鯷魚[魚類]

鯷魚[魚類]

鯷屬的1種,又名鰮抽條、海蜒,離水爛,老眼屎。口大,下位。吻鈍圓,下頜短於上頜。體被薄圓鱗,極易脫落。無側線。腹部圓,無梭鱗。尾鰭叉形。溫水性中上層魚類,趨光性較強,幼魚更為明顯。小型魚,產卵魚群體長為75~140毫米,體重5~20克。“海”即為幼魚是魚加工的鹹乾品。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中國產於東海、黃海和渤海。

基本信息

開發歷史

鯷魚是一種生活在溫帶海洋中上層的小型魚類,廣泛分布於中國的渤海、黃海和東海,是其它經濟魚類的餌料生物,廣泛用於網箱養殖魚類的飼料,未開發資源量在300萬噸到400萬噸之間,是黃東海單種魚類資源生物量最大的魚種,也是黃東海食物網中的關鍵種。在中國,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因其經濟價值較低,未被充分利用,但隨著主要經濟魚類資源的衰退,鯷魚的價值逐漸被人們認識。
鯷魚由過去的兼捕對象逐漸轉變為主捕對象,產量大幅上升:1991年全國產量11.3萬噸,1996年達60萬噸,1997~1998達到最高產量100萬噸,但這是靠增加捕撈力量實現的,實際上此時鯷魚資源已經嚴重衰退,主要表現是漁獲物群體組成低齡化、小型化、群體密度小、網次產量低、漁場不穩定,1999年在捕撈力量繼續加大的情況下鯷魚產量下跌20%多。1991~1994年,榮成市136kw雙拖網船,一般網產3000~5000kg,對船日產量2萬~3萬kg。1995~1998年,榮成市184~221kw雙拖網船,一般網產量1500~2000kg。對船日產量8000~10000kg。到了1999~2000年,一般網產量1000~2000kg。對船日產量4000~5000kg(唐明芝,2001)。中國近海鯷魚已幾乎不能形成漁汛,被更小型的玉筋魚取代。

洄游習性

鯷魚鯷魚
1月為鯷魚越冬期,其分布的北界位於7℃等溫線附近,西界位於40米等深線附近,西南界位於蘇北沿岸水的北側冷風區,水溫8℃附近。東南部的鯷魚繼續向東海北部擴展,其東界在水溫13℃附近。密集區在33°15′~34°15′N,123°10′~124°20′E。
2月黃海中南部水溫繼續下降,鯷魚繼續向東南移動,部分進入東海,主要分布在124°30′~126°30′E,水溫9~13℃的狹窄水域。
3月黃海中部鯷魚北界位於36°30′N7℃等溫線附近。黃海南部,隨著西部沿岸水域的溫度回升向西擴展,進入水深40米以內水域。東南部零界線位於濟州到西南13℃等溫線附近。
4月黃渤海區各海灣相繼增溫。4月中旬以前,鯷魚分布的西界位於20米等深線附近,東南界位於濟州島以西125°30′E,即13℃等溫線附近。4月下旬,鯷魚相繼進入環渤海各灣的近岸產卵場。同時,黃海中南部的廣大水域仍幼稀疏的鯷魚分布。
5月上旬,鯷魚已經大批進入渤海。在黃海北部,5月初,北上的鯷魚大批達到大連莊河海洋島一帶沿海;中旬抵達東溝沿海,另一支在煙、威外海。在成山頭以南的黃海中西部,集中於海州灣沿岸的鯷魚在日照、膠南沿海形成密集群;5月下旬,隨著東部水溫的升高,逐漸東移。同時黃海中南部仍有鯷魚廣泛分布。
6月下旬,黃海中南部近岸的大部份鯷魚結束產卵並向較深水域移動,與外海的鯷魚匯合。廣泛分布域32°00′~37°30′N之間水深20之60米水域。
7~8月,渤海鯷魚大部分已結束產卵,分布於渤海中部及遼東灣口秦皇島沿海及萊州灣進行索餌。黃海北部,產卵盛期後,7月初開始移向東南較深水域索餌。主要分布區在海洋島以南即園島東南一帶。同時煙、威外海的鯷魚向北移動,分布於威海東北和隍城島以東水域,進而與北部南移的鯷魚匯合於北黃海的中西部。黃海中南部大部分鯷魚進入索餌期,廣泛分布於20~80米水深的水域內。相對密集分布在石島東南,海州灣東部和32°00′~34°00′N,水深50~60米之間的水域。
9~10月,渤海鯷魚主要分布於渤海中部各灣口及海峽一帶,數量明顯少於7、8月份。部分鯷魚已經外返。黃海北部主要分布區逐漸東移,10月份已移至海洋島至成山頭一線。黃海中南部,9月鯷魚陸續由2O~4O米水深區域向4O米以深水域移動。10月份海州灣及牛島以南水深40米以內水域的鯷魚已大部分移至水深較深水域,分布範圍為34°00′N以北,121°30′E以東。相對密集區在石島東南36°00′~37°00′N,123°00′~124°00′E水域。
鯷魚鯷魚
11月渤海水溫下降,鯷魚較前一個月更趨近于海峽並開始大批游出渤海。黃海北部,由渤海外返的鯷魚與本區的鯷魚匯合。在122°15′~123°00′E,38°00′N附近形成密集群。11月中旬前後,密集群向東南移至成山頭以東,60米等深線與124°00′E之間水域。11月下旬繼續南移並集成小群。黃海中南部,11月中旬以後。棲息於黃海北部和渤海的鯷魚集結南下,到達黃海中部開闊水域後魚群比較分散,在石島東南60米等深線附近形成範圍較小的密集群。
12月,鯷魚基本上游離渤海,僅有少量殘留。黃海北部,大部分鯷魚已經繞過成山頭,進入黃海中南部,部分滯後鯷魚棲於40米以深水域。黃海中南部,12月初,水溫驟降,40米以深水域廣為分布的鯷魚迅速向深水移動,由黃海北部南下的鯷魚也迅速通過37°00′~35°00′N水域,與南部鯷魚匯集於在35°00′N以南,水深60~80之間水域。12月中下荀,鯷魚主要集中於123°00′~123°30′E,34°00′~34°45′N之間。
鯷魚分布與水溫關係密切。當水溫發生變化時,鯷魚密集區也隨之發生變化。越冬鯷魚的適溫範圍大約7~15℃,最適溫度為11~13℃。黃海中南部產卵盛期水溫12~19℃,最適水溫14~16℃。黃海北部產卵盛期最適水溫為14~18℃。但最適溫度的水域不一定形成密集區,在最適溫度條件下,鯷魚密集區的形成與流系和溫度的水平梯度有密切的關係。鯷魚密集區多形成於最適溫度水平梯度最大的冷水暖水舌鋒區

攝食習性

鯷魚鯷魚
鯷魚主要以浮游生物為食,黃海中南部及東海北部鯷魚的餌料組成約50餘種,以浮游甲殼類為主,按重量計占60%以上,其次為毛顎類的箭蟲、雙殼類幼體等。餌料組成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和季節變化,突出表現為餌料組成與鯷魚棲息水域的浮游生物組成相似。鯷魚的餌料選擇更多的是一種粒級的選擇,鯷魚偏好的食物隨鯷魚長度的增加而變化。橈足類和它們的卵子幼體是最大的優勢類群。體長小於10mm的鯷魚仔稚魚主要攝食橈足類的卵和無節幼體;體長11-20mml的鯷魚仔稚魚主要攝食橈足類的橈足幼體原生動物;叉長21-30mm的鯷魚主要攝食紡錘水蚤等小型橈足類和甲殼類的蚤狀幼體;叉長41-80mm的鯷魚主要攝食橈足類的橈足幼體;叉長81~90mm的鯷魚主要攝食中華哲水蚤和橈足幼體;叉長91~100mm的鯷魚主要撮食中華哲水蚤、胸刺水蚤、真刺水蚤等較大的橈足類;叉長101~120rnm的鰻魚主要攝食中華哲水蚤胸刺水蚤、太平洋磷蝦、細長腳(蟲戎);叉長大於121mm的鯷魚主要攝食太平洋磷蝦細長腳(蟲戎)。

生殖習性

鯷魚性成熟早,黃海鯷魚1齡即達性成熟,最小叉長為6.0cm,純體重為1.8g,鯷魚屬連續多峰產卵型魚類,產卵期長,產卵場主要集中在海州灣漁場、煙成外海、海洋島近海、渤海、舟山群島近海和溫台外海等。
黃海北部鯷魚5月中下旬開始產卵,6月份為產卵盛期,之後產卵減少,一般9月份產卵結束(陳介康,1978)。最適產卵水溫為14~18℃;黃海中南部產卵期為5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5月中旬到6月下旬為產卵盛期。產卵盛期水溫12~19℃,最適水溫14~16℃。平均生殖力為5500粒

種群分布

鯷魚性成熟早,黃海鯷魚1齡即達性成熟,最小叉長為6.0cm,純體重為1.8g,鯷魚屬連續多峰產卵型魚類,產卵期長,產卵場主要集中在海州灣漁場、煙成外海、海洋島近海、渤海、舟山群島近海和溫台外海等。

黃海北部鯷魚5月中下旬開始產卵,6月份為產卵盛期,之後產卵減少,一般9月份產卵結束(陳介康,1978)。最適產卵水溫為14~18℃;黃海中南部產卵期為5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5月中旬到6月下旬為產卵盛期。產卵盛期水溫12~19℃,最適水溫14~16℃。平均生殖力為5500粒。

經濟價值

鯷魚體扁平,身長10厘米左右,呈藍綠色,形似沙丁魚,習稱秘魯沙丁魚。每年夏秋之交群集於秘魯海濱。鯷魚雖不能食用,但其骨骼是魚粉工業的主要原料(平均每5.3噸鯷魚可制一噸魚粉)。秘魯所獲鯷魚的90%以上用來製作魚粉和魚油。漁產品90%以上供出口,魚粉出口量居世界首位,銷往50多個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