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圖書出版社:新生路月刊社
圖書品相:8成品相
庫 存 量:1 本
圖書售價:65.00元
圖書類別:舊期刊
圖書標籤:民國 三十 民國雜誌 合刊 民國三十六年
上書時間:2008-08-02
出版時間:1947-01 印刷時間:1947-01
開本:其它 頁數:25頁
裝訂:平裝
圖書詳細描述
《新生路》月刊,1936年12月創刊於廣州。主辦人為黃慕松。主要撰稿人有馬超俊、林友松、李磊夫、符澤初、劉渠、劉克仁、盧中度、林朝傑等。《新生路》月刊的出現,淵源於宋美齡所倡導的“新生活運動”三周年之際,作為宣傳“新運”的主導刊物《新生路》,其宗旨為引導中國人民改掉陳規陋習,進行精神改造,走向文明健康的明天。只因民國第一夫人的倡導而趨之若鶩,著實也算得上轟轟烈烈。各省、市把本轄區的“新運”開展情況,通過《新生路》及時報導出去,以示自己對新生活的熱愛。《新生路》月刊的內容異常豐富,有“名人題詞”、“新運三周年紀念專文”、“論著”、“科學著譯”、“社會展望”、“古代民族英雄”、“新運訊息”、“新運規程備覽”等專刊論述。為推動宋美齡所倡導並領導和實施的新生活運動,蔣介石作為其丈夫和領袖的雙重身份對“新生活運動”發表了三周年紀念訓詞。從而使曾養甫、錢大鈞、劉維熾等一些政府官員,都紛紛提筆鼓與呼。像《紀念新運與我們應有的努力》、《總會過去一年工作的回顧》、《如何能使新生活運動成功》以及潘公展的《上海新生活運動過去與未來》等文章,寫得生動、激昂,為新生活運動的縱深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新生路》月刊於1949年10月停刊,它是民國期刊較長的刊物之一,也是舉目矚望的黨辦刊物之先鋒。今天影印出版,有助於人們回顧當年內憂外患,物資緊缺之時的執政者是如何引導國民精神的。從而可以幫助我們重新審視那段歷史。
民國期刊
“民國雜誌”指1912年至1949年10月1日前出版發行的雜誌、期刊等。它的內容反映了我國近現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諸領域的歷史發展軌跡。20世紀50年代的北京琉璃廠和上海福州路文化街上,民國雜誌賣價只有幾角、幾分錢一本,如今作為收藏品已升值到十幾元至近百元,且堂而皇之進入拍賣殿堂,成了收藏家手中的珍品,其價值亦隨之登上新台階,令人刮目相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