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伯良

麥伯良

麥伯良先生是中國貨櫃工業的第一代工程師,作為恢復聯考制度後的第一屆大學生,畢業後在中集公司工作至今。他從技術員做起,一步一個腳印,靠出色的業績和堅忍不拔的毅力,逐漸走上公司的領導崗位,並於1992年被董事會聘任為公司總經理,在他的帶領下,公司由一家曾經瀕臨倒閉的小廠發展成為初步具備世界級地位的中國企業。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學歷:大學

專業:機械工程系

行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麥伯良 麥伯良

個人榮譽

《財富》2012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排行榜,麥伯良排名第37位。

2013福布斯中國A股上市公司CEO薪酬榜排名第二,僅次於郁亮 。

個人簡介

人物麥伯良--中集集團總裁從最初的差點兒破產清算,到連續六年,中集穩坐世界貨櫃大王地位,深市傳統績優股,市場份額占據1/3以上。海外接單從區區百台起步,抓住全球貨櫃製造中心向中國轉移的機會,打敗日本韓國企業,成就“中國製造”優勢。嚴格管理,成本控制走在價格下滑的前面。1959年1月出生,廣東肇慶市人。1978年3月-1982年1月就讀於華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1982至1987年6月間歷任中國國際海運貨櫃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員、工程師、生產技術部經理;1987年7月至1990年5月:中國國際海運貨櫃股份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1990年5月至1992年2月:中國國際海運貨櫃股份有限公司,任代總經理;1992年2月至今: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任總裁。

經歷

麥伯良從90年代初期開始,他預見到貨櫃製造行業向中國轉移的趨勢,果斷把握行業歷史性機遇,策劃並實施了一系列兼併收購行動,在大連、天津、青島、南通、上海、深圳、江門等地建立了11個生產基地,使公司發展成為輻射中國沿海港口的具有全方位生產服務格局,成為全球範圍內唯一能夠生產乾貨箱、冷藏箱、特種箱三大系列100多個品種、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造箱集團,世界市場占有率達38%,取得產銷量全球第一的業績,並把這一記錄保持至今。他的突出業績獲得了國際貨櫃製造界和國際航運界的矚目和認可,多次應邀出席一年一度的“國際多式聯運年會”並發表主題演講。2001年取得了每股收益列深、滬兩市第一的優秀業績。2002年3月,應中央電視台邀請出席“對話”節目,成為“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系列對話的首位嘉賓,國家經貿委、國家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的有關領導、專家應邀出席。該節目在“兩會”期間播出以及加播後,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2002年4月,應“世界經濟論壇”的邀請,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企業高峰會”並發表了“入世的挑戰,中國企業家如何面對?”的主題演講,獲得與會企業家們的高度讚譽。國家行政學院、中歐管理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著名學府多次邀請他前往講學授課。麥伯良同志還兼任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中國物流協會副會長;中國貨櫃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廣東省深圳市機械行業協會會長等職。

公司簡介

中集集團主要經營現代交通運輸裝備製造和銷售服務,產品包括乾貨、冷藏及特種貨櫃、廂式半掛車、機場設備及其它交通運輸設備的設計、製造和銷售。公司成立於1980年,是中國最早的貨櫃專業生產廠之一。1982年9月正式投產,1987年公司進行重組。1994年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1995年公司以集團架構運作。集團總部設在深圳經濟特區。目前在中國及海外擁有二十餘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現有員工一萬三千人。自1996年以來,中集貨櫃產銷量一直居全球第一位。中集集團建立了輻射中國沿海的生產服務格局,在深圳、新會、上海、南通、青島、天津、大連等地建立了生產基地,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通過“集中市場、分布研發、分布製造”的體系形成具有世界水準的技術創新研發體系,憑藉高素質的市場行銷能力、卓有成效的成本控制能力、規範實用的質量保證體系,中集集團目前成為全球唯一能夠提供三大系列、一百多個品種貨櫃產品和其他物流裝備,並對所有品種提供設計、製造、維護等“一站式”服務的企業。作為業界領先企業,中集的客戶包括全球最知名的船公司和租箱公司。進入21世紀,中集集團明確了“為現代化交通運輸提供裝備和服務”的發展戰略。建立和並行發展三個層面的業務:①現有核心業務——貨櫃業務,重點是通過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和加強內涵最佳化,利用中國的低成本製造優勢,發揮本集團的核心競爭能力優勢,鞏固和提升市場。②擴展新業務,迅速進入廂式半掛車領域,把世界先進的陸路交通運輸方式引入中國,並為全球提供一流的陸路運輸裝備。③現代化交通運輸裝備及服務行業中有生命力的、符合公司戰略定位而且適合五年以後進入並有能力整合全行業的業務。中集集團居2001年中國出口額最大的200家企業中第15名,(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合作貿部評選);“2000至2001年度中國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資企業”中集集團榮居第11位(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評選);“2000中國最大1000家企業(集團)營業收入第70名”(中國統計局中國行業信息發布中心發布)。;“2001年中國外商投資10大高出口創匯企業”(中國外商投資協會評選);2002年中國名牌企業16強之一(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推選);2002年中國最受讚賞的外商投資企業(《福布期》雜誌評選);被評為“2001年十佳心中藍籌股”(上海東方廣播電台金融頻道發起,多家媒體評選),連續4年被評選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上市公司”(亞商和《中國證券報》評選)。

在中集

灰道的智慧

麥伯良 麥伯良

“在歐美國家辦企業,紅道(禁行區)和綠道(通行區)的區別比較清楚,中間不清楚的灰道(不明確的區域)比較窄。而在中國,灰道太大,很難不走灰道。而要在灰道上走下去或者取得成功就需要一種進取的精神、智慧和技巧。”這是麥伯良針對管理中外公司的不同所作的一個精妙比喻。

作為世界貨櫃產業的領軍者,麥伯良從來不把任何一家企業看作是自己的競爭對手。而是把世界上的好企業都當作自己的標桿。成為一家“世界級的企業”,麥伯良給自己定下的時間表是15年。他說,如果有一天,他的能力已經不能帶領大家往前沖了,他會自動向董事會請求下課。

這或許是他內心的真實想法,也或許是他面對記者的有意刁難表現出的“以退為進”的智慧。不管怎樣,我們相信,從不會錯失任何機會的麥伯良在任何領域都能成功——即便是在10年之後的飛機製造業。

構建全球化營運體系打造和諧發展企業

跨國併購與和諧發展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要求。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中國企業的不斷成熟,如今不僅是外國企業到中國來併購、中國企業到國外去併購的案例也在不斷增加,這其實是從不同方面說明了中國經濟的開放和發展、從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國是經濟全球化浪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這裡,我想結合中集集團的親身實踐,講講作為一個中國企業,我們是如何藉助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融合發展的大好時機,尋求構建自己的全球化營運體系的。這篇文章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中集集團在跨國發展方面的主要歷程;二是我們對跨國發展的理解及在該過程中收穫的一些體會。

跨國發展

中集集團的“國際化”基因是與生俱來的,自1980年創立伊始,中集集團就確立了外向型的經營戰略,從第一台貨櫃生產下線,到2006年公司實現年出口銷售額超過40億美元,中集在全世界(包括中國)擁有了40餘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在北美等地建立了生產基地和銷售服務網路。

中集集團過去將近27年的發展歷程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通過國際貿易將產品銷往全球,成為“國際化”企業

截至2006年底,中集集團的海關出口統計年出口額超過40億美元,累計出口總額超過160億美元,其中:

貨櫃是中集集團的第一個冠軍產品,產品遍及北美、歐洲、亞洲等全球主要的海陸物流系統,是全球唯一能夠提供貨櫃全系列產品的供應商。

車輛產業只用了短短4年的時間,就向北美、日本、澳洲銷售了近10萬輛半掛車,成為中集集團產品序列中新的冠軍產品。

旅客登機橋是中集集團的又一個冠軍產品。在座的各位領導和來賓都有可能通過中集集團製造的旅客登機橋登上開往全球各地的航班。在法國巴黎的戴高樂機場,世界民用航空的“巨無霸”——空中客車A380使用的就是中集集團製造的登機橋。

第二階段、構建全球化營運體系,實現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最佳整合,成為“跨國企業”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集集團注意到世界貨櫃生產製造向中國轉移的趨勢,逐步構建起了自己的全球化營運體系:

中外合資

中集實施了一系列兼併收購計畫,全面收購了韓國現代的貨櫃業務,並通過轉讓股份、合資等方式,吸引日本、德國、丹麥等外資參股,集團11個貨櫃生產企業中有9個外資參股,既保持了以我方為主導,又可在國際合作中吸收外方的國際經營管理經驗。

資源採購

國際化資源採購。中集運用供應商評價體系和供應鏈管理方法,在世界範圍建立起了一個穩定、及時和確保“質優價廉”的採購體系,有近50%的主要生產原材料由國際供應商提供。

客戶服務

國際化客戶服務。有著“國際海運貴族俱樂部”之稱的全球前十大貨櫃航運公司和租賃公司都是中集集團的長期客戶。

技術發展

全面領先的技術發展。中集集團以全面而優秀的技術服務,在貨櫃技術開發領域確立了難以動搖的主導地位,中集已經成為全球唯一能夠提供三大系列、一百多個貨櫃產品和對所有品種提供設計、製造、維護等“一站式”服務的企業。

融資

國際化融資。中集集團與全球16家最主要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發展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建立了良好的國際資本市場信譽。

人力資源

中集集團已經擁有一支由國內精英、海歸人才、外籍人士組成的,完全覆蓋管理、技術、市場和服務各個領域,熟悉國際慣例、了解國際運營的國際化運營管理人才團隊。無論是在深圳總部、澳洲公司、還是北美公司,都可以看到不同語言、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中集員工在一起工作。

第三階段、打造全球品牌,爭取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公司”

2002年以來,中集集團確立了以“中美互動戰略構想”為標誌的海外拓展戰略規劃,以中集集團“CIMC”在全球物流運輸業的品牌優勢為基礎,利用中集集團對製造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和國際化運營平台,以海外併購為手段,組建國際化營運的跨國企業架構,以力爭使中集集團儘快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公司”。

2003年,中集集團在美國完成了對北美排名第8位的半掛車製造廠商HPAMonon公司的併購,更名為VanguardNational。2004年開始,中集集團向美國派出管理團隊、技術人員,輸出包含中國優勢和特色的製造業管理經驗,共享中集集團國際化運營平台,形成中美互動的製造業全球營運模式。

2005年該公司從長期虧損轉為贏利,2006年該公司完成廂式半掛車生產8000輛,銷售額近2億美元,已進入北美行業排名前5位。同時,中集集團車輛產業2006年完成向北美出口4.2萬輛半掛車,中集集團已成為北美市場銷量第一的半掛車供應商。

在“中美互動戰略構想”實施的同時,中集集團又開始了“中歐互動運營模式”的探索,以抓住歐洲傳統製造業向外擴散轉移的機遇,充分發揮中集集團“CIMC”在製造業領域的品牌優勢和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同時引進國外高端產品和技術,提升中集集團的產品結構和國際競爭力,拓寬市場渠道和服務網路,打造世界級的中集品牌。

收穫和體會

回顧中集集團的發展歷程,我們有幾點體會和大家分享:

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個企業運營體系全面再造的過程,不僅僅包括做成幾筆國際貿易、完成幾個海外銷售大訂單,或者是在海外投資建設幾個工廠、設幾個辦事處,或者完成一兩件轟動的海外併購,“全球化”的實質是“構建全球化的運營體系、打造世界級的領先企業”。

最近有一本暢銷書叫做《世界是平的》,裡面指出了全球化趨勢的種種現象,也提出了一個觀點“全球化的趨勢必將對現有的商業模式、企業組織機構和業務流程產生巨大變革……”,企業將在一個“變平”的世界中成長——從一個立足本土、以在國際競爭中獲利為目的的“國際化企業”,到由位於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公司分支機構和部門獨立的為企業貢獻價值的“跨國企業”,最後成長為充分利用全球地區優勢、在整合為全球分工又合作統一企業架構下的“全球化”企業。

確實,當今世界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信息共享、現代交通的便捷快速、生產外包和離岸經營模式的完善和普及、社會分工的專業化,原有的全球產業格局已經被“碾平”,全球市場和中國市場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企業已經沒有所謂“國際化”與“本土化”的選擇,全球市場已經成為遍及全世界的供應鏈和區域性優勢產業集群的組合,企業間的競爭成為獲取全球產業資源的競賽。

“全球化”對中集集團而言,就是在保持中國產業工人群體優勢、製造成本優勢和中集先進制造業管理經驗的前提下,尋求全球最佳的產業資源和市場資源,構建全球化的企業運營體系,打造世界級的領先企業。

跨國併購

任何企業的全球化發展都不會一蹴而就,必須要經過創業階段、積累階段,最後才有可能“走出去”,實現成功的跨國併購。同時,即使經過了創業和積累,企業有了一定的行業知名度、產業優勢和外匯資金積累,跨國併購也決非心血來潮的一時衝動,而是長期國際化戰略規劃的執行與體現,是企業未來的全球化生存方式。以我們的觀點來看,中國企業進行跨國併購的時候,手裡要掌握幾樣“硬通貨”:

1)國際化的管理基礎——擁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掌控全球供應鏈、跨國協同研發與製造模式、全球市場渠道、全球客戶服務網路和國際資金鍊體系。

2)全球化的商業模式——擁有成功的本土市場運營經驗和成熟的國際市場品牌形象,擁有可滿足全球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3)國際化的人才儲備——擁有一批具有全球視野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國際化人才,特別是高層管理人才。

4)殷實的資本儲備——現代商業社會是以資本為紐帶的,從某種角度講全球產業鏈就是全球資源鏈,因此,跨國併購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是以資金鍊為基礎的。

5)豐富的知識儲備——信息不對稱是全球化的商業社會的最主要特徵之一,忽視一個法律條文、錯過一條專利信息、忘記一個文化禁忌都可能導致一個幾億美元的海外項目失敗,對全球產業趨勢和商業背景的充分研究是跨國併購成功的必要前提。

3.技術創新是掌握全球市場話語權的金鑰匙

中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由於缺乏原創性專利,被國外企業阻擊,技術創新才是掌握全球市場話語權的金鑰匙。沒有世界級的技術研發能力,不吸收全球的先進技術,就不可能生產出世界先進水平的產品,就不可能打造出世界級企業。

正是基於以上認識,中集集團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在技術創新領域的話語權:

2000年,中集集團獲得英國UBHI的罐箱生產技術,由此進入全球罐式貨櫃主流製造商行業。

2003年,中集集團推出以速生桉樹為主材的環保膠合木地板,很快獲得貨櫃客戶的認證。

2004年,中集集團獲得英國CSC公司摺疊箱關鍵專利,中集特種貨櫃由此很快形成一個新的世界第一產品。

2005年,中集集團與德國Waggonbau公司簽訂最終轉讓協定,獲得除中集自主開發11項專利之外的77項冷箱專利,徹底掌控冷藏貨櫃領域全部技術體系。

2006年,中集集團技術專家第四次參加國際貨櫃標準會議,是中國唯一的企業代表。

2006年6月,中集集團與美國通用電器(GE)聯合研製的“智慧型安全貨櫃”項目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該項目提出專利申請72項,中集集團成為下一代貨櫃技術的原始創新成員。

中集集團沿著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三位一體的自主創新路徑,在貨櫃、登機橋、道路車輛等集團全球化產業領域自主申請國內外專利800多項,原創性的發明專利達到200多項。

4.承諾和信任是跨文化和諧發展的融合劑

跨國併購是勇敢者的遊戲,海外併購的成功,國際化運營平台管理的最大挑戰——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融合和融洽的工作,能否發揮不同文化下業務單元各自最閃亮的部分,而不是相互磨蝕和抵消。

兩個例子

中集集團北美併購項目位於美國中部的印第安納州的MONON小鎮,在一個人口僅僅1800人的小鎮上,中集集團Vanguard工廠的雇員占到這個小鎮總人口的四分之一,竟然沒有超市,卻有4座教堂,4個基督教派。

中集集團歐洲的併購項目Burg有一間工廠位於比利時,當地居民以法語為主要語言,車間技術工人主要使用德語,而管理和銷售卻以荷蘭語和英語為主。

這兩個項目代表了中集集團“走出去”的文化困境,一個公司有4個教派,而另一個公司卻需要4種工作語言,文化的融合成為海外併購成功的關鍵。

沒有任何訣竅可以跨越文化的差異,中集的做法一是堅守承諾,以“信用”換取“信任”;二是包容中適當整合,任何文化都必須在認同中集企業文化的前提下自我調整,一切最後以全球運營體系的成功為標準。

中集集團北美項目新公司的名字“Vanguard”是在廣泛徵集美國員工的意見後確定的,商標圖案也是中美共同設計的,結果產品新形象一推出市場就得到普遍認同。

政府支持

中集集團的海外併購過程總體上是順利的,但是其中也暗含著一波三折,如中集在歐洲的併購項目就遭遇了歐盟的反壟斷調查,冗長的調查過程使該項目嚴重滯後。

中國其它行業的企業也遭遇過類似經歷。我們認為,跨國併購是企業的競爭行為,更是國家競爭力的具體體現。近年來,中國政府已經在放開外匯管制政策、加快涉外投資審批程式等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為企業提供了不斷完善的政策環境。目前,中集感受最迫切的是:

1)政府應為企業提供一個信息平台或機構,使企業在進行跨國併購時能對相關國家的政治經濟形勢、巨觀投資環境等信息有所了解,以幫助企業防範潛在的風險,能在發生貿易爭端時提供權威的第三方意見,及能與對方的官方機構對等溝通。

2)希望政府構建一系列政策促進體系,積極研究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實施跨國併購戰略的財稅政策、審批制度、法律法規等,進一步發揮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作用,加大信貸支持。

3)希望政府不斷完善《反壟斷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在中國企業“走出去”與外國巨頭“走進來”之間尋求對等和制衡,使中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有機會獲得話語權。

4)進一步簡化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投資審批程式。

老戰友

在中集,麥伯良已經是“五朝元老”,由於工作變動,中集已經換了五任董事長,但是麥伯良一直沒有動。在這裡,我們不去分析麥伯良的歷史地位和他在中集的權威,僅僅從對中集的推動力來看,麥伯良便有他一直乾到底的理由。

對於變革,麥伯良認為最難的地方還是人。“目前對於改革,我感覺中集有一點是比較難的。關於理想,他們大部分嘴巴上都是跟我保持一致,但是有一些人已經跟不上了,已經貪圖安樂、安於現狀了。吃得好,有車,有房子,過的是比較舒心了,改變對他們來說是比較難的。所以下一步很可能在感情跟企業發展方面會有一個較量。現在我已經想好了,肯定是以中集的事業為前提,以企業利益為評判的依據,然後以結果來導引。你嘴巴不要說得那么好,我要看的是實際效果,如果你達不到實際的效果,那我只好對不起了。老朋友、老戰友我已經跟他們講清楚了這個事情,我是身在其位,不得不這么做,你們好自為之,不要怪我。我知道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讓一批老戰友退出,離開領導崗位。否則的話,我們的團隊就不能始終保持充沛的活力,這說起來比較容易,做起來是比較難的。”

“除非我不幹了,我一天在這個崗位上,我就要對中集的事業負責。”

記者相信麥伯良所說的鞠躬盡瘁,同時也相信麥伯良改革的魄力,但是如果我們反觀歷史上開國之君的繼任者,便會令我們有另一種擔心:麥伯良之後還有誰?誰會將麥伯良的變革順利進行下去?也許正像麥伯良說的:“我覺得不用去擔心這個問題。起碼我今天還是40多歲。現在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說這個問題我現在還沒有考慮,確實是沒有考慮。”

不久前,張瑞敏講過一段話,“我們(中國企業)和他們(百年跨國企業)之間有非常大的差距,這不僅僅是差在一百年,而是一百年後他們仍然在成長,仍然有競爭力。這種差距決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如何解決這種差距,也是擺在已經取得了世界第一的中集面前的挑戰

世界第一

作為恢復聯考制度後的第一屆大學生,麥伯良於1982年畢業後進入位於深圳蛇口的中集公司工作,擔任公司技術員。中集於1980年由香港的中資機構招商局集團與丹麥寶隆洋行合資興建,雙方各占50%的股份,經營權歸丹麥方面。由於改革開放之國中西文化間的差異,導致中外雙方在管理理念上出現了衝突,公司經營不善,到1986年,註冊資本300萬美元幾乎全部虧光。當時,招商局對是否關閉中集進行了詳細的討論,鑒於中集處於蛇口這塊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出於政治原因,招商局最終提出了對中集進行“內部清盤”的決議:保留中集,由麥伯良“主刀”進行大裁員,當時中集從330人銳減到59人。

裁員後的中集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要“活下來”。當時的中集,根本不是在生產貨櫃,也沒有貨櫃可以生產,為了賺一點工錢,能夠養活企業,馬路圍欄、家裝的鐵門、鐵窗等都乾過,以後逐漸過渡到做一些高檔次業務,如沙角電廠、大亞灣核電站、香港西區走廊、海底隧道等一些大項目的鋼鐵工程。

麥伯良當時負責各項工程的總調度,同時還兼做質檢員,在沙角電廠曾流下過麥伯良的血。據麥伯良回憶說,“沙角發電廠建設的時候,有個煤碼頭,我們就做煤碼頭的鐵圍欄,碗口粗細,很多。我記得在車間裡排列了一長溜,發貨了我就去檢查。在檢查的時候,我們有一個老兄開著叉車裝貨,‘嘭’地一聲撞到了圍欄,一溜圍欄都倒下了,當時我根本就沒有地方退,比較幸運的是只軋到小腿,扎斷了兩個腳趾。”

“第二天我們的調度會就搬到醫院去開了,因為只有我一個人清楚,哪一張契約,哪一個班組,什麼進度,什麼時候要求交貨,要注意一些什麼問題等等情況全部在我一個人的腦袋裡。我在醫院住了幾天后,我們的司機(後來成為南方中集總經理),他每天到我家裡背我上班,背我去辦公室,在辦公室里我這個腿就這么吊起來。”

1987年,中集開始重組,中遠集團的進入為中集帶來了大批的貨櫃訂單,從此中集步入世界貨櫃市場。“1987年我當副總主管業務,一直到1991年我當總經理,就開始立志要當業界的第一。1992年開始內部股份制改組,1994年上市;1996年的時候我們已經打敗韓國企業,做到產量上的世界第一了;那么到了2001年,我們認為已經真正地做到了世界第一,因為在品種、技術、行銷、管理和其他方面都做到了世界第一;到了今天,我們已經引領了世界貨櫃發展潮流。”

剖析中集打敗韓國企業成為世界第一的原因,麥伯良認為:“我覺得韓國企業錯就錯在當時把價格抬高了,定價上出了問題,使得中國、東南亞看到貨櫃製造業有利可圖,在三年之內一下子建了 60多個工廠出來。一出來,他們的企業就傻了。這就是韓國企業最大的一個錯誤,但貨櫃製造中心轉移到中國和其他地區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潮流,如果他們當時不是這么做,也就最多晚幾年,但絕對救不了他們;第二,他們對這個行業轉移到中國的速度判斷錯誤,而我們把握了機遇,踩準了節拍,他們在行動上慢了兩年,結果他們已經追不上我了。”

在麥伯良的戰略分析之外,中集的成本控制也是相當出色的,這也是中集奪取第一的法寶之一。據統計,從1996 年至2000年的5年裡,中集單位產品材料成本降低了33%,中集貨櫃產品的總成本比全行業平均成本水平低了50-100美元,正是這50—100美元,確保了中集在貨櫃價格下滑的大趨勢下依然占有絕對的市場競爭優勢。

在麥伯良心中有兩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一件是中集成為世界第一,另一件則是中集的團隊。麥伯良曾經公開坦言自己之所以沒有離開中集,很大程度的原因是難以割捨中集的團隊。“中集很多中層幹部是那時的59個人之一。麥伯良常常說起一句話叫做:“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中集的團隊至今沒有一個人出現大問題,這令麥伯良感到欣慰。除了常常講到的“人生觀”教育,中集標準鮮明的激勵機制和審計制度也為團隊的良好素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集的激勵機制可以歸納為在統一標準下倡導一種不平衡機制。“中集提倡的就是不封頂,不保底,幹得好,我們高的有一百萬。”中集有一個考核指標體系,平均兩年進行一次審計,審計結果和會計師的結果一致,麥伯良堅決兌現獎金,“如果算出來零就是零,一百萬就是一百萬,我們不會去刻意強求這種平衡。我是有意製造這種不平衡。”

麥伯良在中集的管理是一種強勢管理下的內部公平競爭。在中集,各個子公司的總經理福利待遇都是標準化的。車、電腦、手機、旅遊、出差床位、酒店級別、年終獎提成比例等等都列得清清楚楚,所有標準都被卡死,同時在審計的時候要查這些,如果多拿就算違規。而所有這些,麥伯良都歸結為一點:“我們叫做‘簡單明確’。這樣,你就不用想那些歪門邪道,我儘量給他們營造一個寬鬆、愉快的環境。”麥伯良在領導班子會議上曾經講過:“如果你們都不自覺,自我管理差,那你說我該怎么辦,你們如果坐我這個位置能怎么辦?我只能對你們管得死一點,沒有別的招,如果你們都加強了自我管理,我的管理就簡單了,這是一個因果關係。”

麥伯良對自己的管理評價道:“我覺得十幾年來我的管理不能說無懈可擊,但是大家已經認同了。這樣我的管理制度就簡單了,因為我假設的前提不一樣了,我的幹部隊伍是自覺的、健康的,有正確人生觀的,自我管理能力都是有一定水平的。有這樣一個假設前提,我們的管理制度就簡單了,運作效率也就提升了。”為了加強管理,麥伯良憑藉中集集團強大的信息管理平台做出一個“績效看板”,將各個公司的費用消耗一一詳細列出,“我都給你們公開,也不批評誰,就讓這些老總們自己看。”

“識人”是麥伯良感到的最大難題,“說心裡話,不了解的人,我不敢重用,不相信的人我更不敢重用,從了解到信任是需要時間的。第一印象有了感覺,你開始去認同,我給你一個機會,這個機會絕對不會是非常重要的職位,至多是一個輔助的位置,讓你表現一下,然後通過一些事情來認識這人是不是有貪念,這個人處事態度和人生觀怎么樣;遇到大事,是慌裡慌張還是冷靜地思考,這個是最難的。一個企業不能發展,受這個因素的制約比較多。你不了解的幹部你不敢重用,否則的話他跟你一出去就被打死了。”

麥伯良在管理人員的選拔上有自己的一套辦法,“我的以人為本,不是停留在嘴巴上,是要落到實處,就是根據人家的願望,結合企業的發展,使他的職業生涯和企業發展結合起來。我的方法就是一定要跟他們溝通,徵求他們意見,而且這個決定是你的決定,不是我的決定,我只是告訴你我可以給你一個機會,你選擇不選擇自己決定,我不負責。”

在麥伯良的領導下,中集集團已成為中國上市公司的佼佼者,連續4年被評為“中國上市公司50強”,並被評為“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的百家上市公司第一名”。

2001年取得了每股收益列深、滬兩市第一的優秀業績。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創辦於2000年,主辦方是中央電視台,每年一屆。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旨在以人物為線索和載體,梳理每一年度中國經濟發展的脈絡與走向,具有中國經濟晴雨表的作用。
年度獲獎者名單
2000年度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 柳傳志
中國網路通信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田溯寧
海爾集團執行長 張瑞敏
萬科集團董事長 王石
東方集團董事局主席 張宏偉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彭作義(已故)
海信集團董事長 周厚健
金山集團董事長 求伯君
中國證監會首席顧問 梁定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敬璉
2001年度巨人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史玉柱
招商銀行行長 馬蔚華
香港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寧高寧
海爾集團執行長 張瑞敏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行
北京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文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敬璉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裁 衛留成
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 魯冠球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倪潤峰
年度人物大獎 :吳敬璉
公眾人物大獎 :張瑞敏
2002年度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 李毅中
上海寶鋼集團公司總經理 謝企華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賢足
春蘭(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 陶建幸
中國一汽集團公司總經理 竺延風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 張維迎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浙江正泰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南存輝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 劉姝威
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宗慶後
年度社會公益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 邵逸夫
年度創新獎: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2003年度網易創始人及首席架構執行官 丁磊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牛根生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 龍永圖
UT斯達康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吳鷹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張慶偉
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 苗圩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唐運祥
溫州日豐打火機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髮靜
年度人物大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張慶偉
年度新銳獎: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陳天橋
年度社會公益獎:重慶市雲陽縣人和鎮農民 熊德明
2004年度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CEO 馬雲
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麥伯良
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李金華
TCL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郭廣昌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楊元慶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總裁 胡茂元
中興通訊董事長 侯為貴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總經理 王憲章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周小川
年度人物大獎: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李金華
年度新銳獎: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總裁兼CEO 馬化騰
年度社會公益獎:中國消費者協會(集體)
2005年度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潘剛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厚健
濰柴動力董事長 譚旭光
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 王健林
百度董事長兼CEO 李彥宏
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中翰
奇瑞汽車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尹同耀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穩根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 傅成玉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 魏家福
年度人物大獎: 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中翰
社會公益獎 :北京地球村主任 廖曉義
2006年度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尚福林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家祥
玖龍紙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茵[中國女富豪]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姜建清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施正榮
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董明珠
蘇寧電器集團董事長 張近東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及執行合伙人 沈南鵬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高德康
特別榮譽獎: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李嘉誠
年度創新獎:北京華旗資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馮軍
年度人物公益獎: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副秘書長 哈希·扎西多傑
2007年度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 陳紹鵬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金志國
中國移動通信公司總經理 王建宙
深圳研祥智慧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陳志列
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房有
中國鋁業公司總經理 肖亞慶
中國化工集團總經理 任建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 李長江
中國博奇環保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兼CEO 白雲峰
投資中國貢獻獎:國際數據集團IDG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 麥戈文
年度創新獎:深圳研祥智慧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陳志列
社會公益獎:青藏鐵路總設計師 李金城
年度人物終身榮譽大獎: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2008年度年度人物大獎:
斯澤夫(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總經理)
陳游標(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
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林毅夫(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馬興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李寧(李寧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新禮(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蔣錫培(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韓三平(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
王一新(海南省農墾總局局長、海南省農墾總公司總經理)
萬捷(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紹勇(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
盧文兵(小肥羊集團有限公司CEO)
年度創新獎: 王傳福(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李世鶴(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特別榮譽獎: 厲以寧(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高新戰略研究院院長)
2009年度譚躍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公司董事長
沈文榮 江蘇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
俞敏洪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
曹國偉 新浪執行長兼總裁
梁昭賢 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劉積仁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
李書福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
徐留平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公司董事長
靳海濤 深圳創新投資集團董事長
董文標 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
年度創新獎:
劉海濤 物聯網研究專家
尹衛東 科信製藥總經理
年度公益獎:
曹德旺 福耀集團董事長
余彭年 彭年實業董事長
提名獎:
王信 兗州煤業董事長
雷闖 “B肝維權第一人”
2010年度

陳元: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
譚旭光:山東重工董事長
李稻葵: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常小兵:中國聯通董事長
孔棟:中國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
劉永好: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張傳衛: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伍勝:浙江通領科技集團總裁
徐和誼: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李福成:燕京啤酒集團董事長

終身成就獎
孫家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創新獎
真才基: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董事長
董明珠: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孫丕恕:浪潮集團董事長
黃鳴:皇明太陽能董事長
汪建: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提名獎
顧欣: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少春:金蝶董事局主席
李力游:展訊通訊董事長兼CEO
華桂潮:英飛特電子(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
公益獎
上海世博會志願者團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