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釋義】反省,思考。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後。【示例】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
【日常用法】現在的反思意為自我反省,比如考試後,老師叫學生寫的“反思”,大體意為對自己的考試所作出的評價以及對以後學習方法的修改。字數可以不多,但是要深刻。
出處
反思,英文reflection。"反思"一詞,據說首次出現於英國哲學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將"心靈內部活動的知覺",稱為"反思"。而在我國當代文學史上,這個詞卻具有特定的意義,即對文革、十七年以至更早的歷史事實進行思考,從而在意識形態、國民性等方面挖掘現實問題的根源,同時,在歷史和自然的大的環境背景中展開對"人"的價值的思索。可以說,"反思文學"是"傷痕文學"的深化,兩者間的區別主要在於:哲學思考的介入。綜觀"反思文學"的創作,主要焦點在於對"人"的反思上。這種對"人"的"反思"有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它首先是主要針對政治層面的,關於建國後的歷史問題尤其是對農村問題的反思成為作家創作的一個重點。其中張一弓創作的中篇小說《犯人李銅鐘的故事》以一個為了民眾生命而不惜觸犯黨紀國法的大隊支書的形象,樹立了新時期第一個成熟而完整的悲劇英雄形象。而高曉聲的《李順大造屋》則以看似幽默的筆法,揭示了中國農民自身的性格弱點,指出這些"民族劣根性"在建國後的左傾災難所應當承擔的責任。《記憶》則以某地宣傳部長秦慕平對曾經被自己錯判為"現行反革命"的少女方麗茹的懺悔,反省了一個時期內不正常的"現代迷信"及自己在這種現代迷信中所扮演的可悲角色。
以上作品對文革中種種事件表現的深刻程度顯然遠遠超過"傷痕小說",但它仍局限於將人僅僅放在政治層面思考。這種情況隨著"反思文學"的深入出現了變化,很多作家不久就開始轉到對"人本身",如"人性"、"人的價值"、"人的生命力量"等更深刻的問題的思考上。
背景
近代西方哲學中廣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又譯為反省、反映。原意指光的反射,作為哲學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間接性意義,指不同於直接認識的間接認識。在17、18世紀的西方哲學中,這個概念只指有較高價值的內省認識活動,例如J.洛克把離開感覺形成內部經驗的心靈活動稱為反思:B.斯賓諾莎認為反思是認識真理的比較高級的方式。顯然,這時尚未對於反思概念本身作出具體規定。I.康德提出了正確規定反思概念的問題,並認為反思構成表象或概念在聯結中歸屬何種認識能力的主觀條件,特別是把審美與合目的性的認識能力明確規定為“反思的判斷”,作為聯結知性與理性的橋樑。但是,反思概念在康德那裡尚未達到辯證的理解。G.W.F.黑格爾在客觀唯心主義形式下,把反思變成一個把握髮展的辯證概念,完成了規定反思概念從而使之含義更加深刻的工作。他認為反思具有不同的層次。對於本質的認識,“設定的反思”尚停留在抽象的自身同一階段:“外在的反思” 則進展到把握區別與對立;只有 “規定的反思”才能從聯繫上把握對立面的統一。這樣,黑格爾在反思的認識上達到了一個飛躍,即反思本身也有一個過程。但是,反思只是作為一種從把握外在本質到把握內在本質的過渡。特徵
反思,一般是指行為主體立足於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其情景的能力。教師的反思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以自我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之依據的“異位”解析和修正,進而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效能和素養的過程。其主要特徵,一是實踐性,是指教師教學效能的提高是在其具體的實踐操作中;二是針對性,是指教師對自我“現行的”行為觀念的解剖分析;三是反省性,是指教師對於自身實踐方式和情境,立足於自我以外的多視角、多層次的思考,是教師自覺意識和能力的體現;四是時效性,是指對當下存在的非理性行為、觀念的及時覺察、糾偏、矯正和完善,意即可以縮短教師成長的周期;五是過程性,一方面指具體的反思是一個過程,要經過意識期、思索期和修正期,另一方面是指教師的整個職業成長要經過長期不懈的自我修煉,才能成為一個專家型教師。
主要方法
1.質疑反思。質疑是人的思維走向深刻的開始。對每一節課我們都要這樣反思:“這樣做對嗎?”“這樣設計合理嗎?”“這是最佳方案嗎?”有質疑才會有發現,有發現才會有努力,有努力才會有發展。2.歸納反思。過去的經歷一般是在自然狀態下零星地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之中,而我們一旦將它們回憶、收集、分析、整理、歸納出來之後,就會成為可貴的教學體會與教學經驗。經過這樣的歸納反思,找出了“得”與“失”,也找出了問題的癥結,那么我們的經驗日積月累就更加豐富,我們的教學失誤就會更少,教學效果就會更好。
3.換位反思。橫看成嶺側成峰。人受自我經歷的局限,難免會使自己的認識產生偏頗,有時甚至看不出問題所在。這時教師應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學生會怎樣?”“這位學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經常進行這樣的換位移情反思,對於形成融洽、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和形成具有獨特的教學風格是大有裨益的。
4.對比反思。有比較才有鑑別,人們常常是通過找到某一事物的對立面的特徵來發現這一事物的本質屬性的。作為教師,要善於向別人學習,經常聽同行們的課,特別是名教師的課,並以此為鏡子來對照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行為。例如,教學連減法時,教師甲讓學生觀察情境圖,發現並提出問題,學生便提出了“一共有多少條絲瓜?”“藤上結的比筐里多幾條?”等問題,就是不會提出需要連減計算的問題。這位教師很是煩惱,於是他去聽了同行教師乙的同一內容的一節課,教師乙首先出示情境圖,讓兩位學生上台分別去“摘”下3條、1條絲瓜,再讓學生提出問題,列式計算。學生很快提出“還剩多少條”的問題,並列出算式“8-3-1=□”。教師乙的課使教師甲大受啟發:創設情境要善於化靜為動,讓學生親自去體驗、去發現、去做數學,學生便會提出問題,並主動探索、解決問題。通過對比反思,教師甲感受頗深,受益很大,下次遇到類似情況時就知道該怎樣去做。
5.評議反思。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善於學習而又很有造詣的教師就會經常請別人聽聽自己的課,並請別人評議自己的教學,指導其教學設計。“你能組織合作學習很好,但提出討論的問題沒有挑戰性”;“你能走下講台參與學生的討論交流,但指導、幫助學困生不夠。”這些評議既中肯又切中要害,幫助執教者認清了自我,受到啟發和教益,又使評議者學會反思,引以為戒。學校如能多次進行這樣的評議反思活動,對於提高全體教師的反思能力和教學水平是大有幫助的。
心理學
反省是“反省心理學”中的專業辭彙,意思是指對自身已往心理活動的回憶。在反省心理學中,“反省”是與“回憶”相對稱的一個概念。我們對外部事件、外部信息的回憶、提取和再現叫“回憶”,而對內部心理事件、心理活動、心理現象的回憶、提取和再現就叫“反省”。心理二元說告訴我們,人的記憶是二元的,既能記憶(存儲、提取)外部事件和外部信息,也能記憶內部心理事件、心理現象和心理活動信息,前者叫“外記憶”,後者叫“內記憶”。我們通常所說的“元記憶”“知曉感”“舌尖現象”都屬於內記憶。人的記憶活動包括存儲和提取兩部分,外記憶活動中的提取就是“回憶”,內記憶活動中的提取就是“反省”。我們內部所發生的許多心理現象,如不經及時反省,把其轉入長期記憶庫,就會永久消失,所以,反省是獲取心理現象的重要手段(此外還有外觀、心理統計、心理實驗、口語報告等手段),是心理學研究的出發點,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學研究方法,古代哲學家大多用反省的方法研究心理學。通過反省的方法獲取心理現象,然後對這些心理現象進行加工,從中得出心理規律,即打開心理的黑箱。人的心理是二元的,人的記憶既有外記憶,又有內記憶。心理現象一經發生便會被內記憶系統自動記錄,因此,我們只需經過及時反省,便能抓住瞬間即逝的心理現象,把其由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資料,並從中加工出心理規律來。相反地,“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的許多心理活動是並不表現於外的,通過外部觀察是根本觀察不到的,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理現象還有一點重要特點—害怕被觀察,一旦發現自己被觀察就會發生變形甚至消失(如你在閱讀或思考時,一旦發現有人正在觀察自己,原先的閱讀和思維活動就會受到干擾,就是發生改變),這一點和風、雨等自然現象是有顯著不同的,因此,心理學實驗在心理學研究中受到很大的局限。
當然,通過反省只能獲取本人自身的心理現象資料,而不能得到別人的心理現象資料,這也可以說是“反省法”的一個局限。但這並不意味著反省研究法就不能得出具有普遍適用意義的心理規律,因為人的許多心理活動、心理現象是有共同之處的。正如孔子所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子》中說“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見《老子》第54章)。所以,通過反省研究法,是有可能得出適用於全人類的心理規律的,當然,若能同時結合外部觀察、心理調查、心理實驗等客觀研究法,獲取更廣泛的心理現象資料,那么就容易得出正確的並且適用於全人類的心理規律。
中外歷史上有許多哲學家和心理學家都十分重視“反省研究法”的套用,法國近代哲學家笛卡兒(1596—1650)認為:“心理的知識是直接的,因此不必藉助於外在的觀察,而只有藉助於自我觀察(“反省”—筆者注),才能洞察意識這個內部世界”。英國近代哲學家、教育家洛克(1632—1704)認為,“經驗分兩種:(1)外部經驗,它直接來源於感覺,是人的心靈直接觀察外部事物而產生的觀念;(2)內部經驗,它來源於反省,是人的心靈轉向內部考察自己心理活動而產生的觀念。感覺是反省的必要條件—一切呈現於人的意識中的東西都可被反省”。德國近代哲學家、心理學家,“意動心理學派”創始人布倫塔諾(1838—1917)認為;“心理學的來源是建立在對我們自己的心理現象的內部知覺上,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思維、判斷……勇敢或失望,欲求或厭惡……如果我們不通過內部知覺來了解它們。內部知覺是心理現象的基本的和主要的來源”“內部知覺的特徵之一就是它從來不能轉化為內部觀察”“內部知覺是對剛剛過去的,在記憶中仍呈現鮮活狀態的心理活動及其變化的反省”。德國近代哲學家、心理學家沃爾夫(1679—1754)在其心理學名著《經驗心理學》和《理性心理學》中也明確提出,“‘內省’(反省、思辨—筆者注)是研究內部經驗的真正有效的方法。”中國現代著名心理學家、前中科院心理學研究所所長潘菽(1897—1988)也認為,“自我觀察法應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內涵
在17、18世紀的西方哲學中,這個概念只指有較高價值的內省認識活動,例如J.洛克把離開感覺形成內部經驗的心靈活動稱為反思:B.斯賓諾莎認為反思是認識真理的比較高級的方式。顯然,這時尚未對於反思概念本身作出具體規定。I.康德提出了正確規定反思概念的問題,並認為反思構成表象或概念在聯結中歸屬何種認識能力的主觀條件,特別是把審美與合目的性的認識能力明確規定為“反思的判斷”,作為聯結知性與理性的橋樑。但是,反思概念在康德那裡尚未達到辯證的理解。G.W.F.黑格爾在客觀唯心主義形式下,把反思變成一個把握髮展的辯證概念,完成了規定反思概念從而使之含義更加深刻的工作。他認為反思具有不同的層次。對於本質的認識,“設定的反思”尚停留在抽象的自身同一階段:“外在的反思”則進展到把握區別與對立;只有“規定的反思”才能從聯繫上把握對立面的統一。這樣,黑格爾在反思的認識上達到了一個飛躍,即反思本身也有一個過程。但是,反思只是作為一種從把握外在本質到把握內在本質的過渡。名人名言
1)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孔子2)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可以謂之文也。--孔子
4)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孔子
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6)君子欲吶於言而敏於行。--孔子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9)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孔子
10)我們走過了很多彎路,企業的創業者和經營者對此都要深刻地反思。———王選
11)要讓我寫自己的歷史,我就寫我的錯誤。———周恩來
12)人不能沒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那樣一個人就不能進步。———毛澤東
13)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種失敗,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種勝利。———雨果
14)自滿、自高自大和輕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巴爾扎克
15)要留心,即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別人更加知恥。———德謨克利特
16)自重、自覺、自製,此三者可以引至生命的崇高境域。———丁尼生
1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
18)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徑。———瓦茨
19)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是認識自己。———特萊斯
20)知錯就改,永遠是不嫌遲的。———莎士比亞
21)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只有愚人才會執過不改。———西塞羅
22)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海涅
套用
知識結構
單就教師的知識結構而言,教師的反思的意義在於它著眼於教師知識結構中的實踐性知識的獲得、擁有和改善,反對和批判傳統教師培訓模式中只注重對教師的一般性知識的傳授,如對公共知識、專業知識(所謂本體性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所謂條件性知識)的占有和相應學歷的提高。而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師的本體性知識與學生的成績之間幾乎不存在統計上的關係。……並非本體性知識越多越好。”同時,條件性知識也只有在具體的實踐情境中才能發揮功效。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效能提高,更為重要的是實踐性知識——“指教師在面臨實現有目的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境知識及與之相關的知識。”而這類知識的獲得,因為其特有的個體性、情境性、開放性和探索性特徵,要求教師通過自我實踐的反思和訓練才能得到和確認,靠他人的給予似乎是不可能的。誠如考爾德希德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於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反思被廣泛地看作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相反,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他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
孩子教育
自我反省是孩子成長的一個秘訣。一個不會自我反省的孩子永遠也長不大。孩子通過反省及時修正錯誤,不斷地調整精神信息系統接受信號的靈敏度和準確度,以確保信息系統不出現紊亂。學會自我反省的孩子,就等於掌握了自我完善和健康成長的秘方。父母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自我反省的習慣。
建議一:讓孩子學會接受批評。
每一個人包括每一個孩子都喜歡受到表揚,而不喜歡受到批評。但是,一個人卻應該學會坦然接受批評,這對於他的成長是有好處的。法國心理學家高頓教授通過一項專題研究證實,那些難以接受批評的孩子長大後,大多會對批評持“避而遠之”或乾脆“拒之門外”的態度。因此,父母應該讓孩子在幼兒時期就學會接受批評,這不僅能夠塑造孩子完整的人格,而且可以幫助孩子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怎樣讓孩子學會接受批評呢?法國的一些兒童教育專家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教育孩子不必對他人的批評大驚小怪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提倡賞識教育,應該堅持以表揚為主,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只聽到表揚是不利於他的成長的,父母應該有意識地肯定孩子好的一面,同時對孩子不良方面提出批評意見。當然,批評孩子的語氣要溫和,批評孩子的缺點應該中肯。父母還需要告訴孩子,在接受他人批評的時候要認真傾聽,要持有平和的心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允許孩子作出解釋
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不要太專制,應該允許孩子作出解釋。有時候,父母的批評往往是根據自己的推斷進行的,事實上,孩子確有原因去做一件事情,因此,父母如果允許孩子對事情作出解釋,不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事情的真相,而且可以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反省。比如,為什麼他的行為會受到別人的不認可,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好等。當然,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確的是,允許他作出解釋,並不是讓他推卸責任。
3.批評孩子時應該一視同仁
如果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有其他孩子在場,父母更應該注重維護孩子的自尊,不僅要講究批評的方式和方法,而且對其他孩子的評價也要適當,不要過分誇張,讓孩子產生不恰當的對比。父母該讓孩子明白的是,對待批評,頭腦應該冷靜,不要過於衝動,但這並不表示應該默不作聲,而是應該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有不恰當的地方。
建議二:讓孩子學會總結經驗教訓。
總結經驗教訓事實上就是對自我行為的一種反省。例如,一個孩子用打架來解決與同學之間的矛盾,如果他在打架上吃了虧,他會想:“上次我感到生氣的時候是用打架來表達我的憤怒的,結果我被別人打了。那么下次發生這樣的情況時,我該怎么辦呢?我不用打架可以嗎?是不是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呢?”
當孩子直接感受到行動與結果之間有某種關係後,他們往往會先想一想再採取行動。孩子們可能會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預先的評價,看是否會出現他們預料的結果,如果結果正如他想的,那么他會繼續這么做。如果結果與他想的不一樣,孩子就會總結經驗教訓,調整自己的想法,這也是一個人做事的一種反應機制。
這種時候,父母最好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而是要善於引導孩子進行總結。例如,父母不要這樣說:“我早就跟你說過了,你就是不聽,現在嘗到苦頭了吧?”“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說的就是你這種人呀!”這種論調只會加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應該對孩子說:“怎么會出現這種結果呢,你好好想一想,如果用媽媽跟你說的方法去做,結果會怎樣呢?”“有時候,你需要聽聽他人的意見,這樣就會避免一些問題。”這種語氣,孩子比較願意接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