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貨》

《食貨》

1934年12月1日創刊的《食貨》半月刊是食貨學派的基地,因而,研究《食貨》是認識“食貨學派”的根本立足點。《食貨》是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社會經濟史專攻刊物”。

基本信息

簡介

《食貨》第一卷第1期《食貨》第一卷第1期

《食貨》是發表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文章的半月刊。由陶希聖(時任北京大學教授)主編。1934年12月1日創刊﹐上海新生命書局出版發行。自第一卷一期起(每半年十二期為一卷)至第六卷一期止﹐共出版六十一期。1937年7月1日第六卷一期出版後﹐即停刊。後在台灣復刊﹐改為月刊。

刊物宗旨

《食貨》《食貨》

《食貨》在中國社會史論戰及中國社會性質問題論戰的背景下問世。陶希聖聲稱該刊的宗旨是﹕集合正在研究中國經濟﹑社會史尤其是正在蒐集這種史料的人﹐把他們的心得﹑見解﹑方法﹐以及隨手所得的問題﹑材料披露出來。陶希聖提倡讀書﹐提倡一點一滴地蒐集史料﹐強調理論和方法非先取得充分的史料﹐不能證實﹐不能精緻﹐甚至不能產生。《食貨》的出版﹐引起學術界各方面的重視﹐對當時及以後中國經濟﹑社會史的研究具有一定影響。

創辦背景

1934年12月1日,經顧頡剛提議,在陶希聖的努力下,以北京大學法學院的名義創辦的《食貨》半月刊由上海新生命書局發行。刊物原名《史心》,後受正史中“食貨志”的啟發,取名《食貨》。於是,一個“中國社會史專攻”的,並在1949年之前被史學界譽為“是一個最著名的社會經濟史雜誌”的學術期刊,便在近現代史學史上誕生了。

創辦人

陶希聖(1899-1988),原名匯曾,希聖乃其別號。湖北黃岡人,現代史中有名的政學雙棲的風雲人物。

《食貨》《食貨》

陶希聖另一項要被人記住的工作,就是他創辦了《食貨》雜誌。在《食貨》之前,北京社會調查所創辦了《中國社會經濟史集刊》,後來長期由陶孟和與梁方仲打理,在學界頗有一些影響。可是它半年才出一期,無法滿足眾多學者的要求。所以陶希聖決定自己辦刊。1934年11月14日,陶希聖在《北平晨報社會研究周刊》發布《食貨半月刊宣言》,闡述《食貨》半月刊發刊緣起、旨趣與辦法:“這個半月刊的意思,在集合正在研究中國經濟社會史料的人,把他們的心得、見解、方法,以及隨手所得的問題、材料,披露出來。大家可以相互的指點,切實討論,並且進一步可以分工進行。這個半月刊的意思只是這樣,並不像過去所謂的中國社會史論戰那樣的激昂,那樣的趨時。”
是年的12月1日,《食貨》半月刊正式發行。
陶希聖后來說,“我主編《食貨》半月刊,要把這個研究,從政爭扭轉到史學”。另外,也是給他和他的學生的研究成果,尋找一個表達的空間。他自己每個月要給《食貨》補貼100塊錢,《食貨》也從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盈利。

《食貨》的內容是極有特色的。陶希聖首先想到的是編輯當時所有中國經濟社會史論文的索引,為學者提供深入研究的基礎平台。他在“編輯的話”里說,《食貨》要盡力溝通研究中國經濟社會史的人們的訊息。所以不遺餘力地介紹年輕學者們的工作單位、研究興趣和研究方法等,免得人們閉門造車。而且,他還想組織成立“食貨學會”,確定會籍、徵收會費、召開會員大會等等。他說,“倘使大的學會的發起,能成事實,那便有劃時代的成效了”。但是,因後來抗戰爆發而未能如願。
其次,陶希聖提出了“搜讀地方志”的倡議。陶希聖在《食貨》第1卷第2期里就說,希望大家先讀有大都會的地方的縣誌,再以分工的方法,本省人讀本省的縣誌。逐漸積累材料。

意義

《食貨》的創辦,是陶希聖對中國社會史論戰作學術反思以及在政治失意後轉向教學之境遇的一個結果。《食貨》創辦的史學意義,在於其明確打出“社會史專攻”旗幟,對於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的開展,起到了拓荒與奠基的作用,在使中國史學融入世界史學新潮的歷程中,起到了推進的作用。《食貨》的成功,得益於陶希聖在會通史料與理論之研究路上的探索。

影響

《食貨》《食貨》

1971年的時候,陶希聖曾與他的四子陶晉生院士在台北復刊《食貨》,改為月刊,重新豎起“食貨”的大旗。可惜他早年精心培養的學生多半在四五十年代凋零,只有少數在外求學的學生如全漢升、何茲全等有機會做出一些成績,延續了他的經濟社會史的傳統。
有更多年輕人其實並不認識陶希聖,只是讀了《食貨》雜誌以後深受影響,從而走上學術道路。其中就有唐德剛。他把陶希聖稱為“未見面的老師”,稱自己年輕時第一篇《中國郡縣起源考》即是受《食貨》影響而寫。《食貨》半月刊只存在了兩年半,但它的影響仍在持續。

評析

《食貨》半月刊是食貨學派的基地,因而,研究《食貨》是認識“食貨學派”的根本立足點。《食貨》是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社會經濟史專攻刊物”。由於其主編人陶希聖在歷史舞台上所扮演的特殊政治角色,學術界對其學術傾向的判斷存在很大差異,其學術價值一直為政治的強光所遮蔽。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意見認為,《食貨》的創辦意圖是與馬克思主義史學相對抗,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反革命圍剿。陶希聖等人即使以唯物史觀派學人自命,也只是掛著唯物史觀的幌子而已。(註:參見劉茂林:《〈食貨〉之今昔》,《中國史研究動態》1980年第4期。)這種觀點帶有濃重的意識形態色彩,是政治立場直接決定學術立場這一有害假設的產物。而今天,維護學術獨立的意識日漸覺醒,學術是政治的附庸的思維正在被超越,因而以學術的眼光重新打量《食貨》,對其學術內涵加以深究,正確評估它在開闢新的研究路向,確立新的史學范型上的貢獻,也就提上了日程。

《食貨》及“食貨學派”在20世紀中國史學史上是一道絢麗的風景線。高耘暉在《分工研究的方法》(第2卷第2期)中說道:“我以為現在國內對於中國社會史從事研究的人,雖然不少,可是真正有具體組織的,還只是食貨學會。事實上,食貨學會現在或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成為中國社會史研究的一個重心。”齊思和也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他(指陶希聖——作者注)所主編的《食貨半月刊》更是一個最著名的社會經濟史雜誌。”(註:齊思和:《近百年來中國史學的發展》,《燕京社會科學》1949年第10期。)這是時人的評價。
社會史研究在當代史壇蓬勃開展、方興未艾,這與《食貨》及“食貨學派”有著難以割捨的淵源關係。

創刊號資料

書籍作者:陶希聖 主編

圖書出版社:上海新生命書局

圖書品相:8成品相

庫 存 量:1 本

圖書售價:500.00元

圖書類別:民國舊書

圖書標籤:中國 上海 社會史 創刊號 陶希聖

上書時間:2009-11-11

出版時間:1934-12 印刷時間:1934-12-12

開本:16開 頁數:30頁

裝訂:平裝

民國期刊

“民國雜誌”指1912年至1949年10月1日前出版發行的雜誌、期刊等。它的內容反映了我國近現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諸領域的歷史發展軌跡。20世紀50年代的北京琉璃廠和上海福州路文化街上,民國雜誌賣價只有幾角、幾分錢一本,如今作為收藏品已升值到十幾元至近百元,且堂而皇之進入拍賣殿堂,成了收藏家手中的珍品,其價值亦隨之登上新台階,令人刮目相看。
《科學畫報》
《觀察》
《時與文》
《展望》
《國訊》
《柯達商報》
《孔教會雜誌》
《國際新聞周報》
《浙江潮》[民國期刊]
《不忍》
《文學界》
《時與潮》
《時代精神》
《大眾》
《南風》
《月華》
《再生》[民國期刊]
《青年界》
《每周情報》
《風雨談》
《金鋼鑽》
《黑白》[民國期刊]
《天地人》[民國期刊]
《文潮》
《文友》[民國期刊]
《永安月刊》
《作家》
《孤軍》[民國期刊]
《禮拜六》
《學燈》
《新壘》
《史地學報》
《人世間》
《新醫藥刊》
《小說大觀》
《生活教育》
《國藥新聲》
《讀書與出版》
《拓荒者》[民國期刊]
《紫羅蘭》[韓雪歌曲]
《紅玫瑰》[民國期刊]
《南國》[民國期刊]
《文章》[民國期刊]
《宇宙風》
《晨報副鐫》
《新語林》
《郵友》
《中國紡織學會會刊》
《經濟導報》
《教育與民眾》
《經濟導報周刊》
《經濟周刊》
《時與文》
《評論報》
《文萃》
《社會新聞》
《新社會半月刊》
《新月》
《新潮》
《新青年》
《月月小說》
《金剛鑽》
《矛盾》
《香艷雜誌》
《金屋》
《眉語》
《海潮音》
《民間報》
《集美周刊》
《民俗》
《正中》
《社會之花》
《北洋周刊》
《抗戰》
《烽火》[民國期刊]
《海燕》
《中國工人》
《青鶴》
《戰士》[民國期刊]
《經史關係》
《燕京學報》
《小說林》
《中國評論周報》
《水產月刊》
《秦鍾》
《犁頭》
《上海醫報》
《文藝陣地》
《百病自療》
《農業論壇》
《總動員》
《生存》[民國期刊]
《夜鶯》[民國期刊]
《中國學生》
《政治周報》
《社會科學論叢》
《醫事雜誌》
《新中華》
《音樂教育》
《旅行雜誌》
《禹貢》[民國期刊]
《新生》[民國期刊]
《食貨》
《主日學校期刊》
《近思》
《青年公論》
《中央周刊》
《曙光》[民國期刊]
《魯迅風》
《古今》
《世紀評論》
《故宮周刊》
《政衡》
《飯後鍾》
《上海無線電》
《故宮》[民國期刊]
《文學周報》
《紅旗周報》
《工程界》
《南洋史料》
《國際文化》
《大眾醫學》
《國風》[民國期刊]
《中國童子軍》
《青運文獻》
《立言畫刊》
《新潮》
《友誼》[民國期刊]
《萬象》
《文瀾學報》
《生活》[民國期刊]
《啟示》[民國期刊]
《南京中央日報》
《茶話》
《南社湘集》
《實報》
《出版周刊》

《小說月刊》
《中流》
《譯文》
《現代評論》
《光明》
《國文月刊》
《文學》
《太白》
《現實文學》
《詞學季刊》
《東方雜誌》
《譯報周刊》
《逸經》
《中國新書月報》
《讀書生活》
《星期六》[民國期刊]
《世界知識》
《大道》[民國期刊]
《制言》
《吾友》
《平明雜誌》
《國民雜誌》
《紅雜誌》
《麒麟》
《聖經報》
《東北文化月報》
《庸言》
《農業通訊》
《農報》
《進展月刊》
《我存雜誌》
《中原》[民國期刊]
《新生路》
《文壇》
《學林雜誌》
《更生》
《大中華》
《砥柱》
《新認識》
《橄欖月刊》
《新光雜誌》
《莽原》
《中國建設》
《增濤》
《質文》
《實業金融》
《文藝月報》
《中國工業》
《說文月刊》
《希望月刊》
《金屋》
《文華》
《矛盾》[民國期刊]
《中建半月刊》
《長壽》
《時兆》
《高爾基研究年刊》
《文藝春秋》
《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
《人物雜誌》
《廣西文獻期刊》
《氣象研究所集刊》
《中華英文周報》
《統計月報》
《統計界簡訊》
《化學世界》
《中國文摘》
《快樂家庭》
《新少年》

《敬佛月刊》
《觀宗概況》
《大乘月刊》
《中日密教》
《佛學周刊》
《連漏聲》
《大佛學報》
《宜昌佛教居士林林刊》
《西藏班禪駐京辦公處月
《威音》
《頻伽音》
《仁智林叢刊》
《佛化周刊》
《微妙聲月刊》
《弘慈佛學院年刊》
《南瀛佛教會會報》
《北平佛教會月刊》
《東方文化》
《建設》
《亞洲世紀》
《創造月刊》
《中央邊報》
《現代法學月刊》
《朝花》
《新學生》
《千秋》[民國期刊]
《見聞》
《永生》[民國期刊]
《小說季報》
《染化》
《台樟通訊》
《中堅》
《土本工程》
《五洲》
《健美運動》
《生活星期刊》
《軍聲》
《氣象季刊》
《突進》
《風土什志》
《海濤》
《進步青年》
《勵志》
《讀書通訊》
《大俠魂》
《政治周刊》
《國聞周報》
《川康建設》
《西北風》
《時事類編》
《野草》[民國期刊]
《大千》
《航務通訊》
《科學》[民國期刊]
《水星》
《英語周刊》
《西風》[民國期刊]
《土書集刊》
《共產黨人》
《中國稻作》
《突崛》
《地質評論》
《家庭周刊》
《學藝彙刊》
《廣播周報》
《教育通訊》
《中學生》
《科學大眾》
《時代》[民國期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