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濕地保護](/img/b/64e/ml2ZuM3X4MzNzQTMxIjM5ITMwMTMyUDOzkDMxADMwAzMxAzLyI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南莫且濕地保護區,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由壤塘縣林業局管理。南莫且州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2003年。
以黑頸鶴、斑尾榛雞、金雕、雉鶉、綠尾虹雉、豹、雪豹、白唇鹿等珍稀野生動植物為主要保護對象。總面積1011.49平方千米。
屬高原季風性氣候,無四季之分,年均氣溫2.2~7.5℃,年均降水量760餘毫米,氣溫和降水在垂直方向上差異明顯,具有高原山地立體氣候特點。
強化保護區設定
![濕地保護](/img/2/441/nBnauM3X1IzM4IDMzIjM5ITMwMTMyUDOzkDMxADMwAzMxAzLyI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一是迅速提升南莫且濕地保護區的管理水平,實現標準化、規範化的有效管理。當前,堅決制止各種隨意侵占和破壞濕地的行為,禁止位於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自然濕地開墾、占用或隨意改變用途。
二是繼續鞏固南莫且濕地自然保護區建設成果,理順自然保護區管理職能,提高自然保護區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體系,建立健全保護區管理職能機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嚴格濕地開發審批程式,加強對濕地的綜合保護及治理,要求畜牧等部門調整牧區產業結構,引進專業人員,加強濕地管理人員的培訓。
三是積極創造條件,開展濕地生態狀況的普查、監測與研究,為今後濕地保護、恢復與合理開發、利用,奠定科學基礎。
建設意義
![濕地](/img/9/ff8/nBnauM3XyMzN5cTN5gDO3kDMwMTMyUDOzkDMxADMwAzMxAzL4g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四川南莫且濕地自然該保護區所在地系長江上游大渡河一級支流則曲河的發源地,對調節長江流域河川徑流、控制洪水、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降解環境污染等起著重要作用;在中國生物多樣性生態地理區劃中位於東亞大區東亞常綠闊葉林亞區西部山地常綠闊葉林群區與亞洲高原大區青藏高原亞區青藏高寒灌叢草甸群區交匯地帶,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在《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2002-2030年)》和《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2005-2010年)》建設布局中被劃歸為“青藏高寒濕地區”,境內的濕地被譽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青藏高原濕地”,要求“通過保護區建設和植被恢復等措施”,對其進行保護,以“發揮該地區濕地的重要儲水功能,使高原特有的珍稀野生動植物得以棲息繁衍”;
在《四川省濕地保護工程規劃》濕地保護區劃中被劃入“川西北高原濕地區”,規劃加大保護和生態恢復建設力度,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與管理,使該區域濕地及珍稀野生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
1999~2002年保護區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完成面積220平方千米。保護區內建有野生動物監測站。
中國省級濕地保護區
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分為國家和地方保護區,其中地方保護區又分為省、市和縣3級。濕地保護區功能眾多,包括提供多種水產品和農產品、調蓄江河洪水、提供優美景觀、棲息野生動植物、淨化污染物、自恢復和自組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