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名:中藥學(中級)作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01889
出版日期:2011-1-1
定價:140元
圖書簡介
《中藥學(中級)》是2006年版《全國臨床中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中藥學中醫護理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與指南》之一,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編寫。其內容涵蓋臨床中醫、中西醫結合、中藥、中醫護理16個專業、49個考試科目(其中,臨床中藥學專業按中級、初級師、初級士三個層次,臨床中醫護理專業按中級、初級師兩個層次分別編輯成冊),是考生複習備考的參考用書。
部分章節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學,是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診療手段的醫學科學。中醫學理論,是以研究和闡發中醫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遵循中醫學的邏輯思維所推演的科學結論《即科學規律》構成的醫學體系。
第一單元 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一、理論體系的形成
中醫薊學理論形成於先秦兩漢時期。而《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的成書。是其形成的標誌。這些醫藥學著作,分別從中醫基礎理論、臨床辨證、治療法則,以及藥物等方面。為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古代解剖知識為基礎
《黃帝內經》較系統地闡述了人體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病因病機,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養生、防治等方面的內容,確立了中醫藥學理論的基本框架。 《內經》首先運用了“解剖”的方法。提出了解剖學概念,並將解剖技術運用於醫學研究,成為中醫薊學理論形成的主要條件之一。如《靈樞》指出: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內經》所載的人體骨骼、血脈長度、內臟器官大小和容量等,基本符合人體的實際情況。這些認識在某些方面雖然大多仍是巨觀的表層觀察,有一定局限性,但為藏象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形態學的基礎。
(二)疾病認識和治療經驗的積累
古代長期醫療實踐用藥經驗的積累和反覆驗證,為中醫藥學理論和臨床方藥套用體系打下了豐厚的基礎.如<五十二病方》記載病證52種,藥物247種;十三經中記載病證180餘種;《山海經》記載疾病38種,藥物一百多種;<傷寒雜病論》進一步總結前人臨床醫學成就,確定了臨床辨證論治及理法方藥的醫學實踐體系;《神農本草經》載藥365種,集東漢以前藥物學研究和實踐經驗之大成,成為中藥學發展的奠基之作,並大多數為藥典所收載。
圖書目錄
中藥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中級)
中醫基礎理論
中藥學
方劑學
中藥化學
中藥藥理學
中藥鑑定學
中藥炮製學
中藥調劑學
中藥藥劑學
藥事管理學
中藥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指南(中級)
中醫基礎理論
中藥學
方劑學
中藥化學
中藥藥理學
中藥鑑定學
中藥炮製學
中藥調劑學
中藥藥劑學
藥事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