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祥青

張祥青

張祥青,1969年生於河北唐山,碩士學位,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創辦實業以來共向國家納稅達30億元,為社會提供了7000多個就業崗位,安置下崗職工3500餘人。張祥青熱心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多年來捐款捐物累計達2.1億元,被中華慈善總會授予“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並榮獲“天津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2009胡潤慈善榜-單年子榜第10名;2009清水灣胡潤百富榜第98名。張祥青用樸素的經營哲學引領了一個小作坊到現代化企業集團的全程變遷,他成為世人矚目的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2014年8月9日,張祥青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45歲。

基本信息

主要經歷

個人履歷

張祥青與妻子張祥青與妻子

1989年畢業於丰南二中;

1991年開始做廢鋼生意;

1993年在丰南黨校學習;

1994年自建唐山市丰南順達冶金原料廠;

1998年創建唐山丰南冀發特種鋼材有限公司任總經理;

2001年成立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1995年-1998年在北京首都經貿大學進修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從白手起家到35億元資產,從名不見經傳到中國500強企業,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掌舵人張祥青帶領著他的企業已經走過11年的歷程。作為一個跨區域經營的民營企業,現如今已成為私營企業納稅百強之一。

創業經歷

8歲,在唐山大地震中同時失去了父母;12歲,輟學。為了生計,他撿過破爛、撿過棉絲、賣過冰棍;15歲,受政府照顧進入鋼廠,成為廠里年齡最小的工人,得到很多呵護與關愛,也受到過欺侮。

1989年,張祥青開始創業,他靠賣早點、做豆腐、凌晨三四點起來賣早點;養豬等家庭副業積累了一定的積蓄。

1991年,張祥青開始做廢鋼生意,進入鋼鐵行業。創業中,他曾數次負債累累,但他屢敗屢戰;如今,他和妻子一手創建的榮鋼集團已經成為月繳稅款1億元的鋼鐵龍頭企業。

2001年4月,他實施戰略投資轉移,收購倒閉企業,組建了榮鋼集團,經過幾年的努力拚搏,使榮鋼集團迅速發展。2005年,榮程鋼鐵的銷售額達到154億,成為津南區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6年度,“榮鋼”更是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202位,在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中位列第98位。張祥青熱心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多年來捐款捐物累計達2.1億元,被中華慈善總會授予“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並榮獲“天津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張祥青用樸素的經營哲學引領了一個小作坊到現代化企業集團的全程變遷,他成為世人矚目的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

成長經歷

堅強男孩

張祥青張祥青
1976年7月28日夜,唐山,突然山崩地裂,突如其來的7.8級大地震,震醒了熟睡的人們,也一夜之間震走了24萬中國人的生命。這場大地震更是震驚全中國、全世界。就在那個不幸的夜晚,年僅7歲的張祥青,正躺在媽媽身邊熟睡。3點42分,突然大地在搖晃,人們馬上意識到:地震了!“被窩裡,媽媽突然撲到我的身上保護我。”張祥青回憶道,“最後,媽媽走了。”7歲的張祥青沒有哭。

張祥青兒時的“全家福”,母親抱著的即是張祥青張祥青家兄弟姐妹一共9個,當時已經成家的大哥住在附近,可僅僅600米的路程,大哥卻用整整5個多小時才趕到家中,這時,張祥青已經掙扎著從廢墟堆里爬出。張祥青的媽媽和一位哥哥不幸在地震中遇難,被砸傷的爸爸在地震一百天后也走了。

“看到媽媽、哥哥和其他鄉親的一具具屍體擺在那兒,真的很難過,但我沒有絕望。我的生命是媽媽給我的,既然我活了下來,我就要堅強地活下去。”張祥青說,“我永遠不把自己當孤兒,我把爸爸媽媽的離去想成他們都是去了遠方,這樣我才不會覺得自己是最可憐的人。”在無數幼小孩子心靈中,災難或許會給他們留下一生的陰影,但面對這樣巨大的災難,張祥青卻表現出非凡的堅強意志和樂觀精神。

與此同時,在張祥青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一個心愿:我要用我有限的力量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將來,我要到媽媽墳前告訴她,媽媽,您沒有白給兒子一次生命。

拾荒少年

張祥青是唐山大地震遺孤,當年地震發生時他才8歲,他是躲在母親的臂彎中才得以倖存的。

地震後,張祥青開始跟著大哥大嫂一起生活。平日裡,張祥青一邊撿破爛、割豬草,一邊到學校上學。

曾經的拾荒少年——張祥青回憶小時候,張祥青認為:“我很好學,喜歡刨根問底,常常也鬧很多笑話。但我很‘笨’,也是同學中最小的,常常受欺負。”一次意外的受傷,改變了張祥青的性格。

國小四年級時,一個比張祥青大5歲的孩子,突然向他拋來一團很硬的泥巴,很痛。他忍著疼痛到河裡去洗泥巴,然而,地震後殘留在河底的廢墟里的鐵片扎了他的腳,腳底板上的肉全都被割開,就像一條泥鰍血淋淋匍匐在上面。他被送往醫院,縫了7針。

由於無法正常行走,張祥青被迫留級一年。“由此我變成同班同學中較為年長的學生,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我尋找到獨立人格,以獨立方式做我需要做的事情,不再盲目跟從他人。人生的改變,可能往往在某一不經意之間。”張祥青感觸道。“很奇怪,現在看來,這道裂縫很像北斗七星。”

由於那時家裡還很窮,哥哥為了他上學,只能向別人借錢,借來的兩元錢中一元交學費,一元買本子和鉛筆。年少愛玩的張祥青看到同學把一分錢硬幣在紙上做成印,他也學著玩。回家後,立刻被嫂子打了一頓。“我很快意識到,不可以做敗家子,不應該把本子的最後一頁浪費。”張祥青說。

念完國中第一學期後,15歲的張祥青輟學了,並開始了撿破爛的生活。張祥青認為,如果他工作,可以更好為家裡分憂。“即使是撿破爛,我也是很快樂的。撿破爛教會我如何尋找機遇,以及面對強者如何保護自己。”張祥青說。

白手起家

15歲的張祥青,受政府照顧,進入唐山的一家鐵廠當了一名工人,結束了邊上學邊撿垃圾、割豬草、賣冰棍的日子。

18歲時,剛剛成年的張祥青結束了鐵廠的工作,到三哥當兵的地方——石家莊學習做豆腐的手藝,他期望能做點小生意,擺脫生活的貧困。學習歸來,張祥青開始一個人單過,他起早貪黑地做豆腐,然而,人生失敗的教訓卻從這裡開始。

1991年,靠磨豆腐、賣早點攢起1萬元的張祥青夫婦,終於成了萬元戶。聽朋友說倒騰廢鋼能賺錢,張祥青就把家裡的小買賣交給愛人張榮華打理,自己開始介入廢鋼生意。他懷揣家裡僅有的1萬元,加上從岳父、哥哥、姐姐那裡拼湊來的,總計1.8萬元,北上北京。沒想到,第一筆生意就把自己的1萬元全部賠光。

1993年,張祥青賺到了300萬。隨後國內整個鋼鐵市場低迷,廢鋼是賣給鋼廠做原料的,而很多鋼廠紛紛倒閉,廢鋼賣出去收不回錢,工人半年開不了工資,產業的上下游互為債主,整個行業陷於三角債之中。扛到1995年,張祥青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廢鋼生意給了張祥青享用一輩子的經驗:一條路走久了肯定會死,因為市場就那么大,人越來越多,所以就要變革,尋找新路。

1995年前後,張祥青自己開燒結廠,“仍然走的是撿垃圾的老路子,不同的是目光從首鋼垃圾山中的廢鋼轉向煙塵中的鐵泥。”這一轉折,讓張祥青的一條腿邁進了實業的大門。

1998年,張祥青、張榮華成立了河北丰南冀發特種鋼材有限公司;1999年,張祥青又在河北成立了唐山市合利鋼鐵廠。“我們董事長雷厲風行、舉槍就打、決斷果敢。”榮程聯合鋼鐵集團的一位高管這樣評價自己的董事長。而上述兩個動作,或許可以被視為張祥青進入實業的標誌。

個人成就

締造百億鋼鐵帝國

張祥青張祥青
2001年初,一個偶然的機會張祥青從一位朋友那裡了解到位於天津津南區葛沽鎮天津渤海冶金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一些情況,獲知該公司正在尋求資產整體出讓事宜。而此時,他正在醞釀著事業生涯中一次本質上的飛躍,要大發展。從企業做大做強的戰略角度考慮,他萌生了出資購買渤冶的想法。一個投資2.8億元的重大決策在張祥青的思維方陣里迅速醞釀,並在14天之後付諸於行動,他要勢在必得。別人前進一步,他跨越一個台階。這就是他和一般企業家的區別所在,也許,正源於此他才能夠做大做強。

張祥青執意併購的這個企業前身是1993年,由當地鎮政府和其他兩家企業聯合出資興建的“天津渤海冶金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成立3年後由於各種原因陷入停產困境。而此時,張祥青和妻子在唐山丰南創建的冀發特種鋼材有限公司已經走上了持續發展的強企之路。

津南區,素有天津“金三角”之稱。津南區委、區政府大力實施“三個一、六個五工程”,

認真落實天津市政府《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若干問題的意見》,制定《非公有企業發展優惠政策》,建立骨幹私營企業定點聯繫制度和例會制度,(對年納稅百萬元以上企業確定一名區領導和相關部門作為定點聯繫領導和聯繫單位,每月至少深入企業一次解決協調急難問題,並每季度召開一次座談會)。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深入非公有企業調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為民營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在津南,區域經濟發展與民營企業發展互為成就。張祥青正是得益於津南良好的投資環境與投資政策,使榮鋼不斷跨越式攀升,超速發展,一次次從科技、管理到企業文化品性的全面提升。

相濡以沫的張祥青夫婦締造鋼鐵帝國通過深入接觸,張祥青進一步得知,渤冶已連續兩年停產,設備老化,1100餘名職工下崗,投資得不到回報,但企業坐落的位置很好,瀕臨港口、高速公路口,可謂四通八達。

經過科學細緻的市場調研,加上在談判過程中所深切感受到的津南區、葛沽鎮兩級政府領導那種發展地區經濟、造福津南父老的拳拳公僕之心,張祥青在短短的時間內作出了買斷天津渤冶公司的重大決定,並於2001年4月組建了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2.8億元的投資案值,從獲知到洽談到契約生效,只用了短短的14天!

沒有鮮花,也不要掌聲,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是張祥青一貫的原則。他立即投入6000萬元對年久失修、鏽蝕嚴重的老化設備進行修復、改造,親自帶隊抽調唐山的精幹人員夜以繼日地艱苦鏖戰,住在簡陋的小旅店,吃著2元錢一份的便當,但是所有人都激情高漲,也許他們能夠隱約感受到一個鋼鐵巨人即將在他們的手中誕生!

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即2001年5月28日,1號高爐正式恢復生產。鐵水奔流聲、眾人歡呼聲響徹廠區。直到今天,當時的親歷者回想當時的場景,再看今天水塘上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廠房,無不感慨萬千。張榮華說:“只有那些與我們一起創業的工友們才深深體會到所付出的一切艱辛是那么值得回味。”

事實證明,中國的鋼鐵行業正紛紛向沿海地區布局,鐵礦石每年進口量約4億噸,而在當時,進口量尚不足2000萬噸,天津剛剛確定了建設鐵礦石大港口的規劃。

2001年當年,企業即實現產值1.3億元,上繳稅金252萬元,安排勞動力就業500人;

2002年,在市、區、鎮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榮鋼緊緊抓住市場、科技、投入、人才四個關鍵因素,不斷加快企業發展。實現銷售收入2.54億元,上繳稅金1627萬元。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又投入2.5億元資金開始恢復2號高爐及輔助設施的建設,同時投入4500萬元建設36m2燒結機和72m2燒結機,彌補了高爐煉鐵無原料的先天性工藝缺陷。勞動力就業人數增加到1100人;

張祥青張祥青
2003年,為結束有鐵無鋼的歷史,形成天津地區鋼鐵行業優勢互補的新格局,繼續追加投資6.9億元,完善改造了120噸頂底複合轉爐、750mm軋機生產線及輔助設施,當年實現銷售收入11億元,上繳稅金6280萬元。勞動力就業人數增加到2250人,並通過了英國BIS認證公司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與澳大利亞羅泊河礦業公司簽訂了10年鐵礦石供應契約,每年提供鐵礦石原料400萬噸,總計4000萬噸,契約案值200億元,不僅降低了企業生產的成本,也從根本上解決了由於原料緊張而造成排產困難的問題;

2004年,公司繼續加大自有資金投入,相繼完善15000立方米制氧、高爐、焦爐煤氣的回收利用和3號高爐等重點項目的技術改造。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4億元,上繳稅金2.2億元。勞動力就業人數達到3100人;

2005年,集團實現營業額154.5億元,上繳稅金6.2億元,就業人數4000人;

2006年,榮鋼集團實現銷售收入220億元,利稅21.2億元,上繳稅金7.8億元。

2007年,榮鋼集團銷售收入285億元,利稅29.7億元,中國企業500強中名列159位,製造業500強中77位,天津市百強私營企業第一名。

鑄造“百年榮鋼”

伴隨著榮鋼跨越式大發展,榮鋼的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建設亦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如何將榮鋼的企業管理引領到新的戰略高度,以適應榮鋼的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在張祥青看來,比榮鋼巨大的經濟成功更為重要的則是企業在管理、品牌和整體品質上的升騰。

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如何進一步加強企業凝聚力、向心力,為員工營造和諧向上的文化環境,教育和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調動和激勵員工為實現共同理想目標而努力奮鬥,為鑄造“百年榮鋼”奠定文化基石?

一如當年為榮鋼的創立傾注全部心血一樣,張祥青和妻子張榮華為企業管理全力以赴。從那時起,他們駕馭的榮鋼將注定會成長為今天的“超級鋼鐵航母”。

確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新榮鋼”為出發點,貫徹“誠實、能力、紀律、創新”的用人理念,不惜重金引進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注重選拔、培養和提升企業現有人才,做到人盡其才,並委以重任,生活上得到關心,待遇上給予兌現。為了使員工更安心工作,投資1360萬元建起了3棟單身宿舍樓,購買了葛沽鎮綜合配套設施齊全的福海園居民樓2棟,解決了雙職工家庭和攜帶家屬職工的住房困難。對招聘的市內工程技術人員,堅持每天上下班班車接送,並不斷提高招聘人員工資待遇。正是這種確實把維護職工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體現了“自強不息、奮鬥不止、永不言敗、手足情深”的榮鋼企業文化。

張祥青張祥青

樹立“責任、品質、高效”的管理理念。2004年底,榮鋼抽調企業管理精英,結合自身實際,科學規範制定了各項考核指標,出台了新的管理考核規定,從員工的行為規範至企業生產經營,作為綱領性檔案,涵蓋了企業管理的各項內容。為適應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相繼設立了企業管理部、園林綠化公司、信息中心等處室,並對人力資源處、安環處管理人員做了相應的調整和補充。同時,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聘請國內經濟學專家、教授對中層以上幹部進行面授,通過所學知識,對本企業、本部門管理現狀進行診斷,認真查找管理漏洞,作為一項課題集中研討。為加強新員工對企業發展現狀的全面了解和重點加強廠規廠紀、安全環保、勞動紀律等方面的教育編排教學大綱,由人力資源處組織培訓,定期考核,並將考試合格人員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長推薦到適宜的工作崗位。由於上述方法得當、措施得力,榮鋼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創造了連續六年全公司無重傷以上事故的冶金企業的紀錄。

同時,按照“清潔生產、節能降耗、資源在創新中再生;控制總量、遵紀守法、建設百年綠色榮鋼”的建廠方針,加大環保治理力度。幾年來,榮鋼累計投入資金5.18億元用於環保治理項目投入,各項指標已基本達到國家控制排放標準,廠區綠化面積達5萬平方米,占可綠化面積的95%,栽培苗木49798株,於2005年正式通過了ISO14001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認證和OHSAS18001安全體系的認證工作。

堅持把企業的技術進步和新產品開發作為榮鋼成長的主線。在建設項目規劃設計中不惜增加資金投入,對高爐、焦爐、轉爐和制氧等設備採用了國內外較先進的生產工藝和完善了生產設備的裝備水平,使能源綜合利用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如高爐設計採用了SS串罐式無料鍾爐頂、噴吹煤粉及富氧鼓風、噴吹顆粒鎂及鐵水預處理等國內外較先進的技術;120噸頂底復吹轉爐採用了鐵水脫硫預處理,濺渣護爐、爐氣分析定碳等最新煉鋼技術。從工藝技術到裝備水平,都已構成清潔煉鋼生產體系。

榮鋼以國家鋼鐵產業政策為依據,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技術含量、低投入、快產出”的發展原則,採用國內外先進工藝技術、設備,調整產品結構,淘汰落後,產品品種結構不斷得到最佳化,打造有競爭力的優質板帶、不鏽鋼產品、精品高線的生產基地,產品質量穩步提升,客戶滿意率達100%,創建節約型、綠色環保型、循環經濟型企業。

如今,榮鋼已發展成為一個以鋼鐵為主業,涉足國際貿易、園林綠化、礦業投拓、煤化工、綜合利用等多領域的綜合型企業集團。擁有總資產55億元,員工7000餘名,占地面積3200畝,總部位於天津濱海新區。具備年產燒結礦430萬噸、鐵380萬噸、鋼320萬噸、材220萬噸綜合生產能力,這一完全依靠企業自身滾動發展所造就的規模仍然在高速擴張之中。

在資本層面,榮鋼集團開始籌劃上市的事情,因為要成為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打破資金瓶頸勢在必行。

個人榮譽

張祥青張祥青

2001年-2003年天津市津南區經濟工作先進個人。

2003年被天津市政府授予“抗擊非典先進個人” 2004年榮獲天津市鄉鎮企業家稱號。

張祥青曾多次榮獲市勞動模範、市優秀企業家、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2006年他被評為津南區慈善協會副會長,被中華慈善總會授予“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並獲得“第二屆中華慈善人物”稱號。《2006胡潤百富榜》第34名,《2007胡潤百富榜》第45位,2009胡潤慈善榜-單年子榜第10名,2009清水灣胡潤百富榜第98名。

公益事業

張祥青張祥青
張祥青成功了,但他從來沒有忘記回報社會,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財富是大家的,是社會的”,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2002年,在家鄉唐山市丰南區煤河治理中,他一次就捐款230萬元,使這一民心工程得以如期完工。煤河水清澈見底,兩岸綠樹成蔭,成為市民們休閒娛樂的最佳去處,以張祥青夫婦名字命名的“祥清橋”、“榮華橋”更是成為煤河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張祥青積極回響國家和當地政府的號召,制定疫情應急預案,並不惜投入上百萬元,為4000多名員工購買增強免疫力的藥品,還帶頭向天津市衛生局捐款10萬元,向津南區衛生系統捐助醫療器械、藥品總價值達38萬元。為表彰他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的突出表現,天津市委、市政府授予他“抗擊非典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榮鋼人沒有爬不過的山,沒有過不去的坎”這是他對職工們的承諾。張祥青視員工為親人,逢年過節慰問困難職工,已經成為榮鋼的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一袋米、一袋面,東西雖少,卻飽含了企業家愛護員工的深情厚誼。

地震孤兒張祥青感恩回饋災區2004年,榮鋼集團子公司唐山榮程鋼鐵公司,一名年僅三十多歲的普通職工經醫院確診為腎衰竭,如果不及時換腎,面臨的將是一個年輕生命的終結,而換腎最低費用也要30多萬元,高額的醫療費對於一個原本就貧困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眼看一個完整的家庭走到了即將崩潰的邊緣。這一情況反饋到集團總部後,張祥青馬上決定,發起向患病職工自願捐款的活動。訊息傳開後,榮鋼廣大幹部職工積極伸出友愛之手,踴躍捐款,短短几天時間就累計捐款15萬多元。張祥青還委派專人把捐款立即送到病人家屬手中,並轉告病人及其家屬,不足的部分全部由他承擔。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從死神的手裡被拉了回來。

張祥青用實際行動傳承著中華民族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秉承著扶危濟困的良好風尚。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知五糧液集團拍賣“600年珍藏五糧液”,於是就順便去參加了競拍,結果他以50萬元的天價成功拍得這瓶稀世珍品。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並沒有拿走這瓶酒,而是把它繼續珍藏在五糧液集團的酒窖里。他對現場的人說:“這瓶酒雖然被我拍得,但它仍然屬於社會,再過十年、二十年這瓶酒將再次拿出來拍賣,拍賣所得我將全部捐獻慈善事業。”他的這一舉動,就連在現場採訪的日本NHK電視台的記者都豎起了大拇指。

自創業以來,張祥青以個人或企業的名義,在賑災、扶老、助殘、救孤、濟困、助學、助醫以及支持文化事業、體育事業、環保事業等方面,捐款捐物累計達3850多萬元,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了特別突出的貢獻。他被評為津南區慈善協會副會長,2006年,被中華慈善總會授予“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並獲得“第二屆中華慈善人物”稱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正在外地出差的張祥青立即通過電話召開董事會會議,在第一時間向災區捐款1000萬。5月18日在央視,他再次代表家族企業——榮程聯合鋼鐵集團向災區追加捐款至 1.1個億!並表示要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建“震不垮的學校”。

人物評價

具有強烈超越自我意識、樂觀自信、鍥而不捨的張祥青,他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在賑災、扶老、助殘、救孤、濟困、助學、助醫以及支持文化事業、體育事業、環保事業等方面,捐款捐物累計達1.5億元,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了特別突出的貢獻;被人們稱為強企掌門人愛心慈善家。

部屬們對張祥青最多的評價就是他的超前意識。

張祥青被網民稱為“中國最具社會責任感的民營企業家”。

影響中華公益的60位慈善家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中國慈善排行榜辦公室2009年9月29日在北京發布“影響中華公益的60位慈善家”人物名單。霍英東邵逸夫李嘉誠楊受成楊勛5位香港慈善家入選。王永慶的女兒、台灣威盛集團董事長王雪紅成為台灣慈善界的傑出代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