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曲江羅坑保護區](/img/4/355/nBnauM3X1QDNzcjMxIzNyMTMwMTMyUDOzkDMxADMwAzMxAzLyc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羅坑省級自然保護區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水資優厚,保護區內有大小溪流18條,匯入面積260公頃,庫容為6973萬立方米的羅坑水庫。
保護區地形地貌複雜,山巒重疊,最高峰船底頂海拔1587米,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0餘座,起伏連綿,溝壑縱橫,山陡險峻,坡度多在25度以上,局部達60度以上。在海拔800米左右高山有一塊較為少見的中山濕地。
保護區森林茂密,各種生物及其構成的亞熱帶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為動植物提供了優良的生存環境,是人類的寶貴生物遺產。
地理位置
廣東曲江羅坑省級自然保護區於1998年1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位於韶關市曲江區西南部的羅坑鎮,東經113º11′18″–113º25′55″,北緯24º29′24″–24º32′40″之間。
南面與英德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連線,西面與乳源大峽谷省級自然保護區毗鄰,總面積204.24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面積86.17平方千米。由曲江羅坑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管理。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及其珍稀動植物為主要保護對象。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0.2℃,1月平均氣溫10.3℃,極端最低氣溫﹣5.6℃;7月平均氣溫28.9℃,極端最高氣溫39℃。年均降水量1558毫米,年均日照時數1533小時。
保護區內山地草甸濕地屬沼澤濕地中的草本沼澤濕地類型,包括峽洞、石深坑、席草塘、門洞4片沼澤地,面積204.29平方千米,海拔760~860米,每片濕地均有東西向的溪水流經,水質良好。區內地質為泥盆系砂頁岩和燕山運動侵入的花崗岩構造侵蝕剝蝕中山,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土壤有山地紅壤、山地黃壤、水稻土、沼澤土等。
動植物資源
![曲江羅坑保護區蜥蜴](/img/6/065/nBnauM3XzITO3gzM0IzNyMTMwMTMyUDOzkDMxADMwAzMxAzLyc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保護區內共有野生維管植物1464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有2種,包括仙湖蘇鐵、鍾萼木;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有14種,包括蘇鐵蕨、桫欏、黑桫欏、大黑桫欏、小黑桫欏、粗齒桫欏、金毛狗蕨、福建柏、廣東松、白豆杉、半楓荷、樟樹、紅椿、傘花木;省級重點保護植物有南方鐵杉、粘木、穗花杉、三尖杉、銀鐘花、白桂木、吊皮錐等。栽培植物中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蘇鐵和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金蕎麥。濕地邊緣以甜錐、木荷、石櫟為建群種;山溪中游北半邊則以深山含笑、阿丁楓、華潤楠、狹葉半楓花、甜錐、岑南酸棗等植物為主;林下灌木則有九節、紅背山麻桿、水楊梅、山黃皮、狗脊等。濕地環境中常見的植物有柳葉箬、小葉海金沙、黃花菜、華鳳仙、漸尖毛蕨、小金髮蘚、纖毛鴨嘴草等。此外還有細芒野古草,野牡丹、鱗子莎、崗松、火炭母、谷精草、求米草等。植被類型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亞熱帶針闊葉混交林、亞熱帶針葉林、亞熱帶竹林、亞熱帶山頂矮曲林、亞熱帶山頂灌叢草坡、人工植被8種。
保護區內棲息有獸類67種,鳥類164種,爬行類55種,兩棲類32種,魚類23種,昆蟲1188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有蟒、黑麂、黃腹角雉、雲豹,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穿山甲、水鹿、小靈貓、斑羚、大鯢、虎紋蛙、金錢龜、蒼鷹等。
保護區內進行的科研活動主要為調查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量及其生態現狀,山地草甸濕地的成因及保護、瑤山鱷蜥的馴養及繁殖等。2007年保護區成立鱷蜥研究中心,開展人工繁育鱷蜥與放歸研究。
中國省級濕地保護區
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分為國家和地方保護區,其中地方保護區又分為省、市和縣3級。濕地保護區功能眾多,包括提供多種水產品和農產品、調蓄江河洪水、提供優美景觀、棲息野生動植物、淨化污染物、自恢復和自組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