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社稷”從字面來看是說土谷之神。由於古時的君主為了祈求國事太平,五穀豐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穀神。社稷也就成了國家的象徵,後來人們就用“社稷”來代表國家。“社稷之憂”、“社稷之患”、“社稷之危”《毛遂自薦》"謹奉社稷而以從"都指的是“國家”的憂慮、隱患、安危。這個代稱一般現代白話文文章已經很少用了。
歷史記載
社稷shèjì1,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和穀神。
出處:《左傳·僖公四年》:“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漢書·高帝紀下》:“又加惠於諸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
2,舊時亦用為國家的代稱。
出處:《韓非子·難一》:“晉陽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史記·呂太后本紀》:“夫全社稷,定劉氏之後,君亦不如臣。”《東周列國志》第二回:“卻說大夫褒珦,自褒城來,聞趙叔帶被逐,急忙入朝進諫:‘吾王不畏天變,黜逐賢臣,恐國家空虛,社稷不保。’”
社,古代指土地之神,按方位命名:東方青土,南方紅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黃土。五種顏色的土復於壇面,稱五色土,實際象徵國土。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禮都叫社。
稷,指五穀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長五穀的土地神祇,這是農業之神。明孫承宗《答袁節寰(袁可立)開府》:“而世人省事者少從,有延挨日月,令當事者受其極重不返之勢,奈何惟翁力圖,所以為社稷遠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