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成立於2002年。以濕地和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保護區由石臼坨、月坨、腰坨、西坨等島嶼和周圍灘涂水域組成,總面積37.74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面積12.23平方千米,包括石臼坨島南部陸域、西坨、腰坨2島和相連的海灘潮灘;緩衝區面積9.94平方千米,包括石臼坨島中南部陸域、腰坨1島、月坨2島和70號島的全部及相連的海灘潮灘;實驗區面積15.57平方千米,包括石臼坨北部、月坨1島及其餘海灘潮灘。屬暖溫帶濱海半濕潤季風氣候。
生態資源
石臼坨島長期以來人跡罕至,人為干擾破壞少,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得到了較好的保存。保護區內有維管束植物157種,其中蕨類植物2種,被子植物155種,分屬落葉闊葉林、灌叢、草叢

和灌草叢、濱海鹽生植被、濱海沙生植被、沼生植被、栽培植被七個群落。主要有蘆葦、香蒲、獐毛、鹼蓬等10多個植被群落。豐富的植物資源為鳥類的棲息繁衍創造了條件,使石臼坨島成為遠近聞名的“鳥島”。區內有鳥類19目56科408種,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鳥類有68種,包括黑嘴鷗、半蹼鷸、白鸛、黑鸛、短尾信天翁等;《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規定種有14種;《中日候鳥保護協定》規定種有176種,有國家一類保護鳥類12種、國家二類保護鳥類60種;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水鳥21種,是國際觀鳥基地,每年吸引大批外國觀鳥團前來。這些動植物資源與大海、沙灘有機結合,形成了優美的自然景觀和宜人的海洋生態環境,因此,保護海洋及海岸自然生態環境,向遊人提供觀賞價值較高的野生生物資源,是旅遊開發的精華和主題。樂亭石臼坨諸島保護區為國際觀鳥基地,被開闢為風景區,有明代朝陽庵遺址、清代潮音寺後殿等古蹟。
旅遊特色
石臼坨島與其他沿海旅遊區相比,具有明顯的獨特性。島上沙丘密布,灘涂平坦,可進行沙浴、沙雕、日光浴等活動;島上北部人跡罕至,多草灘、草地、灌木,呈現荒島景觀,臨此有空曠、原始之體驗;島上草木叢生,植被覆蓋率達89%,有多種喬、灌木及花草植物;因植被茂盛、灘涂廣闊、人煙稀少、食物豐富,吸引著數百種鳥類來此棲息、繁衍,為名副其實的“鳥島”。再加上建於明朝的“朝陽庵”遺址、殘碑和建於清代的“潮音寺”後殿等歷史遺蹟的點綴,使該區域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目前,石臼坨諸島已經被省政府列為省級海洋自然保護區,這對保持穩定良好的海島生態環境,保存海島的生物多樣性,以及開展科研教育工作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省級濕地保護區
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分為國家和地方保護區,其中地方保護區又分為省、市和縣3級。濕地保護區功能眾多,包括提供多種水產品和農產品、調蓄江河洪水、提供優美景觀、棲息野生動植物、淨化污染物、自恢復和自組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