回族325人,占少數民族總人數的86.8%。
屯溪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四大宗教,均為國際性的宗教。
1979年屯溪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務科(1998年改為黃山市屯溪區宗教事務局)成立後,貫徹執行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實宗教房產,先後批准開放屯溪龍山寺、屯溪基督教堂、屯溪天主教堂、屯溪伊斯蘭教四大宗教活動場所,保障正常宗教活動;按照“保護合法、制止非法、抵禦滲透、打擊犯罪”管理宗旨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在宗教界積極開展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近年來,屯溪宗教界弘揚“榮神蓋人、慈悲濟世、積德行善、服務社會”的優良傳統,在抗災救災、幫扶濟困、捐資助學,在抗災救災、幫扶濟困、捐資助學、希望工程等各項社會公益事業中成績顯著,為屯溪的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旅遊資源
屯溪旅遊資源豐富。位於城區中心的屯溪老街始建於宋代,被譽為“活動的《清明上河圖》”和“東方古羅馬”,至今在老街拍攝的影視作品已逾百部。上世紀末開發的大型石窟群--“花山謎窟”景區由江澤民同志親自題名,花山謎窟-漸江風景區現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花山石林景區正在開發。位於城郊的小龍山、稽靈山、鬲山和華山風景優美、古蹟眾多,均極具旅遊開發價值。始建於唐代的龍山寺,歷來為佛教活動聖地,明清時期香火甚旺,寺後的小龍山有“江南小九華”之稱。人文景觀有明代著名數學家、“珠算一代宗師”程大位故居,清代著名考據家、唯物思想家戴震紀念館、明代民居瑰寶“程氏三宅”以及中共皖南特委舊址等。
交通
屯溪北靠黃山、太平湖,西鄰齊雲山,東臨千島湖,國道205線、省道319線公路穿城而過,又是皖贛鐵路的大站之一,有直達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南京、廈門、福州、南昌、蕪湖、無錫、蘇州等大中城市的火車。擴建後的黃山機場是國家一類航空口岸,可以全天候起降B一737、MD一82等大中型客機,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珠海、香港、廈門、武漢、福州、海口、桂林、天津、西安、昆明、成都、宜昌、汕頭等20多條航線。正在建設的徽杭商速公路將使屯溪與杭州的距離縮短到2個多小時,即將開工的合銅黃高速公路也以此為終點。境內現有星級酒店10餘家,酒店、賓旅館總接待床位6萬多張。
榮譽
屯溪區曾先後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全國衛生城市”、“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雙擁模範城市”和“省衛生城市”稱號。
歷史名人
程靈洗(514-568)程靈洗,字元滌,海寧黃墩(今屯溪篁墩)人。梁侯景之亂,靈洗集黟、歙鄉勇保衛地方,抗拒景軍,梁元帝授其譙州刺史,領新安太守。歸陳後,武帝嘉其義,授蘭陵太守,封遂安縣侯。後以功授都督南豫州刺史、左騎將軍。天嘉四年(563年),靈洗率部擊敗周迪兵寇,遷中護軍,都督郢州刺史。廢帝即位,封靈洗為雲麾將軍,後又以平叛有功封重安縣公、安西將軍。靈洗治軍嚴明,與部眾同甘苦,頗受將士擁戴。性好播植,精於耕耘,常親臨田間勞動。
程維宗 (1332一1413)程維宗,休寧縣率東(今屬屯溪)人。l9歲赴鄉試,不捷而歸,發憤投師苦讀,但俱未能得中。遂無復榮念,轉而從事商賈,貨利以一當十者常有之,由是家業大興。重新建造舊居,壯觀宏敞,數倍於前,其廳門無館閣、池亭,但倉廩、府庫日用之常則無不備具。除在屯溪有大量田產外,又於歙縣等處增置田產四千餘畝,有佃仆三百七十餘家,置有莊園5所,取名“宅積莊”、“高遠莊”、“知報莊”、“嘉禮莊”、“尚義莊”。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屯溪八家棧造店房4所,共屋47間,用於屯居商賈之貨,即為屯溪老街之雛形。其時交納稅糧冠於一縣。平生之志,喜於作為,為寺廟捐資,在草市故居之址建閣奉祖。在店鋪之前建造路亭供人憩息,暑月設茶。又在其臨溪高遠莊不借重費體堰開渠二里,可引流灌田1300餘畝,一方之人皆受其利,世人稱其碣曰“程碣”。
程敏政 (1445年——1500)程敏政,字克勤,明休寧篁墩(今屯溪)人,時人稱為程篁墩。程敏政自幼聰明好學,酷愛讀書,從小就有“神童”之號。明成化二年 (公元1466年)殿式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編修,官至禮部右侍郎。程敏政博覽群書,熟悉歷朝典籍,多次參加明英宗、憲宗兩朝實錄編寫、校正。任侍講學士時,能聯繫實際講解經史大義,陳述利弊,直言不諱,盡職盡責,受到朝廷器重,皇帝稱其為先生。支書上稱他“學問該博,為一時冠”。程敏政在文學上與李東陽齊名,傳世之作有《宋遺民錄》、《篁墩文集》、《明文衡》等。程敏政熱愛鄉土,關心地方修志,他編寫的《新安文獻志》,對研究徽州歷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程大位(1533一一1606)程大位,字汝思,號賓渠,明休寧率口渠東(今屯溪前園村)人。明末數學家。明末皖南地區,由於商業相當發達,數學受到商人的充分重視,作為小商入出身的程大位,未入仕途,處出經商,“逐游吳楚,博訪聞人達士”,留心算學,遇有“通數學者,輒造訪問難,孳孳不倦”。由於他聰明好學,不借重金,購求遺書,學而不倦,還經常深入實際,蒐集問題,丈量測算,獲得豐富的數學基礎理論和實踐知識。程大位四十歲後棄商歸里,“覃思於率 水之上”,經二十年的苦心鑽研,埋頭著述,於明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寫成《算法統宗》十七卷。明朝末年,日本人毛利重能把它譯成日文,傳入日本,開日本“和算”之先河。十八世紀前後傳入東南亞和歐洲。《算法統宗》後又經其本人刪繁就簡,藉其要領,寫成《算法纂要》四卷(公元1598年),更臻完善,系統簡明。程大位集十六、十七世紀珠算之大成,確立了珠盤算式,並完善了珠算口訣,標誌著我國珠算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程大位對珠算的發展、普及起了重要的歷史作用,後人稱他為“珠算大師”。
范淶 (約1560一1610)范淶,字原易、號唏陽,屯溪奕棋鎮林塘人。在任江西南城知縣期間,勸農興學,善政畢舉。當時益王府中有入在大街上白日行兇,致人斃命而匿,范淶勒令交出兇手,以正法典。後升為南昌知府,一如既往,力行惠政,力將地方有知之士薦與皇帝,授予官職。萬曆二十二年,范淶就任浙江按察司副使,提典刑獄。他到西湖瞻仰抗金民族英雄岳飛墓地,見前都指揮李隆所鑄的賣國求榮,迫害忠良的秦檜、王氏和万俟禹三個銅像,被瞻仰岳墓的遊人憤情擊碎。范淶深贊人民之舉,決定用堅硬的生鐵重鑄這些跪橡。范淶還認為張俊首先附和秦檢,請求解除岳飛兵權,後來又與秦栓為伍,製造偽證,陷害岳飛,他雖有早年功績,但難以抵償後來誤國大罪。因此,他決定加鑄張俊的跪像。四個跪像鑄成後,杭州百姓對范淶之舉無不贊道。萬曆三十年,范沫升任浙江布政使,重返杭州,又見王氏和張俊鐵像被擊碎。范淶自取薪俸,再次將鐵像跪像補齊。
戴震(1723年——1777)戴震,字東原,一字慎修,安徽休寧隆阜(今屯溪)人,清代思想家、音韻訓詁學家。戴震少時讀書好深湛之思,每一字必求其義,塾師授以說文,三年盡得其節目。十六歲即研究註疏。二十二歲寫成《策算》一卷,次年又寫成《六書論》三卷。戴震學問淵博,識斷精審,學說成就突出。在古籍研究方面,從《永樂大典》中整理出《九章算術》、 《海島算經》、 《孫子算經》等古算書,總結了我國古代數學成就。重校《水經注》解決了經文和注文混淆不清的疑難。在音韻方面,著有《聲韻表》、《聲類表》,創立了古音九類二十五部之說及陰陽入對轉的理論。文字訓詁,名物考釋方面,也多有創穫。戴震著述廣博,傳世的有《算策》、《考工記圖注》、《爾雅文字考》、《儀禮考正》、《尚書今文古文考》、《經考》及《經考附錄》、《聲韻考》、《聲類表》、《古歷考》、 《屈原賦注》、《詩經補註》、《大學補註》、《中庸補註》、《方言疏證》、《續方官手稿》、《勾股割圈記》、《毛鄭詩考正》、《原象》、《原善》、《孟子字義疏證》及其初稿《緒言》、二稿《孟子 私淑錄》、《文集》等二十多種。此外,還有編纂校訂之書幾十種。其中有的己被翻譯介紹到國外。
胡天注(1742-1808)
胡天注,原名胡正,字柱臣,號在豐,績溪縣上莊人。胡開文墨業創始者,與曹素功、汪近聖、汪節庵合稱清代四大墨家。胡天注出身商賈之家,少年從業於休寧城汪啟茂墨店,娶汪啟茂之女為妻。乾隆四十七年,承繼汪啟茂墨店,改名為“胡開文墨店”,在其苦心經營下,墨質不斷提高,聲名日盛,銷路日廣,又在屯溪設立分店。所制零錠墨品種繁多,製作的“集錦墨”長期被作為貢品進入宮中。墨鐫“蒼佩室”者為胡家老法製造,最受人歡迎。其子胡余德所制之“地球墨”1915年曾獲巴拿馬博覽會金獎。胡天注賈而好儒,捐資得從九品,賜奉直大夫。
地方方言
屯溪區轄昱東、昱中、昱西、老街4個街道辦事處和屯光、陽湖、黎陽、奕棋、新潭(含原休寧縣梅林鄉)5鎮,面積249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16萬。方言屯溪話,屬徽州方言中的休寧話,正式名稱是徽語休黟片休寧方言東鄉片(臨溪片),註:新潭梅林鄉屬徽語休黟片休寧方言西鄉片(海陽片),屯光鎮篁墩鄉屬徽語績歙片歙縣方言西鄉片。也有學者主張屯溪方言是徽州方言中獨立的一支(徽州方言大致可分為休寧話、歙縣話、黟縣話、祁門話和績溪話、婺源話這六個次方言)。 徽語是古代吳越語系的一個分支,是《中國語言地圖集》中新劃分出的一種漢語方言,也有學者傾向於將徽語劃歸到吳語裡去。徽州方言是一種很有特色的土著方言,也是安徽省最難懂的土語群。明嘉靖四十五年《徽州府志》云:“六邑之語不能相通”。已故語言學家羅常培先生在《徽州方言的幾個問題》(民國23年《世界日報》“國語周刊”152期)一文中說:“在我已經研究的幾種方言裡,徽州話可算是夠複雜的了。”他還說“在我沒到徽州以前,我總覺得各縣各鄉的差別不過是聲調的高低罷了,但是實際的現象,非但縣與縣之間是截然兩個方言,就是一個縣裡各鄉的音也有時候非分成兩個系統不可。”這些史料都證明了徽州方言的複雜性。
安徽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 |
地級市 | 市轄區、縣級市、縣 |
合肥市 | 廬陽區 | 瑤海區 | 蜀山區 | 包河區 | 長豐縣 | 肥東縣 | 肥西縣 | 巢湖市 | 廬江縣 |
蕪湖市 | 鏡湖區 | 弋江區 | 鳩江區 | 三山區 | 蕪湖縣 | 南陵縣 | 繁昌縣 | 無為縣 |
蚌埠市 | 蚌山區 | 龍子湖區 | 禹會區 | 淮上區 | 懷遠縣 | 固鎮縣 | 五河縣 |
淮南市 | 田家庵區 | 大通區 | 謝家集區 | 八公山區 | 潘集區 | 鳳台縣 |
馬鞍山市 | 雨山區 | 花山區 | 金家莊區 | 當塗縣 | 含山縣 | 和縣 |
淮北市 | 相山區 | 杜集區 | 烈山區 | 濉溪縣 |
銅陵市 | 銅官山區 | 獅子山區 | 銅陵縣 |
安慶市 | 迎江區 | 大觀區 | 宜秀區 | 桐城市 | 宿松縣 | 樅陽縣 | 太湖縣 | 懷寧縣 | 岳西縣 | 望江縣 | 潛山縣 |
黃山市 | 屯溪區 | 黃山區 | 徽州區 | 休寧縣 | 歙縣 | 祁門縣 | 黟縣 |
滁州市 | 琅琊區 | 南譙區 | 天長市 | 明光市 | 全椒縣 | 來安縣 | 定遠縣 | 鳳陽縣 |
阜陽市 | 潁州區 | 潁東區 | 潁泉區 | 界首市 | 臨泉縣 | 潁上縣 | 阜南縣 | 太和縣 |
宿州市 | 埇橋區 | 蕭縣 | 泗縣 | 碭山縣 | 靈璧縣 |
六安市 | 金安區 | 裕安區 | 壽縣 | 霍山縣 | 霍邱縣 | 舒城縣 | 金寨縣 |
亳州市 | 譙城區 | 利辛縣 | 渦陽縣 | 蒙城縣 |
池州市 | 貴池區 | 東至縣 | 石台縣 | 青陽縣 |
宣城市 | 宣州區 | 寧國市 | 廣德縣 | 郎溪縣 | 涇縣 | 旌德縣 | 績溪縣 |
(參見:安徽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