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

《中國哲學簡史》

當代大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於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受聘擔任講座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史。其英文講稿後經整理寫成《中國哲學簡史》,於1948年由美國著名出版公司麥克米蘭出版。

基本信息

作品信息

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簡史

作者: 馮友蘭
isbn: 7801872169
頁數: 302
定價: 38.00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04-01

內容簡介

當代大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於1947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受聘擔任講座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史。其英文講稿後經整理寫成《中國哲學簡史》,於1948年由美國著名出版公司麥克米蘭出版。此書一出,立即成為西方人了解和學習中國哲學的超級入門書。其後又有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譯本出版。五十多年來,該書一直是世界各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響很大。論者認為,本書是馮友蘭先生哲學與思想融鑄的結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學史專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其中充滿睿智與哲人洞見。特別是作者對現實問題的關懷,頗具“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大家風範。本書對於今日中國的讀者,不失為一本教興豐厚的議論經典。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該書沒有中文本。直到20世紀80年代,該書才由馮友蘭先生的學生第一次根據英文本譯成中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於1985年出版。中文本首版印刷十萬冊,很快售罄,成為當時學術界的暢銷書。

作者簡介

《中國哲學簡史》
《中國哲學簡史》
馮友蘭(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南陽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預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里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1952年後一直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1923年夏,馮友蘭以《人生理想之比較研究》(又名《天人損益論》)順利通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答辯,獲哲學博士學位。是年秋回國後,沿博士論文方向寫成《一種人生觀》。1924年又寫成《人生哲學》,作為高中教材之用,在這本書中,馮友蘭確立了其新實在主義的哲學信仰,並開始把新實在主義同程朱理學結合起來。在燕京大學任教期間,馮友蘭講授中國哲學史,分別於1931年、1934年完成《中國哲學史》上、下冊,後作為大學教材,為中國哲學史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從1939年到1946年7年間馮友蘭連續出版了六本書,稱為“貞元之際所著書”:《新理學》(1937)、《新世訓》(1940)、《新事論》(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通過“貞元六書”,馮友蘭創立了新理學思想體系,使他成為中國當時影響最大的哲學家。

文摘

自序  小史者,非徒巨著之節略,姓名、學派之清單也。譬猶畫圖,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惟其如是,讀其書者,乃覺擇焉雖精而語焉猶詳也。 本書英文原版出版時,中文名為《中國哲學小史》,但1933年商務印書館曾出版著者另一本《中國哲學小史》,作為萬有文庫百科小叢書之一。因此,著者將本書定名為《中國哲學簡史》。歷稽載籍,良史必有三長:才,學,識。學者,史料精熟也;識者,選材精當也;才者,文筆精妙也。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學,而其識其才,較之學術巨著尤為需要。  余著此書,於史料選材,亦既勉竭綿薄矣,復得借重布德博士(DerkBodde)之文才,何幸如之。西方讀者,倘覺此書易曉,娓娓可讀,博士與有力焉;選材編排,博士亦每有建議。  本書小史耳,研究中國哲學,以為導引可也。欲知其詳,尚有拙著大《中國哲學史》,亦承布德博士英譯;又有近作《新原道》,已承牛津大學休士先生(E.R.Hughes)英譯;可供參閱。本書所引中國原著,每亦借用二君之英譯文,書此志謝。 一九四六至四七年,余於賓夕凡尼亞大學任訪問教授,因著此書。此行承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乘此書出版之際,致以謝意。該校東方學系師生諸君之合作、鼓勵,亦所感謝;該系中文副教授布德博士,尤所感謝。國會圖書館亞洲部主任恆慕義先生(A.W.Hummel)為此書安排出版,亦致謝意。 馮 友 蘭 一九四七年六月於 賓夕凡尼亞大學

媒體評論

馮友蘭
馮友蘭
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的生命燈塔的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簡史》。
——韓國史上第一位女總統朴槿惠
中國人了解、學習、研究中國哲學,馮友蘭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中國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著名國際問題專家李慎之
中國哲學裡,我推薦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部頭很小,講中國哲學發展的基本過程和問題。它本來是寫給美國人的,非常通俗易懂。對於所學專業不是哲學的學生是最基本的。在世界上還沒有見過第二本這樣的書。
——著名學者、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
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是非常重要的書。
——全國政協前新聞發言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趙啟正

前言

小史者,非徒巨著之節略,姓名、學派之清單也。譬猶畫圖,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唯其如是,讀其書者,乃覺擇焉雖精而語焉猶詳也。
歷稽載籍,良史必有三長:才、學、識。學者,史料精熟也;識者,選材精當也;才者,文筆精妙也。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學,而其識其才,較之學術巨著尤為需要。
余著此書,於史料選材,亦既勉竭綿薄矣,復得借重布德博士(DerkBodde)之文才,何幸如之。西方讀者,倘覺此書易曉,娓娓可讀,博士與有力焉;選材編排,博士亦每有建議。
本書小史耳,研究中國哲學,以為導引可也。欲知其詳,尚有拙著大《中國哲學史》,亦承布德博士英譯;又有近作《新原道》,已承牛津大學休士先生(E.RHughes)英譯;可供參閱。本書所引中國原著,每亦借用二君之英譯文,書此志謝。

精彩書摘

墨家的社會背景
在周代,天子、諸侯、封建主都有他們的軍事專家。當時軍隊的骨幹,由世襲的武士組成。隨著周代後期封建制度的解體,這些武士專家喪失了爵位,流散各地,誰雇用他們就為誰服務,以此為生。這種人被稱為“遊俠”,《史記》說他們“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遊俠列傳》)。這些都是他們的職業道德。大部分的墨學就是這種道德的發揮。在中國歷史上,儒和俠都源出於依附貴族“家”的專家,他們本身都是上層階級的分子。到了後來,儒仍然大都出身於上層或中層階級;而俠則不然,更多的是出身於下層階級。在古代,禮樂之類的社會活動完全限於貴族;所以從平民的觀點看來,禮樂之類都是奢侈品,毫無實用價值。墨子和墨家,正是從這個觀點,來批判傳統制度及其辯護者孔子和儒家。這種批判,加上對他們本階級的職業道德的發揮和辯護,就構成墨家哲學的核心。墨子及其門徒出身於俠,這個論斷有充分的證據。從《墨子》以及同時代的其他文獻,我們知道,墨者組成一個能夠進行軍事行動的團體,紀律極為嚴格。這個團體的首領稱為“巨子”,對於所有成員具有決定生死的權威。墨子就是這個團體的第一任巨子,他領導門徒實際進行的軍事行動至少有一次,就是宋國受到鄰國楚國侵略威脅的時候,他們為宋國準備了軍事防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