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簡介
樂器名稱:笙
樂器類屬:自由簧氣鳴樂器。“八音”分類屬“匏”。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尚書》、《詩經》已有相關記載。
《尚書·益稷》:“笙鏞以間。”
《詩·小雅·鹿鳴》:“吹笙鼓簧。”
相傳笙為隨所造。
漢·應劭《風俗通·聲音》:“謹按《世本》:‘隨奏笙,長四寸,十三簧像鳳之身’。”
套用譜號:高音譜號,不移調記譜。
結構組成: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體上的許多長短不一的竹管)和笙斗(即連線吹口的笙底座)三部分構成。
一般宮音管(也稱“上筩”或“修撾”)居於中央最高一根管。笙管的長短排列外觀如鳳翼,其腰部箍一“竹箍”(也稱“孤筿”),每根笙管上端的一定部位都有一長方形音窗(也稱“內開穴”)從簧片至音窗的實際距離為耦合振動的有效管長。簧片的音高依據簧舌尖上點粘蠟珠的大小來調節。先秦以來,笙的形制變化很大,漢代以前的笙管多以蘆竹或紫竹製作,簧片用竹製作,笙斗用瓠製作,漢以後,簧片漸改用銅製。隋唐時期的笙斗改用木製,笙斗周圍髹漆繪花紋。近現代產於蘇州的蘇笙和河南的方笙用木斗,產于山東的笙開始用金屬笙斗。先秦時期的笙管數為12~18根,至唐宋時期,笙管增加到17~19根。
發音原理:
笙的基本結構是把簧片用蠟封粘於笙管(也稱“苗管”或“笙苗”)下端笙腳上,並插於笙斗中。
《爾雅·釋天》:“大笙謂之巢。”晉·郭璞註:“列管瓠中,施簧管端。”
每根笙管下端近斗處都有一個指孔。吹奏時,根據取音需要,按住這根管下端的指孔,並通過吹嘴(也稱“咮”)吹氣或吸氣來策動簧片與笙管內空氣柱產生耦合振動而發音。
笙管上鑲嵌銀絲來標識音高。
《新唐書·禮樂志二十二》:“銀字制笙,以銀作字,飾其音節。”
使用材質:笙簧:古代用竹製,現代多用響銅;笙苗:多用紫竹製作,每一竹管的下端嵌接有木製笙腳以裝簧片;
樂器特色:古老的中國樂器,屬於簧片樂器族內的吹孔簧鳴樂器類,是世界上現存大多數簧片樂器的鼻祖。發音清越、高雅,音質柔和,歌唱性強,具有中國民間色彩。
歷史沿革
笙,是中國傳統古老的吹奏樂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並且對西洋樂器的發展曾經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1978年,中國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2400多年前的幾支匏笙,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笙。殷代(公元前1401--前1122年)的甲骨文中已有"和"(小笙)的名稱。春秋戰國時期,笙已非常流行,它與竽並存,在當時不僅是為聲樂伴奏的主要樂器,而且也有合奏、獨奏的形式。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竽、笙仍並存套用,但竽一般只用於雅樂,逐漸失去在歷史上的重經作用,而笙卻在隋唐的燕樂九部樂、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採用。當時笙的形制主要有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唐代又有了十七簧的義管笙,在十七簧之外,另備兩根義管,需要時,再把它臨時裝上去。早期的笙為竹製,後來改為銅製。明清時期,民間流傳的笙有方、圓、大、小各種不同的笙的形制。
笙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歷史悠久,能奏和聲。它以簧、管配合振動發音,簧片能在簧框中自由振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
史記補三皇本記記載:“女媧氏風姓,有神聖之德,代宓儀、立號曰女希氏,作笙黃。”可之,女媧當時並無笙,只作笙中簧,此時的笙簧許是以竹、木片所制,只可發出高低不同的音。到唐、虞、夏、商諸朝代,發展以數根的竹簧之管參差插入葫蘆之乾殼內製成。
遠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就已有了笙的雛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記載。“和”即是後世小笙的前身。《爾雅·釋樂》記載:“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
在我國古代樂器分類中,笙為匏類樂器。《詩經》的《小雅.鹿鳴》寫道:“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可見笙在當時已經很流行了。
從戰國到漢代的文獻中,共同記載著笙和竽兩種同類樂器。《周禮·春官》中有;“笙師,……掌教歙竽、笙、塤、籥、簫、篪、篴、管。”“笙”為官名,其職務是總管教習吹竽和笙等樂器。竽和笙的區別是:笙體小、簧少;竽體大、簧多。二者早期都是用嵌簧的編管插入葫蘆內,並以葫蘆作為共鳴體,故一些文獻認為竽就是不同形制的笙,如《呂氏春秋. 仲夏紀》高繡註:“竽,笙之大者”。春秋戰國時期,笙竽是重要的吹奏樂器。竽還一度在宮廷、貴族或市民中廣泛地流行。
東漢時期的《說文解字》記載竽為36簧。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了一支竽,22管,用於產生低音,簧是用銅片製成的。從出土的西漢百戲陶俑和東漢石刻百戲畫像中,也可看出竽在百戲樂隊中占有重要地位。
隋唐時期竽還存在,但在九、十部樂中已不用,而笙在隋九部樂和唐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採用。唐代湧現出許多演奏笙的名家,他們的技藝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唐代不少詩人還為笙寫下了詩作。
到了宋代,竽則銷聲匿跡,在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無竽色。
過去的笙,音域不廣,一般只用於合奏或伴奏,很少用於獨奏。在演奏樂曲遇到音不夠時,常借音吹奏。如今,改革後的笙已成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獨奏樂器,既能演奏雄健有力的曲調,也能奏出優美抒情的鏇律,代表曲有《孔雀開屏》、《鳳凰展翅》等。
笙的最初形式,同排簫相似,既沒有簧片,也沒有笙斗,是用繩子或木框把一些發音不同的竹管編排在一起的樂器,後來才逐漸增加了竹質簧片和匏質(葫蘆)笙斗。
古代的笙,用葫蘆作笙斗,後來吹奏者覺得笙斗體大、質脆,吹奏費氣,於唐代以後改為木製,經過世代的流傳,最後銅斗又取代了木斗。
在東漢的古籍里,記載笙的形制。《說文解字》中有:“笙,十三簧,象鳳之身”。《宋書·樂志》說:“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
隋唐時期的笙有19、17和13簧多種;後來又流行一種17簧義管笙,這種笙在17簧以外另備兩支“義管”供轉調時替換用。後來19簧笙也失傳了。
北宋景德三年(1006),宮廷樂工單仲辛製作19簧笙,此後19簧笙在宮廷和民間又得到了普遍的套用。
明、清以來,流行的笙多為17簧、14簧(方笙)、13簧和10簧。
現在民間使用的笙有13簧、14簧、15簧、17簧等多種,但以14簧、17簧最為流行。
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6支戰國初期的古匏笙,均殘,但這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笙,笙斗用葫蘆製作,笙嘴為木製、圓箭形,笙苗的排列呈前方後圓衛列式,在笙斗和笙苗上,都有黑漆朱描圖案,雖歷2400多年,但仍清晰可見。簧片為竹製,其形狀、製作和調音方法,與今日的銅簧片完全一樣,簧數為14、16和18等偶數,與早已發現的及古籍中所載的笙的簧數(多為13、17和19等奇數)不同,為研究笙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資料。
北京智化寺保存的一件十七簧笙,笙管十七根,笙斗用牛角製作。通高51厘米、笙斗高8厘米、直徑8.5厘米。智化寺是明正統(1436—1449)年間太監王振舍宅建造的寺院。寺內一直擁有一批擅長演奏管樂的樂僧,現存樂譜,年代最早的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第十五代僧永乾所抄。由於樂僧有嚴格的師承傳授,故其所傳的笙及其演奏方法,可能是明代民間實際存在的形式之一。
故宮博物院藏有清代宮廷所用的十七簧笙,通高51.4厘米。木斗,另置長吹嘴,繪龍紋和雲紋,笙管也刻有紋飾。
我國的笙、竽在盛唐之時東傳日本,在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裡,現存我國唐時製作的吳竹笙、竽各兩支,假斑竹笙、竽各一支,皆為17管,其排列方法均呈馬蹄形,唯彎曲的吹嘴特別長,斗上都有油漆彩繪的人物或風景畫。古籍中所說竽為多管,而正倉院所存的唐俗樂使用的竽,則與笙同為17管。
我國的笙對西洋樂器的發展,曾經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笙最早就通過“絲綢之路”傳到波斯,1777年法國傳教士阿米奧又將笙傳到歐洲。
1780年,僑居俄國的丹麥管風琴製造家柯斯尼克,首先仿照我國笙的簧片原理,製造出管風琴的簧片拉手,自此管風琴才開始使用音色柔和悅耳的自由簧。
18世紀末,俄國科學院院士雅·什太林,曾撰文稱讚笙是“最受歡迎的中國管風琴”。以後,又促進了其他自由簧樂器的產生。1810年,法國樂器製造家格列尼葉製成了風琴;1821年,德國布希曼發明了口琴,次年又發明了手風琴。
形成
目前所知的笙的最早實物是曾侯乙笙,共出土6個,有12、14、18管三種。簧片用竹製,瓠身漆成黑底繪有精美紋飾。漢以前,笙和竽在宮廷中占居重要地位,而竽相對更受重用。
笙斗用葫蘆製作,吹嘴由木頭製成,十幾根長短不等的竹管呈馬蹄形狀,排列在笙斗上面。唐代以後,演奏家們把笙斗改為木製,後來經過流傳,又用銅斗取代了木斗,同時簧片也從竹製改為銅製。
不同的地區有不同式樣的笙。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樂器製造者和音樂工作者,對笙進行了不斷的改革,先後試製出擴音笙、加鍵笙等多種新品種,克服了音域不寬、不能轉調和快速演奏不便等缺點,給笙帶來了新的生命力。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豐滿,低音渾厚低沉,音量較大。而且在中國傳統吹管樂器中,也是唯一能夠吹出和聲的樂器。在和其它樂器合奏的時候,能起到調和樂隊音色、豐富樂隊音響的作用。在大型的民族管弦樂隊里,笙有時還要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笙。
構造
笙的構造,將銅製的簧片裝在若干竹管下端,這些竹管插在一個木製或銅製的帶有吹孔的笙斗上。吹時用指按著竹管下端所開的孔,使簧片與管中氣柱發生共鳴而發出樂音。演奏時,除單音外、大都用二音、三音或四音配成和音。解放後,對笙進行了改造,目前,已普遍使用的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以及小排笙、排笙(鍵盤笙)等多種形制。笙的吹奏技術也有較大發展,除了用於伴奏與合奏外,已發展成為獨奏樂器。
種類
傳統笙一般為十三、十七或十九簧,經過改良後有二十一、二十四、二十六、三十六、三十七、四十二簧等多種。
傳統笙以手指按孔以控制那一支管發聲。改良的笙加上按鍵,一個手指可以控制多個按鍵,以便控制更多的音。
現代國樂團多使用三十六簧笙取代傳統笙,並設有高音笙、中音笙、次中音笙和低音笙,其音域如下:
高音笙(三十六簧):G3-F?6(C4=中音C)
中音笙(三十六簧):C3-B5
次中音笙(三十六簧):G2-F?5
低音笙(三十六簧):C2-G4
演奏技巧
傳統笙和改良笙技巧相同,改良笙的技巧以傳統笙技巧作為基礎。
笙的演奏技巧有:頓音,倚音,跳音,雙吐,三吐,碎吐,花舌,喉舌,顫音,復調,多種和音等。
花舌又分細花舌,粗花舌,爆花舌等種類
“在散板,華彩的地方是展現個人技巧的最佳時機”一個著名的日本指揮家曾說過。
最明顯的比如葫蘆絲,巴烏,竹笛等管樂,都用笙的技巧—雙吐,三吐等。
笙的演奏技巧是所有吹奏樂器中最為豐富的,做為簧片樂器的鼻祖,笙技巧的影響下不僅大大豐富了管樂的表現力,在世界音樂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著名樂曲
獨奏曲
鳳凰展翅(胡天泉)
草原騎兵 (胡天泉)
牧場春色(曹建國)
山鄉喜開豐收鐮(唐富)
歡樂的潑水節(孫友)
活潑的小鹿(林偉健)
沂蒙山歌
沂蒙新貌
湘江春歌
晉調
林卡月夜
傣鄉風情
火車進侗鄉
瀾滄江戀歌
水庫飛來金鳳凰
鵝鑾鼻之春
阿細歡歌
織網歌
掛紅燈
草原新苗
冬獵
維吾爾人之歌
天山狂想曲
天山的節日 (曹建國)
協奏曲
文成公主
孔雀音畫
望夫雲的傳說
草原騎兵
笑傲江湖
笙演奏家
胡天泉(演奏技法革新者,中將)
張富森(山東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
閆海登(天津歌舞劇院一級演員)
李光陸(中國音樂學院教授 一級演員 中國笙會會長)
王慧中 (中央民族樂團前任首席笙,國家一級演員)
徐超銘(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雷建功(南京名族樂團前團長 一級演員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
翁鎮發(上海民族樂團 一級演員)
馮海雲(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楊守成(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曹建國(電影樂團 一級演員 原中國笙會會長)
楊小麒(山東民族管弦學會副會長)
於新華(山東歌舞劇院 一級演員)
孫維平(寧夏大學教授)
孫友(瀋陽音樂學院教授)
郭萬鵬
郭藝
王潤宇
王正亭
吳彤(中央民族樂團 一級演員 第52屆葛萊美獎項)
吳巍
鄭德惠(香港中樂團)
唐富(黑龍江歌舞劇院一級演員)
唐賓力
唐鶴鳴(中國文聯-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
唐申明
肖江(國家一級作曲)
曹敏超
牟善平父子(山東藝術學院)
林偉建(山東民眾藝術館教授)
晏明
古代樂器
古人認為音樂是聖潔的,可以潔淨人的思想,創作音樂就是要和諧地使用“八音”,所謂“八音”是指八種樂器:金、石、土、木、竹、絲、匏、革。金、石、土、木、竹、絲、匏、革就是由青銅、石頭、陶器、木頭、竹子、蠶絲、葫蘆和皮革製成的樂器,中國古人按照樂器製作的材質而區分不同的樂器,正是這些樂器,在歷史的深處,共同演繹了中國人心靈的樂章…… |
拼音是sheng的漢字
“八音”民族樂器列表
中國民間音樂文化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中,發展出一系列富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樂器,亦有依照樂器材質而形成的分類,古稱“八音”,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 ||
金 | 鍾(編鐘 | 特鍾) | 方響 | 鑼 | 雲鑼 | 銅鼓 | 鐃 | 鈸 | 鈴 | 鐸 | 鉦 | |
石 | 磬(編磬 | 特磬) | |
絲 | 彈撥 | 古琴 | 瑟 | 箏 | 箜篌 | 琵琶 | 三弦 | 阮 | 柳琴 | 月琴 | 秦琴 | 獨弦琴 |
拉弦 | 二胡 | 高胡 | 中胡 | 低胡 | 板胡 | 京胡 | 京二胡 | 馬頭琴 | 馬骨胡 | 牛腿琴 | 大廣弦 | 椰胡 | 墜胡 | 墜琴 | 大筒 | 大筒弦 | 葫蘆琴 | 葫蘆胡 | 土胡 | 角胡 | 三胡 | 四胡 | 擂琴 | 革胡 | 低音革胡 | 拉阮 | 奚琴 | 軋箏 | 胡琴 | |
彈擊 | 揚琴 | 築 | |
竹 | 笛子 | 簫 | 排簫 | 籥 | 篪 | 尺八 | 篳篥 | 管子 | 嗩吶 | 巴烏 | 芒筒 | 唎咧 | 口笛 | 新笛 | 侗笛 | |
匏 | 笙 | 竽 | 蘆笙 | 葫蘆絲 | 葫蘆笙 | |
土 | 塤 | 缶 | |
革 | 鼓 | 大鼓| 板鼓 | 排鼓 | 南堂鼓 | 八角鼓 | 羯鼓 | 鞀 | | |
木 | 木魚 | 柷 | 敔 | 鼓板 | 拍板 | 梆子 | |
其他 | 骨笛 | 口弦 | 木葉 |
中國民族樂器
樂器類別 | 樂器名稱 |
吹奏樂器 | 木葉| 紙片| 竹膜管(侗族) | 田螺笛(壯族) | 招軍(漢族) | 吐良(景頗族) | 斯布斯額(哈薩克族) | 口笛(漢族) | 樹皮拉管(苗族) | 竹號(怒族) | 簫(漢族) | 尺八 | 鼻簫(高山族) | 笛(漢族) | 排笛(漢族) | 侗笛(侗族) | 竹筒哨(漢族) | 排簫(漢族) | 多(克木人) | 篪(漢族) | 塤(漢族) | 貝(藏族) | 展尖(苗族) | 姊妹簫(苗族) | 冬冬奎(土家族) | 蓽達(黎族) | 口利咧(黎族) | 嗩吶(漢族) | 管(漢族) | 雙管(漢族) | 喉管(漢族) | 芒筒(苗族) | 笙(漢族) | 蘆笙(苗| 瑤| 侗族) | 確索(哈尼族) | 巴烏(哈尼族) | 口哨(鄂倫春族) |
彈撥樂器 | 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 | 竹製口弦(彝族) | 樂弓(高山族) | 琵琶(漢族) | 阮(漢族) | 月琴(漢族) | 秦琴(漢族) | 柳琴(漢族) | 三弦(漢族) | 熱瓦甫(維吾爾族) | 冬不拉(哈薩克族) | 扎木聶(藏族) | 箏(漢族) | 古琴(漢族) | 伽耶琴(朝鮮族) | 豎箜篌| 雁柱箜篌 |
拉奏樂器 | 梆子(漢族) | 杵(高山族) | 叮咚(黎族) | 梨花片(漢族) | 臘敢(傣族) | 編磬(漢族) | 木鼓(佤族) | 切克(基諾族) | 鈸(漢族) | 鑼(漢族) | 雲鑼(漢族) | 十面鑼(漢族) |星(漢族) | 碰鐘 | 鍾(漢族) | 編鐘(漢族) | 連廂棍(漢族) | 喚頭(漢族) | 驚閨(漢族) | 板(漢族) | 木魚(漢族) | 吾攵(漢族) | 法鈴(藏族) | 腰鈴(滿族) | 花盆鼓(漢族) | 銅鼓(壯| 仡佬| 布依| 侗| 水| 苗| 瑤族) | 象腳鼓(傣族) | 納格拉鼓(維吾爾族) | 漁鼓(漢族) | 塞吐(基諾族) | 京堂鼓(漢族) | 腰鼓(漢族) | 長鼓(朝鮮族) |達卜(維吾爾族) | 太平鼓(滿族) | 額(藏族) | 撥浪鼓(漢族) | 揚琴(漢族) | 竹筒琴(瑤族) | 蹈到(克木人) | 薩巴依(維吾爾族) |
打擊樂器 | 樂鋸(俄羅斯族) | 拉線口弦(藏族) | 二胡(漢族) | 高胡(漢族) |京胡(漢族) | 三胡(漢族) | 四胡(漢族) | 板胡(漢族) | 墜琴(漢族) | 墜胡(漢族) | 奚琴(漢族) |椰胡(漢族) | 擂琴(漢族) | 二弦(漢族) | 大筒(漢族) | 馬頭琴(蒙古族) | 馬骨胡(壯族) | 艾捷克(維吾爾族) | 薩它爾(維吾爾族) | 牛腿琴(侗族) | 獨弦琴(佤族) | 雅箏(朝鮮族) | 軋箏(漢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