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聖

戴聖

戴聖(生卒年不詳),字次君,祖籍梁國甾縣(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出生於梁國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 西漢時期官員、學者、禮學家、漢代今文經學的開創者。後世稱其為“小戴”。 戴聖與叔父戴德曾跟隨后蒼學《禮》,兩人被後人合稱為“大小戴”。 漢宣帝時,戴聖以博士參與石渠閣論議,官至九江太守。 著作有《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禮記》傳為聖編。《漢書》記載成書於漢建初七年(80年)。 鹹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趙禥以其籍貫地詔封戴聖為“考城伯”。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戴聖為東周時期宋國君主宋戴公(子撝)的第二十三世孫。祖籍梁國甾縣(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出生於梁國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 戴聖早年與叔父戴德等人潛心鑽研禮學,成就卓著,朝野威望很高。但作為禮學的代表人物,戴聖有點居功自傲,不拘小節,甚至於時不時乾出一些逾越法紀的事情。因為戴聖的名望地位,前任刺史對戴聖的不軌行為視而不見,戴聖也就習慣成自然,愈演愈烈。

後來,戴聖擔任九江太守,而年僅30歲的何武擔任了揚州刺史一職,恰巧管轄九江太守。何武按照職權範圍,毫無保留的對戴聖的不當行為進行監督。戴聖根本不把何武這個年輕人放在眼裡。何武暗中派人將他的罪行查證清楚,然後向他“露章”,就是故意把罪證透露給他。戴聖知道自己的不端行為被何武掌握,對何武更加憎恨。雖然何武沒有告發戴聖,但戴聖擔心何武檢舉自己,就主動辭職,到京城去做博士。到京城後,戴聖對何武仍然有所忌恨,不失時機地在朝廷散布一些何武的壞話。

不久,戴聖兒子的賓客勾結綠林大盜搶劫,其子受牽連入獄,被官府抓獲,羈押在廬江。處理這一起案子的正是何武。真是冤家路窄,戴聖以為自己毀謗了何武定會遭到報復,兒子肯定要被判處死刑。但案件的處理結果,出乎戴聖的意料,何武根本不計較個人私怨,秉公處理了參與這起案件的罪犯,對未參與該案的戴聖兒子宣判無罪釋放。戴聖因此敬佩何武的愛憎分明和公正司法。只要何武到京城,就一定去誠心誠意地拜訪他。

鹹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趙禥以其籍貫地詔封戴聖為“考城伯”。

人物成就

儒學成就

戴聖一生以學習儒家經典為主,與叔父戴德及慶普等人曾師事經學大師后蒼,潛心鑽研《禮》學,成就卓著,史稱戴德為“大戴”,戴聖為“小戴”,二人合稱為“大小戴”。“由是《禮》有大戴、小戴、慶氏之學” 。

戴聖將戰國到漢初孔子弟子及其再傳、三傳弟子等人所記的各種有關禮儀等論著,編撰成書,被稱為《小戴記》或《小戴禮記》。該書原為解說《儀禮》 的資料彙編,後經鄭玄作注,擺脫從屬於《儀禮》的地位而獨立成書,其要言精義比起《儀禮》 中的繁文縟節,更有利於維護封建統治。戴聖因此開創了“小戴學”。

學術影響

戴聖精心講授“禮學”,授徒頗多,曾傳其學於梁人橋仁、楊榮等,於是,今文禮學“小戴學”又有了“橋、楊氏之學” 。小戴對於傳播和發展《禮》學有一定貢獻,《小戴禮記》被列為儒家經典,“三禮”之一,唐時被稱為“大經”,明時已取代《儀禮》成為“五經”中的《禮》。該書在中國儒家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為後人研究和發展儒家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

代表作品

戴聖成為今文禮學“小戴學”的開創者;後來,三家之學皆立於學官,其學興盛一時。宣帝時,戴聖曾被立為博士,參與石渠閣議,評定五經異同。終生以授徒講學和著述為業,曾選集戰國至漢初孔子弟子及其再傳、三傳弟子等人所記的各種有關禮儀等論著,編撰成書。被稱為《小戴記》或《小戴禮記》。該書原為解說《儀禮》的資料彙編,後經鄭玄作注,使它擺脫從屬於《儀禮》的地位而獨立成書,成為今本《禮記》。全書共分《曲禮》、《檀弓》、《王制》、《月令》、《禮運》、《學記》、《樂記》、《中庸》、《大學》、《內則》、《坊記》、《儒行》、《王制》、《玉藻》、《冠義》、《昏義》、《雜記》等四十九篇,其中的要言精義比起《儀禮》中的繁文縟節更有利於維護封建統治,與其叔父戴德所編《大戴禮記》八十五篇(現存三十九篇)亦不相同。

《小戴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小戴禮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小戴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到漢朝的禮制、禮儀,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

《小戴禮記》全書用記敘文形式寫成,一些篇章具有相當的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闡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劃,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

《禮記》與《儀禮》、《周禮》合稱“三禮”,對中國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各個時代的人都從中尋找思想資源。因而,歷代為《禮記》作注釋的書很多,當代學者在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們這裡選錄的原文依據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經註疏》,注釋和譯文則廣泛參閱了各種有影響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準確、簡明、易懂。選錄的篇章由作者加上標題(原文只有篇名,每篇原文都較長),原則上採用選文的首句作標題,注釋中只說明選自某篇。

《禮記》由多人撰寫,采自多種古籍遺說,內容極為龐雜,編排也較零亂,後人採用歸類方法進行研究。東漢鄭玄將49篇分為通論、制度、祭祀、喪服、吉事等八類。近代梁啓超則分為五類:一、通論禮儀和學術:《禮運》、《經解》、《樂記》、《學記》、《大學》、《中庸》、《儒行》、《坊記》、《表記》、《緇衣》等篇。二、解釋:《儀禮》17篇,有《冠義》、《昏義》、《鄉飲酒義》、《射義》、《燕義》、《聘義》、《喪服四制》等篇。三、記孔子言行或孔門弟子及時人雜事:《孔子閒居》、《孔子燕居》、《檀弓》、《曾子問》等。四、記古代制度禮節,並加考辨:《王制》、《曲禮》、《玉藻》、《明堂位》、《月令》、《禮器》、《郊特牲》、《祭統》、《祭法》、《大傳》、《喪大記》、《喪服大記》、《奔喪》、《問喪》、《文王世子》、《內則》、《少儀》等篇。五、為《曲禮》、《少儀》、《儒行》等篇的格言、名句。梁氏的歸類劃分,對我們有一定參考價值。

漢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稱為“經”,弟子對“經”的解說稱為“傳”或“記”,《禮記》因此得名,即對“禮”的解釋。到西漢前期《禮記》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傳戴德選編其中八十五篇,稱為《大戴禮記》;戴聖選編其中四十九篇,稱為《小戴禮記》。東漢後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專稱《禮記》而且和《周禮》、《儀禮》合稱“三禮”,由於學者鄭玄為《禮記》作了注,於是地位上升為經。書中還有廣泛論說禮意、闡釋制度、宣揚儒家理想的內容。

宋代的理學家選中《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把他們合稱為“四書”,用來作為儒學的基礎讀物。《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 《周禮》《儀禮》《禮記》,合稱三禮。《周禮》又稱《周官》,講官制和政治制度。《儀禮》記述有關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禮儀制度。《小戴禮記》則是一部秦漢以前儒家有關各種禮儀制度的論著選集,其中既有禮儀制度的記述,又有關於禮的理論及其倫理道德、學術思想的論述。這裡,僅就有關《儀禮》一書的一些問題作一些簡要的說明。

《儀禮》的篇數與作者今《十三經註疏》本《儀禮》,共十七篇,目次如下:士冠禮第一;士昏禮第二;士相見禮第三;鄉飲酒禮第四;鄉射禮第五;燕禮第六;大射禮第七;聘禮第八;公食大夫禮第九;覲禮第十;喪服第十一;士喪禮第十二;既夕禮第十三;士虞禮第十四;特牲饋食禮第十五;少牢饋食禮第十六;有司徹第十七這個次序,為西漢劉向《別錄》所列。據文獻記載,漢武帝時,在曲阜孔宅牆壁中發現《古禮》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與漢初經生所傳十七篇《儀禮》相同,但多出三十九篇。此三十九篇禮文久佚,學者稱之為《逸禮》。

由此便產生一個問題:十七篇《儀禮》是不是一個殘本。一種觀點據此認為,十七篇《儀禮》是一部殘缺不完之書。另一種觀點正與此相反,認為十七篇《儀禮》並非一不完全的殘本,而是一部完備的著作。清人邵懿辰《禮經通論》對此有很詳細的論證。《禮記·昏義》說:“夫禮始於冠,本於昏,重於喪祭,尊於朝聘,和於射鄉,此禮之大體也。”

觀今本《儀禮》十七篇,《昏義》所說作為“禮之大體”的上述八項內容,皆完整無缺。另外,《禮記》中有很多篇是直接解釋《儀禮》的。

《禮記》有《冠義》釋《士冠禮》;有《昏義》釋《士昏禮》;有《問喪》釋《士喪禮》;有《祭義》、《祭統》釋《郊特牲》、《少牢饋食禮》、《有司徹》;有《鄉飲酒義》釋《鄉飲酒禮》;有《射義》釋《鄉射禮》、《大射禮》;有《燕義》釋《燕禮》;有《聘義》釋《聘禮》;有《朝事》(《大戴禮記》)釋《覲禮》;有《喪服四制》釋《喪服》,都不出《儀禮》十七篇之外。由此可見,今本《儀禮》,應該說是一部體系和內容完備的著作。邵懿辰認為,“經禮三百,曲禮三千”(《禮記·禮器》),古來之禮,不止此十七篇,亦不止《漢書。藝文》 《禮記》,儒學經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學生及戰國時期儒學學者的作品。漢朝學者戴德將漢初劉向收集的130篇綜合簡化,一共得85篇,稱為《大戴禮記》,後來其侄戴聖又將“大戴禮記”簡化刪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樂記》,一共49篇,稱為《小戴禮記》。“大戴禮記”至隋、唐時期已散逸大半,現僅留傳39篇,而“小戴禮記”則成為今日通行的《禮記》。

漢景帝時魯恭王初好治宮室而壞孔子宅,得古《禮》五十七篇於壞壁之中,其中十七篇與《儀禮》相同,《奔喪》、《投壺》見於另外四十篇中,禮家將其錄於《禮記》之中,得以流傳,而其餘篇章,因為藏之秘府,世人難得一見,後來散逸不傳,稱為“《逸禮》”。

朱熹撰有《朱子家禮》一書,他認為“《禮記》只是解《儀禮》”。阮元在《書東莞陳氏<學蔀通辯>後》說:“朱子中年講理,固已精實,晚年講禮,尤耐繁難,誠有見乎理必出於禮也。古今所以治天下者禮也,五倫皆禮……且如殷尚白,周尚赤,禮也。使居周而有尚白者,若以非禮折之,則人不能爭,以非理折之,則不能無爭矣。故理必附乎禮以行,空言理,則可彼可此之邪說起矣。”

《小戴禮記》不僅是一部描寫規章制度的書,也是一部關於仁義道德的教科書。其中最有名篇章,有《大學》、《中庸》、《禮運》(首段)等。《禮運》首段是孔子與子游的對話,又稱為《禮運·大同》篇,大同二字常用作理想境界的代名詞,不少地名亦取用此二字。

人物名言

1、無徵不信。《禮記・中庸》

2、內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

3、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

4、富潤屋,德潤身。

5、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知教學。

6、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7、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

8、仁者莫大於愛人。

9、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10、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11、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

12、國無九年之蓄日“不足”,無六年之蓄日“急”,無三年之蓄日“國非其國”也。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14、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15、道不拾遺,夜不閉戶。

16、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

17、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18、父之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19、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20、臨財毋苟得,臨建毋苟免。

21、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

22、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

23、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禮記・中庸》

24、仁者義之本也。

25、不食嗟來之食。

26、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

27、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28、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29、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禮記》

30、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走獸。

31、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32、德成而上,藝成而下。

33、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34、曲禮曰: 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積而能散,安而能遷.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很毋求勝.分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勿有. 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禮記・曲禮》

35、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36、口惠而實不至。

37、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38、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鉤,累累乎端如貫珠。

39、制國用,量入以為出。

40、化民成俗,其必由學。

41、情慾信,辭欲巧。

42、物有車末,事有終始。

43、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44、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45、知其心,然後能教其失也。

46、毋剿說,毋雷同。

47、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

48、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

49、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

50、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51、誠者,物之終紿,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

52、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53、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54、惟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惟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55、倒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遲。

56、醫生三世,不服其藥。

57、其德薄者其志輕。

58、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59、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

60、欲政之速行,莫若以身先之。

61、教學相長。《禮記・學記》

62、觀其舞,知其德。

63、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64、舉大事必慎其終始。

6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

66、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67、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

68、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

69、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70、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71、莫見乎隱,莫顯於微,放君子慎其獨也。

72、苟利國家,不求富貴。

73、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74、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

75、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76、古者為政,愛人為大。

文獻記載

漢·班固《漢書·儒林傳》:“梁國人戴德、戴聖。”

唐·徐堅《初學記》載:“後倉傳於梁國戴德及德從子聖。”

清·乾隆《新泰縣誌》卷十六《人物·文行·漢》載:“高堂生,漢興為博士。以禮書十七篇授瑕邱蕭奮,奮授后蒼,蒼授梁人戴德、戴聖。後世言禮者,鹹宗之。”

清·光緒《廣平府志》卷九 選舉表一:“案舊志載有戴德、戴聖注斥邱人,斥邱如今屬成安縣地。縣誌為德聖作世譜,通志亦沿其誤考。《漢書 儒林傳》梁 戴德延君、戴聖文君,無斥邱之說。《地理志韻編》西漢梁國在今歸德府商邱縣地,距今府屬之成安縣甚遠。今之成安置自北齊,漢時之成安縣在今歸德府考城縣地,與商邱縣毘連。通志與縣誌殆誤以商邱為斥邱歟。《後漢書 橋玄傳》橋玄,梁國睢陽人,七世祖仁,從同郡戴德學。睢陽今歸德府,元既與德同郡,則德、聖決非今之成安縣人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