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2008年郭柯宇、何國峰主演電影]

重慶市[2008年郭柯宇、何國峰主演電影]

重慶,簡稱巴和渝,別稱山城、渝都、橋都,霧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世界溫泉之都、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藝術等中心。中西部水、陸、空型綜合交通樞紐。重慶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重慶簡稱“渝”。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改渝州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趙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為宋光宗皇帝,稱為“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國政府定重慶為戰時首都和永久陪都,共和國成立初期為西南大區駐地和中央直轄市,1997年6月18日恢復成立中央直轄市後,重慶老工業基地改造振興步伐加快,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裝備製造、綜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費品製造等千億級產業集群,農業農村和金融、商貿物流、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重慶擁有中新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渝新歐國際鐵路、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西永綜合保稅區、萬州綜合保稅區、過境72小時內免簽,進口整車、水果、肉類等口岸。

基本信息

城市簡介

白晝中的重慶主城區 白晝中的重慶主城區
重慶是中國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3000多年,是 巴渝文化 的發祥地。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重慶又簡稱“渝”。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改渝州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 趙惇 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為光宗皇帝,稱為“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1891年,重慶成為中國最早對外開埠的內陸通商口岸。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定重慶為陪都,重慶同華盛頓、倫敦、莫斯科一道被列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指揮中心,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以周恩來同志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負責領導國統區、港澳及海外地區的黨組織和統一戰線工作,形成的“紅岩精神”,是激勵重慶人民的巨大精神動力,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民盟、民建、九三學社和民革前身之一的“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均在重慶成立。

重慶,簡稱“”或“”,別稱巴渝渝都山城霧都橋都等,典型組團式城市,下轄19區15縣4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及航運政治文化教育科技通信中心,全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內陸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擴大對外開放先行區,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上游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生態文明示範區,中西部地區發展循環經濟示範區,中國政府實行西部大開發的開發地區及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為戰時陪都,遠東反法西斯指揮中心。2011年國務院批覆《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把重慶定位為國際大都市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准設立重慶為中國第四個中央直轄市,也是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1997年6月18日正式揭牌成立。

重慶的總人口計算分為城市核心區與都會區全區,其中若以都會區全區(3235萬)計算,則其為世界人口第三多的城市(僅次於東京墨西哥),也列中國的四個直轄市之最,但國際一般以城市核心區人口作為排名依據。2010年8月美國《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在最新一期發布了2010全球城市排名,中國重慶位列所有65座入選城市之末,但是該期雜誌卻以圖片故事的形式對這座城市進行重點推介,並稱這座城市是“揚子江上的芝加哥”。

2011年8月9日,重慶市榮獲2010年度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考評第一名,考核包含8個方面70多項指標,公眾安全感指數達到95.89%,創歷史新高。這是綜治工作考評以來重慶市取得的首個全國第一。

2011年重慶市GDP首次進入“萬億俱樂部”,達到10011.13億元,位居中國大陸城市第七。

2011年 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 在香港發布《第十屆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重慶首次躋身全國前十強,並位居 中西部第一 。重慶尤其在城市成長競爭力排名中,首次超過北京、上海等城市,僅次於天津,位居全國第二。中國最具安全感城市

歷史進程

清代以前

重慶市重慶陪都遺址

距今2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在今重慶市巫山縣已經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人類——巫山人。

距今兩萬年至三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銅梁文化”。

夏商時期,三峽地區是全國主要岩鹽產區,由於鹽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貨之一,由此在巫山地區催生了早期的巴國文明

先秦時期,諸侯國巴國先後在(今重慶市涪陵區)、江州(今重慶渝中區)、墊江(今重慶市合川區)建都。

周莊王八年(前689年),巴國與楚國激戰於那處(今湖北荊門縣東南),雙方相持數月,巴人不敵而歸。巴楚之戰時斷時續,幾乎貫穿整個巴史。

周慎靚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張儀帶兵滅巴之後,屯兵江州,築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區長江、嘉陵江匯合處朝天門附近。是為史載重慶建城之始。後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

漢朝時候巴郡稱江州,為益州刺史部所管轄。三國時期,蜀漢李嚴在江州築大城。魏晉南北朝時期,巴郡先後是荊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個轄區。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稱)繞城,改楚州為渝州。這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唐代延續渝州之稱,為劍南道轄地。

宋代時,屬夔州路管轄,崇寧元年(1102年),因趙諗謀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變”之意,改渝州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升恭州為重慶府。至此,重慶得名已有八百餘年。

在宋朝末期,蒙古軍隊大舉南侵,先後攻陷閬中、德陽、資中、遂寧等多個四川重鎮。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夏,成都已危在旦夕,10月,蒙軍為堵截從重慶救援成都的援軍,在合川打響釣魚城之戰。在戰鬥中被稱為“上帝之鞭”的蒙古大汗蒙哥被流彈擊中身亡,此後歐亞各戰場蒙古眾王回師爭奪汗位,使得宋王朝延續20年,甚至改變了歐亞戰場的格局。

南宋景定二年,蒙古中統二年(1261年),蒙軍攻破成都,宋軍退守重慶,彭大雅出任重慶知府。為防禦之需,彭大雅竭盡全力拓修重慶城,向北擴至嘉陵江邊,向西擴至今臨江門、通遠門一線,範圍大致比李嚴擴建的江州城擴大了兩倍,奠定了此後直至明清重慶古城的大致格局。

蒙古大軍鐵騎踏遍東亞北亞南亞西亞直到多瑙河沿岸卻唯獨攻不下釣魚城,宋軍將士依山固守,足足抵抗了蒙古軍隊36年!最後宋朝已經滅亡,城頭守軍才主動投降但是與蒙古軍協定不殺城中一人才肯投降,釣魚城因此也成為大概絕無僅有的沒有被蒙古軍屠城的一處。

清朝開埠

1876年9月13日,英國以“滇案”為藉口,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中英《煙臺條約》,其中規定英國可向重慶派駐領事。

1890年3月31日,中英簽訂《新訂煙臺條約續增專條》,確定重慶作為通商口岸。隨後英商開闢從宜昌到重慶的輪船航線。

1890年,英國在重慶率先設立總領事館。

1891年3月1日,重慶海關在朝天門附近設立。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打敗,根據當年4月簽訂的《馬關條約》(日稱為《日清媾和條約》)中規定,重慶(連同蘇州、杭州、沙市)成為中國第一批向日本開放的內陸通商口岸。與此同時,英國和法國分別在重慶建立了領事館區,並一同強行劃出了部分地盤作為駐軍和安置僑民的區域。

1896年,法國在重慶設立總領事館。

1896年,日本在重慶設立總領事館。

1896年,美國在重慶設立總領事館。

1901年,日本在今南岸區王家沱設立了日本租界。同年,法國在今南岸區彈子石附近先後建立了水師碼頭和兵營。

1902年,沙俄在今渝中區枇杷山上建立了俄羅斯公館。

1904年,德國在重慶設立領事館。

中華民國

1920年時代的重慶沙坪壩區江邊民房 1920年時代的重慶沙坪壩區江邊民房

1921年重慶設定商埠督辦處

1926年,又改為商埠督辦公署,拓展城區,開始進行城市建設。

1927年,又將商埠督辦公署改為市政廳,潘文華任市長,劃定重慶兩江上下游南北兩岸30華里為市區。但無明確邊界。

1930年2月,二十一軍軍部明令召集審定市縣許可權委員會全權辦理劃界事宜,並由重慶市政府與江北、巴縣政府組織市區測量委員會。

1931年,不忍國權喪失、國民受辱的重慶人民,以王家沱日本租界30年租期到期和九一八事變為契機,開展了多次鬥爭。

1935年,重慶發展為西南的工商業和金融業的中心。

戰時首都時期(直轄市時期)

1937年7月 淞滬會戰 打響後不久,國軍便陷入被動,為防止首都被攻陷後陷入混亂,中華民國政府於1937年11月頒布《 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 》,定重慶為戰時首都。16日,國民政府主席 林森 ,遵循遷都大計,交代屬下的文官、參軍兩處幹員,清點好中華民國印信旗幡等重要器物,連夜登船,先離南京而首途重慶。並於12月1日正式辦公,僅僅13天后日軍便攻破南京。重慶於1937年12月11日正式成為首都。

1937年9月,駐紮重慶的川軍劉湘部攻入日租界,宣布收復租界。

1938年,英國、美國、法國、比利時德國瑞士駐中華民國大使館移駐重慶。1940年再定重慶為永久陪都。

1939年營業的新華日報社舊址 1939年營業的新華日報社舊址

1941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在重慶發表文書與納粹德國宣戰,德國大使館關閉。

1941年12月,韓國流亡政府遷入今渝中區辦公,經過國民政府許可,重慶成為1941-1945年間韓國流亡政府的臨時駐地,韓國政府臨時辦公場所隨其不斷遷址而時有變化,如楊柳街、石板街,吳師爺巷1號,蓮花池街38號(該處現有“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供參觀)。

在1937年到1944年間,重慶作為中華民國戰時首都,來自浙江、湖南、安徽、湖北、江蘇、上海等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百萬移民遷往重慶及其周邊地區,這一群體被重慶本地居民稱作“下江人”。同時,數以萬計的企業、學校,近8萬噸黃金都搬遷至重慶,因此重慶成為戰爭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另外,國民革命軍空軍的作戰飛機,美國志願飛行團“飛虎隊”都曾經駐紮在重慶。在抗戰中,重慶共組織川軍62萬人,占川軍總數的一半還要多,是川軍的絕對主力。出川作戰的57個師中,有一半以上的部隊均是重慶籍士兵。據統計,在重慶大轟炸中,日機空襲重慶共達218次,出動飛機9513架次,投彈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傷14100人,炸毀房屋17608幢,有30所學校曾被轟炸。國民革命軍空軍出動3117架次,擊落日機191架,擊傷400餘架,擊斃日軍飛行員375人,中國軍隊損失飛機277架,有224名空軍飛行員在空戰中犧牲。後蔣中正在渝中區鄒容路與五四路口設立“精神堡壘”昭示國民政府與重慶人民抗戰到底,願戰敗而亡不願投降而亡的決心。在渝中區人民公園有重慶市消防人員殉職紀念碑,在臨江門都市廣場附近亦有重慶大轟炸紀念遺址。

1941年時期內遷重慶的冠生園 1941年時期內遷重慶的冠生園

1941年6月5日,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公共防空大隧道中,躲避日軍地毯式戰略轟炸的7764名市民窒息死亡,釀成“大隧道慘案”。

據1980年代不完全統計,重慶的戰時首都遺蹟有近400處,隨著重慶數十年大規模建設,有些遺址已不復存在。現存有代表性的遺蹟主要有兩類,一是蔣介石、宋美齡等要人的官邸、舊居;二是國共第二次合作抗戰在渝留下的紀念地,如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的舊址。位於重慶南山上的黃山國民政府遺址與總統官邸和位於渝中區的紅岩村遺址是重慶抗戰文化中具有代表性。
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在其後的制憲國大中,雖未規定中華民國首都之所在,但卻以法律形式規定重慶為永久陪都,國民政府在1949年播遷台灣後,重慶作為中華民國的永久陪都之法律地位,至今依然有效。

國共內戰時期(直轄市時期)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為避免內戰、爭取和平,國民政府與中國共產黨在重慶進行了為期43天的和平談判,史稱“重慶談判”。

1946年2月10日,在重慶較場口舉行“慶祝政治協商會議成功大會”時發生騷亂事件,李公朴、施復亮遭到毆打,郭沫若、陶行知、章乃器和新聞記者及勞協會員等六十餘人也被打傷。中國共產黨稱之為“血案”、“慘案”,而國民政府方面則稱之為“較場口事件”。

1949年9月2日,重慶發生火災,延燒十八小時,死亡近萬人,重慶市建築損失大半,國民政府聲稱中國共產黨縱火,史稱“九二火災”;10月11日,總統令宣布政府將於10月15日第二次移渝辦公;10月13日,李宗仁代總統由廣州飛桂林,行政院各首長由廣州遷往重慶;10月15日,宣布國民政府正式在重慶辦公;11月27日,中國國民黨中央直接授權中統對關押於渣滓洞、白公館的400多名政治犯進行“最後解決”,史稱“11.27事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二次直轄時期

1949年11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重慶,隨後成為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一年半以後撤銷),為西南大區代管的中央直轄市,而當時西南大區駐地亦設在重慶。

1952年6月,經過2年的突擊式修建,連線四川省省會成都與當時的中央直轄市重慶的成渝鐵路完工,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修建的第一條鐵路線。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命令嘉獎西南鐵路工程局兩年修通成渝鐵路,實現了四川人民40年的修路願望。毛澤東為此親筆題寫“慶賀成渝鐵路通車,繼續努力修築天成路”。

1954年7月,西南大區撤銷,重慶市從直轄市降為省轄市,併入四川省。

同四川省合併時期

1964年,北部灣事件爆發,三線建設開始,重慶成為三線建設的核心城市。

從1964年至1968年4年間,從上海、江蘇、東北等地內遷三線職工27萬餘人,占重慶當時企業職工的1/4以上。

1965年和1979年,全國三線建設重點控制鐵路工程川黔鐵路和襄渝鐵路相繼通車。

文化大革命期間,尤其在1969年至1972年,重慶地區出現武鬥,市區工業受到嚴重破壞,部分街道被夷為平地。由於兵工廠眾多,重慶是全國武鬥最嚴重的地區,總計死亡1170人,傷7000餘人,失蹤600餘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億元,其中發生在九龍坡區幾個軍工企業間的楊家坪武鬥轟動全國,現沙坪壩區沙坪壩公園保留有全國唯一留存的紅衛兵公墓。

1975年,重慶主城區三線建設內遷而來的外來職工達到最高峰,總人數43.5萬人,占當時重慶市區人口的1/4。

1983年,永川地區八個縣併入重慶市,重慶成為中國第一個享有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的計畫單列市。

1992年重慶闢為沿江開放城市。

1996年9月15日,中央批准重慶市代管四川省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

第三次直轄時期

1997年3月14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將原四川省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黔江地區合併,恢復重慶直轄市的議案。同年6月18日,重慶直轄市政府機構正式掛牌。同年12月,撤銷萬縣市,設立重慶市萬縣區,同時設立重慶市萬縣移民開發區,代管忠縣、開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6縣,原萬縣市轄城口和梁平兩縣由重慶市直轄;撤銷涪陵市,設立重慶市涪陵區。涪陵區轄原涪陵市管轄的枳城和李渡兩區,涪陵市管轄的南川市、墊江縣、豐都縣、武隆縣由重慶市直轄;撤銷黔江地區,設立重慶市黔江開發區。相應設定黨政機構,代管石柱、秀山、酉陽、黔江、彭水5個民族自治縣。

1998年,重慶市萬縣區更名為萬州區,萬縣移民開發區更名為萬州移民開發區。

2000年,撤銷萬州移民開發區,原萬州移民開發區代管的奉節縣、開縣、雲陽縣、忠縣、巫溪縣和巫山縣由重慶市直轄;撤銷黔江開發區,原黔江開發區代管的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由重慶市直轄;撤銷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設立重慶市黔江區,以原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為黔江區的行政區域。

2001年,撤銷長壽縣,設立重慶市長壽區。

2003年4月10日,重慶市旨在縮小重慶主城區與新重慶地區經濟差距的“百鎮工程”正式啟動,首批啟動40個鎮。標誌全國城鄉統籌計畫實驗實施的開始。

2005年10月12日至13日第五屆亞太城市市長峰會在重慶召開,並指定重慶為常任主辦城市。共有41個國家和地區、123個城市參會。

2006年10月22日,撤銷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分別設立重慶市江津區、重慶市合川區、重慶市永川區、重慶市南川區。

2009年1月16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2009年3號)檔案,把重慶市確定為“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2010年2月,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重慶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

2010年6月18日中國第三個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正式掛牌成立,其面積為1200平方公里,包含重慶市渝北區、江北區、北碚區的部分區域,可開發面積約為650平方公里。

2010年6月29日,台灣海基會和中國大陸海協會在重慶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又稱《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

2011年10月27日,撤銷萬盛區和綦江縣,設立重慶市綦江區,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撤銷雙橋區和大足縣,設立重慶市大足區,雙橋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2年,《第十一屆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重慶榮獲第十。同年,重慶榮獲十大幸福之城和十大休閒之城。入圍中國大陸旅遊業最發達城市、中國最具安全感城市等。

2014年5月2日,撤銷銅梁縣和璧山縣,設立銅梁區和璧山區。下轄21個市轄區、13個縣、4個自治縣。

2015年4月28日,撤銷榮昌縣和潼南縣,設立榮昌區和潼南區。下轄23個市轄區、11個縣、4個自治縣。

2016年6月14日,中科院對外發布《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顯示,重慶宜居指數在全國40個城市中排名第十。

2016年6月,撤銷開縣,設立開州區,下轄24個市轄區、10個縣、4個自治縣。

自然地理

重慶 重慶
概述
重慶市位於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游,四川盆地( 信封盆地 )東南部,地跨東經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的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地界東臨湖北省和湖南省,南接貴州省,西依北靠四川省,東北部與陝西省相連。轄區東西長470千米,南北寬450千米,轄區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總面積的2.39倍,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城市,其中主城建成區面積為647.78平方千米。
氣候
重慶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氣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6-8℃,夏季炎熱,七月每日最高氣溫均在35度以上。極端氣溫最高43℃,最低-2℃,日照總時數1000-1200小時,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說,有山水園林之風光。重慶多霧,素有“霧重慶”之稱。重慶地處四川盆地(巴蜀盆地)東南部,其北部、東部及南部分別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環繞。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有“山城”之稱。河流,流經重慶的主要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綦江、大寧河等。長江幹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65公里,橫穿巫山三個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該峽位於湖北省境內),即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嘉陵江於渝中區與江北區交界處匯入長江,烏江於涪陵區匯入長江。 
地貌

重慶轄區東西長470公里,南北寬450公里。地界東臨湖北、湖南,南接貴州,西靠四川,北連陝西。重慶幅員遼闊,域內江河縱橫,峰巒疊翠。北有大巴山,東有巫山,東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婁山,地形大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起伏較大。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成層性明顯,分布著典型的石林、峰林、溶洞、峽谷等喀斯特景觀。

水系

主要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綦江、大寧河等。長江幹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65公里,橫穿巫山三個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即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嘉陵江自西北而來,三折入長江,有瀝鼻峽、溫塘峽、觀音峽,即嘉陵江小三峽。重慶中心城區為長江、嘉陵江所環抱,夾兩江、擁群山,山清水秀,風景獨特,各類建築依山傍水,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素以美麗的“山城”、“江城”著稱於世。特別是美麗迷人的“山城夜景”,每當夜幕降臨,城區萬家燈火與水色天光交相輝映,燦若星河,蔚為壯觀,堪稱奇觀。鍾靈毓秀的山川地理孕育了集山、水、林、泉、瀑、峽、洞為一體的奇特壯麗的自然景觀。最負盛名的立體畫廊長江三峽奇峰陡立、峭壁對峙,以瞿塘雄、巫峽秀、西陵險而馳名,千姿百態,各具魅力,更有流晶滴翠的大寧河小三峽、馬渡河小小三峽。唐代大詩人李白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放歌三峽,留韻千秋。神奇的自然地理還造就了有天然基因寶庫之稱的南川金佛山、全球同緯度地區唯一倖存最大的原始森林江津四面山等自然資源富集之地,烏江、嘉陵江、大寧河等江河峽谷風光,以及長壽湖、小南海、青龍湖等湖泊風光。

自然資源

光能資源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源泉和形成產量的必要條件,以日照時數和太陽輻射量數為指標。重慶因多雲霧,是全國光能最低值地區之一。日照時數多年均為1112.8--165

5.8小時,年百分率僅25%--30%。比同緯度的上海漢口、拉薩少得多。日照時數年內分配不均,夏季最多,占全年的42%--46%,冬季僅占11%左右。日照時數又隨海拔升高而減少,丘陵地區(海拔<500米)年日照時數為1112.6--1655.8小時,海拔500至1000米的低山地區1112.6--1214小時,海拔1000米以上中山區為970--1135小時。重慶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70.52千卡/平方厘米至92.75千卡/平方百米,太陽輻射總量年內比,夏季占42%,冬季占11%左右。

水資源非常豐富,各類水資源合計4648億立方米,由當地地表水、過境水和地下水組成。

地表水。重慶當地地表徑流總量為511.4億立方米,其地域分配與當地降水量成正相關。東南邊緣山區,北部大巴山地多年平均徑流深分別為741.6毫米(黔江)、753毫米(開縣),而地區西部丘陵地區的永川僅360毫米,相差達1倍多。當地地表徑流年際變化也很大,最多年為最少年的1.5--4.2倍。重慶地區入境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等36條,通過長江於巫山縣碚口出口。據推算,入境地表徑流總量為4005億立方米,出口為4292億立方米。

地下水。重慶地區地下水年儲量為131.7億立方米,可開採量為44.9億立方米。全市碳酸鹽岩類出露面積2903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35.3%,喀斯特水占地下水總量的78%,主要分布於大巴山、武陵山地;基岩裂隙水僅占6%,分布於西部紅層丘陵區。

地下熱水。據不完全統計,重慶境內溫泉26處(不含原涪陵及黔江地區),水溫屬低溫熱水(20--40℃)有19處;中溫熱水(40--60℃)有南泉等6處;高溫熱水(大於60℃)1處。水質類型70%屬硫酸鹽型熱,並含有氧、溴、碘、鍶等多種微量元素。同時經勘探鑽孔證明,重慶地區地下熱水儲量極為豐富。地下熱水不僅具有旅遊、療養等功能,而且是有待開發的寶貴能源資源。

土地資源重慶土地總面積82339.36平方公里,其中農用地為61634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74.85%,耕地面積25564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31.05%;林地30078平方公里,占36.53%;園地1626平方公里,1.98%;牧草地占2059平方公里,占2.5%;水面2307平方公里,占2.79%。1996年人均土地僅為0.273公頃,為全國人均的1/3;人均耕地0.084公頃,比全國人均少0.02公頃;人均林地0.1公頃,比全國人均少0.087公頃,人均草地0.007公頃,僅有全國人均草地的1/33。
重慶市生物資源十分豐富。

植物資源。重慶自然植被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其主要由栲樹屬、青罔屬、櫟屬、木蘭屬等樹種構成。重慶地區自第四紀以來,未受冰川“入侵”,成為植物的“避難所”,有維管束植被為1154種。孑遺植物和珍稀植物極為豐富,屬國家1--3級保護植物多達50多種,其中一級保護植物有銀杉水杉、珙桐、禿杉、桫欏等。水杉(萬州鹽井溪)、銀杉(南川金佛山)均為中國最早發現地區,曾轟動了世界。二級保護植物有銀杏、光葉珙桐、香果樹、鵝掌楸、紅豆杉等;三級保護植物有黃杉、穗花杉、白桂木等。
動物資源。重慶動物種類繁多,有獸類69種、鳥類191種、爬行類27種、兩棲類28種、魚類146種,其中屬於國家保護珍稀動物有40多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有金絲猴、黑葉猴、雲豹、白鶴、中華鱘、長江鱘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金冠鹿、穿山甲、林麝、水獺、大鯢等;國家三級保護動物有青羊、小靈貓、白腹錦雞等。上述珍稀生物種類,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更重要的是它們與生息繁衍的自然環境構成“生物基因庫”,是研究生態環境變遷和生物演化的寶貴場所。

重慶地區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類型多,在國內占有重要地位。截至1996年底,全市已發現礦產75種,已探明儲量39種,是全國特大城市中礦產資源最豐富地區。(1)能源礦產有煤、天然氣、地下熱水等,其中煤的保有儲量20多億噸,是我國南方煤炭生產重要基地;天然氣儲量達3200億立方米,名列全國前列。(2)金屬礦產:鍶礦儲量185萬噸,居全國第一,錳礦探明儲量為我國第二,釩、鉬、鋇探明儲量為全國第三,此外還有鋁土礦、汞礦、鋅鉛礦等。(3)非金屬礦產:岩鹽為我國最大礦區之一,儲量達3000億噸,重晶石、螢石等也較為豐富;冶煉輔助材料有耐火粘土、溶劑石灰石、矽石、鑄型砂等;建築材料有石膏、大理石、水泥石灰石等。

旅遊資源多。重慶地區自然環境複雜,在長期演變過程中,形成豐富多彩的自然旅遊資源。山地型有巫山12峰、縉雲山9峰、四面山丹霞地貌等;喀斯特型溶洞有夏冰洞、芙蓉洞、雙溪洞等;萬盛石林;小寨天坑地縫等。峽谷型有長江三峽、嘉陵江小巫峽、大寧河小三峽、烏江峽谷等。水體類有南、北溫泉、統景溫泉等;湖泊有長壽湖、小南海等。生物類有金佛山、四面山、縉雲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仙女山、紅池壩山地草地等,集“山、洞、峽、泉、林、草”於一身,具有觀光、避暑、消夏、療養保健、探險科考等功能。據不完全統計,重慶境內自然旅遊資源共有1331處(含人文景觀),其中有世界上最大奉節小寨天坑(漏斗)地縫(盲谷),以及巫溪夏冰洞、長江三峽、大寧河峽谷和烏江峽谷群,實屬國內罕見以長江幹流為橫軸,烏江、大寧河為縱軸,依託重慶主城區、涪陵、萬州為中心,構成“三點三線”地域組合格局。三峽工程完工後,不但形成長達600公里“高峽出平湖”的天下奇觀,還將新增景點70多處,使整個三峽庫區成為全國最大的國家級公園和世界級風光景區。重慶市還有眾多的人文旅遊景觀,以三國為背景的歷史遺蹟白帝城、張飛廟;以民俗為背景的豐都鬼城、大足石刻;以及革命歷史遺蹟紅岩村革命紀念館歌樂山烈士陵園等。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6月底,重慶市轄24個區、10個縣、4個自治縣,市政府駐重慶渝中區人民路232號。

行政區人口(萬人)面積(平方千米)行政區代碼
渝中區64.9524500103
大渡口區33.27103500104
江北區84.98221500105
沙坪壩區112.83396500106
九龍坡區118.69432500107
南岸區85.81265500108
北碚區78.62755500109
渝北區155.091452500112
巴南區100.581825500113
涪陵區114.082941500102
綦江區107.842747500110
大足區76.391434500111
長壽區82.431421500115
江津區133.193216500116
合川區136.062343500117
永川區109.611579500118
南川區56.432589500119
璧山區72.52915500120
銅梁區68.721342500151
潼南區68.231341500152
榮昌區70.101077500153
萬州區160.743453500101
開州區168.353959500234
黔江區46.202390500114
梁平縣66.401888500228
城口縣18.633289500229
豐都縣59.562899500230
墊江縣67.671517500231
忠縣70.802187500233
雲陽縣89.663636500235
奉節縣75.334098500236
巫山縣46.232955500237
巫溪縣39.104015500238
武隆縣34.672892500232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38.653014500240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49.132453500241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55.655168500242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50.643897500243
 

人口民族

人口

抗戰期間,大量人口內遷,淪陷區1000餘萬人遷往西南,西北地區,其中有700萬人內遷渝川地區,其中遷至重慶地區的達100萬人。1944年,重慶市區人口突破百萬。1945年抗戰勝利時,重慶人口已達至125萬餘人。抗戰勝利後,隨著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大量工礦企業、機關學校遷離,重慶人口規模逐步萎縮。但重慶作為西南經濟中心的基礎已奠定,人口仍保持在百萬以上,成為當時全國第七大城市。
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3016.55萬人,比上年增加25.15萬人。城鎮化率60.94%,比上年提高1.34個百分點。年末戶籍總人口3371.84萬人。全市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2.3,出生嬰兒性別比為109.9。

流動人口
遍布市內各區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和下崗低收入居民的公租房項目
遍布市內各區針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公租房項目

重慶市的外來、外出人口流動數量大。重慶主城區內外地來渝工作獲得暫住證的人口在2009年達到524萬,是一個實際已經容納了900萬外來流動人口的特大型人口淨流入城市,其外來務工人員數量占重慶主城區實際居住人口的一半,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是全國第四大流動人口居留城市,其自身即存在外來務工人員問題;而另一方面重慶市郊縣農村居民如原涪陵萬州和其原所轄縣等等地區離開居住地外出務工人口卻有437萬。

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於經濟實際上較發達的重慶主城區與直轄時併入的地區貧富差距過大,造成了經濟學上所謂的“地區牆”,相對發達的重慶主城區本身人口密度在近幾十年接納了眾多外來人口後已經達到峰值,無論是城市規模還是社會保障已經無法容納更多務工人員,由於市區激烈的競爭使得眾多遙遠區縣的農村人口在當地反而無法謀生,被迫外出務工。而且重慶郊區農民工在外地的常住率和戶籍遷移率高,甚至在浙江省達到了17%,大量戶籍遷出甚至直接導致重慶郊區戶籍人口的下降,一方面這些郊區人口通過打工購房或子女就讀就業後成為重慶市區裡的戶籍人口,一方面則通過遷徙外地務工就業購房後獲得其他地區的戶籍。類似的狀況在貧富差距明顯的 福建省浙江省南部地區(如 溫州市麗水市)、廣東省北部地區( 潮州市汕頭市)也有發生。鑒於此問題,重慶在全國首先實行了戶籍改革政策。

民族

重慶是中國唯一轄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轄市,轄4個自治縣、1個享受民族自治地方優惠政策的區(黔江區)、14個民族鄉。2010年,共有少數民族人口1937109人。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該地區少數民族人口1769259人。 重慶人口以漢族為主體,此外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滿族、彝族、壯族、布依族、蒙古族、藏族、白族、侗族、維吾爾族、朝鮮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納西族、羌族、仡佬族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為193萬人,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39.8萬人,其次苗族約48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重慶市人口的5.8%。域內各少數民族仍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習俗。

經濟信息

2011年,重慶GDP達到10011.13億元,次於天津市,高於杭州市;GDP按城市計算居全國第七。第一產業增加值844.52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5542.8億元,增長21.8%;第三產業增加值3623.81億元,增長10.8%。重慶的經濟發展在2006年後即轉向為外向型製造業經濟,其GDP增長速度較快,在薄熙來主政期間一度有“重慶模式”的說法。

重慶經濟在直轄後最顯著的問題在於直轄時併入了大量欠發達地區,造成地區落差過大,帶來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城鄉居民收入落差高達500%(2008年),落後的農村經濟嚴重製約了重慶的經濟發展。雖然重慶市直轄前的11區4縣市人均GDP已突破44000元(2010年),而重慶主城區9區人均GDP已經突破85000元大關。其中 渝北區人均收入達到了24480元(2011年)居中國非沿海省份縣級行政單位第一位。然而郊區很多落後區縣的人均GDP僅不足5000元,只與青海和西藏相當,其中經濟最落後的 城口縣是國務院2008年發布的貧困縣中最貧困的10個縣之一。重慶都市核心區占重慶轄區面積的9%,卻占有了重慶92%的產值,這從側面反映了重慶城鄉巨大的貧富差距。

由於重慶這種非城非省的特殊的二元化結構,對重慶進行城市經濟數據統計,一直以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進行城市數據的統計時,通常人口和政治活動的統計按主城九區或老重慶17區市縣為準,截止2011年重慶主城9區共有常住人口772.31萬人,僅占重慶直轄市人口的約1/4,老重慶地區17區市縣一小時經濟圈常住人口為1804.54萬人,低於上海市、北京市,是全國人口第三位的城市。
而進行經濟統計的時候,通常將重慶作為一個有三個城市(即老重慶17區市縣“一圈”和渝東北涪陵、萬州地區、渝東南黔江地區“兩翼”)的省級行政區劃來進行省間對比較為恰當,若以全市經濟數據作為市間經濟比較則是不科學的。如重慶全市人均GDP僅34705元,低於吉林高於湖北,排全國各省市第12名,而全市GDP卻高達10011億元,大幅度超過了浙江杭州,從而得出杭州與吉林、湖北全省處於同一經濟水平結論顯然是不科學的。以城市為單位的經濟對比應以重慶市老重慶地區17區市縣的一小時經濟圈的統計數據來進行比較,人均GDP數據則變化為43018元,提高了近一半,略低於西安惠州,略高於柳州洛陽,而一小時經濟圈GDP為7762.69億元,低於深圳蘇州,高於成都杭州無錫,位於第七位與實際情況基本相符。

重慶是中國對外貿易最活躍城市。2013年前八月重慶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為412.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9%。其中,出口283億美元,增長9.1%;進口129.1億美元,增長38.5%。外貿進出口總值排名全國第10,在西部12省市中排第1位。

金融發展

重慶位於長江和嘉陵江交匯處,舟楫便利,是西南地區重要的物品集散地。重慶成為直轄市之後,全市商貿流通產業實現了規模化的發展,並產生了許多的亮點,一是商貿流通總額快速增長,2010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878.04億元,同比增長19%。二是大企業主導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組建了商社集團、新華書店集團、商務集團、醫藥股份等10多戶流通大公司、大集團,其中商社集團2010年實現銷售382億元,同比增長43.7%。名列中國企業500強244位、中國商業零售第3位、中國百貨零售上市公司第2位;三是城鎮商圈已經成為發展亮點和核心增長極。同時,流通現代化水平穩步提高,美食之都打造有聲有色,初步形成市內外流通企業共同繁榮重慶市場的局面。重慶是中國重要的 離岸金融中心國際金融結算中心,金融業占GDP比重達到6.1%,居全國各城市第四位,不良資產率僅1%左右,位居全國前三。擁有銀行、證券、保險和各類金融中介服務等功能互補的金融組織體系,金融機構數量為西部各地之首。2010年末全市存款餘額:13454.98億元,同比增長23.1%,貸款餘額為10888.15億元,同比增長24.2%,,貸款與GDP的比率:1.4:1。保險業尤為突出,2009年,重慶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244.7億元,同比增長22%,增幅較全國水平高8.2個百分點,居全國第5位,直轄市第1位,連續四年居全國前列。目前已經有美國利寶、中美大都會人壽和中新大 東方人壽三家大型外資保險機構在重慶設定地區總部,其中美國利寶更是將中國總部設於此。重慶的保險機構以27家的數量在中國大陸僅次於北京、上海、深圳,位居第四。2010年1-7月,重慶市保費收入達到207.9億元,位居西部第一。全市擁有證券經營機構66家,證券營業部65家。境內上市公司30家,總股本116.11億股,比上年增長33.1%;股票總市值1593.14億元,增長2.1倍。境內上市公司通過發行配售股票共籌集資金26.37億元,增長80.3%。

商貿發展

重慶形成了以解放碑為龍頭,以觀音橋步行街、沙坪壩三峽廣場、南坪步行街、楊家坪步行街、大渡口步行街和即將建設的石橋鋪步行街為輔的七大商圈。重慶解放碑步行街曾經是中國西部面積最大的步行街(現在是觀音橋步行街)也是中國第一個大型商業步行街,以其為核心的解放碑商貿中心區面積約為一平方公里,區域內第三產業機構單位7600個,各類樓宇635幢,其中28層以上的有62幢,建築面積459萬平方米,批發零售貿易業53個,營業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大型商場有20多家。此外還匯集了新世紀百貨、重百臨江商場、太平洋百貨、王府井百貨、重慶書城、美美百貨等其他大型賣場,由於商業的繁華,以及商業建築的高度密集,解放碑還成為了一個旅遊景點,平均每天人流量有40萬人左右,節假日高峰時有近每天120萬人流。從2001年以來的統計,解放碑商貿中心區每年以總銷售額不低於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不低於14%的速度發展。2008年解放碑商圈銷售額達到334.3億元,零售額達到158.8億元,是當之無愧的“西部第一街”。

物流業

2010年8月,中移動西南大區物流基地開建;2010年9月,新加坡最大物流巨頭進駐重慶兩江新區;2011年2月,西部金屬材料電子交易中心落戶兩江新區;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國際貿易服務中心落戶;2011年3月19日,渝新歐國際貨運專列正式開通全線運行。

零售業

重慶零售業是比較發達的產業,在本地企業和外資企業之間有非常激烈的競爭。

重慶巨型百貨商店有本土的重慶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和新世紀百貨,兩家同屬重慶商社集團,另有太平洋百貨、茂業百貨、美美時代廣場、百盛購物中心、王府井百貨、萬千百貨、大洋百貨,novo百貨,遠東百貨等外地或者海外企業參與競爭,重慶特有的步行街文化和組團式的發展模式,造成了百貨業在國內少見的空前繁榮。重慶家電零售業則是中國家電巨頭國美電器和蘇寧電器強力競爭和本土的商社電器參與的格局。

酒店業

重慶酒店業在直轄市成立後開始有較大的進步,重慶市場潛力的巨大,使新的酒店不斷出現,同零售業一樣,依然是外資和本地資本競爭的格局,五星級豪華酒店有JW萬豪酒店和洲際酒店、海逸酒店、凱賓斯基酒店、香格里拉酒店、HolidaySun、索菲特酒店這樣的國際大酒店,以及金源大酒店、南方君臨酒店這樣的國內資本的酒店共17家。四星級老字號酒店有重慶飯店和重慶賓館,而在經濟型酒店上,則是7天酒店、錦江之星酒店、莫泰168酒店、速8酒店和如家快捷酒店、YHA國際青年旅舍占優勢地位。

工業發展

重慶是中國內陸地區工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重慶自從《馬關條約》簽訂後開始發展現代工業,是中國中西部地區最早興起近現代工業的城市。重慶的工業目前主要以重工業為主,是全國三大重工業中心之一,輕工業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高速發展。在國內企業中,超過70%的特大型股份制企業的前身均是三線建設時期內遷的大型工廠。

重慶的工業得益於30年代、60年代從上海和武漢內遷的大量企業。重慶重工業的結構主要以船舶、冶金、汽車與軍工、精密儀器為主。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為重慶市最大的中央管轄工業企業。重慶自主品牌的重工業企業市值超過100億的還有大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鐵馬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嘉陵工業集團、長江電工(集團)有限公司、力帆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隆鑫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宗申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長江電工股份有限公司、望江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渝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

重慶自有品牌的輕工業發展較重工業晚,早期主要集中在食品、製藥、家電等方面。從20世紀90年代起開始起步。一度形勢良好,當時曾出現了輕工業“五朵金花”(華陶陶瓷、冷酸靈牙膏、重慶啤酒、奧妮洗髮水、北盛玻璃器具)。在21世紀初重慶輕工業經歷了較大的調整之後,目前主要以醫藥、醫療產品、廣告產品、電子工業、複合材料、食品工業為主,發展態勢良好,在國內具有較高的競爭力。其中製藥是重慶輕工業的支柱,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重慶主城區數十家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輕工業企業,除此之外,民營企業中,美心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藥友製藥有限責任公司是創收超百億的公司。

重慶的外資企業主要是汽車工業和電子工業為主。從1985年初引進第一家外商投資企業——重慶與五十鈴合資組建的慶鈴汽車公司,到2012年底,重慶外資企業已累計批准超過8000多家,截至2012年4月,入駐重慶的世界500強企業達到244家。

其中較早進入的獨資企業有 諾基亞愛立信等。合資企業諸如 長安福特馬自達、嘉陵 本田、建設 山葉等則有數百家之多。
2009年8月4日, 惠普筆記本電腦出口製造基地及其亞太結算中心、 富士康產業基地等重大項目在重慶落戶,兩個項目建成投產後,將年產2000萬台外銷筆記本電腦,加之還有電子業代工巨頭廣達電腦、 仁寶電腦英業達奇美電子將先後入駐重慶,將形成超2000億元的龐大產業鏈集群。2012,落戶重慶的世界500強企業達到225家(位居中西部第一)。
2012年,以電腦為主的電子工業將取代汽車、機車產業成為重慶第一支柱產業。
作為重慶恢復直轄時,併入重慶的原四川省 涪陵萬縣黔江州三個地級市所稱為的新重慶地區工業基礎較為薄弱,這部分地區占重慶市總面積的72%,然而工業產值僅占重慶全市的9.5%。最大的企業和僅有的兩個的上市公司為位於涪陵區的涪陵 太極集團和烏江集團。作為新重慶地區的重要建設方向之一,工業企業由重慶主城區向這些地區外遷,是必經之路。

最新經濟信息

汽車製造

老牌汽車製造產業基地,擁有長安,力帆,嘉陵,紅岩,鐵馬等本土知名品牌

2010年11月,霍尼韋爾項目開工,蒂森克虜伯、德事隆、麥格納三家世界500強入駐

2011年5月,韓泰輪胎中國最大工廠開工。小康菲亞特動力、長安福特馬自達、上汽依維柯紅岩等近20家企業相繼落戶。

電子產品製造

重慶現已集結惠普、宏碁、華碩三大品牌商,廣達、仁寶、富士康、緯創、英業達、和碩六大代工企業。

基本形成筆記本電腦品牌商、代工商、零組件企業“3+6+500”格局。

生物製藥

作為老牌製藥基地,擁有太極,藥友,科瑞等知名品牌。

2010年,方正集團在兩江新區建西部最大生物醫藥製造基地。

航空製造

美中投資基金公司將其收購的美國垂直航空技術公司“蜂鳥”型直升機引入兩江新區組裝生產。

軌道交通

2010年11月11日,軌道交通產業園項目在兩江新區魚復工業園開工建設。

2011年05月23日,北車集團西南產業基地在兩江新區魚復工業園開工。

2011年5月,南車計畫在渝投資50億元,建南車重慶產業園。

新能源材料

2010年年初,四聯入駐。

2010年11月,霍尼韋爾入駐。

2011年3月,長安第一批新能源汽車下線。

2011年3月,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園開建。

電子信息

2011年4月,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重慶數據產業園在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開建。

2011年5月,新加坡太平洋電信正式入駐兩江新區,開建其大中華區內最大的雲計算數據中心。

2011年6月,重慶軟體與服務外包國際培訓學院暨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兩江新區核心區北部新區舉行。

2011年10月,中國聯通西部數據中心在重慶兩江國際雲計算產業園開工奠基。同時,阿里巴巴將參與“雲計算”,另外中國移動、思科等也將是“雲計算”的重要合作夥伴。

交通運輸

重慶地處我國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結合部,鐵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運輸等運輸方式發展很快。重慶是中國長江上游地區唯一匯集水、陸、空交通資源的特大型城市,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2008年11月19日,“暢通重慶”啟動,開始加快重慶的交通運輸建設。

鐵路

重慶目前擁有成渝鐵路、渝黔鐵路、襄渝鐵路、渝懷鐵路、渝遂鐵路(中國西部地區第一條高速鐵路)、宜萬鐵路六條電氣化鐵路幹線。另有鐵路支線達萬鐵路、三萬鐵路(綦江三江至萬盛),萬南鐵路(綦江萬盛至南川)。在建蘭渝鐵路、渝利鐵路、渝懷鐵路二線、渝遂鐵路二線、南涪鐵路、重慶-成都客運專線、渝萬城際鐵路渝黔高速鐵路。另外還有規劃中的黔張常鐵路安張常鐵路,以及鄭渝、渝昆、重慶-西安客運專線、重慶-長沙客運專線。重慶作為鐵道部審定的全國第五大鐵路樞紐,在“十二五”期間,鐵路交通將實現“四小時周邊、八小時出海”的目標。

2006年10月,位於江北區龍頭寺的重慶北站已經完工並投入使用。軌道交通三號線經過該站,向北直至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向南可進入渝中半島和長江南岸地區,方便乘客接駁。

與重慶建設較快的鐵路線路設施相比,總體上重慶的鐵路站房設施在全國相比較為落後,五十年代修建的重慶站已老態龍鍾,而按照普通客運火車站修建的重慶北站亦與全國其他直轄市、省會城市的高鐵車站不在一個建設檔次標準上。目前重慶尚沒有一個按照高鐵車站建設新規範建造的高速鐵路火車站。(重慶第一座高速鐵路火車站重慶西站尚在建造中)。

公路橋樑

經過重慶的國道有210國道、319國道、212國道、318國道、326國道和城萬快速通道

重慶高速公路建設從成渝高速公路開始,至2010年末已建成高速公路2000公里。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有成渝高速公路、重慶機場高速公路、長萬高速公路、渝涪高速公路、渝鄰高速公路、南渝高速、渝武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綦萬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萬開高速公路、渝湘高速公路、滬蓉高速公路、重慶繞城高速公路江合高速公路、渝萬高速公路、萬宜高速公路、鄰墊高速公路忠墊高速公路及重慶內環快速路。正在建設的高速公路有萬南高速公路、萬利高速公路、萬達高速公路、豐忠高速公路。國家最新高速公路規劃7918網中有五條經過重慶,分別是上海至重慶、上海至成都、包頭至茂名、重慶至昆明、蘭州至海口。重慶高速公路規劃為"三環十射三聯線"高速公路網。

與公路建設發展同步的重慶橋樑建設也發展迅速,號稱“中國橋都”,目前重慶在長江上已建成特大橋十五座,規劃建設的還有六座,嘉陵江上已建成特大橋十二座,在建特大橋四座。

水運

重慶擁有得天獨厚的黃金水道——長江。三峽工程竣工後,萬噸級輪船可以直達重慶港。重慶寸灘國際貨櫃港是目前國內內陸航運最大港口。同時萬州港和涪陵港在重慶水運體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重慶的水運,順長江東行,萬噸級的輪船可順江至武漢,南京,上海等地,以及沿海城市。逆長江西行,1000噸左右的輪船可到四川宜賓。較小輪船沿嘉陵江北上,可至合川、潼南、南充、廣安、遂寧等城市;經長江從涪陵入烏江,向南能通航到武隆、彭水,直至貴州境內。

航空

重慶主城區內曾經先後有五座機場投入使用,重慶也是中國最早開設國際航空飛航的城市。1936年,中國航空公司即開通重慶-曼谷,重慶-香港的定期國際航班,在國民政府遷渝後,重慶白市驛機場成為中國內地聯絡香港與南亞地區唯一的航空港。重慶全市現有三座民用機場,分別是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重慶萬州五橋機場重慶黔江舟白機場

位於重慶市渝北區的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於1990年投入使用,在此之前、1949年後重慶市一直使用位於白市驛的軍民兩用機場,進出重慶的航班都在此起降。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現在分別有國內航班的T2A、T2B和國際航班的T1三個特大型航站樓,1992年4月國務院將重慶江北機場升格為“國際定期航班機場”,並改名為重慶江北國際機場。2007年開工了第二跑道,並於2010年底建成使用。自此,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成為目前中西部最先進入正常運行狀態的雙跑道機場,也是目前中西部唯一有軌道交通接入的機場。2011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905.14萬人次,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長速度在全國十大機場中排名第一,同時機場吞吐量排名繼2006年邁入全國十大機場行列後,再次前進一位,超過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上升到第九位。到2015年,當第三條跑道及T3東航站樓建成時,江北機場旅客年吞吐能力將達到4500萬人次。西部航空公司和重慶航空公司以該機場為基地。

公共運輸

重慶主城區內公共運輸形勢豐富多樣,包含公共汽車、輕軌、捷運、過江索道、纜車、自動扶梯(亞洲最大)、升降式電梯以及過江輪渡等,其中主要公共運輸工具是軌道交通和公交汽車。另外,由於地形影響,在重慶馬路上幾乎看不到腳踏車和電動車。

部分重慶幹線通宵公交路線列舉:重慶892線北碚環城重慶893線北碚環城重慶228路外環重慶112路內環重慶228路內環重慶555線中級重慶291郊線重慶115路中級重慶168路公車路線重慶859路中級重慶416路中級重慶325路中級

特色交通

重慶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全世界最豐富的交通運輸系統。重慶除去傳統的城市軌道交通,客運公交和出租汽車外,還擁以下交通方式:

跨江客運索道:嘉陵江索道,建於1982年,從渝中區滄白路跨嘉陵江與江北區金沙街相連,因與新建的千廝門嘉陵江大橋橋位重疊,從2011年3月1日起停止運營。長江索道,建於1986年,從渝中區新華路跨長江與南岸區上新街相連,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條跨江客運索道。

客運扶梯:皇冠大扶梯,連線兩路口和重慶火車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扶梯;

升降式客運電梯:凱鏇路電梯,連線凱鏇路和較場口,是國內唯一的公共客運升降式電梯。

渡江輪渡:重慶境內擁有眾多的渡江輪渡線路,隨著城市建設大部分已經停運,其中最為出名的為在運“朝天門至江北嘴至彈子石”的輪渡線路和停運“朝天門至唐家沱至郭家沱”輪渡線路。

纜車:纜車多存在於重慶各碼頭,曾經繁華的航運造就了重慶眾多纜車線路,其中望龍門纜車為國內最早的纜車業最為出名,現已廢棄,目前僅能從長江索道上空俯瞰這一索道遺址,現重慶主城區僅存纜車線路為,重慶港候船大廳至重慶長江航運港3號碼頭的客運線路。

對外交流

友好城市

城市國家時間城市國家時間
土魯斯市法國1982-12-10沃羅涅日市俄羅斯1993-10-20
西雅圖市美國1983-06-03扎波羅熱州烏克蘭2002-04-25
多倫多市加拿大1986-03-28普馬蘭加省南非2002-10-18
廣島市日本1986-10-23杜塞道夫市德國2004-07-22
萊斯特市英國1993-10-11布里斯班市澳大利亞2005-10-11
設拉子市伊朗2005-10-19亞斯文省埃及2005-10-19
都城市日本1999-11-18維也納市奧地利2004-09-30
熱爾省法國1988-10-21切爾卡塞市烏克蘭2003-11-10
弗拉基米爾市俄羅斯2004-11-13清邁府泰國2008-09-19
科爾多瓦省阿根廷2010-05-08曼谷泰國2011-09-26
安特衛普比利時2011-10-26​ 

外事機構

駐重慶領事館
領事館建館日期領事轄區
加拿大駐重慶總領事館1998年5月重慶市、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
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2000年3月重慶市、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
高棉駐重慶總領事館2004年12月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陝西省
日本國駐重慶總領事館2005年1月重慶市、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
丹麥王國駐重慶總領事館2005年7月重慶市、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
菲律賓駐重慶總領事館2008年12月重慶市、雲南省、貴州省
匈牙利駐重慶總領事館2010年02月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
衣索比亞駐重慶領事館2011年11月重慶市、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
蓋亞那駐重慶領事館已簽訂未定
墨西哥駐重慶領事館已簽訂未定

科學教育

科技創新

重慶科技實力雄厚,集中了全國一批優秀的大學和科研機構,是長江上游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中國國際軍博會指定舉辦城市,截至2007年,重慶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居全國第12位,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居全國第10位、西部第1位,技術交易額連續八年居西部第1位,科技活動產出指數、每百萬元研究開發經費投入產出的專利和論文數等指標居全國前5位(中西部第一位),成為科技發展最快的省市之一。1930年在重慶北碚創建的中國西部科學院,是中國近代歷史上西部地區建立的最早的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是中國近代三大科學院之一,後併入中科院,在其舊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重慶自然博物館,是中國七大綜合自然博物館之一。

重慶科技取得了許多舉世成就,截止今日重慶科技各界取得的在國內和世界上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科研成果有:

成果名稱

時間重慶地區設計和研發單位
國產國際電聯標準數字通信設備鼻祖——24路脈衝編碼通信設備1978年重慶郵電大學
世界首台“超音波腫瘤聚焦刀”1999年重慶醫科大學
國際三大3G移動通信標準——TD-SCDMA標準2003年重慶郵電大學
世界第一款基於0.13微米工藝的TD手機核心晶片——通芯一號2005年重慶郵電大學
“五個世界第一”的世界百大名橋——巫山長江大橋2005年重慶交通大學
中國第一台國產電動汽車2006年重慶川儀九廠
家蠶基因框架圖譜2007年西南大學
世界最大跨徑公軌兩用結構拱橋——菜園壩長江大橋2007年林同棪國際集團(中國重慶)
世界第一跨鋼筋混泥土拱橋——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2008年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
世界最大跨徑連續鋼構橋——重慶長江大橋複線橋2008年林同棪國際集團(中國重慶)
國際通用工業無線通信標準——EPA匯流排標準2009年重慶郵電大學
世界第一個胃病疫苗2010年第三軍醫大學
世界第一個治療性B肝疫苗(II期臨床)2011年重慶啤酒集團
世界第一個工業物聯網核心晶片2012年重慶郵電大學
另有汽車齒輪零件冷擺輾 精密成形技術、MEMS微型機械系統、轉基因 彩色蠶繭、萬縣長江大橋施工設計突破等國內領先的科研成果,隨著這一批科研成果,催生了22個重點實驗室和38個工程技術中心的建立,推動了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物聯網基地、國家雲計算特別管理區、國家信息安全套用基地的設立,確立了西部信息產業之都和“橋都”的地位。

高等院校

公立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

教育部直屬:

重慶大學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

理工本-碩-博

985工程、211工程、111計畫、中國政府獎學金計畫、全國重點大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博士後流動站等

西南大學

綜合本-碩-博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11工程、111計畫、中國政府獎學金計畫、全國重點大學、免費師範生試點高校、博士後流動站等

中央與地方共建:

西南政法大學

政法本-碩-博

全國重點大學、博士後流動站

重慶交通大學理工本-碩-博省部共建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博士後流動站重慶郵電大學理工本-碩-博中國政府獎學金計畫、省部共建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博士後科研站重慶工商大學

財經本-碩-博西部"一省一校"重點支持高校、博士後科研站重慶理工大學理工本-碩重慶醫科大學

醫藥本-碩-博

西部大開發14所重點建設高校、博士後流動站

重慶師範大學

師範本-碩-博

四川外語學院

政法本-碩-博

四川美術學院

藝術本-碩

重慶科技學院理工本省部共建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高校

其他公立本科院校:

高校名稱類別學歷教育層次國家扶持計畫與博士後站點隸屬關係
重慶三峽學院綜合本-碩(在建)重慶市
重慶文理學院綜合
長江師範學院師範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師範
重慶警官學院司法

軍事高校:

民辦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西南大學育才學院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四川外語學院南方翻譯學院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

文化藝術

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是長江上游富有鮮明個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於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國在歷史的發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間,大自然的薰陶、險惡的環境,煉就一種頑強、堅韌和驃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戰而稱。大山大川鑄就了重慶男兒熱情似火而又堅韌豪邁,女兒柔情似水而又英氣勃勃。(完整的巴文化區還包括四川省的廣元,南充,巴中,達州和廣安五市,大體以嘉陵江為界。陝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區域為巴文化區輻射區域)

川劇是巴蜀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它是四川、重慶、雲南、貴州等西南幾省人民所喜見樂聞的民族民間藝術,原先外省流入的崑腔、高腔、胡琴腔(皮黃)、彈戲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均單獨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於這五種聲腔藝術經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漸形成共同的風格,清末時統稱“川戲”,後改稱“川劇”。川劇中的“變臉”、“噴火”、“水袖”等絕活獨樹一幟,再加上寫意的程式化動作含蓄著不盡的妙味,川劇為世人所喜愛並遠涉重洋傳遍世界。川劇名戲《白蛇傳》、《金山寺》更是在國內外流傳甚廣。

重慶至巫山這段千里川江上,因此,在滾滾川江上,產生了許多歌詠船工生活的水上歌謠——川江號子。自古以來巴渝人民又喜歡"擺龍門陣"(聊天、講故事之意),民間口頭文學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直至今日喜歡"擺龍門陣"依然是重慶民間文學的一大特色。

重慶曆來是長江上游水路交通樞紐,江邊碼頭林立,商船穿梭頻繁,旅人來往如鯽。蜀中、中國西南乃至整個長江流域的城市文化在這裡都有交融,加上重慶自己獨特的市井文化,形成了碼頭文化。重慶的碼頭文化主要包括方言藝術和茶館文化。袍哥文化是指哥老會、天地會、袍哥會等民間秘密結社內部的江湖義氣對城市文化的那部分影響。如今在主城區只有在沙坪壩區的磁器口古鎮可略為感受舊時文化。

重慶代表性的著名畫家有羅中立,龐茂琨,朱宣鹹,蘇葆楨等;代表性的作家有小說家黃濟人,戲劇家張昌達詩評家呂進,文學評論家文世奎,詩人李鋼等。

巴渝文化代表:川劇、重慶菜、袍哥文化、碼頭文化、川江號子、蜀繡、龍門陣、重慶方言等。

文化設施:現已建成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重慶歷史博物館、重慶自然博物館、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合川釣魚城博物館、涪陵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史迪威舊居陳列館、紅岩革命紀念館、歌樂山烈士陵園、中國民間醫藥博物館以及萬州、銅梁等區縣博物館共40多個。重慶大劇院、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設施項目先後啟動。

陪都文化

抗日戰爭爆發,隨著日軍於1938年10月占領廣州、武漢,國民政府從南京撤至重慶,並將之定為"陪都",實為"戰時首都"。重慶成為當時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外交中心。抗戰時期的重慶,同美國的華盛頓、英國的倫敦、前蘇聯的莫斯科一起被列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四大歷史名城,是中國的戰時首都,是世界反法西斯遠東戰場的指揮中心,也是國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政治舞台。7年中,留下諸多遺蹟、軼事,使陪都遺蹟成為重慶今天獨特的人文景觀。

位於渝中區蓮花池街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位於渝中區蓮花池街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抗戰時期,隨著國民政府遷渝,重慶成了內遷工業、學校的集中地,今天重慶許多大企業前身,都是當年南遷的企業。如當年的鋼鐵廠遷建委員會(今重慶鋼鐵集團公司)、第25廠(今嘉陵廠)、第1廠(今建設廠)、第24廠(今特殊鋼廠)、第21廠(今長安廠)、第20廠(今長江廠)等,盧作孚的民生公司也在那個時候遷至重慶的北碚區。大批有志於民族復興、抗日救亡的青年學子紛至沓來,一大批著名的教育家、學者來渝執教,眾多文化藝術界名流也來渝工作定居,諸如郭沫若、柳亞子、馬寅初、陶行知、梁漱溟、徐悲鴻、老舍等,使陪都文化興盛一時,重慶成為了當時四川省的文化教育中心。而學府雲集的重慶文化區沙坪壩成為當時大後方著名的“文化壩”,現在重慶大學校園裡還保留著國立中央大學的舊址。從這裡培育出了大批人才,如著名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丁肇中教授、中國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設計者之一王家聲等。由於重慶作為戰時首都,1947年成立的“國立羅斯福圖書館”(重慶圖書館的前身)自然也就成了聯合國指定的資料暫存館,一直未間斷過,使重慶圖書館為成為中國國家圖書館(當時稱“北京圖書館”)外,迄今為止中國保藏聯合國資料最早的另一圖書館。半個世紀過去了,昔日壩上的莘莘學子現在遍布海內外,成為有成就的專家學者,他們十分懷念昔日的“壩上風光”(即沙坪壩),常有懷舊者故地重遊,而陪都文化也成為重慶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塊奠基石。

重慶大轟炸:重慶大轟炸指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對戰時中國陪都重慶進行了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據不完全統計,此段期間日本對重慶實施轟炸超過200次,出動9000多架次的飛機,投彈11500枚以上。重慶死於轟炸者10,000以上,超過10,000幢房屋被毀,市區大部分繁華地區被破壞。1941年6月5日,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公共防空大隧道中,躲避日軍地毯式戰略轟炸的7764名市民窒息死亡,釀成“大隧道慘案”,是重慶作為首都3年來單日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天。日本對重慶實施的空襲,是繼德國在1937年4月西班牙內戰中對格爾尼卡(Guernica)平民實施轟炸之後,歷史上最先實行的戰略轟炸。重慶經曆日軍大轟炸時,每天都有軍人和平民死於轟炸,當時宋氏三姐妹——宋靄齡、宋慶齡和宋美齡,摒棄前嫌,在重慶攜手抗日。

飲食文化

重慶飲食喜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種材料創作新菜見長。重慶亦是火鍋的發源地之一,並對火鍋這種飲食文化影響較大的。2007年3月,重慶市榮獲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火鍋之都”稱號。

重慶菜主要特點在於味型多樣。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醬等是主要調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醬、蒜泥、芥末、紅油、糖醋、魚香、怪味等各種味型,無不厚實醇濃,各式菜點無不膾炙人口。

香辣美味的重慶火鍋

火鍋特色

1.它表現了中國烹飪的包容性。“火鍋”一詞既是炊具、盛具的名稱,還是技法、“吃”法與炊具、盛具的統一。

2.它表現了中國飲食之道蘊含的和諧性。從原料、湯料的採用到烹調技法的配合,同中求異,異中求和,使葷與素、生與熟、麻辣與鮮甜、嫩脆與綿爛、清香與濃醇等美妙地結合在一起。特別在民俗風情上,重慶火鍋呈現出一派和諧與淋漓酣暢相溶之場景和心理感受,營造出一種“同心、同聚、同享、同樂”的文化氛圍。

3.它有較大的普及性。在重慶,上到官員,下到百姓,無一不喜愛重慶火鍋。

重慶方言

重慶方言隸屬北方語系,是西南官話的一種,重慶境內大部分區域都屬於西南官話渝蓉片,江津區和綦江區屬於西南官話灌赤片岷江小片,榮昌縣屬於西南官話灌赤片仁富小片,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屬於西南官話黔北片。重慶方言雖與北方方言區的其它分支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也有不少自己的特點,在語音、辭彙、句式等方面都自成一體。重慶言子,是一種直白易懂,方言辭彙很多,方言評書詼諧幽默的娛樂話語。

文明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2個)重慶市渝北區渝中區全國文明縣城(4個)榮昌縣、雲陽縣、酉陽縣、巫山縣

旅遊資源

景點概況
世界自然遺產 重慶武隆 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 重慶武隆 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質公園
具有三千年悠久歷史的重慶旅遊資源豐富,既擁有集山、水、林、泉、瀑、峽、洞等為一體的壯麗自然景色,又擁有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峽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於一爐的濃郁文化景觀。全市共有自然、人文景點300餘處,其中有世界文化遺產1個(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遺產1個(武隆喀斯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6個,國家森林公園24個,國家地質公園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個。國家優秀旅遊城市:重慶市國家園林城市:重慶市

國家旅遊強縣:巫山縣AAAAA景區(4個):武隆喀斯特旅遊區、巫山小三峽、大足石刻、酉陽桃花源風景區.AAAA景區(41個):重慶紅岩革命紀念館,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綦江區萬盛石林黑山谷、酉陽龔灘古鎮等3A級景區37個和2A級景區26個

仙女山
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是重慶十佳旅遊景點,特色旅遊勝地,地屬武陵山脈,位於重慶市武隆縣境烏江北岸。仙女山總面積8910公頃,平均海拔1900米,最高峰2033米。
茶山竹海
位於永川區城北2公里處,擁有2萬畝大型連片茶園和5萬畝巴渝第一大竹海。茶山竹海主要景點有桂山茶園、青龍茶園等三大片茶園和金 盆竹海、竹海迷宮等六大片竹海,另外還有朱德樓 田壩子古墓、天子殿、薄刀嶺等景點。 
北溫泉公園
位於北碚區,北瀕嘉陵江,南倚縉雲山。其前身為溫泉寺,初建於南朝劉宋景平元年(423年)公園依自然地形而建,樓台亭閣錯落有致,翠竹森森,林木蔥蘢,風景如畫。園內景物以四大殿為中心。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是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自然風光中最有價值的一段:瞿塘峽、 巫峽十二峰、小三峽、 三峽紅葉,就在重慶境內。確實像 陳運和《長江三峽》一詩所寫:“組成了一個巨大的峽谷家庭  吸引住億萬世人的連聲驚嘆”。合川釣魚城、大足石刻、涪陵白鶴梁、豐都鬼城、 忠縣石寶寨、奉節白帝城、 龍河懸棺群(石柱)、 小三峽懸棺群(巫山)、 江津蓮花石、酉陽永和寺等。 
朝天門
位於重慶城東北的長江、嘉陵江交匯處,襟帶兩江,壁壘三面,地勢中高,兩側漸次向下傾斜。今天的朝天門客運碼頭之上,有宏偉的朝天門廣場,是俯看兩江匯流,縱覽沿江風光的絕佳去處。十分壯觀。右側長江匯合嘉陵江水後,聲勢益發浩蕩,穿三峽,通江漢,一瀉千里。 
重慶人民大禮堂
位於人民路 學田灣,是鄧小平、劉伯承主政西南的時候修建。由 張家德設計。整個建築布局合諧,雄偉壯觀,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是重慶市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她分明是 座靜默的聖殿,無時無刻不在分享和傾聽著一代又一代重慶人的光榮與夢想。 山城夜景
山城夜景是重慶的一張城市名片。每當夜色降臨,萬家燈火高低輝映,如漫天星漢,極為瑰麗。山城夜景得益於兩江環抱,雙橋相鄰,江中百舸爭流,流光溢彩。橋面千紅萬紫,宛如游龍,動靜有別,有似不夜之天。重慶市區三面臨江,一面靠山,倚山築城,建築層疊聳起,道路盤鏇而上,城市風貌十分獨特,由此形成綺麗夜景。“不覽夜景,未到重慶”,雄偉的山城重慶,以輝煌的夜景聞名海內。 
紅岩村
是中國共產黨在國統區的指揮中心。當時周恩來等領導同志或以中共代表、或以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的身份進行活動,與國民黨當局談判,進行統一戰線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後,毛澤東親赴重慶,蒞臨紅岩四十日。重慶談判、上黨戰役,毛澤東坐鎮紅岩、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為紅岩的歷史增添了最為光輝的一頁。1958年,以此樓為主體的紅岩革命紀念館建立並對外開放。1963年3月,國務院公布此樓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三峽博物館
三峽博物館是保護、研究、展示重慶和三峽地區歷史文化遺產與人類環境物證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機構,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礎設施。如果說重慶人民大禮堂是20世紀50年代重慶的標誌性建築,那么,中國三峽博物館將是21世紀初重慶的標誌性建築,一顆鑲嵌在山水園林的山城重慶心臟的璀璨明珠。 
名人紀念
聶榮臻故居劉伯承故居、趙世炎故居、鄧雪芹故居、 馮玉祥故居、秦良玉陵園、 甘寧墳嚴顏墓紅三軍司令部舊址陳獨秀舊居、愚王祠、 楊尚昆故居劉子如故居 
寺廟道觀
大佛寺、雙桂堂、銀杏堂、螺罐山、慈雲寺、觀音寺、紹龍觀、老君洞、華岩寺 
特色古鎮(28個)

磁器口、長壽古鎮、中山古鎮、淶灘古鎮、龔灘古鎮、龍潭古鎮等。

城市名人

古代到近代

東周秦(公元前4世紀-公元前201年)
巴蔓子巴國將軍(今重慶忠縣人)
巴寡婦清中國最早的女企業家(今重慶長壽人)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扶嘉西漢謀士、廷尉
譙君黃 西漢名士、諫議大夫
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
甘寧三國時期吳國大將
嚴顏東漢末年大將
張修五斗米道首領
蜀漢(公元221年—公元263年)
董和蜀漢中郎將
董允蜀漢尚書令,蜀漢“四名相”之一。
楊汰蜀漢文士
晉南北朝(公元264年—公元580年)
范長生成漢丞相
文立衛尉、散騎常侍
隋唐五代(公元581年-公元959年)
張武 武鎮軍節度使、峽路討伐使
李陽冰文學家、書法家
陳摶道教儒師
李遠進士,官至御史中丞,與許渾齊名,時號 “ 渾詩遠賦”.
幸夤遜後蜀史館修撰、宋鎮國軍行軍司馬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馮時行宋朝狀元
蒲國寶宋朝狀元
趙智鳳寶頂山石刻的開鑿者
道隆南宋高僧
桓淵南宋著名理學家
度正宋朝進士,禮部侍郎,被譽為“朱熹高徒第一人。
譙定南宋著名理學家,涪陵學派的開創者。
陽枋宋朝進士,南宋後期川東地區的最著名學者
趙昴發宋朝進士,抗元忠臣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劉春榜眼,明禮部尚書、太子太保
蹇義明朝五朝重臣,吏部尚書、少師、太師
張佳胤明兵部尚書、太子太保,明文壇“後七子”、“後五子”之一
蹇達明抗倭名將、兵部尚書、太子太保
陳志都指揮同知,封遂安伯
江淵明工部尚書、太子太師
喻茂堅明刑部尚書
陳新甲明兵部尚書
劉岌明禮部尚書
夏邦謨明戶部尚書、吏部尚書、禮部尚書
聶賢明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太子少保
王應熊明禮部尚書、大學士
李養德明工部尚書
高倬南明刑部尚書
喻思恂南明戶部尚書、兵部尚書
程源南明兵部尚書
秦良玉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名將被記載到史書將相列傳里的巾幗英雄
劉時俊平定奢安之亂,卒贈兵部尚書
江朝宗明翰林院侍讀學士
來知德明理學家
清朝(公元1636年—公元1912年)
周煌清朝工部尚書、兵部尚書、太子太傅,《四庫全書》總閱
張鵬翮清朝刑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
周興岱清朝內閣學士、左都御史
韓鼎晉清朝工部侍郎、安徽巡撫
王汝璧清朝兵部侍郎、刑部侍郎
李宗羲清朝兩江總督
王恕清朝福建巡撫
向榮清朝名將
鮑超清朝湘軍名將
黃開基清抗英愛國將領
徐邦道清朝甲午勇將
胡超清朝陝甘提督、揚威將軍
李如碧清朝貴州提督、太子少保,封公安伯
李芳述清朝貴州提督、鎮遠將軍、太子少傅
周天受清朝湖南提督
周天培清朝湖北提督,卒贈太子少保
張玉良清朝廣西提督,卒贈太子少保
龔晴皋清代書畫家
竹禪清代著名僧人
李世棻清代著名詩人
程德全清朝奉天巡撫、江蘇巡撫,民國江蘇都督、南京臨時政府內務總長
榮慶清末刑部尚書、軍機大臣、政務大臣
李稷勛中國最後的一位“傳臚公”

近現代及當代

軍政界楊尚昆楊庶堪楊滄白張培爵鄒容楊闇公趙世炎 朱之洪 胡子昂
劉伯承 聶榮臻 楊白冰陳崇功童憲章董鴻詩董鴻詞李湛陽卞小吾
溫少鶴石青陽鄧懋修胡景伊郭汝棟郭汝瑰趙君陶李伯釗朱芾煌
江庸趙尚輔蕭湘李肇甫李公度吳梅修楊柏舟李稷勛潘大道
程德全徐邦道余棟臣李宗羲萬濤王良李光華周吉可王奇岳
陳蘭亭榮慶劉安恭王劍虹段大章鮑超潘大逵溫朝鐘周天受
湯慕禹鄧季惺卞稚珊李初梨夏首勛夏屏西余際唐胡定一王勃山
傅翼王潤波王麟楊懷周國乾童少生甘祠森陳廷傑肖華清
丁雪松金永華周欽岳董啟強劉仁林鐵羅廣文甘永柏廖伯康
黃啟璪聶力劉彌群劉太行徐榮凱馬正其吳建民謝世傑於煥庭
劉家義項俊波楊紹明胡敏童明康聶衛國廖曉軍李亞洲李玉光
劉鵬王鴻舉張忠厚解洪黃小祥李曉東陳艷華羅冰生胡恩
桂全智胡澤君蒲榮祥
文教界 趙熙*徐昌緒*趙尚輔*何榮楠*甘作賡*郎承謨*黃秉湘*李西漚*劉貞安*
張賓吾*李義得*陳正學*陳昆*方正*梅樹南朱之洪李炳靈高凌霄
龔秉樞龔秉權周文欽向楚文伯魯梅際郇陶闓士汪雲松陳光績
朱必謙 任鴻雋 溫少鶴賴以莊曾吉芝向宗魯沈懋德江庸鍾雲舫
張森楷何魯賴肅楊芳齡吳芳吉龐石帚彭用儀李世棻韋聖祥
李奎安 呂子方李培甫劉孟伉張凌高程昌祺 沈起予 龔鵷聶榮藻
董時進王利器楊明照潘大逵鄧少琴李嘉仲肖華清楊重熙楊世才
鄧鶴翔文百川顏實甫楊肇燫張博和楊吉甫李亞農陳豹隱馮承澤
何其芳馬識途樊弘何洛陶道恕成善楷鍾惦棐殷仲麒蔣孔陽
隗瀛濤程代熙唐明邦楊武能張大可石安石李運益龐卓恆熊憲光
楊成英閔家胤楊公托周光權曾永成吳恩遠辜其一李有行牟世金
曾紫霞周成堰廖曉義賀力平李昌麒彭自強錢理群藍菊蓀謝梅
劉小楓楊奎松王康郝明工李培西
註:姓名標有*為晚清進士、翰林。
曾任(現任)各所大學校長、院長或黨委書記任鴻雋向楚何魯江庸彭用儀張凌高隗瀛濤李伯釗陳重穆
李新董時進潘大逵李嘉仲陳君楷周澤昭陳文貴曹鍾梁潘大道
顏實甫楊肇燫彭炳忠孫才新何文俊胡凌雲劉彌群陳流汀楊光華
楊祖佑榮廷昭祝家麟陳光旨湯澤生沈其震黃宗明易志堅舒立春
何芳川李曉紅楊武能梁宗琦朱伯蘭陳彬彭其淵譚兵王亞平
羅雲波李代璽傅世放萬朴袁黎明張慶林吳漢江謝守祥譚書敏
汪勁松李忠慎何天淳劉燦卓澤淵張捷葉雲凱龐茂琨莫世健
羅中立尚揚秦勇董奇樊代明雷寒邱勇郝躍刁曉平
易紅舒紅兵孫世剛向仲懷
張凌高,重慶璧山區人,美國耶魯大學博士。1931年至1947年任華西協和大學校長。
當代作家、詩人王利器吳芳吉劉孟伉楊明照何其芳馬識途 沈起予 何洛沙鷗
三毛李華飛巴波鍾惦棐劉盛亞張西洛汪文風鄧均吾胡甫臣
李壽民羅廣斌方敬鄒絳唐大同陳翔鶴楊益言岳瑟李明璋
席慕蓉莫懷戚陳仁德劉凡君戴安常林永蔚曾德厚李顯福陳嘉祥
陳川呂進虹影錢光培何銳郭久麟黃濟人成再耕趙甫華
傅天琳劉舒黃曉萍冉紅張永枚阿城諶容
工商界 民國時期實業家 盧作孚蘇汰餘李龢陽李湛陽胡子昂溫友松溫少鶴任鴻熙文化成
趙資生汪雲松劉子如蘇先勤楊粲三古耕虞饒國模陳銘德汪代璽
童少生黃墨涵王彥立程爾昌何鹿蒿夏雲瑚潘昌猷邱壽安鄧蟾秋
傅友周陳漢卿
晚清巨商李耀庭楊文光劉繼陶湯子敬許建安
科技界 (含兩院院士) 任鴻雋 呂子方趙宗燠汪家鼎楊肇燫陳祖貴張煥喬 許志琴 楊祖佑
饒欽止夏培肅陳祖煜曾恆一戴乾圜陳文貴吳崇筠張仁和程紹迥
陳榮悌方文培李先聞李朝義塗銘旌鮮學福周開達孫才新黃萬波
周澤昭王鼎盛龍以明沈其震舒紅兵李惕碚陳凱先李安民李應紅
崔向群彭雲郝躍蹇錫高夏佳文蔣樹屏段文澤黃尚廉楊士中
祝家麟石青雲邱蔚六向仲懷孔祥復吳精華王在德陳吉元何文俊
苟文彬萬朴趙進東祝榆生蔣志農萬鋼堯德中馬文淦徐廣智
聶力曾遠文張慶林鄭國章吳仕孝王亞平舒立春羅懋康榮廷昭
王恩多湯澤生徐廣智馬文淦李應紅董鳴黃洪鐘彭光欽古大田
蔣宗勇余百年王模善王在德范洪成許為鋼任澤林白光治馮奇
余永年梁宗琦孟安明徐玖平賀錫泉胡文浩黃曉慶邱勇樊代明
醫藥衛生界 中醫 唐陽春吳棹仙文仲宣熊廖笙冉雪峰李巽芳孔健民周湘船鄒趾痕
龔志賢王文鼎任應秋張樂天王文選史方奇賀嘉寅陳源生陳正學
萬雲程王希知王受伯皮襲休程琪芝李君實熊雨田陳樞燮張天秀
張光宗鍾益生郭子光徐有玲夏睿明傅燦冰謝浴凡潘廷勛戴佛延
凌一揆黃星垣方藥中陳治恆鄭惠伯周濟民熊大經雷正榮羅本清
馮滌塵畢朝忠傅德元駱常義溫木生左國慶周天寒鄭衛琴方勇飛
西醫周澤昭楊光華曹鍾梁冉瑞圖曾紫霞邱蔚六詹承烈沈其震雷寒
李朝義孔祥復樊代明黃躍生鄧明昱蔣建新
革命烈士張培爵饒國梁任鴻年鄒容楊闇公趙世炎漆南薰童庸生周貢植
游曦江竹筠彭詠梧淡春谷鄒傑湯慕禹向希平程攸生王奇岳
邱少雲劉德惠唐慕陶伍時英卞小吾周國儀謝承常王朴何敬平
喻克猷彭立人陳鼎華程仿堯陳家齊王超奎劉安恭萬濤冉鈞
王良譚祖堯鄒進賢王麟譚沈明羅世文余祖勝陳作儀韓子重
唐赤英霍步青陳達三譚世良蔡琨霍錕鏞鍾凌雲嚴詩金榮增明
王潤波李光華李季達李汝為李蔚如周吉可顏黎民王英李建康
楊克明周吉可賀竟華牛正聲張竟若柳乃夫劉文學古承鑠成善謀
朱世君王白與彭燦碧張靜芳劉國鋕白深富陳丹墀李惠康張國雄
劉石泉蔣開萍黃楠材龍光章黎純一盛超群郝躍青李承林明昭
胡作霖易仲康藍蒂裕陳仲舒楊漢秀鄧積玉李青林楊虞裳唐茂傳
袁德朗馬秀英陶敬之趙晶片龍光章彭如松李大榮陳邦文高天柱
王敏師韻文鄭寄松盛騰芳袁尊一張光偉羅娟華周成銘劉文蔚
程謙謀楊懷何懋金胡芳玉郝耀青左紹英黃玉清周均時何柏梁
註: 1、抗戰時期,川軍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應徵赴前線浴血奮戰的350萬渝川籍將士(其中重慶籍官兵達96萬名),有64萬多人傷亡。李宗仁的回憶錄中曾感慨:“川軍將士以寡敵眾,只有戰死的忠烈沒有投降的懦夫!” 抗戰中,正面戰場上曾一度被戲稱“降將如毛、降兵如潮”。至1943年時,投降日軍充當偽軍頭目的國民黨將級軍官有58人之多,在他們率領下成建制投敵的軍隊達50萬,成為日本占領區偽軍的主要來源。但在抗戰期間,西南各省軍隊卻湧現出大量的烈士,沒有一位投降將軍,也沒有出現偽軍。 八年抗戰中,川軍足跡遍布全國戰場,先後參加過幾乎所有的大型會戰: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隨棗會戰、前後三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豫西會戰、長衡會戰、桂柳會戰、粵湘桂邊區會戰、豫西北會戰…… 2、川軍僅指國民革命軍中的渝川籍將士,抗戰中從重慶、四川招募的士兵很多補充到了中央軍等國民革命軍主力軍隊中,而非國民革命軍渝川地方軍閥。
藝術界 書畫 龔有融 饒其寅陳子莊朱宣鹹蘇葆楨 王琦 晏濟元 馮建吳 羅中立
釋破山釋竹禪柯璜葉正昌沈福文李少言 劉藝斯 李有行 葉毓山
佘雪曼萬叢木劉孟伉劉國樞黃宗壤楊公托楊乾釗楊裕勛符易本
許伯建江友樵魏宇平曾右石徐文彬徐無聞黃笑芸屈趁斯尚揚
郭選昌鄧紹義王煒駱映邨王雪崖龐茂琨
音樂施光南劉雪庵劉淑芳馮光鈺但昭義 李雲迪 陳琳黃綺珊曹承筠
金砂盛中國周亨芳方石傅蓓蒂張邁喬維怡
戲曲.戲劇張德成廖靜秋沈福存趙銘彝唐彬如馬文錦徐棻吳曉雷冉樵子
體育界 李雪芮 屈銀華 施廷懋 古力鄧若曾豐芸張亞雯呂遠洋田亮
影視界 盧奇 羅京 俞平 孟非 黃健翔 陳坤劉曉慶秦方曾湉
汪嘉杉

中國十大高房價潛力城市排名

一是現在房價較之主流大城市如京滬深穗等地不高或與其身份有異;二是即便現房價高也會有更大上升空間的;三是總體特點是現在都在蹲著,潛力表現在由蹲到站。 

重慶著名旅遊景點

重慶市縣以上行政區劃

行政區代碼郵編駐地街道(個)鎮(個)鄉(個)
渝中區500103400010和平路管家巷9號12
大渡口區500104400080新山村53
江北區500105400020寸灘街道金港新區93
沙坪壩區500106400030天星橋鳳天大道8號1312
九龍坡區500107400050楊家坪
南岸區500108400064南城大道199號77
北碚區500109400700512
萬盛區500110400800萬盛街道新田路2號28
雙橋區50011140090012
渝北區5001124011201212
巴南區500113401320魚洞街道219
萬州區500101404000陳家壩街道112813(1)
涪陵區50010240800051822
黔江區500114409700城西街道31512
長壽區500115401220鳳城街道216
江津區500116402260幾江街道323
合川區500117401520南津街道中南村327
永川區500118402160中山路街道319
南川區500119408400東城街道31417
綦江縣500222401420古南鎮19
潼南縣500223402660梓潼街道2173
銅梁縣5002244025603223
大足縣500225402360棠香街道2202
榮昌縣500226402460318
璧山縣500227402760璧城街道2101
梁平縣500228405200梁山鎮258
城口縣500229405900葛城鎮717
豐都縣500230408200三合鎮1912
墊江縣500231408300桂溪鎮1411
武隆縣500232408500巷口鎮1115
忠縣500233404300忠州鎮226
開縣500234405400漢豐街道42113
雲陽縣500235404500青龍嘴22220(1)
奉節縣500236404600永安鎮1614(3)
巫山縣500237404700巫峽鎮1115(2)
巫溪縣500238405800城廂鎮1020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500240409100南賓鎮1220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500241409900中和鎮1418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500242409800鍾多鎮1425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500243409600漢葭鎮1128
合計500000400015渝中區人民路232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