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THE MUSEUM OF THE NANYUE KING MAUSOLEUM),1983年6月在廣州象崗山被發現,挖掘完畢廣州市政府決定在原址建立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譽為近代中國五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博物館占地14000平方米。共有10個展廳,4800多平方米。1988年開館以來,共接待觀眾超過175萬人。主要展示南越王墓原址及其出土文物。博物館以古墓為中心,依山而建,將綜合陳列大樓、古墓保護區、主體陳列大樓幾個不同序列的空間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突出了遺址博物館的群體氣派,是嶺南現代建築的一個輝煌代表,曾獲得六項國內外建築大獎。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83年,南越王墓發掘工作完成後,廣州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就地建設南越王專題博物館,保護古墓,陳列出土文物”的決策。

1984年3月,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正式由市政府立項並劃地征地,隨後開始了方案設計、論證、篩選,最後確定採用中科院院士、市規劃局總工程師莫伯治先生的設計方案。

1986年12月27日舉行建館奠基儀式,首期工程加固維修古墓。

1988年2月8日,綜合陳列樓建成,正式對外開放。

1989年,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進行了墓室維修加固、墓室光棚、東迴廊的建設。

1993年2月8日,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第二期工程主體陳列樓竣工。同日,《西漢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陳列》、《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專題陳列》開幕,標誌著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的全面建成。  

1995年和1997年配合建築工程先後清理出一座大型石溝水池和一段長150米的石溝曲渠,兩者同屬於一個整體,為南越國王宮御苑的園林人工水景。1996年下半年,還在宮苑大石池之西50米處,發現了砌築特別考究的宮署食水磚井。  

建築布局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整體布局以古墓為中心,上蓋覆斗形鋼架玻璃防護棚,象徵漢代帝王陵墓覆斗型封土。

墓的東邊為三層的綜合陳列樓,北邊為兩層的主體陳列樓,用環繞的迴廊上下溝通將三座建築物連成整體。

博物館在外型、裝飾及用材方面也獨具匠心,因陵墓的石室所用石材主要是紅色砂岩,所以展館的三個組成部分的外牆,也選用紅砂岩作襯面。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是廣州越秀山一象崗文化史跡遊覽線的主要景點,建築以軸線對稱布局,按參觀路線依山建館,拾級而上,把展館、墓室及擴建之展室連成有機整體。  

館藏文物

文物綜述

截至2017年,南越王墓已出土珍貴文物1000多件(組),有15位殉葬人,是截至2017年為止,嶺南地區發現年代最早、規模最大、陪葬物最豐富的漢初古墓,也是唯一的一座全用石塊砌建而成的、首次出現壁畫的彩繪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尤以銅器和陶器最具南方越族文化的特色,有青銅編鐘樂器3套,銅鼎36個,銅鏡39面,以及金印3枚,出土玉器240多件。墓主身穿的玉衣殮裝已復原,它是中國截至2017年為止發現完整的西漢玉衣中年代最早又是唯一的"絲縷玉衣"。墓中出土藍色平板玻璃、世界第一套套色印花銅版模、非洲象牙等,都是一批有意義的稀世珍品。不少在南越王墓出土文物,被世人譽為“嶺南文化之光”和“國寶”。

館藏精品

“帝印”玉印 印台長:2.3厘米 寬:2.3厘米 通鈕高:1.6厘米。印鈕雕成螭虎形狀,裝飾有雲紋。根據《史記》、《漢書》記載,南越國第一代王、第二代王都曾僭越稱帝,在國內使用皇帝的禮儀。“帝印”玉印及封泥的出土是對這一史實有力的證據。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文帝行璽”金印 “文帝行璽”金印出土於墓主人的胸部位置。印面邊長3.1厘米,寬3厘米,通高1.8厘米,重148.5克,含金量是98%。印面陰刻“文帝行璽”四個字,應是南越文王的發布命令的官印。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泰子玉印印台長:2.05厘米 寬:2.05厘米 通鈕高:1.25厘米“泰子”玉印的印文,書體等與“泰子”金印有完全不同的風格。此印出土於墓主腹部,原放置於一個小漆木盒子中,印文“泰”字書寫風格和著名的秦代刻石《嶧山刻石》相似。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張儀”戈東耳室出土了一件有銘文的戈,上面有“張儀”等刻字,說明了這件戈是秦惠王四年由秦國的相國張儀督造的,由於秦統一百越而到達嶺南地區,隨後成為南越國的王室文物,成為禮儀場所的儀仗之器。是一件秦平嶺南地區的重要歷史物證。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白釉剔牡丹紋腰形枕金代,河北定窯,長:26.1厘米,寬:19.8厘米,高:15厘米,這件瓷枕充分體現了定窯的剔花工藝技術。這件枕頭枕面上剔出纏枝牡丹花紋,在側面剔出卷草紋。技法生動寫實,畫面富麗堂皇。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絲縷玉衣南越王的絲縷玉衣,長1.73米,共用了2291片玉,用絲線穿系和麻布貼上編綴做成。分為:頭套、上身衣、袖套、手套、褲筒和鞋六部分。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內容來源 

展出內容

文物展

出土文物展 出土文物展

南越王趙眜墓是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墓中出土各類隨葬品一萬餘件,以玉器中墓主身穿的“絲縷玉衣”為中國考古首次發現。青玉角杯、十一套組玉配飾、五十八件玉劍飾等都是漢玉中的重大發現。銅器中刻有“蕃禺”銘文的鼎、刻戰船紋的提筒和刻有“文帝九年”銘文的句鑃都至為重要。還有古波斯銀盒、藍色平板玻璃牌飾等大批珍品。出於墓主身上的龍鈕“文帝行璽”金印和“趙昩”玉印,確證墓主為第二代南越王。墓室內外還發現十五個殉人。本展覽分為五個單元:文帝金印、主室瑰寶、墓中殉人、御庫藏珍、鐘鳴鼎食。  

瓷枕展

館藏陶瓷枕四百餘件,其中有兩百餘件由香港著名收藏家楊永德先生與夫人楊張瑞貞女士捐贈。這批枕的年代由唐迄元,以宋金時期為多,釉色五彩紛呈,造型多式多樣。窯口以唐宋以來北方產區的河南、河北為主,有鞏縣窯、磁州窯、登封窯、寶豐清涼寺窯、定窯、耀州窯以及南方的長沙窯和景德鎮窯等。這批陶瓷枕數量之多,品類之眾,窯口之廣,在國內外實屬罕見。為了表彰香港著名文物鑑藏家楊永德先生的愛國情懷,1993年博物館還特設專門展廳展示其捐贈的兩百多件陶瓷枕,按年代和窯口進行分類陳列,反映了陶瓷枕的源流和興盛情況。

文物保護

截至2017年,西漢帝王陵墓均未發掘,已發掘的四十餘座諸侯王墓,僅有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夫婦墓、山東濟北王墓和廣州西漢南越王墓沒被盜掘。滿城漢墓在發現時隨葬品曾被搬動,而南越王墓從未被盜擾,其科研價值不言而喻。

已發現的諸侯王墓大多位於中原地區,僅有南越王墓地處邊遠的南陲,這一發現有利於探索中原與邊遠地區漢代諸侯王墓在喪葬禮儀上的統一性和特殊性,有利於全面認識漢代墓葬方式和喪葬觀念上發生的大轉變。此次發現,對研究南越王墓的形制、結構以及南越國的喪葬習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並為尋找南越國第一代王趙佗的陵墓提供了線索。

通過對墓葬所用材料的調查和科學鑑定,解決了蓮花山古採石場懸而未決的開採歷史問題,將開採歷史由過去認為的明代,推至西漢前期,提前了大約1500年。

此墓未被盜掘,完整地將二千年前的文化信息,展示給今人,墓中的15個殉人及出土的1000多件(組)珍貴隨葬品,對於研究秦漢時期廣州地區以至整個嶺南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漢、越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具有重大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是嶺南地區漢代考古的斷代標尺。  

名人來訪

1987年8月,著名學者賈蘭坡等在鑑賞出土文物。

1988年2月8日,商承祚先生到館參觀。

1988年2月,香港中文大學饒宗頤教授到館參觀。

1988年9月21日,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來館參觀。

1989年3月30日,紐西蘭外交部長一行到館參觀。

1990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胡喬木偕夫人到館參觀。

1991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在廣州市長黎子流的陪同下來館參觀。

1991年9月21日,義大利總理安德列奧蒂偕夫人一行在李嵐清副總理的陪同下到館參觀。

1991年10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鵬到館視察。

1991年11月6日,法國總理席哈克到館參觀。

1992年1月18日,聯邦德國前總理施密特到館參觀。

1993年5月12日,莫三比克總理馬順龍來館參觀。

1993年11月8日,德國聯邦參議員主席、不萊梅州州長參觀後與李龍章副館長等合影留念。

1994年2月28日,美國前國務卿伊格爾伯格在聽蕭亢達館長講解南越王墓墓室原址的情況。

1994年3月4日,前國家主席楊尚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謝非等陪同下參觀本館。

1994年3月10日,奧地利施特勞斯交響樂團一行到館參觀。

1996年5月11日,法國前總理巴拉迪爾到館參觀。

1997年6月28日,泰國公主詩琳通參觀本館。

1998年3月1日,聖馬利諾共和國執政官扎費拉尼閣下及夫人來館參觀。

1998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等一行參觀主體陳列樓。

2003年11月11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忠禹在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石安海陪同下到館視察。

2004年4月29日,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央思想文化部部長阮科恬一行9人在中宣部副部長和省外辦的陪同下,來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參觀。

2005年1月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顧問、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貝紹院士,科教組織公關部艾利茲維女士在文化局陳玉環副局長、申報辦吳凌雲的陪同下來館參觀。

2005年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郭樹清副行長在省人民銀行行長的陪同下來館參觀。

2005年4月5日,國務院政治局常委陳至立、文化部部長孫家正等領導在市委書記林樹森、市長張廣寧的陪同下來館參觀。

2005年8月1日,國務院前副總理李嵐清在市委書記林樹森等領導的陪同下來館參觀。

2005年12月17日,北京市海淀區人大代表、著名作家冰心的女兒吳青女士、陳恕、沈龍朱(沈從文之子)來館參觀。

2006年3月26日,著名物理學家、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在中大校長的陪同下來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參觀。

2006年3月28日,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烏雲奇木格在省人大主任、市人大主任陪同下來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參觀。

2006年12月28日,清史專家閻崇年來館參觀。

2007年10月19日,原台灣國民黨主席連戰來館參觀。

2007年12月6日,原外交部部長李肇星來館參觀。

2008年7月17日,國家民航總局局長李家祥來館參觀。  

歷屆領導

館長司徒裕(1988.11-1991.10)

館長蕭亢達(1991.12-1993.12)

館長李林娜(2002.1-2012.1)

館長吳凌雲(2012.2-至今)  

旅遊指南

交通指引

乘5、24、29、58路公共汽車,101、103路電車及專線車可達。

門票說明

成人12元,兒童5元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博物館百科
更多博物館百科,詳見 微百科:博物館百科。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國國家文物局為加強博物館行業管理,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服務功能,促進博物館事業發展,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正式登記、註冊並接受年檢,具有文物、標本收藏保管、科學研究、陳列展覽功能的,對外開放的各類博物館,經該國家局組織設立的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議,並以打分方式產生的博物館最高等級劃分。
故宮博物院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魯迅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天文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河北省博物館
西柏坡紀念館
山西博物院
中國煤炭博物館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內蒙古博物院
遼寧省博物館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抗美援朝紀念館
旅順博物館
吉林省自然博物館
東北烈士紀念館
愛輝歷史陳列館
上海博物館
上海魯迅紀念館
浙江省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江西省博物館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南京博物院
南通博物苑
蘇州博物館
揚州博物館
安徽省博物館
福建省博物館
古田會議紀念館
廈門華僑博物院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海軍博物館
青島市博物館
青州市博物館
河南博物院
鄭州博物館
洛陽博物館
南陽漢畫館
湖北省博物館
武漢市博物館
湖南省博物館
劉少奇故居紀念館
廣東省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
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鄧小平故居陳列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遵義會議紀念館
雲南省博物館
雲南民族博物館
西藏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
延安革命紀念館
漢陽陵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
固原博物館
韶山毛澤東故居紀念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