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南湖鄉境內。由敦煌南湖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管理。成立於1994年。以濕地、候鳥為主要保護對象。總面積11.06平方千米。保護區地處塔克拉瑪乾沙漠東緣,屬暖溫帶乾旱性氣候,年均氣溫9.3℃,年均降水量37毫米。區內主要水體為黃水壩水庫、新工三壩水庫等4處小水庫,總庫容294萬立方米,年徑流量0.99億立方米。境內水資源豐富,年徑流量達1.03億立方米,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由於這裡泉水水質優良,遠離市區,沒有任何污染物,是生產無公害食品的理想之地。同時,南湖鄉又是著名的旅遊勝地,陽關、玉門關、渥窪池、壽昌城等名勝古蹟坐落於本鄉境內。黃水壩水庫又名渥窪池,古名壽昌海,為1938年築壩蓄水而成,蓄水量200萬立方米;新工三壩水庫始建於1938年,為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顧旅遊、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小型水庫。區內天然植被以超旱生灌木狀植物為主,植被群落類型40種。區內有獸類20種,鳥類76種,其中候鳥73種。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有6種,包括黑鸛等。每年在此繁衍生息的鳥類數量達2000多隻。南湖鄉在濕地周圍栽植紅柳等樹木,面積達0.4平方千米,成為保護濕地的天然屏障。市政府專門為保護區頒布禁牧令,並明令禁止在保護區內進行開採、開墾、勘探等人為破壞活動。
發展
第一,依託機構組建,隊伍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保護區始建於1992年,管理工作一直由敦煌市林業局承擔。2003年6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後,納入了直屬於甘肅省林業廳管理、縣級建制、全額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管理序列。現管理局內設5個科室、6個保護站,現有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25名,專兼職護林員80人。
第二,依託國家重點工程和項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目前,已實施的國家重點工程有四個,分別是基礎設施建設一期工程、封沙(灘)育林(草)工程、國家重點公益林建設項目、濕地保護建設工程;爭取的項目有兩個,分別是生態旅遊項目和三北防護林敦煌沙化土地綜合治理項目。
第三,依託保護管理,加強林政稽查,資源保護取得歷史性突破。2005年保護區管理機構正式組建以來,管理局本著先易後難、逐步規範、全面封禁管理的思路,採取了紮實有效的保護管理措施。完成了保護區管理權的正式移交、聘用了護林員、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落實了責任制、建立了保護管理體系。目前,保護區管理秩序日益規範,各項保護管理工作正常展開,保護區自然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生態系統逐步進入了良性恢復的軌道。
第四,依託社區共建活動,宣教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保護區積極與敦煌市政府各相關部門、各鄉鎮協調,發布了《關於加強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通告》,全面清理了保護區內開礦、放牧等生產活動;還確立了南湖鄉二墩村為首個幫扶點,與周邊鄉村組織和民眾建立了良好關係;並且積極支持和參與地方黨委政府倡導的各種活動,積極組織職工參與“我愛敦煌”主題宣教。2006年,管理局被敦煌市委授予“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第五,依託基礎調查研究,科技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2005年以來,保護區開展了敦煌西湖濕地研究、生物多樣性研究等基礎研究和保護性對策研究課題共4項,已有一項成果通過了省科技廳組織的驗收評審,3篇論文發表;還相繼完成了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濕地現狀調查、有害生物區域調查、火險區域調查、野駱駝分布區域調查、候鳥種群調查等工作;還與北京林業大學建立了長期科技協作關係,開展了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和資源調查等項目的研究,並於2007年5月正式簽訂了科技合作協定書,商定在敦煌西湖保護區建立“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研究生工作站”和研究生實驗培訓基地。
特色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歷屆鄉黨委政府立足優越的光、熱、水、土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葡萄產業,建成了"一鄉一品"的葡萄生產專業鄉。目前,全鄉葡萄定植面積達到14018畝,占耕地面積的99%,年產量達3100萬公斤,成為我省最大的鮮食葡萄基地。栽培品種以無核白為主,另有京秀、京亞、87-1、無核白雞心、乍娜、藤稔、里扎馬特、紅堤、黑堤等二十多個新、優品種,在四川、重慶、湖北、拉薩、廣州、上海、北京,福建、貴州等20多個省市的市場上頗受消費者歡迎,被譽為"甘肅的吐魯番"和"中國的第二個葡萄溝"。南湖葡萄也於2001年9月在國家商標事務所以"陽關"牌商標申請註冊立戶,並於2002年取得了"綠色食品"資質認證,"兩證"的取得為南湖鄉發展綠色農業奠定了基礎。
葡萄鮮貯:南湖鄉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不斷調整和最佳化產業布局,圍繞葡萄基地興建了一批葡萄鮮貯、朱古力葡萄乾生產、葡萄包裝材料生產等深加工及配套項目。截止目前,全鄉葡萄鮮貯能力達4000噸,恆溫庫項目的持續發展,為該鄉葡萄產業的長足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南湖鄉就在敦煌市陽關景點邊上。除了冬季,都可以在那裡買到新鮮葡萄或者葡萄乾。
取得的成效
2005年,南湖鄉農村經濟總收入達5006萬元,葡萄總產量達到5680萬斤,實現銷售收入南湖自然保護區4260萬元,戶均收入3.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999元,農民年底信用社存款達5500萬元。全鄉有線電視入戶率達98%,程控電話普及率達79.2%,65%的農戶擁有摩托車或小汽車,17%的農戶在城裡購買了商品房,全鄉有165戶農戶新建了高標準小康住宅,聯通、行動電話網路覆蓋全鄉,73公里鄉道連結全境,村村通公路,鋪油硬化率達92%,各項服務設施配套完善;有九年制義務教育中學一所,中心衛生院一所,科教文衛協調發展;水電網路連線全鄉,交通通訊十分便捷,全鄉實現了人畜安全飲水,人民生活安居樂業,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全鄉基本實現了寬裕小康目標。相關資料
敦煌市南湖鄉是絲綢之路的邊寨重鎮“陽關”所在地。這裡戈壁沙漠環抱四周、乾旱少雨、太陽輻射強、光照時間長、有效積溫高、水資源豐富,種植葡萄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適
宜早、中、晚熟各種葡萄種植。主要有無核白,優無核、馬奶子、京秀、里扎馬特、乍娜、騰稔、紅提、黑提等十多個優質葡萄品種,其中以無核白品種為主,占總產量90%以上。所產無核白葡萄果粒大,無病蟲害,晶瑩剔透,光澤誘人,酸甜適中,香脆多汁,含糖量達18-22%,含有機酸0.5-1.4%,蛋白質0.15-0.9%,果膠0.3-0.5%,礦物質(鈣、鐵、磷、鉀等)0.3-0.5%,並含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B6、維生素B12及多種胺基酸等營養物質,屬天然無污染綠色環保食品,可與新疆吐魯番葡萄相媲美。
近年來,敦煌市南湖鄉圍繞境內水資源豐富,文物古蹟眾多的優勢,以境內古陽關、渥窪池等知名景點為依託,利用葡萄產業的特色優勢,挖掘自然別致的田園風光,大力發展集葡萄田園觀光、農家小舍休憩等突出地方特色和風土人情的旅遊觀光農業項目,現已建成旅遊農業專業村1個,以鮮葡萄自摘品嘗、吃、住、游於一體的農家園7處,開放觀光葡萄園、棗園80餘畝。
旅遊小貼士
近年來,南湖鄉緊緊圍繞境內水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古蹟眾多的優勢,積極發展旅遊業,逐步形成了以水上娛樂、文化古蹟遊覽、旅遊觀光農業為一體的旅遊產業,建成了野麻灣度假村、新工壩遊樂園、高老莊度假村等一批旅遊景點。進一步豐富了古陽關文化內涵,建成了陽關軍事博物館。依託旅遊產業,積極發展二、三產業,在古陽關、玉門關旅遊沿線共建成觀光農家園6戶,年接待中外遊客1.5萬餘人次,轉移勞動力30餘人。
特產:有“中國第二葡萄溝”之稱的南湖鄉盛產葡萄。在秋天葡萄成熟的時候到農家園品嘗葡萄,觀田園美景,吃農家飯菜的游是很愜意的事。
美食:在南湖鄉新工壩水系下游水草豐茂地段,盛產著一種被譽為“水中貴族”的虹鱒魚。為滿足客人隨時品嘗的需求,這裡建有餐廳一座。在這裡遊人不但可觀賞到虹鱒魚的“家居生活”,而且還可就地品嘗到用多種烹飪方法做的虹鱒魚,味道鮮美,回味悠長。目前,該場還引進了一些金鱒、天姿鱒養殖,遊人盡可觀賞、品嘗。
住宿:臨夏飯店是臨夏地區唯一的國家三星級旅遊涉外飯店。飯店擁有各類檔次客房318間,床位620張,大小會議室6個,餐位近1000餘個,具有先進的電腦管理系統,並開展網上業務,於近年成立的中國民航客貨銷售處以公鐵運輸的價格,提供航空運輸的服務為社會各界人士架起了對外聯絡的同心橋,並為廣大賓客提供商務、展銷、票務、醫務、美容美髮、保健休閒等服務。飯店院內2000平方米的平埠式花園和格調典雅的樓群交相互映,環境幽雅,清麗怡人。
中國省級濕地保護區
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分為國家和地方保護區,其中地方保護區又分為省、市和縣3級。濕地保護區功能眾多,包括提供多種水產品和農產品、調蓄江河洪水、提供優美景觀、棲息野生動植物、淨化污染物、自恢復和自組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