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姝威

劉姝威

劉姝威,女,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1980年3月畢業於黑龍江大學,1984年10月起,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讀研究生,在陳岱孫教授和厲以寧教授指導下,從事國際金融理論方面的學習和研究,1986年12月畢業,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現任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劉姝威究所研究員,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簡歷

劉姝威劉姝威

劉姝威,1980年3月畢業於黑龍江大學,1984年10月起,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讀研究生,在陳岱孫教授和厲以寧教授指導下,從事國際金融理論方面的學習和研究,1986年12月畢業,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

工作

1986年12月至今,一直在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從事國際金融理論和實務以及商業銀行管理方面的研究。 現任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專攻信貸研究,出版有專著《上市公司虛假會計報表識別技術》等。

在《上市公司虛假從虛假會計報表識別技術》一書的寫作過程中,於2001年10月9日開始對上市公司藍田股份的財務報告進行分析。劉姝威認為:藍田股份的短期償債能力很弱,已經成為一個空殼,完全依靠銀行的貸款在維持生存,這是非常危險的。於是,劉姝威寫了一篇短文《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2001年10月26日,只供中央金融工委、人民銀行總行領導和有關司局級領導參閱的《金融內參》刊登了這篇600字的短文。此後不久,國家有關銀行相繼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新的貸款。此後引發了轟動全國的"藍田事件"。這為她帶來過訴訟和人身威脅,也成為終結藍田神話的"最後一根稻草"。

“中國經濟環境的清潔師”、“敢說出皇帝根本沒穿新衣的直言的孩子”,甚至被稱為“真英雄”的普通的中國女性。

個人評價

劉姝威劉姝威

劉姝威,中央財經大學一位普通的研究員,這是一位儒雅、文靜但卻用良知說話、堅守自己職業操守的女性知識分子——劉姝威。在經過認真的調研後,她在內參上發表了一篇不到600字的文章,把自己對藍田公司的意見反映給國家及中央銀行的有關領導。然而竟遭遇到藍田公司的威脅和恐嚇,說劉姝威斷了自己的經濟命脈,要她注意自己的身家性命。她到處疾呼:國家和老百姓的錢不能白白扔進一個個無底的黑洞裡,類似“藍田”這樣的企業,早晚有一天會把國家的經濟給蛀空,更可怕的是像“藍田”這樣的企業還不止是個別情況。儘管她的大聲疾呼卻像一個人獨行在沙漠裡的哭號,蒼涼悽慘且孤立無援。但她仍然沒有低頭,並且大有不達目的勢不罷休的氣勢。我們需要像劉姝威這樣的人,因為它不僅戳穿了一個“藍田”神話,更給一個國家和民族敲響了警鐘。

真情告白

求實科學的態度,使您追求真理。堅持真理,使您拒絕銅臭,以死相拼,使您贏得勝利!您永遠是我們的驕傲。 中國的健康基因!

感動人物

劉姝威劉姝威

2003年初,劉姝威被評為中央電視台“2002年經濟年度人物”和“感動中國――2002年度人物”。CCTV的頒獎辭稱:她是那個在童話里說'皇帝沒穿衣服'的孩子,一句真話險些給她惹來殺身之禍。她對社會的關愛與堅持真理的風骨,體現了知識分子的本分、獨立、良知,與韌性。

劉姝威無意中捅破了專業人士都可一洞看穿的窗戶紙,使她成為第一個說出皇帝沒有穿衣的孩子,也被人稱為中國今天最美的女人。

劉姝威自稱那600字的文章並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這意味著藍田神話之所以長期不被人揭露,是因為良知和勇氣在今天的中國社會成為一種稀有資源。而這或許也正是中國股市問題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之所在。

我們需要像劉姝威這樣的人,因為在於她不僅戳穿了一個“藍田”神話,更給一個國家和民族敲響了警鐘。央視《新聞調查》對劉姝威的報導採訪,使公眾看到了中國學界自身的努力和希望,也讓劉姝威不再孤獨。

劉姝威劉姝威

2002年末2003年初,一個普通的弱女子劉姝威頭上的光環突然多了起來:一些新聞雜誌爭先恐後地評她為“股市的大腕”——“2002年十大新聞人物”、《2002年度十大人物》、“2002年八大經濟人物”,其中最為權威、最有影響力的自然是剛剛落幕的、由中央電視台主辦的首屆“感動中國”——劉姝威成了2002年能“感動中國”的“十大年度人物”之一。 關鍵是劉姝威為什麼能“感動”中國?難道僅僅是一篇600字的短文?不,真正能“感動中國”的是這篇文章所揭示的問題,以及圍繞著這篇文章所發生一系列的“奇特的故事”。

600字的短文意義重大

600字的短文誰不能寫?誰都能寫,關鍵是所寫的價值。而劉姝威的這600字文章的意義巨大,它居然擊碎了一直是牛皮轟轟的藍田神話(1996年,藍田股份上市時股本為9696萬股,至2000年底已擴張到4.46億股;主營業務收入從4.68億元猛增到18.4億元),直接改變了藍田公司的命運,眾多的銀行就是在看了這篇文章以後“統一行動”,拒絕給藍田貸款,想一想,一個紅得發紫的上市公司,一旦遭到銀行的“統一封殺”,結果會是如何?股價自然是一瀉千里,藍田的命運自然是可想而知。不僅如此,從這篇文章挽回國家巨大損失和使多少股民免遭“家破人亡”悲劇的發生的“隱性社會效果”來看,“中國”怎能不被劉姝威所“感動”?

劉姝威劉姝威

這600字短文難寫不難寫?一點都不難寫,所以劉姝威沒有費多大的勁就寫出來了,然而它的效果不僅神,而且還神得出奇,為什麼?因為這篇文章“一不留神” 將當今股市之黒幕暴露了出來。的確,光屁股的皇帝沒穿衣服在大街上遊覽沒有人說,那是在古代,然而對這個“光屁股的藍田”在招搖撞騙卻沒有一個人能站出來,眾多的“銀行家”們上哪裡去了呢?“為什麼不應該發放的貸款發放出去了,應該停發的貸款停不了呢?”(劉姝威語)作為監管藍田公司的監管又到哪兒去了呢?為什麼那么多的著名經濟學家到了關鍵時刻都不吭聲、似乎在一段時間中一齊患上了“集體失語症”了呢?奇怪嗎?一點都不奇怪。奧妙就在藍田股份前董事長瞿兆玉同各大銀行的一些負責人“只有一根電話線的距離”,什麼意思?簡單地說就是“高額回扣”,譬如藍田在向交行北京三元支行借取貸款的同時,向5位相關貸款負責人提供了460多萬元的回扣這就是小小的藍田竟能貸到30億銀行的款額。“高額回扣”使不少“銀行家們”和“管理層的官員”一齊患上了的“集體失語症”,這就是腐敗的“功能”。對此,“中國”怎能不憤怒?而在憤怒的同時又怎能不被劉姝威所“感動”?!

劉姝威劉姝威

什麼樣的人能成為一個大公司的總裁?從理論上說,他應該是很人模人樣的,至少是應該懂經濟、懂管理、講文明、講信譽的。然而,這個藍田公司的總裁瞿兆玉的確不怎么樣。有沒有根據?有。根據一:中國藍田總公司問世是1998年1月9日的產物,然而經過瞿兆玉的移花接木,變成了1989年時瞿還在瀋陽行政學院當副院長,就成了藍田總公司的總裁,真是欺術有方;根據二:1999年因在藍田股票上市之初就曾偽造過政府批文,被證監會罰款10萬元;根據三:一畝水面年產能達到3萬,一隻野鴨能換一台彩電,只見廣告不見產品的野藕汁號稱銷量5億,把主營收入18億而應收賬款只有800萬解釋為現金交易……總之,將經營公司的心思都放在了一個騙字上,確是高明;根據四:即便是在這次所謂狀吿劉姝威的起訴狀中,也是突出了一個騙字,明明是《金融時報》發的一個內參,然而瞿卻將它說成是劉姝威“揑造事實並把文章列印180份分別送給中央金融工委、人民銀行總行領導以及有關司局級領導”,這么一來,既可以不啃《金融時報》這塊不好啃的骨頭,又將劉姝威描述成與藍田有著刻骨仇恨似的,這種流氓手段不可謂不高明。社會是很喜歡比較的,瞿兆玉的人品越是惡劣,就越發表明劉姝威做得很對,很高尚,“中國”之所以被劉姝威所“感動”就是兩者的人品相差實在太懸殊。

劉姝威劉姝威

劉姝威是一個“弱女子”。中國人歷來有一個同情弱者的傳統。在財大氣粗的瞿兆玉藍田眼裡,劉姝威哪能禁得住自己惡拳之一擊。所以,瞿兆玉敢於殺上門去潑男罵街地亂吼亂叫;所以,瞿兆玉敢於在起訴書中要劉姝威“公開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並承擔全部訴訟費用”;所以,有這么一股惡勢力,說劉姝威斷了藍田公司的經濟命脈,要她注意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才有人敢發4封恐嚇信,聲稱“1月23日(作者按:案件開庭之日)是你的死期”……總之,劉姝威一時受到的威脅和壓力非一般人能忍受,奇怪的是本應起來保護劉姝威的《金融時報》卻在最關鍵時刻居然默不作聲,不是去和劉姝威一同去追究瞿兆玉的竊取國家機密之罪錯,卻在最最“關鍵”時刻發表了一篇莫名其妙的本刊啟事,說“本刊第十六期刊載的《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一文純系作者個人觀點”。這是什麼意思?該是堂堂的《金融時報》應該說的話嗎?面對這有形的和無形的、有關自己人身安全的事,劉姝威只能去尋求公安的保護。想想腐敗勢力的猖狂,想想該為劉姝威說話的人不說話,最想一想劉姝威面對腐敗惡勢力所表現出來的那種一身正氣,“中國”怎能不被“感動”?!

特殊遭遇

一篇600字的短文,連我們的司法系統也要去湊這個“熱鬧”,居然鬼使神差般地讓劉姝威成了被吿。當然,我決不是說劉姝威不能成為被告,而是說,劉姝威成為被告的理由實在荒唐。她的這篇600字短文是發表在《金融時報》內部刊物《金融內參》上,而這個《金融內參》報導的範圍是有密級規定的,即只限於中央金融工委、人民銀行總行領導和有關司局級領導的。而將劉姝威送上被告席會的惟一“依據”,就是這一600字短文的複印件。於是人們完全有理由這樣推論,狀吿劉姝威的人依仗使用非法手段獲得的所謂屬於“複印件”之類的“證據”,本身就是非法的,怎么能成為立案的“證據”?而且,高法曾有過明確規定:有關機關和組織編印的僅供領導部門內部參閱的刊物、資料等刊登的來信或者文章,當事人以其內容侵害名譽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然而,洪湖人民法院居然受理了。更有意思的是,整個“故事”起源於北京的《金融內參》,湖北的洪湖市的任何人都無資格接觸這份帶有密級性的內參,然而洪湖人民法院硬是不管司法管轄權之規定,硬要去趟這份渾水,還具體規定了為劉姝威案開庭的日子。於是劉姝威又要分出手來去應付外省外地的洪湖人民法院:在指出其非法性的同時,不得不準備上法庭的材料。整個“中國”又著實被劉姝威遭遇和精神“感動”了一把。

人物事跡

2008年5月24日應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的安排,劉姝威第一次進入河北省邢台縣白岸鄉南就水村。大家都熟悉一張照片:白求恩大夫做手術。這張照片是在黃家台村照的,那裡是八路軍總醫院,緊鄰黃家台村就是南就水村。
南就水村65戶村民用了12年時間打通了300多米的隧道,打開了通往外界的通道。而劉姝威的任務是幫助南就水村發展經濟。南就水村盛產核桃,但是村里沒有山路,秋天農民採摘核桃往山下運輸時,一車核桃需要5-6個壯勞力話2小時時間才能運下來。
2011年,劉姝威將絕大多數精力投身到南就水村的致富道路上。農村核桃、修路,成為了劉姝威的一大工作重點。
自從2011年3月開始,劉姝威就在網易微博中經常發布自己關於社會事件以及經濟問題的言論,而如今她的微博儼然成為了她幫助南就水村致富的工作日誌。
2013年4月,雅安地震,民間公益組織壹基金籌得資金一千多萬,而中國紅十字會籌款三萬多,以及十萬個"滾"字.微博跟帖中,劉姝威譴責了寫“滾”字的人。“結果,很多網友回復我:(郭美美事件)不明不白的,當然就對紅會不信任。”劉姝威回憶說。在發出4月22日的微博後,劉姝威正式以書面形式向社監委提交了重新調查郭美美事件的建議,希望重樹紅十字會信任。感動中國曾盛讚劉姝威是“中國還有一雙揉不進沙子的眼睛”,這雙眼睛,果然不論過多久,依然清澈如水,容不下一粒沙。

CCTV“感動中國”人物

在人的一生中,可以收到很多禮物,你能記得哪件禮物能讓你刻骨銘心嗎?有一種禮物,你可以永遠不會忘記,那就是感動。我曾經被無數次感人的事情所感動,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每一次都有新的收穫。感動之餘,留給自己是無盡的思考和行動。當自己淚流滿面的時候,曾無數次感覺到自己就是那個感動我的人。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創辦於2000年,主辦方是中央電視台,每年一屆。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旨在以人物為線索和載體,梳理每一年度中國經濟發展的脈絡與走向,具有中國經濟晴雨表的作用。
年度獲獎者名單
2000年度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 柳傳志
中國網路通信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田溯寧
海爾集團執行長 張瑞敏
萬科集團董事長 王石
東方集團董事局主席 張宏偉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彭作義(已故)
海信集團董事長 周厚健
金山集團董事長 求伯君
中國證監會首席顧問 梁定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敬璉
2001年度巨人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史玉柱
招商銀行行長 馬蔚華
香港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寧高寧
海爾集團執行長 張瑞敏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行
北京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文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敬璉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裁 衛留成
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 魯冠球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倪潤峰
年度人物大獎 :吳敬璉
公眾人物大獎 :張瑞敏
2002年度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 李毅中
上海寶鋼集團公司總經理 謝企華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賢足
春蘭(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 陶建幸
中國一汽集團公司總經理 竺延風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 張維迎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浙江正泰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南存輝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 劉姝威
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宗慶後
年度社會公益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 邵逸夫
年度創新獎: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2003年度網易創始人及首席架構執行官 丁磊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牛根生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 龍永圖
UT斯達康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吳鷹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張慶偉
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 苗圩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唐運祥
溫州日豐打火機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髮靜
年度人物大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張慶偉
年度新銳獎: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陳天橋
年度社會公益獎:重慶市雲陽縣人和鎮農民 熊德明
2004年度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CEO 馬雲
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麥伯良
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李金華
TCL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郭廣昌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楊元慶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總裁 胡茂元
中興通訊董事長 侯為貴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總經理 王憲章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周小川
年度人物大獎: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李金華
年度新銳獎: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總裁兼CEO 馬化騰
年度社會公益獎:中國消費者協會(集體)
2005年度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潘剛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厚健
濰柴動力董事長 譚旭光
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 王健林
百度董事長兼CEO 李彥宏
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中翰
奇瑞汽車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尹同耀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穩根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 傅成玉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 魏家福
年度人物大獎: 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中翰
社會公益獎 :北京地球村主任 廖曉義
2006年度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尚福林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家祥
玖龍紙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茵[中國女富豪]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姜建清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施正榮
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董明珠
蘇寧電器集團董事長 張近東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及執行合伙人 沈南鵬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高德康
特別榮譽獎: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李嘉誠
年度創新獎:北京華旗資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馮軍
年度人物公益獎: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副秘書長 哈希·扎西多傑
2007年度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 陳紹鵬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金志國
中國移動通信公司總經理 王建宙
深圳研祥智慧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陳志列
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房有
中國鋁業公司總經理 肖亞慶
中國化工集團總經理 任建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 李長江
中國博奇環保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兼CEO 白雲峰
投資中國貢獻獎:國際數據集團IDG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 麥戈文
年度創新獎:深圳研祥智慧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陳志列
社會公益獎:青藏鐵路總設計師 李金城
年度人物終身榮譽大獎: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2008年度年度人物大獎:
斯澤夫(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總經理)
陳游標(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
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林毅夫(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馬興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李寧(李寧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新禮(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蔣錫培(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韓三平(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
王一新(海南省農墾總局局長、海南省農墾總公司總經理)
萬捷(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紹勇(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
盧文兵(小肥羊集團有限公司CEO)
年度創新獎: 王傳福(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李世鶴(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特別榮譽獎: 厲以寧(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高新戰略研究院院長)
2009年度譚躍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公司董事長
沈文榮 江蘇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
俞敏洪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
曹國偉 新浪執行長兼總裁
梁昭賢 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劉積仁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
李書福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
徐留平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公司董事長
靳海濤 深圳創新投資集團董事長
董文標 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
年度創新獎:
劉海濤 物聯網研究專家
尹衛東 科信製藥總經理
年度公益獎:
曹德旺 福耀集團董事長
余彭年 彭年實業董事長
提名獎:
王信 兗州煤業董事長
雷闖 “B肝維權第一人”
2010年度

陳元: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
譚旭光:山東重工董事長
李稻葵: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常小兵:中國聯通董事長
孔棟:中國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
劉永好: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張傳衛: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伍勝:浙江通領科技集團總裁
徐和誼: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李福成:燕京啤酒集團董事長

終身成就獎
孫家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創新獎
真才基: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董事長
董明珠: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孫丕恕:浪潮集團董事長
黃鳴:皇明太陽能董事長
汪建: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提名獎
顧欣: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少春:金蝶董事局主席
李力游:展訊通訊董事長兼CEO
華桂潮:英飛特電子(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
公益獎
上海世博會志願者團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