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史話(新版)
● 1、 計算機始祖 ● 36、 蘋果穿雨衣
● 2、 第一抹曙光 ● 37、 三比二要好
● 3、 編織的程式 ● 38、 PC新霸主
● 4、 失敗的英雄 ● 39、 龍夢變成真
● 5、 攜手共赴難 ● 40、 窗含千秋雪
● 6、 穿孔制表機 ● 41、 最長的工程
● 7、 繼往與開來 ● 42、 平地太陽風
● 8、 真空馴電子 ● 43、 四比三更好
● 9、 電腦創世記 ● 44、 任天堂崛起
● 10、千秋電腦父 ● 45、 英雄出少年
● 11、電腦群英譜 ● 46、 軟體起風雲
● 12、巨人的秘密 ● 47、 微軟登王座
● 13、二戰建奇勳 ● 48、 好風憑藉力
● 14、璀燦雙子星 ● 49、 硬碟與軟碟
● 15、成功的預言 ● 50、 高級的語言
● 16、父子兵上陣 ● 51、 語言的革命
● 17、聖誕獻厚禮 ● 52、 鍵盤與滑鼠
● 18、單騎斗巨人 ● 53、 桌面出版者
● 19、矽谷的誕生 ● 54、 下棋的機器
● 20、天才八叛逆 ● 55、 AI的旗幟
● 21、同時的發明 ● 56、 機器數學家
● 22、五十億賭注 ● 57、 電腦大災難
● 23、巨型克雷機 ● 58、 黑色的幽靈
● 24、爆發超新星 ● 59、 多媒體之年
● 25、王安的悲劇 ● 60、 海量存儲器
● 26、英特爾創業 ● 61、 聲音起爆器
● 27、晶片計算機 ● 62、 真實的謊言
● 28、牛郎星升空 ● 63、 神奇的虛擬
● 29、微軟樹大旗 ● 64、 奔騰的時代
● 30、微電腦先鋒 ● 65、 走出死亡谷
● 31、遊戲機溯源 ● 66、 天價啟動我
● 32、車庫譜新曲 ● 67、 電影魔術師
● 33、蘋果的滋味 ● 68、 偉大的轉折
● 34、大象踢踏舞 ● 69、 重建IBM
● 35、跨進新紀元 ● 70、 人機世紀戰
xcgxh 2008-08-15 15:03
作者簡介:
葉平
來自 維客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作 者 簡 介
---
葉 平,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 副所長,研究員。兼任 基礎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教育統計與管理專業委員會 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 理事
中國教育學會普通教育評價專業委員會 理事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 會員
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副主任
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學術委員會 委員
湖北省教育學會教育信息化專業委員會 副理事長
湖北省計算機學會教育與培訓專業委員會 委員
湖北省科普作家協會 理事
湖北省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實驗區專家委員會 委員
湖北省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試點學校專家委員會 委員
武漢市信息技術教育專家諮詢委員會 委員
《湖北教育科學》雜誌 副主編
《現代中國小教育》雜誌 特約編輯(記者)
《網路科技時代》雜誌專家指導委員會 委員
●撰著或主編(或參與主編)的教育科研著作:《創新教育新論》《學生素質教育管理、評價與監控》《教師工作評價的理論與技術》《農科教結合研究》《學生學習評價與監控》《迎接知識經濟的教育創新》《憂思與希望·湖北省重讀輟學問題研究》《現代遠程教育》《“十五”期間湖北省教育事業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研究》《中學生材料作文》《聯考改革新視點叢書》(語文、數學、英語)《中國小研究性學習叢書》(國小課例篇、國中課例篇、高中課例篇、教師指導書》 《研究性學習學生指導叢書》(國小 版 1~2冊、國中版1~2冊、高中版1~2冊)《綜合實踐活動·國小信息技術》(城市版1~8冊、農村版1~2冊) 《湖北省普通中國小常規管理制度與規程實用手冊》(國小版、國中版、高中版)等36部;主編《研究性學習百科資源虛擬網站光碟》10套。
●參與撰寫的學術著作:《中國教育現代化的區域發展》《中國農村經濟振興的必由之路》《走向21世紀的中國教育》《教育規劃理論與實踐》《中國農村教育的戰略選擇》《湖北省教育發展戰略研究》《湖北發展戰略》《湖北省人口發展戰略與對策研究》《農村教育綜合改革理論與實踐》《知識經濟與教育改革》《灰色系統研究新進展》《教育評價辭典》《教育投資項目管理》《2000年湖北教育藍皮書》《21世紀的抉擇》《中國教育·研究與評論·第2輯》《楚天學術·第3輯》《食品衛生檢驗方法註解·微生物學部分》《家庭養生保健百科》等19部。
●獨著(或與羅治馨合著)科普著作:《電腦世紀的天方夜譚》《電腦科學傳奇》《中國換筆潮》《電腦風雲》《電腦史話》《圖說電腦史》《娃娃電腦趣味遊戲程式》《怎樣用PC機編制遊戲程式》《網際網路傳奇》《電腦時代的先鋒》《電腦與網路之父》《賽伯空間的異類》《沒有終點的旅程》等13部。
●在省級或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各類學術論文和科普作品約400餘篇。發表(出版)各類文字共約800萬字。學術論文被《新華文摘》轉載2篇,在權威核心期刊《教育研究》發表論文5篇。曾任《中國青年報》《中國電腦教育報》《電腦報》《電腦愛好者》《少年電腦世界》《學生電腦》《大眾電腦報》《江蘇電視教育》《eNet》等報刊(網站)專欄作家。
●多次主持(或參與主持)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世界銀行貸款項目、湖北省科委、湖北省教委、武漢市科委等下達的重點課題;參與承擔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八五”、“九五”、“十五”重點課題。研究成果曾獲全國優秀少兒科普圖書三等獎、湖北省優秀科普圖書二等獎;中國教育統計與管理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全國普教評價學會優秀成果三等獎、全國計算機套用交流會優秀論文獎;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北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北省首屆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湖北省委宣傳部優秀專題文章二等獎、湖北省教委優秀論文獎等多種獎勵。
●近年完成的獲獎科研成果:
●參與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八五”重點課題《農村教育綜合改革與農村社會全面進步》,為總報告執筆人,《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刊發,課題叢書第2部《中國農村經濟振興的必由之路》主要撰稿者。該課題及總報告獲中國巨觀教育研究成果一等獎、全國第二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 一等獎。
●學術論文《創新教育解析》由《教育研究》1999年12期首篇刊發,《新華文摘》2000年第3期轉載,2000年10月獲湖北省第三屆教育科研優秀成果 二等獎,2001年8月獲第六屆國際華人教育論壇 優秀論文獎。
●學術論文《賽伯空間文化:知識經濟時代的文化教育景觀》被《新華文摘》1999年第12期轉載。
●2000年5月,學術著作《農科教結合研究---機理、模式與效益評價》獲湖北省經貿委、省教育廳頒發 教育經濟學成果 一等獎。
●2000年9月,獲湖北省科普作家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 優秀科普創作者獎。
●2000年10月,學術著作《迎接知識經濟的教育創新》獲湖北省第三屆教育科研優秀成果 一等獎。
●2001年5月,學術論文《關於人口素質與普及教育的若干問題》獲湖北省政協優秀論文 特等獎。
●2001年9月,獲湖北大學研究生處頒發的1999~2001年度 研究生教學質量優秀獎。
●2002年12月,研究報告《人口文化素質與教育發展的實證研究》獲湖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省級課題 二等獎。
●2002年12月,個人網站《賽伯時空網》獲全國中國小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頒發的首屆全國優秀教育特色網站獎。
●2003年10月,系列論文《創新教育研究》獲湖北省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三等獎(湖北省政府獎)。
●2004年5月,經公示後,被授予“湖北省政府研究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2004年8月,學術著作《學生素質教育管理、評價與監控》獲湖北省第四屆教育科研優秀成果 一等獎。
●2004年12月,個人網站《賽伯時空網》獲全國中國小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頒發的第二屆全國中國小教育特色主題網站 一等獎。
●2005年8月,學術論文《我國中等發達地區教育現代化的戰略選擇》獲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頒發的 專題優秀文章 三等獎。
●2006年7月,個人網站《賽伯時空網》及主持網站《校本研究網》雙獲2006全國中國小教育特色主題網站一等獎。
xcgxh 2008-08-15 15:03
電腦史話(1)――計算機始祖
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電腦,已歷經了50多個春華秋實。50餘年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間,電腦卻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回顧電腦發展的歷史,並依此上溯它的起源,真令人驚嘆滄海桑田的巨變;歷數電腦史上的英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發明故事,將給後人留下了長久的思索和啟迪。請讀者隨著我們的史話倒轉時空,從電腦最初的源頭說起。
誰都知道,電腦的學名叫做電子計算機。以人類發明這種機器的初衷,它的始祖應該是計算工具。英語裡“Calculus”(計算)一詞來源於拉丁語,既有“算法”的含義,也有腎臟或膽囊里的“結石”的意思。遠古的人們用石頭來計算捕獲的獵物,石頭就是他們的計算工具。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說,人類最早的計算工具是手指,英語單詞“Dight”既表示“手指”又表示“整數數字”;而中國古人常用“結繩”來幫助記事,“結繩”當然也可以充當計算工具。石頭、手指、繩子……,這些都是古人用過的“計算機”。
不知何時,許多國家的人都不約而同想到用“籌碼”來改進工具,其中要數中國的算籌最有名氣。商周時代問世的算籌,實際上是一種竹製、木製或骨制的小棍。古人在地面或盤子裡反覆擺弄這些小棍,通過移動來進行計算,從此出現了“運籌”這個詞,運籌就是計算,後來才派生出“籌”的詞義。中國古代科學家祖沖之最先算出了圓周率小數點後的第6位,使用的工具正是算籌,這個結果即使用筆算也很不容易求得。
歐洲人發明的算籌與中國不盡相同,他們的算籌是根據“格子乘法”的原理製成。例如要計算1248×456,可以先畫一個矩形,然後把它分成3×2個小格子,在小格子邊依次寫下乘數、被乘數的各位數字,再用對角線把小格子一分為二,分別記錄上述各位數字相應乘積的十位數與個位數。把這些乘積由右到左,沿斜線方向相加,最後就得到乘積。1617年,英國數學家納皮爾把格子乘法表中可能出現的結果,印刻在一些狹長條的算籌上,利用算籌的擺放來進行乘、除或其他運算。納皮爾算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歐洲人主要的計算工具。
算籌在使用中,一旦遇到複雜運算常弄得繁雜混亂,讓人感到不便,於是中國人又發明了一種新式的“計算機”。
著名作家謝爾頓在他的小說《假如明天來臨》里講過一個故事:騙子傑夫向經銷商兜售一種袖珍計算機,說它“價格低廉,絕無故障,節約能源,十年中無需任何保養”。當商人打開包裝盒一看,這台“計算機”原來是一把來自中國的算盤。世界文明的四大發源地──黃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先後都出現過不同形式的算盤,只有中國的珠算盤一直沿用至今。
珠算盤最早可能萌芽於漢代,定型於南北朝。它利用進位制記數,通過撥動算珠進行運算:上珠每珠當五,下珠每珠當一,每一檔可當作一個數位。打算盤必須記住一套口訣,口訣相當於算盤的“軟體”。算盤本身還可以存儲數字,使用起來的確很方便,它幫助中國古代數學家取得了不少重大的科技成果,在人類計算工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15世紀以後,隨著天文、航海的發展,計算工作日趨繁重,迫切需要探求新的計算方法並改進計算工具。1630年,英國數學家奧特雷德使用當時流行的對數刻度尺做乘法運算,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若採用兩根相互滑動的對數刻度尺,不就省得用兩腳規度量長度嗎?他的這個構想導致了“機械化”計算尺的誕生。
奧特雷德是理論數學家,對這個小小的計算尺並不在意,也沒有打算讓它流傳於世,此後二百年,他的發明未被實際運用。18世紀末,以發明蒸汽機聞名於世的瓦特,成功地制出了第一把名副其實的計算尺。瓦特原來就是一位儀表匠,他的蒸汽機工廠投產後,需要迅速計算蒸汽機的功率和氣缸體積。瓦特設計的計算尺,在尺座上多了一個滑標,用來“存儲”計算的中間結果,這種滑標很長時間一直被後人所沿用。
1850年以後,對數計算尺迅速發展,成了工程師們必不可少的隨身攜帶的“計算機”,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它仍然是代表工科大學生身份的一種標誌。
凝聚著許許多多科學家和能工巧匠智慧的早期計算工具,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發揮過巨大作用,但也將隨著科學發展而逐漸消亡,最終完成它們的歷史使命。
xcgxh 2008-08-15 15:04
電腦史話(2)第一抹曙光
第一台真正的計算機是著名科學家帕斯卡(B.Pascal)發明的機械計算機。
帕斯卡1623年出生在法國一位數學家家庭,他三歲喪母,由擔任著稅務官的父親拉扯他長大成 人。從小,他就顯示出對科學研究濃厚的興趣。
少年帕斯卡對他的父親一往情深,他每天都看著年邁的父親費力地計算稅率稅款,很想幫助做點事,可又怕父親不放心。於是,未來的科學家想到了為父親製做一台可以計算稅款的機器。19歲那年,他發明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台機械計算機。
帕斯卡的計算機是一種系列齒輪組成的裝置,外形像一個長方盒子,用兒童玩具那種鑰匙鏇緊發條後才能轉動,只能夠做加法和減法。然而,即使只做加法,也有個“逢十進一”的進位問題。聰明的帕斯卡採用了一種小爪子式的棘輪裝置。當定位齒輪朝9轉動時,棘爪便逐漸升高;一旦齒輪轉到0,棘爪就“咔嚓”一聲跌落下來,推動十位數的齒輪前進一檔。
帕斯卡發明成功後,一連製作了50台這種被人稱為“帕斯卡加法器”的計算機,至少現在還有5台保存著。比如,在法國巴黎工藝學校、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都可以看到帕斯卡計算機原型。據說在中國的故宮博物院,也保存著兩台銅製的複製品,是當年外國人送給慈僖太后的禮品,“老佛爺”哪裡懂得它的奧妙,只把它當成了西方的洋玩具,藏在深宮裡面。
帕斯卡是真正的天才,他在諸多領域內都有建樹。後人在介紹他時,說他是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流體動力學家和機率論的創始人。凡是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一個關於液體壓強性質的“帕斯卡定律”,這個定律就是他的偉大發現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甚至還是文學家,其文筆優美的散文在法國極負盛名。可惜,長期從事艱苦的研究損害了他的健康,1662年英年早逝,死時年僅39歲。他留給了世人一句至理名言:“人好比是脆弱的蘆葦,但是他又是有思想的蘆葦。”
全世界“有思想的蘆葦”,尤其是計算機領域的後來者,都不會忘記帕斯卡在渾沌中點燃的亮光。1971年發明的一種程式設計語言──PASCAL語言,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先驅,使帕斯卡的英名長留在電腦時代里。
帕斯卡逝世後不久,與法蘭西毗鄰的德國萊茵河畔,有位英俊的年輕人正挑燈夜讀。黎明時分,青年人站起身,揉了一下疲乏的腰部,臉上流露出會心的微笑,一個朦朧的構想已醞釀成熟。雖然在帕斯卡發明加法器的時候,他尚未出世,但這篇由帕斯卡親自撰寫的關於加法計算機的論文,卻使他似醍醐灌頂,勾起強烈的發明欲。他就是德國大數學家、被《不列顛百科全書》稱為“西方文明最偉大的人物之一”的萊布尼茨(G.Leibnitz)。
萊布尼茨早年曆經坎坷。當幸運之神降臨之時,他獲得了一次出使法國的機會。帕斯卡的故鄉張開臂膀接納他,為他實現計算機器的夙願創造了契機。在巴黎,他聘請到一些著名機械專家和能工巧匠協助工作,終於在1674年造出一台更完美的機械計算機。
萊布尼茨發明的新型計算機約有1米長,內部安裝了一系列齒輪機構,除了體積較大之外,基本原理繼承於帕斯卡。不過,萊布尼茨技高一籌,他為計算機增添了一種名叫“步進輪”的裝置。步進輪是一個有9個齒的長圓柱體,9個齒依次分布於圓柱表面;旁邊另有個小齒輪可以沿著軸向移動,以便逐次與步進輪嚙合。每當小齒輪轉動一圈,步進輪可根據它與小齒輪嚙合的齒數,分別轉動1/10、2/10圈……,直到9/10圈,這樣一來,它就能夠連續重複地做加法。
稍熟悉電腦程式設計的人都知道,連續重複計算加法就是現代計算機做乘除運算採用的辦法。萊布尼茨的計算機,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一應俱全,也給其後風靡一時的手搖計算機鋪平了道路。
不久,因獨立發明微積分而與牛頓齊名的萊布尼茨,又為計算機提出了“二進制”數的設計思路。有人說,他的想法來自於東方中國。
大約在公元1700年左右某天,友人送給他一幅從中國帶來圖畫,名稱叫做“八卦”,是宋朝人邵雍所摹繪的一張“易圖”。萊布尼茨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八卦的每一卦象,發現它們都由陽(—)和陰(--)兩種符號組合而成。他撓有興趣地把8種卦象顛來倒去排列組合,腦海中突然火花一閃──這不就是很有規律的二進制數字嗎?若認為陽(—)是“1”,陰(--)是“0”,八卦恰好組成了二進制000到111共8個基本序數。正是在中國人睿智的啟迪下,萊布尼茨最終悟出了二進制數之真諦。雖然萊布尼茨設計的計算機用的還是十進制,但他率先系統提出了二進制數的運算法則,直到今天,二進制數仍然左右著現代電腦的高速運算。
帕斯卡的計算機經由萊布尼茨的改進之後,人們又給它裝上電動機以驅動機器工作,成為名符其實的“電動計算機”,並且一直使用到本世紀20年代才退出舞台。儘管帕斯卡與萊布尼茨的發明還不是現代意義上的計算機,但它們畢竟昭示著人類計算機史里的第一抹曙光。
xcgxh 2008-08-15 15:04
電腦史話(3)“編織”的程式
要讓機器聽人類的話,按人類的意願去計算,就要實現人與機器之間的對話,或者說,要把人類的思想傳送給機器,讓機器按人的意志自動執行。
說來也怪,實現人與機器對話的始作俑者卻不是研製計算機的那些前輩,而是與計算機發明毫不相干的兩位法國紡織機械師。他們先後發明了一種指揮機器工作的“程式”,把思想直接“注入”到了提花編織機的針尖上。
顧名思義,提花編織機具有升降紗線的提花裝置,是一種能使綢布編織出圖案花紋的織布機器。
應該是,提花編織機最早出現在中國。在我國出土的戰國時代墓葬物品中,就有許多用彩色絲線編織的漂亮花布。據史書記載,西漢年間,鉅鹿縣紡織工匠陳寶光的妻子,能熟練地掌握提花機操作技術,她的機器配置了120起一部分經線,真正成功的改進是在80那是舉世矚目的法國大革命的年代──攻打巴士底獄,推翻封建王朝,武裝保衛巴黎,市民們高唱著“馬賽曲”,紛紛走上街頭,革命風暴如火如荼。雖然傑卡德在1790年,考文垂附近的鄉村里就有了600台,”(傑卡德)一詞的詞條下,英語和漢語的意思居然都是“提花機”,可見,傑卡德的名字已經與提花機融為了一體。傑卡德提花機的原理,即使到了電腦時代的今天,依然沒有更大的改動,街頭巷尾小作坊里使用的手工絨線編織機,其基本結構仍與傑卡德編織機大體相似。
此外,傑卡德編織機“千瘡百孔”的穿孔卡片,不僅讓機器編織出絢麗多彩的圖案,而且意味著程式控制思想的萌芽,穿孔紙帶和穿孔卡片也廣泛用於早期電腦以存儲程式和數據。或許,我們現在把“程式設計”俗稱為“編程式”,就引申自編織機的“編織花布”的詞義。
xcgxh 2008-08-15 15:05
電腦史話(4)失敗的英雄
今天出版的許多計算機書籍扉頁里,都登載著巴貝奇(C.Babbage)的照片:寬闊的額,狹長的嘴,銳利的目光顯得有些憤世嫉俗,堅定的但絕非缺乏幽默的外貌,給人以一個極富深邃思想的學者形象。
巴貝奇是一位富有的銀行家的兒子,1792年出生在英格蘭西南部的托特納斯,後來繼承了相當豐厚的遺產,但他把金錢都用於了科學研究。童年時代的巴貝奇顯示出極高的數學天賦,考入劍橋大學後,他發現自己掌握的代數知識甚至超過了教師 事情還得從法國講起。18這件事也許就是巴貝奇萌生研製計算機構想的起因。巴貝奇在他的自傳《一個哲學家的生命歷程》里,寫到了大約發生在1812年的一件事:“有一天晚上,我坐在劍橋大學的分析學會辦公室里,神志恍惚地低頭看著面前打開的一張對數表。一位會員走進屋來,瞧見我的樣子,忙喊道:‘喂!你夢見什麼啦?’我指著對數表回答說:‘我正在考慮這些表也許能用機器來計算!’”
巴貝奇的第一個目標是製作一台“差分機”。所謂“差分”的含義,是把函式表的複雜算式轉化為差分運算,用簡單的加法代替平方運算。那一年,剛滿20歲的巴貝奇從法國人傑卡德發明的提花編織機上獲得了靈感,差分機設計閃爍出了程式控制的靈光──它能夠按照設計者的旨意,自動處理不同函式的計算過程。
巴貝奇耗費了整整十年光陰,於1822位小數,當即就演算出好幾種函式表。由於當時工業技術水平極低,第一台差分機從設計繪圖到機械零件加工,都是巴貝奇親自動手完成。當他看著自己的機器製作出準確無誤的《數學用表》,高興地對人講:“哪怕我的機器出了故障,比如齒輪被卡住不能動,那也毫無關係。你看,每個輪子上都有數字標記,它不會欺騙任何人。”以後實際運用證明,這種機器非常適合於編制航海和天文方面的數學用表。
成功的喜悅激勵著巴貝奇,他連夜奮筆上書皇家學會,要求政府資助他建造第二台運算精度為20位的大型差分機。英國政府看到巴貝奇的研究有利可圖,破天荒地與科學家簽訂了第一個契約,財政部慷慨地為這台大型差分機提供出1.7萬英鎊的資助。巴貝奇自己也貼進去1.3萬英鎊巨款,然而,第二台差分機在機械製造工廠里觸上了“暗礁”。
第二台差分機大約有25000個零件,那天清晨,巴貝奇走進車間,偌大的作業場空無一人,只剩下滿地的滑車和齒輪,四處一片狼藉。他呆立在尚未完工的機器旁,深深地嘆了口氣。在痛苦的煎熬中,他無計可施,只得把全部設計圖紙和已完成的部分零件送進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供人觀賞。
1842年,在巴貝奇的一生中是極不平常的一年。英國政府宣布斷絕對他的一切資助,連科學界的友人都用一種怪異的目光看著他。英國首相譏諷道:“這部機器的唯一用途,就是花掉大筆金錢!”同行們譏笑他是“愚笨的巴貝奇”。皇家學院的權威人士,包括著名天文學家艾瑞等人,都公開宣稱他的差分機“毫無任何價值”……
xcgxh 2008-08-15 15:05
電腦史話(5)攜手共赴難
就在痛苦艱難的時刻,孤獨苦悶的巴貝奇意外地收到一封來信,寫信人不僅對他表示理解而且還希望與他共同工作。娟秀字型的簽名,表明了她不凡的身份──伯爵夫人。
接到信函後不久,巴貝奇實驗室門口走進來一位年輕的女士。她身披素雅的斗蓬,鬢角上斜插一朵白色的康乃馨,顯得那么典雅端莊。巴貝奇一時愣在那裡,他與這位女士似曾相識,又想不起曾在何處邂逅。女士落落大方地作了自我介紹,正是那位寫信人。
“您還記得我嗎?”女士低聲問道,“十多年前,您還給我講過差分機原理。”看到巴貝奇迷惑的眼神,她又笑著補充說:“您說我像野人見到瞭望遠鏡。”巴貝奇恍然大悟,想起已經十分遙遠的往事。面前這位女士和那個小女孩之間,依稀還有幾分相似。
原來,或許是這個小女孩特殊的氣質,在巴貝奇的記憶里打下了較深的印記。他趕緊請阿達入座,並欣然同意與這位小有名氣的數學才女共同研製新的計算機器。
就這樣,在阿達27今天我們再回首看看巴貝奇的設計,分析機的思想仍然閃爍著天才的光芒。
由於巴貝奇晚年因喉疾幾乎不能說話,介紹分析機的文字主要由阿達替他完成。阿達在一篇文章里介紹說:“這台機器不論在可能完成的計算範圍、簡便程度以及可靠性與精確度方面,或者是計算時完全不用人參與這方面,都超過了以前的機器。”巴貝奇把分析機設計得那樣精巧,他打算用蒸汽機為動力,驅動大量的齒輪機構運轉。 ),其基本原理與帕斯卡的轉輪相似,用齒輪間的嚙合、鏇轉、平移等方式進行數字運算。為了加快運算速度,他改進了進位裝置,使得50位數加50眾所周知,年,這種語言被正式命名為ADA貧困交加,無休止的腦力勞動,使阿達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1852年,懷著對分析機成功的美好夢想,軟體才女英年早逝,死時年僅36歲。阿達去世後,巴貝奇又默默地獨自堅持了近20年。晚年的他已經不能準確地發音,甚至不能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但是他仍然百折不撓地堅持工作。1871年,為計算機事業貢獻畢生精力的先驅者巴貝奇,終於滿懷著對分析機無言的悲悵,孤獨地離開了人世。有人把他的大腦用鹽漬著保存起來,想經過若干年後,有更先進技術來研究他大腦保存的精神。
分析機終於沒能造出來,巴貝奇和阿達失敗了。巴貝奇和阿達的失敗是因為他們看得太遠,分析機的構想超出了他們所處時代至少一個世紀!社會發展的需求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可能,使得他們注定要成為的悲劇人物。儘管如此,巴貝奇和阿達為電腦科學留下了一份極其珍貴的精神遺產.。
xcgxh 2008-08-15 15:05
電腦史話(6)――穿孔制表機
將國外出版的多媒體百科全書光碟插入電腦,然後鍵入“punched card”(穿孔卡)作為關鍵字搜尋。你會發現,電腦螢幕將從“Jacquard”(傑卡德)條目開始,連帶著顯示出早期計算機發展簡史。緊靠著“傑卡德”詞條的,是另外一個姓名“H.Hollerrith”。
該詞條解釋說,穿孔卡是早期計算機輸入信息的設備,通常可以儲存80列數據。它是一種很薄的紙片,)的偉大發明。
公元1880霍列瑞斯博士是德國僑民,早年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礦業學院,學的是採礦專業。大學畢業後來到人口調查局,從事的第一項工作就是人口普查。他曾與同事們一起,深入到許多家庭,填表徵集資料,深知每個數據都來之不易;他也曾終日埋在數據堆里,用手搖計算機“搖”得滿頭大汗,一天下來,也統計不出幾張表格的數據。
人口普查需要大量處理的是數據,如年齡、性別等用調查表採集的項目,並且還要統計出每個社區有多少兒童和老人,有多少男性公民和女性公民等等。這些數據是否也可由機器自動進行統計?採礦工程師霍列瑞斯想到了紡織工程師傑卡德80年前發明的穿孔紙帶。傑卡德提花機用穿孔紙帶上的小孔,主要用來控制提花操作的步驟,即編寫程式,霍列瑞斯則進一步構想要用它來儲存和統計數據,發明一種自動制表的機器。
人口調查局的業務異常繁忙,一個行政機構也不可能提供時間和經費讓公務員搞什麼科學研究。兩年後,霍列瑞斯博士離開了人口局,到專利事務所工作過一段時間,也曾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一邊工作,一邊致力於自動制表機的研製。
霍列瑞斯首先把穿孔紙帶改造成穿孔卡片,以適應人口數據採集的需要。由於每個人的調查數據有若干不同的項目,如性別、籍貫、年齡等等。霍列瑞斯把每個人所有的調查項目依次排列於一張卡片,然後根據調查結果在相應項目的位置上打孔。例如,穿孔卡片“性別”欄目下,有“男”和“女”兩個選項;“年齡”欄目下有從“0歲”到“70直到1888人工作,全國的數據統計僅用了1公司兼併。1924傑卡德和霍列瑞斯分別用開創了程式設計和數據處理之先河。以歷史的目光審視他們的發明,正是這種程式設計和數據處理,構成了電腦“軟體”的雛形。
xcgxh 2008-08-15 15:06
電腦史話(7)――繼往與開來
巴貝奇巨星隕落後,世人已逐漸將他淡忘,20世紀已經來臨。計算機的歷史等待著,等待著巴貝奇式的人物再世,等待著人類劃時代的壯舉。
大約在1936三年之後,正如萊布尼茨在書里“找到”帕斯卡一樣,艾肯也是在圖書館裡“發現”的巴貝奇和阿達。巴貝奇和阿達的論文,令年輕人心搖旌動。70多年過去後,巴貝奇仿佛還在對他娓娓而談:“任何人如果不接受我失敗的教訓,還仍然下決心去研製一台把數學分析的全部工作都包括在內的機器的話,我不怕把自己的名譽交給他去作出應有的評價,因為只有他才完全了解我工作的性質及其成果的價值”。以艾肯所處時代的科技水平,也許已經能夠完成巴貝奇未競的事業,造出通用計算機。為此,他寫了一篇《自動計算機的構想》的建議書,提出要用機電方式,而不是用純機械方法來構造新的“分析機”。然而,正在求學的讀書人根本沒有可能籌措到那么大的一筆經費。
取得博士學位的艾肯進入了美國海軍軍械局。一名小小的中尉,他仍然沒有錢。“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對於艾肯實現計算機夢想來說,“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否則只會重蹈巴貝奇和阿達的復轍。
年輕的海軍中尉想到了制表機行業的IBM公司。
艾肯從他一位老師口中得知IBM艾肯說完了該說的話, 沃森擺了擺手,打斷了艾肯的話頭,拿起筆來,在報告上劃了幾下。
艾肯心里一緊:“沒戲了!”出於禮貌,他還是恭敬地用雙手接過那張紙,隨即低頭一瞅,頓時喜上眉稍──沃森的大筆一揮,批給了計算機100號”(Mark艾肯設計的馬克1”;釋放則斷開電路,代表“0年參加到哈佛大學計算機研究工作,她說:“我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型計算機MarkⅠ的第三名程式設計師。”霍波博士後來還為第一台儲存程式的商業電子計算機UNIVAC寫過程式,又率先研製成功第一個編譯程式A-O和計算機商用語言COBOL系統中的調試程式,程式名稱就叫DEBUG。
1944年2月,馬克1次以上的運算。它可以作23秒多的時間。只是它運行起來響聲不絕於耳,有的參觀者說:“就象是擠滿了一屋子編織絨線活的婦女”,也許你會聯想到,馬克1年,編出的數學用表我們至今還在使用。1946年,艾肯和霍波聯袂發表文章說,這台機器能自動實現人們預先選定的系列運算,甚至可以求解微分方程。
xcgxh 2008-08-15 15:07
電腦史話(8)――真空馴電子
1883年一個晚上,為人類社會貢獻了二千多項發明的美國發明家愛迪生(T.Edison),正在實驗室緊張地忙碌著。他面前放著各種燈泡,除了燈絲的材料不同外,這些燈泡都被抽成了真空。愛迪生拾起一隻燒壞的碳絲燈泡,發現碳絲似乎比原先細了許多,而在燈泡上部隱約沾著一些碳灰,看來是由於溫度高使碳絲蒸發成碳灰。
怎么才能阻止碳絲蒸發呢?愛迪生找來一小截銅絲,把它靠在碳絲附近然後一起封裝到一隻新玻璃殼裡,抽去空氣,然後把它接在電路上。實驗結果使愛迪生大失所望,碳絲髮光後依然變細。愛迪生嘆了口氣,無意間用電流表探頭觸了觸銅絲外露的端頭。
奇怪的事發生了,電流表的指針竟擺動了一個角度。愛迪生簡直不敢相信,這銅絲並沒有接觸通電發光的碳絲,哪來的電流呢?連續實驗了幾次,情況都沒有變化,愛迪生把它記錄在案,作為一項發明申請了專利,年,為了解決無線電訊號的檢波問題,弗萊明在實驗室重新擺弄起愛迪生的“電燈泡”來。他故意把碳絲做得細一些,而把銅絲加粗加寬,變成一塊薄銅板,並把銅板彎曲成圓筒狀,把碳絲整個兒包起來。當他把“燈泡”連線在交流電迴路後,弗萊明興奮地看到自己的預想變成了現實:交流電訊號被整流為單向流動的直流電。於是,弗萊明以“熱離子閥”為名在英國申請了專利。弗萊明的發明,正是世界上第一隻電子管,也就是人們後來所說的“真空二極體”。弗萊明把他發明的東西叫做“熱離子閥”,“閥”就是開關,電子管確實是計算機理想的開關元件,然而,弗萊明的真空二極體尚未達到電腦高速開關的要求。20世紀初,在弗萊明開創的事業的基礎上,一位美國青年發明家德·福雷斯特(L.De Forest然而,因發明這種新型電子管,德·福雷斯特竟無辜受到美國紐約聯邦法院的傳訊,原因是有人控告他企圖為公司推銷積壓產品,進行商業詐欺。愚昧無知的法官下達判決,宣布德·福雷斯特發明的電子管是一個“毫無價值的玻璃管”。
1912年,伴隨著隨時可能被捕入獄的陰雲,德·福雷斯特和兩名助手來到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在帕洛阿托小鎮堅持不懈地改進他的三極體。在愛默生大街913號一座小木屋裡,他們發現了比他們原來期望更多的東西。在用銅線重新纏繞三極體的柵極過程中,德·福雷斯特突然想到可以用這種玻璃管制作更強大的放大器。他們把若干個三極體連線起來,並與電話機的話筒、耳機相互連線,再將德·福雷斯特那隻“走時相當準確的英格索爾手錶”放在話筒前方,結果,被放大的手錶“滴噠”聲,幾乎要把德·福雷斯特的耳朵震聾。
在帕洛阿托市的德·福雷斯特故居,至今依然矗立著一塊小小的紀念牌,以市政府名義書寫著一行文字:“德·福雷斯特在此發現了電子管的放大作用。”用來紀念德·福雷斯特的偉大發明為新興電子工業所奠定的基礎。德·福雷斯特發明電子管幾十年後,這裡竟變成世界電腦產業騰飛的矽谷。
電子管主要在無線電裝置里充當檢波、整流、放大和振盪元件,它的誕生為通訊、廣播、電視等相關技術的生長、發展鋪平了道路。可是,人們不久後就發現,按照不同的電路形式,真空三極體除了可以處於“放大”狀態外,還可分別處於“飽和”與“截止”狀態。“飽和”即從陰極到屏極的電流完全導通,相當於開關開啟;“截止”即從陰極到屏極沒有電流流過,相當於開關關閉;兩種狀態可以由柵極進行控制,其控制速度要比艾肯的繼電器快10000倍。
發明家們在世紀之交的年代馴服了電子,採用電子器件製作計算機已經水到渠成,呼之欲出。
xcgxh 2008-08-15 15:07
電腦史話(9)――電腦創世紀
全世界在隆隆的炮火聲中迎來了1943)端坐在主席的位置,關鍵會議關鍵時刻,他卻裝聾作啞,閉口不言。他的身旁,是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的韋伯倫(O.Veblen)教授。教授此時,仍在耐心地翻閱提交給會議的那份報告。
應該說,西蒙上校對這份報告最有發言權,因為他領導的阿貝丁試炮場,擔負著美國陸軍新式火炮的試驗任務。早些時,軍械部曾派出青年軍官戈德斯坦(H.Glodstine)中尉,從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氣工程學院召集來一批研究隊伍,幫助計算新式火炮的彈道表,這次會議就是應戈德斯坦等人要求,決定一件非同小可的事。
人們都知道,剛試製出來的大炮是否能夠通過驗收,必須對它發射多枚炮彈的軌跡作認真檢查,分析彈著點誤差的原因。一發炮彈從發射升空到落地爆炸,只需一分來鍾,而計算這發炮彈的軌跡卻要做750次乘法和更多的加減法。一張完整的彈道表需要計算近4千條彈道,試炮場每天要提供給戈德斯坦6張這樣的表,可想而知任務量有多大。
戈德斯坦本人就是一位數學家,曾在密西根大學任數學助理教授。他從陸軍中抽調來百餘位姑娘作輔助性的人工計算。可以構想一下:一發炮彈打過去,100多人用手搖計算機忙亂地算個不停,還經常出錯,既吃力又不討好,那場景不免令人啼笑皆非。在戈德斯坦領導的隊伍中,有來自莫爾學院的兩位年輕學者。一位是他多年的好友,莫爾學院副教授莫契利(J.Mauchiy),36歲的物理學家。另一位名叫埃克特(P.Eckert),24歲的電氣工程師,不久前剛從莫爾學院畢業。莫契利擅長總體構思,他天生一個系統思維的腦子。他的構想,又總能夠被心靈手巧的埃克特領會並加以具體化。兩個人志趣相投,幾番碰撞,一拍即合,交給了戈德斯坦一份研製電子計算機的設計方案──“高速電子管計算裝置的使用”,明確提出要使用弗萊明、德福雷斯特發明的電子管,造一台前所未有的計算機器,把彈道計算的效率提高成百上千倍。
不知什麼原因,這份珍貴的方案竟莫名其妙地遺失。莫契利只好根據秘書的記錄重新起草報告,然後交給埃克特寫一個附錄。在附錄里,埃克特創造性地闡明如何把莫契利的設計具體化。戈德斯坦深知這份報告的份量,也深感計算機器誘人的前景,他決心要利用軍方代表和數學家的雙重的身份,向軍械部爭取到項目的資助。
此時韋伯倫教授手中拿著的,正是莫契利和埃克特共同起草的報告。由於所需的巨額經費,加上研製的風險,就連韋伯倫也感到那幾頁紙似乎是沉甸甸的。
戈德斯坦中尉站在會議桌的另一端,面對著西蒙上校,還在作繼續的申訴:“我聽說海軍已經把希望寄托在馬克1號計算機上。我們構想的機器,是一種更新式的電子計算機,它將比哈佛的那台機器,高出幾個數量級……”
西蒙轉過臉,用眼睛示意戈德斯坦留意韋伯倫教授的態度,因為他知道,作為軍械部的科學顧問,以“拓撲學”創立者聞名世界的數學權威,才是一言九鼎的人物。於是,全場到會者的目光,都盯在教授身上。
韋伯倫終於放下手中的報告,閉上眼睛,仰靠在椅背上沉思起來。整個會場也跟著沉默了。突然,教授猛然站起身,“砰”地一聲推開身後的椅子,對著上校大聲說道:“西蒙,給戈德斯坦這筆經費!”
說完這句話,他立即轉身向大門走去,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會議室。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研製,就這樣戲劇性地拉開了幃幕。軍方與莫爾學院最初簽訂的協定是提供14萬美元的研製經費,但後來契約被修訂了12次,經費一直追加到了48敢於取勝的美名。)的工程師。其中,莫契利是計算機的總設計師,主持機器的總體設計;埃克特是總工程師,負責解決複雜而困難的工程技術問題;勃克斯則作為邏輯學家,為計算機設計乘法器等大型邏輯元件。
xcgxh 2008-08-15 15:07
電腦史話(10)――千秋電腦父
這是關於第一台電腦埃歷阿克巧遇“電腦之父”的小故事。
1944年仲夏的一個傍晚,戈德斯坦中尉來到阿貝丁車站,等候去費城的火車,突然看見前面不遠處,有個熟悉的身影向他走過來。馮·諾依曼真的被震驚了,隨即又感到極其興奮。從1940年起,他就是阿貝丁試炮場的顧問,同樣的計算問題也曾使數學大師焦慮萬分。他急不可耐地向戈德斯坦表示,希望親自到莫爾學院看一看那台尚未出世的機器。
莫契利和埃克特高興地等待著馮·諾依曼的來訪,他們也迫切希望得到這位著名學者的指導,同時又有點兒懷疑。埃克特私下對莫契利說道:“你只要聽聽他提的第一個問題,就能判斷出馮·諾依曼是不是真正的天才”。
驕陽似火的8年出生,“數學神童”的名聲傳揚在外──他6歲能心算8歲時,他獲瑞士蘇黎士聯邦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師文憑。一年之後,輕而易舉摘取布達佩斯大學的數學博士學位。轉而攻向物理,為量子力學研究數學模型,又使他在理論物理學領域占據了突出的地位。風華正茂的馮·諾依曼,在科學殿堂里“橫掃千軍如卷席”,成為橫跨“數、理、化”各門學科的超級全才。
1928年,美國數學泰斗韋伯倫教授廣羅天下之英才,“伯樂”慧眼識“良驥”,一封燙金的大紅聘書,寄給了柏林大學26歲的講師。馮·諾依曼預料到未來科學的發展中心即將西移,欣然前往美國任教。1933年,與愛因斯坦一起被聘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第一批終身教授。
當然,往日的輝煌不足以說明馮·諾依曼在電子計算機上做出的貢獻。埃歷阿克雖然威力強大,但是它畢竟還很不完善,比如存在著耗電多、費用高的缺點。它的耗電量超過174千瓦,萬隻電子管工作的程式指令,被存放在機器的外部電路里。需要計算某個題目前,埃克特必須分派幾十員精兵強將,把數百條線路用手接通,像一群電話接線員那樣手忙腳亂地忙活好幾天,才能進行幾分鐘運算。
現在的人不應該因此而求全責難莫契利和埃克特,因為電子計算機的設計畢竟是前無古人的。然而,正是這前無古人,方才顯得出英雄本色。這時,馮·諾依曼用高超的理論和技術方法,一舉攻克了巨大的難關。
在埃歷阿克尚未投入運行前,馮·諾依曼就已開始著手起草一份新的設計報告,要對這台電子計算機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他把新機器的方案命名為“離散變數自動電子計算機”,英文縮寫譯音是“埃德瓦克”(EDVAC)。1945頁紙洋洋萬言的報告,即計算機史上著名的“101頁報告”。
xcgxh 2008-08-15 15:08
電腦史話(11)――電腦群英譜
本世紀三、四十年代,是計算機發展史里最重大的收穫季節。群英薈萃,逐鹿中原,鹿究竟死於誰手,並不是沒有爭議的。除了馬克1號與埃歷阿克,還有一大批科學家為計算機的誕生作出過巨大的貢獻,他們的英名也決不會被埋沒。
據說,最早用繼電器製造計算機的人,並不是哈佛大學的艾肯。
其一說的是1936年,20多歲的德國工程師楚澤(K.Zuse),曾在柏林他父母公寓的起居室里,搞出了一架名叫Z1的機械計算機。
楚澤當時還是一名學土木工程的大學生,畢業後在柏林一家飛機公司從事統計工作。出於“想偷懶”才自己製作計算機。他既無經費資助,又無資料借鑑。處於籠罩著戰爭陰雲下的德國,楚澤根本無緣得知英美科學家正在進行的工作。由於Z1速度慢,楚澤決定用繼電器改造他的機器,終於在1941年,在他的好友協助下,製作成功了一台通用計算機Z3,但並沒有引起德國當局的重視。然而,Z3命運好不悽慘,1944年,盟軍的一次空襲把它炸得粉身碎骨,僅殘存下另一台類似的機器Z4,扔在巴伐利亞鄉村農舍的地窖里無人問津。
人們只是在戰後才得知,楚澤的繼電器計算機要比馬克1號提前3年來到人世,而且也是一種二進制方式的運算機器。楚澤不幸生在戰爭時期的德國,他的發明始終得不承認。希特勒戰敗後,楚澤輾轉流落到瑞士的鄉下,繼而轉向研究“計算機演算”理論。直到1962年,他才與美國科學家艾肯並列被肯定為計算機發明人,得到了8個榮譽博士頭銜以及德國大十字勳章,並且活到85歲高齡,1995年12月才辭世。
其二所講的年代更早。那還是在1925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布希(V.Bush)博士和他領導的小組,製造出一種模擬式的計算機。
所謂“模擬”,指的是布希的計算機是用齒輪轉動的角度來模擬計算結果。比如,最後那隻輪子轉動了30度角,那就意味著計算的值等於30,似乎與萊布尼茨的原始機器有些相似。如果不是這台機器上裝有電動機,恐怕只能算是機械計算機。
布希博士當然不滿足。繼電器出現了,他立即想到用這些嗡嗡作響的東西改造他的機器;電子管面世了,他又想到必須給這台機器裝上更先進的電子元件。就這樣,到了1942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第二台模擬計算機設計製造完畢並很快投入運行。布希研製計算機的本意是幫助求解微分方程式,機器果然很聽話,半個小時就解出了人工需一個星期才能算得的微分方程。這台機器也是個“大傢伙”,自重達100噸,內部既有2000來個電子管,又安裝了數千隻繼電器,密密麻麻的電線,若一根一根首尾相連起來,將要超過200英里。
與埃歷阿克的遭遇類似,模擬計算機當即被軍方徵用計算炮擊表,列為戰時的機密。軍方發言人為了迷惑敵人,多次散布言論,在各種公開場合宣稱“麻省的工程師根本不可能真正製造出這種機器”。以上這些資料,同樣是戰後才公開披露。
更有人說道,最早使用電子管制造計算機者還大有人在。說的是1973年10月19日,美國一家地方法院經過135次開庭審理,當眾宣布一項判決書:“莫契利和埃克特沒有發明第一台計算機,只是利用了阿坦那索夫發明中的構思。”理由是阿坦那索夫早在1941年,就把他對電子計算機的初步構想告訴過莫契利博士。阿坦那索夫(J.V.Atanasoft)在二戰期間是衣阿華州立大學的數學物理教授,保加利亞裔的美國博士。1939年冬天的一個晚上,阿坦那索夫教授心情沮喪,構想中的計算機出現了難題,始終無法找到解決辦法,他只好驅車駛上高速公路,以便散心解個悶。他開著汽車一連跑了幾百英里,把車停靠伊里諾伊州路旁小店前,獨酌獨飲起來。兩杯酒下肚,靈感自天而降,他的腦海里突然閃現出一星火花,引燃了一連串智慧的思緒。“夢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邏輯電路、二進制碼、記憶元件……,計算機的結構在飯桌旁一一構思成熟。 他象阿基米德洗澡時發現浮力定律那般衝出飯, 大聲喊著:“我發現了!”便匆匆發動汽車,掉頭返程。
阿坦那索夫“發現”的電子計算機,可以解出有30個未知數的方程,可他只申請到600美元的經費,僅能夠造一個部件。直到1942年,他才在其研究生貝瑞(C.Berry)的協助下,裝配了著名的ABC計算機,ABC是“阿坦那索夫—貝瑞—計算機”三單詞的英文字頭,這台機器用了300多個電子管,元件滿滿裝了幾大柜子。
衣阿華大學沒有為ABC計算機申請專利,所以到了70年代,製造商仍在為爭奪發明權而打官司。美國地方法院判決的這一公案也不無道理,因為埃歷阿克的發明者莫契利確實到衣阿華大學參觀過ABC電子計算機,從阿坦那索夫天才的思想里受益匪淺。
最有趣最精彩的故事發生在英國。很多人傳說英國於1943年曾秘密製造出一台專用電子計算機,這台機器在曾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里建立過殊榮,有的史學家甚至認為,它至少使二次大戰縮短了三年!這個傳聞涉及到英國最高級別的軍事機密。
xcgxh 2008-08-15 15:08
電腦史話(12)――“巨人”的秘密
在描寫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事的文章里,往往可以看到“超級機密”的詞語,有關它的話題常常是躲躲閃閃,隱約其詞,甚至自相矛盾。
例如,有人講,英國當時擁有一種名叫“巨象”的秘密武器,專門用來對付德軍的一種“謎”。還有人說,這頭“巨象”的真名叫“巨人”,德軍的“謎”名曰“愛尼格瑪”,是一種軍用密碼機。連嚴肅的史學家們也得不到多少真實的資料,英國學者溫德博瑟寫了本《超級機密》,法國專家貝特蘭德出版的專著名曰《愛尼格瑪──1939年到1945年這場戰爭里最大的謎》,當美國軍事史學家多伊奇覺得這些書尚不足以披露真情時,曾於1970年隻身闖進英國外交部,也只拿到了一紙空文,明明白白地寫著:“檔案到了2015年才能解密”。
人們猜測,“巨人”或許就是一台最早的電子計算機。然而,它是英國的超級機密,英國情報部門甚至規定,在機密使命結束後30年內,任何人不得走露絲毫訊息,否則將以危害國家安全罪論處。於是,史學家們只得寫下許多可能涉及到“巨人”的戰爭故事,這裡不妨選取其中的一例。
1940年,當德軍鐵流突破法國馬奇諾防線,英國遠征軍敦刻爾克大撤退後,希特勒下令著手實施入侵英倫三島的“海獅”行動,要求德國空軍首先全殲英國皇家空軍。在德國空軍司令戈林看來,英軍的飛機只剩下不到700架,而他僅轟炸機就有1200架,加上攻擊機強擊機,德軍飛機數量至少三倍於英軍,而且飛行員大多是訓練有素的“禿鷹軍團”成員,英國佬肯定不是他們的對手。
“鷹日”戰鬥打響了。德國轟炸機亂轟轟升空,氣勢洶洶撲向英吉利海峽,攻擊機偷偷跟進,準備襲擊英軍飛機。然而,狡猾的英國佬似乎總是事先就知道德軍的行動,躲在半道上出其不意地發起攻擊,德軍損失慘重。9月15日,總攻打響,戈林讓前線的飛機傾巢而出襲擊倫敦,1100架“蝗蟲”遮天蔽日,還未飛出海峽,又遇英軍截擊,殘酷的空戰進行了整整一天,戈林的“禿鷹”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兩天后,希特勒只得決定無限期推遲“海獅行動”,處於劣勢的英國軍隊一舉扭轉了敗局。在這次“海獅行動”中,對戰局了如指掌的,不是戈林而是英國空軍司令道丁。道丁上將手裡真的拽著一張“王牌”,那就是布雷契萊莊園的“超級機密”。
距倫敦西北約70公里,有處幽靜的莊園名號“布雷契萊”,一幢維多利亞式的建築古色古香,深藏在茂密的樹叢中,鳥語花香,人跡罕至。戰爭打破了莊園的沉寂,不知從哪天開始,這裡悄悄聚集起越來越多的人,最多時竟達到萬人的規模,莊園裡漸漸布滿了倉促修建的窩棚,又被人精心偽裝成一所簡易的戰地醫院。
布雷契萊莊園的秘密名稱叫“政府密碼學校”,它的真實身份則是戰時英國的情報破譯中心。1萬2千名志願者,在這裡夜以繼日地工作,截獲、整理、破譯德國的軍事情報,當然主要是從空中監聽到的無線電通訊密碼,並把破譯的情報直接報送給英國最高指揮當局,甚至直接到達邱吉爾首相本人手裡。
這一大批志願人員來自英倫三島,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其中不乏著名的科學家,例如英國數學家紐曼(M.Newman)教授等人;此外,還有語言學家、電器工程師、無線電行家等等,可謂人才濟濟。但是,更多的人則顯得稀奇古怪──有博物館長,有餐館跑堂,有銀行職員,甚至還有西洋棋冠軍和猜字謎的江湖藝人。在這兒,隨時都能碰到身著各色軍服的軍人,也經常能撞到著裝不倫不類的“老百姓”。幸運的是,在布雷契萊的名冊里,阿蘭·圖林(A.Turing)的大名也列在其中,人們都稱他“教授”,並不一定知道他的真名。
紐曼、圖林和布雷契萊的破譯高手們,最感到頭痛的東西,首推德軍的那個愛尼格瑪。“愛尼格瑪”原文“Enigma”,是希臘文名詞,譯成中文就是“謎”,它是德軍各軍兵種正在使用的通信密碼機。愛尼格瑪原型是荷蘭人科赫發明的“秘密寫作機”,柏林的一位工程師買到專利後,把它改造成專用密碼機。
愛尼格瑪的結構堅固,便於攜帶,外表就像一台老式打字機。但是,操縱者按下某個字母,比如A,它打出的可能是另外一個字母X。它的內部裝有若干只轉輪,只須調節一下轉輪的起點,瞬刻間輸出就發生改變,比如按下A可能打出是B,或者是C,或者是D。破密的關鍵是找出轉輪組合的規律,用術語說叫破譯“密鑰”。然而,據德軍情報官講,26個字母在愛尼格瑪中能被替代成8萬億個密文字母,如果改動接線,它的變化將超過2.5千萬億億!由於它的全身上下都充滿著“謎”,德軍不惜血本,為部隊配備了10萬多部愛尼格瑪機,並宣稱“誰也不可能把它破解”。
xcgxh 2008-08-15 15:10
電腦史話(13)——二戰建奇勳
布雷契萊莊園當然不信德寇的邪說,他們把大約200名精幹人員集中在“3號棚”,四班輪換,24小時值守,專門對付德國的“斯芬克司之謎”。圖林則帶著副手、象棋冠軍亞歷山大,領導著“8號棚”,進行複雜的密碼分析。與戈德斯坦在阿貝丁試炮場的情況相似,在圖林的麾下,除了數學家和語言學家之外,也有100多名姑娘在從事機械方式的運算,她們被圖林善意地封為“計算奴隸”。從這些棚屋裡報送的情報,屬於特殊的保密等級,也就是人們後來所指的“超級機密”。
可是,“超級”小組的人當時還沒有搞到“鑽透”愛尼格瑪的“金鋼鑽”。1939年7月,他們遇到了意外的驚喜。那是在德軍即將占領波蘭的前夜,英國秘密情報部門的軍情6處處長孟希斯上校突然召見圖林等人,令他們立即隨同趕赴波蘭參加絕密會議。當孟希斯一行三人到達華沙市內的一間地下掩體後,迎接他們的波蘭密碼破譯局長急匆匆揭開桌上的蓋布。圖林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面前放著一架真正的愛尼格瑪密碼機。
波蘭同行介紹說,這架愛尼格瑪是波蘭的仿製品。在此之前,專家已經破解了部分“謎”,並且研製出一種叫“炸彈”的機器尋找電文密鑰。然而,要對付德軍在愛尼格瑪上進行的最新改進,至少需要60台“炸彈”同時工作10小時,才能“炸”開一份情報。面對德寇即將入侵的嚴重局勢,波蘭想繼續開展這種複雜的破譯顯然力不從心。“英國是歐洲唯一能夠抵抗法西斯的國家,”波蘭局長深情地說,“我們把波蘭的秘密研究轉交給你們,它寄託著我們戰勝愛尼格瑪的最後希望!”
有了波蘭盟友的研究成果,回到布雷契萊的阿蘭·圖林,向著法西斯德國的“謎”發起最後的衝刺。圖林首先用他天才的構想,使“炸彈”的威力增強了好幾倍。然後,他和其他人一起,開始設計的一種馬克1號很有相似之處的破譯機。這台機器,主要用繼電器構成,據說也用了80個電子管,由光電閱讀器直接讀入密碼。圖林和他的戰友戲稱它是“羅賓遜”──英國人都知道,海斯·羅賓遜是傑出的漫畫家,以專門畫一些稀奇古怪的機器聞名。
1939年底,“羅賓遜”交由英國制表機公司製造完成,它長寬均為8英尺左右,運行起來也咔嚓咔嚓地撞擊。它能以每秒2000字元的速度閱讀穿孔紙帶上的信息。人們至今還不清楚圖林究竟如何指揮他的機器工作,只大致猜想到“羅賓遜”能夠自動模擬愛尼格瑪的電路,從而找出破譯的密鑰。
在“海獅行動”中,德國空軍遭到沉重的打擊事出有因。有了“超級”的密報,德國飛機的一舉一動都逃不出“炸彈”和“羅賓遜”的利眼,它們還未飛離機場,英國空軍已為它們安排好了葬身之地。可惜“羅賓遜”好景不長,德軍似乎很快有了警覺。與布雷契萊相應的德國密碼破譯機構XB在1942年搞出了另一套更先進的“保密電傳打字機”,“羅賓遜”立刻變成了“聾子的耳朵”。
面對強敵挑戰,布雷契萊莊園同仇敵愾,把目光準確地投向研製先進的電子管計算機。由於圖林在1942年被派往美國工作,紐曼和郵電部研究局工程師弗勞爾斯(H.Flowers)等人勇敢地承擔了設計和製造工作。1943年10月,布雷契萊莊園造出第一部樣機,用1500個電子管取代繼電器,閱讀速度當即提高到每秒5000字元。自然,電子管裝置個頭肯定不會小,它的體積也占滿三大衣櫃,與埃歷阿克相映成趣。由於它產生的熱量很大,因此有人建議操作員不要戴帽子,以免熱得汗流滿面。英國人把這台電腦稱作“克勞塞斯”(colossus),譯成中文就是“巨人”。據說,“巨人”在盟軍諾曼第登入前又造成了一台,以後的戰爭中還啟用過多部。
“巨人”登台亮相,德軍丟盔棄甲。從1943年11月到1945年3月,布雷契萊向英國和盟軍各級指揮部發出了4萬8千份“超級機密”電報,平均每小時就有四、五份,而他們每小時破譯的德國情報則超過了11份。在“巨人”的電報聲里,德國潛艇的“海狼”行動被盟軍徹底粉碎,600餘艦隻永遠躺在海底,2萬餘眾官兵葬身魚腹。
“巨人”最傑出的表現是在“霸王行動”中。盟軍巧布迷 魂陣,誘騙希特勒相信:盟軍登入地點將選擇在加萊海峽,並非是諾曼第。“巨人”破譯的情報表明,希特勒的精銳部隊此時正守在加萊,嚴防子虛烏有的“巴頓第1集團軍群”進犯。“巨人”還利用德軍的密碼,源源不斷地向希特勒傳去各種假情報。最後,當盟軍的幾大集團軍勝利會師時,司令官們拿著“巨人”分別拍給他們的電報,伸出拇指誇獎道:“我們靠的就是它!”
史學家們在回顧二戰史時講,這是戰爭史上前所未有的最成功的欺騙行動。當希特勒固守海岸的最後一線希望被徹底粉碎時,說“巨人”參戰改寫戰爭進程並不過份。
xcgxh 2008-08-15 15:10
電腦史話(14)——璀燦雙子星
人們根據馮·諾依曼創造的驚世偉業,交口讚譽他是“計算機之父”。可是他自己對此卻不以為然。據擔任過他助手的物理學家弗蘭克爾介紹說,馮·諾依曼曾多次向別人堅決強調:如果不考慮巴貝奇、阿達和其他人早先提出的有關思想,計算機的基本概念只能屬於阿蘭·圖林!
正是馮·諾依曼本人,親手把“電腦之父”的桂冠轉戴在圖林頭上。這不僅表明馮·諾依曼具有謙虛的美德,而且許多史學家也都認真地講:“圖林才是計算機之父”。直到現在,計算機界仍有個一年一度“圖林獎”,頒發給最優秀的電腦科學家,它就像“諾貝爾獎金”那樣,是電腦領域的最高榮譽。阿蘭·圖林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值得電腦之父馮·諾依曼如此推崇呢?
阿蘭·圖林,1912年6月23日出生於英國倫敦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雖然他的祖父曾獲得劍橋大學數學榮譽學位,可他父親對數學望而生畏,甚至認為要算出一個負數與負數相乘的結果,就已經超過了人類的理解能力。因此,阿蘭的親職教育,並不能對他以後在數學方面的成就有多少幫助。
孩提時代的小阿蘭性格活潑好動。他母親回憶說,3歲那年,阿蘭進行了他在實驗方面的首次嘗試──把一個玩具木頭人的小胳膊小腿掰下來載到花園裡,想讓它們長成更多的木頭人。8歲時,阿蘭開始嘗試著寫一部科學著作,題名《關於一種顯微鏡》。這絕非天方夜譚式的神話,這個天才的小孩雖然連單詞都拼錯了許多,但畢竟寫得還像那么回事。在書的開頭和結尾,阿蘭都用同一句話“首先你必須知道光是直的”前後呼應,但中間的內容很短很短,可謂短得破了科學著作的紀錄。
阿蘭很早就表現出科學的探究精神,他曾對母親講:“我似乎總想從最普通的東西中弄出些名堂。”就連與小夥伴打足球,他也只喜歡在場外當巡邊員,因為這樣能夠有機會計算球飛出邊界的角度。他的老師認為:“阿蘭的頭腦可以像袋鼠般地跳躍。”
能“跳躍”思維的圖林,1931年考入了劍橋皇家學院。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不到一年功夫,就發表了幾篇很有份量的數學論文,被選為皇家學院的研究員,年僅22歲。為此,圖林的母校宣布放假半天以示慶賀,連當代數學泰斗羅素也來函邀請他講學。
1936年,倫敦權威的數學雜誌又收到圖林一篇論文。這篇論文後來永遠載入了計算機的發展史冊,照耀著現代電腦的前進方向。外行人看來,這篇論文──《論可計算數及其在判定問題中的套用》──似乎與電腦沒有什麼聯繫,然而,它確是闡明現代電腦原理的開山之作,因此,有人把論文的名稱改稱為《理想計算機》。這篇論文裡論述了一種“圖林機”,與巴貝奇的作法截然相反,圖林的計算機完全是紙上談兵。“圖林機”的特點是只要為它編好程式,它就可以承擔其他機器能作的任何工作。當世界上還沒人提出通用計算機的概念前,圖林已經在理論上證明了它存在的可能性。
戰爭爆發使圖林暫時放下理論研究工作,在布雷契萊莊園承擔“超級機密”研究。1945年,“教授”帶著大英帝國授予的榮譽勳章,被錄用為泰丁頓國家物理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由於有了布雷契萊的實踐,阿蘭·圖林提交了一份“自動計算機”的設計方案,領導一批優秀的電子工程師,著手製造一種名叫ACE的新型電腦。1950年ACE電腦的樣機公開表演,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快最強有力的電子計算機之一。它大約用了800個電子管,成本約為4萬英鎊。圖林在介紹ACE的存儲裝置時說:“它可以十分容易把一本小說中的10頁內容記住。”顯然,ACE比埃歷阿克的存儲器更先進。
1950年,圖林來到曼徹斯特大學任教,並被指定為該大學自動計算機項目的負責人。就在這一年的10月,他的另一篇劃時代論文《機器能思考嗎》發表。這篇文章引來的驚雷,今天還在震撼著電腦的世紀,它使作者榮膺又一頂“父親”的桂冠──“人工智慧之父”。
1954年,阿蘭就要跨進他人生的第42個年頭,風華正茂,年富力強,正處於生命最輝煌的創造巔峰期。6月8日清晨,阿蘭的女管家走進他的臥室,檯燈還亮著,床頭柜上有個蘋果,只吃了一小半。阿蘭安祥地沉睡在床上,他永遠地睡著了,再也沒有醒來……
聽了對圖林生平偉業的介紹後,一定會由衷地感到,“電腦父”馮·諾依曼認為比他更年輕的阿蘭才是“電腦父”,顯然是有充分理由的。好事者們紛紛傳說,二戰即將結束時,阿蘭在美國曾親自拜訪過馮·諾依曼。兩位“電腦的父親”為共同“孩子”的成長和未來,數日徹夜長談。阿蘭講的是“圖林機”如何工作,而馮·諾依曼則談到“諾依曼機”的構造原理,兩顆“天皇巨星”在軌道上相遇,把黑暗的宇宙星空照耀得分外光明。這聽起來不像是虛構的故事,遺憾的是,當時的知情者中沒有人出來證明這個傳聞的真實性。
xcgxh 2008-08-15 15:10
電腦史話(15)——成功的預言
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究竟是埃歷阿克、ABC還是巨人?榮譽究竟屬於莫契利—埃克特、阿坦那索夫還是弗勞爾斯—紐曼?60年代初,有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埃歷阿克的發明者埃克特博士。
那一天,埃克特博士笑容可鞠地迎候在辦公室門口,與來訪的《數據自動化》雜誌記者親切握手。他看上去已過不惑之年,頭上幾乎完全謝頂,但仍顯得那么風度翩翩。他不像老搭襠莫契利那樣不修邊幅,總是穿戴得整整齊齊,服飾分外考究。
聽了記者的關於計算機的提問,埃克特博士略加思考, 隨即滔滔不絕,如數家珍地
“侃”起來。“您的問題很有趣,”埃克特笑眯眯地說,“如果不發生二次大戰,如果沒有軍械部的資助,電子計算機究竟會不會被發明出來呢?”他從抽屜里取出一沓資料,指著其中的一頁接著說:“你看,最使我感到驚奇的是,埃歷阿克使用的部件,包括電子管等等,沒有一件不是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就發明出來,它本應該更早些被人造出。”
記者插話道:“能否請您講得更明確些?”“完全是需要,”埃克特加重語氣,“需要真是個奇怪的東西。我想,如果當年我們沒有先一步造出埃歷阿克,戰爭和科學的需要,也必定促使別人把它造出來!”
埃克特博士翻出一張舊照片,那是他與莫契利在另一台計算機前的合影。沿著這個話題,他對記者講了又一則電子計算機的趣事。
那還是1948年,莫契利和埃克特告別了莫爾學院的講台,在費城一個臨街的店堂里自立門戶,創辦了“莫契利—埃克特”公司,經營不足兩年,他們的主要資助者在空難里喪生。兩位發明家用光了錢,不得不任“莫—埃”公司被雷明頓·蘭德公司收買,但他倆仍然密切合作,為蘭德公司研製更新式的計算機。
1952年下半年,美國朝野上下都在為翌年大選緊張地忙碌。連任兩屆的杜魯門將軍不再參選,共和黨推舉出的總統候選人是62歲的艾森豪將軍。將軍戎馬倥傯,在二戰里曾指揮過盟軍諾曼第登入,立下赫赫戰功,但解甲歸田後能否擔當總統重任,誰也拿不定把握。當時,新聞傳媒普遍看好民主黨的競選人──演說家阿德萊·史蒂文森,輿論似乎很有點一邊倒的意味。
這時,不知從那裡冒出一位陌生的“權威發言人”,他一口咬定,下屆美國總統非“艾克將軍”莫屬,而且所獲的選票將與史氏相差懸殊。“陌生人”的名字叫作“尤里瓦克”(UNIVAC),他的預測有憑有據,據說是用複雜的數學公式推導演算而出,非一般人的想像和估計可及也。有人刨根問底地打探,才得知這“尤里瓦克先生”的確非人,它是蘭德公司製造的一架機器,與著名的埃歷阿克計算機出自於相同發明人之手。
各種民意測驗的結果公布了一遍又一遍,所有的證據似乎都顯示出艾、史雙方勢均力敵,人們都認為尤里瓦克不過是新聞界譁眾取寵的把戲,因為它預測的依據不過是百分之五的選票,根本不足為據。哥倫比亞廣播電台斷然拒絕報導預測結果,蘭德公司的頭頭們慌了手腳,命令工程師刪改尤里瓦克中的數據,以便與電視網空談家們保持一致。
誰知尤里瓦克“金口電言”,一語中的。第二年大選揭曉,艾森豪大獲全勝,得票數超過對手五六倍。尤其奇妙的是,尤里瓦克預測艾克能獲得438票,而他實際得票為442票,僅有不到百分之一的誤差。
哥倫比亞廣播電台頓時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在晚間新聞里把尤里瓦克“捧”上了天,著名節目主持人克朗凱特聲稱它是“無與倫比的電子大腦”。只有蘭德公司那位可憐的工程師羞羞答答地走進播音室,向聽眾承認他對電腦搞了些“小動作”,他本想讓尤里瓦克隨波逐流,結果反而弄巧成拙。預測的成功把尤里阿克推向了前所未有的萬眾囑目的地位,雷明頓·蘭德公司亦成了美國早期計算機製造行業最有實力的公司之一。
莫契利和埃克特再次聯袂造就的尤里瓦克,全稱是UNIVAC通用自動計算機,1951年6月14日正式移交給了美國人口統計局使用。這台機器使用了5000個電子管,是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趨於成熟的標誌,總共服役了7萬多個小時才功德圓滿地引退。
於是,6月14日,這一極其普通的日子被隆重地載入了電腦的史冊,國際輿論通常認為:這一天,標誌著人類社會從此進入了計算機時代!這是因為自尤里瓦克始,電腦才最終走出科學家的實驗室,直接為千百萬人民大眾的事業服務;人類才能自豪地宣稱,他們已經擁了有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神奇寶物!
xcgxh 2008-08-15 15:11
電腦史話(16)——父子兵上陣
國外一位資深電腦專欄作家寫到:“談電腦,不能不談IBM。”更有人斷言:“電腦的歷史,就是IBM的歷史。”這些議論,雖然有失偏頗,但也不無幾分道理。IBM的歷史的確包含著電腦史的大半部。然而,本世紀50年代初,IBM幾乎被趕下電腦業的盟主寶座。
當時電腦業界風雲變換,第一代“克”字號電腦雨後春筍般出土。除了埃歷阿克和尤里瓦克,還有比納克、西雅克、強尼雅克……,至少有6台帶“電子”頭銜的的機器令IBM董事長沃森如坐針氈。業務經理火上添油報告說:莫契利只憑一紙書面介紹,就從IBM手裡奪走了國情普查局、統計局等幾家最大的用戶。
在支持艾肯完成馬克1號後,沃森也曾讓IBM研製過一種所謂“最好、最新、最大的超級計算機”,同樣花了100萬美元。這台機器屬於傳統與創新的“大雜燴”,萬餘支電子管和2萬多個繼電器極不協調地組裝在一起,全長足有120英尺。雖然設計者叫它“程式選擇式計算機”,內行們卻暗地稱它是“巨大的科技恐龍”,它的速度遠遠不能與全電子管組成的埃歷阿克和尤里瓦克匹敵。
沃森老了,他已是70多歲的高齡,變革對他來說力不從心。他手下那些高級工程師們也老了,他們中間幾乎沒有一人懂得電子計算機為何物,為了使“科技恐龍”夢想成真,總設計師只好跑到大學裡求助,雇來幾個剛畢業的小青年越俎代庖,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安裝電子管這種新奇玩意。
那一日,老沃森正在對他的工程師發怒,一位青年人悄悄地走進來,他要向老沃森面陳背水一戰的韜略。這青年與沃森帶一樣禮帽,穿一式西裝,眼角眉梢一副模子鑄成,名字居然也叫托馬斯·沃森(T.Watson)。此人正是老沃森的大兒子、公司執行副總裁,人們稱他小沃森。
知子莫如父,老沃森對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實在有些懸心吊膽。小沃森自己也承認,他過去是典型的花花公子,四處惹禍,讀中學先後換了3個學校,仍然有好幾門課不及格,大學時又染上酗酒惡習……總而言之,老沃森的記憶中,總有抹不掉的陰影。
小沃森看到父親怒氣稍退,輕聲道出他的構想:“IBM應該採取斷然行動了。我曾到賓州仔細地看過埃歷阿克,我們要搞出類似的機器,當務之急是招兵買馬,從全國招聘大量懂得電子技術的青年工程師。”老沃森問道:“你所說的是幾十人嗎?我呆在這裡就能辦到。”“不,至少要幾千人,IBM的工程師必須大換血,用金屬板敲成機器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老沃森點點頭,他默默地想:也許這小子講得有道理,讓他試試看吧。
小沃森受命於“危難”之中。他父親或許不知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昔日的紈絝子,早已在戰爭熔爐里重鑄了靈魂。小沃森在二戰的5年中,曾駕駛著轟炸機冒著槍林彈雨飛行長達2500小時,官至空軍中校軍銜。戰爭,使他學會了奮不顧身和勇往直前,也使他學會了運籌幃幄,學會了如何組織和團結部屬。
1950年5月,IBM開始跨越傳統。小沃森首先提拔公司僅有的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麥克道爾擔任研究主管,後者在短短數年之中,為IBM網羅到近4千餘名朝氣蓬勃的青年工程師和技師。青年人提出了一項大膽的計畫:IBM應該製造一種具有全用途的科學計算機,僅設計和製造樣機需要300萬美元,整個計畫費用將是這個數目的三四倍!
這台計畫中的機器就是IBM701的大型電腦。顯然,IBM面臨的變革是帶根本性的,他們將放棄穿孔卡,代以自己完全不熟悉的東西──真空管邏輯電路、磁芯存儲器和磁帶機。在小沃森眼裡,IBM701就像是他心愛的B-24轟炸機,他必須帶著他的新“機組”,衝出眼前的“狹谷”,奮力翱翔在藍天。
1953年悄然而至,第一台IBM701運抵紐約,安裝在總部大樓的底層。4月7日,IBM公司的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老沃森使出渾身解數,請到150名頂尖的美國商界領袖和科學泰斗,公司總部大樓擠得水泄不通。在隆重的揭幕儀式上,人們看到了“電腦之父”馮·諾依曼、“電晶體之父”肖克利和“核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奧本海默走上了講台,在賀詞中,他把IBM701的研製成功稱作是“對人類極端智慧的貢獻”。
IBM701一炮打響,小沃森帶著原班人馬“殺”向更廣闊的市場。當年8月,他宣布研製適用於會計作業的IBM702,50台訂單紛至沓來。第二年,IBM650中型電腦接踵而至,以優越的性能和便宜的價格,再次贏得了用戶的青睞。這型機器,後來的銷售量竟達到千台,捲起一陣陣“IBM鏇風”。1956年美國大選,歷史驚人地重演:艾森豪連選連任,史蒂文森再次敗北。可是,美國各州的選民,在電視上只看到IBM電腦報數計分,再也不見尤里瓦克的蹤影。
至此,電腦業第一輪激烈的爭奪戰,已讓IBM“父子兵”扭轉乾坤。有人恢諧地講:“電腦產業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大撤退的歷史。”一些早期涉足計算機的大小公司,被迫捲起鋪蓋打退堂鼓。大浪淘沙後,除了IBM外,美國本土只留下以雷明頓·蘭德公司為首的7家小公司,實難與IBM抗衡。新聞傳媒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比喻,戲稱美國電腦業是“IBM和七個小矮人”的童話故事。
xcgxh 2008-08-15 15:11
電腦史話(17)——聖誕獻厚禮
1936年,在號稱“工程師的搖籃”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位不速客悄悄推開了學生宿舍的房門。客人說他來自貝爾實驗室,大名叫做凱利。即將畢業的博士生肖克利(W.Shockley)吃了一驚,他久聞這位著名物理學家的大名。
“小伙子,願意來貝爾實驗室工作嗎?”凱利快人快語,毫不掩飾自己來“挖人”的意圖。肖克利怦然心動,在電子學方面,貝爾實驗室開展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礎研究,發明專利的註冊達近萬項之多。肖克利太願意到貝爾實驗室工作了。畢業之後,他毫不遲疑地打點行裝,來到了新澤西州。
貝爾實驗室早就有另一位青年人,似乎在等著肖克利的到來,他的名字叫布拉頓(W.Brattain)。布拉頓先後取得過理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從1929年起就加盟貝爾實驗室。兩位青年志趣相投,一見如故。肖克利專攻理論物理,布拉頓則擅長實驗物理,知識結構相得益彰,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工作之餘,他們也常聚在一起“侃大山”。從貝爾電話上的繼電器,到弗萊明、德福雷斯特發明的真空管,凡是涉及到當時電子學中的熱門話題無話不談。直到有一天,肖克利講到一種“礦石”時,思想碰撞的火花終於引燃了“鏈式反應”。
肖克利激動地對布拉頓說,“有一類晶體礦石被人們稱為半導體,比如鍺和矽等等,它們的導電性並不太好,但有一些很奇妙的特性,說不定哪天它們會影響到未來電子學的發展方向。”布拉頓心領神會,連連點頭。
如果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肖克利和布拉頓或許更早就“挖掘”到什麼“珍寶”,然而,戰爭畢竟來臨了,肖克利和布萊頓先後被派往美國海軍部從事軍事方面的研究,剛剛開始的半導體研究課題遺憾地被戰火中斷。
1945年,戰火硝煙剛剛消散,肖克利一路風塵趕回貝爾,並帶來了另一位青年科學家巴丁(J.Bardeen)。肖克利向布拉頓介紹說,巴丁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物理博士,擅長固體物理學。巴丁的到來,對肖、布的後續研究如虎添翼,他淵博的學識和固體物理學專長,恰好彌補了肖克利和布拉頓知識結構的不足。
貝爾實驗室迅速批准固體物理學項目上馬,凱利作為決策者在任務書上籤了名。由肖克利領頭,布拉頓、巴丁等人組成的半導體小組,把目光盯住了那些特殊的“礦石”。肖克利首先提出了“場效應”半導體管實驗方案,然而首戰失利,他們並沒有發現預期的那种放大作用。
1947年的聖誕節即將來臨,一個細雨朦朦的星期二午後,布拉頓和巴丁不約而同走進實驗室。在此之前,在巴丁固體表面態理論的指導下,他倆幾乎接近了成功的邊緣。實驗表明,只要將兩根金屬絲的接觸點儘可能地靠近,就可能引起半導體放大電流的效果。但是,如何才能在晶體表面形成這種小於0.4毫米的觸點呢?布拉頓精湛的實驗技藝開始大顯神威。他平穩地用刀片在三角形金箔上劃了一道細痕,恰到好處地將頂角一分為二,分別接上導線,隨即準確地壓進鍺晶體表面的選定部位。
電流表的指示清晰地顯示出,他們得到了一個有放大作用的新電子器件!布拉頓和巴丁興奮地大喊大叫起來,聞聲而至的肖克利也為眼前的奇蹟感到格外振奮。布拉頓在筆記本上這樣寫道:“電壓增益100,功率增益40……,實驗演示日期1947年12月23日下午。”作為見證者,肖克利在這本筆記上鄭重地簽了名。
布拉頓和巴丁終於在聖誕節的前夜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隻半導體放大器件,為人類電子事業的發展獻上了一份豐厚的禮物。他們決定把這種器件命名為“電晶體”。1948年,美國專利局批准了貝爾實驗室關於電晶體的發明專利。然而,專利書上的發明人只列著布拉頓和巴丁。肖克利看後,一笑置之,他毫不氣餒。在同伴成功的激勵下,肖克利快刀斬亂麻,一舉攻克電晶體中的另一座“堡壘”:他發明了一種“結型電晶體”,離布拉頓和巴丁發明“點接觸型電晶體”的時間僅隔一年。人們後來知道,結型電晶體才是現代電晶體的始祖,它不僅預示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方向,而且是肖克利堅韌不拔的精神體現,以致有人恢諧地給它起了個綽號叫“肖克利堅持管”。
1948年7月1日,美國《紐約時報》用了8個句子的篇幅,簡短地公開了貝爾實驗室發明電晶體的訊息。它就像8顆重磅炸彈,在全世界電子行業“引爆”出強烈的衝擊波,電子計算機終於大步跨進了第二代的門檻。1954年,貝爾實驗室乘熱打鐵,使用800支電晶體組裝成功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台電晶體計算機TRADIC。
1956年,肖克利、布拉頓和巴丁共同登上諾貝爾獎領獎台。
xcgxh 2008-08-15 15:11
電腦史話(18)——單騎斗巨人
1956年,其貌不揚的電晶體先聲奪人,大搖大擺闖進電子管的“幸福家園”,電腦業界風雲突變。IBM公司小沃森高瞻遠矚,策劃著名IBM電腦換代的重大舉措,他宣布說:“從10月1日起,我們將不再設計使用電子管的機器,所有的計算機都要實現電晶體化。”
三年後, IBM公司在它的電腦產品700系列後加上了一個0,全面推出電晶體化的7000系列電腦。 以電晶體為主要器件的IBM7090型電腦,換下了誕生不過一年的IBM709電子管計算機,從1960年到1964年一直統治著科學計算的領域,並作為第二代電子計算機的典型代表,被永遠載入電腦的史冊里。
這是IBM的黃金季節, 它穩穩噹噹獨占鰲頭,獨領風騷。它登上了美國《幸福》雜誌500家企業排行榜的榜首,霸占著美國電腦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場。它的企業標誌和商品標誌──IBM,三個英文大寫字母,每個字都由八根藍條拼成;它的銷售人員,一律著深藍色的西裝,內襯雪白的襯衫。藍色,襯托出IBM公司不可一世的輪廓,人們開始把它稱做“藍色巨人”。當“七個小矮人”唯“藍色巨人”的馬首是瞻之後,一枝獨秀的IBM,就再也沒有人敢站出來與之抗衡嗎?
“不! ”早在1953年的冬天,就在IBM實驗室大門外,有一位與小沃森差不多年齡的工程師,堅定地發誓說道:“我要在IBM的地盤上將IBM擊敗。”雖然那時,他只有孤身一人,而且幾乎是身無分文,他的大名叫肯·奧爾森(K.Olsen)。奧爾森是在麻省理工學院氛圍中成長的工程師,麻省理工學院的畢業生都把馮·諾依曼當做心中的偶象,希望成為真正的電腦科學家。然而,奧爾森卻偏要“下海”,他決定告別學院的研究工作,創辦自己的電腦公司。
做出這個決定需要數十萬美元。1957年盛夏,31歲的奧爾森和夥伴安德森,鑽進萊剋星頓圖書館,從幾本工商管理方面的教科書中,“抄”回了一個“經營方案”。帶著剛學會的“經商知識”,他倆貿然來到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申請貸款。就像當年艾肯隻身闖入IBM總部,向老沃森鼓吹馬克1號那樣,奧爾森也必須說服ARD投資公司的總經理多里奧特,他開門見山坦陳自己的打算。
“在我看來,您的公司編一份財務統計表或者花名冊什麼的,根本無需使用數百萬美元的大型電腦。 我們能造出一種比IBM更便宜的,由用戶們自己操作的小型計算機。我相信所有的人都可以與機器相互交流。世界上有許多非常重要的事情,其實是可以用非常簡單的方式解決的。”
多利奧特漸漸被奧爾森的構想迷住,不過他仍覺得面前兩位青年鋒茫太露,與藍色巨人IBM較勁可不是好玩的。“我可以為你們籌集7萬元,不過嘛,”多利奧特慢條斯理地說,“你們不能用‘計算機’做企業名稱,董事會決不會相信,在通用電器公司那樣的巨頭都栽了跟頭的電腦行業,你們能搞出什麼名堂。”
奧爾森點頭答應了條件,1957年8月,他的公司──“數字設備公司”在波士頓以南一棟破爛不堪的廠房裡掛牌開張,企業名稱的英文縮寫是DEC,D是數字,E是設備而C是公司。奧爾森恪守了諾言,DEC招牌上沒有“計算機”的影子,以製造電子設備為業,奧爾森把電腦夢深深藏進心底。一年後,這家僅12人的公司站住了腳根,賣出近10萬元的產品。
當DEC的羽翼漸豐後,他們悄悄開始了電腦研製。1959年,DEC的第一台全電晶體電腦裝配完成。為了不引起IBM的注意,奧爾森給它取名“程式數據處理機”,簡稱PDP-1。PDP-1的體積只有一台冰櫃大小,用戶可以從螢光屏上觀察到機器處理數據的全過程,它是市場上第一台“有面孔”的計算機。
PDP-1型電腦在夾縫中成長, 一路順風賣出53台,它使DEC銷售額直線上升,在第5個年頭就創造了650萬美元的奇蹟。1965年,當積體電路面世後,DEC公司不失時機地向全世界宣布,它生產了一種價格最低、功能最強大的PDP-8型積體電路計算機。
人們開始理解到PDP-8帶來的信息。那一年,街上流行“迷你裙”,姑娘們爭相穿上短過膝蓋的裙子,活潑輕盈,顯得那么嫵媚動人。新聞傳媒把PDP-8與IBM的大型電腦列在一起評頭論足後,戲稱它是“迷你機”。“迷你”(mini)即“小型”,這種機器,小巧玲瓏,長61厘米,寬48厘米,高26厘米;售價也只有1萬多美元。報紙和雜誌一窩蜂登出評論文章,標題都是“小型計算機時代來臨”。其後,PDP被成千上萬家企業、學校和科研部門購買。到本世紀60年代末,DEC公司依託小型電腦正式崛起,並帶動了約70多家公司生產這類機器。由此,奧爾森獲得“小型機之父”的美譽。
整個七十年代,DEC公司集中力量開發PDP-11和VAX-11/780兩大系列小型機。隨著積體電路的發展,小型機大規模普及推廣,DEC公司的銷售額以平均年增36%的速度飛速增長。1987年,該公司成立的第30個年頭,它的年收入超過93億美元,利潤突破10億,員工達到12萬,成為與IBM齊名的世界第二大電腦公司,達到輝煌的頂峰。
xcgxh 2008-08-15 15:12
電腦史話(19)——矽谷的誕生
1939年1月1日,兩位大學畢業生在一間簡陋的汽車庫裡,以擲硬幣的辦法確定了創辦公司的名稱;50年後,這間車庫被確認為美國加里福利亞州歷史文物──矽谷誕生地,它極大地影響了電腦發展的進程。
矽谷的誕生必須從史丹福大學講起。這所已有100多年歷史的高等學府,當瑞典國王1984年訪問該校時,竟有10位仍健在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與他合影。它是美國鐵路大王斯坦福為紀念他早逝的獨子,斥巨資創辦的私立大學。
斯坦福當年置地5萬公頃,把校址選在了舊金山以南約50公里的聖克拉拉郡,以帕洛阿爾托小鎮為中心,包括約20公里寬的一片狹長的谷地。那裡土地肥沃,氣候溫暖宜人,到處栽滿了果樹,最負盛名的特產是梅脯。
史丹福大學著名教授中,人們都聽說過心理學家特曼的大名,卻不太清楚他有個名叫弗雷德·特曼(F.Terman)的兒子。小特曼自幼多病,在家養病時迷上了無線電,所以報考大學時順理成章地選擇了電器工程,因而沒有繼承父業。
弗雷德·特曼後來到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導師就是那位發明模擬計算機的布希教授。布希一再向學生強調:大學不應該作為專修學問的象牙塔,它要成為開發和套用科技成果的大本營。畢業後的特曼回到斯坦福,被聘為無線電教授,他為人謙虛,說話低聲細語。學生們都說:特曼先生可能不是什麼偉大的科學發明家,但他確是天生的教書高手。
30年代末,受人尊敬的特曼教授出任史丹福大學副校長,決心把布希的思想付諸實施,他大膽地作出決策:批租土地、吸引投資、轉讓技術、開發成果;他滿懷信心地幻想著:帕洛阿爾托梅樹叢中將萌生出一個高科技的“斯坦福工業園”。
在大學園區創辦企業,第一個“吃螃蟹”者是需要膽識的。特曼想到了自己的兩位得意門生,立即把他們叫到辦公室。
先進門的這位,瘦高的個子,緊接著進來的另一位,身高卻不到前者的肩膀。特曼對學生非常熟悉:矮個休利特(W.Hewllet),讀中學時就對無線電特別痴迷,曾把家裡的閣樓改裝成一座電台;高個帕卡德(D.Packard),與休利特相識在史丹福大學的橄欖球場,由於對無線電和體育的共同愛好,他們成了形影不離的摯友。目前,兩位好友都在邊乾研究邊讀碩士,是特曼為他們安排的獎學金,他們也都選修了教授開設的電子學課程。
特曼對休利特說:“我記得你的碩士論文是《可變頻率振盪器的研究》,你能把它做出來嗎?”休利特回答道:“我早就製成了一台樣機,成本只需55元……”帕卡德搶著過話頭說:“我到商店看過價格,類似的東西要賣到500元。我們正想找您商量,能否幫助推薦給某個廠家。”
特曼搖搖頭,意味深長地問道:“你們難道沒想過另外的出路?”
休利特看了看帕卡德,大著膽子對教授講:“我們是很想自己辦公司,但是,沒有開辦經費,也不知道您的意見。”特曼聽到此話,不禁大喜過望:“我就是想讓你倆帶頭闖路!至於錢嘛,我這裡還有一點,今後再想辦法。”
xcgxh 2008-08-15 15:12
電腦史話(20)——天才“八叛逆”
1955年,發明電晶體的肖克利博士回到了故鄉聖克拉拉,正中特曼教授為矽谷網羅天下英才之下懷:有了肖克利這棵“梧桐樹”,何愁引不到成群的“鳳凰”來?
全世界電子科學界都焦急地關注著肖克利的行蹤。據說,300年前當牛頓宣布準備在他的故鄉建一所工廠時,全世界的物理學界也是如此心態。果然,從矽谷的瞭望山傳來訊息: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宣告成立。不久,因仰慕“電晶體之父”的大名,求職信像雪片般飛到肖克利辦公桌上。
第二年,以諾依斯(N.Noyce)、莫爾(G.Moore)為首的八位青年科學家,陸續加盟肖克利實驗室,他們年齡全都在30歲以下,風華正茂,學有所成,正處在創造能力的巔峰。其中,有獲得雙博士學位者,有來自大公司的工程師,有著名大學的教授。肖克利慧眼識英才,青年人也都由衷地感到,今後要與肖克利一起,去改寫人類電子世紀的歷史。
這種感覺不久就得到驗證:當年11月,斯德哥爾摩打來長途電話,肖克利博士榮獲諾
貝爾物理獎。年輕人簇擁著科學巨匠來到帕洛阿托,在該市最莊重的“黛娜木屋”酒家舉行慶典,用香檳酒為他們的“領航員”慶賀。
29歲的諾依斯恭敬地向肖克利博士敬酒,他是八人之中的“長者”。在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固體物理學博士學位後,曾選擇了一家很小的公司任職,因為只有在小公司里,他才可能獨當一面,既當科學家,又當企業家,從而得到了充分的鍛鍊。諾依斯可算是最堅定的“投奔者”。飛抵舊金山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傾囊為自己購下住所,斷然決定永久定居,然後才去晉見肖克利。什麼工作環境啊,條件啊,待遇啊,一概全不知曉。
其他七位青年,來矽谷的經歷與諾依斯大抵相似。招齊員工後,肖克利下令實驗室大量生產電晶體,要把成本降到每隻5分錢。然而,肖克利雖然雄心勃勃,但對管理卻一竅不通,把實驗室的生產指揮得一塌糊塗,全然聽不進別人的善意規勸。特曼後來評論說:“肖克利在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眼裡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人物,但他們又很難跟他共事。”
年輕人徹底地失望了:一年之中,實驗室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產品問世。1957年,八位青年中的七人偷偷聚在一起,瞞著肖克利商量“叛逃”的辦法。想來想去,決定自己創辦一家公司。可他們也都不懂生產管理,大家一致同意“策反”諾依斯,他看起來是唯一有點兒領導才能的人。沒料到諾依斯也早就萌生了“外心”。當八位青年聯名遞上辭職書的時候,肖克利不由得火冒三丈。
“你們簡直是一群叛徒!”肖克利指著諾依斯的鼻子,怒不可遏。年輕人面面相覷,但還是義無反顧離開了他們的“伯樂”。這就是電腦史里人所共知的有關“八大叛徒”的趣談,不過,肖克利本人後來也改口把他們稱為“八個天才的叛逆”。
肖克利實驗室因主要骨幹出走一蹶不整,1960年被收買,1968年徹底關門。實驗樓經過改造後,變成一家電子音響商店,出售著由肖克利發明卻不能由他製造的電晶體設備。肖克利博士本人“下海”未果,掉頭“上岸”,被史丹福大學請去當榮譽教授。
諾依斯和另外七個“叛逆”並沒有“亡命天涯”,他們鐵了心,一定要在矽谷乾出個名堂。一家照相器材公司願意為他們在矽谷投資辦實業,從事半導體的研究與開發。由於公司老闆名叫費爾柴爾德(Fairchild),中文直譯為“仙童”,“八叛逆”新開張的這家公司被命名為仙童半導體公司。
1957年10月,仙童公司也在瞭望山租下一間小屋,距離肖克利實驗室和惠普公司發跡的汽車庫差不多遠。“仙童”們商議要製造一種雙擴散基型電晶體,以便用矽來取代傳統的鍺材料,這是他們在肖克利實驗室尚未完成卻又不受肖克利重視的項目。諾依斯給夥伴們分了工,由赫爾尼和莫爾負責搞“擴散工藝”,而他自己帶著拉斯特專攻“平面照相技術”,其他的人也都各司其職。
在諾依斯精心運籌下,公司業務迅速發展,員工增加到了100多人。同時,一整套製造矽電晶體的平面處理技術也日趨成熟。赫爾尼是眾“仙童”中的佼佼者,他像變魔術一般把矽表面的氧化層擠壓到最大限度。諾依斯等人首創的電晶體製造方法也與眾不同,他們先在透明材料上繪好電晶體結構,然後用拍照片的辦法,把結構顯影在矽片表面氧化層上,腐蝕去掉不需要的圖形後,再把那些具有半導體性質的微粒擴散到矽片上。
氧化、照相、刻蝕、擴散,半導體平面處理技術仿佛為“仙童”們打開了一扇奇妙的大門,他們突然看到了一個廣闊的空間:用這種方法既然能做一個電晶體,為什麼不能在矽片上集成幾十個,幾百個,乃至成千上萬呢?1959年1月23日,諾依斯在日記里詳細地記錄了這一閃光的構想。
xcgxh 2008-08-15 15:12
電腦史話(21)——同時的發明
肖克利發明的電晶體比起電子管來,確實是小得多,但是,隨著電腦功能越來越強,“個頭”也就越長越大。以一台中型電腦為例,幾十萬隻電晶體加上電阻電容器,它的電子元件數已增長到數以百萬計。過去人們針對電子管列舉的種種弊端和責難,現在都統統加到電晶體的身上。歷史戲劇般地重演,肖克利回到大學講壇,電晶體走向了窮途末路。電腦的元件,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歷史性變革。
就在仙童公司諾依斯等人還在大膽構想的時候,電晶體的集成化試驗卻已在德克薩斯儀器公司悄悄地進行。德克薩斯儀器公司簡稱TI公司,座落在美國南部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肖克利等人發明電晶體後,TI公司曾率先開發出第一台全電晶體收音機。
1958年7月,�達拉斯天氣炎熱,TI公司宣布放一次長假,絕大多數員工興高采烈離開崗位。不一會兒,寬大的廠房裡,只剩下一位名叫基爾比(J.�Kilby)的青年人。基爾比那年35歲,到TI公司任職不足兩個月,無權享受休假的樂趣。人去樓空,反而給他提供了思考和試驗的機會。
讀中學時,基爾比的父親期盼他能考上麻省理工學院,成為優秀的電子工程師。考試的結果,�成績一貫優秀的基爾比以3分之差落第,不得已進入伊利諾伊大學就讀。然而,好學者無論在哪裡都能找到智慧的源泉,工程師也不一定非得在“搖籃”里造就。酷愛電子學的基爾比,從英國科學家達默的思想里發現了“新大陸”。早在1952年,達默就曾指出,由半導體構成的電晶體,完全可以把它們組裝在一塊平板上而去掉之間的連線,半導體甚至也可以構成電阻器電容器等等。基爾比暗自思忖,別看電晶體很小,其中真正起作用的,只是很小的晶體,尺寸不到百分之一毫米,而無用的支架、管殼卻占去多數體積。
基爾比曾在一家小型實驗室幹了10年,搞過電晶體助聽器和其他電子工藝,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TI公司目前交給他的任務是把許多單獨的電晶體擠進很小的空間,為軍方製作一種“微模組件”。基爾比想,與其煞費苦心裝配那些電晶體,何不動手直接在小平板上製作它們呢?現在,機會似乎來了。
基爾比原來構想用矽材料製作電路,但TI公司沒有這種合適的矽片,他只得改用鍺材料進行實驗。終於,他成功地在一塊鍺片上形成了若干個電晶體、電阻和電容,並用熱焊的方法用極細的導線互連起來。世界上第一塊“集成”的固體電路就誕生在這塊微小的平板上,在不超過4平方毫米的面積上,基爾比大約集成了20餘個元件。
1959年2月6日, 基爾比向美國專利局申報專利, 這種由元件組合的微型固體被叫做“半導體積體電路”,是一種用於無線電設備的“振盪器”。
巧合得很,當基爾比遠在達拉斯孤軍作戰的時候,矽谷的“仙童”們也走到了研製積體電路的邊緣。當基爾比發明積體電路的訊息從達拉斯傳到矽谷,諾依斯不禁驚訝萬分,他當即召集眾“仙童”商議對策。基爾比感到為難的問題,比如矽材料問題,在矽片上進行兩次擴散和導線互相連線問題等等,正是仙童公司的拿手好戲。諾依斯提出可以用蒸發沉積金屬的方法代替熱焊接導線,這是解決元件相互連線的最佳途徑。仙童公司開始奮起疾追。1959年7月30日,他們也向美國專利局申請了發明專利,時間比基爾比晚了半年。於是,兩家公司為爭奪積體電路的發明權打起了官司。
其實,在積體電路的製造技術上,諾依斯與基爾比的方法並不相同。1966年,基爾比和諾依斯同時被富蘭克林學會授予巴蘭丁獎章,基爾比被譽為“第一塊積體電路的發明家”而諾依斯被譽為“提出了適合於工業生產的積體電路理論”的人。1969年,法院最後的判決下達,也從法律上實際承認了積體電路是一項同時的發明,基爾比和諾依斯的大名並列著寫進了電子和電腦的發展史冊。積體電路開始著手導演電腦的第三代歷史。1961年,德克薩斯儀器公司與美國空軍合作,僅用了不到9個月,研製成功第一台用積體電路組裝的計算機。該機共有587塊積體電路,重不過300克,體積不到100立方厘米,功率只有16瓦。
有趣的是,“八個天才叛逆”創建的仙童公司,在矽谷里演出了又一出“大叛逃”的喜劇。�以赫爾尼為首的4人首先出走,創辦阿內爾科公司,據說,赫爾尼後來手創的新公司達12家之多;其他人也先後出走,創辦過多家半導體公司。仙童公司當之無愧是矽谷的“西點軍校”,矽谷里的半導體公司,半數以上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間接後裔。
xcgxh 2008-08-15 15:13
電腦史話(22)——五十億“賭注”
1995年,美國獎金額最高的科學獎──鮑爾科學獎,首次授予一位計算機科學家,北卡羅萊納大學的布魯克斯教授,自60年代起,他就被人們稱為“IBM360之父”。然而,史書上記載“IBM360之父”,還有另一位電腦專家阿姆達爾(J.Amdahl)。用積體電路製作的IBM360大型電腦系統,在電腦發展史上的確有其特殊的地位。
本世紀60年代初,IBM公司總裁小沃森已接近“知天命”的年齡,駕駛IBM這艘巨大的航船,責任心和使命感沉重地壓在心頭。面對電腦業界激烈的競爭,一個新的構想在他腦海里醞釀成熟,他讓秘書召來公司的副總裁利爾森。
小沃森下達的指令是研製由積體電路組成的系列電腦,儘早淘汰過時的電晶體機器。利爾森馬上組建了一個工程師委員會研究新機器方案。幾經研討,委員會無法取得共識,兩個月過去後,方案還沒有理出頭緒。利爾森對委員們發火了:“你們統統給我搬進旅館,搞不出方案誰也不許回家!”
利爾森派車把工程師們送到康涅狄克州,“關進”一家汽車旅店裡。1961年12月28日,一份長達8頁紙的報告完成,�黑體標題醒目地寫著“IBM360系統電子計算機”。新電腦系統用360為名,�表示一圈360度。既代表著360電腦從工商業到科學界的全方位套用,也表示IBM的宗旨:為用戶全方位服務。利爾森粗略估算出需要的費用:研製經費5億,生產設備投資10億,推銷和租賃墊支35億──360計畫總共需要投資50個億!要知道,美國研製第一顆核子彈的“曼哈頓工程”也才用了20億美元。
美國的新聞界驚呆了。�《幸福》雜誌的通欄標題是:“IBM的50億元大賭博!”小沃森自己也承認,�這是他一生中所做的“一項最大、最富冒險的決策”。下一步是為360物色技術設計的主帥。�主管設計工程的總負責人正是布魯克斯,他曾在超級計算機上開發出第一個互動式操作的系統,使用戶在擊鍵時就能同時看到螢幕顯示,他還提出過許多現代電腦體系結構新概念。布魯克斯負責協調4個小組的工作,其中3個小組都由阿姆達爾博士領導。�阿姆達爾博士當時年方40歲,IBM公司的最後一種電子管計算機IBM709就出自他的手筆;其後,他又受命擔任過第一台全電晶體電腦IBM7030的設計師。
利爾森、�布魯克斯和阿姆達爾等人,多次就360系統技術問題進行商討。最後,他們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思路──IBM360必須是一種“兼容性”的產品。兼容性將意味著,儘管360系統電腦在型號上有巨大區別,�但它們都必須能夠用相同的方式處理相同的指令,享用相同的軟體,配置相同的磁碟機、磁帶機和印表機,而且能夠相互連線在一起工作。當時,僅IBM公司的電晶體電腦就有7個種類20多個型號,軟體和外部設備都不能互換使用,給用戶帶來極大的不便。“兼容性”是一個偉大的觀念變革,它給現代電腦發展帶來的技術進步,至今還在發揮巨大作用。
研製360電腦的第一個難題,是IBM必須自己製造積體電路,因為他們買不到現成的晶片。�以前建造一所新工廠,對IBM來說根本不在話下。但是,新建一個積體電路製造廠,生產環境要求極為苛刻,車間裡不能有一點灰塵,簡直就像建造一間大型的外科手術室,成本超過普通廠房的四、�五倍。研製360電腦最大的障礙還是軟體。為了讓軟體能適用於所有的電腦,必須編制幾百萬條電腦指令。投入編寫程式的軟體工程師越來越多,最後多達2000人,使軟體開發的費用超過了硬體即電腦機器本身。巨大的開支,連小沃森也感到震驚。他在一次晚間會議上開玩笑說道:
“幾個月前,IBM在360軟體上的預算是4000萬。昨天我問利爾森,你究竟需要多少錢?他告訴我要花5000萬。今天下午,就在這個會議室里,我又問到軟體開發負責人,他回答說至少要6000萬才夠。�看來,只要我不停地問下去,IBM就太不可能為諸位發工資了。”
玩笑歸玩笑,IBM花在360電腦軟體上的巨額費用,總共超過了5億之巨!
1964年4月7日,歷經4個年頭的風風雨雨,就在老沃森創建公司的50周年之際,IBM公
司50億元的“大賭博”為它贏到了360系統電腦。IBM360,共有6個型號的大、中、小型電腦和44種新式的配套設備,整整齊齊排放在寬大的廳堂里。從功能較弱的360/51型小型機,到功能超過51型500倍的360/91型大型機,都是清一色的“兼容機”。
又是一個新時代的來臨,IBM360標誌著第三代電腦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為了慶祝它的誕生,�IBM公司分別在美國63個城市和14個國家舉行記者招待會,全世界有近萬人蒞臨盛會。在紐約,小沃森親自租用一輛專列火車,率領著200多名記者,浩浩蕩蕩開往IBM波基普西的實驗室。他向全世界莊重宣布:“這是本公司自成立以來最重要的劃時代產品。”
5年之內,IBM360共售出32300台,創造了電子計算機銷售中的奇蹟。不久後,與360電腦兼容的IBM370機接踵而至,其中最高檔的370/168機型,運算速度已達到每秒250萬次。
xcgxh 2008-08-15 15:13
電腦史話(23)——巨型克雷機
IBM的前任董事長小沃森生前曾經感慨道,在他掌管IBM的那些年頭,競爭者中有個像“咬不動的胡桃”似的電腦公司,始終讓他耿耿於懷。就在巨型機的“戰場”上,IBM曾敗給了這家銷售總額僅有其1/15的對手。
巨型機又叫超級電腦、超大型機,它在電腦的家族中,以運算速度最高、系統規模最大、具有最高一級的處理能力得名。巨型機主要用於國防科研、航空航天、氣象預報等需要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領域,有人戲稱它們是“數據吞噬機”。巨型機雖然功能強大,但結構複雜,耗資巨大,研製起來實屬不易。
50年代末,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急需一種超級電腦,要求速度比當時最好的計算機高出兩個數量級,洛斯阿拉莫斯核武器實驗室自然而然直奔IBM而來。�IBM為這台電腦取名Stretch,意為“擴展”新技術的機器。小沃森保證說:“擴展”電腦的速度一定會比IBM現有的機器快100倍。
然而,1961年,當第一台Stretch電腦運抵洛斯阿拉莫斯時,它沒有能達到最初的設計要求,速度只有原構想的60%。IBM只得把“擴展”機價格從1350萬元降低到800萬,只能收回成本。�“擴展”型機器共生產了5台,又造成2000多萬美元虧損。藍色巨人初次涉足巨型機領域,就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困境,令其他電腦製造商心存餘悸,躊躇不敢上前。
1960年,�一家剛成立三年的小小電腦公司,卻打算從IBM手中接過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的委託書,涉身於萬難之險的超級電腦領域。這家名曰“控制數據公司”的電腦新秀,英文縮寫CDC,�由威廉·諾瑞斯發起創建。諾瑞斯本人是位學者,1957年他帶著蘭德公司的一撥電腦工程師出走自立門戶,正是奧爾森掛出DEC招牌準備涉足小型機的同一年度。
跟著諾瑞斯打天下的工程師之中,有一位名叫西蒙·克雷(S.Cray)的博士,畢業於明尼蘇達大學,年僅31歲,領銜擔任了CDC公司的總設計師。面對IBM咄咄逼人的360計畫,他為CDC制定的創業韜略,是避實就虛,在藍色巨人新近受挫的領域打開局面。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控制數據公司根據克雷的判斷,專門建立了巨型機研究所。然而,勢單力薄的CDC,能夠集中的全部兵力僅有區區34人,其中15位工程師,4位程式設計師。他們的資歷淺薄,連克雷在內,亦只有2位博士。
克雷抱定“背水一戰”的決心,帶著這30餘勇士“隱入”威斯康星州的密林深處。整整四載春來冬去,他們謝絕一切社交往來,夜以繼日地埋頭於繪製圖紙,製作零件,組裝機器。連著名的學術團體要為克雷頒發獎章,他也願不拋頭露面。為此,電腦界給克雷博士取了一個綽號──“密林隱士”。
1963年8月,控制數據公司搶在IBM360之前,出人意料地宣布第一台超級電腦CDC6600研製成功。這種電腦的研製費只用了700萬,功能卻比IBM的“擴展”電腦強大三倍,運算速度達每秒300萬次。�克雷手中並沒有掌握更先進的元件,他在這台機器里第一次對諾依曼機方案作出重大改進,巧妙地採用一台中央處理器和10台外圍處理器“並行”工作,就像一群螞蟻圍著大骨頭啃,啃出了巨型機的速度。
IBM“朝野” 上下一片震驚。 小沃森向公司高層領導發出備忘錄, 他激動地寫道:“我們是一個資金、人員十分雄厚的大企業,我實在難以理解,IBM為什麼不能在超級電腦中領先一步?要知道,控制數據公司的研製班子,總共才34人,還包括一位看門人。”這份後來被人加上《看門人備忘錄》標題的資料,一語道破了IBM的沮喪心境。
1969年,“密林隱士”又乘勢推出改進的CDC7600巨型機,歐美各國的訂單紛至沓來。於是,�在整個60年代,控制數據公司獨霸巨型機市場,從一無所有成長為年銷售額6千萬的大企業。�強大的IBM很長時間都沒能搞成超級電腦,最後連小沃森也不得不承認:“在這個領域裡,IBM無法與CDC抗衡”,再一次“退避三舍”。
1972年,“巨型機之父”克雷告別控制數據公司,獨創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克雷研究公司”�,專攻巨型電腦。1975年,享譽全球的超級電腦“克雷1號”(CRAY-1)在他手裡完成。�1985年,他又推出功能更強的“克雷2號”(CRAY-2),首次安裝在美國國家航天局,模擬太空梭的風洞實驗。到了80年代,後來居上的克雷公司,售出的巨型機占到全世界巨型機總數的70%。
克雷1號實現了當時電腦絕無僅有的超高速──它可持續保持每秒1億次運算,相當於IBM370電腦的40倍。 克雷2號的速度更上一層,其最大能力可達每秒12億次。相對於它們的功能而言, 克雷機是出人意外的小巧玲瓏。例如克雷1號,它看上去就像一套開口的沙發圈椅,沙發靠背矗立著12個一人高的“大衣櫥”,占地不到7平方米,重量不超過5噸。在那些“大衣櫥”里,克雷1號總共安裝了大約35萬塊積體電路。
超級電腦畢竟有它“超級”的一面──克雷1號的耗電量高達115千瓦,與埃歷阿克相差無幾。�要不是足智多謀的克雷想出了用老式冰櫃冷卻管道的方法解決降溫,克雷1號散發的熱量一準會把地板燒個大洞。�克雷2號對散熱的要求更高,走了三次彎路後,克雷最後把它的外殼整個充滿液體氟化碳,才取得理想的冷卻效果。
1989年,由於意見分歧,克雷退出了克雷研究公司,又成立了另一家“克雷計算機公司”�,集中精力研製他的“克雷4號”(Cray-4)。這型機器計畫採用64台處理器並行處理,速度將達到每秒1280億次。奇怪的是,沒有克雷的克雷研究公司,反而繼續保持著興旺發達;而有克雷的克雷計算機公司,卻因技術上的決策失誤陷入了困境。克雷開始犯錯誤的年齡是60歲,在計算機領域,不要說花甲之年的老人,就連“知天命”年齡的人也可能最不知道什麼是“天命”。1996年10月5日,滿懷著對“克雷4號”機的期待和無奈,71歲高齡的“巨型機之父”克雷博士,逝世於車禍造成的腦外傷。
沒有克雷的克雷研究公司仍然繼續著克雷博士未竟的事業,努力製造所謂“終極計算機”�。1996年12月,就在“克雷1號”來到洛斯阿拉莫斯20周年之際,該公司選擇了與圖形電腦領域的巨頭SGI公司合併的發展戰略,集兩家公司的技術實力,研製出一台具有256台處理器的超級電腦,並且再次安裝在美國國家實驗室,他們計畫在1999年把這個系統的處理器提高為4096台,�運算速度達到30000億次。而美國能源部則宣布,它在下一個10年的目標,�是研製出每秒鐘進行1 000 000億次的巨型計算機系統,聽來讓人大有不可思議的感慨。
xcgxh 2008-08-15 15:14
電腦史話(23)——巨型克雷機
IBM的前任董事長小沃森生前曾經感慨道,在他掌管IBM的那些年頭,競爭者中有個像“咬不動的胡桃”似的電腦公司,始終讓他耿耿於懷。就在巨型機的“戰場”上,IBM曾敗給了這家銷售總額僅有其1/15的對手。
巨型機又叫超級電腦、超大型機,它在電腦的家族中,以運算速度最高、系統規模最大、具有最高一級的處理能力得名。巨型機主要用於國防科研、航空航天、氣象預報等需要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領域,有人戲稱它們是“數據吞噬機”。巨型機雖然功能強大,但結構複雜,耗資巨大,研製起來實屬不易。
50年代末,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急需一種超級電腦,要求速度比當時最好的計算機高出兩個數量級,洛斯阿拉莫斯核武器實驗室自然而然直奔IBM而來。�IBM為這台電腦取名Stretch,意為“擴展”新技術的機器。小沃森保證說:“擴展”電腦的速度一定會比IBM現有的機器快100倍。
然而,1961年,當第一台Stretch電腦運抵洛斯阿拉莫斯時,它沒有能達到最初的設計要求,速度只有原構想的60%。IBM只得把“擴展”機價格從1350萬元降低到800萬,只能收回成本。�“擴展”型機器共生產了5台,又造成2000多萬美元虧損。藍色巨人初次涉足巨型機領域,就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困境,令其他電腦製造商心存餘悸,躊躇不敢上前。
1960年,�一家剛成立三年的小小電腦公司,卻打算從IBM手中接過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的委託書,涉身於萬難之險的超級電腦領域。這家名曰“控制數據公司”的電腦新秀,英文縮寫CDC,�由威廉·諾瑞斯發起創建。諾瑞斯本人是位學者,1957年他帶著蘭德公司的一撥電腦工程師出走自立門戶,正是奧爾森掛出DEC招牌準備涉足小型機的同一年度。
跟著諾瑞斯打天下的工程師之中,有一位名叫西蒙·克雷(S.Cray)的博士,畢業於明尼蘇達大學,年僅31歲,領銜擔任了CDC公司的總設計師。面對IBM咄咄逼人的360計畫,他為CDC制定的創業韜略,是避實就虛,在藍色巨人新近受挫的領域打開局面。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控制數據公司根據克雷的判斷,專門建立了巨型機研究所。然而,勢單力薄的CDC,能夠集中的全部兵力僅有區區34人,其中15位工程師,4位程式設計師。他們的資歷淺薄,連克雷在內,亦只有2位博士。
克雷抱定“背水一戰”的決心,帶著這30餘勇士“隱入”威斯康星州的密林深處。整整四載春來冬去,他們謝絕一切社交往來,夜以繼日地埋頭於繪製圖紙,製作零件,組裝機器。連著名的學術團體要為克雷頒發獎章,他也願不拋頭露面。為此,電腦界給克雷博士取了一個綽號──“密林隱士”。
1963年8月,控制數據公司搶在IBM360之前,出人意料地宣布第一台超級電腦CDC6600研製成功。這種電腦的研製費只用了700萬,功能卻比IBM的“擴展”電腦強大三倍,運算速度達每秒300萬次。�克雷手中並沒有掌握更先進的元件,他在這台機器里第一次對諾依曼機方案作出重大改進,巧妙地採用一台中央處理器和10台外圍處理器“並行”工作,就像一群螞蟻圍著大骨頭啃,啃出了巨型機的速度。
IBM“朝野” 上下一片震驚。 小沃森向公司高層領導發出備忘錄, 他激動地寫道:“我們是一個資金、人員十分雄厚的大企業,我實在難以理解,IBM為什麼不能在超級電腦中領先一步?要知道,控制數據公司的研製班子,總共才34人,還包括一位看門人。”這份後來被人加上《看門人備忘錄》標題的資料,一語道破了IBM的沮喪心境。
1969年,“密林隱士”又乘勢推出改進的CDC7600巨型機,歐美各國的訂單紛至沓來。於是,�在整個60年代,控制數據公司獨霸巨型機市場,從一無所有成長為年銷售額6千萬的大企業。�強大的IBM很長時間都沒能搞成超級電腦,最後連小沃森也不得不承認:“在這個領域裡,IBM無法與CDC抗衡”,再一次“退避三舍”。
1972年,“巨型機之父”克雷告別控制數據公司,獨創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克雷研究公司”�,專攻巨型電腦。1975年,享譽全球的超級電腦“克雷1號”(CRAY-1)在他手裡完成。�1985年,他又推出功能更強的“克雷2號”(CRAY-2),首次安裝在美國國家航天局,模擬太空梭的風洞實驗。到了80年代,後來居上的克雷公司,售出的巨型機占到全世界巨型機總數的70%。
克雷1號實現了當時電腦絕無僅有的超高速──它可持續保持每秒1億次運算,相當於IBM370電腦的40倍。 克雷2號的速度更上一層,其最大能力可達每秒12億次。相對於它們的功能而言, 克雷機是出人意外的小巧玲瓏。例如克雷1號,它看上去就像一套開口的沙發圈椅,沙發靠背矗立著12個一人高的“大衣櫥”,占地不到7平方米,重量不超過5噸。在那些“大衣櫥”里,克雷1號總共安裝了大約35萬塊積體電路。
超級電腦畢竟有它“超級”的一面──克雷1號的耗電量高達115千瓦,與埃歷阿克相差無幾。�要不是足智多謀的克雷想出了用老式冰櫃冷卻管道的方法解決降溫,克雷1號散發的熱量一準會把地板燒個大洞。�克雷2號對散熱的要求更高,走了三次彎路後,克雷最後把它的外殼整個充滿液體氟化碳,才取得理想的冷卻效果。
1989年,由於意見分歧,克雷退出了克雷研究公司,又成立了另一家“克雷計算機公司”�,集中精力研製他的“克雷4號”(Cray-4)。這型機器計畫採用64台處理器並行處理,速度將達到每秒1280億次。奇怪的是,沒有克雷的克雷研究公司,反而繼續保持著興旺發達;而有克雷的克雷計算機公司,卻因技術上的決策失誤陷入了困境。克雷開始犯錯誤的年齡是60歲,在計算機領域,不要說花甲之年的老人,就連“知天命”年齡的人也可能最不知道什麼是“天命”。1996年10月5日,滿懷著對“克雷4號”機的期待和無奈,71歲高齡的“巨型機之父”克雷博士,逝世於車禍造成的腦外傷。
沒有克雷的克雷研究公司仍然繼續著克雷博士未竟的事業,努力製造所謂“終極計算機”�。1996年12月,就在“克雷1號”來到洛斯阿拉莫斯20周年之際,該公司選擇了與圖形電腦領域的巨頭SGI公司合併的發展戰略,集兩家公司的技術實力,研製出一台具有256台處理器的超級電腦,並且再次安裝在美國國家實驗室,他們計畫在1999年把這個系統的處理器提高為4096台,�運算速度達到30000億次。而美國能源部則宣布,它在下一個10年的目標,�是研製出每秒鐘進行1 000 000億次的巨型計算機系統,聽來讓人大有不可思議的感慨。
xcgxh 2008-08-15 15:14
電腦史話(24)——爆發超新星
IBM號稱巨人,竟在巨型機領域敗在小小的控制數據公司CDC手下。在小型機領域,“霸主”DEC公司的“後院”也曾“起火”,絕非一直風平浪靜。
本世紀60年代末,DEC公司因開發小型電腦迅速崛起,贏得“小型機的IBM”雅稱。奧爾森親手拉開小型機時代的帷幕,把PDP-8托上星空,萬萬想不到,一顆名叫“Nova”的星座突然爆發,成為PDP-8的“伴星”爭相輝映。
Nova是天文學的名詞,中文譯作“新星”。一顆肉眼看不見,誰也沒有去注意的星,突然間大放光明,在一二天內亮度急劇增加幾萬倍到幾十萬倍,這就是新星。
有一本由數字設備公司出版的介紹公司技術史的書籍寫到: “PDP-8型計算機確立了小型電腦概念,為DEC帶來滾滾財源。”然而,這本書沒有提及PDP-8的設計師之一,當時年僅20餘歲的德·卡斯楚。
卡斯楚1960年從洛威爾大學畢業後應聘來到DEC公司,正好成為公司的第100名員工。他參加過早期PDP-5型電腦的研製,又提出開發新機器的主意,理所當然,應該成為PDP-8型電腦的主設計師。然而,在奧爾森眼裡,卡斯楚是個愛惹麻煩的工程師,經常不遵守工作規程辦事,總喜歡標新立異。部門負責人勸奧爾森說:“讓他試試吧,我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奧爾森雖然勉強同意,但還是給他派來一位頂頭上司,以防這匹“野馬”脫韁。
卡斯楚,以及他麾下設計小組的另外幾名工程師,越來越感到憋氣。新電腦PDP-8經他們親手完成後,為DEC公司創利120%,沒有得到應有的讚賞和鼓勵。與此相反,奧爾森又拒絕了卡斯楚提出的另一項研究計畫,著實傷透了他的心。
卡斯楚一氣之下,憤然出走,他還帶走了伯卡特、索格等三人。這些青年工程師決心自己開辦公司,在DEC的後院“燒”它一把“火”。
1968年4月,卡斯楚一行四人來到麻省的小鎮哈德遜,租下一間美容院的舊房子。哈德遜緊靠著DEC所在地梅納德市,他們鐵下心來,要與奧爾森“針尖對麥芒”大幹一場。新公司註冊的名字也不要有“電腦”二字,你叫“數字設備公司”,我就叫“通用數據公司”;你的英文縮寫是DEC,我的英文縮寫就是DGC,只差一個字母。
通用數據公司當然也搞小型機。1969年,卡斯楚推出了一個小型電腦系列,名字就是Nova。新星電腦融合了積體電路晶片技術的最新成果,與數字設備公司的PDP系列相比,它的電路板較大,所用的集成塊多,而其他零件少。一位用戶看了機器後曾評價道:“Nova機的成功在於它的結構緊湊。”於是,DGC公司第一年就賣出200顆“新星”,從而成功地打進DEC的一統天下,成為1969年最紅火的新公司。
對卡斯楚最感惱火的還數奧爾森。在他看來,擅自離職而去唱對台戲簡直就是犯罪。在他召開的大小會議上,奧爾森多次預言:“新星不過是顆盲目運行的流星,它會突然出現也會突然消失。”他要求銷售經理們通知DEC的客戶提防“流星”的竄入。
哪裡知道,奧爾森的用心良苦反而助長了新星的“升空” 。一位老客戶跑來問道:“請告訴我,通用數據公司在哪裡,要不然我們如何防範它呢?”另一位老相識也打來電話詢問:“你們知道DGC的電話號碼是多少,要不我們怎么才能不撥那個號碼呢?”顧客們然後紛紛湧向哈德遜小鎮,對卡斯楚說:“奧爾森說你們人很壞,機器也不好,我們特地來看個究竟。”
通用數據公司的新星Nova終於爆發了。Nova300、Nova800、Nova1000……,到1979年,卡斯楚的小型電腦銷售數超過7萬台,利潤每年增長45%,並擠進了美國最大的500家企業行列, 雖然剛好名列第500名。
兩家毗鄰的小型電腦的企業,�苦苦爭鬥了10多年,直到80年代初,奧爾森的DEC公司才好不容易掙出困境,再次領先於卡斯楚的DGC公司。
xcgxh 2008-08-15 15:15
電腦史話(25)——王安的悲劇
本世紀70年代,與DEC和Nova小型機齊名的王安小型電腦,尤其是以小型電腦為基礎的王安文字處理機,曾經在第三代電腦史冊里寫下過輝煌的一頁;而王安博士,這位聞名美國電腦業界的“龍的傳人”,也曾經以中國人的天才智慧,發明了電腦磁芯存儲器,使自己的名字列於美國發明家紀念館,�成為繼愛迪生等人之後的第69位大發明家,�並獲得美國“總統自由勳章”的殊榮。
早在1948年,�發明馬克1號計算機的艾肯博士慧眼識英才,把研製新型存儲器的任務交給了來哈佛計算機實驗室工作剛三天的王安。艾肯查閱過王安的履歷:年僅28歲,中國上海交通大學的高材生;1945年留學哈佛,從讀碩士到獲得博士學位僅用了16個月,在哈佛求學期間,時刻關注著計算機發展的王安就知道,當時存儲器採用的都是效率極低的水銀延遲線裝置。他曾在圖書館讀到過一篇介紹德國人研製軟磁性材料的報導,這也許能為存儲器的發展開闢新的道路。以後三周時間,王安把自己關在實驗室,潛心探索磁性材料,�終於用鐵氧體製成了一種直徑不到1毫米的小磁芯。王安發明的磁芯,引起了電腦存儲器的一場革命,統治了存儲器領域將近20餘年。
巨大社會反響促使著王安把自己的發明轉化成科技商品。1951年6月,王安懷揣僅有的600美元積蓄,挈妻攜子,堅定不移跳進了“商海”。他在波士頓南區一間租來的小房間門上掛出了手寫的招牌,實驗室宣告開業,內部僅有一桌、一椅、一部電話,雇了一位推銷員,只有一種磁芯產品,是王安自己用電烙鐵加工而成。年底一盤存,他高興得合不攏嘴,“公司”賺了約3千美元,雖然這贏利還不及他在哈佛大學任職年薪的1/3。
1952年,IBM公司購買了磁芯的專利使用權,使王安有了一筆啟動資金。1955年,王安實驗室更名為王安電腦有限公司,毅然決定下馬傳統產品磁芯的生產,根據用戶的需要開發供科技人員使用的loci對數計算器和300系列可編程計算器。由於功能齊全,價格便宜,大受用戶歡迎。1967年,公司股票首次上市,被股民們普遍看好,40萬股票幾個小時即搶購一空,使公司的資產總值升值為近8000萬美元。
不久,王安派出去考察市場的調研人員,向他匯報了一個被人忽略的事實:所有辦公室的文秘人員,僅有的“固定資產”是不值幾百元的打字機,其工作效率低下與任務繁重之間形成鮮明的反差。於是,“文字處理電腦”的構想在王安的頭腦中逐漸成熟,他召集柯布勞、莫洛斯等高手迅速設計開發,並於1975年首次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編輯、檢索等功能的新型文字處理機。以往稱王安企業為“電腦公司”的新聞界一反常態,紛紛改口叫它“文字處理公司”,因為從白宮總統辦公室到各州州長辦公室都競相使用這種機器。
王安公司憑藉文字處理機的業績不斷擴大戰果,1976年,王安把他的總部搬到了羅威爾市,�建造了一個現代化的計算機製造廠,設計生產VS電腦系列產品,其中,VS300小型電腦是市場暢銷的搶手貨。�此時,他的公司已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製造、銷售產品和售後服務的分支機構,�成為一家舉世矚目的跨國電腦產業集團,員工超過3萬人,營業額高達30億美元,實力已經能夠與電腦巨人IBM分庭抗禮。
1984年2月間,�美國各大商業報紙上刊登出一則電腦廣告:“請讓我們試一試,我們就會在閣下的訂單上把IBM一風吹走!�”這表明,“大膽妄為”的王安公司公開向藍色巨人“下戰表”。然而。當王安決定“興兵討伐”的時候,審時度勢的結果,卻作出“不與IBM的PC機兼容”的決策,這真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王安的戰略失誤是致命的。�到80年代後期,由於IBM和眾多兼容機廠商眾星捧月,PC機和軟體標準化已成大勢所趨,不可逆轉。當電腦網路熱潮席捲而來時,王安的微電腦卻因不兼容被排斥於各種網路之外,更使他的公司欲哭無淚。此時,公司早已是危機四伏,虧損額業高達4億美元。�就在公司處於最危難的時刻,王安博士卻無法繼續堅持,他親眼目睹了公司一蹶不整的全過程,�終於在1990年3月24日,因癌症搶救無效,在痛苦中走完了人生最後的歷程。
還在王安病重住院期間,他的兒子王列等人曾先後接任王安公司總裁,但王列缺乏管理公司的才能,�面對殘局,終歸無力回天。1992年8月18日,王安電腦公司正式向美國聯邦法院申請破產保護,似乎走到了盡頭。誰也不曾料想,破產保護後王安公司,居然臥薪嘗膽第二次創業,他們重新聚集在圖希、塞拉蒂等電腦精英手下,揚長避短,集中全力開發軟體產品,並果斷地裁減冗員2萬餘。經過短短一年的勵精圖治,幾乎還清了絕大部分債務,於1993年9月21日宣布脫離破產保護。截止到1996年6月底,美國王安電腦公司的年銷售額又達到了11億美元,這家宣布破產的公司已經奇蹟般地東山再起。
王安公司的興衰真像一篇傳奇故事,人們是不會以成敗論英雄的。
xcgxh 2008-08-15 15:15
電腦史話(26)——英特爾創業
1968年,積體電路發明人諾依斯站在瞭望山眺望矽谷,仙童公司漂亮的廠房在薄霧籠罩中越來越模糊。在這家由他親手創建的高技術公司里,“八叛逆”們大都已經出走自立門戶。諾依斯想起了激勵自己奮發圖新的一句箴言:“任何一次革新都必須保持樂觀,沒有樂觀精神,就難以離開安穩,去尋求變化和冒險。”他毅然決定脫離已經無法大顯身手的“仙童”,已過不惑之年的諾依斯又重新回到了創業的起點。
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諾依斯早就在仙童公司里物色了兩位創業夥伴, 其中之一是名列“八叛逆”的莫爾。莫爾早年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是仙童公司受人尊敬的科學家,才華出眾。另一位是在仙童公司從事經營管理的安迪·格羅夫(A.�Grove),原籍匈牙利,初來美國時連《紐約時報》上的大標題都讀不全,全憑著堅強的毅力,在三年內讀完紐約城市大學,接著又拿下加州大學博士學位。
矽谷的人們一致公認:諾依斯—格羅夫—莫爾,真是創業班子的“天合之作”。諾依斯是公司的“臉面”,他最能吸引和團結人才,組織推動商業行銷。格羅夫果斷幹練,具有“鐵石心腸”,做事雷厲風行,擅長於管理和鞭策下屬。莫爾天生一個科學家的頭腦,又善於運籌幃幄,公司的技術核心非他莫屬。於是,這一最佳人才組合的創業小組,構成了新公司的“三駕馬車”。三位創業者精心商議,最後決定採納莫爾的建議,把新公司取名為“英特爾”,五個英文字母INTEL寓意著“集成電子”。
憑藉諾依斯的名聲,要籌集創辦新企業的款項是輕而易舉的。他曾經說道,他只需花半小時就能籌到資金。那一天,諾依斯來到矽谷著名風險資本家阿瑟·羅克的辦公室,提出準備新辦公司的構想。羅克隨即拿起了電話, 連續撥通了幾個號碼,然後回過頭說道:“250萬,夠了吧?”諾依斯低頭看看錶,時間也就是30分來鍾。
“集成電子公司”自然必須研製和生產積體電路。英特爾公司沒費多少周折,就在仙童公司附近借到了一座舊樓房並租來了機器。諾依斯說:“讓我們對準當今最先進的技術掃描,看看哪些技術最有成效,最行得通。”分析的結果,英特爾公司決定首先上的項目,是半導體積體電路存儲器。電腦內部的存儲器,即馮·諾依曼用來儲存程式的記憶裝置,從王安的磁芯開始,經由英特爾公司的技術創新也跨進了一個新紀元。1969年春,這家剛成立不到一年的小企業,首創了全球第一顆雙極性積體電路存儲晶片──64比特存儲器3101;�1970年,他們又研製出第一顆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存儲晶片1101,容量擴大到256比特。�同年,代號為1103的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問世,宣告了老式磁芯存儲器的死亡。
英特爾公司對積體電路情有獨鐘的原因,除了因諾依斯等人是發明者之外,還因為莫爾博士曾作過一個天才的預言。�1965年,莫爾以3頁紙的短小篇幅,發表了一篇奇特的論文,這是迄今為止整個半導體發展史上意義最深遠的論文。在這篇論文裡,莫爾天才地預言說:積體電路上能被集成的電晶體數目,將會以每18個月翻一番的速度穩定增長,並在今後數十年內保持著這種勢頭。打個比方講:50年代末,在一塊晶片上可以做一個電路,好比聖克拉拉鎮的一條小路。60年代,同樣大小的晶片可以容納下鎮內某個街區的大片面積。70年代,聖克拉拉這座城市的市政地圖都能裝進這塊晶片里。80年代中期,晶片里包容的面積將擴展到舊金山地區所有城鎮。80年代末期,在這塊晶片里描繪的已經是整個北美大陸的地圖。到了90年代,如果還用地圖來比喻由電晶體等元件組成的電路,則矽晶片“吞吐”的將是全世界所有鄉村和城市。而這塊矽晶片的大小,穿上“外套”像塊指甲片,內部體積與碗豆粒兒差不多。
莫爾博士所作的預言,因積體電路近40年的發展歷史而得以證明,成為電腦界聞名遐邇的“莫爾定律”。只是到了現在,“莫爾定律”的有效性才快要走到了盡頭。因為小小晶片的面積畢竟有限,一旦元件數量增加使體積小到了原子那般尺寸,就不可能再繼續縮微了。1995年,莫爾本人再次發表預言說:他發現的定律最終將會失效,人們需要尋找更先進的技術方法或材料。
70年代初,當集成了數千個元件以上的晶片開始被稱為“大規模積體電路”時,第四代電腦就快要粉墨登場了。
xcgxh 2008-08-15 15:16
電腦史話(27)——晶片計算機
眾所周知,所謂286、386、486個人電腦等名稱的起源,在於它們採用了英特爾公司研製的微處理器X86系列晶片286、386和486。然而,這種以數字為電腦命名的奇特現象,卻來源於霍夫博士等人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個微處理器晶片──4004。霍夫也因此以“二次大戰以來最有影響的7位科學家之一”�身份,入選美國國家發明榮譽展廳,與在科學領域作出偉大貢獻的愛迪生等120人同列在一起。霍夫的發明引來了浪潮滾滾的計算機革命。
1968年,應諾依斯的懇切邀請,史丹福大學助理研究員馬西安·霍夫(M.Hoff)加盟英特爾,成為這家剛剛開張的高技術公司第12名員工,年僅31歲。他被指派為英特爾公司套用研究的經理後,莫爾交給他的第一項重任,是代表英特爾與日本一家名曰“商業通訊公司”合作研製一套可程式台式計算器。
日本人帶來了自己的設計資料,英特爾只承擔晶片材料等方面的輔助任務。霍夫認真研究了圖紙,發現這種簡單的計算器竟然要安裝約十塊左右的積體電路晶片。他向合作者提議減少晶片的數目,但被日本人冷冷地拒絕了。諾依斯得知霍夫的處境,不斷鼓勵他,支持他按自己的想法去改進設計。
霍夫把自己關在實驗室里潛心思考,他的實驗室十分狹窄,只有一台DEC公司生產的PDP-8小型電腦。三個月來,霍夫把日本人方案的優劣翻來復去地琢磨。他後來對人講,他始終“保持孩子般的天真好奇,總對一種東西為什麼會以某種方式工作,或者把兩樣東西放在一起會發生什麼感到驚奇”。或許,就是這種“天真”使他突發奇想。霍夫猛地打開筆記本,奮筆疾書。他寫道:“完全可以把日本人的設計壓縮成三塊積體電路晶片,其中最關鍵的是中央處理器晶片,把所有的邏輯電路集成在一起;另外兩片則分別用作儲存程式和儲存數據。”
這種把“兩樣甚至更多的東西放在一起”的構想,讓霍夫萌生了微處理器的新觀念。莫爾對此首先表示讚許,並給他派來麥卓爾(S.Mazor)當助手。湊巧得很,仙童公司的晶片設計專家費根(F.Faggin)“跳槽”轉到英特爾,也加入到研製組,為霍夫設計的晶片畫出了線路圖。晶片圖紙讓霍夫十分滿意,口口聲聲稱讚它是一份“乾淨利落的藍圖”。
1971年1月,霍夫研製小組終於製成了能夠實際工作的微處理器。在大約12平方毫米的晶片上,共集成了2250個電晶體。英特爾的廣告介紹說,它只比一枝鉛筆尖稍大一點,在半隻火柴盒面積大小的矽片上,可以容納下48個微型的中央處理器!微處理器的體積如此之微小,但是每塊晶片卻包含著一台大型電腦所具有的運算功能和邏輯電路,比埃歷阿克的計算能力還要強大得多。從埃歷阿克到4004隻有25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一瞬間,埃歷阿克電腦占地170平方米,而微處理器僅僅占地……,它還能用“占地”來描述嗎?
1971年11月15日,英特爾公司決定在《電子新聞》雜誌上刊登一則廣告,向全世界公布微處理器,並據此聲稱“一個集成電子新紀元已經來臨”。這一天,就是微處理器正式誕生的紀念日,�它意味著電腦的中央處理器(CPU)已經縮微成一塊積體電路,意味著“一塊晶片上的計算機”誕生。
不久,英特爾公司另一種型號的微處理器8008研製成功。緊接著,在少許改進後,又推出最成功的微處理器8080,這種晶片及其仿製品後來共賣掉數以百萬計。隨著銷售量的增大,它的價格也從最初每塊360美元迅速降低到3元錢就可以買回。對此,英特爾公司的銷售部經理恢諧地提出了一個“吉爾貝克定律”,作為“莫爾定律”的補充:“每一種晶片的單價最後都要降到只有5美元,除了那些賣不到5美元的晶片之外。”在價格方面,不到5美元的8080,比起埃歷阿克的40萬巨資來,確實讓人瞠目結舌。
在英特爾公司的帶動下,1975年,摩托羅拉公司也宣布推出8位微處理器6800。1976年,曾經為霍夫畫出“乾淨利落晶片圖紙”的費根,在矽谷組建了ZILOG公司,同時宣布研製成功8位微處理器Z-80。�於是,70年代後期,8080、6800和Z-80微處理器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xcgxh 2008-08-15 15:18
電腦史話(28)——“牛郎星”升空
1974年12月,美國《大眾電子》雜誌一反常態,把翌年一月號的刊物提前投放在各書報攤點,用最引人注目的大字標題發布訊息:“世界第一套微型電腦組件挑戰所有種類的商業電腦!”這台所謂微型電腦組件名叫“Altair8800”,即銀河系裡那顆明亮的星座“牛郎星”。
“牛郎星”的發明人愛德華·羅伯茨(E.Roberts)是位電腦愛好者,身高約有1米9,精力充沛,性格倔強。60年代從海軍陸戰隊退役後,他就在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市開了一家小小公司,叫作“微型儀器與自動測量系統公司”,簡稱MITS公司,專門製作和銷售台式計算器,生意做得十分紅火。不料到了1974年,擁有積體電路發明權的德州儀器公司(TI),以雄厚的實力大舉“進犯”計算器市場。羅伯茨哪是TI的對手,削價競爭不幾天就敗下陣來,直滑到破產的邊緣,欠下了25萬美元的債務。
無可奈何之中,羅伯茨把目光投向了英特爾公司研製的8080微處理器,想用它來裝配一種專供業餘愛好者試驗的計算機,以挽救瀕臨倒閉的公司。他以每塊75美元的價格向英特爾購到8080微處理器和其他元件,一面突擊組裝樣機,一面派員與新聞媒介聯絡。恰好《大眾電子》在過去數月里一直在尋找獨家新聞,編輯所羅門主動上門觀看了羅伯茨的設計方案,感到這是一個有可能吸引讀者的話題。
回到家裡,所羅門還在想著羅伯茨的計畫。從報紙的角度看,這台尚在襁褓的電腦還缺乏一個響亮的名字。想著想著,他忍不住向他的女兒徵求意見:“一種新的電腦叫什麼名字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呢?”所羅門的女兒才12歲,正在津津有味地觀看電視,而電視裡恰好在播放科幻片《星球大戰》,她隨口便答:“牛郎星。”因為電視裡的宇宙飛船正向牛郎星飛去。於是,羅伯茨的電腦就這樣稀里糊塗地被命了名。
然而,好事多磨。羅伯茨好不容易裝配成功的第一台樣機,在郵寄給所羅門的途中莫名其妙地不知所終。雜誌已經排了版,十萬火急地等著封面的照片,要搶在聖誕節前發行。MITS公司已絕無可能立即重裝第二台,萬般無奈,羅伯茨只好把一個僅有儀表外殼的機器重新寄出,《大眾電子》上刊登的正是“空殼電腦”的“玉照”,簡直就是“偽劣產品廣告”,把百萬讀者都蒙在鼓裡。
誰知“牛郎星”的反應出人意外,定貨單立即像雪片般紛飛而來,隨之而至的,當然還有羅伯茨日夜盼望的轉帳支票。MITS公司得救了,救星正是“牛郎星”──世界上第一台用微處理器裝配的微型計算機。
根據雜誌介紹,阿爾泰勉勉強強算是一台電腦。在金屬製成的小盒內,羅伯茨裝進兩塊積體電路,一塊即英特爾的8080微處理器晶片,另一塊是存儲器晶片,最初僅有256B容量,後來才增加為4KB。既無可輸入數據的鍵盤,也沒有顯示計算結果的“面孔”。插上電源後,使用者需要用手按下面板上的8個開關,把二進制數“0”或“1”輸進機器。計算完成後,面板上的幾排小燈泡忽明忽滅,就像軍艦用燈光發信號那樣表示輸出的結果。
“牛郎星”誕生時的模樣實在不敢恭維,它完全無法與IBM360、PDP-8或者“新星”等大、中、小各種電腦相比,更像是簡單的遊戲機。然而,它也有上述所有機器不可比擬的優點──體積小,小到只能以“微型”相稱;價格低,低到羅伯茨只標價每台397元。
別看《大眾電子》吹得天花亂墜,當時所有的計算機企業誰都不屑一顧,這種簡易的機器,充其量供大學生當玩具。如果你的公司想用電腦處理業務,捧回一台阿爾泰,便會發現它確實沒有多大用途。奇怪的是,僅在1975年,阿爾泰公司就賣出了它所能生產的全部“牛郎星”,總計2000台機器,比羅伯茨最樂觀估計的800台翻了一番還超過。
2000台“牛郎星”大都走進美國一些家庭的汽車庫;它們的購買者,大都是些初出校門的青年學生。就在這些汽車庫裡,“牛郎星”引來成群的喜鵲搭就彩橋,終於呼喚出“織女”下凡,織就了電腦世紀的萬紫千紅。
人們現在普遍認為,“牛郎星”正是微型電腦的“開山鼻祖”。由於霍夫發明的微處理器必須配上存儲器和其它外圍設備才能組成計算機系統,或許當時正牌的電腦製造公司對它心存疑慮,直到三年後,以微處理器為心臟的微型電腦才“千呼萬喚始出來”。
xcgxh 2008-08-15 15:18
電腦史話(29)——微軟樹大旗
1975年,羅伯茨因發明第一台微電腦“牛郎星”大獲成功。《大眾電子》曾在宣傳中說,“牛郎星”將面向普通用戶,採用最簡便的BASIC語言編程。然而,它的存儲器只有4K,專家們都認為難以支持BASIC,羅伯茨手中根本沒有這種軟體。
那一日,羅伯茨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聲稱自己是西雅圖市的交通數據公司,可以為牛郎星電腦開發出BASIC語言,並詢問他是否有興趣。
羅伯茨豈止是有興趣,如果有誰真能做成這件事,那“牛郎星”就不再是件玩具,它將成為一台名符其實的個人計算機。一個星期後,羅伯茨又接到一封正式的信函,信中說他們已經做成了軟體。羅伯茨當即按信里提供的地址打去電話,可對方答覆說那兒是西雅圖市的湖邊中學。羅伯茨搖搖頭,心想這一定是哪個調皮學生的惡作劇,正準備作罷時,子虛烏有的公司又打來長途。這一回,羅伯茨不客氣了,他惱怒地大聲嚷道:“如果你們真有BASIC軟體,那就勞駕送到MITS,我保證在阿爾伯克基機場恭候!”他本想激出對方的真情,哪知電話傳來肯定的答覆:“完全可以,三周后,請您到機場接站。”
三周后,羅伯茨接到的竟然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大孩子。來者說他叫保羅·艾倫(P.Allen),全權代表他的夥伴比爾·蓋茨(B.Gates)。此時此刻,比爾·蓋茨正在遠隔千里的波士頓哈佛大學校園,忐忑不安地等待著訊息。
這位比爾·蓋茨,戴著大鏡片的眼鏡,一副娃娃臉,只是個不到19歲的大學生。他生於西雅圖一位律師和一位教師組成的家庭,家教良好,但絕無與電腦有關的遺傳因子。1969年,他就讀的湖邊中學引入一套PDP-10小型電腦終端,用電線連線著電傳打字機,並按使用時間付費。比爾在這台電傳機上做起他的“軟體夢”,同時也結識了比他高兩年級的保羅·艾倫。兩人共同在電腦上寫出一個“井字棋”遊戲,玩得好不開心。小傢伙們終日迷戀電腦的後果,使學校付不起昂貴的費用,不得已對他們的上機次數進行嚴格限制。
無電腦可玩,比爾和保羅實在技癢難忍。翻箱倒櫃湊齊360元錢,捧回一塊英特爾生產的微處理器8008晶片,構想做一台記錄分析交通情況的小裝置。就這樣,西雅圖出現了一家由兩個中學生組成的“交通數據公司”。這種灰色盒子裡纏滿電線的小玩意,不知為何被好幾個州的交通部門看中,為此他們真的淨賺了近2萬元。直到後來,比爾·蓋茨考上了哈佛大學法律專業,仍對電腦情有獨鍾。
1974年12月一個寒冷的冬天,保羅在路邊報亭上偶爾發現了元月號《大眾電子》配發“牛郎星”照片,興匆匆找到已經考入哈佛大學的比爾·蓋茨。“千載難逢的機會到了,”他對比爾嚷道,“我們可以為它編寫BASIC語言。”比爾·蓋茨受到感染,靈機一動想出了好主意,他對保羅說:“我們可以用學校的PDP-10機開發一種模擬‘牛郎星’的程式,然後向BASIC衝擊!”接下來,兩人侃出了軟體框架並初步分了工。保羅負責編寫模擬程式,比爾則主攻BASIC解釋程式。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當他們通過電話向羅伯茨拍胸保證三周交貨的時候,所謂BASIC軟體還只是憑空想像而已。
好在無論是模擬還是解釋程式,對兩人都不陌生。保羅的工作必須先行,他不到兩周就幹完了模擬程式。比爾·蓋茨面對的難題更多,他整整寫了8000行的機器語言程式,又千方百計地精練壓縮,設法使它能裝進牛郎星電腦狹小的“身軀”。然而,越是臨近完工,他們就越是緊張,畢竟沒有一台真正的“牛郎星”,編寫的程式能不能在微型電腦上運行,誰也不敢打包票。直到最後把保羅送上了飛機,比爾·蓋茨的心仍不踏實。
顯然,跟隨羅伯茨來到MITS的開發實驗室的保羅更加緊張。當他終於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牛郎星”時,立即就把帶來的程式紙帶送進電腦的讀帶裝置,心已經提到了喉嚨口。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讀帶機還在“咔咔”地“吃”進紙帶,這幾分鐘就像是過了好幾年。突然,電傳打字機輕輕地動作了一下,列印紙上印出了“READY”,標誌著電腦做好了準備。保羅猛地轉過身,雙手抱住羅伯茨的肩膀:“牛郎星現在有了BASIC!”他馬上寫了一段模擬阿波羅飛船登月的程式,交給羅伯茨打孔輸入,程式果然十分準確地運行出結果。這大概是世界上第一台微電腦第一次真正的套用。
不久,羅伯茨開著他那輛藍色貨車巡迴美國各大城市,為牛郎星電腦搖旗吶喊。在他的手裡,如今有了一件最能吸引觀眾的法寶──買一部“牛郎星”電腦,可配上一位“織女”──BASIC軟體,引來各界人士紛紛解囊。到1980年為止,這種軟體竟賣出了100萬套。
在BASIC軟體成功的鼓舞下,比爾·蓋茨毅然從哈佛大學退學,於1975年7月在阿爾伯克基豎起了微軟公司的大旗。公司簡稱MS,連同保羅和他自己,一共6員大將,專門從事微型電腦的軟體開發。比爾·蓋茨為公司制定了奮鬥目標:“每一個家庭每一張桌上都有一部微型電腦運行著微軟的程式!”
xcgxh 2008-08-15 15:19
電腦史話(30)——微電腦先鋒
與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埃歷阿克的命運相似,1974年面世的“牛郎星”能否作為世界上第一台微電腦被載入史冊,人們似乎也存在著分歧。
擁有微處理器發明權的英特爾公司,難道自己不會組裝微電腦,非得羅伯茨來越俎代庖嗎?事實上,早在1972年,英特爾公司組建的“開發系統小組”就曾以8080作為微處理器,設計出最早的一代微電腦,比“牛郎星”的誕生提前了2年。奇怪的是,他們把這種電腦命名為“藍箱子”,全然沒有認識到自已創造了又一個“吉尼斯紀錄”。
“藍箱子”電腦是英特爾配套於微處理器銷售的一種工具。由於“開發系統小組”的工程師們大多設計過小型電腦,所以“藍箱子”電腦使用了小型機上的許多技術,有自己特殊的匯流排,也有專用的作業系統軟體。英特爾把這種機器定位於“幫助用戶輔助開發微處理器”,價位也定得較高。當時的電腦業界誰也沒有“微型電腦”的概念,因而都把“藍箱子”看作某種新的小型電腦,英特爾也為自己能躋身於“第七大小型機公司”而沾沾自喜,錯失了獨占微電腦產業鰲頭的良機。對於這一點,英特爾公司華裔副總裁虞有澄博士曾感嘆地說:“如果當時在經營策略上略作調整,也許後來全球個人電腦產業的發展,會因此而改寫。”
與“藍箱子”誕生大體相同的年代,以首創複印機聞名於世的美國施樂公司,在矽谷的帕洛阿托市創辦了一所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C)。施樂公司提供了非常優厚的研究經費,吸引了100多位科學家前往工作。PARC希望自己的研究人員儘量發揮出想像力和創造力,並不限制他們的研究方向。這些世界一流的電腦專家們斜躺在鋪著麻袋的地板上,四周放滿了黑板,幻想著電腦未來的發展方向。他們中間的佼佼者阿倫·凱博士於1972年首創Smalltalk語言,提出了圖形用戶界面的新概念,為13年後微軟公司的WINDOWS誕生鋪平了道路。有關資料介紹說,Smalltalk語言的測試是在一台名叫阿托(Alto)的微電腦上進行的,Alto即代表著帕洛阿托研究中心。阿托電腦的作業系統以位元映射為基礎,並率先採用滑鼠器操作,比“牛郎星”的功能強大得多。
遺憾的是,施樂公司沒有及時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商品,僅把它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直到1977年決定推出阿托電腦時,仍把價位定在2~3萬美元,無法面向廣大民眾。PARC的天才人物於是紛紛“跳槽”,他們帶著“視窗”、“圖示”、“滑鼠器”等嶄新的概念出走,有的成為微軟公司視窗軟體的設計主筆,有的為蘋果公司成就了麥金塔(Mac)電腦;也有的自立門戶,創立諸如3Com、Adobe等公司,成為網路系統或桌面排版印刷系統的始作俑者。
“藍箱子”和阿托電腦都沿襲了傳統電腦的行銷策略,它們沒能夠引起更大的反響。應該說,真正稱得上拉開新時代帷幕的微型電腦只有“牛郎星”。
羅伯茨把“牛郎星”定位在青年“電腦迷”身上,無意之中引發了一場真正的革命。自這種電腦問世後,美國出現了一個電腦業餘愛好者購買散件,在家庭汽車庫裡組裝微電腦的熱潮。這些狂熱的青年人還在史丹福大學校園裡,自發組織了一個“自家釀造計算機俱樂部”,相互交流在車庫裡組裝電腦的經驗。在第一次聚會後的幾個月內,就有75%的會員設計出自己的微型電腦。不久後,這些電腦迷們又紛紛以汽車庫為基地開始創業,把“自家釀造”的電腦推向市場。這種狀況,正如1976年哈佛商學院高才生納爾遜所概括的那樣:他們發動了一場解放計算機的運動。
“解放計算機!”納爾遜大聲疾呼,“計算機安放在有空調的房間裡,只為那些高級專業人員占有的狀況已不復存在。讓我們去掉計算機的神秘色彩,計算機屬於全人類!”當納爾遜在亞特蘭大桃樹廣場飯店作這場著名講演的時候,從“電腦迷”的汽車庫裡走出的企業已經為市場提供了約200個品牌的微型計算機,較有名氣的有克羅門科公司和柯摩多爾公司的微電腦,以及坦迪公司的微電腦TRS80。
克羅門科公司是史丹福大學兩個畢業生梅倫和加蘭創辦的企業,名稱源於他們居住的學生宿舍。克羅門科電腦採用的是英特爾的8085微處理器;柯摩多爾公司則倚仗為摩托羅拉公司開發出6800晶片的佩德博士之力,把它的微電腦命名為“柯摩多爾—佩特”。可笑的是,“柯摩多爾”譯為“海軍準將”,“佩特”則譯為“寵物”。TRS80微電腦採用的是Zilog公司的Z-80晶片,據說是由一位推銷員“釀造”而成。這些早期的8位機器,作為第一代微電腦的開路先鋒,為推動“計算機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勞。
xcgxh 2008-08-15 15:19
電腦史話(31)——遊戲機溯源
無論是資深的計算機編程高手,還是入門級的電腦“發燒友”,誰能說他從未玩過電腦遊戲?國外的報刊說得更邪乎:從美國白宮的總統,到中國偏僻小鎮的兒童,人人擁有一個共同的玩具,那就是電腦遊戲機。電腦遊戲,似乎構成了本世紀蔚為壯觀的一道風景線,有人甚至認為它創造了一種新的文化,它也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童年。20餘年的發展,電腦遊戲走過了自身的“輪迴”:從運行於電腦的“影像遊戲”發端;繼而被專用遊戲機稱雄一時;直到目前“返樸歸真”,把陣地拱手交還給多媒體電腦,並且在網際網路上爭奇鬥妍……
風靡全球的電腦遊戲,卻源於一位25歲青年白手創業的“雅達利”,正是在微處理器誕生後不久,而第一台微電腦“牛郎星”尚未出世的年月。
1971年,地處矽谷的安派克斯公司的工程師諾蘭·布希內爾(N.Bushnell)耳聞目睹惠普、英特爾創業成功,決心自己也闖出一番事業。然而,他已有了一個溫馨的家庭和兩個可愛的女兒,家境並不寬裕,暫時不敢脫離安派克斯。妻子從箱底翻出僅有的500元儲蓄交給丈夫,權當布希內爾“公司”的全部“投資”,地點只好將就設在聖克拉拉自己的家裡。布希內爾把女兒住的臥室騰出一間改成工作室,開始了他的業餘創業生涯。
夜深人靜之時,在一張張畫滿線路圖的紙上,布希內爾的構思漸漸清晰起來。他的技術水平有限,不能涉足新的電腦,但豐富的想像力卻為他獨闢蹊徑。他始終不能忘情於大學讀書時見過的一個電腦程式,程式的名稱叫“太空爭霸”,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搗蛋鬼馬丁·格利茲1962年首創,據說是第一個在電腦上運行的影像遊戲。然而,用400萬元的大電腦幹這種“營生”,卻太不合算,他要設法把這種遊戲改造為供大眾娛樂的電腦遊戲機。
布希內爾記得非常清楚,他在1971年一天的清晨4點鐘,試製成功了這種商業性電腦遊戲機,名稱就叫“計算機宇宙”。宇宙遊戲的規則太奇妙也太複雜,複雜得讓那些只會在台桌上打彈子的傢伙不知所措。結果,儘管布希內爾四處遊說,遊戲機賣出為數不多就再也無人問津。
有人告訴布希內爾:誰能大膽低估美國人的智慧,誰就能賺到鈔票,電腦遊戲必須是一種“不太傷腦筋”的玩藝。此時,他已經囊空如洗,只得找朋友借了一點錢,把“計算機宇宙”改頭換面,變成一台最簡單的桌球遊戲機。桌球遊戲機是一種由電腦程式控制的小小玩具,兩道豎槓代表球拍,一個小光點代表球在螢幕上蹦蹦跳跳,由人操縱按紐控制反彈,打不中就失去一分。這一次,布希內爾不想出賣整機,就在機器上開了個投幣口,然後扛到年輕人經常光顧的一家小酒吧里,臨時拜託掌柜照看。
第二天清晨,布希內爾在被窩裡被電話吵醒,酒吧間的老闆不耐煩地告知桌球遊戲出了故障。布希內爾頓時睡意全消,急匆匆套上衣褲,跑步趕到酒吧間。
布希內爾從兜里摸出一枚硬幣,想把它塞進投幣口,可就是塞不進去。擰下螺釘,打開後蓋,布希內爾突然大張著嘴驚呆了:機器中那只用來裝硬幣的塑膠牛奶杯,整個地裝滿二角五分的硬幣。把遊戲機“擠”得不能動彈的東西是錢幣!就這樣,布希內爾無意之中讓他的“桌球”大獲成功,稀里糊塗地拉開了電腦遊戲時代的幕布。
1972年,布希內爾索興辭退掉安派克斯的工作,把自己公司的牌子高高懸掛出去。公司的大名“雅達利”(Atari),取自他鍾愛的日本象棋,“雅達利”就是象棋中那句殺棋的吆喝聲──“將軍”,也常常被譯作“阿塔里”。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雅達利公司以每台1200元的售價,批髮帶零售賣出桌球遊戲機10000台。第二年,公司的銷售額達到350萬元,第三年又猛增至1500萬。於是乎,美國幾乎每間酒吧、每所娛樂場和每所大學俱樂部,終日響著“乒桌球乓”的聲音。1975年,雅達利公司又下出一著“將軍”的妙棋,他們把投幣式的“街機”改造成家庭遊戲機,顯示螢幕用電視替代,程式錄在盒式磁帶里,第一次銷售數量就有10萬之巨。不久,又把一種新的節目“大嘴巴”製作成家庭遊戲機磁帶銷售。“大嘴巴”又叫“貪吃的人”,由於不用刀槍火炮,更受小女孩歡迎。這一時期雅達利的電腦遊戲機,有專用的微處理器控制遊戲規則,儲存在集成電路卡里的節目越來越豐富,可隨意拔插更換,並且添加了色彩和簡單的音樂,幾乎成了美國所有家庭在聖誕節送給孩子的最佳禮物,雅達利公司也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電腦遊戲機生產廠商。
以今天的目光看,即使是雅達利後來推出的新型遊戲機2600都已成為古董,但它畢竟使電腦與遊戲結下了不解之緣。
xcgxh 2008-08-15 15:19
電腦史話(32)——車庫譜新曲
聞名全球的蘋果電腦,是電腦史里值得大書一筆的傳奇故事。正如比爾·蓋茨所說的那樣:“我不過是賈伯斯第二而已,在我之前,蘋果電腦快速成長給人以太深的印象。”就在20年前,“計算機解放”熱風吹雨,正是賈伯斯(S.Jobs)和他的夥伴沃茲奈克(S.Wozniak)在汽車庫裡組裝了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個人電腦,用雙手托起了微電腦產業的一輪朝陽。
賈伯斯是矽谷第一代土生土長的青年人,肖克利回帕洛阿托打天下的那年,他剛好出生。這位自小被人收養的孤兒,性格狂放不羈。他在里德學院唯讀了一年書,就離開學校獨自“闖蕩天涯”。據說,他曾整日浪跡於俄勒崗一帶的蘋果園,給別人打工餬口。後來到雅達利公司謀到一份差事,又迷上了東方的法術,竟千里迢迢飄洋過海,追隨印度大法師“修行練功”。不久,賈伯斯返回雅達利,與童年時代的好友沃茲奈克取得了聯繫,在後者的帶動下,他也對微電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沃茲奈克比賈伯斯年長5歲,被賈伯斯親昵地稱為沃茲。由於出生在工程師家庭,沃茲從小泡在電晶體堆里玩耍,讀國中那年 ,在家裡設計出第一架計算機,由此獲得過舊金山灣科學博覽會一等獎。沃茲是個絕頂聰明的好學生,大學入學考試的數學科目,居然被他考到800分的滿分。可能是對大學的課程不感興趣,連著換了幾所學校後,他也在中途輟學,到惠普公司擔任了工程師。
1975年,賈伯斯20歲,沃茲奈克25歲,兩人都還是雙手握空拳的窮小子。沃茲奈克是電腦奇才,賈伯斯的才華表現為非凡的洞察力。下班後的業餘時間,沃茲經常逗留在賈伯斯的車庫裡鑽研電腦,也常常攜手參加“家釀電腦俱樂部”的活動。看到夥伴們炫耀自己的“牛郎星”電腦,沃茲心中羨慕不已,賈伯斯就鼓勵他自己動手做一台更好的機器。製造微電腦首先需要微處理器,兩人跑到商店詢問價格,每塊8080晶片要賣270元。經過反覆比較,他們驅車來到舊金山威斯康電腦展銷會碰運氣,結果只用20元的價格就買回摩托羅拉公司的6502晶片,與英特爾8080的功能也差不離。
沃茲後來回憶說,在他們買回6502的當天晚上,他和賈伯斯又來到“家釀”參加聚會。有人帶來一台能與電視相聯的電腦,向大夥展示一幅彩色圖象。沃茲看呆了,目不轉睛地看電腦在螢幕上畫彩色圓環。後來,他躲在惠普的實驗室偷偷製成有同樣功能的晶片,但拿不定把握是否應該裝進那台自製電腦里。賈伯斯得知後卻說:“為什麼不裝呢?我們要把所有的新技術都用上。”他不知道用什麼辦法說服了惠普的主管,允許沃茲把晶片“借”回家使用。賈伯斯對好友鼓勁說:“這台電腦會使‘家釀’的小子們大吃一驚。”
賈伯斯的預言十分靈驗,當他倆帶著沃茲的自製電腦再次出現在“家釀”聚會時,到會者都坐不住了。“電腦玩家”里三層外三層把沃茲圍得水泄不通。沃茲的電腦雖說僅是一塊較大的電路板,但它有8K存儲器,也能發聲和顯示高解析度圖形。“家釀小子”豈止是“大吃一驚”,他們紛紛向沃茲提出要訂購這種機器。
一直站在圈外觀看動靜的賈伯斯,此情此景啟動了頭腦里“計算機”飛快運轉,“計
算機”頓時成了一台“算計機”。他默默地算計著:“俱樂部500人中間大約會有100人買沃茲的寶貝,第一台賣出,我們能有50元利潤,然後就賣第二台,第三台……”
第二天,他說服沃茲賣掉他珍愛的惠普牌計算器,又把自己的大眾牌小汽車送進拍賣行,好不容易湊到1300元墊底資金。汽車沒有了,正好騰出車庫充當工廠,兩人沒日沒夜趕起活來。沒有人剪彩,沒有舉行任何奠基儀式,20世紀微型電腦的製造工業就這樣悄悄在汽車庫裡邁出第一步,因為這是第一次應“客戶”要求成批生產的微電腦產品。
1976年愚人節那天,賈伯斯、沃茲奈克和另外幾個小夥伴共同簽訂了一份契約,這些“愚人”們要為沃茲的電腦成立一家新的“車庫”公司。按照規定,上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表格必須儘快填寫,賈伯斯於是發動大夥為公司起個名字。他自己首先提出一個奇怪的名稱──蘋果電腦公司,說是能給公眾一種親切的感覺。大伙兒七嘴八舌意見不一,眼看就要過了時限,賈伯斯發話道:“5點鐘前還不能統一,它就是Apple(蘋果)。”有人猜測,這是賈伯斯不能忘情於在蘋果園打工的經歷。可笑的是,他後來托人為公司設計的標牌,居然是被人咬了一口的蘋果,據說“咬”(Bite)與“位元組”(Byte)同音,但猛一看卻像只爛蘋果。就這樣,蘋果電腦公司也豎起了大旗,與比爾·蓋茨的微軟公司,一“軟”一“硬”,遙相呼應。
xcgxh 2008-08-15 15:20
電腦史話(33)——蘋果的滋味
在汽車庫建立了“生產車間”後,賈伯斯又開始為新公司進行第二步“算計”,他要說服商店直接銷售電腦,雖然他從來沒有經商的經驗。
1976年6月,賈伯斯夾著一塊電路板,大搖大擺走進剛開業半年的“拜特”電腦商行。好在商行經理威爾遜也是“家釀俱樂部”成員,並不感到十分意外。威爾遜對賈伯斯說:“我們早就想經銷電腦,不過,你們這種電路板實在不像一台計算機,它必須裝在箱子裡才是商品。”賈伯斯立即接受了威爾遜的條件,“拜特”商行一次就訂購50台,並爽快答應先提供2.5萬元的元件。威爾遜告訴他,這是為期30天的賣方貸款。什麼是“賣方貸款”,賈伯斯弄不太懂,但也不好意思開口問。結果,當他們在29天內把50台機器交給威爾遜,還清了所有的元件費用並小有盈利時,他才嘗到“賣方貸款”的甜頭。原來,不僅試製電腦的零件可以向惠普公司“借”,批量生產也是可以“借雞生蛋”的。
汽車庫越來越擁擠不堪,零件和半成品幾乎堆到天花板。隨著訂貨量日益增多,資金周轉發生了困難。賈伯斯與沃茲商量,不能再這樣小打小鬧,必須找到一家大公司合作。很自然,他們首先想到自己打工的雅達利和惠普。
沃茲奈克滿懷信心地回到惠普公司,向主管技術的經理建議由惠普接手生產微型電腦。他一連跑去三次,每次都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惠普公司當時並不打算介入這個市場,從而錯過一次領先微電腦產業的大好時機。
賈伯斯以為,這肯定是因為沃茲笨嘴拙舌的緣故,於是親自出馬跑一趟雅達利,他堅信布希內爾先生一定會因他的鼓動而動心。結果怎樣呢?多年後,布希內爾親口說過這段往事,他當時把賈伯斯好一番嘲弄。
“那一天, 賈伯斯跑對我說,”布希內爾回憶道,“ 他有一種能創造1000萬利潤的產品要推薦給我,我當時回答他:‘噢,那我就成了億萬富翁,哪有這種便宜事,你小子肯定是鬼迷心竅。’現在想起來,雅達利公司的確放棄了大大超過1000萬的買賣。然而在1976年,誰能料到微電腦會演變成今天這種大氣候呢?”
正當賈伯斯四處遊說籌措資金的時候,布希內爾念及舊情,介紹風險資本家瓦倫丁前來考察。瓦倫丁先生把他的名牌車停在賈伯斯的車庫前,第一眼看到的賈伯斯,穿著拖鞋,披頭散髮,牛仔褲半挽到膝蓋。他回去把布希內爾好一頓臭罵:“你從哪裡弄來這么個傢伙!”不過,礙於情面,他還是把賈伯斯推薦給另一風險資本家馬克庫拉。
馬克庫拉是英特爾公司的前銷售經理,年方不惑,他才不管賈伯斯的穿著打扮如何怪異,他看中的是沃茲的微電腦,願意拿出10萬元支持蘋果公司,並運用自己的影響從銀行搞到25萬元貸款。一個“大人”加兩個“孩子”組成又一套“三駕馬車”,招兵買馬,擴大規模,終於把工廠搬出了汽車庫。
輪到沃茲奈克大顯身手了。1977年初,他精心設計了另一新型微電腦。這台電腦安裝在淡灰色的塑膠機箱裡,前部是鍵盤,角上鑲嵌著一個由6種顏色組成的“爛蘋果”圖案。它重量總共只有5公斤,裝配著高效能的開關電源,主電路板只用了62塊積體電路晶片。為了提高機器的性能,沃茲幾乎用了一年時間設計出靈巧的磁碟機,儘量縮小其的體積,僅用8塊晶片就達到老式磁碟機50塊積體電路的效果。這種電腦達到當時微型計算機技術的最高水準,賈伯斯命名它為“AppleⅡ”(蘋果Ⅱ型),並“追認”他們在“家釀電腦俱樂部”展示的那台機器為蘋果Ⅰ型。
1977年4月,賈伯斯動員公司所有的員工日夜奮戰,搶在舊金山西海岸計算機交易會開幕前,製造出5台蘋果Ⅱ型微電腦樣品。蘋果Ⅱ型電腦第一次公開露面,就造成意想不到的轟動。成千上萬的觀眾涌到蘋果公司的展台,幾乎要把桌子擠翻,訂貨單被一搶而空,公司第一年的贏利即達到250萬。從此,蘋果Ⅱ型微電腦走向了學校、機關、企業、商店,走進了個人的辦公室和家庭,它已不再是簡單的計算工具,它為本世紀後期領導時代潮流的個人電腦鋪平了道路。
隨著蘋果電腦帶來的巨大收益,蘋果電腦公司在短短5年時間內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蹟。營業額躍升10億美元,跨進美國最大500家公司的行列。賈伯斯頭頂著一隻蘋果的照片,被《時代》雜誌刊登在封面,成了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和楷模。
xcgxh 2008-08-15 15:20
電腦史話(34)——大象踢踏舞
如果要把電腦50年的歷史劃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那么,1981年無疑是個分界線。就在那一年,IBM公司推出個人電腦PC機,使人類社會大步跨進個人電腦新時代。今天,全世界正在使用的PC機已達到2億台,一個在自己家裡玩多媒體遊戲的孩子所使用個人電腦的功能,都大大超過了美國為“阿波羅”飛船登月所用的大型計算機。這一切,都發端於那一年前後令人難忘的日日夜夜。
序幕的拉開頗具戲劇性。1978年到1979年間,英特爾公司已經把他們的微處理器發展為16位的晶片,贏得了前所未有的2500例成功的產品設計。1980年下半年,IBM公司找上門來要求合作,英特爾派去的工程師卻被帶到一塊黑色幕布前。IBM的人說他們正在利用英特爾微處理器開發新產品,希望得到技術支持,但只允許英特爾工程師把手伸過幕布,摸索樣機以確定問題的癥結,一切都是在極端保密的情況下進行。
微軟公司也受到了同樣的“待遇”。1980年夏天,比爾·蓋茨接到了IBM公司的一個神秘的電話,表示要對微軟公司進行考察。員工多達34萬的跨國公司要訪問當時僅僅30餘人的“作坊”式企業,使比爾·蓋茨感到十分詫異。第一次會談,身著藍色西裝的IBM的代表提出許多難以理解的問題,並要求微軟當場簽署一份保密協定;第二次會談才把IBM的計畫和盤托出:原來,世界上最大的電腦公司也準備涉足微型電腦,極端保密的項目代號“西洋棋”,他們希望與微軟合作,請比爾·蓋茨負責提供新電腦的軟體。
IBM的“西洋棋”計畫始於那年7月在阿芒克總部召開的一次高層秘密會議。由於“藍色巨人”在計算機革命浪潮中步子慢了半拍,以蘋果電腦為代表的“車庫”公司業已把微型電腦演成了大氣候,而IBM龐大的機構又無法使它迅速作出反應,處境十分尷尬。據一本描述這段歷史內幕的《藍色奇蹟》書中披露,IBM博克雷頓實驗室主任比爾·洛威(B.Lowe)採用激將法,向公司的決策者們提出向雅達利公司購買電腦的建議,令董事長弗蘭克·卡利(F.Cary)大發雷霆。
“這是我有生以來聽到過的最荒唐的建議,”卡利大聲嚷道,“我命令你立即著手開發IBM的個人電腦,讓我們自己的‘蘋果’儘快占領市場。”誰知洛威聽到斥責反而露出笑臉,他要求組織一個精幹的小組,可以不受公司傳統的約束。卡利欣然同意,並強調說:“今後,若有人問到如何讓大象跳踢踏舞,我們的回答就是這個‘西洋棋’。”
IBM對微電腦的渴求迫在眉睫,洛威當即挑選了13名思想活躍的精幹員工組成了工程設計小組,其中包括8名工程師和5名市場行銷人員,把開發新型電腦的技術負責人重任壓在了埃斯特奇(D.Estridge)肩上。
身材魁梧的埃斯特奇充滿了活力,此人對微電腦十分痴迷,曾自己掏腰包購買一台蘋果電腦放在家裡研究,這在IBM氛圍里被人認為是離經叛道之舉。他曾對人講:“如果你與一個在車庫裡發家的公司競爭,那么也必須從車庫乾起。”
在邁阿密附近的博克雷頓實驗室,埃斯特奇領導的“西洋棋”小組下出的第一著“棋”,是研究“蘋果”成長的奇蹟。研究的結果,他們決定採用英特爾公司8088微處理器作為新電腦的中樞,即內部為16位而外部一次只傳送8位數據的晶片,既保持了節約成本、與8位機器兼容的優點,又使其“思考的速度遠遠快於它可以通訊的速度”(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語)。同時,IBM的新電腦也需要向“蘋果”那樣,委託獨立的軟體公司為它配置各種程式,於是就有了前面提到的與微軟簽署的“保密協定”。可笑的是,“西洋棋”小組的工程師們要向“蘋果”學習,居然認為IBM公司的微電腦也應該取名為某種水果。經反覆斟酌,也沒能找到一種滿意的東西,最後才決定把它命名為一個大眾化的名稱──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即IBM PC機。
IBM公司內部的人都尊敬地稱埃斯特奇為“PC機之父”,不幸的是,為PC電腦誕生作出了卓越貢獻的埃斯特奇4年後因飛機失事英年早逝,人們將永遠緬懷他的豐功偉績。
xcgxh 2008-08-15 15:21
電腦史話(35)——跨進新紀元
從1980年8月到1981年8月,在整整一年的時間裡,埃斯特奇領導著“西洋棋”工程計畫13人小組奮力攻關。“當時很少有人體會到,這一小組人即將改寫全世界的歷史。”(英特爾華裔副總裁虞有澄語)據說,IBM公司後來圍繞PC機的各項開發,投入的力量逐步達到450人,英特爾公司也組成“特殊客戶部”為PC機供應高質量的晶片。
根據協定,微軟公司應該為PC機提供包括BASIC在內的系列電腦語言軟體。然而,未來的PC電腦,最需要的軟體是作業系統,於是,比爾·蓋茨把IBM的代表介紹給了另一家以研製CP/M作業系統軟體聞名的DR數字研究公司。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又出現了戲劇性情節,CP/M作業系統軟體的設計者基多爾恰好不在家,而他的太太又不願在保密協定上籤字畫押,千載難逢的機遇與DR公司失之交臂。
IBM的代表只得掉轉頭來,仍請微軟公司幫助解決作業系統的問題。比爾·蓋茨急中生智,想起了西雅圖電腦公司的軟體天才帕特森(T.Paterson),此人早就為英特爾的16位晶片編寫了一個QDOS軟體,正好可以充當PC機的作業系統。QDOS即“快而粗糙的作業系統”,微軟公司以低價購買到這款軟體的著作權,只是當時帕特森這位“DOC之父”並不知曉內情。
1980年感恩節剛過,“西洋棋”工程小組把IBM公司的最高機密──兩台PC電腦的樣機,從邁阿密空運到西雅圖。同樣在高度保密的條件下,比爾·蓋茨率領著微軟公司的軟體小組開始為PC電腦編寫程式。他們的任務除了需要趕寫BASIC、COBOL、FORTRAN和PASCAL四種電腦語言的4萬個程式代碼,還要把QDOS改造成適合PC機使用的MS-DOS作業系統。從此,微軟和IBM公司兩個小組的技術人員,不斷地乘飛機來來往往,飛越美國距離最遠的兩個城市,相互交換信息。微軟的工程師還必須把自己關在密不透風的房間裡,滿頭大汗地日夜加班。比爾·蓋茨大量招聘編程高手,使參加PC機軟體工程的人員增加到了70人。直到1981年6月,帕特森也加盟微軟公司,並立即參加到MS-DOS的開發之中,經過反覆修改和調試,終於完成了這件影響深遠的著名軟體。
一年的時間轉瞬而至。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在紐約市對外宣布:IBM PC機橫空出世,昭示著人類社會跨進了個人電腦的新時代。應該說,這是由英特爾公司提供微處理器晶片、微軟公司編寫軟體、IBM公司主要設計電腦系統的共同作品。
IBM PC機最重要的特點在於它的開放性。埃斯特奇代表設計部門宣布,他們將把所有的技術檔案全部公開,熱誠歡迎同行加入個人電腦的發展行列。於是乎,全世界各地的電子電腦廠商一轟而上,爭相轉產仿造PC機,仿造出來的產品就是IBM PC兼容機。不久,IBM PC機就成為個人電腦“事實上的標準”。
為了推廣這種供個人使用的電腦,IBM公司巧妙地藉助卓別林式的小流浪漢形象,頭戴園頂高帽,身著燈籠褲,滑稽可愛地在電視上頻頻露臉,手裡舞動著個人電腦,表示人人都能夠使用。《華爾街日報》評論說:IBM大踏步地進入微型電腦市場,藍色巨人可望在兩年內奪得這一新興市場的領導權。果然,就在1982年內,IBM PC機賣出了25萬台,以每月2萬台的速度迅速接近了“蘋果”。1983年5月8日,IBM公司推出改進型IBM PC/XT個人電腦,增加了硬碟裝置,當年就使市場占有率超過76%。1984年8月14日,IBM公司趁勝又把一種“先進技術”的IBM PC/AT機投向用戶的懷抱。AT機採用英特爾公司後來發展的80286微處理器晶片,能管理多達16M的記憶體,並可以同時執行多個任務。從此,個人電腦開始了所謂286、386、486……的接力賽跑。
1982年,美國著名的《時代》周刊在介紹本年度“新聞人物”時曾滿懷激 情地寫到:“在一年的新聞里,這個最吸引人的話題,它代表著一種進程,一種持續發展並被廣泛接受和歡迎的進程。這就是為什麼《時代》在風雲激盪的當今世界中選擇了這么一位新聞人物,但這完全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台機器。”
這個史無前例的“新聞人物”,就是個人電腦IBM PC機。
xcgxh 2008-08-15 15:21
電腦史話(36)——“蘋果”穿“雨衣”
IBM PC機橫空出世,僅過了三年兩載,就占據了個人電腦主流機的地位,蘋果公司面臨著空前的生存危機。
1983年暮春時節,賈伯斯在家裡接待一位特殊的客人。這位客人約40多歲,正在仔細聽賈伯斯講話。“我們活在世界上的時間太短,可能只有機會做出一件偉大的事,但要把它做好,也不是輕而易舉的。”賈伯斯深深呼了口氣,似乎想排解鬱積在胸中的悶氣,“說實話,蘋果如今的處境不妙,IBM想要大小通吃,我們新機型蘋果Ⅲ號和麗薩電腦又連連受挫。公司董事會很想請你就任總裁,好讓我集中精力開發新的產品。”
蘋果公司打算重金禮聘的這位客人名叫斯庫利(J.Scully),莫看此人對電腦一竅不通,他絕非等閒之輩。工商碩士出身的斯庫利,來此之前曾任美國著名企業百事可樂公司主管銷售的經理。70年代初他領導了一次享譽全美的商戰,使百事可樂一舉擊敗百年老店可口可樂。在賈伯斯的心目中,蘋果公司就是百事可樂而IBM好比可口可樂,他之所以跨行業拜帥,想的就是藉助斯庫利的謀略,重演一出“百事”戰勝“可口”的歷史活劇。
放棄待遇優厚的“百事”高位加盟“蘋果”,斯庫利還有幾分猶豫。賈伯斯動情地說道:“你是願意一輩子賣蘇打水,還是願意接受這個機會參與改變整個世界?”斯庫利終於被這番話所打動。
斯庫利接手“蘋果”帥印,遂與賈伯斯結成了莫逆之交,他們幾乎每天都要談上數小時。他倆管這種“神聊”叫“腦力轉移”──把賈伯斯的電腦知識轉移給斯庫利,把斯庫利的銷售思想轉移給賈伯斯。侃的最多的,當然還是賈伯斯研製小組正在奮戰的新機器,斯庫利也經常光顧那所秘密的公寓。
賈伯斯麾下的隊伍是一群有奉獻精神的狂熱青年,技術主力就是他從施樂公司PARC“挖”來的羅斯金(J.Raskin)等一批軟體高手,他發誓要研製出一種全新的“圖形用戶界面”機器。賈伯斯在車間掛起一幅海盜戰旗,申明他們這些“現代海盜”要把所有的新思想統統“洗劫一空”,要用最新的技術武裝他們的新機器。
新電腦進入到最後的調試階段,需要為它起個響亮的名字。有人提議叫“紅蘋果”,以便與“蘋果”保持“家族關係”,賈伯斯欣然認可。“紅蘋果”(Mcintosh)譯音“莫金托什”,可是商標註冊後,人們發現這個單詞被多寫了一個a,變成了“麥金托什”(Macintosh)。“麥金托什”的意義是“膠布雨衣”,再想挽回也來不及。雨衣就雨衣罷,蘋果公司將錯就錯,新電腦大號就是“麥金托什”,也譯作“麥金塔”。
麥金塔電腦的確是天才的傑作。它採用摩托羅拉公司的68000微處理器晶片,是一種32位的機器。它能顯示五彩絢麗的顏色,能發出動聽的音響,用滑鼠器引導圖形操作界面。它的外形短小精幹,可以放在旅行包裡帶走。它的標價僅2795美元,適合了大眾的購買力。人們後來才知道,麥金塔電腦不僅為視窗軟體的誕生鋪平了道路,而且也是九十年代風靡全球的多媒體電腦的先驅。在不經意間,賈伯斯又一次領導了電腦發展的新潮流。
輪到斯庫利大顯身手了,他再次發動了“百事可樂”般的宣傳攻勢,宣稱“蘋果”披上了“雨衣”,不再懼怕“藍色巨人”的“傾盆大雨”。斯庫利還耗費160萬費用,拍攝一部名曰《1984》的廣告巨片,買下超級盃足球賽轉播權60秒鐘,向全世界釋放“麥金塔鏇風”。斯庫利說:“如果產品真的如此了不起,為什麼不能讓它成為廣告中的英雄呢?”
於是,在超級盃球賽實況轉播中場休息時,全世界約有近5000萬觀眾看到了這樣一幕震憾人心的鏡頭:一群面色憔悴呆若木雞的人,列隊觀看電視螢幕上一個穿藍色西服的嚴肅傢伙演講。突然,有位身著白色麥金塔運動衫的碧眼金髮美女跳躍而出,手持大錘向電視機砸去,隨著螢幕的爆裂,人們像是從催眠術里驚醒。一個溫柔的聲音對他們說:“元月24日,蘋果公司將推出麥金塔電腦,1984年將不會成為《1984》!”《1984》是美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的一部小說,形象地描寫了在集權體制統治下,人們對“大哥”控制自己行為和思想的恐懼心理。
元月24日,斯庫利把賈伯斯請上了講台。賈伯斯身著筆挺的西服,配上紅領結,顯得那么英姿颯爽。“現在是1984年,”賈伯斯說,“顯然IBM想要吃掉整個市場,把槍口瞄準了蘋果公司。先生們,藍色巨人能夠做到嗎?”台下的觀眾齊聲高呼:“不!”這時,賈伯斯從一個袋子裡面掏出一台微電腦,“今天,我們要讓麥金塔自己說話。”
觀眾頓時安靜下來,麥金塔用合成的語言發出像真人一樣的說話聲:“你好,我是麥金塔,我還不太習慣公開講話。我要懷著驕傲的心情向各位介紹我的父親賈伯斯……”
觀眾的掌聲雷鳴般響起,賈伯斯激動得熱淚盈眶。斯庫利精心策劃的宣傳戰沒有讓他失望:百日之後,麥金塔電腦的銷售量達到7萬台;到了年底,累計賣出的數量是27萬台。蘋果公司隨即投資2000萬美元建造一條自動流水線,以平均每27秒鐘一台的速度批量生產麥金塔電腦。直到今天,各種新型的麥金塔電腦仍在全球多媒體熱潮中大顯身手。
1984年麥金塔的輝煌成為歷史,1985年對賈伯斯和他的老友沃茲奈克可不是好兆頭。
這年年初,沃茲奈克因蘋果Ⅱ型電腦受到冷落,永遠離開了“蘋果”,到一家較小的電腦公司從事開發。就在當年年底,賈伯斯也遇到同樣的麻煩:他與斯庫利發生嚴重的意見分歧。由於蘋果董事會一致站在斯庫利一方,賈伯斯只得被迫辭去董事長職務,也離開了他親手創立的蘋果公司。
xcgxh 2008-08-15 15:22
電腦史話(37)——三比二要好
1984年春天的陽光特別明媚。矽谷的瞭望山,桃紅柳綠,鶯歌燕舞。遠遠看去,一幢用彩色玻璃包裹起來的大樓,在藍天白雲襯托下時隱時現。當人們驅車駛近樓房,一塊精美的“intel”標牌矗立在花團錦簇的庭院中,似乎在訴說英特爾公司輝煌的業績。
格羅夫總裁辦公室的門被人輕輕推開。來訪者已年過不惑,發亮的頭頂沒有一根頭髮,黃皮膚,“國”字臉,眉毛又黑又彎,一眼望去就是正宗的華裔。
“我請求調換崗位,”來訪者開門見山,“我希望能到微處理器部門任職。”聽到此話,格羅夫居然沒有一絲猶豫,他微笑著點點頭,並用親切的語氣直呼其名道:“虞有澄,你可能已知道微處理器事業部的困境,你做好了準備嗎?”
虞有澄挺起胸,答非所問地說:“ 二次大戰最後那年,受命擔任盟軍統帥組織大反攻的邱吉爾曾說過:我這一生都在為此刻作準備。”
格羅夫打量著虞有澄,往事歷歷,又在腦海中浮現出來。當年在仙童公司,正是格羅夫發現了虞有澄這匹“駿馬”,他很快就在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研究中嶄露頭角。當格羅夫協助諾依斯自立門戶,把虞有澄從仙童“挖”到了英特爾以後,虞有澄立即使生產積體電路的矽片直徑從2英寸提高到3英寸,大大提高了生產率;後來他到質量管理部門擔任總監,又不孚眾望讓公司的管理邁上了一個台階。想到這裡,格羅夫對虞有澄說,“你就是不來請調工作,我也會把你放在刀刃上去,英特爾迫切需要解決生存與發展的難題。”
來到微處理器事業部的當天傍晚,虞有澄請微處理器部門經理豪斯(D.House)到一家中國飯館促膝談心,兩人一直聊到深夜。從豪斯的話語裡,虞有澄深切感到到公司面臨的危機,局勢比他預想的還要嚴峻得多。蘋果公司新春伊始展開的“麥金托什攻勢”勢如破竹,但“膠布雨衣”的“心臟”卻是莫托羅拉公司的68000晶片,英特爾公司眼看著就要失去無窮商機。
虞有澄博士後來回憶說:“人生際遇有時相當微妙,短短一餐飯的光景,卻決定了我往後十年與微處理器密不可分的命運。”品嘗過飯館的中國美味佳肴,他與豪斯已經心心相映。兩個人相互約定:豪斯今後仍負責微處理器的“生存”──向IBM等大公司銷售晶片,虞有澄則主持微處理器的“發展”大業──儘快開發出32位微處理器新產品,並推動這個部門的組織轉型。
虞有澄博士是技術精湛的工程師。在上海度過了孩提時代,曾跟隨父母輾轉遷徙到台北和香港。父親要求他學有專精,莫要指望有什麼遺產可繼承。赴美留學,他選擇了加州理工學院就讀,原因是這所大學“著重學生是否理解而不要求死背”。後來在史丹福大學讀博士,他以全校排名第二的考試成績脫穎而出。
虞有澄知道,開發32位的晶片必須認真挑選掌管晶片設計的“主將”。他請來擁有“英特爾技術大師”頭銜的柯勞福德(J.Crawford)為新的微處理器催生。柯勞福德以軟體技術出身,轉而研修微處理器硬體設計,集“軟”“硬”技術於一身,又善於團結部屬,是不可多得的高級將才。
開發32位的晶片還必須“不拘一格”啟用人才。虞有澄原任職的質量管理部門有位17歲的青年名叫做季爾辛格(P.Gelsinger),雖然只有高中學歷,卻因勤奮好學深得他的賞識。於是,虞有澄也當了一回“伯樂”──他把季爾辛格調到微處理器事業部,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工人,直接提拔到晶片設計組挑起了測試晶片的大梁。此外,虞有澄還為晶片設計組調來一些為286晶片立過戰功的電腦輔助設計大師、負責設計32位微處理器軟體的高級程式師,以及熟悉用戶需求的專案經理。晶片設計組的人才精英們聚集在虞有澄麾下,磨拳擦掌,躍躍欲試。
英特爾公司將要研製的32位微處理器就是被稱作“386”的小小晶片。這種晶片將要集成電晶體27.5萬個,是第一代微處理器4004的120倍;運算速度也將達到每秒500萬條指令,比其它公司研製的32位晶片快了2倍。由於這種晶片是英特爾第一次研製的32位微處理器,沒人可以為虞有澄指點迷津,他們不得不重新開始修煉絕頂的“386武功”。匯流排架構、內置高速存儲器、浮點運算問題……,技術難關被他們一一攻破,小組的成員們不知熬過了多少不眠之夜。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連柯勞福德也親自帶著研究人員跑到生產線,親自開車,迫不及待地把第一批出爐的晶片運往實驗室作測試。
1985年7月,英特爾公司在286晶片的海報上打了一個紅色的叉,大張旗鼓地宣傳“三比二好”,也就是說,16位的286晶片即將退位,在電腦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386微處理器正式登場。
xcgxh 2008-08-15 15:22
電腦史話(38)——PC新霸主
IBM PC個人電腦,為IBM公司創造了本世紀最輝煌的業績。
想當初,IBM公司仰仗PC電腦的“開放”政策,公開技術標準,鼓勵同業仿照,其目的當然是想儘快以PC機取代蘋果電腦的主流地位,占領全球市場。果然,這一“開放”政策使得IBM PC電腦成為個人電腦“事實上”的標準,即不需要聯合國或其它什麼機構認同,電腦業界都自覺按照IBM制定的標準執行;機器的構造、規格和運行的軟體等等,都必須向IBM靠攏。IBM PC機成了個人電腦的代名詞。
然而,IBM PC機的“開放”政策又象一柄鋒利的“兩刃劍”,一面把自己送上了成功的巔峰,一面又造就了眾多的仿造者,仿照出來的機器被人稱作“兼容機”。短短几年光陰,IBM公司便飽嘗“養虎為患”的惡果,它一手扶植起來的兼容機廠商,現在反過來威脅到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市場部門送來的“邸報”表明,1986年剛過去兩三個月,兼容機廠商所“蠶食”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IBM,使“藍色巨人”喪失了全球近55%的“疆土”。
IBM當局“龍顏大怒”,斷然下令各兼容機廠商“進貢”──繳納技術專利使用費。
兼容機廠商卻一致說:“不!”
於是,“藍色巨人”宣布更改匯流排結構,而兼容機廠商已經羽翼豐滿,紛紛舉起了反旗。帶頭以PC兼容機“圍攻”IBM PC機的電腦廠商,是一家名叫康柏(Compaq)的公司。
與蘋果、英特爾等公司的發家史略有不同,康柏電腦公司創立在一家餡餅店裡。
美國德克薩斯州素以“牛仔”的形象聞名於世,德州儀器公司(TI)因基爾比首創積體電路千古留名。1982年2月的一天,德州儀器公司工程師康尼恩(R.Canion)、史蒂麥克(G.Stimac)和巴雷斯(H.Barnes)相邀來到休斯頓市區一家出售餡餅的餐館,商議著辭去原任的高級職務,共同創辦自己的電腦企業。
或許,“西部牛仔”不拘小節的氣質影響著這些工程師的行為,談著談著,他們掏出鋼筆,你一筆,我一筆,在餐桌紙上匆匆地畫起圖來。不一會兒,一張草圖逐漸有了眉目,一項關係到今後命運的計畫也醞釀成熟。康尼恩等人決定每人出資1000美元作為創業股本,康柏電腦公司於是誕生在這間餡餅店的餐桌前。他們在餐桌紙上繪出的那張草圖,就是新公司第一台PC機的設計原型。
1982年11月,康柏公司正式推出這種名叫Portable的便攜機,比IBM PC機的面世僅遲了一年多。這種機器外形如縫紉機,雖然重量並不輕,還需要外接電源,但它可以運行所有為IBM PC機開發的軟體。由於康尼恩總裁特彆強調對IBM PC電腦“百分之百”的兼容性,使得它成為檢測個人電腦兼容性的基準,當年內就售出5萬餘部。傳媒紛紛評論說:這是PC機家族裡第一個非IBM公司開發的PC兼容機。
1985年,英特爾公司推出了32位的386微處理器,巨大的機遇降臨康柏電腦公司,這機遇卻是IBM公司拱手“讓”給康柏的。英特爾公司虞有澄博士在他的回憶錄中寫到:當英特爾行銷高手豪斯捧著386晶片,興沖沖地跑到IBM公司通報佳音,居然碰了一鼻子灰。“我們只要286能夠再快一點,根本不需要什麼386。”IBM的代表斬釘截鐵地說。
從微軟公司那裡也許可以獲得對這一微妙問題的答案。當時比爾·蓋茨正在為IBM的電腦開發新的作業系統OS/2,極力主張把它升級為32位的版本。然而,在“西洋棋”工程中為IBM立下汗馬功勞的埃斯特奇不幸遇難,接手項目的洛威完全聽不進比爾·蓋茨的規勸。洛威反覆對蓋茨說道:IBM已經收到286機器的大量訂單,不可能立即轉向386,否則將失去大量客戶。他沒有透露真實的原因是:IBM對於受英特爾晶片的鉗制早不耐煩,正悄悄地聚集人馬,開發他們自己的微處理器。
386晶片被IBM拒之門外,卻被康柏公司當作寶貝迎進了家門。1986年9月,康柏公司第一次領先於IBM推出桌上型386個人電腦Deskpro PC,全世界都為之一驚。直到1987年4月,IBM公司的386電腦才跚跚來遲。歷經個人電腦“競技場”上首次缺席後,“藍色巨人”在這個領域裡逐漸失去了優勢。
1991年,康柏公司董事會推舉菲佛(E.Pfeiffer)繼任新總裁,著力整頓企業管理,大幅度降低成本,颳起陣陣降價颶風。康柏公司的員工總數已達到1萬餘人,產品銷往100多國家。1994年,康柏公司在全球PC機市場上的投放量達到483萬台,終於第一次超越了IBM,成為世界最大的個人電腦供應商,雄居PC機“市場霸主”的寶座。
xcgxh 2008-08-15 15:23
電腦史話(39)——龍夢變成真
幾乎與康柏同時推出386電腦的還有中國台灣的宏基公司,它的創辦人名叫施振榮。
施振榮出生在台灣彰化的鹿港。三歲那年,父親因病撒手人寰,留下孤兒寡母艱難地捱過了好多年。為了生計,媽媽開了一家小雜貨店,主要出售鴨蛋。打記事的時候起,少年老成的施振榮開始了他叫賣鴨蛋的“經商”生涯。母親省吃儉用供他讀書,從國小到中學,他從未做過讓母親傷心的事,高中時期還以優異的數理成績獲得過“愛迪生獎”,從而奠定了今後踏入電腦高科技領域的紮實根基。
1964年,鄉下來的青年施振榮考取了台灣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四年本科、三年碩士,施振榮以大學第一名、研究生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完成學業,畢業後當即與電子電腦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先後到兩家由交通大學校友開辦的電子公司擔任技術負責人,發明和創新的科研成果不斷湧現。從研製數字鐘、頻率器、桌上計算機,直到發明了台灣第一部掌上型袖珍計算器,設計出世界上第一支電子表筆。這些研究成果使施振榮聲名大噪,僅僅5年時間,他就被推選為台灣十大傑出青年。
1976年是施振榮事業的轉折點,那年7月天氣異常炎熱,施振榮滿頭大汗回到家中,揮動著手中的資料對夫人葉紫華說:“這個東西太奇妙了,我們將用它改寫人生!”葉紫華不解地問:“什麼東西這么奇妙?”“微處理器。你看,我寫下了今後的創業計畫,製造微電腦。”葉紫華雖然對“微處理器”一竅不通,但她十分信任丈夫的能力,全力支持先生的創業計畫。
在他家的住宅里,施振榮邀了5位好朋友,加上自己夫婦二人,合股投資創辦一家新的公司,並把新公司的名稱定為“宏基”。“基”就是“圍棋”,圍棋高手施振榮要闖進電腦業界,下一盤氣勢恢“宏”的“基”。
宏基公司的創業基金只有100萬新台幣,約折合美金2.5萬元,絕大部分都是向親朋好友借來的。母親為支持兒子的事業,把家裡菲薄的積蓄都取了出來充作股本。1976年9月,施振榮租下一座臨街公寓的二樓,從家裡搬來辦公桌椅,正式掛出了宏基公司的牌子。為了集中精力開發和銷售產品,決定由沒有技術背景的葉紫華女士暫且擔任“董事長”,而董事長的主要工作居然是每天清晨負責開門,負責親自一個台階一個台階擦洗樓梯。
創業初期,施振榮帶領著宏基的員工,從代理銷售微處理器、研製電子遊戲機、開辦電腦培訓班做起。不久,他們開發出“小教授”學習機,銷售效益逐步成長,從1981年2億新台幣的營業額,增長為1984年營業額30億。宏基公司被視為個人電腦的先驅企業之一。
不過,施振榮也強調指出:自從開始生產IBM PC兼容機後,才使宏基“進一步跨入個人電腦的主流市場”。宏基後來迅速崛起,莫不因此而得益。
自宏基創業以來,施振榮感受到的一次最大震撼,是1982年在美國拉斯維加斯電腦大展上的所見所聞。開展的第一天上午,他匆匆步入會場,到處都聽見人們在傳述著“兼容”一詞。參觀者紛紛湧向康柏公司的展台,康柏的第一台PC兼容機被圍得水泄不通。康柏公司的發言人宣稱:它可以執行IBM PC機上的所有套用軟體。
在返回台灣的飛機上,施振榮腦海里仍充滿了人們對兼容電腦歡呼雀躍的影像,康柏的成功使他大受啟發,也堅定了他加入兼容電腦行列的決心。從此,宏基公司逐漸把產品的重心,轉移到發展PC兼容機方向。1984年底,施振榮調集研究開發部門的精銳部隊,把他們送上了飛往美國矽谷的征途,任務就是熟悉和研究英特爾的微處理器。一年後,他們帶著學到的技術返回台灣,施振榮當即下達研製386個人電腦的命令,當時,組裝一台個人電腦除了需要有微處理器晶片之外,還需要幾十塊不同功能的積體電路配合,而市場上能購到的晶片組件,只能達到裝配組合286電腦的水平,32位的電腦晶片技術還是一片荒漠。對宏基的拓荒者來說,386工程是一次極其艱難的歷程。
1986年10月,宏基公司把它的第一台,也是全世界第二台386個人電腦推向了市場,僅比康柏公司的386電腦遲到了一個月時間。施振榮興奮地說:這不僅是中國台灣的榮耀,更為亞洲國家在個人電腦發展史上爭了一口氣!
從1976年算起,十年彈指一揮,施振榮把一個小公寓裡的七人企業,發展為營業額近3億美元的跨國集團公司,他並不感到滿足。1985年,宏基公司在各大報刊上刊登大幅廣告,醒目的標題是:“龍夢成真,指日可待!”到了1995年,宏基公司已經打進個人電腦世界十強,名列全球第七大PC電腦廠商。1996年,施振榮本人被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全球最傑出的25位企業家”之一。
xcgxh 2008-08-15 15:23
電腦史話(40)——窗含千秋雪
凡使用過IBM PC機的人都知道,在DOS作業系統的控制下,無論讓電腦幹什麼,都必須記住各種操作命令,在鍵盤上不停敲打,輸入一大串文字字元,帶來諸多不便。
1985年11月,微軟公司推出Windows軟體,譯名“視窗”,它構造了一種圖形用戶界面的操作環境,在螢幕中顯示的視窗、圖示和按鈕的引導下,把過去繁瑣的操作簡化為滑鼠器輕輕一點。毫不誇張地講,視窗的問世,標誌著個人電腦軟體技術的又一場革命。
然而,視窗1.0版的開發過程歷經磨難。在微軟公司的發展史上,這個軟體創下過一系列“史無前例”的紀錄:開發周期最長;交貨延遲次數最多;累計推遲時間最久。此外,這些記錄還包括:投入的兵力最多,即使不計負責測試和檔案編寫的人員,僅投入編程的設計高手即達24名;三年之中,竟然有3名設計主管和4名產品經理被“撤職查辦”。
視窗軟體最令人稱道的創新當推“圖形界面”。微軟公司對這項源於施樂公司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C)的技術神往已久,早在DOS搭載IBM PC機成功後的1981年9月,就開始運籌,構想在DOS和套用軟體之間,增加一種“界面管理者”的功能。
比爾·蓋茨與蘋果公司賈伯斯都多次參觀過帕洛阿托中心,兩人四處搜尋,凡發現了有創新思想的人才或是有價值的發明,他們都想據為己有。賈伯斯率先使出“殺手鐧”,把一批人才“挖”到蘋果公司,為他研製圖形界面的新一代電腦,果真一炮打紅。微軟當時正負責為麥金塔配套電子表格和字處理軟體,比爾·蓋茨很早就看到這款新機器。他那時對圖形技術還比較陌生,奇怪地盯著滑鼠器上下打量,不停地詢問道:“你們究竟用什麼電子設備來控制滑鼠?”“蘋果”工程師正準備啟齒作答,賈伯斯大吼一聲:“閉嘴!”其實,控制滑鼠的根本不是硬體,恰恰是比爾·蓋茨最擅長的電腦程式,賈伯斯決不允許把這個秘密透露給微軟。
微軟深感慶幸的是,他們也從施樂帕洛阿托中心“挖”到了一位高手,名叫麥克格雷戈(S.MacGregor),比微軟董事長還要年輕一歲,思想活躍,知識淵博,是開發圖形界面軟體的最佳人選。此外,微軟還從施樂物色到另外兩位程式師。
沒等比爾·蓋茨部署完畢,1983年10月傳來訊息,VisiCorp公司已把3萬套具有視窗功能的軟體VisiOn正式交付給用戶使用,被人們譽為“發明了蒸汽機”。IBM也準備繞過微軟公司,自行涉足圖形界面管理軟體。比爾·蓋茨慌了手腳。他對於微軟未能及時搶占圖形界面軟體制高點相當憤怒,馬上召集部屬商議對策。他最後決定把“界面管理者”的名稱改為“微軟視窗”,既大眾化又十分切題。視窗尚在襁褓里孕育,可是雙手握空拳的蓋茨不甘示弱於人,不顧“兵家之大忌”,慌忙火急搶先公布子虛烏有的視窗軟體。
1983年11月10日,微軟為視窗召開第一次新聞發布會,許諾翌年年初就交給用戶使用。當天報紙描述說,比爾·蓋茨儀容不整,身著皺巴巴的西服,有氣無力地講話。或許,這個“緊逼盯人”的謀略實出於無奈,但他的公司卻在數年之中,為這個輕率的決定承受了重重艱難困苦。
比爾·蓋茨宣稱他手中已有了視窗,IBM卻偏偏在這時與VisiCorp公司簽訂了經銷VisiOn軟體的協定。眼看著微軟與IBM的“蜜月”即將結束,早就對“藍色巨人”霸道不滿的PC兼容機廠商紛紛倒向視窗陣營,先後宣布支持視窗的,就有康柏、DEC、惠普等24家。人們都在眼巴巴等待著拿到一套微軟的視窗軟體。
局外人並不知道,以麥克格雷戈為首的視窗研製小組,此時此刻,正陷在苦苦掙扎的困境中。由於當時PC電腦存儲器容量很小,遠不足以供應視窗所需的開銷;8088微處理器的速度太低,用常規方法顯示圖形,會讓人感到慢得不能容忍。此外,這套軟體包容的內容之多,涉及的範圍之廣,複雜程度之高,都是DOS所不能比擬的。1984年轉瞬而至,微軟公司第一次無可奈何地宣布,交貨時間將推遲到第一季度末。
1984年2月間,約有300餘家硬、軟體公司的代表興匆匆趕到西雅圖,參加微軟舉辦的圖形界面技術研討會,滿以為可以拿到視窗的有關檔案。不料結果大失所望,微軟不僅沒有提供出任何象樣的技術資料,反而宣布將視窗的供貨時間,再次推遲到5月。望眼欲穿的5月份又被盼來,微軟的銷售經理們卻一一拜訪各家用戶,紅著臉道歉說道:“請再耐心等一等,最遲到8月份,我們一定把視窗安裝在你們的機器里。”
最後承諾的8月份到了,微軟依然沒有視窗軟體產品,比爾·蓋茨簡直不知道如何去面對記者的質問。從元月到8月,三番五次,一拖再拖。微軟發言人自嘲地講:“每次發布推遲的訊息之後,我都象個白痴。”由於多次“失信於民”,記者們戲稱視窗是比爾·蓋茨吹出的“肥皂泡”,應該改稱為“氣泡件”(Vaporware)。
xcgxh 2008-08-15 15:23
電腦史話(41)——最長的工程
由於無法承受極度的壓力,麥克格雷戈執意辭職離開微軟,比爾·蓋茨依依不捨惜別這位“出師未捷”的愛將,宣布鮑爾默(S.Ballmer)接替視窗產品經理,並把微軟“資深”的程式高手康森(N.Konzen)調進研製小組,具體負責圖形用戶界面的設計。康森原是西雅圖的一位高中學生,因哥哥買了一台蘋果機而迷上了電腦軟體。微軟公司遷回西雅圖,他毛遂自薦擔任了程式設計師,為公司開發出一批熱門產品,也為開發MS-DOS立過汗馬功。康森加入視窗開發行列,無疑加強了攻關的實力。
1984年的日曆早已翻過了8月31日。這一回,比爾·蓋茨打消了“冒進”的念頭,把視窗交貨的最後期限推遲到1985年6月。視窗的開發總算走上有條不紊的軌道,比爾·蓋茨親自督辦視窗工程,要求部下從6月份重新開始“倒計時”。不過,就目前的進展情況看,是否能趕在明年年底完工,時間恐怕都不容樂觀。
一個雨後的清晨,比爾·蓋茨親自審看已經寫就的軟體,突然發現了一處錯誤,他猛地拍著桌子,勃然動怒高聲嚷叫起來。鮑爾默被嚇得驚惶失措跑出裡屋,他不解地望著董事長,不知道何處塌了天。蓋茨用手指著鮑爾默,劈頭蓋臉一頓臭罵:“我警告你,年底前再交不出貨,你們統統給我捲起鋪蓋走人!”
鮑爾默是比爾·蓋茨的摯友,也是得力的左膀右臂。他曾經與比爾在哈佛大學同窗共讀,畢業後又在史丹福大學接著攻讀碩士,沒等拿到學位就跑到一家公司搞銷售,經營上很有一套本事。他在1980年6月加盟微軟,擔任董事長特別助理,在開發DOS時期就跟隨在比爾·蓋茨的鞍前馬後。這是鮑爾默第一次看到“鐵哥們”如此震怒,他趕緊挨個叫醒剛剛入睡的程式師。
“夥計們,”鮑爾默愁眉苦臉地說,“下雪前無論如何也必須完工,否則,大家都會被比爾‘炒魷魚’。”
視窗計畫現在是微軟公司的頭等大事,軟體設計和程式調試人員逐漸增加到30餘人,每個程式師都進入到近似瘋狂的狀態。康森回憶說:“那些日子,我們全體人員開足了馬力,幾乎沒有白天和黑夜的分別。”據說,有位擔任測試工作的程式師把自己的睡袋也搬到實驗室,整整一個月足不出戶,傻乎乎等待著每個程式編寫完成,以便不耽誤一分一秒的測試時間,由此贏得“瘋子”的綽號。事後,有人對這個視窗版本的設計時間進行過統計,它總共耗費了11萬個程式工作小時。
1985年5月,比爾·蓋茨終於帶著演示版的視窗軟體出現在當年世界電腦大展,向觀眾們表演同時用滑鼠和鍵盤打開或關閉“視窗”的效果。同時,他還代表微軟公司宣布:視窗1.0版軟體僅標價95美元。
視窗1.0正式版軟體在1985年11月運抵市場,比爾·蓋茨這時才把懸著的心放回到肚裡,鮑爾默也保住了飯碗,以後還晉升為微軟公司的副總裁。11月21日,微軟公司舉行盛大酒會,招待新聞界和軟體經銷商,向這項歷時最長的軟體設計工程舉行告別儀式。
招待會的氣氛異常熱烈。《信息世界》雜誌記者率先“發難”,把一枚自製的“氣泡件獎章”親手佩掛在比爾·蓋茨胸前。一輛手推車送來500套視窗軟體,分別贈送給來賓,把會議歡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微軟董事長也興奮地跟著鮑爾默等人唱起了歌。
不過,視窗1.0版沒有收到微軟公司預期的效果,它還要經過兩次修訂。當時適於視窗運行的PC電腦還不多,硬碟也不普及,多數電腦只配有單色顯示器。微軟公司一面等待著電腦硬體發展的時機成熟,一面盡心於視窗版本的改進與升級。1985年386電腦的誕生,為視窗提供了絕佳的硬體環境;1987年11月,視窗2.0版推出,增加了各種先進技術,讓廣大用戶逐漸認識了視窗的前景。1989年,以視窗為環境的套用軟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各大套用軟體公司陸續舉起了視窗“大旗”,微軟自己也忙著把DOS環境下工作的大批軟體向視窗轉換。
終於,1990年5月22日,6000餘名觀眾雲集西雅圖,共同慶祝視窗3.0版問世,視窗軟體真正迎到了春天。視窗3.0不僅是一個升級版本,而且可以說是軟體技術的一場革命。它和後續版本視窗3.1,已經具有支持網路、支持多媒體等最先進的功能,在PC電腦界颳起了強勁的“視窗風暴”。從此而後,視窗的產品在全球平均每5秒鐘就售出一套,月銷售量超過百萬套,為微軟公司帶來滾滾財源。
xcgxh 2008-08-15 15:24
電腦史話(42)——平地“太陽風”
英特爾公司因386晶片開發成功,一直執微處理器產業之牛耳,不料想八十年代中期,突然遭到一支隊伍的猛烈進攻。這支隊伍,高擎的旗幟上赫然出現“太陽”(Sun)字樣,“主帥”大名麥克里尼(S.McNealy),矽谷一位30歲出頭的電腦工程師。
太陽微系統公司(Sun Microsystem)是史丹福大學孕育的“驕子”,年輕的創建者基本上是斯坦福出身的工商碩士和工程師。“Sun”,寓意著初升的“太陽”,同時,本身就是“史丹福大學網路”的縮寫詞。早在1982年,剛獲得斯坦福MBA文憑的麥克里尼,會同軟體奇才比爾·喬伊(B.Joy)等4人創建了太陽公司。創業之初,“太陽”的目標定位在高檔工作站電腦產品。工作站由多台微處理器構成,具有比個人電腦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記憶體和更大的螢幕,通常用來替代大型主機進行電腦輔助設計/製造(CAD/CAM)和圖形處理,是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寵物。
從來就沒有聽說,有哪一家剛創業的矽谷小企業,敢於做貝爾實驗室或是施樂PARC才可能完成的研究開發,可麥克里尼和他的“太陽”,從一開始就弄潮於最尖端的高技術。麥克里尼快人快語,口無遮擋,經常大言不慚地宣稱:“如果我們不能成為這個行業前兩
名或第三名廠家,我就不做這生意!”太陽公司的這位執行長生於底特律,先後就讀哈佛和斯坦福。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生活仿佛朱古力派一樣甜蜜”。他天生酷愛體育運動,高爾夫球、曲棍球樣樣玩得精通。“好好乾,好好玩”是他的座右銘,對他來說,每做成一筆大生意都“象打進一個球一樣刺激”。
太陽公司1982年首推第一台Sun-1型工作站,採用的晶片是摩托羅拉68000。麥克里尼的作風與IBM迥然不同, 他會不斷“廢掉”自己的整個產品,儘管這種作法也危害到自己公司的創利能力,卻讓他的競爭者感到茫無頭緒。例如,工作站電腦的始作俑者阿波羅電腦公司就深受其苦,剛剛擺開陣勢想與“太陽”決一死戰,麥克里尼卻突然掉頭“廢掉”自己的以傳統晶片體系構造的全部電腦, 迅速轉向所謂RISC技術,推出全新的SPARC系列工作站,一舉取代了阿波羅公司的霸主地位。
“我是坐在高處大聲傳教的人。”麥克里尼對記者說,“微處理器晶片的發展方向只能是RISC,它必將把英特爾和摩托羅拉的晶片統統消解為沙粒!”
RISC即“精簡指令集電腦”的縮寫,原本是個學術界的概念。60年代,IBM公司的傳奇人物約翰·庫克(J.Cocke),一位具有諸多重要發明的科學家,首先提出了這種晶片設計技術的天才構想。庫克在認真剖析許多晶片的執行指令後發現,如果把很多相當複雜的指令,換成一些相對簡單的指令,執行速度反而更快。就好比自動駕駛一輛汽車,與其對下達“開往超級市場”、“停在辦公樓前”等等指令,還不如直接下達“開車”、“停止”更簡捷。70年代初,庫克為這種構想實際擬定了方案,RISC實驗晶片比IBM當時上市的產品要快數十倍,為此,他獲得1975年計算機最高獎“圖林獎”。相對於RISC架構,市場暢銷的最新微處理器晶片,無論是英特爾的386,還是摩托羅拉的68030,無一不是“複雜指令集電腦”(CISC)架構。1979年,加州伯克利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的兩位教授,牽頭分別組織研究小組,對傳統CISC架構的晶片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結果發現,各種指令的使用效果大相逕庭,有一類只占總數20%的簡單指令,其運行時間卻占到80%,好比某人擁有100件衣服,但他經常穿的只不過區區一二十件,其餘的幾乎都是擺設。兩個大學的研究小組,分別用庫克的“精簡指令集”思想,設計出RISC電腦晶片。
RISC晶片面世之初根本不受重視,只有麥克里尼慧眼識珍寶,當即接過RISC“大旗”。1989年,太陽公司突然進軍晶片領地,推出以“SPARC”為名的RISC晶片,配合他們拿手的UNIX作業系統,形成高性能的Sun工作站系列產品。第一戰就“擊潰”阿波羅工作站;第二戰打得摩托羅拉68030晶片只有招架之力,而無還手之功。一年之內,稱雄一時的摩托羅拉工作站電腦節節敗退,最後丟失了所有的工作站客戶。
橫掃工作站電腦領地之後的“太陽”,必定要把“RISC之火”燒向個人電腦,麥克里尼攻擊的矛頭直逼微處理器晶片的霸主英特爾公司。麥克里尼深知,擊敗如日中天的英特爾決非易事,靠“太陽”與之“單打”無論如何也難取勝,最上乘的策略莫過於“結盟”,只有聚合一批志同道合的“盟友”,才能把英特爾拉下“王座”。
“開放”是“結盟”的前提。麥克里尼代表太陽公司宣布:凡有意開發SPARC晶片的公司,他們都可以提供最詳細的資料。就象IBM PC初期那樣,SPARC技術很快就授權給德一大批半導體廠商,向著市場標準方向前進了一大步。緊接著,他派員到中國台灣遊說,希望依託那爿新興的半導體工業園醞釀出SPARC國際聯盟。
麥克里尼信信誓旦旦對業界強調,媒體也跟著鸚鵡學舌:“以SPARC為硬體、以UNIX作業系統為軟體的最佳組合,絕對可以把英特爾386晶片架構的PC電腦打它個靈魂出殼。”
“我喜歡競爭,”麥克里尼
xcgxh 2008-08-15 15:24
電腦史話(43)——四比三更好
藍天白雲下,突然颳起一陣強勁的“太陽風”,在英特爾公司內部引出一場激烈的爭論。格羅夫總裁似乎穩坐釣魚台,不動聲色。他已經把虞有澄提升為公司副總裁兼微處理器事業部總經理,完全相信華裔博士能夠應付這場“陽光下的風暴”。但是,英特爾究竟該堅持老傳統,還是迅速轉向新潮流,格羅夫內心深處同樣舉棋不定。
虞有澄表示:“我們將布置兩支軍隊,同時上馬CISC和RISC。RISC晶片稱為860,CISC晶片沿襲傳統稱為486。”面對來自內外的雙重壓力,486和860兩個研究小組同時上馬,相互較勁。有趣的是,負責860晶片的華裔工程師傅世偉,即使回家也要與太太較量,他的夫人李碧真是他在加州理工學院讀書時的同窗,目前卻效力於486小組。
這一次, 虞有澄把事關公司前途命運的項目486晶片設計重任,交給了那位技工出身的季爾辛格,讓許多英特爾的元老大驚失色。“起用27歲的毛頭小子駕大轅,我看虞有澄昏了頭。”議論傳到了格羅夫耳邊,格羅夫居然充耳不聞。虞有澄則力排眾議:“英特爾一貫的用人標準是‘工作表現重於一切’,季爾辛格是主持486的最佳人選。”
虞有澄對季爾辛格說:“我們將‘廢掉’自己的386產品,正如一位武林高手在修煉更深奧的武功之前,必須廢掉原先的武功。”
“更深奧的武功” ──486晶片不僅要保持兼容,而且必須創新。虞有澄用兒歌般的一句話,把英特爾創新的下一波歸納為“四比三更好”。在386的電腦中,為了配合微處理器的運行,往往還需要增加專司計算職能的“數字協處理器”,配置暫時吞吐數據的高速存儲器。虞有澄要求季爾辛格把這些東西都集成在486晶片里,構成一個整體。“英特爾技術大師”柯勞福德為486設計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晶片的核心層採用RISC技術以加速單一指令,而在外圍其他部分保留CISC原樣。這樣一來,既能大幅提速,又可保持它的兼容性。
1988年底,860小組率先出爐了第一顆晶片,但發現它並不受用戶歡迎。哪怕RISC架構在工作站電腦中具有最上乘的表現,它在個人電腦領域卻面臨不可逾越的障礙──沒有現成的作業系統,沒有更多的套用軟體。
季爾辛格卻沒有讓虞有澄失望。僅用了幾個月時間,小伙子就擺開強大的研究陣容,使486的研製工作順利走上正軌。只是由於486的設計製造過於複雜,原定兩年半的時間被推遲了兩個月。季爾辛格把486晶片設計組分成三撥,24小時連軸兒運轉,簡直就像“拚命三郎”一般。直到1989年2月最後完成了晶片,他們才想起要慶賀1988年的“聖誕節”,在辦公室放置了一顆五彩繽紛的聖誕樹。不知是誰別出心裁,把新出爐的486晶片也一排排掛在聖誕樹上。
聖誕樹上的486閃閃發亮。這枚晶片上集成著120萬隻電晶體,功能相當於當時的一台大型主機, 速度比英特爾第一個微處理器4004快了50倍。1989年4月,英特爾公司在拉斯維加斯電腦大展上首度發表486, 博得參加大展的600名嘉賓一致喝彩。
“四比三更好”,好就好在速度快,好就好在它兼容。英特爾公司為486製作了大批廣告。在黃金時刻播出的一則“搭電梯”電視廣告節目中,拿著386晶片的演員是日本人,而高舉486晶片的卻是中國人,真令虞有澄打心底感到高興。
虞有澄再展雄才大略,1989年底,他要求季爾辛格把486的工作時鐘頻率,從25赫茲提高到50赫茲;1991年他又令麾下繼續攀登高峰,486的時鐘頻率被提高到100赫茲,運算速度一而再,再而三地翻番,486晶片也逐漸發展出系列產品。
個人電腦486的時代正式來臨。英特爾公司在微處理器市場上扯起風帆,全面搶灘。1987年,在全世界半導體公司中僅僅排名第十的英特爾公司,通過“八年抗戰”,於1992年超過日本NEC公司,一舉攀上頂峰,霸居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首位。
格羅夫終於放下一直懸著的心。他對虞有澄說:“管它是不是RISC,我們都應該竭盡全力來延續聲勢。市場決定一切,486不戰而勝,這是我們屢試不鮮的戰術。”
識時務者為俊傑。麥克里尼發現形勢不妙,立即布署轉移陣地。太陽公司悄悄從個人電腦晶片陣地全面撤軍,它的進攻重點再次指向了工作站電腦和電腦網路,迅速發展為一家最具影響力的網路產品公司。
xcgxh 2008-08-15 15:24
電腦史話(44)——任天堂崛起
七十年代美國雅達利公司開創一個高科技的電腦遊戲業。無獨有偶,一家專營電腦遊戲機的日本任天堂公司,自八十年代初期把它的家庭電腦遊戲機(FC)投放市場後,不平靜的世界被再一次激起軒然大波。這個小小的日本株式會社,員工還不足上千,廠房規模還不及一所中學面積大,卻硬是把人們熟知的松下、日立、東芝、索尼等國際馳名大企業甩在後列──1993年人均創利80萬美元,世界任何企業都難以望其項背;1994年公司稅前利潤排名於全日本上市公司的第二位,僅次於汽車行業的霸主豐田。
“任天堂”緣出於極富東方哲理的一句成語──“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長期製作販賣撲克一類的賭博器具,在難登大雅之堂的行當中苟延殘喘了百餘年,傳到山內溥手中後,才冒著風險投入巨資,把主要業務定位於電腦遊戲機。山內溥“下注”於遊戲業,面對的卻是嚴酷的現實:當時日本正面臨石油危機,遊戲玩家對老式節目日漸厭倦,製作廠商嚴重虧損,紛紛轉產改行,遊戲機銷售量下跌到歷史最低點。
任天堂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但獨具慧眼的山內溥卻從市場暫時衰退中,看到了廉價家庭遊戲機的發展前景。其他廠商為了招徠顧客,宣布自己的遊戲機不僅能夠玩遊戲,還具有學習機的功能,可以幫助孩子學習、計算和打字;山內溥卻反其道而行之,公開聲稱:任天堂FC遊戲機的惟一功能就是玩遊戲。1980年,他派出得力幹將遠征紐約和西雅圖,試圖在美國這個超級市場裡淘出黃金。然而,真正為任天堂帶來發展契機的是兩個青年遊戲玩家,一個是土生土長的日本人,另一個卻遠在前蘇聯。
日本青年宮本茂畫家出身,一如他所塑造的遊戲角色那樣憨態可鞠,最鍾情的玩物是卡通片電影,惟獨在電腦技術方面是個“半瓢水”。他在任天堂呆了三年一無所成,被山內溥打發到工程部去幫助設計遊戲。半路出家的門外漢屢屢遭人白眼,可他卻能站在“玩家”的角度,用一番奇談怪論打動了山內溥的心:像射擊、打球一類的電腦遊戲早已受到“玩家”的厭倦,我們需要把童話故事搬進遊戲機。
宮本茂設計的第一個童話遊戲叫做“驢子金剛”,主人公是長著大鼻子傻頭傻腦的木匠。第二個遊戲使宮本茂的人生大放異彩,當他寫完遊戲的腳本時,自己也不曾想到,這個“瑪利奧”(Mario)後來竟名揚四海,闖入千家萬戶。
遊戲主角“瑪利奧”是個水管工,在地下管道里探險時會遭遇各種撲朔迷離的難關,足以讓孩子們感到異常刺激;而親手指揮“瑪利奧”鍥而不捨地攻關破陣,又能不斷提升自我滿足的成功感。有趣的是,宮本茂為遊戲主角起名“瑪利奧”,僅僅是因為任天堂公司在美國租用倉庫期間,曾經受到過一個名叫Mario的房東惡狠狠的訓斥。
“瑪利奧”以“超級瑪利兄弟”為軟體的正式名稱,跟隨FC遊戲機出征美利堅,當即成為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電腦遊戲,從1985年到1991年間一共推出了8代,銷售數量高達7000萬套。“瑪利奧”後來還成為許多美國電影、電視和漫畫書的中心人物,使美國兒童花在任天堂遊戲機上的時間比看電視還要多。“超級瑪利”及隨後跟進的100多種任天堂電腦遊戲節目卡,硬是把美國娛樂界攪得天翻地覆。
當任天堂趁勢把“超級瑪利”之火燒向全世界時,前蘇聯俄羅斯也有位青年帕契諾夫迷上了電腦遊戲。帕契諾夫兒時即表現出他的天賦,15歲第一次接觸電腦,當日就編寫出一個數學遊戲程式。參加工作後,他更是經常在電腦上玩一些自創的遊戲。他偶然讀到美國數學家撰寫的智力測驗讀物,有一種拼圖測驗要求讀者從不規則的圖塊中挑選出若干拼湊成為正方形,以此考驗被試者的幾何思維能力。帕契諾夫認為最好由電腦來幫助實現,經過反覆琢磨,他設計了一種使用電腦的拼圖玩法:四種不同形狀的圖塊隨機依次從螢幕上方下落,遊戲者必須趁其落到底部之前用它填滿空隙。這遊戲看似非常簡單,在技術方面幾乎沒有什麼創新,然而,它使人在失敗後想要再次參與。帕契諾夫把他的“發明”命名為“Tetris”,這就是日後席捲全球的“俄羅斯方塊”遊戲雛形。
解體前的蘇聯人沒有太強的商品意識,不經意間,帕契諾夫的“方塊”悄悄傳出了國界。此時,任天堂正好推出了掌上型GB電腦遊戲機──“遊戲男孩”(Game Boy),“俄羅斯方塊”自然是GB遊戲機的最佳搭檔。山內溥毫不遲疑選派最強的談判代表前往莫斯科,向帕契諾夫所在的研究院購買到專利權。
“俄羅斯方塊”陪伴著任天堂再次出征,無數男女老少全神貫注,目不轉睛,將時間消融在“方塊”下落時“嘟嘟”的聲響里。從此後,任天堂公司稱霸於全球電腦遊戲行業長達十餘年。
xcgxh 2008-08-15 15:25
電腦史話(45)——英雄出少年
九十年代初,全球電腦業正忙著把PC電腦從386向486升級,突然間,就象一股巨大的鏇風颳來,一家新創辦的電腦公司發動了所謂銷售方式的“配銷革命”。它不僅率先把486電腦推向市場,而且打破了由製造商、經銷商、零售商層層轉銷的傳統模式,直接把產品銷售給最終用戶,價格比其他廠商同類產品便宜二三成,頓時把市場攪得天翻地覆。
電腦業界被這場猛烈的攻勢擊昏了頭,虧損和倒閉的企業不計其數,連IBM公司、王安公司、宏?公司和菲利普公司都出現巨額虧損。
這家電腦公司的創始人和該公司的名稱都叫“德爾”。
自古英雄出少年。1991年,當德爾電腦公司的總裁麥可·德爾(M.Dell)以“電腦行銷鬼才”的名聲,躋身《財富》雜誌所列全美500家大企業領袖人物時,年齡僅為25歲。
人們驚奇地翻開他的履歷:這個青年在他12歲時竟取得過美國德州政府頒發的商業執照。中學期間,他在雜誌上刊登廣告,用出售郵票賺來的2000美元,買回了自己第一台PC電腦。隨後,他又把附近新婚夫婦名錄輸進電腦,憑藉為報紙徵集新訂戶的行銷手段,為自己賺回了一輛“寶馬”牌轎車。
他的創業經歷與比爾·蓋茨十分相似。還在德州大學讀書期間,麥可·德爾突然心血來潮,想要中斷學業“下海”去創辦自己的企業。
德爾對父親解釋說:“比爾·蓋茨也是這樣創辦的微軟公司。”
身為牙科醫生的父親詢問道:“你也打算做軟體?”
“不,我想與IBM競爭!”德爾的回答使父親讓大吃一驚。
那一年,德爾剛滿18歲,年輕氣盛,兜里只有1000美元註冊資金。德爾的父母極力反對他退學,最後拗不過兒子的倔強,終於與他達成君子協定:可以在放暑假時試一試,若沒有收益,9月份必須回學校上課。
1984年夏天,德爾電腦公司在美國奧斯汀市掛牌營業,總經理麾下僅雇有一名負責財務的員工。青年人的想法其實很簡單:IBM公司規定經銷商每月必須提取一定數額的電腦,不管你能否把它賣出。德爾公司可以上門用成本價收購那些沒有賣出的電腦,經銷商又何樂而不為?機靈的小伙子把收購的電腦搬回家,又加裝了一些零件,增強了電腦的性能。然後,以優惠價直銷經他改良的IBM個人電腦,結果大受用戶歡迎,第一個月的營業額便突破18萬。公司的前景十分看好,於是,麥可·德爾堅定地辦了退學手續,他的公司在一年之內就賣出了1000多台機器。
業務擴大後的德爾公司一改傳統的電腦銷售方式,以面對最終用戶的電話郵購方式直銷,給美國市場帶來了巨大的震動。德爾對員工講:“買電腦就好象上中國餐館吃飯,顧客只要點菜,廚房就馬上按單炒菜。”他的新點子層出不窮:全面承諾,24小時全球聯網熱線服務,翌日上門維修……。到了本應該大學畢業的那年,德爾電腦公司的營業額已高達7000萬。從此,他下令停止改裝IBM電腦的業務,轉為自行設計、開發和銷售本公司的品牌機。
1989年,英特爾486微處理器面世。正如386電腦時代IBM把機遇“讓”給康柏公司那樣,這一次,康柏公司同樣把天賜良機轉手“送”給了德爾。
康柏公司因率先推出386電腦而聲名鵲起,飄飄然把自以為物超所值的386電腦“吊”起來賣,價格愈漲愈高,遭來載道怨聲。當英特爾‘四比三更好”的宣傳鋪天蓋地而來時,康柏公司卻還在思考“四與三孰好孰差,這是一個問題”的哈姆萊特式命題。不久,486電腦的走紅就把一頂“虧損企業”的紅帽頭扣在康柏公司頭上。直到菲佛出任公司總裁後,康柏才重新奪回競爭的優勢。
趁著康柏猶豫不決的當口,德爾電腦公司一分鐘也不遲疑,幾乎與英特爾486晶片同步發動銷售攻勢。麥可·德爾自此“一鳴驚人”,“DELL 486”品牌讓用戶趨之若騖。1994年,德爾公司的員工已達5千餘人,年收入超過20億美元。至1996年底,德爾電腦公司的年收入更增加到100億,僅在Internet網上的日營業額就從100萬猛增至200萬美元。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麥可·德爾憑藉486和奔騰電腦之功力,創造了又一個比爾·蓋茨神話。
xcgxh 2008-08-15 15:25
電腦史話(46)——軟體起風雲
微軟公司依託DOS軟體搭載PC機快速崛起,但是,“爭當第一”始終是比爾·蓋茨追逐的目標。“只有套用軟體才能賺到大錢,DOS也好,BASIC等語言軟體也好,都只能隨IBM PC發售而抽取一定的版稅,要想獲得豐厚利潤,還需要等待相當長的時間。開發套用軟體是短平快的項目,微軟要想儘快崛起,不能不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比爾·蓋茨早認準了這個道理。從八十年代初開始,他就領軍殺向了套用軟體的戰場,軟體業界從此風起雲湧,龍爭虎鬥,哪一場戰役的激烈程度,都不亞於開發DOS軟體。
個人電腦領域走紅的套用軟體,在IBM PC時代來臨前,如日中天者當屬電子表格軟體“維斯凱克”(VisiCalc),它已經在“蘋果世界”里稱雄長達三年。
1977年,正在美國哈佛大學讀書的26歲學生布里克林(D.Bricklin),在學校DEC電腦上編寫了一個能計算帳目和統計表格的小程式。布里克林最初構想並不複雜,他只是把畫著行列線的空表格搬上螢幕,在格子裡填充數據,然後由電腦自動進行統計匯總。布里克林得意地拿這個程式嚮導師請教,他的教授覺得很有發展前途,便介紹他找軟體公司求助。此時,一家“個人軟體公司”剛剛開張,老闆費斯特拉(D.Fylstra)也是哈佛的校友,他一眼看中程式的商業價值,慷慨借給布里克林一台蘋果II型電腦。僅用了一星期時間,布里克林就把程式改寫成世界上第一個電子表格軟體,命名為VisiCalc(維斯凱克),即“可視計算”的意思。它大約每10秒鐘能夠計算50個格子,比手工計算快得多;如果某一格的數字被改變,軟體還能夠自動調整其他行列的相應數據。
1978年,布里克林創立了“軟體藝術公司”,專門製作“維斯凱克”。為了回報費斯特拉,銷售則全部委託給個人軟體公司。費斯特拉投入了他的全部資產10萬元,1979年10月把軟體正式推向商業市場。由於它最初開發於蘋果機,賈伯斯的蘋果公司欣然地接受了這個簡單的程式。誰知此產品迅速得到廣大商業用戶的青睞,不到一年的功夫,它就成了個人電腦軟體史上第一個最暢銷的“金唱片”。到了1980年,居然就有2萬多台蘋果機被主要用來執行這種電子表格,占到蘋果公司總銷量的20%。1983年初,“維斯凱克”的銷售量一舉突破了50萬套之巨。
“維斯凱克”走紅後不久,微軟公司決定成立消費者產品部,首戰電子表格軟體。當然,微軟產品在技術上若不能超過它,絕不會有成功的可能。為此,比爾·蓋茨把搜尋人才的目光瞄向了施樂公司在矽谷的PARC研究中心。
眾所周知,PARC是電腦發明的大本營,它擁有的人才後來曾幫助開發了微軟視窗軟體和蘋果麥金塔電腦。以微軟當時的實力,要想從第一流研究中心挖走其中任何一位恐怕都很困難,哪知天隨人願,一位博士級程式大師西蒙尼主動投向了微軟。
查爾斯·西蒙尼(C.Simonyi)原是匈牙利人,靠打工才讀完美國加州大學和史丹福大學,自1972年起任職於PARC。據說,他是第一個在軟體中採用滑鼠器和“所見即所得”方法的程式師。正當比爾·蓋茨決定為電子表格軟體尋找一位理想的主持人時,西蒙尼經人介紹來到微軟公司,僅僅與比爾·蓋茨交談了5分鐘,他就毅然作出“跳槽”決定。西蒙尼後來回憶說:“看到比爾,我就感到遇到了難逢的良機。”
事實證明,西蒙尼的到來,對微軟開發電子表格和文字處理軟體起到了關鍵作用。西蒙尼到職後,首先承擔了微軟電子表格項目主持人的重任。比爾·蓋茨把構想中的軟體命名為“Multiplan”,即“多重規劃”,它必須具有多視窗操作和多重用途。西蒙尼在“多重規劃”上的最大貢獻是首創了“選單”,給用戶一個簡單方便的操作環境,也為後來諸多套用軟體提供了一種設計典範。因為微軟與IBM公司有合作的默契,設計電子表格自然把PC機列在首位考慮。IBM當時正在大力發展64K記憶體的機器,它一再要求把“多重規劃”限制在64K記憶體下執行。西蒙尼斟酌再三,最終還是順從了IBM的請求。
1982年的8月到10月,微軟公司相繼把“多重規劃”的不同機型的版本推向市場。比爾·蓋茨躊躇滿志地宣稱:這是第二代的電子表格,凡會用計算器的人都能迅速掌握。《信息世界》也把它評選為當年最佳軟體設計。
想不到,11月間風雲突變,Comdex電腦大展傳來訊息──有一種更新的電子表格搶走了“多重規劃”的風頭。西蒙尼慌忙趕向會場,兩下一對比,頓時頹唐地搖了搖頭。他回來對比爾說:“‘多重規劃’大勢已去,它與新發布的那個軟體簡直不能同日而語。”果然,新年沒過幾個月,後者就超過“維斯凱克”和“多重規劃”,雄居軟體市場銷售榜首。
xcgxh 2008-08-15 15:26
電腦史話(47)——微軟登王座
新上市的電子表格軟體名叫“蓮花1-2-3”,設計者是卡普爾(M.Kapor)。
卡普爾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他自小愛好迪斯科和搖滾樂,曾做過一段音樂節目主持人,後來又迷上了所謂“超覺靜坐”,以“蓮花”為崇尚物。1979年,29歲的卡普爾不再擔任“蓮花功”指導教師,轉而成為電腦軟體“發燒友”。他為費斯特拉的公司寫了兩個統計和繪圖軟體。費斯特拉以170萬美元的高價,買斷了卡普爾的軟體專利。
卡普爾賺了這筆錢,不想就此罷手,他從“維斯凱克”里看到了創業門道。幾乎在微軟開發“多重規劃”的同時,卡普爾策劃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畫,他要把電子格表與數據管理及繪圖合成一個整體。
卡普爾動員自己的摯友薩斯(J.Sachs)共謀大業,後者在不到10個月內就協助他完成了這套套裝軟體。1982年,卡普爾的公司掛牌營業,大名Lotus,中文譯作“蓮花”,正是那個超覺的“圖騰”標誌。蓮花公司的拳頭產品“蓮花1-2-3”集三大功能於一體:1是電子表格,2是資料庫,3是商業繪圖。它把商業數據用資料庫的形式加以管理,製成的電子表格又可用條形圖、餅圖的辦法直觀顯示,開創了套裝軟體之先河。此外,“蓮花1-2-3”把記憶體空間擴大到256K,比微軟的“多重規劃”具有更大的優勢。
幾天之內,蓮花的訂單就超過了百萬美元。三個月後,它輕易地把經營多年的“維斯凱克”趕下王位。三年後,費特拉斯的公司宣告倒閉,蓮花公司乘勢兼併了布里克林的軟體企業,“維斯凱克”至此壽終正寢。至1984年,蓮花公司的營業額僅“1-2-3”一項就超過微軟所有收入之和。
比爾·蓋茨毅然決定重新向“蓮花”宣戰。1983年9月,他秘密安排了一次小範圍的研討,把微軟最高層軟體專家關在西雅圖紅獅賓館,開了整整三天“頭腦風暴會”,研究如何儘快推出世界上最高速的電子表格軟體。與會者中,一位名叫克朗德(D.Klunder)的青年分外激動。兩年前,剛跨出學校大門,他就加入到“多重規劃”設計組,好不容易搞出的電子表格卻被“蓮花”搶去先機。克朗德自動請纓為這次會議寫作備忘錄,實際上也就是規劃軟體的設計藍圖,他由此脫穎而出,被委派主持這套軟體的設計。
微軟公司沒有隱瞞設計這套電子表格軟體的意圖,從最後確定的名字“Excel”中,誰都能夠感到挑戰者的氣魄:“Excel”的中文譯意就是“超越”。
超越,對程式設計師來說,更重要的是超越自我。克朗德成天“泡”在螢幕前專心致志撰寫內部程式,哈伯斯(J.Harbers)等兩位程式師則協助編寫用戶界面。他們吸取“1-2-3”里資料庫與統計圖形功能,擴展了“宏指令”的優點,使高級用戶能利用短小符號去調用一段程式。此外,他們還在軟體里加進“智慧型重算”特性,當用戶改變表格中某些數據時,不必像“多重規劃”那樣全部重算一遍,軟體自己就能夠選擇計算那些被改動的數值,以便加快程式的運行速度。
1984年,“蓮花1-2-3”依然穩坐頭把交椅,蓮花公司甚至還趁勢推出兩個套裝軟體Symphony和Jazz,又增加了字處理和通訊功能,分別運行於PC機和麥金塔電腦,有人稱它們為“蓮花1-2-3-4-5”。Symphony即“交響樂”而Jazz是“爵士樂”,卡普爾仍不忘舊情,對搖滾音樂主持人身份一往情深。
微軟公司得知訊息,決心加快Excel的研製步伐,搶在“爵士樂”前吹響“超越”的號角。1985年5月2日,比爾·蓋茨千里迢迢來到紐約召開“超越”新聞發布會,在這場重大戰事裡,微軟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麥金塔領域第一次擊敗“蓮花”。
“超越”的戰火接著燒向PC電腦。此時,比爾·蓋茨手中已經有了視窗。他命令原班開發人馬重新集結,親自主持“超越”的視窗版項目,啟用哈伯斯為設計師,參加人員多達50名。1987年10月,視窗版Excel令軟體界同業大開眼界,一致公認它達到軟體技術的最佳專業水平。一家軟體雜誌經過比較測試,竟不惜用一系列照片為“超越”宣傳,聲稱它代表人類計算工具史上的里程碑:從IBM604計算器始,進化為“蘋果”與“維斯凱克”,繼而是PC機與“蓮花1-2-3”,現在則由PC 386與“超越”共同承當。
就在這年歲末,微軟公司的營業額第一次超越“蓮花”,登上了全球軟體企業的王座,從而,實現了比爾·蓋茨“微軟第一”的夙願。
電腦史話(48)——好風憑藉力
1979年秋天,幾乎在“維斯凱克”電子表格軟體上市同時,一種用於個人電腦的字處理軟體投放市場,在辦公室引出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字處理軟體的全稱應該是“文字處理系統”(WPS),是人們使用最廣泛的套用軟體。
在一年前,曾經與“牛郎星”電腦企業齊名的IMSAI公司,因經營不善瀕臨倒閉的邊緣,該公司銷售人員魯賓斯坦(S.Rubinstein)不顧風險,自創了一家名為MicroPro的軟體公司,把目光投向研製字處理軟體。為了註冊和發表這套軟體,他花光了兜里最後一塊錢,竟落到身無分文露宿車站的窘境。
魯賓斯坦堅持著捱過了最艱難的時期,成功地推出了字處理軟體的先鋒產品WordStar(文字之星,簡稱WS)。WS冉冉升空,立即以它強大的文字編輯功能征服了用戶。不久後,魯賓斯坦不失時機順應潮流,把WS改編成16位機版本,繼而在PC世界裡大紅大紫。1982年,MicroPro公司一躍躋身於全美大型軟體公司行列,WS銷售量超過100萬套。毫不誇張地講,全世界的文秘人員,大都是藉助WS才跨進了辦公室自動化的門檻。但是,新生的事物總有它不完美之處,WS的操作十分繁瑣,必須同時按下幾個鍵的組合,至少要記住30~50個操作鍵和複雜的排版規則,才能熟練地輸入和編輯文本。這種先天不足阻礙了WS進一步發展。為了使用WS,人們常常需要不斷地翻閱用戶手冊,查找類似於“Ctrl-K-J刪除”、“Ctrl-K-X存檔”等命令。美國一家著名的軟體雜誌甚至把這種弊端,提到“有害於思想自由”的高度。
正是看中了WS擁有的廣闊市場和它的弊端,1982年,微軟公司審時度勢發起了套用軟體的第二場戰事──挑戰“文字之星”。比爾·蓋茨將微軟開發的這款字處理軟體命名為MS-Word,仍然由西蒙尼主持框架設計。
1983年Comdex電腦大展隆重揭幕,成千上萬的觀眾被Word 1.0版的新功能所傾倒,它充分吸取了西蒙尼在施樂公司PARC所熟悉的圖形用戶界面技術,人們第一次看到Word使用了一個叫“滑鼠器”的東西,複雜的鍵盤操作變成了滑鼠“輕輕一點”。Word還展示了所謂“所見即所得”(WYSIWYG)的新概念,能在螢幕上顯示粗體字、底劃線和上下角標,能驅動雷射印表機印出與書刊印刷質量媲美的文章……。為了造成強烈的轟動效應,微軟為MS-Word的上市策劃了一種前無先例的銷售計畫,以35萬元巨額代價獨家購買了《PC雜誌》的贈送軟體權,用45萬張演示盤為Word軟體鳴羅開道。
比爾·蓋茨焦急地等待著捷報,可不斷反饋的訊息卻差強人意。各地銷售人員傳來的信息是:一批批在校大學生,正在挨家挨戶推銷另一個新的字處理軟體WordPerfect,上門服務加示範表演,比起微軟的“地毯式轟炸”更勝一籌。
WordPerfect直譯是“完美文字”,其製作公司與軟體同名,也叫WordPerfect公司(簡稱WP)。WP軟體公司創建於1979年,由一位名叫巴斯坦(B.Bastian)的大學生和他的電腦教師阿希頓(A.Ashton)共同創辦。他們最初是在小型電腦DGC上寫出了自己的文字處理軟體,後來才移植到PC機並逐漸使其功能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WP公司給人最深刻的印象還在於“盡善盡美的服務”,他們充分利用學生的優勢上門推銷,耐心地為每一位顧客排憂解難,不厭其煩地回答每一個詢問電話。巴斯坦居然把每月的電話費帳單也作為“完美文字”的宣傳資料公布於眾,以此塑造WP公司服務楷模的形象。
辛勞耕耘,熱誠服務,這種近似於原始的商業方式,在高新技術產業里同樣能獲得沉甸甸的收穫,甚至比大作廣告的影響更為深遠。1986年統計表明,微軟為Word花費如此巨額財力宣傳之後,只獲得市場份額11%和排名第5的業績,而“完美文字”已經不聲不響地以30%的份額雄居美國文字處理軟體的榜首。
與電子表格“超越”一樣,正是借了視窗之力,微軟的文字處理軟體Word才挽回了頹勢。1990年,比預期時間多用了4年,微軟公司完成了Word的視窗1.0版本開發。Word終於超過了“完美文字”,成為文字處理軟體銷售的市場主導產品。1993年,微軟又把Word和Excel集成在Office辦公套裝軟體內,使其能相互共享數據,極大地方便了用戶的使用。Word已是微軟公司的當家產品,曾被《PC雜誌》評選為1994年最佳文字處理軟體。
xcgxh 2008-08-15 15:27
電腦史話(49)——硬碟與軟碟
各種類型的軟、硬磁碟,不僅是個人電腦,而且也是工作站、伺服器等高檔電腦里使用最廣、也是最重要的存儲設備。磁碟的歷史並不太長,從世界上第一台硬碟發明至今,也不過40餘年時間。
本世紀50年代, 正當電晶體取代電子管成為第二代電腦的核心元件之際, 美國IBM公司董事長小托馬斯·沃森迅速把事業擴展到美國西海岸,下令在加利福里亞聖何塞市附近新建實驗室和工廠,委派自己最信任的工程師雷諾·詹森(R.Johnson)前往負責。
雷諾·詹森並非計算機科班出身,是個自學成才的發明家,曾在老沃森的實驗室工作過多年。 他最初在明尼蘇達州一所高中擔任教師,獨自闖進IBM大門,向老沃森“推銷”自己的“發明”——用機器自動閱讀考試的試卷。這個“發明”其實只是他腦袋裡想到的一個主意。老沃森不顧董事會阻攔,高薪聘用他主持研製這個新產品。詹森不但很快研製出能判閱多項選擇題的機器, 而且為IBM淨賺了數百萬美元,閱卷機的正式名稱叫光學標記閱讀器(OMR),在學校里一直沿用至今。
詹森帶領著30多名青年工程師, 不到三年時間,就為IBM創造了引人注目的技術成果——磁碟存儲器。小沃森回憶說:“當時的情景我現在仍歷歷在目。他站在一張鏇轉著的鋁製碟片前,手裡拿著一隻盛有磁粉的紙杯,小心翼翼地把磁粉倒在碟片中央,一直到磁粉擴散到碟片的邊緣,詹森才罷手。”
1957年,詹森在IBM開發的新型電腦RAMAC(會計和控制隨機存取計算機)上,首次配置了這種磁碟裝置。大約50張24英寸的磁碟被裝配在一起,構成一台前所未有的超級存儲裝置——硬碟,容量大約500萬位元組,造價超過100萬美元。
詹森在硬碟機里安裝了類似於電唱機那種小型機械臂,可以沿磁碟表面來回移動,隨機搜尋和存儲信息,而不象老式磁帶機那樣,只能從頭到尾以順序方式存儲。因此,這是第一台可以隨機存取和多片讀寫的硬磁碟,其處理數據的速度,比過去常用磁帶機快200倍,實現了電腦實用性的一次革命。詹森因此被譽為“硬碟之父”。他後來一直擔任IBM加州實驗室和其他部門的主管, 幫助矽谷成為世界磁碟工業的中心。他在教育技術、通訊技術、磁性材料等領域,共獲得過90餘項專利,直到1998年才離開人世。
在詹森領導IBM聖何塞實驗室研製硬碟過程中, 一位名叫艾倫·舒加特 (A.Shugart)青年工程師發揮了關鍵作用。
舒加特的童年生活並不幸福, 由於父母離異,他從3歲起就由母親撫養成 人。不過,他認為這一點沒有影響他的成長。通過奮鬥,舒加特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一切,包括最好的學業成績和評價等級。 1951年大學剛畢業,他加盟IBM,在研究部門工作了十多年。 1969年,他離開“藍色巨人”,建立舒加特合伙人公司。1969年,在IBM公司率先推出直徑32英寸軟磁碟的兩年之後,舒加特研製出世界上第一片以塑膠材質為基礎的5英寸軟磁碟,即我們今天仍在使用的標準軟碟。
1973年, IBM公司首次提出“溫徹斯特技術”:在硬碟高速鏇轉的過程中,磁頭與磁碟表面形成一層極薄的氣泡間隙, 能在100微秒內高速讀寫數據。用這種技術製造的硬碟,IBM公司當時稱“IBM3340硬碟”,即我們今天各種電腦仍在使用的溫式硬碟機。
1974年,舒加特首次創辦的公司倒閉。在朋友資助下,他開了一家酒吧,又購買一艘小漁船,靠捕捉鮭魚艱難度日。五年之後,舒加特重返電腦行業,在著名的矽谷腹地, 與過去的幾個同事共同創建了希捷(Seagate)技術公司,專門為個人電腦研製高性能的小型硬碟。 或許,希捷(Seagate直譯為“海之門”)的名字就寓意著舒加特這段難忘的經歷。
1980年, 希捷技術公司宣布研製出第一台5.25英寸溫式硬碟,容量達5~10MB,後來成為IBM PC/XT個人電腦最具特點的標準配置。 舒加特領導的這家公司,目前已是資產數十億、員工10餘萬人的世界著名硬碟生產廠商。但是,這位磁碟發明家卻不滿足於株守一域,他個人經營的產業甚至包括鄉村風格餐館、飛機包租、出版和婦女服飾業。
xcgxh 2008-08-15 15:27
電腦史話(50)——高級的語言
電腦語言也叫程式設計語言,是人與電腦交流和溝通的工具。
早期電腦都直接採用機器語言,即用“0”和“1”為指令代碼來編寫程式,難寫難讀,編程效率極低。為了方便編程,隨即出現了彙編語言,雖然提高了效率,但仍然不夠直觀簡便。從1954年起,電腦界逐步開發了一批“高級語言”,採用英文辭彙、符號和數字,遵照一定的規則來編寫程式。高級語言誕生後,軟體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1953年12月, IBM公司程式師約翰·巴科斯(J. Backus) 寫了一份備忘錄,建議為IBM704設計一種全新的程式設計語言。
巴科斯出身於一位化學家家庭,少年時就學於一所有名望的學校。但是,他幾乎年年考試不及格,在弗吉利亞大學也唯讀了一年書就參了軍。一次能力測驗的成績居然使他脫穎而出, 被陸軍保送到匹茨堡大學學習醫學。他的醫學生涯也只有9個月,憑著興趣轉到了哥侖比亞大學數學系。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觀了老沃森主持研製的“選擇順序控制計算機”(ssec)——用繼電器和電子管混合組裝的老式大型機,又是一次能力測試讓他加入到IBM公司,為SSEC計算機工作了3年之久。
巴科斯接受的第一項任務是計算月曆,他深深體會到用機器指令編寫程式的困難性。他後來回憶說:“每個人都看到程式設計有多昂貴,租藉機器要花去好幾百萬,而程式設計的費用卻只會多不會少。”
巴科斯的目標是設計一種用於科學計算的“公式翻譯語言”(FORmula TRANslator),當時僅僅只想讓程式編製得更快一點,並沒有打算提供給別的機器使用。巴斯科帶領一個13人小組,包括幾位有經驗的程式設計師和剛從學校畢業的青年人,在IBM704電腦上設計出編譯器軟體。 1956年,他們完成了第一個電腦高級語言——FORTRAN。1957年,西屋電氣公司幸運地成為FORTRAN的第一個商業用戶, 巴科斯給了他們一套存儲著語言編譯器的穿孔卡片。以後,不同版本的FORTRAN紛紛面世,1966年,美國統一了它的標準,稱為FORTRAN66語言。 40多年過去,FORTRAN仍然是科學計算選用的語言之一,巴科斯因此摘取了1977年度“圖林獎”。
1958年夏天,麻省理工學院青年助教麥卡錫(J.McCarthy)在發起達特默斯人工智慧(AI)奠基會議之後,試圖為AI創建一種新的電腦語言。與巴斯科的青年時代截然相反,麥卡錫在上國中時就自學了大學微積分課程,這使得他在加州理工大學獲得了免修兩年數學的榮譽。 作為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博士,1958年他也被聘在IBM工作過一段時間。他非常想把FORTRAN改造成支持遞歸運算, 然而,改造顯然太複雜,複雜得還不如另起爐灶,重新設計一種新的語言。
於是,麥卡錫不再去修補FORTRAN,而是自行發明了一個表處理語言 (ListProcedding),簡稱LISP。1959年,他又在LISP里加進了求值和條件表達式的特性。麥卡錫希望他的LISP成為“製造一台像人一樣有智慧的機器”的工具,LISP以後變成了人工智慧的標準語言之一。
FORTRAN廣泛運用的時候, 還沒有一種可以用於商業計算的語言。美國國防部注意到這種情況,1959年5月,五角大樓委託格雷斯·霍波(G. Hopper)博士領導一個委員會,開始設計面向商業的通用語言(Common Business Oriented Langauge),即COBOL語言。 COBOL最重要的特徵是語法與英文很接近, 可以讓不懂電腦的人也能看懂程式;編譯器只需做少許修改,就能運行於任何類型的電腦。委員會一個成員害怕這種語言的命運不會太長久,特地為它製作了一個小小的墓碑,霍波等人還在這個墓碑前合影留念。然而,COBOL語言卻“倖存”下來。1963年,美國國家標準局將它進行了標準化;用COBOL寫作的軟體,要比其他語言多得多。但它對今天電腦界最大的影響,卻是那條暗藏殺機的“千年蟲”(Y2K),這當然是霍波博士始料不及的。
1958年,一個國際商業和學術界計算機科學家組成的委員會在瑞士蘇黎世開會,探討如何改進FORTRAN, 並且設計一種標準化的電腦語言,巴科斯、麥卡錫都參加了這個委員會。1960年,該委員會在1958年設計基礎上,定義了一種新的語言版本——國際代數語言ALGOL 60, 首次引進了麥卡錫提出的遞歸和條件表達式的思想。ALGOL語言雖然沒有被廣泛運用,但它演變為其他程式語言的概念基礎。
xcgxh 2008-08-15 15:28
電腦史話(51)——語言的革命
60年代中期, 美國達特默斯學院約翰·凱梅尼 (J. Kemeny) 和托馬斯·卡茨(T.Kurtz)認為,象FORTRAN那樣的語言都是為專業人員設計,而他們希望能為無經驗的人提供一種簡單的語言,特別希望那些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也能通過這種語言學會使用電腦。他們在簡化FORTRAN語言的基礎上,研製出一種“初學者通用符號指令代碼”(Beginners All purpose Symbolic Intruction Code),簡稱BASIC。由於BASIC語言易學易用,它很快就成為最流行的電腦語言之一,幾乎所有小型電腦和個人電腦都在使用它。經過不斷改進後, 它一直沿用至今,出現了象QBASIC、VB等新一代BASIC版本,甚至在視窗時代仍在發揮著巨大的威力。
1967年,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西摩爾·帕伯特(S.Papert),為孩子設計出一種叫LOGO的電腦語言。
帕伯特曾是著名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學生,他發明的LOGO最初是個繪圖程式,能控制一個“海龜”圖示,在螢幕上描繪爬行路徑的軌跡。用這種語言,兒童也能夠用簡單指令,以近乎遊戲方式指揮海龜畫筆畫出各種對稱的遞歸圖形,而且可以隨意組詞造句。帕伯特希望孩子不要機械地記憶事實,強調創造性的探索。他說:“人們總喜歡講學習,但是,你可以看到,學校的多數課程是記憶一些數據和科學事實,卻很少著眼於真正意義上的學習與思考。”他用LOGO語言啟發孩子們學會學習,在麻薩諸塞州列剋星敦,一些孩子用LOGO語言設計出了真正的程式,使它成為一種熱門的電腦教學語言。
雖然LOGO並沒有象帕伯特構想的那樣,引起學習上的一場革命,但它已經成為許多學校孩子們學習電腦語言的有用工具。教育研究者指出,帕伯特打開了一個“學習者驅動的學習”方式,兒童更喜歡通過發現和參與來進行學習,而不願意沉浸於枯燥的記憶和練習之中。
1971年,瑞士聯邦技術學院尼克勞斯·沃爾斯(N. Wirth)教授發明了另一種簡單明晰的電腦語言,這就是以電腦先驅帕斯卡的名字命名的PASCAL語言。
PASCAL語言語法嚴謹,層次分明,程式易寫,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是第一個結構化的程式語言。它一出世就受到廣泛歡迎,迅速地從歐洲傳到美國。沃爾斯一生還寫作了大量有關程式設計、算法和數據結構的著作,因此,他獲得了1984年度“圖林獎”。
1983年度的 “圖林獎” 則授予了AT&T貝爾實驗室的兩位科學家鄧尼斯·里奇 (D.Ritchie)和肯·湯姆森(K. Thompson),以表彰他們共同發明著名的電腦語言C。
里奇和湯姆森最初的貢獻是開發UNIX作業系統軟體。里奇對人們說,這裡有一個小故事: 他們答應為貝爾實驗室開發一個文字處理軟體,要求購買一台小型電腦PDP-11/20,從而爭取到10萬美元經費。可是1970年機器購回來後,他倆卻把它用來編寫UNIX系統軟體。UNIX很快有了大量追隨者,首先是貝爾實驗室的專利部門,其後在工程師和科學家中間引起巨大反響,推動了工作站電腦和網路的成長。
1970年, 作為UNIX的一項“副產品”,里奇和湯姆森合作完成了C語言的開發。由於第一版UNIX用彙編語言寫作,湯姆森打算為它實現一個FORTRAN編譯器,以加快改版速度。與麥卡錫相似, 湯姆遜越寫越不滿意,進而乾脆寫出了一個被稱為B的新語言。里奇接著把解釋型的B語言加以改進,提出了編譯的C語言。
新的C語言結合了彙編語言和高級語言的優點, 里奇用它把UNIX重新寫了一遍,使得UNIX成為第一個用高級語言寫作的作業系統。 正因為如此,UNIX才大為流行,因為用C語言寫作的“文章” 要比用機器碼易讀易懂,更方便地移植到任何機器上去。C語言從此大受程式設計師的親睞。 1983年,貝爾實驗室另一位研究人員比加尼·斯楚士舒普 (B.Stroustrup),把C語言擴展成一種面向對象的程式設計語言C++。如今,數以百萬計的程式設計師用它來編寫各種數據處理、實時控制、系統仿真和網路通訊等軟體。斯楚士舒普說:“過去所有的程式語言對網路編程實在太慢,所以我開發C++,以便快速實現自己的想法,也容易寫出更好的軟體,我和我的朋友都感到十分愉快。”1995年,《BYTE》雜誌將他列入“計算機工業20個最有影響力的人”的行列。
xcgxh 2008-08-15 15:28
電腦史話(52)——鍵盤與滑鼠
今天,個人電腦最常用的輸入設備是鍵盤和滑鼠器。
通用101鍵或102鍵鍵盤根據英文字母的排列方式而命名,稱為QWERTY鍵盤。無庸置疑,它“脫胎” 於英文打字機。 比爾·蓋茨曾用這種鍵盤來說明什麼叫“事實上”的標準:“英語打字機和計算機鍵盤使用了一種鍵盤字母排列形式,這種鍵盤的上排字母的順序是QWERTY,沒有一條法律說它們必須這樣排列。但它們卻行之有效,大多數用戶會執著於這種標準。”有趣的是,QWERTY鍵盤的排列方式並非一種合理的布局。
QWERTY鍵盤的發明者叫克里斯托夫·肖爾斯(C.Sholes),生活在19世紀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是《密爾沃基新聞》編輯。肖爾斯在好友索爾協助下,曾研製出頁碼編號機,並獲得發明專利。報社同事格利登建議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製打字機,並給他找來英國人的試驗資料。
在傾注了肖爾斯與兩位合伙人數年心血後,1860年,他們製成了打字機原型。然而,肖爾斯懊喪地發現,只要打字速度稍快,他的機器就不能正常工作。按照常規,肖爾斯把26個英文字母按ABCDEF的順序排列在鍵盤上,為了使打出的字跡一個挨一個,按鍵不能相距太遠。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手指的動作稍快,連線按鍵的金屬桿就會相互產生干涉。為了克服干涉現象,肖爾斯重新安排了字母鍵的位置,把常用字母的間距儘可能排列遠一些,延長手指移動的過程。
反常思維方法竟然取得了成功。肖爾斯激動地打出了一行字母:“第一個祝福,獻給所有的男士,特別地,獻給所有的女士。”肖爾斯“特別地”把他的發明奉獻給婦女,他想為她們開創一種亘古未有的新職業——“打字員” 。1868年6月23日,美國專利局正式接受肖爾斯、格利登和索爾共同註冊的打字機發明專利。
以現在的目光看,肖爾斯發明的鍵盤字母排列方式缺點太多。例如,英文中10個最常用的字母就有8個離規定的手指位置太遠, 不利於提高打字速度;此外,鍵盤上需要用左手打入的字母排放過多,因一般人都是“右撇子”,英語裡也只有三千來個單詞能用左手打, 所以用起來十分彆扭。有人曾作過統計,使用QWERTY鍵盤,一個熟練的打字員8小時內手指移動的距離長達25.7公里。然而,千萬人的習慣成自然,QWERTY鍵盤今天仍是電腦鍵盤“事實上”的標準。雖然1932年華盛頓大學教授奧古斯特·多芙拉克(A.Dvorak)設計出鍵位排列更科學的Dvorak鍵盤,但始終成不了氣候。
滑鼠器是美國科學家道格拉斯·恩格巴特(D. Engelbart)在1964年發明。尼葛洛龐帝教授在《數位化生存》里寫道:“當初他設計滑鼠是為了指點檔案,而不是作畫。但是這個發明卻流傳下來,而且今天隨處可見。”
恩格巴特是位卓越的思想家、發明家和電腦先驅人物,一生著有25部著作,擁有20多項發明專利和無數的榮譽。他在超文本和超媒體系統、人機互動和網路技術等諸多領域都作出了天才的預見並提出理論框架;他窮其一生的精力,想為人類研製出增加智慧的計算機。滑鼠器只是他一個附帶的小發明。
恩格巴特二戰期間曾擔任過艦艇雷達技術員,戰後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他常常幻想著電腦也能像雷達一樣顯示圖形,並可以通過操縱桿來控制操作。1964年,在國防部高級規劃研究署(ARPA)資助下,恩格巴特建立了一個“擴增研究中心”來實現他的夢想。1968年,在美國秋季計算機會議上,恩格巴特向與會者展示了他的新發明:用一個鍵盤、一台顯示器和一個粗糙的滑鼠器,遠程操作25公里以外的一台簡陋的大型計算機,在當時仍然採用穿孔卡輸出的人群中間,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恩格巴特滑鼠原型的外殼用木頭精緻地雕刻而成,僅有一個按鍵,而不象現代滑鼠有三個按鍵。它的底部安裝著金屬滾輪,用來控制游標的移動。1970年獲得專利時,這個小裝置的名稱是“顯示系統X-Y位置指示器” 。美國有人開玩笑說,只有男人才會想到把它叫做“滑鼠”,因為在美國俚語裡,“老鼠”(Mouse)亦有“女朋友”的寓義。
1972年,施樂公司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C)研製出圖形界面的“阿托”(Alto)微電腦,研製者中間就有從恩格巴特實驗室“跳槽”的人,他們把滑鼠器配置在這台電腦上,作為一種方便的圖形控制裝置。 1983年, 蘋果公司也跟著把他們的第一個滑鼠器裝備在“麗薩”(Lisa)微電腦上。從此,滑鼠器逐漸成為個人電腦必備的輸入設備。
xcgxh 2008-08-15 15:28
電腦史話(53)——桌面出版者
在我們“奔騰”級的PC機上,誰沒有安裝過圖像處理軟體Photoshop呢?然而,開發Photoshop的阿杜比(Adobe)公司,不僅是聞名於世的圖形軟體供應商,而且用他們的PostScript語言發動過一場桌面出版印刷革命,開創了一個嶄新的計算機工業領域。
1982年,41歲的約翰·沃洛克(J.Warnock)和查爾斯·吉斯克(C.Geschke),在矽谷聖何塞創立了阿杜比系統公司。他們和3com公司梅特卡爾夫、為微軟開發出大量套用軟體的西蒙尼、首創視窗和圖形用戶界面的阿倫·凱等技術大師一樣,都出自於施樂公司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C)。
沃洛克是美國猶它大學畢業的電子工程博士,到PARC工作前,曾擔任過數學教師,後來在阿莫斯研究中心任職,從事用超級電腦進行天氣預報等工作。有趣的是,根據沃洛克自己的回憶,他直到讀中學9年級時,代數考試仍不及格。有一次,學校組織智商測試,測試主持人詢問他今後打算乾什麼工作?他想了想回答道:“或許,我想成為一名工程師。”主持者毫不客氣地打斷他的話:“測試結果表明,在工程學領域,你成功的機率幾乎是零。”
“成功機率為零”的沃洛克,恰恰在工程學領域獲得偉大的成功。來到學術氛圍極其濃厚的PARC,他首先承擔了互動圖形和列印系統設計,並編寫出一個飛行模擬軟體。他還與同伴吉斯克一起,發明了一種名叫Interpress的“頁面描述語言”(PDL),他們感到,這種語言有可能幫助解決PC電腦列印中存在的老大難問題。
PC電腦連線印表機需要載入列印驅動程式。問題在於,不同的印表機需要不同的驅動程式。此外,PC與印表機之間的“語言障礙”不允許列印整個頁面;能夠一次列印的只有文本字元,不能同時列印圖形,即無法列印出你在螢幕上看見的全部東西。沃洛克和吉斯克提出的解決方案是設計專用pdl語言,以便任何型號的印表機都能實現“所見即所得”。
令人費解的是,施樂公司並不支持他們的創意,拒絕引入Interpress。沃洛克和吉斯克只好下決心離開PARC自行創業,從而建立了阿杜比公司。
作為一個初創的小型軟體公司,他們選擇了蘋果公司為合作夥伴,首先為該公司製造的麥金塔(Mac)電腦,而不是為IBMPC兼容機發展列印處理軟體。這是因為當時麥金塔電腦採用摩托羅拉68000微處理器,記憶體達1M,比誕生不久的IBMPC性能高出一個數量級。1985年,蘋果公司率先推出售價為7000美元的雷射印表機LaserWrite,沃洛克他們則為這種高質量印表機配置了一種新的頁面描述語言PostScript。這種語言用編碼來描述頁面,以數學方式描述字形輪廓,而不需要海量儲存全部字形字型檔,並且具有強大的圖形功能,可方便地實現陰影、鏡像、拉伸和壓縮等多種變形。同時,它只需要採用一種驅動程式就適用於多種印表機,PostScript擁有與平台無關的優越性能。
由於正確選擇麥金塔電腦為平台,1984年,剛成立兩年的阿杜比公司年收入即達到200萬美元,其中68%來自蘋果公司。Mac電腦配上PostScript支持下的雷射列印如虎添翼,很快就風靡商業領域和辦公領域。人們突然發現,他們再也不必去印刷廠膠印產品說明書、廣告和公文,在辦公桌上就能自己印刷出美侖美奐的高質量出版物。當1986年PostScript語言在雷射照排機上實現時,新聞媒體開始驚呼:阿杜比公司和蘋果公司創建了一個全新的產業——桌面出版業。直到1987年,阿杜比公司才同意把PostScript授權給IBM、DEC、HP等PC兼容機廠商,這也是為什麼到了PC機已經發展到奔騰Ⅲ的今天,蘋果電腦依然在印刷排版行業占據優勢地位的緣由。難怪賈伯斯在“回歸”蘋果公司時自豪地說,如果蘋果公司不存在,《時代》周刊將不能印刷,70%的報紙將無法出版發行……
阿杜比公司目前已是僅次於微軟和奧拉克(Oralce)的第三大軟體公司。PostScript被用於270多種產品,不僅早已是事實上的標準,而且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確定為標準頁面描述語言。阿杜比公司還擁有一系列軟體產品, 包括人們熟悉的Illustrator、PageMaker、framemaker、Premier、Photoshop和Acrobat等等。
沃洛克依然擔任著阿杜比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CEO),這位中學代數考試不及格的博士用PostScript證明了他的數學天才。他曾恢諧地講:“我想對孩子們說,除了我之外,愛因斯坦9年級數學考試也不及格,牛頓也是幾何考試不及格。所以,考試不能說明發明者或成功者今後的前途,學生們完全可以懷疑別人告訴他們的事情。”
xcgxh 2008-08-15 15:29
電腦史話(54)——下棋的機器
電腦下棋,或者稱為計算機博奕,歷來是人工智慧的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說來你也許不信,早期人工智慧的研究實踐,正是從電腦下棋發端;人工智慧的第一大套用成就,就是發展了能夠求解難題的下棋程式。先驅者們曾認真地表明過他們的信念:如果能夠掌握下棋的本質,也許就掌握了人類智慧型行為的核心。
我們曾介紹過英國科學家阿蘭·圖林,不僅是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理論的奠基人,在電腦下棋方面,他也進行過開創性的嘗試。
與愛因斯坦的業餘愛好相同,圖林對下象棋情有獨鍾,他認為西洋棋是少數幾種他未能精通的智力活動之一,因此他畢生熱愛這項活動。1950年,圖林來到曼徹斯特大學任教,被指定為該大學自動計算機項目負責人。在這裡,他繼續對電腦下棋進行理論探究,在一篇論文《數字計算機用於競賽:象棋》中,圖林初步論述如何編制計算機下棋程式,詳細講解了機器同一名中等水平棋手實際對局的走法。然而,那時的電腦還不足以用來支持圖林的理論,於是,“愚笨”的圖林竟然想到去發明“一台”紙上下棋機,以驗證自己的構想。
“紙機器”實際是一種程式算法,即每一步棋都用人工手算後決定實際著法。比如,你把“兵”向前移動一步後,圖林就按事先擬定的算法費力地在紙上計算大約半小時,然後才決定是走他的“馬”還是走“車”來對付你的“兵”。用他的“紙機器”,圖林津津有味地向曼徹斯特大學的同事們挑戰。
就在這一年的10月,他的另一篇劃時代論文發表。論文題名為《計算機與智慧型》,被重新彙編入書時更名為《機器能思維嗎?》(CanaMachineThink?)。論文首次從行為主義角度給出了人工智慧的定義,他寫道:“我的論點是,與人腦活動方式極為相似的機器是可以制出來的。這些機器有時會出現錯誤,但有時它們也會提出非常新穎的語句,而且總的來說,它們輸出的東西將與人腦輸出的東西同樣值得注意。”這篇論文被稱為“人工智慧的宣言書”,它引來的驚雷,今天還在震撼著電腦的世紀。從此,人們更願意把阿蘭·圖林稱作“人工智慧之父”。
更有趣的是,圖林設計了一個著名的“圖林試驗”,試圖讓機器模仿人來回答某些問題,通過實驗和觀察來判斷機器是否具備智慧型。他構想了一種“問”與“答”的模式:觀察者通過控制打字機向兩個試驗對象通話,其中一個是人,另一個是機器。觀察者和試驗者之間相互隔離,不能看見對方。試驗要求觀察者不斷提出各種問題,根據回答來辨別哪一個是人,哪一個是機器。圖林還為這項試驗親自擬定了幾個示範性問題,其中就有人機對話下象棋的段落:
問:請給我寫出有關“第四號橋”主題的十四行詩。
答:不要問我這道題,我從來不會寫詩。
問:34957加70764等於多少?
答:(停30秒後)105721.
問:你會下西洋棋嗎?
答:是的。
問:我在我的K1處有棋子K;你僅在K6處有棋子K,在R1處有棋子R。現在輪到你走,
你應該下那步棋?
答:(停15秒鐘後)棋子R走到R8處,將軍!
圖林指出:“如果機器在某些現實的條件下,能夠非常好地模仿人回答問題,以至提問者在相當長時間裡誤認它不是機器,那么機器就可以被認為是能夠思維的。”他預言說,隨著機器智慧型的發展,本世紀末將會出現這樣的機器。
然而,半個世紀過去後,仍然沒有一台電腦真正通過了“圖林試驗”。1993年11月,美國波士頓電腦博物館聘請了10位沒有受過電腦訓練的市民充當裁判,再次衝擊“圖林試驗”。歷經3小時對話,居然有4個軟體騙過了至少1位裁判,它們侃談的話題分別是人際關係和大學生活等。程式編制者解釋說:參賽軟體都是圍繞特定的話題先存入了許多問題和答案,機器根據裁判提問中的關鍵字對號入座,摹仿人作答時的語氣來“欺騙”裁判。科學家一致認為,若完全不規定話題,智慧型電腦還要走很長的路程。
圖林開創了計算機科學的重要分支——人工智慧,雖然他當時並沒有明確使用這個術語。把以他名字命名的“圖林獎”獲獎者作一統計後就會發現,許多電腦科學家恰好是在這一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例如,明斯基、麥卡錫、紐厄爾和西蒙都獲得過“圖林獎”,正是這些人,在達特默斯會議上正式催生了人工智慧(AI)這門新興學科。
xcgxh 2008-08-15 15:32
電腦史話(55)——AI的旗幟
1956年夏天,美國達特默斯(Dartmouth)大學召開了一次人工智慧奠基式的歷史性會議。會議本來屬於朋友間沙龍式的學術研討,與會者也只有10個人,但他們被科學界譽為“10大金剛”,率先舉起了人工智慧(AI)的大旗。
達特默斯會議發起者是該大學29歲的年輕助教約翰·麥卡錫(J.McCarthy)。麥卡錫1927年出生在波士頓一個共 產黨活動家的家庭。父親是木匠,母親是來自前蘇聯立陶宛的猶太人,就職於一家左派報紙。因此,孩提時的麥卡錫經常閱讀當時流行於蘇聯的著名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麼》,國中時代便自學完大學低年級微積分課程,最終被加州理工學院允許免修兩年大學數學。
1949年,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博士生麥卡錫,幸運地與“電腦之父”馮·諾依曼在一起工作,研究用機器模擬人類智慧型。他回憶說:“我把有智慧的東西看成是‘有限自動機’我對馮·諾依曼說了這一想法,他高興地講:‘快把它整理出來。’”但是,麥卡錫沒有立即著手整理,因為他認為自己的想法還不成熟。1952年後,麥卡錫又接觸了貝爾實驗室的申龍(C.Shannon,《資訊理論》創始人),他們從通訊數學的角度探討了有關智慧型的理論,逐漸形成召開一次研討會的想法。
於是,麥卡錫和申龍找到馬文·明斯基(M.Minsky,哈佛大學青年數學家、現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和IBM公司工程師羅徹斯特(N.Locherter),共同向洛克菲勒基金會申請到一筆微薄的贊助——包括火車票在內總共7500美元。
達特默斯會議歷時兩個多月,與會者除了上述四人外,還邀請了卡內基—梅隆大學阿倫·紐厄爾(A.Newell)和赫伯特·西蒙(H.Simon)、麻省理工學院塞夫里奇(O.Selfridge)和索羅門夫(R.Solomamff),以及IBM公司塞繆爾(A.Samuel)和莫爾(T.More)。這些青年學者所精通的專業包括數學、心理學、神經生理學、資訊理論和電腦科學,他們想從不同學科的角度來探討機器智慧型的可能性。
在會議建議中麥卡錫寫道,他將致力於研究語言和智慧型的關係,希望設計出一種能夠完成博弈和其他任務的電腦。 正是麥卡錫首先提出了 “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這一術語,獲得與會科學家的認同。
然而,越是深入討論,越是發現AI目標的困難性:他們絕不可能通過一個夏季的討論,就可以解決發明一台智慧型機器的問題。
智慧型是人類獨具的特徵,AI研究想用機器模擬人類的智慧型,實際上,對於什麼是人類的“智慧型”,科學界至今都還沒有獲得令人滿意的定義。有人從生物學角度定義為“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有人從心理學角度定義為“進行抽象思維的能力”,甚至有人同義反覆地把它定義為“獲得能力的能力”,或者說它“就是智力測驗所測量的那種東西”。正如《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指出的那樣,這些定義並未被人們所普遍接受。通常認為,人類的智慧型包括感知、學習、推理、決策、直覺和聯想等等,但這些都只是智慧型的行為而非對智慧型的定義。
既然連人類智慧型都無法給出精確的定義,對人工智慧(AI)的描述也只好任其眾說紛紜。赫伯特·西蒙指出,AI研究是學會怎樣編制電腦程式完成 人類機智的行為;明斯基則認為,人工智慧一方面幫助人的思考,另一方面使計算機更有用。鑒於阿蘭·圖林是用“圖林試驗”來判斷機器是否具有人工的智慧型,後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溫斯頓(P.Winston)在AI教科書里下定義說:“人工智慧就是研究如何使電腦做過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慧型的工作。”
達特默斯會議雖然沒能實現麥卡錫預想的目標,但他們至少確立了一些可行的目標和方法,使人工智慧作為電腦科學一個獨立的重要分支獲得了科學界的承認,為AI未來的研究創造了基礎。因此,達特默斯大學通常被看作是AI誕生的地方,“10大金剛”後來大多成為人工智慧的泰山北斗。在史丹福大學擔任教授的麥卡錫本人,在美國也常常被認為是“人工智慧之父”。
xcgxh 2008-08-15 15:32
電腦史話(56)——機器數學家
達特默斯會議後,美國開始形成幾個人工智慧研究群體。會議參加者艾倫·紐厄爾(A.Newell)和赫伯特·西蒙(H.Simon)等人首先取得突破性進展。
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的紐厄爾博士,1961年從蘭德公司轉到卡內基—梅隆大學,創辦了並領導了計算機科學系,使該大學躋身於世界級大學行列;他出版過10部著作,發表過250篇學術論文。赫伯特·西蒙則是芝加哥大學博士出身,在經濟學、哲學、心理學、認知科學、決策科學和電腦科學等領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並以其“有限理性說”獲得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素有“世界著名博學家”之稱,馳騁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領域的前沿。
1956年,紐厄爾、西蒙率先編制出《邏輯理論機》(TheLogicTheoryMachine),即LT數學定理證明程式,被人們公認是第一個AI程式。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實驗室,紐厄爾和赫伯特·西蒙從分析人類解答數學題的技巧入手,讓一些人對各種數學題作周密的思考,要求他們不僅寫出求解的答案,而且說出自己推理的方法和步驟。通過大量的觀察實例,紐厄爾和西蒙廣泛收集了人類求解一般性數學問題的各種方案。例如,他們給出一個用字母表達的算術式,式中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數字:
A A 2 2
+B B+9 9
-------- → -------
C A C1 2 1
然後,請受試者判斷哪些數字能夠使這種算術式成立。紐厄爾和西蒙發現,人們解答這類問題通常是用試湊方法進行,試湊時不一定列出了所有的可能性,常常從某些極端的數(如0或9)或者平均數(如5)開始,經過邏輯推理,迅速縮小搜尋的範圍。經過反覆實驗,他們進一步認識到,人類證明數學定理也有類似的思維規律,經過“分解”和“代入”等方法,用已知的定理、公理或解題規則進行試探性推理,直到所有的子問題最終都變成已知的定理或公理,從而解決整個問題。
在實驗結果啟發下,紐厄爾和西蒙用LT程式向數學定理髮起了激動人心的第一次衝擊。電腦果然不負眾望,一舉證明了數學大師羅素的名著《數學原理》第二章中的38個定理。1963年,經過改進的LT程式在一部更大的電腦上,最終完成了全部52條數學定理的證明。在成功的基礎上,紐厄爾和西蒙把LT程式擴充到人類求解一般問題的過程,構想用機器模擬具有普遍意義的人類思維活動。他們編制了能解答10種不同問題的“通用問題求解程式”(GeneralProblemSolving),簡稱GPS,被IBM公司引進作為研究AI的工具。因為開拓了人工智慧“問題求解”的重大領域,紐厄爾與西蒙共享了1975年“圖林獎”。
在紐厄爾和西蒙之後,美籍華人學者、洛克菲勒大學教授王浩在“自動定理證明”上獲得更大的成功。1959年,王浩用他首創的“王氏算法”,用一台速度不高的IBM704電腦再次向《數學原理》發起挑戰。不到9分鐘,機器把這本數學史上視為里程碑的著作中全部(350條以上)定理,統統證明了一遍。該書作者、數學大師羅素得知此事後感慨萬端,他在一封信里寫到:“我真希望,在懷海特和我浪費了10年的時間用手算來證明這些定理之前,就知道有這種可能。”
人工智慧定理證明最有說服力的例子,是機器證明了困擾數學界長達100餘年之久的難題——“四色定理”。據說,“四色問題”最早是1852年一位21歲的大學生提出的數學難題:任何地圖都可以用最多四種顏色著色,就能區分任何兩相鄰的國家或區域。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就象“哥德巴赫猜想”一樣,不知難倒了多少著名數學家和獻身數學的業餘愛好者,屬於世界上最著名的數學難題之一。
1976年6月,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兩位數學家沃爾夫岡·哈肯(W.Haken)和肯尼斯·阿佩爾(K.Apple)自豪地宣布,他們用電腦證明了這一定理。當“四色定理”被證明的訊息傳出後,許多大學的教師都紛紛中斷講課,打開香檳酒以示慶賀。在該定理被證明的所在地——伊利諾斯州烏班納,連郵政局員工都欣喜若狂,他們在寄出的所有信件上都加蓋了“四色是足夠的”字樣郵戳。
哈肯和阿佩爾攻克這一難題使用的方法仍然是前人提出的“窮舉歸納法”,只是別人用的是手工計算,無論如何也不能“窮舉”所有的可能性。哈肯和阿佩爾編制出一種很複雜的程式,讓3台IBM360大型電腦去自動高速尋找各種可能的情況,並逐一判斷它們是否可以被“歸納”。十幾天后,共耗費了1200個機時,做完了200億個邏輯判斷,電腦終於證明了“四色定理”。雖然至今有些從事純數學研究的學者仍對此半信半疑,那冗長乏味的證明是否就是“四色難題”的最後結論?但他們毫無辦法來驗證電腦是否真正給出了答案,200億個邏輯判斷是人不可能逐一檢驗的天文數字。如果你有興趣深入探討,可以自己去研究《伊利諾斯數學雜誌》第21卷刊載的檢驗表,那張表足有460頁厚,可能會消磨掉你10年的光陰。
xcgxh 2008-08-15 15:33
電腦史話(57)——電腦大災難
1988年11月2日,大洋彼岸發生的一個震驚世界的事件,不僅讓許多中國人第一次聽說Internet,而且第一次知道了什麼叫做電腦病毒。
就在這天晚上,與Internet網際網路相連的美國軍用和民用電腦系統 ──東起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馬里蘭海軍研究實驗室,西到加州伯克利大學、史丹福大學、NASA的Ames研究中心,乃至蘭德公司研究中心的電腦網路同時出現了故障,至少有6200台電腦受到波及,全球網際網路的這一部分,就象一條被擊中頭部的大蟒蛇那樣頓時癱瘓,約占當時網際網路上電腦總數的10%以上,用戶直接經濟損失接近1億美元,這一數字可能還估計不足。
記錄在美國高技術史上的這場最嚴重、規模最大的災難事件,究其根源,竟出自於一位23歲研究生羅伯特·莫里斯(R.T.Morris)的惡作劇。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的父親老莫里斯就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數據安全專家,主要負責網際網路的安全防禦。兒子在鍵盤上輕輕一點,不僅攻破了父親精心構築的防線,使網際網路停止運行達一天半,而且把自己送上法庭,斷送了美好的前程。
莫里斯屬於伴隨電腦和網路長大的一代人。由於家庭的關係,他比別人更有條件接觸電腦網路,繼而愛到痴迷程度。從哈佛大學到康奈爾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只有整日泡在電腦前,這個孤僻的青年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不知從何時起,他迷上了當時還鮮為人知的電腦病毒。寫一個能傳染儘可能多的病毒程式,使任何想要阻止它前進的人(也包括他的父親)都無計可施。他也發現了網路作業系統Unix里的若干漏洞,自信有能力攻破網路安全防禦系統。莫里斯的確擁有非凡的技術才能,他甚至應邀給安全局的人作過一場有關Unix安全問題的學術報告。
莫里斯後來在法庭上承認,他只是想進行一項實驗,計畫讓一個不斷自我複製程式,從一部電腦慢慢“蠕動”到另一部電腦里,並沒有惡意去破壞任何電腦網路。據莫里斯的好友保羅·格蘭姆說:為了更加隱蔽,莫里斯是在康奈爾大學宿舍的電腦前,遠程遙控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的電腦開始發難的。那天傍晚,莫里斯最後完成了病毒程式的寫作,按下回車鍵使其激活,便去吃晚飯。吃完飯後,按捺不住好奇又打開電腦,想觀察一下自己的“傑作”。莫里斯突然發現大事不好:由於程式中的一個疏忽,病毒並非如他所想像的那樣慢慢“蠕動”,而是以瘋狂的速度“繁殖”並失去了控制,不斷攻擊聯網的Sun工作站和DEC的VAX小型機。
莫里斯這時才感到慌亂。他立即打電話給哈佛大學的另一位朋友安迪,請他立即向電子公告欄發一封E-mail,詳細告知控制病毒的方法。安迪隨即發出了函件,並在結尾寫到:“希望這些對你們有幫助,這只是一場玩笑而已。”很不幸,當時的網路在病毒的侵襲下已基本癱瘓,幾乎沒有人能收到這封函件。
這一夜,對加州伯克利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地的網路中心來說,真是一個不眠之夜,各地憤怒的電腦用戶紛紛打來電話,要求他們幫助對付可怕的病毒。第二天,美國國內群情沸騰,電腦網路界則緊急動員,由國防部長親自下令成立應急中心,100多位高級專家協同全國數以千計的電腦工程師日以繼夜地清除故障。由於這起電腦病毒惡性事件,連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正確性也遭到懷疑,因為大選的日子已迫在眉睫。對此,一家為此次大選提供電腦的公司趕緊發表聲明說,他們的電腦沒有與任何網路相連。
終於,11月4日美國國防部對外宣布:經過晝夜奮戰,受病毒侵襲的網路現已恢復正常,所幸侵害尚未殃及核武器管理系統和儲存重要軍事機密的電腦系統。第二天,《紐約時報》頭版頭條刊登專欄,大字標題《電腦病毒作者是國家安全局數據安全專家的兒子》,至此,人們才知道災難的製造者名叫莫里斯。
在電腦科學界,莫里斯事件引發了一場大討論,專家們就法律、道德和反病毒技術發表了大量論文。也有人為這個程式究竟是“蠕蟲”還是“病毒”爭論不休。討論也不僅僅局限在電腦界,許多人開始對電腦病毒憂心忡忡,談虎色變。1990年5月5日,紐約地方法院正式開庭,判處莫里斯3年緩刑,罰款1萬美元和400小時公益勞動。
然而,以“蠕蟲”病毒為代表的“黑色幽靈”已被人放出,它再也不肯自動回到“銅膽瓶”,至今仍在電腦和網路世界上空徘徊。
xcgxh 2008-08-15 15:33
電腦史話(58)——黑色的幽靈
1984年,第一例電腦病毒被首次確認。十幾年來,它象幽靈一般,始終徘徊在電腦世界的上空。
在科技發展史上,由科幻作家杜撰的“天方夜譚”,被後人接受演變成現實的案例比比皆是,電腦病毒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1977年夏天,一個名叫雷恩(T.J.Ryan)的作家出版了他的科幻小說《P-1的青春期》,生造出一種遊蕩在矽片裡的病毒程式原型,最後竟控制了7000台電腦的作業系統。這部小說,雖然沒有引起計算機安全人員的重視,卻啟發了諸多電腦玩家的“創作”靈感。
1984年,美國電腦安全專家柯亨(F.Cohen)證明了病毒程式實現的可能性,他在美國國家安全會議上進行的演示實驗,使他成為了世界上第一例病毒的製造者。但是,電腦病毒仍然沒有引起應有的警惕,直到1988年11月3日,莫里斯的“蠕蟲”闖下彌天大禍前後,形形色色的病毒已經象瘟疫般大規模地泛濫成災。一些具有廣泛影響的病毒事件,人們至今還記憶猶新。
1987年5月,美國《普羅威斯頓》日報一位女記者辛苦採訪6個月的記錄神秘地消失,取而帶之的是一串字元:“歡迎來到土牢,若需解毒請與我們聯繫。”還明目張胆地標明公司地址和一對巴基斯坦兄弟的姓氏。報社在追尋病毒過程中發現,所有磁碟都感染了病毒,檔案標記被改為“(C)BRAIN”(智囊)。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巴基斯坦智囊病毒”。
1988年3月2日,蘋果公司在慶祝Mac周歲誕辰時,凡開機的電腦都停止工作,螢幕顯示出:“《MacMag》雜誌出版商布朗德為所有Mac用戶祈求和平。”事後,這位布朗德還厚顏無恥地宣稱:“兩個月內,我的病毒已經蔓延到德國、法國和澳大利亞成千上萬台個人電腦中。”
1989年10月13日,星期五,全世界電腦用戶都在驚恐不安中等待厄運來臨。就在這一天,據說是出自耶路撒冷一位精神病患者之手的“黑色星期五”病毒,在全球數十萬台PC機上同時發作,每運行一個檔案,就會被刪除一個,造成的損失難以估計。在香港的一家公司里,病毒甚至留下一封恐嚇信:“今年我們將你遺漏,但不要高興得太早,明年我們還會再來的!”
1992年3月5日至8日,偉大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的名字居然也與電腦病毒聯繫在一起。儘管媒體早就敲響警鐘,但“米開朗基羅病毒”造成的危害還是令人觸目心驚。例如,美國有數萬PC用戶丟失數據,南非、德國和荷蘭受到了最沉重的打擊,而義大利一天內就有1萬台數據處理機被病毒入侵,大量銀行數據資料毀於一旦……。這種病毒最早發現於荷蘭,但警方認為它來自中國的台灣。
1995年8月,一種名叫“Macro”的病毒伴隨著Win95上市而現身,很快就演變成5種新形式,它巧妙地隱身於檔案而不是程式中,使防毒軟體無法查找……
發展到1996年底,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已經出現上萬種病毒,平均每天有近十種新病毒產生,花樣不斷翻新,編程手段越來越高,讓人防不勝防。
九十年代後出現了更危險的情況。從對新病毒的剖析中發現,有部分病毒似乎出自於同一家族,“遺傳”基因相同,可以證明一種所謂“病毒生產機”軟體已被人研製出來。利用“生產機”軟體,不法之徒既使不懂編程,也可以製造出成千上萬種病毒。這些病毒代碼長度不一,自我加密的密鑰各異,病毒發作的條件和現象也不一樣。有的是普通病毒,有的是變形病毒,使查毒者疲於奔命。
世界上已發現多種變形病毒,如“顛倒螢幕”、“卡死脖”、“拿它死”,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幽靈”。這些變形病毒能夠將自身的代碼變幻成億萬種,附著在檔案上,使一些普通的防毒軟體無法識別。
據說,製造“幽靈”病毒的人,既不是什麼惡作劇,也並非心懷惡意。這種可怕病毒最初的來源,卻始於電腦專家的“睹氣”之中。1989年,美國著名電腦反病毒專家瑪卡菲首創了一種“特徵值掃描反毒技術”,宣稱它可以防治任何病毒,因而是一種萬能的技術。看到瑪卡菲得意洋洋的模樣,另一位反病毒專家瑪爾卡很不以為難。他想:根據“特徵值”發現病毒,無非是因為病毒“特徵值”的唯一性,若有一種病毒能不斷改變自己的特徵值,看你如何去“掃描”?
根據這一構想,1990年1月,瑪爾卡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個“多形性病毒”。他採用了特殊加密方法,使病毒每次出現都自動改換一個新的形態,“特徵值”千變萬化,果然令瑪卡菲束手無策。然而,“特徵值掃描技術”的失靈也帶來了巨大的惡果:一時間,連世界最著名的反毒軟體對這種病毒的識別率也僅有27%。人們談虎色變地稱它為“幽靈”,從1993年起,“幽靈”在全球電腦中泛濫,成為一個棘手的反病毒難題。
到了1998年,另一種新型病毒再次驚醒了人們的睡夢。這種被稱為CIH的病毒一反常態,居然“學到”了破壞電腦硬體的“功夫”。與以往的病毒相比,CIH僅把侵犯的目標對準視窗作業系統,但其最大的殺傷力卻在於破壞PC電腦主機板中的BIOS快閃記憶體,它毫不留情地抹掉引導機器啟動的全部信息,中毒後的機器只好送給專業維修店處理。雖然這是迄今為止第一個能破壞BIOS病毒,但誰能擔保病毒今後還會玩出……
xcgxh 2008-08-15 15:33
電腦史話(59)——多媒體之年
九十年代初,“多媒體”的桂冠被奇怪地戴在電腦頭上。從1991年拉斯維加斯電腦大展首次展出多媒體電腦產品,全球銷售額僅8億美元開始,到1993年洛杉磯首屆多媒體國際會議後,市場銷售額創造出72億美元的奇蹟。“多媒體”成為那幾年最熱門的話題,成了使用頻度最高的辭彙之一。
媒體,從來指的是人類發表和傳播信息的形式,報紙和電台就是其中的兩種媒體,一個用文字,另一個用聲音來傳播大眾關心的新聞和訊息,即所謂“大眾傳播媒體”。如此看來,媒體是報紙印刷的文字,是電台播放的聲音,媒體與電腦有何關係?
此事要從以色列的一次反劫機事件說起。1976年6月,以色列百餘名公民被恐怖份子劫持到烏干達,關在恩德培機場。為了營救人質,以色列在本國建了一個模型機場,維妙維肖,幾可亂真。反恐怖部隊在此進行強化訓練,從而使營救行動大獲成功。這件事情給美國軍方留下極深的印象,希望國防部高級研究規劃署(ARPA)學習以色列經驗,研究如何用電子技術來實現模擬,以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ARPA請求麻省理工學院支援,學院派出了教授級的電腦專家幫助他們試驗。
1978年,美國科羅拉多州的阿斯彭市,一輛攝影車在大街小巷裡穿出穿進,幾台攝影機對著房屋和街道拍攝。到了轉彎的路口和十字街頭,攝影師們還走出車外,以不同的方向拍攝。這支隊伍里既沒有導演,也不見一個演員,只有一大批攝影師在不停地忙碌著,一連拍了好幾個星期。拍攝完畢的膠片後來都送到了麻省理工學院,由電腦專家把影像合成在若干影碟上。
經過電腦處理和後期製作,阿斯彭拍攝到的影像變成了一種奇妙的電影。從螢幕看過去,就象是透過汽車的玻璃窗觀看景物,置身於真實的市區街道。不可思議的是,觀看者可以自由選擇前進方向,一會兒來到了購物商店,走進去還能與店員對話交談;一會兒又登上一架直升飛機,從高空俯瞰整個城區,各種建築物飛快地向身後移去,無異於在真正的飛機上所見到的情景。在螢幕前足不出戶,就能把阿斯彭的地理環境盡收眼底,要到去何處也隨心所欲,模擬效果完全能夠與人工建造的實體模型相毗美。
阿斯彭計畫實現的目標究竟是什麼?該項計畫的主持人、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帝(N.Negroponte)教授認真地說:“由此誕生的,正是多媒體。”
說多媒體就是由此而生,恐怕也只能算一家之言。然而,從這個故事裡不難看出多媒體的本質:電腦模擬遊歷阿斯彭街道的過程,操作者不僅可以觀看,而且能夠親自參與,專家們把這種特點稱為“互動性”。好比看一場有聲有色有文字有動畫的電影,哪怕情節再感人,你也只能在一旁觀看。只有當觀眾掌握了航行控制權在電影裡任意游弋,可以停在某一點,也可以讓它重演,甚至能夠控制或改變劇情的發展,與電影故事交流和互動,才是真正具有了多媒體的特點。也只有電腦才可能具有這種互動式能力,使人們主動地獲取而非被動地接受信息;反過來講,當電腦具備了互動式多媒體功能時,它帶來的將是人類信息表達、獲取和處理方式的又一場革命。1990年2月,美國著名的電腦雜誌《拜特》就是如此為“多媒體”下了一個不太嚴格的定義:“多媒體技術是電腦能夠互動式處理諸如文字、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
無論怎么說,負責阿斯彭計畫的尼葛洛龐帝教授都是無可爭議的多媒體先驅代表人物。這位科學家,領著他的教研組闖進了未知的陌生領域。1979年,在麻省理工學院院長魏斯納支持下,一個異想天開創造未來的媒體實驗室,誕生在該學院一棟樓房裡。
尼葛洛龐帝和他的媒體實驗室,從來就被排斥在正統的電腦科學界之外。尼葛洛龐帝本人學的是建築,他卻“不務正業”,整天埋在電腦里,反而說“未來關鍵的科技是人與電腦之間的互動”,甚至把這種“胡思亂想”與19世紀的鋼鐵生產和20世紀初的電力生產相提並論。在他的帶動下,一批懷著同樣夢想的科學家自願加盟實驗室,其中包括電腦專家、物理學家和數學家,還包括藝術家、音樂家、建築學家、心理學家和大眾傳播專家,也不乏馳騁在科學前沿最優秀的學者。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學者們默默耕耘了十餘年而鮮為人知,他們涉及的領域橫跨電腦、電視、出版、視覺和教育。為了開創人類未來新的生活方式,他們不顧多數人的嘲笑,超前地進行諸如攝像機眼球跟蹤、電子樂器、虛擬現實等等實驗。今日被人們推崇倍至的多媒體電腦概念,其創新思想多數來自於這個媒體實驗室。
由尼葛洛龐帝教授等一批先驅人物開創的多媒體思想,理所當然受到了全世界電腦用戶,尤其是數以億計PC個人電腦用戶的擁戴。橫亘在電腦與人之間的牆壁迅速地坍蹋,個人電腦的功能從文字處理開始,擴展到諸如影片欣賞、點播電視、書刊閱讀、可視電話、音樂作曲、卡拉OK、錄相錄音、照相攝影、美術創作、動畫遊戲……,將要融合或者取代從“隨身聽”到電視機錄像機幾乎所有的家用電器,幫助人們在學校、辦公室和家庭里學習、工作和娛樂。顯然,1991年到1993年被稱為電腦多媒體之年。
xcgxh 2008-08-15 15:34
電腦史話(60)——海量存儲器
洶湧澎湃的多媒體浪潮迎面撲來。象海洋一般儲存信息的光碟,是多媒體電腦走向實用化的關鍵器件之一。例如,最常見的“唯讀光碟”CD-ROM,每張容量約為650M,等於540片5英寸軟磁碟,其成本還不足半美元,而且不與實體接觸,永不磨損,能長期保存。追根溯源,這種光碟最初出自於播放音樂的CD光碟,是以製造電子消費產品聞名於世的飛利浦公司發明。
早在1968年,為了提高音像產品質量,飛利浦公司負責人柯倫漠(P.Kramer)想利用光記錄和放映電影。他和研究人員很快製作了一張光碟,並設計了相應的電子設備。柯倫漠親自點燃一盞明亮的白熾燈,但唯一的效果只是“嘶嘶”作響的雜音。柯倫漠認為,問題可能出在光源上,白熾燈不可能在1微米區域內,把光訊號傳遞給感應器,他決定改用雷射發射器。當時,飛利浦公司已能製造氦氖雷射管,柯倫漠從庫房裡要來一支做試驗,螢幕上果然呈現出棋盤方格黑白圖像,光碟研究初戰告捷。
董事會從光碟試驗里看到了希望,決定同時上馬研製能播放電影的光碟──影碟,以及播放聲音的光碟──音碟,並調來音響部門技術高手歐騰斯(L.Ottens)接手開發工作。1978年,影碟率先投放音像市場,但沒有一家電影製片廠願意為其製作影片,影碟機價格高居不下,飛利浦的投資血本無歸。
歐騰斯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音碟上。音碟改用了數字編碼技術,錄製的音響格外純淨。同時,碟片直徑也縮小到12厘米,這就是後來光碟被稱為CD的緣由──CD全稱“CompactDisc”,直譯為“緻密的碟片”。
經過努力,歐騰斯實際做出了第一張CD光碟。它用純淨的聚碳酸酯塑膠製成,重不過18克,厚不到1.2毫米,表面噴鍍了以分子為單位的金屬鋁反射層。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光碟表面布滿著微小的“信息坑”,一圈圈密密麻麻排列著,總長度達到5公里。當然,播放光碟還需要一套複雜的電子設備,經過不斷努力縮小體積,這台設備仍有近1立方米,歐騰斯只好把它藏在桌下並用布蓋起來。
為了儘快投入批量生產,飛利浦公司決定與日本索尼公司合作。在索尼技術人員幫助下,光碟機的體積逐漸縮小,電子元件減少到200個,其中,含有超小型雷射管的讀寫頭只用了6個組件。CD光碟播放的時間最終被雙方確定為74分鐘,恰好能夠演奏完畢貝多芬《命運》交響曲,而且是以著名指揮家卡拉揚最慢速的指揮為準。據說,這是因為索尼公司副總裁對《命運》情有獨鍾,從而決定了CD光碟的“命運”。1981年,柏林愛樂交響樂團指揮卡拉揚被請到首次CD光碟展示會,CD播放的聲音傾倒了這位全世界最受尊重的古典音樂家。卡拉揚手捧著一張CD糟,激動地表示:“這才叫真正乾淨清純的音質,在CD面前,所有的產品都變成老式的煤氣燈。”
索尼公司對家用錄像機制式混戰的歷史記憶猶新,為了避免重蹈覆轍,1982年,它與飛利浦公司為CD光碟制定出一套標準。由於標準書的封面採用了紅顏色,人們習慣地把它稱作“紅皮書”。1987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將這種數字音頻光碟定名為CD-DA。
1985年,飛利浦和索尼公司再度聯合發表“黃皮書”標準,即多媒體電腦使用的“唯讀光碟”CD-ROM,它也是電子出版物的最佳載體。如果以單速光碟驅動器讀出數據,從頭到尾讀完一遍的時間也是74分鐘。鑒於“黃皮書”標準不夠完善,12家CD-ROM生產企業的代表聚集在美國塔霍湖畔並達成新的協定,後來演變為CD-ROM的國際標準ISO9660。
1986年,飛利浦和索尼再次聯合推出一種互動式光碟,稱為CD-I,想把多媒體電腦象錄像機那樣普及到家庭,這種光碟的標準叫“綠皮書”。不久後,能夠播放74分鐘電影的另一種光碟風靡全球,那就是人們熟知的小影碟──VCD光碟,其標準稱為“白皮書”。1992年,柯達公司也加入到光碟製作行列,推出一種能保存照片的Photo CD,最多可儲存照片700張;此外,還有所謂可寫一次的光碟CD-WO、可反覆擦寫的磁光碟CD-MO等等,它們都遵循“橙皮書”標準。
紅黃綠白橙,各種顏色封面的標準都已成書發行,有的標準書甚至厚達1英尺。1995年後,一種新型“數位化視頻光碟”──DVD光碟又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當年9月15日,歐、美、日10家最大的製造公司達成協定,DVD光碟將包括視頻和音頻、唯讀和可寫等全面解決方案。這種新型的海量存儲器,單面單層容量即達4.7GB,足以存放135分鐘的電影,而雙面雙層的DVD光碟則可輕鬆地儲存長達4小時以上的電影節目,容量已達到17GB。
xcgxh 2008-08-15 15:35
電腦史話(61)——聲音起爆器
在多媒體電腦的興起過程中,音效卡功不可沒,而它的發明者──創新科技公司董事會主席沈望傅的名字也將永遠記錄在電腦發展的史冊里。
沈望傅也是一位華裔,1955年出生於新加坡武吉鎮,父親是工人,母親是目不識丁的家庭婦女,家境貧寒。三歲時,他就幫媽媽餵雞養鴨,常常趕著鴨群逗留在鄰居窗前,沉醉在收音機播放的鏇律里。他從小酷愛音樂,幻想著能擁有一架自己的鋼琴。中學時代,沈望傅在學校機 房裡第一次接觸電腦,音樂和電腦同時在腦海中碰撞,在他的幻想里又增加了發明一台象鋼琴那樣演奏樂曲的計算機。
70年代末,沈望傅從義安工藝學院電子系畢業,與兒時的夥伴謝廣成、吳啟華一同來到一家民辦小廠打工,被幸運地分到電腦室工作。他們如饑似渴地鑽研電腦技術,直到所在工廠被別人兼併。1981年7月,三位年輕人決定創辦自己的企業,東挪西借湊集1萬元新加坡幣資金,在街頭一間僅有10平方米的小屋裡創建了創新科技公司。
26歲的沈望傅對夥伴說:“我們公司既然叫創新,就要推出與眾不同的電腦產品。”兩個月後,他們推出第一台“與眾不同”的CT電腦,既能處理中英文文字,又能發出聲音和顯示圖象。那一年,IBM PC機剛剛出世,從未涉足電腦設計的年輕人,研製的這款多媒體產品毛病百出,無法打開銷路。
沈望傅痛定思痛,認真總結好高騖遠的教訓,他領導創新公司一邊積累經驗和資金,一邊尋找新的突破口。1984年,他們研製出會說華語的CUBIC99型電腦,在新加坡市場上大受歡迎;1987年,創新公司第一套初級音樂系統和作曲軟體面世,一步步向“電腦加鋼琴”的方向逼近。
1988年8月,沈望傅告別新加坡員工到美國舊金山發展,他要把創新的事業拓展到高科技的矽谷。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沈望傅決定不涉足強手如林的電腦整機,把再次創新的目標定位於遊戲音樂卡,即“聲霸卡”的前身。
創新公司的聲霸卡並不是PC電腦音效卡的始作俑者,1986年,一位加拿大音樂教師與生產電子琴的日本山葉樂器公司合作,率先發明了一種叫做“魔奇音效卡”(ADLIB)的產品,採用調頻法(FM)用若干正弦波合成來模擬樂器的聲音。調頻法是史丹福大學喬林(J.Chowning)教授發明的專利,被日本山葉樂器公司買斷並製成晶片,成為電子琴等樂器發聲的心臟部件。“魔奇音效卡”也裝備了一片山葉OPL2型調頻發音晶片。
沈望傅要研製創新音效卡,不能跟著別人後面走。他在音效卡里增加了一組脈衝編碼調製PCM迴路,使音響效果變得分外逼真。1989年,創新第一款“聲霸卡”因此迅速打進美國電腦市場,頓時聲威大振。
聲霸卡(Sound Blaster)的直譯是“聲音起爆器”,它的誕生恰好趕上了多媒體大發展的最佳時機,沈望傅抓住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1990年11月27日,微軟公司聯合坦迪、NEC等10家個人電腦兼容機廠商,共同召開會議制定多媒體個人電腦(MPC)標準,創新公司也參與了MPC規格制定。1991年5月,沈望傅乘勢推出另一款具有20複音立體聲音效的超級聲霸卡(SB Pro),被世界多媒體協會接受為多媒體電腦的音響標準。此後,創新的多媒體產品和為多媒體電腦提供的升級套件,如雨後春筍般湧進市場。其中,採用波表合成技術的新一代聲霸卡AWE32和AWE64,甚至可以獲得與錄音棚相媲美的專業級音響效果。
正如沈望傅所說:“創新公司要發展就得創新,我們永遠不會步人家後塵,要始終走在市場前頭,成為多媒體的領頭羊。”1993年10月,創新公司在德國舉辦的展覽會上榮獲了十四項獎項中的兩項獎,被稱作多媒體行業中的頭等大事。1994年2月,聲霸卡被選為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館的永久展品。這些殊榮,使聲霸卡(SB)成為音效卡的代名詞,截止1995年8月,全球使用聲霸卡的用戶已經超過1700萬戶。
沈望傅用聲霸卡圓了他兒時的夢,圓得那么輝煌。不過,創新公司如何面對多媒體電腦即將逐步淘汰音效卡的趨勢,人們將拭目以待。
xcgxh 2008-08-15 15:36
電腦史話(62)——真實的謊言
儘管你可能不相信,多媒體技術再向前跨進一步,就要帶著大批電腦用戶,進入到一種“靈境”狀態。奇怪的是,這種說法絕非刻意宣傳封建迷信。
顧名思義,“靈境”指的是某種幻覺空間。迄今二十多年前,一位美國科學家最早描寫了這種由電腦造成的“靈境”。他不僅發明了一種新的技術系統,而且給行將衰敗的遊戲機製造業注射了一針“強心劑”,紛紛向多媒體電腦平台轉移。尼葛洛龐帝教授預言說:“以個人電腦為基礎的遊戲,將會取代我們熟知的專用遊戲系統。在短期內,特殊用途硬體唯一還能施展的空間,就只剩下虛擬現實。”
既是“虛擬”,又是“現實”,“虛擬”與“現實”組成的合成詞“虛擬現實”,本身就是個可笑的悖論,聽起來很象那部美國進口影片《真實的謊言》,偏偏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建議把它的原文“Virtual Reality”(簡稱VR)譯作“靈境”,為它更增添了幾分神秘,簡直把人帶進了科幻小說描寫的情節中。
被稱為“虛擬現實之父”的伊凡·蘇澤蘭(Ivan Sutherland)對此描寫說:“電腦螢幕是一個視窗,通過這個視窗,人們可以看到一個虛擬世界。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是讓那個虛擬世界看起來真實,在其中的行動像真實,聽起來像真實,感覺得像真實一樣。”
196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研究生蘇澤蘭,應邀參加一個由電腦繪圖領域高級研究人員發起的會議。蘇澤蘭向會議提交了他的論文和電腦程式《畫板》(Sketchpad),幾乎令與會者感到了一次“創世大爆炸”。事後有人讚嘆說:蘇澤蘭的《畫板》是以往人們“曾經編寫過的程式中最重要的一份程式”。
蘇澤蘭發明的“畫板”是有史以來第一個互動式繪圖系統,使用者可以用光筆在電腦螢幕上作畫,可以把它自由地放大或縮小,也可以保存和多次複製。蘇澤蘭的“畫板”是互動式電腦繪圖的開端,十多年後,電腦界和工程界才真正體會到蘇澤蘭和“畫板”帶來的劃時代變革,它開創了一個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的嶄新領域,使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最終拋棄了圖板、鉛筆和丁字尺,在機械、電子、建築等廣闊的領域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並促成了現代化設計體系的建立。互動性是蘇澤蘭後來提出虛擬現實技術的第一個關鍵因素,他在人與機之間建立了某種互動關係。
美國高級研究規劃署(ARPA)發現了蘇澤蘭的才能,1964年,年僅26歲的蘇澤蘭出任ARPA信息處理技術處(IPTO)的負責人。第二年,他以另一篇《終極的顯示》論文再次震驚世界,首次描述了把電腦螢幕作為觀看虛擬世界窗口的構想,被公認為虛擬現實技術史上的里程碑。
蘇澤蘭加緊為他的“終極顯示”研製硬體設備。他想,人們在現實世界裡看到的物體為什麼有真實感?這主要因為人轉動頭部或身體時,會感到這個物體也隨之轉動,他可以通過電腦模擬這種觀察的過程,將人的頭部方位實時記錄下來,並迫使電腦圖像追隨著方位的變化,反饋並調整其顯示。為此,必須把人的雙眼視線與外界環境加以“禁止”,最簡單的辦法是像潛水員那樣給觀察者戴上頭盔。
1966年,世界上第一個頭盔顯示器(HMI)試驗模型在林肯實驗室面世,蘇澤蘭為他取名為“臨頭的危險”。HMI以後經過多次改進,最後採用了兩個雙筒鏡顯示器,由電腦軟體分別顯示出兩幅基本相似、但角度略有差異的圖像,通過光學透鏡的反射,在觀察者眼前合成為一個立體的虛像,與我們佩戴光學眼睛觀看立體電影類似。所不同的是,電腦能夠及時根據頭部轉動的位置和方向跟蹤調整圖象,以極快的速度更新畫面,精確模擬雙眼觀看景物時的活動效果。於是,1970年元旦那天,一位參加試驗猶它大學的學生,在“臨頭的危險”頭盔顯示器里,第一次進入到蘇澤蘭虛擬的世界。
觀看僅能夠體驗,並不等於可以與這個虛擬世界相互作用。蘇澤蘭來到猶它大學實驗室,繼續改進完善他的發明。他採用DEC公司生產的小型電腦PDP-10創建了一個虛擬的房間,又設計出類似於手槍形狀的控制棒。試驗者戴上頭盔,用手操作控制棒上的按鈕,就能使虛擬房間中的物體一會兒出現,一會兒消失,並且能讓它鏇轉和變形,甚至可以將虛擬的物體打碎,接著又把它拼接完整。
“靈境”真的展現在蘇澤蘭眼前。圍觀者只能看見他面對空空如也的牆壁手舞足蹈,只有蘇澤蘭本人在興致勃勃地玩弄著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完全沉浸到自己創造的幻覺里,它充分展示了虛擬現實技術的第二個關鍵因素──“投入”的效果。
xcgxh 2008-08-15 15:36
電腦史話(63)——神奇的虛擬
“投入”,也有“沉浸”的意思,是所謂靈境技術的本質。大家知道,當電影演員排戲進入高潮的時候,他可能會忘記真實的身份,完全沉浸在自己扮演的情節里,我們就說他“投入”角色。虛擬現實則可能使普通電腦用戶也獲得某種“投入”感,蘇澤蘭試驗的成功為電腦工作者打開了一扇誘人的視窗,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靈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美國雅達利電腦遊戲公司研究人員托馬斯·茨門曼等人率先開發出了“數據手套”。數據手套上裝配著感測器,用光纖連線著電腦。試驗者戴上頭盔顯示器和數據手套後,不僅可以看到自己在靈境中的“虛擬的手”,而且能用真實的手去控制那隻“虛擬的手”的動作,操縱它去抓握或移動虛擬的物體。後來,有人又根據“數據手套”的原理研製出可以穿著的“數據衣”,這種衣服裝備著許多觸覺感測器,可以探測和跟蹤人體的所有動作。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弗雷德里克·布魯克斯首次實現了虛擬現實環境下的觸覺裝置。他和其他的研究者們根據力反饋的原理,把電腦顯示的虛擬圖像與可能感知的接觸力度聯繫在一起,實時反饋給數據手套產生某種壓力或振動,使試驗者能“摸”到虛擬物體的形狀、硬度,甚至於光滑或粗糙程度等等,使人們不僅“看得見”而且也“摸得著”子虛烏有的東西。
許多電腦工程師與音響技術人員協作攻關,將三維立體聲和聲音識別技術也帶入“靈境”。只要戴上耳機,使兩耳聽到大小方位略有差異的聲音,就很容易被電腦所“欺騙”。如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製的虛擬聲音系統環境中,試驗者可以非常準確地感知聲源的位置、距離和移動的效果。
靈境技術綜合的時刻來臨了:應美國宇航局(NASA)的要求,首先是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麥可·麥格里威,於1981年試驗成功第一個可以實際使用的頭盔顯示靈境系統;1985年,雅達利電腦遊戲公司的斯科特·費舍爾加盟該研究小組。在他的幫助下,研究小組把頭盔顯示器、數據手套、語音合成和三維立體聲以及觸覺反饋裝置等等,統統集成為一個整體,虛擬現實技術正式登上了電腦歷史大舞台。第二年,英國的W工業公司正式推出世界上第一個虛擬現實槍戰遊戲,取名《Virtuality VR》。
軍隊首先敏感地發現了“靈境”的魅力。據說,美國空軍曾以100萬美元的造價研製出高分辨力的頭盔顯示器,以此構造出飛行駕駛模擬器。飛行員在“靈境”中能觀察到任何複雜的虛擬環境,加快學習駕駛技術的進度,虛擬現實的坦克演習、反潛艇演習和飛彈發射演習也被廣泛地採用。參加過虛擬坦克戰強化訓練的美國士兵,在海灣戰爭中一舉摧毀伊拉克的蘇制T72型坦克2400多輛。
工業製造業和建築業也把電腦輔助設計技術向前推進了一大步。過去由電腦設計並顯示在螢幕上的圖紙是平面或者僅僅是立體的外形,進入“靈境”後,設計師可以“身臨其境”深入到自己設計的房屋或機器內部瀏覽。80年代中期,那位發明了電腦“觸覺”的布魯克斯所在單位正準備新建自己的實驗樓,研究人員當然對這座尚在圖紙階段的大樓格外關注,他們按照建築商提供的圖紙構造了“靈境”模型。在“深入”到樓房內部視察後,他們對門廳的設計很不滿意,於是請來建築設計師進行修改。建築設計師搖頭表示不以為然,布魯克斯便把頭盔顯示器套在他的頭上,迫使這位先生根據“眼見為實”的觀察結果修改了門廳的設計圖。
旅遊業在“靈境”中發現了新的“景點”。採用虛擬現實技術的旅遊公司居然推出了諸如“宇宙空間一日游”等項目,帶著遊客登上“真實的”宇宙飛船,飛向月球和火星探險;而參加“侏羅紀公園一日游”的遊客,則可享受到“撫摸”恐龍的奇趣。有關專家們講,靈境技術將在下一世紀導致一場醫學革命,醫生將根據CT掃描的數據為患者建立“虛擬病人”模型,首先對“虛擬病人”進行體內病症的直觀檢查,然後在“虛擬病人”身上作實驗性手術,以降低誤診和手術失敗的可能性;它將導致科學研究手段的革新,為物理、化學研究需要構造虛擬的分子、原子模型;它還將導致教育教學方法的更新,使學生“沉浸”在虛擬學習環境里,請來司馬遷為我們宣講《史記》,讓愛因斯坦為我們介紹“相對論”,或者不遠萬里來到英國愛丁堡羅斯林實驗室,請維爾穆特博士講授基因工程,“親手”再克隆出一個“多利”……
xcgxh 2008-08-15 15:36
電腦史話(64)——奔騰的時代
1992年,蕭瑟秋風悄然吹紅了楓葉,矽谷又面臨收穫的季節。
英特爾公司格羅夫總裁一副神神密密的模樣,等待大家入座。這是一次反常的秘密會議,與會者僅限於公司20名最高決策者。朝夕相處,相互十分信任的同仁們,都必須遵照格羅夫的指示,在會前宣誓保密,保證不對外界透露任何訊息,特別不能對新聞界暴露珠絲馬跡。
格羅夫開口說話:“先生們,今天我們將對新一代晶片的命名進行最後投票。請各位針對命名小組選定的三個名稱,作出自己的選擇。注意,”他豎起拇指,“每人只能選定一個名字。”
會場活躍起來。人們紛紛搶著發言,陳述對某一名稱偏愛的理由,格羅夫非常認真地記著筆記。最後,全體人員都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就等著格羅夫總裁進行“民主集中”式的裁決。
格羅夫站起身:“我對各位的參與深表謝意。”大夥豎起耳朵等待下文,誰知格羅夫說完這句話,竟合上筆記本,轉過身,旁若無人般離開了會議室。虞有澄最後一個走出會場。作為負責微處理器開發的副總裁,他深知公司這款晶片的份量。早在密鑼緊鼓推出486晶片系列產品的時候,虞有澄已在策劃英特爾微處理器的換代產品。他把原來負責開發486晶片的鄧漢姆(V.Dham)抽調出來,組織了近百人的研製隊伍進行攻關。按照規劃,新一代晶片將超越傳統的設計框架,採用“超標量結構”的創新構思,設成兩個分開執行的單元,能夠同時執行兩個指令,運算速度將達到每秒鐘能執行1億個指令。新款微處理器還將實現64位的內部運算,其優越的性能將使小型電腦系統都相形見絀。
用僅有25平方毫米的小晶片與一台完整的小型電腦較量,虞有澄領導下的工程師需要在狹小的矽片上設計310萬枚電晶體,數目大大超過486晶片的120萬枚,每個元件的寬度只有0.8微米,大約是一根頭髮絲的百分之一。
虞有澄心裡揣摩著格羅夫的最後決斷,一連好幾天,不知道格羅夫的“葫蘆”里究竟賣的什麼“藥”。新型微處理器就要上市,如果按照過去的傳統,它應該沿襲數位化的方式,遵循286、386、486的系列順理成章地命名為586。可是,打從386開始,就有數家半導體公司在仿照英特爾生產類似的晶片,同樣自稱386和486,致使他們把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法官的判決書明確地寫著:美國法律不可能對“386”之類的數字商標給予保護。想想也對,有誰能夠限制別人使用12345呢?英特爾產品的數位化命名,本來就源於產品序列號,當初就不是什麼商標嘛。格羅夫決心從“586”開始中斷數字命名傳統,目的是讓英特爾在商戰中占據有利的地位。
終於,格羅夫的身影出現在美國電視新聞的螢幕上:“我們下一代微處理器將有一個嶄新的名字── PENTium。”記者們趕緊去翻字典,所有的字典都沒有這個單詞。有人查出“Pent”的拉丁文詞意是“第五”,而“ium”的詞尾象是某種化學元素,聽起來就象鈣(Calcium)和氦(Helium)。原來,Pentium意味著這個微處理器就是586,它代表著電腦的第五代“元素”。Pentium的中文譯意比英文名稱更加響亮,晶片大名叫“奔騰”。
1993年5月,英特爾公司的奔騰處理器在一個小型記者招待會上發表,他們沒有象比爾·蓋茨發表視窗軟體時那般大嗡大轟,格羅夫總裁對奔騰晶片的走紅充滿了必勝的信心,他認準了“市場領導者通常保持著沉默”的格言。
必要的宣傳還是不可缺少的。英特爾公司巧妙地藉助“奔騰”的漢語譯音,打出了“送你一顆賓士的芯”大幅廣告,恰好配合了微軟視窗3.1版配合出台,奔騰晶片的銷量奔騰而上。1993年,“奔騰”以及還在暢銷的486電腦,再加上其他公司生產的林林總總的個人電腦,全球PC機的數量奇蹟般地達到4000萬台,並且第一次超過了汽車的銷量。
到了1994年11月,奔騰電腦變成世界電腦市場的主流產品,全球已有400至500萬顆“奔騰”的“芯”在各地電腦上工作,整個PC機的數量也達到5000萬台,把電視機和錄影機的銷量統統甩到了身後。英特爾公司雄心勃勃,竟計畫要在今後的日子裡,每年生產出重達1噸的“奔騰”晶片。原本是一錢不值的砂粒,為英特爾公司掙到的是以“噸”為計量單位的美元。從此,電腦業進入了“奔騰時代”。
xcgxh 2008-08-15 15:37
電腦史話(65)——走出死亡谷
冬天不知不覺降臨矽谷,凜冽的北風裹著雪花,吹打著英特爾公司總部辦公樓的玻璃窗,一場寒流即將襲來。
美國弗吉利亞林克伯格學院數學教授萊斯利(T.Nicely),對“奔騰”情有獨鍾,一口氣為他的教研室購買了3部奔騰電腦。有了每秒執行1億次指令的新機器,萊斯特教授打算藉助“奔騰”,從眾多自然數中尋找質數。“奔騰”電腦飛快地運行,一遍二遍三遍,計算結果居然出了問題,在某些情況下它們不是質數!萊斯利仔細檢查了運算程式,深深感到事情的嚴重──錯誤只可能出自於他鍾愛的“奔騰”晶片。
夜深人靜,萊斯利決定通過網際網路把這件事向朋友們通告,便發出了一封電子郵件。資訊時代的信息傳播比“奔騰”還快,第二天清晨,1994年11月7日,萊斯利教授發現奔騰晶片運算出錯的特大訊息,就已經醒目地刊登在美國《電子工程時報》的頭版頭條。
“一石激起千層浪”,網際網路的專題討論組頓時忙碌起來,不少人通過網路,出面證實萊斯利教授的發現,口誅筆伐,把矛頭對準了“奔騰”。《信息世界》雜誌甚至為“奔騰”出了這樣一道簡單的算術題:4195835÷3145727×3145727—4195835=?這道題目,學習過四則運算的國小生用眼睛一看就能知道,一個數用第二個數乘一次除一次,再減去自己,其結果必然等於0。然而,比國小生本事大得多的奔騰電腦將遺憾地通知你,通過每秒執行1億次指令後,它算出的“準確”結果是256。
英特爾公司發言人解釋說,奔騰晶片在做除法運算時是有一點兒小毛病,但上述情況極其罕見,平均每進行90億次除法才可能遇到一次;如果你主要使用電子表格軟體處理業務,要在27000年後才可能遇到一次差錯。言下之意,“奔騰”的瑕疵不值一提。英特爾的態度激怒了“上帝”,客戶們紛紛要求英特爾為他們免費更換晶片。就在這時,IBM公司斷然宣布“自斷財路”,從12月12日起停止向市場投放自己生產的奔騰電腦。IBM的實驗室還以無可質疑的測試數據證明:如果用戶採用電子表格軟體處理業務,則“奔騰”的錯誤在24天裡就會發生一次,根本不是英特爾宣稱的27000年。
“藍色巨人”在電腦市場上的態度舉足輕重。當天下午,美國紐約股市英特爾公司股票價格一瀉而下,每股滑落了2.75美元。1994年聖誕節前後,屢戰屢勝的英特爾公司籠罩著陰雲,陷入了自公司創立來最難堪的境地。
格羅夫是明智的。經過幾天痛苦的抉擇,12月20日上午,他親自出馬舉行新聞發布會,一面誠懇地向廣大用戶賠禮道歉,一面宣布:英特爾將為所有提出要求的客戶,免費更換奔騰晶片,上門服務安裝,不問任何原因,不附加任何條件,並保證更換的晶片將不再出現運算錯誤。根據統計,若已經購買了奔騰晶片的客戶都要求更換,英特爾公司付出的代價將超過10億美元!
奔騰晶片更換工作在靜悄悄地進行著。善於捕捉機會的商人們竟然在瑕疵晶片上找到了財路。矽谷的一家珠寶商低價收購英特爾換下的廢棄“奔騰”,然後別出心裁把晶片加工成為各式“珠寶飾品”,例如胸針、耳環、髮飾、鑰匙鏈等等,每一件飾品同時配有一個意味深長的黑盒子。這是一款始無前例的“珠寶”,“價值連城”。隨著晶片更換的完成,PC電腦工業史上最大的一次售後賠償事件接近了尾聲。“奔騰風波”猶如一場疾風暴雨,來得猛,散得也快,格羅夫帶領著英特爾走出了“死亡谷”。
面對震驚世界的“奔騰風波”,虞有澄領導的微處理器開發部門加速了晶片的開發進程。寒風吹皺的漣漪剛剛平復,他們就把更新一代的奔騰晶片擺在了世人面前。1995年11月1日,英特爾的下一代微處理器產品發布會正式舉行,人們發現了季爾辛格熟悉的面容,虞有澄再次委任這位技工出身的工程師擔當設計主筆。新產品集成了550萬個電晶體,運算速度高達每秒鐘3億個指令。內部元件的寬度,從0.6微米直到縮微至0.35微米。它沿襲“奔騰”命名方式,大號“Pentium Pro”,即“高能奔騰”。
多事之秋的1997年,再次出現令電腦業界激動不已的新聞,5月7日,英特爾公司推出最新的奔騰Ⅱ處理器。業界評論家一致認為,這款晶片不是簡單的升級,而是英特爾自推出“奔騰”以來最重要的新品。“奔騰Ⅱ”成功地實現了0.25微米新工藝,它內置多媒體(MMX)功能,集數據、音頻、視頻、圖形、通訊於一體。同一天,IBM、康柏、德爾、惠普以及其他公司都同步推出各自的奔騰Ⅱ機型,帶動了整個水位的上升。
《時代》周刊撰文寫道:“1997年最有影響,同時也是對過去10年有巨大影響的事件是,一個在全球範圍內的、由微晶片推進的新經濟成長。”這家權威刊物把1997年年度風雲人物的“桂冠”戴在61歲的安迪·格羅夫頭上,認為“他的微處理器象蒸汽機、電以及流水線一樣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運作方式”。
微處理器遵照莫爾博士提出的定律,集成的元件數目以每18個月翻一番的進程,默默走過了20餘年。從4004到高能奔騰,晶片的集成度增加了2400倍,速度提高了5000倍。
xcgxh 2008-08-15 15:38
電腦史話(66)——天價啟動我
西雅圖東郊雷德蒙“微軟城”,樹木鬱鬱蔥蔥。初秋的微風使人感到絲絲涼意,但這裡卻籠罩著熱火朝天的氣氛。翠綠色的草坪,不知何時豎立起15個碩大的帳篷,潔白篷布在夕陽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銀色光芒。
人們還依稀記得微軟副總裁鮑爾默發布視窗3.0時夸下的海口:“我們再也不會發生類似視窗1.0延期的事件!”可惜大話說得過早,仿佛還想爭取另一枚“氣泡件”獎章,微軟在視窗升級版本的開發中,還是重現了不斷延期的往事。若從1992年算起,開發周期又是一個整三年。原計畫在1994年中期完成,結果還是一拖再拖,先拖到當年年底,又延期至1995年年初,直到1995年8月才最後完工。軟體名稱也被改來改去:從最初稱“視窗4.0”始,改叫“芝加哥”,最終才決定稱它“視窗95”。
前不久,比爾·蓋茨向他的好友、股票大王巴菲特請教,視窗95的發布是否需要請媒體顧問。巴菲特告訴他:“你只要把他們召集到一個房間,然後對他們講話。”為了造出更大的聲勢,微軟不惜以1200萬美元的“天價”,買到英國“滾石”搖滾樂團創作歌曲“啟動我”(Start Me Up)的使用權,視窗95的新特色就在於那個Start(啟動)按扭。
按照巴菲特親授的“錦囊妙計”,1995年8月24日,比爾·蓋茨請來30多個國家500多位報刊記者和數十位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以及各軟體公司代表和電腦經銷商。草坪上到處人頭躦動,從全球趕來參加這次盛會的者竟超過了萬餘人。
上午11時,比爾·蓋茨與NBC電視台黃金時段節目主持人傑·雷諾攜手走進主帳篷會場,後者應邀擔任司儀。比爾·蓋茨習慣地把左手放在胸前,用右手支著下巴,對著話筒說:“視窗95代表著微軟公司最高的技術水平,它將把PC工業推向新的高峰。”雷諾接著說:“視窗95是最好的約會對象,精明、容易溝通,而且低於100美元。”帳蓬里笑聲四起。比爾·蓋茨用誇張的姿態向樂隊揮手,震耳欲聾的高分貝搖滾再一次奏響視窗95的主題歌:“啟動我!啟動我!啟動我!”
於是, 幾乎所有電腦專業報刊和普通大眾媒體, 日報、晚報,電台、電視台都附和“啟動我”的歌聲拚命鼓吹,視窗95發布的訊息組成了一曲響徹雲霄的交響樂。
離會場不遠處,聚集在微軟總部5號樓的300名視窗95軟體設計師,可沒有比爾·蓋茨的那種好心情,他們剛剛經歷了一次“死亡之旅”,既如釋重負又大夢初醒,極度繃緊的弦很難立即放鬆。33歲的項目經理兼總設計師科勒,用幾乎失音的嘶啞嗓子對記者說:“視窗95由1500萬個令人發怵的程式代碼構成,而視窗3.1版軟體僅有300萬個。這三年來,我們過的是什麼日子喲!我每天都穿著粉紅色‘兔寶寶’服跑來跑去,強裝笑臉給大夥打氣。”其他人則補充道:“每周工作至少100小時,最後一年,我們的個人生活幾乎是一片空白。”5號樓大廳掛出一塊留言牌,龍飛鳳舞地寫道:“視窗95上市了,今天你打算去哪裡呢?回家,渡假,和太太逛公園,還是陪先生打網球……”言下之意,從今天起,視窗95的開發人員終於被準予從“監獄”中“獲釋”。
好事者為視窗95的開發過程列出一份統計清單:軟體測試的時間達到200萬小時;系統開啟的次數達36000萬次;單項測試的數目為61000萬次……這份數據還包括一個有趣的項目:300名開發人員的家庭在此期間,共誕生了68個嬰兒,但不包括“視窗95”這個共同的“嬰兒”。
最使人難忘的鏡頭還是全世界的用戶迎接視窗95的狂熱:在澳洲,由於時差關係,紐西蘭成為視窗95在地球上第一個登入的地點。成千上萬的電腦用戶在8月23日12點前就沿著惠靈頓大街排著長隊,等候著購買那幾片薄薄的磁碟。在歐洲,微軟公司買下150萬份《倫敦時報》免費贈閱,倫敦幾乎所有電腦商行一直被英國人層層包圍得水泄不通。在艾菲爾鐵塔下,熱情似火的巴黎人則把視窗95的發行當成了法國的節日。在亞洲,日本、台灣和香港的用戶猶如在搶購“六 合 彩”的彩票。
美國本土的場景最為壯觀。自8月24日零點直到1時30分,從紐約到舊金山,從邁阿密到西雅圖,電腦商店和購物中心燈火通明,門庭若市,收銀台前排成了長龍,有的顧客甚至一次就搶購了兩、三套。僅在當天,這款軟體在美國就賣出30萬套,全球估計在100萬套左右。有人預計說,視窗95的全球銷量將超過1500萬套;更有人講,到本世紀末視窗95將售出不可思議的1億套。
最後,連鮑爾默也被弄糊塗了,他不解地對人說:“視窗95不過是個軟體,它既不能治療癌症,也不能使頭髮再生,更不是地板蠟,我感到人們簡直都發了瘋。
xcgxh 2008-08-15 15:38
電腦史話(67)——電影魔術師
美國好萊塢影片《侏羅紀公園》上映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觀眾莫不被銀幕上栩栩如生的巨大恐龍所震懾,明知其假,卻大有亂真的感覺。不久後,《阿甘正傳》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大片,虛擬的主人公阿甘,居然可以與死去的甘迺迪總統握手交談,電影魔術真令人大開眼界,而“魔術師”就是座落在史丹福大學附近的矽圖像(SGI)公司。
若干年前,著名導演喬治·盧卡斯製作的大片《星球大戰》雖然轟動一時,但特技製作卻讓這位電影大師傷透了腦筋。另一導演卡梅倫比他幸運得多,當製作影片《深淵》需要一隻能哭會笑的水怪時,他找到矽圖像公司,並發現了電腦三維圖像的巨大魅力。從此,SGI超級電腦製作的電影特技一發而不可收:從史匹柏執導的《侏羅紀公園》,直到斯瓦辛格主演的《終結者Ⅱ》,無論是巨型恐龍,還是會變形的液態金屬機器人,都盡情展示了電腦圖像的迷人風彩,把世界電影特技史帶到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矽圖像公司的員工經常身著T恤驕傲地在矽谷行走,T恤前面寫著“我製造了恐龍”。
當然,導演這一切的,既不是盧卡斯、卡梅倫,也不是史匹柏,而是吉姆·克拉克(J.Clark),沒有他天才設計出特殊電腦晶片和動畫軟體,沒有他把這些技術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好萊塢賣座的大片將黯然失色。克拉克不僅是矽圖像的創始人和董事長,而且是該公司最主要的技術大師。
吉姆·克拉克原是史丹福大學的教授,但他的傳奇並非在大學象牙塔里書寫,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創業中完成。他出生於德州鄉村小鎮,家境貧寒,從小失去了母親的呵護。中學輟學參軍,在海軍艱苦的訓練中發現了神奇的電子學,靠自學獲取了中學同等學力。服完兵役後,克拉克考進猶他大學電腦科學系,師從著名教授伊凡斯學習電腦製圖。1978年,他懷揣博士證書受聘於史丹福大學,四年後,帶著自己的研製的圖形工作站電腦和三維繪圖軟體,也帶著一批最優秀的碩士生“下海”,創辦了矽圖像公司。到克拉克離開公司二次創業之前,矽圖像公司已經快速成長為數十億美元資產、有業界最負盛名的圖形工作站的圖形軟體製造商。
另一家專業從事“電影魔術”的公司叫皮克薩(Pixar),說來也怪,皮克薩公司的領導人就是蘋果公司原來的董事長賈伯斯。
1985年,被迫離開自己親手培育的“蘋果園”後,賈伯斯鬱鬱寡歡,無所事事地遊蕩在史丹福大學校園,偶爾也旁聽幾節物理課。偶然的機會,在圖書館邂逅了保羅·伯格教授。伯格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當時正在進行生物基因修補的研究。賈伯斯與伯格談得非常投機,教授向他詳細解釋了他們如何做各種操作繁瑣的實驗,每做一次都要在潮濕的實驗室里工作兩個星期才有結果。這次談話,使賈伯斯獲得了再次創業的靈感,他要發明“下一個”偉大的計算機,以支持科學實驗工作。
毗鄰著史丹福大學,賈伯斯掛出了“下一個”(NeXT)公司的牌子。他心中的NeXT電腦實際是一種高檔圖形工作站,具有強大的繪圖和動畫製作能力。40名員工夜以繼日地苦幹了三年,直到1988年新產品才正式上市,基本上實現了賈伯斯要求的目標。NeXT工作站實現了硬體、軟體和圖形界面完美的組合。然而,賈伯斯全神貫注地埋頭研究,卻忽略了一個可能使他的努力付諸東流的市場趨勢──微軟視窗已經全面走向成熟。NeXT的攻擊對手原本指向“麥金塔’,此刻卻發現它根本不是視窗的對手,頓時陷入了財務危機。
賈伯斯發現自己犯了錯誤,立刻幡然醒悟。他下令關閉全新的自動化工廠,從製造電腦硬體轉向全力開發電腦軟體,NeXT變成了一家軟體公司。最讓人感到驚異的是,賈伯斯還斥資5500萬美元,從《星球大戰》製作人盧卡斯手中,買下了從事專業卡通片製作的皮克薩公司,成功打進影視圈。1995年,第一部全電腦製作的大型動畫影片在皮克薩製作完成,片名叫做Toy Story,中文譯為《玩具總動員》。
《玩具總動員》實際上是賈伯斯和皮克薩公司百餘名員工的一次總動員。他們在天才導演、 38歲的拉賽特指揮下,把矽谷高科技與好萊塢藝術創作聯姻,整整耗費了4年光陰緊張製作,前期投入高達3000萬美元。在這個效果空前的電腦卡通片里,有30個玩具人物出場,由1500個全電腦製作的鏡頭構成,播放時間長達77分鐘,使用了價格達數百萬美元的高級電腦支持製作過程,用了80萬個電腦工作小時。無論是人物、街道、風景、樓房,還是黃昏的落日、傾盆的暴雨,三維動態的圖像都顯得那么逼真。《玩具總動員》也為賈伯斯和皮克薩公司帶來高達1億7千萬美元票房收入。當年11月,挾電影轟動效應餘威,皮克薩股票上市,一天之內,牛市沖天,賈伯斯的身價即刻增加到11億美元。
1996年歲末,NeXT公司被蘋果公司以4億美元收購,賈伯斯終於回歸了他親自創建的“蘋果”。1997年7月,他再次執掌蘋果公司大權,以不斷創新的技術,繼續推出下一個“偉大的產品”。
xcgxh 2008-08-15 15:39
電腦史話(68)——偉大的轉折
1995年,是比爾·蓋茨和微軟公司19000名員工盛大的節日。就在這一年,比爾·蓋茨從一個手無寸金的“電腦玩家”,第二次榮登美國《財富》雜誌全球富豪排行榜榜首,在上年94億美元基礎上,個人財產創造了139億的天文數字。《福布斯》某記者為他計算出,如果蓋茨把所有的錢用來買勞斯萊斯豪華轎車,這些車輛至少可以從西雅圖一直排到加拿大的溫哥華。《財星》雜誌則刊載某作家寫的評論,據稱,微軟董事長能買下最逼近他排位的99位對手全年產品之總和,假如他的神經突然出了毛病,立即把這些產品統統付之一炬,剩下的鈔票,仍然超過媒體巨子、特納廣播公司老闆泰德·特納。
就在這一年,比爾·蓋茨“每個家庭每張桌上都有一部電腦運行著微軟程式”的夢想,真真切切地成為眼前的現實。由於視窗95的發威,微軟已經控制了個人電腦作業系統90%以上的市場,公司的稅後純利當年超過14.5億美元。微軟的股票價格隨之扶搖直上,數千名員工成為百萬富翁或千萬富翁。
然而,當年11月風雲突變,戈德曼—薩克斯公司里德·舍倫德做出一項不可思議的決定:從該公司推薦的優績股名單中剔除微軟公司,原因就在於微軟公司沒有跟上Internet網路發展的腳步。戈德曼—薩克斯公司過去曾是微軟股票發行的擔保商,里德·舍倫德則是該公司最受尊敬且影響最大的軟體業分析師。舍倫德一語即出,華爾街不啻於面臨一場狂風驟雨,微軟股票頓時一泄千里,僅僅兩盤交易,跌落幅度即高達7%,公司市值滑落近60億美元。就象在眨眼之間,已有約2000萬人改換門庭,拋棄了微軟視窗,改用所謂“瀏覽器”軟體在Internet網路上自由馳騁。
從視窗95大紅大紫,到被舍倫德“槍斃”除名,時間只有三個月,微軟公司的步子僅慢了半拍,不知不覺就走到生死攸關的十字路口。當月,比爾·蓋茨接受《財富》雜誌記者專訪,明顯地透露出他的沮喪和恐懼:“Internet是一顆玉米種,引出了許多事情的發生。同當年我和保羅插足初生PC工業相比,目前的局勢有太多的相似之處。那時,DEC公司和IBM公司不知道他們面臨的危險,現在該輪到我們了。”
微軟公司的境遇在電腦業界頗具代表性。90年代中期,當個人電腦PC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全球各個角落擴散,當眾多家庭也興奮地迎回屬於個人的“奔騰”多媒體電腦時,
奧拉克公司總裁拉里·埃里森(L.Ellison)卻告誡他們:計算機每15年就要“再生”一次,莫看現在PC機火爆非凡,它的大限即將降臨,人類就要開創信息高速公路的歷史。
早在1991年,美國副總統戈爾為繼承其父之遺願,把老戈爾當年在田納西開拓“州際高速公路”的法案加以一番演繹,冠上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名稱。1993年柯林頓入主白宮,人們讀到了一個“NII”即“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規劃的縮略語。戈爾親自主持實施的該項規劃,要在下世紀初用光纜把美國所有的企業、商店、研究機構、學校和家庭連線成一體。對此,西方已開發國家的七國首腦自然不願美國獨領風騷,他們緊跟著提出“全球信息基礎設施”計畫(GII),要求共同發展。幾年光陰過去,無論“NII”還是“GII”,似乎再也沒有多少人記得,卻仿佛在一夜之間,Internet網路就成了“信息高速公路”的代名詞,儘管它離戈爾的夢想差距甚遠。
Internet,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曾分別譯作“國際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當中國大陸將譯名規範為“網際網路”的時候,全球範圍的網路熱,已經不可遏制地極度膨脹,呈現出瘋狂的增長態勢。
歷史進程往往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1987年12月,全世界網際網路聯網的主機數還不過2.8萬台;到1995年7月,聯網主機逐漸增加到664萬台。隨後,突然發生“大爆炸”式的急劇膨脹,就在這一年之內,網際網路聯網主機數突破千萬大關,增加到1280萬台,終端用戶人數達到了7000萬。
此時此刻,網際網路已經羽翼豐滿,全球成千上萬個子網經天緯地,互相連線,成為名符其實的國際網際網路,大型機、小型機和個人電腦都要被它“一網打盡”。這個網路正以驚人的速度突進到全盛期,迅速把地球演變成一個小小的村落;它就像電話、電視和報紙一樣,即將成為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必需。
1995年無疑是電腦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時刻,無愧為“國際網際網路年”,它標誌著Internet時代的來臨,標誌著一個偉大的歷史轉折。
xcgxh 2008-08-15 15:39
電腦史話(69)——重建IBM
九十年代初,由於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曾經稱雄一時IBM公司幾乎陷入絕境。
從1990年到1993年連年虧損,“藍色巨人”連續虧損額達到168億美元,創下美國企業史上第二高的虧損紀錄;公司股票狂跌,下滑到史無前例的每股40美元;IBM PC機被擠出國際市場前三名,大型機中型機產品大量積壓,無人問津。事實上,已經沒有人認為這家巨型公司還有挽救的可能性,它的失敗正如它的成功一樣,甚至被商學院寫進了教科書。1993年4月1日,愚人節那天,IBM公司在紐約希爾頓飯店召開的一次非同尋常的記者招待會,宣布由郭士納(L.Gerstner)接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總裁。人們猜測,這是IBM董事會實行的“跨行業拜帥”,郭士納先生是著名的“食品大王”,原任職於美國最大的RJR食品菸草公司。
郭士納舉起了右手,似乎在表達他的決心:“讓我們重建IBM!”
坐在前排的人,都發現郭士納的右手拇指和食指有些殘缺。
這位個子不高,渾身充滿力量的男子漢,已過了50歲“知天命”的年齡。他出身於工人家庭,父母都沒有上過大學。為了讓四個孩子受高等教育,他們非常勤勉地工作,但錢總不夠花。孩提時期的郭士納經常幫助父母做家務,有一天,他給自家的草坪除草,除草機突然被卡住。好奇的小郭士納把手伸進刀口裡試探,不料機器自動恢復運轉,他的右手指被卷了進去,鮮血染紅了草地。如果換了別家的孩子,一定哭著跑回家向父母求助,可是他卻憑著超乎常人的毅力,堅持著把草割完才去醫院包紮傷口。從此,他只能用左手寫字,意志卻變得更加堅韌。
郭士納家四兄弟後來全都在企業界聲名遠揚,他本人更是出類拔萃。先在達特默斯大學攻讀工程學位, 再拿到哈佛大學的MBA,然後進入麥金西管理諮詢公司,28歲成為合伙人, 33歲升任總監, 繼而就任過數家大公司的總裁,充分顯示了管理才能和鐵的手腕。但是,IBM董事會看中郭士納的原因是他“非IBM”的 出身,只有啟用這樣的人才能革除陳規陋習,帶來與傳統徹底決裂的契機。
受命於危難之中的郭士納,頭頂著沉重的壓力走馬上任,他要改革重組IBM,動真格地實幹。郭士納一反公司傳統,半年之內果斷裁員4.5萬人。他徹底摧毀了舊的生產模式,下令停止了幾乎所有的大型電腦生產線,打爛一切不必要的罈罈罐罐。同時,在公司如此困難之際,他還調動資金新建了北卡羅那州的PC電腦生產工廠,發誓要讓IBM在PC電腦市場上重振雄威。郭士納對技術部門說:“IBM過去在封閉和專有的舞台上扮演過角色,今天,只有傻瓜才會這樣乾。”他甚至下令取消穿著藍色西裝的限制,“藍色巨人”將一改過去單色調,呈現出繽紛的色彩,不再允許老態龍鐘的慢節奏。
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1994年,IBM公司獲得了自90年代以來第一次贏利30億美元。公關部門亮出了最新的廣告詞:“無論是一大步,還是一小步,總是帶動世界的腳步”。IBM公司一大步一小步慢慢走出泥潭。
當郭士納一舉扭轉公司虧損局面以後,所做的下一件事情,就是把IBM發展牢牢定位於網際網路。1995年,郭士納首次提出“以網路為中心的計算”(簡稱NCC),進一步發展了太陽公司的“網路就是計算機”的概念。郭士納多次指出,80年代以來電腦已經走向了個人化的新階段,用戶所有的計算機,包括大型機、小型機和PC機都有可能聯結在一起構成網路,網路時代是IBM重新崛起的最好契機。
1995年6月5日,郭士納以一項大膽的舉措把電腦業界驚出一身冷汗:IBM以35億美元巨資,強行收購了蓮花(Lotus)軟體公司,他看中的就是蓮花公司那件著名的網路軟體Notes。郭士納說:“蓮花Notes將是IBM發展戰略關鍵的組成部分。”因為Notes軟體是一種“群件”,即支持一群人通過網路共同工作各種軟體的總稱,包括通訊軟體、電子表格軟體和圖形軟體等等。郭士納通過調查得知,憑藉Notes,“蓮花”控制了34%以上的企業網路市場,遙遙領先於微軟。IBM收繳到Notes,以最短的時間,從最快的捷徑突進網路,世界再也不敢輕視這家正在轉型的老牌公司。
郭士納指揮IBM千軍萬馬,向網路戰場的兩個側翼同時發動攻勢:高端大型伺服器和低端PC台式終端機、筆記本電腦;正面戰場則以工作站電腦為主攻方向。1995年,“藍色巨人”重新煥發出昔日的風彩,營業額首次突破了700億,這個數字是微軟公司的7倍,過去不景氣的PC電腦銷售額也上升了25%。郭士納用他殘缺的手挽救了世界上最大的電腦公司,它猶如一頭驚醒的睡獅,向全世界再次發出響亮的吼聲。
xcgxh 2008-08-15 15:40
電腦史話(70)——人機世紀戰
“1997年5月11日,星期一,早晨4時50分,一台名叫“深藍”的超級電腦將棋盤上的一個兵走到C4的位置時,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棋手不得不沮喪地承認自己輸了。世紀末的一場人機大戰終於以計算機的微弱優勢取勝。”
“人類最偉大的棋手”是前蘇聯西洋棋世界冠軍卡斯帕洛夫,而“深藍”(DeepBlue)卻是IBM公司研製的超級電腦,學名“AS/6000 SP大規模多用途並行處理機”。人類最偉大的象棋大師以2.5:3.5的比分敗在一台電腦手下,頓時成為萬眾關注的最熱門的新聞,僅在網際網路上就有2700萬人,絡繹不絕地前往有關站點探究。新聞媒體以挑釁性的標題不斷地發問:“深藍”戰勝是一個人,還是整個人類?連棋王都認了輸,下一次人類還將輸掉什麼?智慧輸掉了,人類還剩些什麼?
被譽為“像人一樣的機器”的“深藍”電腦,“體重”1.4噸,“身高”208厘米,綠色的底座上立著兩個黑色大柜子,共裝有32個微處理器CPU,每個CPU上又有16個協處理器,實際共裝備了32×16=512個微處理器。32個CPU都各自配置著256 MB的記憶體,儲存容量達到32×256=8192 MB。“深藍”的下棋軟體程式大約有2萬行之多,它的“思考”速度可以達到每秒2億個棋步。在下棋的過程,“深藍”高速預測當前棋局的每一種可能的下法,平均可向前預測10~12步,最多一次預測達70棋步。在它的資料庫里,儲存著100多年來優秀棋手對弈的200多萬個棋局,具有非常強大的棋力優勢。
卡斯帕洛夫在1988年大言不慚地宣稱:2000年前電腦絕不會戰勝特級象棋大師,如果有誰遇到了麻煩,儘管向他尋求“錦囊妙計”。然而,這一次居然輸給了“深藍”,卡斯帕洛夫無限感嘆地表示,仿佛有一隻“上帝之手”在暗中幫助“深藍”,他要向全人類表達自己深深的歉意。
其實,並非有什麼“上帝之手”,擊敗卡斯帕洛夫的戰績應該歸功於“深藍”設計師許峰雄博士。
“深藍之父”許峰雄出生於中國的台灣省,從小就喜歡研究各種新鮮事,特別喜歡下西洋棋,常常幻想自己研製一台會下棋的機器。他在台大電機系學習的是機械工程專業,畢業後毅然選擇到美國著名學府卡內基—梅隆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因為這所大學不僅是世界研究西洋棋的中心,而且世界第一台能夠下西洋棋的電腦就誕生在那裡。
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許峰雄見到了那台能下西洋棋的電腦,發現它只能“見招拆招”,而且速度很慢,這種設計永遠不可能戰勝人類象棋大師。從1982年開始,許峰雄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研究工作。1986年,他到台灣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講學,就在這段時間裡,他構想多年的思路逐漸清晰。許峰雄設計的第一台能下棋的電腦叫“蕊驗”。1987年,他的電腦在與其他電腦比賽中首次獲得冠軍,第二年,他把“蕊驗”升級為“深思”,第一次戰勝了西洋棋特級大師本特·拉爾森,引起了IBM公司的關注。1989年,許峰雄和他的兩名助手帶著具有250多個晶片、每秒能計算出750萬步棋的“深思”電腦,來到IBM公司的沃森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繼續向更高的目標攀登。
許峰雄的最終目標是挑戰世界冠軍,可是,就在他來到IBM公司的當年,“深思”電腦第一次與卡斯帕洛夫交手,完全抵擋不住“第一高手”的凌厲攻勢。許峰雄下決心繼續改進和完善他的機器。他鍥而不捨地攻克各種難關,甚至在餐廳吃飯和在籃球場上打球時也在思考著技術問題。
1995年,超級並行電腦“深藍”正式誕生。它沒有辜負許峰雄的期望,終於為它的“父親”實現了多年來的夙願。據說,“深藍”在那場“世紀之戰”中有好幾招“神來之手”不僅令卡斯帕洛夫,也使許峰雄本人感到驚訝萬分。最有趣的是,當卡斯帕羅夫的棋局處於不利的時候,他仍然習慣地睜大雙眼瞪著許峰雄,似乎認為他才是自己的對手,必須用目光給對方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可這次卡斯帕羅夫的“心理戰術”卻完全失去了效果,“深藍”根本不吃這一套,惹得許峰雄偷偷地笑個不停。
“深藍”戰勝了卡斯帕羅夫以後,很多人憂心忡忡,認為如果讓機器具備了人類最引以為自豪的“思想”,那么,有了思想的機器會給人類帶來危機。當人們問及許峰雄這次人機大戰的意義時,許峰雄卻持樂觀態度,他說:“實際上,‘深藍’只是一個戰勝棋王的工具,我們利用這種工具超越了人腦的極限,是為人類開闢了一個新天地。就如同電話的發明超越了人類的速度極限,縮短了人類的距離一樣。”
許峰雄博士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他開發“深藍”的最終目的是為經濟服務。目前,這台超級電腦正在全球銀行、通信、商業等各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世界也將會繼續關注許峰雄和“深藍”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