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千秋出版社的社址設在上海卡德路153弄4號,1933年6月創刊文學半月刊《千秋》,金民天編、錢春濃助編。這家“千秋出版社”與魯迅有過來往,1934年5月23日魯迅日記載曰“午後得千秋社信”。
內容
1934年7月16日出刊的十六開本第二卷第四期《千秋》半月刊,這是自創刊以來的第三十幾期了,讀其內容,並不低俗。
《千秋》雜誌很難見到,除了配上刊影和廣告,再順序作點這一期的篇目介紹。封二為林庚白的詩《玉情》手跡,印得清晰可辨。目錄和著作權頁在卷首,為了利用篇幅,這一頁還有助編錢春濃的文章《盲目的音樂家》的前半篇。接下來連排,分別是董文淵的《殺啦》、方珍穎的《夜來到了人間》、阿家的《鄉村之夜》、丁蔚南的《阿金》、三郎的《私生子》、鄺劍平的《公園側》、傅紅蓼的《〈中國新文學運動史〉》、周樂山的《寶蓮姑娘》、黑嬰的《長夜交響曲》、鼎禹的《山行》續載。從已見到的作品看,以散文隨筆和小說為主。
《千秋》的指導思想也是明確的,有一則題為《現代一般青年之心理》的補白可以全引:“終日無心Study.一心回家去Marry.人生本是To Play.何必成天Unhappy.”署名“自怨”。
這一期《千秋》有不少商業廣告,就所占書篇幅累計地算,可能有兩三頁,占去近九分之一的頁碼。在第11頁,有促訂《千秋》的廣告,加了標點符號後就是:“預定千秋半月刊,全年連郵計洋二元,按期提前寄出。加贈蔣芷芬女士畫扇一頁,可加上款不取分文。”廣告中的“蔣芷芬女士”用了大號字。
民國期刊
“民國雜誌”指1912年至1949年10月1日前出版發行的雜誌、期刊等。它的內容反映了我國近現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諸領域的歷史發展軌跡。20世紀50年代的北京琉璃廠和上海福州路文化街上,民國雜誌賣價只有幾角、幾分錢一本,如今作為收藏品已升值到十幾元至近百元,且堂而皇之進入拍賣殿堂,成了收藏家手中的珍品,其價值亦隨之登上新台階,令人刮目相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