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馬縣

耿馬縣

耿馬縣位於雲南省西南部,西鄰緬甸。總面積3837平方千米。“耿馬”的“耿”系傣語,意為“地方”、“地域”。“馬”為漢語。即“有馬的地方”或“跟著馬找到的地方”。明設耿馬安撫司,1952年設耿馬縣。1985年改為自治縣。

基本信息

歷史區劃

歷史沿革

公元一世紀中期以前,今耿馬縣境為傣族古國“勐達光”(漢譯“哀牢國”)屬地。
公元69年,“勐達光”(哀牢國)歸附漢朝、其地設永昌郡;今耿馬縣境屬永昌郡不韋縣。
公元225年,蜀漢在永昌郡不韋縣東南增設雍鄉縣、西南增設永壽縣;今耿馬縣境屬永昌郡永壽縣。
公元271年,西晉將建寧、雲南、興古、永昌四郡合置寧州;公元299年,永昌郡不韋縣境內的傣族起兵反晉,西晉將永昌郡治南移永壽縣;今耿馬縣境亦屬永昌郡永壽縣。
公元420年,東晉滅亡,之後的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等中國內地王朝逐步退出雲南高原,陳(南朝)代梁(南朝)後,中國內地王朝徹底放棄雲南高原;今耿馬縣境成為傣族土目自治領地。
公元738年,“勐舍”(巍山盆地)的傣族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勐舍龍”(漢譯“南詔國”)政權;公元762年,“勐舍龍”(南詔國)仿唐朝制度在“勐掌”(保山盆地)設定永昌節度、統轄領瀾滄江以西地區;今耿馬縣境屬永昌節度。
公元937年,前“勐舍龍”(南詔國)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入主洱海盆地建大理國,沿“勐舍龍”舊制在“勐掌”置永昌節度;公元1096年,大理國廢除節度、都督等軍事轄區,設八府、四郡、四鎮;今耿馬縣境先屬永昌節度、後屬永昌府。
公元1261年,大蒙古國招撫瀾滄江以西各類土目設金齒等處安撫司;今耿馬縣境屬金齒等處安撫司。
公元1271年,金齒等處安撫司分設東路安撫使(鎮康路安撫使)、西路安撫使(建寧路安撫使);今耿馬縣境屬金齒等處安撫司東路安撫使。
公元1278年,元朝(原大蒙古國)裁金齒等處安撫司,原東路安撫使轄地設鎮康茫施柔遠等路宣撫司,下轄鎮康、茫施、柔遠等路;今耿馬縣境屬鎮康路。
公元1286年,裁鎮康茫施柔遠等路宣撫司和鎮西平緬麓川等路宣撫司、轄地併入大理金齒等處宣撫司(後改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今耿馬縣境屬鎮康路。
公元1289年,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析鎮康路轄地設孟定路;今耿馬縣境屬孟定路。
公元1312年,“勐卯”(瑞麗江河谷盆地)傣族土目兼併周邊地區、建立“勐卯弄”(麓川國);公元1316年,“勐卯弄”(麓川國)向東擴張、孟定路所屬土目歸附;今耿馬縣境屬“勐卯弄”之“勐定”。
公元1326年,元軍復占瀾滄江以西部分地區、孟定路西境土目又附元朝;公元1327年,元朝置謀粘路(轄今耿馬東部、滄源、雙江、臨翔);今耿馬縣境東部屬元朝謀粘路、西部屬“勐卯弄”之“勐定”。
公元1343年,“勐卯弄”(麓川國)擊敗來犯的元軍、趁勝追擊到“勐嶲”(漾濞江河谷),“勐谷”傣族土目(景東軍民府土知府)聞風歸附;夾在“勐卯弄”與“勐谷”之間的謀粘路被“勐卯弄”控制、後劃予“勐谷”節制;今耿馬縣境東部屬“勐卯弄”之“勐谷”、西部屬“勐卯弄”之“勐定”。
公元1355年,“勐卯弄”(麓川國)歸附元朝、其地置平緬宣慰司;今耿馬縣境屬平緬宣慰司。
公元1384年,“勐卯弄”(麓川國)歸附明朝、其地置麓川平緬宣慰司;今耿馬縣境屬麓川平緬宣慰司。
公元1402年,明朝析麓川平緬宣慰司地設孟定府;今耿馬縣境屬孟定府。
公元1428年,麓川平緬宣慰司脫離明朝、恢復“勐卯弄”(麓川國)向周邊擴張;公元1439年,“勐卯弄”擊敗明軍、占領瀾滄江以西所有“祖地”,“孟定知府刀祿孟遁走”;公元1441年、1442年、1448年,明朝傾半國之力“三征麓川”,“木邦土官罕葛從征有功,總督王驥奏令食孟定之土”;今耿馬縣境屬孟定府。
公元1472年,耿馬傣族土目(朝廷未授官銜)與“勐谷”傣族土目(景東土知府)聯合攻打“勐允養”(雙江壩西)、“勐景莊”(雙江壩西);事後,“勐谷”傣族土目將“勐允養”、“勐景莊”送予耿馬傣族土目,耿馬傣族土目將“勐允養”、“勐景莊”合併稱“勐勐”。
公元1527年,木邦宣慰司(今緬甸撣邦)兼併孟定府,令土舍罕慶守耿馬。
公元1599年,耿馬土酋攻占勐緬長官司所轄的勐托、勐準等地,勐緬長官俸歷無力抵抗,割困帥、蠻舍、臘廠、蠻鹿、遮奈等村寨予耿馬土酋。
公元1585年,明朝在與緬甸、木邦的戰爭中取勝,復設孟定府,以罕葛之後為土知府;孟定府之下設耿馬安撫司,授耿馬土酋們罕為安撫使。
公元1660年,清朝仍設孟定(土)府、耿馬安撫司,耿馬安撫司由孟定(土)府劃入永昌軍民府,孟定(土)府也劃入永昌軍民府;公元1683年,耿馬安撫司升為耿馬宣撫司,屬永昌府;公元1764年,耿馬宣撫司改屬順寧府;公元1891年,耿馬宣撫司所轄的猛角、猛董析入鎮邊廳。
公元1912年,國民政府將孟定(土)府、耿馬宣撫司劃入鎮康縣;公元1942年,耿馬宣撫司地由鎮康縣劃出設耿馬設治局。
公元1951年,共產黨領導的政府在耿馬成立各民族行政委員會;同年,耿馬所屬的河外劃歸鎮康,鎮康所屬的孟定劃歸耿馬;公元1952年,撤銷耿馬設治局、耿馬各民族行政委員會,設立耿馬縣;同年,耿馬縣由保山專區劃歸緬寧專區;公元1954年,緬寧專區改為臨滄專區,耿馬縣屬臨滄專區。
公元1955年,撤耿馬縣、設耿馬傣族佧佤族自治縣,屬臨滄專區;公元1963年,耿馬傣族佧佤族自治縣改為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屬臨滄專區;公元1970年,臨滄專區改為臨滄地區,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屬臨滄地區。
公元2003年,撤銷臨滄地區、設立地級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屬臨滄市。
公元2005年,撤銷福榮拉祜族傈僳族鄉和河外鄉、轄地併入孟定鎮;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轄4鎮5鄉(耿馬鎮、孟定鎮、勐永鎮、勐撒鎮、大興鄉、芒洪拉祜族布朗族鄉、四排山鄉、勐簡鄉、賀派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東與臨翔區、雙江縣接壤,南與滄源縣毗鄰,北與鎮康縣、永德縣隔南汀河相望,西與緬甸山水相連,國境線長47千米。

地貌地勢

至2013年,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國土總面積3837平方公里,山地面積約為92.4%,壩區約為7.6%;最高海拔3233米,最低海拔450米;有5個萬畝以上的壩子。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內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全境自東北向西南漸呈梯級遞降。東北山峰高聳陡峭,中部寬闊起伏,西部略顯狹窄,壩子多為丘陵壩。最高點位於東部與雙江縣交界的大雪山,海拔3323米;最低處是南汀河與清水河匯合地,海拔450米。縣城海拔1125米。
境內山峰較多,組成大雪山和大青山,均為怒山支脈老別山系的余脈。

氣候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90%以上的土地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耿馬縣城年平均氣溫為18.8℃;最冷月平均氣溫11.6℃;最熱月平均氣溫23.3℃。海拔在450—3323米之間。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至2011年,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內有大小河流57條,分屬怒江水系和瀾滄江水系。

動物資源

至2011年,耿馬縣內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孟加拉虎、金錢豹、懶猴、獼猴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總人口29.63萬人,少數民族人口15.01萬人,占總人口的50.67%。

民族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縣內居住著傣族、佤族、拉祜族、布朗族、景頗族、德昂族、傈僳族、彝族、回族、漢族等民族。2010年傣族人口為5.69萬人,占總人口的19.21%;佤族人口為4.58萬人,占總人口的15.45%。

經濟概況

綜述

2011年,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實現生產總值44.31億元,較2010年增長18.6%;地方財政總收入3.96億元,較2010年增長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82億元,較2010年增長16%;邊貿進出口總額6.3億元;人口自然較2010年增長率控制在6.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4.4億元,完成市級考核任務的102.1%;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3.45億元,完成市級考核任務的112.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16.8億元,完成市級考核任務的128.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94億元,完成市級考核任務的10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6.14億元,完成市級考核任務的105.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445元,較2010年增長12.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4593元,較2010年增長29.1%。

農業

2011年,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實現農業總產值24.5億元,較2010年增長18.5%;農業增加值17.85億元,較2010年增長7.9%。
2011年新增農業產業基地12萬畝,調減低產低質低效作物種植面積5萬畝,累計建成農業產業基地173萬畝。生產糧食10.36萬噸,較2010年增長13.7%;入榨甘蔗153.37萬噸,較2010年增長7%;加工乾膠2.2萬噸,較2010年增長13.6%;生產毛茶8484噸,較2010年增長26%;採收核桃1047噸,較2010年增長47%;收購菸葉8萬擔,較2010年增長60%;收穫香蕉4.5萬噸,較2010年增長17%;加工咖啡1.8萬噸,較2010年增長275%;外銷蔬菜30萬噸,較2010年增長16%;實現肉類總產量1.67萬噸,較2010年增長23.5%。
2011年發放種糧、良種、農機具購置和退耕還林等各類補貼8026萬元,較2010年增長15%。兌現家電、汽車和機車下鄉補貼1126萬元,受益農戶2.74萬戶。實現勞務收入3246萬元,創歷史新高。2011年共引進農業投資企業7個,新建農家店20個,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1個。

工業

2011年,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7.2億元,
較2010年增長34.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3億元,較2010年增長27.6%。
2011年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生產食糖18.95萬噸,較2010年增長3%;精製茶3297噸,較2010年增長8%;酒精1.89萬千升,較2010年增長4.9%;發電1.23億千瓦時,較2010年增長82.4%;紙漿5.39萬噸,較2010年增長109.2%。
2011年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實現非公經濟增加值17.02億元,較2010年增長31.4%,上繳稅金1.2億元,較2010年增長54.7%,非公經濟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達39.7%。2011年新建沼氣池1300口、無害化戶廁2700座。

金融業

2011年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33.36億元,比年初增5.86億元,較2010年增長21.4%;各項貸款餘額達13.92億元,比年初增3.76億元,較2010年增長37%。

歷史名人

西襪里,女,雲南歷史旅遊地臨滄市耿馬人,傣族,木邦宣慰司女。從小習藝練武,崇禎五年(1632)夫亡,庶子罕悶擺尚幼。清順治十二年(1655),緬甸洞吾王朝派兵進犯耿馬,西襪里女扮男裝率土司府親兵和土練迎敵,首戰告捷。以後的戰鬥中,一陣大風吹起戰袍,露出腳環(婦女裝飾),敵見反之士氣大振,四面夾攻,西襪里兵敗陣亡。後人為紀念她的民族氣節,於勐永立祠堂供奉。
罕華基,耿馬人,傣族,雲南歷史旅遊地臨滄市耿馬宣撫司21世土司官,精通傣文、漢文。擁護辛亥革命,支持護國運動,蔡鍔都督親筆撰贈“急公好義”匾額。執政19年,自己宣布告老退位,在撫幼攝政同時,致力於傣文化的發掘整理,將《三國演義》、《西遊記》等名著和民間故事移植翻譯為傣文敘事長詩。今在耿馬地區民間誦念的《桃園三結義》、《石猴》、《唐王李世民》、《姜太公釣魚》等就是傣文譯本中的一部分。

旅遊景點

孟定壩

孟定壩是一個四世紀以來受南汀河侵蝕並堆積而成的沖積型寬谷盆地,四面被山丘環繞,南汀河從東北流向西南並穿過整個壩區,處於北回歸線附近,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長、常年無霜。

甘東公園

公園占地106畝,地勢北高南低,坡度較緩。公園正門雕龍畫鳳,門上懸掛有時任雲南省副省長趙廷光題寫的“甘東公園”橫匾。公園分五個區域,即休閒遊賞區、文化娛樂區、兒童遊樂區、動物觀賞區、水上遊戲區。

耿馬總佛寺

這座縣城唯一保存的總佛寺,是兩百年來耿馬傣族佛教活動的中心,也是境內外佛教信徒朝拜的聖地。現藏經227部45卷,有僧侶130人。

景戈白塔

始建於清乾隆43年,至今已有220多年的歷史。1988年耿馬大地震使白塔上部毀壞,僅剩塔基,經1992年重修的白塔,形似原狀。塔基呈六邊形,象徵佛祖的主塔高30.3米,與周圍代表一年12個月的12座副塔簇擁成群,主塔座下六面都有上下兩層佛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