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民國36年《教育通訊》復刊第二卷第十期,封面和前幾頁左下角有殘缺、邊沿有道裂痕。
基本資料
編號:KK00524525,20090219
品種:文字期刊-文字期刊
屬性:復刊號歷史/文化類期刊,純文字期刊,民國,16開,10-29面
期刊記載
《福建教育》原名《教育通訊》(四開小報),創刊於1951年10月,由省文教廳主辦,以國小和工農教育工作者為主要服務對象。後改為32開本雜誌型,先後出版過半月刊,旬刊、月刊。1954年《教育通訊》改為16開本(月刊),並確定以國小教育工作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福建教育》,1958年歸入省教育廳創辦的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編輯室,1966年6月出版第25期後,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刊。
服務對象
1978年1月,《福建教育》(月刊)復刊半年後,確定以國小教育工作者為主要服務對象,內容以教學為主。1979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復辦,《福建教育》編輯室,為該社組成部分。該刊1981年8月起,內頁改鉛印為套色膠印。1982年1月,開闢專欄“地市教育之窗”,由各地市通訊幹事輪流參加主編,及時交流各地市教育教學改革經驗。1984年1月起,開闢大型專欄“全國報刊教育文摘”,以大型專輯形式,先後報導本省部分中國小的辦學經驗,介紹“嘗試教學法”和“愉快教育”等一系列省內外教學研究和改革的成果。開闢“特級教師經驗選介”專欄,先後介紹本省十幾位國小特級教師經驗。
期刊榮譽
在突出編輯中心、抓好有關方針政策和思想品德教育報導的同時,根據學校工作運轉規律和適應教師急需,以大量篇幅組織各項教學報導,突出重大的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典型,編好大型專欄“全國報刊教育文摘”,並增加“小評論”、“小經驗”等各種小專欄,努力提高刊物質量,逐步辦出“實、新、博、活”特色。1985年慶祝首屆教師節時,《福建教育》編輯部榮獲福建人民政府授予的“福建省教育先進單位”稱號。該刊在全國同類刊物中,發行量最大。
民國期刊
“民國雜誌”指1912年至1949年10月1日前出版發行的雜誌、期刊等。它的內容反映了我國近現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諸領域的歷史發展軌跡。20世紀50年代的北京琉璃廠和上海福州路文化街上,民國雜誌賣價只有幾角、幾分錢一本,如今作為收藏品已升值到十幾元至近百元,且堂而皇之進入拍賣殿堂,成了收藏家手中的珍品,其價值亦隨之登上新台階,令人刮目相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