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泗山子保護區核心區主要由泥湖45平方公里,輸湖10平方公里,蚌殼湖10平方公里組成。實驗區由江蚌湖35平方公里,沙咀湖20平方公里,南岸州140平方公里等六個湖泊組成。

泗山子保護區四周界限描述:東從西源鄉堪上村三公里處沿波陽縣界往南至新建縣、都昌、餘干、波陽四縣交會點,南以新建、都昌二縣界為線至南岸,西從南岸都昌、新建二縣縣界至新建、永修、都昌三縣交會點,北從都昌、永修、新建三縣交會點沿縣界至和合鄉的黃金咀往大沙、三汊港、周溪、西源,涉及42個村委會人口有10萬左右。該核心區位於保護區中心偏南,東從大沙鄉的江桂里至周溪的元魚山、扁擔山,南從元魚山至都昌、新建縣界到和合鄉黃金咀9公里處,再往此到和合鄉大田咀1公里處,再往東直線閉合,核心區荒無人煙,有部分無人島獨山咀。
多寶子保護區面積57平方公里,劃定核心區17平方公里,實驗區40平方公里。該子保護區主要由錢公橋湖、磯山湖、千字湖組成,其中核心區位於子保護區的中心偏南,由千字湖磯山湖組成。
多寶子保護區方位描述:東從多寶馬影湖圩壩東至北山團山、射里夾、磯山圩堤至松古山沿湖岸線。南從松古山南直線至吳城鎮東何村北,西從永修、星子縣界線為界至老爺廟南6公里處往東四公里處向北直線至多寶范壠村沿湖岸線閉合。核心區17平方公里,實驗區40平方公里。
保護站設定面積
1、棠蔭保護站:面積59平方公里,站址設在周溪鄉的棠蔭島,該島四面臨水,總面積4平方公里,人口680人。管轄湖泊59平方公里,由沙咀湖、江蚌湖組成。四址範圍:東從西源鄉堪

上村南3公里處開始沿與波陽縣界往南至瓢山(即新建、波陽、餘干、都昌四縣交會點),南從四縣交會點至扁擔山3公里處,西按扁擔山沿岸線往北,北至周溪湖岸線閉合。分布野生動物:鶴類、小天鵝、雁鴨類、鷸類、水中有江豚分布。
2、大沙保護站:面積62平方公里,站址在大沙鄉的橫山湖邊,管轄輸湖30平方公里,泥湖達道32平方公里。四址範圍:東起周溪柴蔭湖岸線為界,南至核心區,西與永修、都昌二縣縣界為分界線,北與和合、大沙湖岸線為界。
3、泗山保護站:面積65平方公里,站址設在周溪的柴棚村,由輸湖、蚌殼湖、泥湖組成。四址範圍:位於泗山保護區中心偏南,東從大沙鄉的江桂里三公里至周溪的元魚山、扁擔山,南從周溪的元魚山至都昌、新建縣界至和合鄉南9公里處,往北至和合鄉大田咀1公里處往東直線閉合。
4、泥湖保護站:面積64平方公里,站址設在位於新建縣昌邑山西門村東四公里處。主要湖泊有泥湖、泥湖大道,南岸洲(部分),四址:東起保護區核心區,南與都昌、新建二縣交界為界,西北分別與都昌、新建、永修三縣交界為界。
5、南岸洲保護站:面積104平方公里,站址設在朱港農場朱港水閘北2公里處。主要湖泊有南岸洲的門池湖、沙港洲等湖泊、草灘組成。四周範圍:由都昌、新建兩縣勘界領導小組2000年5月30日勘定的界線為準。
6、多寶保護區保護站:站址設在新妙大壩管理處。涉及多寶、北山、都昌鎮三鄉鎮總面積57平方公里,主要由:礬山湖、千字湖、錢公橋湖。東從馬影湖圩堤至團山、舍里夾、礬山圩堤至松古山沿湖岸線,南從松古山南直線至吳城鎮東何林北4公里處,西以永修、星子縣界為界至老爺廟南6公里處往東四公里處向北直線至多寶范壟村沿湖岸線閉合。
物種發現
這個掛牌才兩年的省級候鳥保護區,今年入冬以來不斷有“稀客”到來。往年很難謀面的東方白鸛、白鶴在保護區開闊平坦的濕地草洲上棲息、覓食,將人們帶入物我兩忘的境地。

入冬以來,在鄱陽湖都昌水域,已有近10萬隻候鳥來此棲息、越冬。與往年相比,今年來這裡越冬的候鳥比往年種類、數量更多,有白額雁、鴻雁、白琵鷺、蒼鷺、青腳鷸、鶴鷸、白腰草鷸等濕地鳥類水禽130多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鳥類45種。這裡還集中了占世界總數95%以上的白鶴、50%的白枕鶴、60%的鴻雁。
鄱陽湖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使得這裡成為越冬候鳥的樂園,同時也吸引了大批攝影愛好者和觀鳥民眾。該保護區不僅抽出專門人員管護,還聘請了10名專職護鳥員,進入湖區開展宣傳、保護、監測、巡查和救護等工作。
保護區工作人員通過環湖調查,首次拍攝到1隻東方白鸛在多寶鄉馬影湖濕地灘涂上棲息。這隻東方白鸛全長約1200毫米,嘴粗長而尖銳,站立時體羽白色,尾部黑色。東方白鸛是著名的觀賞鳥類、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屬國際上最瀕危的鳥類之一。近段時間有3隻東方白鸛在該區域覓食棲息。
都昌候鳥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區內3塊濕地草洲上發現500多隻白鶴。白鶴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
存在問題
過度撈螺蚌候鳥面臨斷糧“秋冬兩季,我們基本上每天都在湖區濕地巡護。”李躍說,雖然不斷有新的珍稀候鳥出現,但湖區生態環境不容樂觀。連年出現的乾旱,使這裡的濕地資源遭受較大破壞,人鳥爭食矛盾加劇。
據了解,禁漁期前期,不少漁船下湖,每天約有500噸螺螄和蜆子投向市場,主要銷往外地。為了追求高額利潤,一些商販無視國家法律,把目光盯向螺螄和蜆子資源豐富的鄱陽湖禁漁區,大肆非法收購螺螄、蜆子。螺螄運往江蘇等地主要用於淨化水質、養殖螃蟹;蜆子運往福建、廣東等地用於食用。近年來,鄱陽湖周邊縣、鄉、村興起一種新興行業——撈湖底的田螺、河蚌等,銷往福建、江蘇、安徽、浙江、廣東、上海等地,甚至有不少江浙老闆常駐當地收購。
濫捕濫撈螺螄和蜆子嚴重破壞了鄱陽湖底層生態環境,生物鏈遭到破壞,最後導致魚類及其他水生生物資源退化,候鳥賴以生存的物條件缺失。
中國省級濕地保護區
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分為國家和地方保護區,其中地方保護區又分為省、市和縣3級。濕地保護區功能眾多,包括提供多種水產品和農產品、調蓄江河洪水、提供優美景觀、棲息野生動植物、淨化污染物、自恢復和自組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