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詳情
破傷風桿菌(Clostridiumtetani)是一種非侵襲性細菌,廣泛存在於泥土、糞便之中,對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破傷風桿菌屬條件致病菌,一般不引起疾病。當機體存在窄而深的傷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厭氧菌的同時感染,或壞死組織多、泥土或異物污染傷口而形成局部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厭氧環境時,有利於破傷風桿菌的繁殖。
破傷風桿菌必須通過皮膚或黏膜的傷口侵入,並在缺氧的傷口局部生長繁殖,產生兩種外毒素,一種是痙攣毒素,對神經有特殊親和力,作用於脊髓前角細胞或神經肌肉終板,而引起特徵性的全身橫紋肌持續性收縮或陣發性痙攣,另一種是溶血毒素,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和心肌損害。
症狀
潛伏期
長短不一,往往與曾否接受過預防注射,創傷的性質和部位及傷口的處理等因素有關。通常7-8日,但也有短僅24小時或長達幾個月或數年。
前驅期
乏力、頭暈、頭痛、咀嚼無力、反射亢進,煩躁不安,局部疼痛,肌肉牽拉,抽搐及強直,下頜緊張,張口不便。
發作期
1、肌肉持續性收縮。最初是咀嚼肌,以後順序是臉面、頸項、背、腹、四肢、最後是膈肌、肋間肌。
2、對聲、光震動、飲水、注射可誘發陣發性痙攣。患者神志始終清楚,感覺也無異常。一般無高熱。
自主神經症狀
1、肌痙攣和顱神經麻痹。嚼肌痙攣、牙關緊閉,因表情肌緊縮,使臉部呈“苦笑面容”。多數病人常因肌痙攣發作或強直性抽搐而呈現角弓反張、喉頭痙攣、呼吸困難,甚至因此而窒息死亡。短期內曾接種過破傷風類毒素或感染較輕的病人,產生局限性或流產型的肌痙攣,或局部或一個肢體的抽搐。頭部受傷的破傷風,約有3%~4%的病人發生面癱,伴有對側的面肌痙攣,但罕有Ⅲ、Ⅵ、Ⅶ對顱神經同時損害者。
2、中樞神經功能紊亂。重型者常出現一系列症狀體徵,目前認為與交感神經功能亢進有關。病人訴心悸,出汗,體溫升高,肢體遠端蒼白,血壓增高,尤以收縮壓為著;尿中兒茶酚胺排泄增多,血糖偏高。
特殊類型
1、局限性破傷風。表現為創傷部位或面部咬肌的強直與痙攣。2、頭面部破傷風。頭部外傷所致,面、動眼及舌下神經癱患者為癱瘓型,而非癱瘓型則出現牙關緊閉、面肌及咽肌痙攣。
檢查
破傷風患者的實驗室檢查一般無特異性發現,當有肺部繼發感染時,白細胞計數可明顯增高,痰培養可發現相應的病原菌,傷口分泌物常常分離到需氧性化膿性細菌,約30%患者的傷口分泌物經厭氧培養可分離出破傷風梭菌,由於破傷風的臨床表現較為特異,尤其症狀典型時診斷不難,故作臨床診斷時不要求常規作厭氧培養和細菌學證據。
診斷鑑別
診斷
破傷風症狀比較典型,其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和有無外傷史。重點在於:
1、早期診斷,因此凡有外傷史,不論傷口大小、深淺,如果傷後出現肌緊張、扯痛、張口困難、頸部發硬、反射亢進等,均應考慮此病的可能性。
2、傷口分泌物培養陰性亦不能排除本病。對懷疑破傷風的患者,可採用被動血凝分析測定血清中破傷風抗毒素抗體水平,抗毒素滴定度超過0.01U/ml者可排除破傷風。
3、需注意與其他引起肌痙攣的疾病如各種化膿性腦膜炎、腦炎,手足搐搦症相鑑別。
鑑別1、化膿性腦膜炎。雖有“角弓反張”狀和頸項強直等症狀,但無陣發性痙攣,病人有劇烈頭痛、高熱噴射性嘔吐等,神志有時不清,腦脊液檢查有壓力增高,白細胞計數增多等。
2、狂犬病。有被瘋狗貓咬傷史,以吞咽肌抽搐為主,咽肌應激性增強,病人聽見水聲或看見水咽骨立即發生痙攣,劇痛喝水不能下咽,並流大量口涎。
3、其他。如顳頜關節炎、子癇、癔病等。
4、有外傷史。曾有過創傷感染史,哪怕是一點點小創口或創口已癒合,以及分娩、流產、手術、接產等消毒不嚴等都可致病。
5、初期病人張口困難、不安、頭痛、頭暈、疲憊。甚者肌肉強直性痙攣、牙關緊閉、呈苦笑面容,頸、軀幹、下肢後側肌群痙攣,出現腰部上挺,頸項上弓者稱“角弓反張”現象。重者遇聲、光、響動等刺激時,發生吞咽困難,窒息等。也可發生肌肉撕裂,關節脫臼,骨折和舌咬傷。
6、患者潛伏期超過10天以上,起病又慢,每天發作3次左右,及時治療預後良好。若潛伏期未過7天,在3天內,痙攣發作頻繁,多項症狀出現,提示預後不良。
併發症
除可發生骨折、尿瀦留、窒息和呼吸停止外,尚可發生下列併發症:
1、呼吸系統併發症。主要為呼吸困難,窒息是主要死因。在此基礎上可出現咳痰困難,呼吸道不暢,易繼發肺不張和肺炎。2、水電解質失衡。呼吸道不暢、換氣不足而致呼吸性酸中毒。肌痙攣,缺氧和禁食後體內代謝不全,使酸性代謝產物淤積,造成代謝性酸中毒。由於進食困難和補充不足,常有低血鉀,由此引起腹脹。且多汗也可加重離子失衡。
3、缺氧、中毒,可發生心動過速,時間過久可導致心力衰竭,甚至發生休克或心臟停跳。
治療詳情
傷口處理
傷口內的一切壞死組織、異物等均須清除,應在抗毒素治療後,在良好麻醉、控制痙攣下進行傷口處理,徹底清創、充分引流,局部可用3%過氧化氫溶液沖洗,清創後傷口不必縫合包紮。有的傷口看上去已癒合,應仔細檢查痂下有無竇道或死腔。套用抗毒素
目的是中和游離的毒素,所以只在早期有效,毒素已與神經組織結合,則難收效。但由於抗毒素有高達5%~30%的過敏率,故用藥前須做皮內過敏試驗。破傷風人體免疫球蛋白在早期套用有效,一般只用一次。控制痙攣
患者入院後,應住隔離病室,避免光、聲等刺激;避免騷擾患者,減少痙攣發作。據情可交替使用鎮靜、解痙藥物,以減少患者的痙攣和痛苦。營養支持
由於患者不斷陣發痙攣,出大汗等,故每日消耗熱量和水分丟失較多。因此要十分注意營養(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補充和水與電解質平衡的調整。必要時可採用中心靜脈腸
抗生素治療
抗生素可選用青黴素肌肉注射,或大劑量靜脈滴注,可抑制破傷風梭菌。也可給甲硝唑,分次口服或靜脈滴注,持續7~10天。如傷口有混合感染,則相應選用抗菌藥物。 外營養。護理方法
1、對抽搐頻繁、藥物又不易控制的嚴重患者,應儘早進行氣管切開,以便改善通氣;應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勤翻身、拍背,預防墜積性肺炎。2、氣管切開患者應注意作好呼吸道管理,包括氣道霧化、濕化、沖洗等。必要時專人護理,防止意外。
3、嚴格無菌技術,防止交叉感染。已並發肺部感染者,根據菌種選用抗生素。採用留置導尿管改善尿瀦留,安置肛管改善腹脹。
預防詳情
正確處理傷口
1、對於一般小的傷口,可先用自來水或井水把傷口外面的泥、灰沖洗乾淨。有條件的,可在傷口塗上碘酒等消毒藥水,然後在傷口上蓋一塊乾淨的布,輕輕包紮後再到醫院進一步治療。2、對於一些大的傷口,可先用乾淨的布壓住傷口,然後迅速去醫院治療。
3、破傷風桿菌多生長在泥土及鐵鏽中,所以在傷口較深沾染泥土或被鐵鏽類鐵器扎傷時均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4、如果只是蹭破表皮,傷口不深,只要做好適當的清創,不必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用些消毒藥水如紅藥水外擦一下就可以了。
5、如果創面已乾燥,沒有滲出液,可不必再擦拭。
主動免疫
注射破傷風類毒素作為抗原,使機體產生抗體-抗毒素達到免疫的目的,是目前最有效、最可靠、最經濟的預防方法。自動免疫療法共注射3次,第一次皮下注射,間歇6-8周,再進行第二次注射,可獲得基礎免疫;在半年至一年後注射第三次,可獲得較穩定的免疫力;以後每5年加強注射一次。這樣就可獲得較為穩定的免疫力。這種免疫力可保持10年,隨後5年追加注射1次(0.5ml),便能保持足夠的免疫力。有基礎免疫力的傷員,傷後只要皮下注射類毒素0.5ml,便可迅速強化機體的抗破傷風免疫力,不需要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被動免疫
該方法適用於未接受或未完成全程主動免疫注射,而傷口污染、清創不當以及嚴重的開放性損傷患者。破傷風抗毒血清(TAT)是最常用的被動免疫製劑,但有抗原性可致敏。常用劑量是1500U肌注,傷口污染重或受傷超過12小時者,劑量加倍,有效作用維持10日左右。注射前應做過敏試驗。TAT皮內試驗過敏者,可採用脫敏法注射。健康分類導航
疾病分類導航
病理學常識
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種各樣的疾病也以極高的頻率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疾病困擾著人們,讓人們備受折磨。現在,病理學常識帶我們去科學的認識了解這些疾病,在科學的指引下,認清這些疾病的真面目,擺脫疾病的困擾,讓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