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濕地內有大面積的鹽田水窪、淺水水庫等。獨特的地址位置和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其成為鳥的天堂。經專家調查考證,濕地共有鳥類232種,而且不斷有新種類被發現,其中國家一級保 護鳥類7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7種,省重點保護鳥類15種,是渤海地帶重要的鳥類棲息地。地質地貌
興濕地地處渤海灣西岸,屬於河北平原東部運東平 海興濕地總體地勢低洼,起伏不大。濕地地貌總趨勢為西南部較高,東北部略低,坡降為1.2/15000。海拔(黃海高程)在1.0— 3.0米之間。現代地貌的基底是太古代形成的結晶片岩、花崗片麻岩和混合岩。 海興濕地區域內部地貌差異較大,由於河道、溝渠縱橫交錯,形成了微波起伏的地貌特徵,主要地貌類型有: (1)、河流:濕地地勢低洼,河流眾多。北部是素有“九河下梢”之稱的大口河,南部有漳衛新河,中部是宣惠河、淤泥河、大浪淀河,北部是六十六排乾渠。 (2)、河間窪地:河床兩側為古河道遺蹟,沉積層較厚,地表多粘質鹼土和洪積粘土,較大型的窪地常年積水,有的僅夏季積水,冬春乾涸。 (3)、沼澤:楊埕以北宣惠以南地區,原是第四紀以來貝殼和泥沙在海潮的頂抵下沉積下來圍成的瀉湖。為了排泄和灌溉需要,圍堤修築了2400公頃的水庫——楊埕水庫。 (4)、山丘:濕地以西有第四紀火山活動遺留下灰的連片分布的低矮山丘,由火山碎屑物質堆積而成,最高處海拔達36米。主要山體有小山(古稱馬騮山)和磨磨山(也稱末末山)。素有“富小山”之稱。 (5)、海岸和島嶼:濕地東臨渤海,海岸線29.5公里,北部有一寬9公里的大河口,稱大口河。地質歷史上經歷多次海浸、海退,海水從此開口處大量湧進、退出,侵蝕成一個巨大的潮溝和一系列小潮溝。由於潮溝伸入內陸,腹地寬廣,形成大面積的淤泥質海灘。南部漳衛新河入海口、大口河島、汪子島、高坨子島個島嶼,其中灰台子、葫蘆頭子、馮家屋子3島表面粘質潮土,重度鹽鹼,植物很少,是海鳥天然的棲息場所。小王莊島海拔較高,表層有機質豐富,土壤發育良好,植物生長茂盛也是海鳥聚集的地方。氣候
光照溫差
海興濕地屬於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因臨近渤海,具海洋性氣候特徵。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冷暖適中,冬季寒冷少雪。 年晴天日數平均252天;年均日照百分率63%,5月份最高為68%。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718.8小時,最多為3514小時(1984年),最少為2314.5小時(1985年)。農耕期(≥0℃)日照時數為2142.1小時,占年均日照總數的79%,作物生長活躍期(≥10℃)日照時數為1652.9小時,占年均日照總時數的61%。年均輻射總量為124.7千卡/平方厘米。根據海興縣氣象局1966—2000年35年的氣象資料記錄,該地多年平均氣溫12.4℃;月平均氣溫最低是1月份,為-4.2℃;最高是7月份,為26.6℃(如圖1-2)。極端最高氣溫40.6℃(1988年6月13日),極端最低氣溫為-21.2℃(1990年1月31日)。初霜日一般10月18日前後,終霜日在4月1日前後,無霜期平均193天。
降水
海興濕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58毫米(1966—2000年),7、8月降水集中,往往造成夏澇。冬季降水最少,最小年降水量221毫米(1968年),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4.6倍,因此旱澇災害頻繁。 濕地年均地溫為14℃,各月平均地溫以1月份最低,為-4.4℃,冬季各月均0℃以下,歷年地溫極端最低值為-28.8℃,全年地溫最高在7月份,月平均地溫為29.9℃。 本區多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3%。其中1990年緊大,為70%,1968年最小為57%。一年之中,春季相對濕度最小,尤其是4、5月份,為53%,是全年濕度最小月份。冬季相對濕度繼續下降,至1、2月份穩定在60%左右。濕地年平均蒸發量為2096毫米。1985年蒸發量最小,歷年各月平均蒸發量以冬季為最小,尤其是1月份,只有52.4毫米,12月份次之,為56.3毫米,2月份隨著所溫升高,蒸發量不斷增大,達到73.3毫米。春季受日照、氣溫、風的影響,蒸發量急劇上升,3月份為159.3毫米,6月份蒸發量最大,歷年平均蒸發量為334.1毫米。
水文
海興濕地,河渠、窪淀較多。較大河渠有5條,自南而北依次為:漳衛新河(省界河)、宣惠河、淤泥河、大浪淀排水渠和六十六排乾渠(縣界河)等。濕地中部宣惠河、淤泥河和大浪淀排水渠匯合後稱板堂河,向東北流過約5公里後,再與南面的漳衛新河、北面的六十六排乾渠匯合,形成喇叭形向海敞開的大河口,稱大口河。河道之間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窪淀和小溝渠。其中又以楊埕水庫面積最大,占地2400公頃,最大蓄水量3600萬立方米。 海興濕地地處渤海西岸,為濱海沖積海積平原一部分,因此總體上地下水礦化度較高,區域上屬於鹹水區。整個濕地僅楊埕水庫及其以南地區地下水礦化度較低,礦化度2—3克/升,特別是夏季接受大量地表水補給,地下水礦化度在2克/升之下,水質良好,蘆葦等植被生長旺盛。楊埕水庫以北,宣惠河兩側廣大地區已開闢為鹽場,地下水礦化度很高,均在3克/升以上。
植物資源
海興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水域遼闊,陸地面積小,而且 海興濕地低洼鹽鹼,所以耐鹽鹼的陸生植物、潮濕環境的濕生植物、以及各類水域環境的水生植物非常豐富。根據調查考證,收錄海興濕地野生植物總計146種,分隸於47科、113屬,保護區植物以草木植物為主。分布著白刺、蘆葦、鹼蓬、檉柳等鹽生植物,以蘆葦、鹼蓬為優勢種。楊埕水庫南部周邊區域,地表含鹽量減少,有機質增加,分布著以鹽地鹼蓬、灰綠藜、鹼茅、白茅等為優勢種的港坡植物,多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水庫、魚蝦養殖池及鹽田水汪,分布著大量沉水植物,以輪葉狐尾、狐尾藻等為主。水庫中的挺水植物主要是蘆葦和達香蒲。
海興濕地共有維管植物47科、113屬、146種,其中蕨類植物只有1科、1屬、2種;裸子植物也只有1科、1屬、1種;被子植物最豐富,有45科、111屬、143種,其中雙子葉植物37科、90屬、116種,單子葉植物8科、21屬、27種。在楊埕水庫及其南部的周圍區域分布有較多的河北省重點保護植物——二色補血草,是良好的乾燥花原料。 此外,濕地外圍是農業和林業種植區,主要是有棗、蘋果、梨等果樹和小麥、玉米、高梁、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甘著等農作物,以及白菜、茄子、番匣、辣椒、南瓜、茴香、韭菜、菠菜、香菜、蘿蔔等蔬菜。
編輯本段鳥類資源
鳥類資源
海興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獨特的地理位置,複雜多樣的生態環境,豐富的食物資源,使這裡的鳥類非常豐富。由鳥類環志回收的初步結果、鳥類的多樣性以及具有國際重要意義鳥類的數量,都證明海興濕地是東亞—澳大利亞鳥類遷徙路線上一個突出的、重要停歇地,。也是鷺類、鴴鷸類鷗類等一些水鳥的重要繁殖地,以及鶴類和雁鴨類的重要越冬棲息地。初步查明這裡分布著237種鳥類,每年春秋遷徙時在此停歇覓食的鳥類多達百萬餘只,豐富的鳥類資源成為本保護區的顯著特點。由保護區的鳥類組成來看,主要營樹棲生活的雀形目鳥類相對較少,而鴴形目和雁形目等水鳥占有較大比例,這與該區域多水域而少林木的生態特點相吻合,凸顯了本保護區的濕地特色。依據鳥類的季節成留及遷徙活動情況,可分為留鳥、旅鳥和候鳥,候鳥又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等季節生態類群。保護區有夏候鳥62種,占保護區鳥類總數的26.6%,主要是鴴形目、雀形目和鸛形目的鳥類、分別占保護區夏候鳥總種數的30.6%、顯了本保護區的濕地特色。冬季由北方遷來越冬的冬候鳥24種,占保護區鳥類總種數的10.3%,是保護區鳥類多樣性最低的季節,其中雀形目11種和雁形目8種分別占冬候鳥總種數的45.8%和33.%,二者合計占冬候鳥總種數的79.1,是冬候鳥中的優勢類群。春季北遷繁殖和秋季南遷越冬時經過保護區的旅鳥種類最多,有121種,占保護區鳥類總種數的51.9%。春季除旅鳥和留鳥之外,還有遷到的夏候鳥。秋季除旅鳥和留鳥之外,還有尚未遷走的夏候鳥。所以春秋兩季是保護區鳥類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季節。
在海興濕地的237種鳥類中,古北界鳥類最多,有163種,占保護區鳥類總種數的70%,以旅鳥和冬候鳥類為主,代表種類有東方白鸛、大天鵝、灰鶴、燕雀等。其次是廣布種鳥類49種,占保護區鳥類總種數的21%。見種類有大白鷺、松雀鷹、普通翠鳥、金腰燕等。常見種類有池鷺、董雞、白頭鵯等。海興濕地面積遼闊,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不僅為大批旅鳥鳥提供良好的暫棲覓食生境,而且是許多鳥類適宜的繁殖場所,特別是在廣闊的濕地生境類型中,形成以地面的蘆葦中築巢為主的繁殖鳥類群/夏候鳥組成,計有88種,占保護區鳥類總種數的37.8%。比較常風孤主要繁殖鳥類有骨頂雞、四聲杜鵑、大山雀、樹麻雀等。海興濕地有4種我國鳥類特有種,即中華秋沙鴨、白頭鵯、震量鴉雀等,占保護區鳥類的1.7%。海興濕地分布的小鴉鵑等為河北省鳥類新紀錄種,震旦鴉雀為河北省東部鳥類新紀錄種。
珍稀鳥類物種
本保護區有19種鳥類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占保護區237種鳥類的8.2%。依據1988年12月10日國務院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本區237種鳥類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東方白鸛、黑鸛、中華秋沙鴨、金雕、丹頂鶴等7種,占保護區鳥類種數的3%;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等有33種,占保護區鳥類種數的14.2%。 本保護區屬於河北省重點保護鳥類的有15種,占保護區鳥類種數的6.8%。被列入附錄一的種類有5種,被列入附錄二的有24種,屬於附錄三的種類有6種,在海興濕地中被列入《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3個附錄中的鳥類35種,占本保護區鳥類總種數的15%。加強對這些鳥類的保護,可為該公約的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的條件。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協定》的81種,在本保護區有46種,占協定保護種數的56.8%,占保護區鳥類總種數的19.7%;《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協定》中規定的227種保護鳥類中,在本保護區有133種,占協定保護種數的58.6%,占保護區鳥類總種數的57.1%;這充分表明海興濕地是執行以上兩項國際雙邊保護協定,實踐政府承諾的重要地區之一,加強對本區鳥類的科研、監測和保護工作,具有重要的國際意義。
野生動物資源
海興濕地水生浮遊動物38種,底棲動物45種,魚類59種;陸棲無脊椎動物中蛛形綱1目、10科、20種;昆蟲綱動物12目、89科、185種;陸棲脊椎動物4綱、25目、69科、265種,其中有鳥類237種。這些動物除了在維持保護區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保護生態平衡發揮著重要作用外,還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科學研究價值。本區盛產的三疣梭子蟹、對蝦、毛蝦、梭魚、海蜇被稱為海興的“五大名鮮”,聞名全國;此外,黃鼬是重要毛皮獸、草兔可提供肉食,是重要狩獵對象,雁鴨類資源更為豐富。許多動物資源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中國省級濕地保護區
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分為國家和地方保護區,其中地方保護區又分為省、市和縣3級。濕地保護區功能眾多,包括提供多種水產品和農產品、調蓄江河洪水、提供優美景觀、棲息野生動植物、淨化污染物、自恢復和自組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