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學四年要讀的101本書》主要內容:大學四年,要做很多事,更應該讀很多書。而且重要的是要讀有意義的書。與學校和教育部門開列的所謂必讀書目不同,《大學四年要讀的101本書》立足於“必讀”、“能讀”、“願讀”等原則,綜合國內外文化名人給年輕人的閱讀推薦,更貼近學習和生活實際。大學四年,讀完這些書,人生將由此展開和深入。
作者
編者、譯者:尚艷芳
編輯推薦
《大學四年要讀的101本書》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教誨,同學之間互贈的友情。
開卷有益,但是生命有限,大學四年更是短暫。如果每周讀一本書,四年才能讀208本書。如何有效讀書,請參考《大學四年要讀的101本書》意見。
必讀之書:一些經典名著,滋養了人類的靈魂,是每個人必備的精神食糧,需要反覆閱讀。譬如《論語》《哈姆萊特》《存在與虛無》等。
能讀之書:一些經典之作,理論艱深、文字晦澀,時代意義並不強,讀之容易喪失信心,所以推薦一些必讀而易讀之作。譬如《哲學的故事》《插圖劍橋中國史》等。
願讀之書:讀書不僅是任務,更是樂趣,良好的閱讀應該出於自願,毫不勉強,才能讀出人生趣味來。《大學四年要讀的101本書》推薦了《金庸作品集》《王小波作品集》《那些憂傷的年輕人》等作品。
時新之書:經典並非只是百年前的作品,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經典之作。譬如《文化苦旅》《挪威的森林》《情人》《萬曆十五年》等。
有用之書:讀書除了積累知識,提高文化素養,也有現實功用需要。除了經典名著以外,還推薦了一些有實用價值的書。譬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等。
目錄
文學類
《源氏物語》
《牡丹亭》
《哈姆雷特》
《浮士德》
《瓦爾登湖》
《追憶似水年華》
《新月集》
《先知》
《約翰·克利斯朵夫》
《人間詞話》
《博爾赫斯小說集》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北回歸線》
《吾國與吾民》
《邊城》
《憤怒的葡萄》
《張愛玲典藏全集》
《圍城》
《未央歌》
《小王子》
《局外人鼠疫》
《一九八四》
《麥田裡的守望者》
《金庸作品集》
《百年孤獨》
《王小波文集》
《野火集》
《醜陋的中國人》
《挪威的森林》
《情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文化苦旅》
《平凡的世界》
《活著》
哲學類
《沉思錄》
《壇經》
《哲學的故事》
《西方的智慧》
《精神分析引論》
《存在與時間》
《人,詩意地棲居》
《中國文化要義》
《第二性》
《金賽性學報告》
《存在與虛無》
《西方哲學史》
《中國哲學簡史》
《動機與人格》
《人生十論》
《論語別裁》
《梁漱溟問答錄》
《蘇菲的世界》
《士與中國文化》
勵志類
《致加西亞的信》
《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歷史類
《史記》
《資治通鑑》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世界文明史》
《寬容》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劍橋插圖中國史》
《鄉土中國》
《菊與刀》
《光榮與夢想》
《晚清七十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
《全球通史》
《歷史研究》
《中國人史綱》
《萬曆十五年》
經濟類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後工業社會的來臨》
《小的是美好的》
《追求卓越》
《第五項修煉》
《賣桔者言》
《經濟學原理》
《經濟學》
政治類
《政治學》
《論自由》
《建國方略》
《論美國的民主》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第三波》
科學類
《萬物簡史》
《科學史》
《中國科學技術史》
《科學與人類行為》
《所羅門王的指環》
《別鬧了,費曼先生》
《時間筒史》
《過去2000年最偉大的發明》
其他
《曾國藩家書》
《中國人的精神》
《寂靜的春天》
《歷史深處的憂慮》
《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
《源氏物語》
《源氏物語》全書共54回,近百萬字。故事涉及三代,歷70餘年,所涉人物400多位,其中性格鮮明的也有二三十人。人物以上層貴族為主,也有下層士族及平民百姓。全書以源氏家族為中心,上半部寫了源氏公子與眾妃、侍女的種種愛情生活;後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熏君為主人公,鋪陳了複雜紛繁的男女情感糾葛。
《源氏物語》是最早全面展示東方人對性愛的獨特態度和方式的作品,此書頗似我國唐代的傳奇,宋代的話本(即白話小說)。但行文典雅,極具散文韻味。加之書中大量引用漢詩,及《禮記》《史記》《戰國策》《漢書》等中國古籍史實和典故,因此讀來具有濃郁的中國古典文學氣息。
《源氏物語》被稱為日本的“國寶”,被認為是日本的《紅樓夢》,但比中國的《紅樓夢》早了700多年。它與中國的《紅樓夢》《唐詩選》《阿Q正傳》等並列為世界公認的亞洲文學十大理想藏書,並被譽為日本文學的靈感之源。《源氏物語》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比中國的第一批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及歐洲最早的《十日談》要早300多年。
作者
紫式部又稱紫姬,是日本平安時代中期的女性作家,本姓藤原,字不詳。日本古代婦女是沒有名字的,紫式部只是後人給她寫的作品加上的名字。因其長兄任式部丞,而當時宮中女官往往以其父兄的官銜為名,以顯其身份,所以稱為藤氏部;後來因她所寫的《源氏物語》中女主人公紫姬為世人傳誦,遂改稱她紫式部。紫式部確切的生卒年月不詳,普遍認為是生於978年,死於1015年。
年幼的時候,紫式部就已經能看懂古漢語等作品,有才女之稱。長德四年(公元998年)左右,22歲的她與比自己年長20多歲的藤原宣孝結婚,在長保元年(公元999年)時生下女兒藤原賢子。結婚3年後藤原宣孝就去世了。
在寡居生活中,紫式部因創作《源氏物語》而聲名遠揚,受到藤原道長等高官顯貴的器重。寬弘二年(公元1005年)12月29日紫式部進入後宮,她擔任後宮皇后藤原彰子(藤原道長的女兒)的女官,為她講授《日本書紀》和《白氏文集》等漢籍古書。大約在1013年離開後宮。
在皇宮時期紫式部有《紫式部日記》和《紫式部集》等著作。前者又名《紫日記》,屬日記文學,主要記述侍奉彰子時的宮廷生活、所見所聞。如宮儀慶典、宮中女官的容貌、才華和性格等。後者又稱《紫式部家集》,收和歌作品123首,按年代順序排列,描述了作者從少女時代到晚年的生活和感受。和《源氏物語》一樣,……
盤點生活勵志書籍(八)
人生需要學習,人生需要智慧,人生需要奮鬥,人生需要勵志,讀一讀生活勵志圖書,感悟人生,不斷的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