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東方紅濕地保護區區內森林、河流、泡、沼分布廣泛,擁有6種濕地類型,濕地及水域面積達28653公頃,森林及其它面積17965公頃。它是中國長白山系老爺嶺余脈與三江平原過渡地帶保存非常完整,以河漫灘沼澤和階地沼澤為主要類型的一塊濕地,其典型性、原始性和代表性在北方溫帶濕地研究與保護中占有顯著地位。
東方紅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東方紅林業局轄區內。東方紅林業局位於烏蘇里江畔的完達山林區,面積58萬公頃。
為保護動植物的生長和棲息地,東方紅林業局2001年8月建立了東方紅濕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6618平方公里,區內60%以上面積是沼澤濕地,其保持完好的原始濕地生態系統,是我國同等濕地類型較為齊備的原始濕地之一。獨特的地理位置,多樣的自然景觀,豐富的生物資源,為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
資源狀況
東方紅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畫優先重點保護區域——三江平原東南部,烏蘇里江中下游,其主要濕地類型為烏蘇里江幹流及其支流衝擊擺盪形成的淡水沼澤,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和對維護國土安全有特殊的保護意義。
保護區內森林、河流、泡、沼分布廣泛,其中濕地及水域面積為19371hm2,森林及其它面積為12145hm2。是我國長白山系老爺嶺余脈與三江平原過渡地帶保存非常完整,以河漫灘沼澤和階地沼澤為主要類型的一塊濕地,其典型性、原始性和代表性在北方溫帶濕地研究與保護中占有顯著地位。保護區的濕地類型主要包括河流濕地、泛洪平原濕地、湖泊濕地、草本沼澤濕地、森林濕地和灌叢沼澤濕地6種濕地類型,其中以泛洪平原沼澤濕地和草本沼澤濕地為主,占保護區濕地面積的60%以上。保護區基本包括了三江平原濕地的所有類型,其未被破壞的、保持完好的原始濕地生態系統,是我國同等濕地類型較為齊全,保持最為完好的原始濕地之一,反映了三江平原典型濕地特徵,典型性明顯。
保護區植物區系組成較為豐富,共有植物849種,占黑龍江省植物種類的36.88%,其中地衣植物8科46種;苔蘚植物37科101種;蕨類植物12科28種;種子植物95科674種。東方紅濕地自然保護區共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3種,黑龍江省級保護植物(擬)10種。保護區的植被幾乎包含了三江平原植被的中級分類單位——群系的所有類型,是三江平原植被類型的典型代表。
保護區脊椎動物有342種,約占黑龍江省的57.97%。其中,魚類、兩棲類動物分別占黑龍江省的41.90%和53.85%,而鳥類、獸類均占黑龍江省的50%以上。其中魚類共有15科68種;兩棲類共有2目4科7種;爬行類共有3目4科7種;鳥類17目44科216種,獸類6目14科44種。保護區還有昆蟲12目421種,土壤動物12目36科59種。分布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東北虎、紫貂、東方白鸛、丹頂鶴等7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黑熊、馬鹿、大天鵝、蒼鷹等36種。
保護區內有真菌10綱23目55科380種。
保護對象
(1)三江平原與東部山地過渡地帶河漫灘沼澤、階地沼澤等原始濕地生態系統;
(2)保護區內的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
(3)東北亞和西伯利亞水禽遷徙主要通道和棲息地;
(4)烏蘇里江流域中游水源涵養地及保護地。
發展目標
保護區的科研工作是對自然資源與環境進行科學的保護管理、正確利用自然條件合理開發自然資源的基礎。自然保護區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具有典型的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是開
展生物學、生態學、地質學、水文學及其它分支學科研究的良好基礎。尤其是保護區位於長白山系和三江平原的過渡地帶,其北面有三江和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面有鳳凰山和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時,該保護區還與俄羅斯毗鄰。特殊的地理位置是研究中華秋沙鴨、東方白鸛等珍稀水禽遷徒通道和東北虎、紫貂等野生動植物種群活動區域及開展其生物學、生態學研究的最佳場所。
保護區科研的任務首先是加強保護區的科研能力建設,改善現有科研基礎設施落後狀況,提高科研水平,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建立合理的利研管理體制;根據保護區實際情況,開展一些常規和專題性的科研監測活動,充分發揮保護區作為科學研究基礎的巨大潛力,為保護區的有效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促進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
科研的目標是要通過在保護區建立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東北虎等珍稀動物科研中心,把保護區建設成全國有影響力的以研究濕地和珍稀物種和遷徒、棲息生態環境為主的科研教學實習基礎,有計畫、有重點地開展珍稀水禽鳥類及其棲息地的保護研究,森林、濕地生態系統研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研究,建立保護區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為開展國內外科研合作創造良好的條件。
中國省級濕地保護區
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分為國家和地方保護區,其中地方保護區又分為省、市和縣3級。濕地保護區功能眾多,包括提供多種水產品和農產品、調蓄江河洪水、提供優美景觀、棲息野生動植物、淨化污染物、自恢復和自組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