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鑼鼓櫃多用酸枝、花梨等木料做成,四邊配有柱子,上面配有絲綢繡花的華蓋柜子,其頂蓋、柱子、周邊再飾以雕刻的各種花紋圖案,或歷史人物、或樓台。鑼鼓櫃為長方形,猶如古代新年的花轎,高度一般在1.2米至1.8米間。
鑼鼓櫃演奏分行奏和坐奏兩種,又以行奏巡遊最具特色。順德鑼鼓櫃演奏時還會演奏當地“大棚”曲目,每年從年初一到正月十九是鑼鼓櫃巡遊活動的高潮期,鑼鼓櫃巡遊時,帥旗在前,羅傘在後,橫旗分列在左右。鑼鼓櫃由4人抬著行進,持大鈸者在左,大鑼者在右,掌板者在櫃後。
現時所見的鑼鼓櫃以演奏純打擊樂為主,過去的鑼鼓櫃所演奏樂器與古老的粵劇所用樂器大致相同,通常演奏人是左手執樂器,右手拉弦,彈撥,配合吹奏、敲擊等樂器邊演奏邊行進。
據記載,八音鑼鼓起源於明末清初,最初出現在廣東海陸豐一帶,清道光末年在珠三角粵語地區流行。順德八音鑼鼓歷史可追溯至清末,現存“鳴盛銅台”鑼鼓櫃於同治八年(1869年)購置,當時已是舊貨翻新。民國時期,順德八音鑼鼓盛極一時。
這項古老的文化遺產也曾盛極一時,早在清光緒年間,曾應邀赴廣西梧州遊行演奏,獲“兩粵升魁”錦標,以其獨特的演奏方式向觀眾展示了充滿嶺南氣息的順德風情。
原理
八音鑼鼓是廣東珠三角地區的傳統音樂。根據製作材料的性能及發音原理,分為金、石、絲、竹、匏、土、草、木等八類。鑼鼓櫃又稱八音櫃,櫃前後裝有抬槓供兩人抬櫃之用,柜上裝有小鼓、銅鑼、銅鈸、木魚等敲擊樂器。
習俗
八音鑼鼓是斗門鄉村婚嫁喜慶或民間藝術巡遊必不可少的表演項目。表演時鼓樂齊鳴,鑼鼓喧天,場面氣氛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