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嘟嚕河保護區](/img/7/902/nBnauM3XyATN2ITN4cDNxMTMwMTM4kDM0IDMxADMwAzMxAzL3Q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該保護區地勢低洼,泡澤相連,葦草叢生,是我國北方三大水禽棲息地之一和候鳥遷徙坐標區,是丹頂鶴、白鶴、黑白天鵝的故鄉。每年春秋兩季,從南方飛來和飛回南方的水鳥,必須首先找到這裡落腳,再到其他地方,保護區中的老等山、月牙泡、老泡等地,每逢春夏早秋季節,成千上萬的鶴類、鷺類、鸛類、雁類、鴨類等百種水禽在此繁衍生息,是我國北方生態觀鳥的又一個好去處。
近況
![嘟嚕河保護區](/img/7/a19/nBnauM3X4UjM1kDNwgDNxMTMwMTM4kDM0IDMxADMwAzMxAzL4Q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蘿北縣的一位鳥類觀察者在縣內的嘟嚕河自然保護區,發現十隻覓食嘻戲的野生珍稀鳥類東方白鸛。據鳥類保護專家介紹,我省的東方白鸛總量在100隻左右,這樣多的東方白鸛在同一地區出現是不多見的。
據介紹,東方白鸛成鳥長約120厘米,是一種大型涉禽。羽毛白色,尾翅呈黑色,眼睛四周為紅色,黑色的嘴又長又粗,腿、腳為紅色。其在沼澤、濕地、塘邊涉水覓食。省野生動物研究所李林教授認為,現在這個季節,正是東方白鸛的繁殖期,成鳥築巢於高大喬木或建築物上繁殖撫育後代,不大可能在濕地里到處飛翔走動。這群東方白鸛可能是亞成體。東方白鸛幼鳥要3年以後才有繁殖能力。據李教授介紹,東方白鸛被世界列為瀕危物種,是我國一類保護動物。目前世界上東方白鸛約有3000隻,在我省棲息繁殖的東方白鸛約有上百隻,主要零散分布在小興安嶺、大興安嶺的山林濕地,興凱湖自然保護區、扎龍自然保護區也有發現。
濕地發展
![嘟嚕河保護區](/img/3/37c/nBnauM3X4QTO4YTM0gDNxMTMwMTM4kDM0IDMxADMwAzMxAzL4Q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龍江嘟嚕河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蘿北縣南部,總面積19967.33hm2,其中核心區7588.85hm2,緩衝區4908.25hm2,實驗一區3810.90hm2,實驗二區3659.33hm2。由於近幾年受乾旱氣候的影響,地下水位下降,保護區嚴重缺水現象給濕地造成毀滅性的破壞,濕地嚴重退化,濕地“乾渴”令人觸目驚心。由於乾旱,去年秋天一場大火把部分濕地幾百年形成的塔頭化為灰燼。其中保護區90年代農業開發排澇工程挖掘縱橫交錯的排水溝渠,給濕地保護造成災難性的破壞。
縣委、縣政府把濕地保護列為全縣重點工作之一,成立了濕地管理局(副處級),配備了一名縣長助理任濕地管理局局長。管理局成立後制定了新的保護計畫採取了搶救性的保護措施,縣政府出資200萬元工程款,請有關單位和水利專家論證,開展濕地水資源恢復工程。首先,在嘟嚕河主河道選擇最佳位置截流修建一個滾水壩,使河水向濕地兩側漫延;其次,利用現有渠道把水引進核心區,重點保護核心區,形成水面預計1000公頃;第三,修建一個野生魚類繁殖養殖中心,同時作為鳥類救助站,總面積12公頃,水深達到三米。工程於7月1日開始動工,8月25日完工,計時55天,挖掘引水渠4300米,建築一個引水閘門,截河建滾水壩90米,野生魚類繁殖池12公頃,總投資200萬元。7月25日開始引水,通過1個月引水現已形成十幾公頃水面。由於形成了大面積水面,今年秋天9月發現有100隻白枕鶴、大雁、蒼鷺、野鴨集群在引水面覓食。嘟嚕河濕地又看到了往日景觀。通過引水工程項目建設它改善保護區濕地環境,為瀕危鳥類提供適宜的棲息環境,減少人為干擾,增加保護區保護和管理水平起到了行之有效的作用。
中國省級濕地保護區
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分為國家和地方保護區,其中地方保護區又分為省、市和縣3級。濕地保護區功能眾多,包括提供多種水產品和農產品、調蓄江河洪水、提供優美景觀、棲息野生動植物、淨化污染物、自恢復和自組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