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生平
侯為貴
男,1942年生,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通過為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信運營商提供創新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讓全世界用戶享有語音、數據、多媒體、無線寬頻等全方位溝通。公司成立於1985年,在香港和深圳兩地上市,是中國最大的通信設備上市公司。中興通訊擁有通信業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產品線和融合解決方案,通過全系列的無線、有線、業務、終端產品和專業通信服務,靈活滿足全球不同運營商的差異化需求以及快速創新的追求。2011年,中興通訊實現全年營業收入人民幣862.54億元,同比增長23.39%,增速位居行業首位。其中,國際市場實現營收467.58億元人民幣,占整體營收54.21%,同比增長24%。中興通訊系統設備已全面服務於全球高端市場的頂級運營商,智慧型終端增速強勁,已躍居全球第四大手機廠商。
中興通訊堅持以持續技術創新為客戶不斷創造價值。公司在美國、法國、瑞典、印度、中國等地共設有18個全球研發機構,近3萬名國內外研發人員專注於行業技術創新,2011年中興通訊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全球企業第一位,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與申請量也均列國內企業第一位。公司依託分布於全球的107個分支機構,憑藉不斷增強的創新能力、突出的靈活定製能力、日趨完善的交付能力贏得全球客戶的信任與合作。
1997年至現在任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公司行業為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
1985年前:任職於航天691廠車間主任、技術科長。1985年:南下深圳市創建深圳中興半導體有限公司任總經理。
1993年:改組組建深圳市中興新通訊設備有限公司。
1997年:創立深圳市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任副董事長、總經理等職。
2004年1月:當選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市中興新通訊設備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深圳市中興維先通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4年12月9日:中興通訊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聯交所正式掛牌,標誌著中國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H股市場成功上市。
2004年:入選“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獲“2004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中國信息產業十大年度經濟人物”、“中國十大科技領袖”等榮譽。 2016年,執掌中興30年,73歲侯為貴將退休。
三大機遇
CDMA
1995年,CDMA項目初露端倪,中興通訊開始並沒有大手筆地投入CDMA項目,而是先進行了前期摸
索跟進。到1998年,中興加大投入,與聯通結盟共同開發CDMA。在2001年聯通啟動CDMA項目、網路建設大招標中,中興拿到了10省交換及基站系統採購契約,占7.5%市場份額。在2002年聯通CDMA二期招標中,中興再次中彩,奪得15%的份額。小靈通
2002年許多廠商對小靈通市場並不看好市場機遇面前得以體,侯為貴敏銳地察覺到了小靈通業務背後隱藏的商機。2002年底,國家政策鬆動,小靈通的需求突然呈現爆炸性增長。在“突然”出現的市場機遇和巨大的市場空缺面前,許多廠商措手不及,而中興則能夠迅速調整到位,及時切入小靈通市場;手機
2002年,隨著國產手機市場份額急劇擴大,中興手機異軍突起,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侯為貴解釋中興通訊之所以選擇進入手機市場,一是由於手機市場巨大的增長潛力,二是中興通訊在GSM、CDMA、PHS領域的相關技術基礎和對運營商經營運作的深刻理解。2003年中興三大類手機銷售量達到450萬部,歲末月銷量居然達到創記錄的100萬以上,目前手機銷售額已占到中興總銷售額的近20%。2004年,中興通訊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標誌著中國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H股市場成功上市。在國外市場,他通過實行“戰略國家市場戰略”,不斷在若干人口眾多、電信發展潛力巨大的國家取得市場突破,是國內最早實施“國際化”戰略的通信設備製造企業。他和他領導的中興通訊一直保持著穩健和務實的經營作風,首創“國有控股、授權經營”的機制。國際市場
二八定律
1985年,當中興剛剛創立的時候,中國通信市場正是外國通信企業一統天下。從2000年開始,國際電信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衰退,許多公司業務下滑,研發受到削弱。“正
是利用了這樣一個機會,我們就趕上來了。”侯為貴說。對中興來說,國內市場遠遠不是它的目標,在侯為貴看來,國際化將成為公司未來業績發展的主要增長點。2005年,中興國外市場的收入占總收入的35.1%。不過在對國外市場的選擇上,中興並沒有平均發力。據侯為貴介紹,中興在國外市場的資源投入和戰略部署基本上滿足“二八定律”,也就是說,80%的投入是在開發中國家,20%在已開發國家,已開發國家目前還處於投入多收入少的階段,隨著已開發國家訂單的增多,對已開發國家的投入也會越來越多。目前,中興海外市場的重點仍然是中東、東南亞、非洲等開發中國家,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市場則是今年的重點突破點。侯為貴介紹說,由於歐美市場中興還是剛剛進入,傳統供應商與運營商的關係比較牢固,即使拿出比較低的價格,也還是難以馬上進入這一市場;而對於發展中國家,對成本更為關注,中興的成本優勢就比較明顯。侯為貴指出,從整體上來說,中興在國際市場上的訂單平均報價比歐美大企業低10%左右,由於競爭的狀況變化很快,有些訂單即使利潤低,出於市場戰略的考慮也一定要做。
研發瞄準3G
雖然中興目前已經擁有了4000多項專利,不過侯為貴坦承,中興在套用產品方面與國外企業已經沒有差距了,但在核心專利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在侯為貴看來:“我們可能還需要5~10年的時間努力去積累,抓住機會,就有可能在一些核心專利方面與國外企業做到平起平坐。”“愛立信等國外企業占據了2G時代超過90%的市場,我們往裡擠就比較困難。但是3G不一樣,大家都是在同一個起跑點,特別是國內標準,像TD-SCDMA這個標準,所以3G我們肯定比2G時代的市場份額有比較大幅度的增長。”根據侯為貴介紹,中興已經在3G的三種標準制式上做了長時間的投入和準備,多則七八年,最短也有三年。不過中興仍然對即將到來的3G商機保持了足夠的冷靜。侯為貴認為,由於發牌時間、先後以及牌照數量等因素的影響,3G能否帶來人們所想像的幾千億、上萬億元的投資還很難說。雖然3G能帶來市場的明顯增長,但這個增長的貢獻率可能不會像五六年前想像的那么大。
圓滿之筆
兩大心愿
一是權力交接,平穩過渡,侯為貴退居幕後成為中興通訊董事長;一是令中興通訊實現了近兩年前
的夢想,終於在港交所H股成功掛牌。不僅如此,2004年,侯為貴和他帶領的中興通訊在完成新老管理層的順利交接之後,再次以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速度快速發展,一次次為中國通信產業點燃激情。步入“國際年”
中興通訊把2005年確定為“國際年”,可見,中興通訊已經將視野更多地拓展到海外市場。對於這樣的目標和遠景規劃,董事長侯為貴說:“全球化已經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了。全球經濟是互相融合的,外國的企業不斷到中國來做生意,中國的企業也要走出去。老想著先把國內市場做好再走出去,這個觀念事實上是不對的。因為我們的市場開放後,就是在國內,我們最終面臨的競爭對手也必然是外國企業。如果你不走出去,不去利用全球資源,而國際競爭對手的資源比你多,結果必然比你的優勢大。一個國家的通訊網不會隨便讓你進來,所以通信產品在一個國家的入門難度大。我們必須鍥而不捨,花大力氣進入。個人語錄
1、便宜貨裡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現在因為很多冒牌的假貨充斥一些市場,所以它也賣得很便宜,把價廉物美的概念慢慢就沖淡了,事實上就有一些產品價格並不是太高,但還是質量比較好;有的產品價格很高,但未必質量就好。
2、中國應該說技術人才還是比較充裕的,所以能夠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有高技術低成本的優勢。
3、賺錢的事情也是二八原理,實際上真正有利潤的產品的訂單也就是20-30%,其他的單子都是微利或者保本,也有少量訂單是賠錢的,是為了占市場,為了以後能夠多賺一點。
榮譽獎項
侯為貴曾榮獲“CCTV2004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財富》中文版首次推出的“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
《人民日報》社等多家權威媒體評選的“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經濟百人榜”等系列榮譽,被譽為中國通信產業的力量和驕傲。
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等榮譽。
2010年11月5日,“創新十年”評選活動頒獎典禮暨2010經理世界年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侯為貴榮膺“十年技術領袖”。
主要言論
我覺得意義不大,最了解市場的還是我們自己。——中興一直沒有像其他公司一樣請諮詢公司做長期戰略規劃,侯為貴說。
中興通訊要加快成為一家國際化通信企業的步伐。
——侯為貴近來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人物評價
社會評論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人內聖外王的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者身上同樣適用,而這種思想在侯為貴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對外大肆攻城掠地之時,中興對內的管理也更加具體和細緻。
為了強化企業管理,侯為貴屢屢帶領中興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中興在國內率先引入了6西格瑪管理模式。近兩年,西格瑪項目已累計為中興節約成本2億元。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侯為貴也帶領中興走在了中國企業的前列。業界評價侯為貴
侯為貴有點內向,他曾說:
“我不是一個演員,不太擅長場面上的事情,而更願意腳踏實地從事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工作”,侯為貴和他領導的中興通訊一直保持著一貫的穩健和務實經營作風。
雖然內向,但是在他的率領下,中興通訊堅持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導向,積極推動技術與市場緊密結合,大力加強經營管理,除繼續把握住了小靈通、CDMA和國際市場的機會外,還成功地切入通信終端消費品市場,在全球電信業內告別高速增長期之後,甚至在一片低迷中,中興通訊依然能以34.1%的複合增長率穩步增長,創造了業界持續增長的發展奇蹟,被譽為亞洲乃至國際電信設備市場的一顆耀眼的明星,為此,美國《商業周刊》盛譽中興通訊為“全球成長最快的電信設備企業”。
2004年,當侯為貴從中興通訊總裁的位置改任董事長時,不止一個人這樣評價他:“沒有他就沒有中興,他的成功就是中興的成功。”他在中興的領導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但讓人吃驚的是,即便是總裁殷一民、高級副總裁周蘇蘇、何士友這些與侯為貴聯繫最為密切的人,對工作以外的侯為貴也是知之甚少。人們所能知道的,就是這個42歲才開始南下深圳創業的“老頭”,當過教師,後來進入位於西安的軍工企業航天部691廠,在這裡他從一名普通技術人員一直乾到技術副總工。他幾乎沒有什麼工作以外的愛好,對個人財富的增加也不在意,除了偶爾游游泳,說來真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意思。
古城西安在地理上的偏遠,並沒有限制他的眼界。他是691廠最早的“洋務派”,1979年便走出了國門,上個世紀80年代早期,為了給廠里引進新技術、尋找新機會,他經常奔波於深圳、珠海等沿海城市,可謂得中國改革風氣之先。中興的學習標桿,沒有一家國內企業,都是英特爾、GE、戴爾、微軟這些當今全球最優秀的企業。
他的低調是出了名的,即便是中興內部刊物,也不輕易刊登他的照片。儘管中興已是一家年銷售額超過300億元的企業(2004年),在A股和H股市場都已上市,而中興創造的億萬富翁估計有好幾位,千萬富翁有數百位,而百萬富翁則多達數千位,他個人的財富也估計達數億元,但他的名氣只局限於通信這個小圈子。
他希望用自己的不確定性換取作中興的確定性。
他是一個善於決策的人。他主張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但只要利大於弊,就可以做。比如,公司從他開始,所有高層都不配秘書,因為他認為儘管秘書可以幫助解決一些日常工作,並建立溝通的橋樑,但秘書是山頭主義和官僚作風的一個重要源泉。事業部制也增加了協同的難度,但他認為事業部所帶來的管理效益更大,所以,還是實施了。他堅持讓市場自己來作出決策,而一旦作出,又變得非常固執。1998年,在決定上CDMA項目後,由於資金和政策的反覆,遭到內部的抵制,以至最後拆散項目組的通知都發出了。有一天早晨,當時主持CDMA研發的技術人員遇到了他,他順便問起進展情況,當獲悉項目組已解散的情況後,又氣又急,“誰說要停的啊!”
在中興20年的歷史中,在形勢極具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他常常扮演著唯一的堅持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使中興得以“幾乎踩準了每一個市場熱點”。
他知道,要保持中興對環境的反應敏捷性,就必須與官僚主義作鬥爭。為此,他身體力行。出差時他不讓下屬給他拎行李,不住豪華間,甚至不要車接送。公司車庫中隨時停著6輛用來接待客戶的賓士車,但他從不因為自己的原因使用,他很長時間一直開著一輛捷達。為了彌補執行乏力和官僚主義的消極作用,他支持創辦了專門揭露中興內部陰暗面的《中興內參》,每期都在上面寫批註。他還堅持在五層幹部中實施員工直選,並計畫把這種模式推廣到四層(也就是事業部部長和總部部長一級)。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親自參與公司基層大調研,了解基層呼聲。當國際事業部出現山頭主義傾向時,他果斷將其拆分為兩個事業部,以形成相互監督和競爭之勢。
他還是一個學習高手。據他的一個老同事回憶,大專畢業的他“現在的學識遠比一般的博士後出色”,在2001年左右中興庫存壓力比較大時,他一有時間就會拿出一本有關庫存的書來研讀。為了獲得更多的資訊,他不但閱讀《新華社內參》,也閱讀一家管理諮詢公司出的管理快訊。他的多半時間都泡在客戶那裡,向他們學習。他還鼓勵所有的中興人像他那樣學習。
他也具有超人的政治智慧。早年,中興曾向其上級單位陝西國防科工委借了200萬美元起家。當時,很多企業借錢都沒有還(畢竟都是國家的錢),但侯為貴卻一直堅持規範操作,最先是按1:2(美元比人民幣)的比價償還,後來美元升值到1:4後,又按新的比價償還,當時連貸方也感到吃驚。想一想,如果當時侯為貴沒有這樣堅持,那今天的中興可能又完全是另外一副圖景,就像北大方正,當初借了人家10萬元創業,最後改制時所有的淨資產都被當作這10萬元的增值!後來發明“國有控股,授權經營”的模式,就更不必說了。他還善於利用國家的外交活動開闢國外市場,在中興總部甚至有一個軍隊接待處,深圳市領導更是給予中興特殊的關照,但他始終與政治保持一定的距離。
他從來都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旦任用便高度授權,他只扮演支持者角色。網路事業部總經理陳杰1992年就去了美國,2002年才回國擔任這一職務,但此後侯為貴再也沒有過問她的工作情況,以至於她以為侯為貴對她不滿意不理她了。但有一次網路事業部在南京開會,她請侯為貴前去發言,結果從深圳到南京的飛機晚點,本來是晚上7點多的飛機,晚上11點侯為貴還坐在候機廳等候,一個人坐在那裡看書。後來陳杰覺得太晚了,要他回去,他才回去。當陳杰希望他給她一個評價時,他笑而不答,只說大家都很辛苦,不容易,“其實他通過與客戶交往隨時了解了你的情況”。
他還是一個毛澤東思想的愛好者,對其中的“農村包圍城市”、“依靠民眾的力量”和精神文明教育的威力深為認同,並在經營管理實踐中加以運用。
如果你參加中興會議就會發現,侯為貴是唯一一個會中一言不發的領導,他只是靜靜坐在那裡,仔細傾聽,中間也從來不出去。即便是在每年的國慶會議期間,每天從早晨開到晚上,中間只在吃飯時有短暫休息,而且一開就是兩天,這期間他也沒有落下哪怕是一分鐘。但他的記憶力奇好,每次開會結束後,他不用草稿一講就是兩個小時,這些話被記錄下來,基本不用作任何改動,就被發表在《中興報》上,成為指導每個人的“教條”。
對於自己擔任總裁的19年,他曾有過這樣的評價:我留給中興最有價值的並不是賬面上的財富,而是經過多年沉澱並得到全體員工認可的一種企業文化。“這個企業的管理層雖然有些變化,但我想如果一個企業能一直比較穩健地走過來,其中一定是一種文化基因的延續。”
這是一種怎樣的文化呢?他不輕易肯定或否定一個人,曾經有一個員工,大家一直認為他有很多缺點,因此不主張任用他,但他依然堅持這個人有可用之處,屢次給他機會。他也能容忍不同文化的存在,因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比如CDMA事業部更具狼性,南京研究所更務實,適合做研發,而上海研究所則更開放和物質化,適宜做前瞻性探索。他在分配時堅持“先員工,再股東,後社會”,並努力創造一種親情文化,讓每個研發人員把這裡當作家。但在所有這些元素之上,誠信是首要的,因為不這樣,企業總會遇到麻煩。
儘管中興已經很成功,但他卻有清醒的認識:“本土電信設備商的實力好比國內的許多體育項目,在亞運會上實力不凡,但還不能稱雄奧運賽場。當然,比中國男足肯定強多了。”他希望每個員工多看到中興的陰暗面,看到了未來的不確定性。
回饋母校
2004年與南昌大學合作成立中興通訊工程學院
2005年與南昌大學合作成立中興軟體技術(南昌)有限公司
2010年高校校友捐獻榜,侯為貴為母校捐款2000萬
中國民營企業家
段永基 | 南存輝 | 尹明善 | 汪力成 | 祝義才 | 王文京 | 周海江 | 王守東 | 周大虎 | 吳鷹 | 何享健 | 樓永良 | 鄭永剛 | 侯為貴 | 張明渝 | 潘石屹 | 史玉柱 | 李彥宏詞條1|詞條2 |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創辦於2000年,主辦方是中央電視台,每年一屆。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旨在以人物為線索和載體,梳理每一年度中國經濟發展的脈絡與走向,具有中國經濟晴雨表的作用。 |
年度 | 獲獎者名單 |
2000年度 | 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 柳傳志 中國網路通信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田溯寧 海爾集團執行長 張瑞敏 萬科集團董事長 王石 東方集團董事局主席 張宏偉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彭作義(已故) 海信集團董事長 周厚健 金山集團董事長 求伯君 中國證監會首席顧問 梁定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敬璉 |
2001年度 | 巨人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史玉柱 招商銀行行長 馬蔚華 香港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寧高寧 海爾集團執行長 張瑞敏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行 北京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文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敬璉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裁 衛留成 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 魯冠球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倪潤峰 年度人物大獎 :吳敬璉 公眾人物大獎 :張瑞敏 |
2002年度 |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 李毅中 上海寶鋼集團公司總經理 謝企華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賢足 春蘭(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 陶建幸 中國一汽集團公司總經理 竺延風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 張維迎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浙江正泰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南存輝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 劉姝威 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宗慶後 年度社會公益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 邵逸夫 年度創新獎: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
2003年度 | 網易創始人及首席架構執行官 丁磊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牛根生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 龍永圖 UT斯達康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吳鷹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張慶偉 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 苗圩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唐運祥 溫州日豐打火機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髮靜 年度人物大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張慶偉 年度新銳獎: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陳天橋 年度社會公益獎:重慶市雲陽縣人和鎮農民 熊德明 |
2004年度 | 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CEO 馬雲 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麥伯良 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李金華 TCL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郭廣昌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楊元慶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總裁 胡茂元 中興通訊董事長 侯為貴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總經理 王憲章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周小川 年度人物大獎: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李金華 年度新銳獎: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總裁兼CEO 馬化騰 年度社會公益獎:中國消費者協會(集體) |
2005年度 | 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潘剛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厚健 濰柴動力董事長 譚旭光 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 王健林 百度董事長兼CEO 李彥宏 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中翰 奇瑞汽車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尹同耀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穩根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 傅成玉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 魏家福 年度人物大獎: 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中翰 社會公益獎 :北京地球村主任 廖曉義 |
2006年度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尚福林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家祥 玖龍紙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茵[中國女富豪]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姜建清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施正榮 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董明珠 蘇寧電器集團董事長 張近東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及執行合伙人 沈南鵬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高德康 特別榮譽獎: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李嘉誠 年度創新獎:北京華旗資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馮軍 年度人物公益獎: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副秘書長 哈希·扎西多傑 |
2007年度 |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 陳紹鵬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金志國 中國移動通信公司總經理 王建宙 深圳研祥智慧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陳志列 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房有 中國鋁業公司總經理 肖亞慶 中國化工集團總經理 任建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 李長江 中國博奇環保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兼CEO 白雲峰 投資中國貢獻獎:國際數據集團IDG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 麥戈文 年度創新獎:深圳研祥智慧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陳志列 社會公益獎:青藏鐵路總設計師 李金城 年度人物終身榮譽大獎: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
2008年度 | 年度人物大獎: 斯澤夫(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總經理) 陳游標(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 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林毅夫(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馬興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李寧(李寧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新禮(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蔣錫培(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韓三平(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 王一新(海南省農墾總局局長、海南省農墾總公司總經理) 萬捷(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紹勇(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 盧文兵(小肥羊集團有限公司CEO) 年度創新獎: 王傳福(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李世鶴(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特別榮譽獎: 厲以寧(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高新戰略研究院院長) |
2009年度 | 譚躍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公司董事長 沈文榮 江蘇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 俞敏洪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 曹國偉 新浪執行長兼總裁 梁昭賢 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劉積仁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 李書福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 徐留平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公司董事長 靳海濤 深圳創新投資集團董事長 董文標 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 年度創新獎: 劉海濤 物聯網研究專家 尹衛東 科信製藥總經理 年度公益獎: 曹德旺 福耀集團董事長 余彭年 彭年實業董事長 提名獎: 王信 兗州煤業董事長 雷闖 “B肝維權第一人” |
2010年度 | 陳元: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 終身成就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