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

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

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是中央在渝科研單位和甲級勘察設計院,是國家山區公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橋樑工程結構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省部級重點科技平台的依託單位。長期在交通與市政行業圍繞道路工程、橋樑工程、隧道工程、環境工程、岩土工程、交通工程、城市地下工程以及工程地質等方面,從事科研開發、勘察設計、試驗檢測、技術諮詢等,實力雄厚。目前,我院已發展成為國家重要的科研開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基地之一,被科技部等部門正式認定為首批國家級“創新型企業”。從2000年起,連續8年進入全國勘察設計單位100強。

設計院簡介

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

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成立於1965年5月,系直屬交通部管理的正廳級科研事業單位。2000年根據國務院的決定,轉制為科技企業,整建制進入招商局集團。是中央在科研單位和甲級勘察設計院,是國家山區公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橋樑工程結構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依託單位。 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主要從事公路行業與市政行業的道路工程、橋樑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軌道交通、環境保護節能工程、公路機動車工程等領域的科研開發、勘察設計、試驗檢測、產品製造、工程施工、技術轉讓、技術諮詢、工程總承包等生產與服務,不斷套用科技創新成果,為全國公路交通建設提供技術服務。目前,設計院已經發展成為全國交通系統重要的科技開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基地之一。
由國家有關部門審查批准,依託設計院設立有1個部省級工程檢測中心、1個部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質監中心、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院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科技創新平台。(重慶公路工程檢測中心、重慶市電磁兼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隧道建設與養護技術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橋樑結構抗震技術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國家客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機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橋樑工程結構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山區公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06年設計院被國家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國家三部委確定為全國首批103家創新型企業試點單位之一。並於2008年7月被正式認定為首批國家“創新型企業”。
轉制以來,承擔了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國家973計畫項目、國家863計畫項目、國家支撐計畫項目、科技部技術開發研究資金項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世界自然基金會資助項目和企業委託的科研項目等各類項目。每年承擔的科研項目都保持在80多項。
全院已完成科研項目435項,獲得各級獎勵216項,其中國家級獎22項,省部級獎177項。
設計院擁有中國有效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4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1項,已編制完成國家標準規範15項、行業標準規範31項,正在編制的國家和行業標準規範共13項。
設計院擁有工程勘察設計等八項甲級資質證書並於1999年通過ISO9001國際標準質量體系認證。自2000年來,我院已經連續八年進入建設部排名的全國勘察設計單位100強。承擔了大量的重大工程項目,並榮獲了多項詹天佑大獎、魯班獎、國家設計特獎和國家、省部級優秀設計獎。
設計院擁有一支技術優勢突出、工作勤勉敬業的優秀科技人才隊伍。目前全院共有職工1700多人,正高級職稱47人,副高級職稱233人,博士碩士共182人,其中包括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3人,交通部專家委員會委員和全國交通青年科技英才4人,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5人,重慶市學術帶頭人和“322重點人才工程”人選17人,碩士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35人。經國家人事部批准正式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設計院獲得了全國“交通系統先進集體”、“守契約重信用企業”、“全國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五一勞動獎狀”和中央組織部與國務院國資委授予的全國國有企業“四好領導班子”等多項榮譽稱號。

領導團隊

董事長、首席專家蔣樹屏

蔣樹屏蔣樹屏

1951年生,研究員,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交通運輸部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公路學會常務理事,隧道工程分會理事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副理事長,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首屆設計大師與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重慶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兼職教授。1978年畢業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1986年畢業於日本大阪工業大學,1988年畢業於日本神戶大學並獲工學碩士學位,1993年畢業於同濟大學並獲工學博士學位,1998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
主持或主研了“隧道圍岩穩定非確定性反分析的研究”、“大型江底地下互通式立交樞紐建造與運營核心技術”、“秦嶺終南山特長公路隧道關鍵技術研究”、“西藏扎木-墨脫公路建設關鍵技術”等30多項研究;主持編寫交通運輸部頒發的《公路隧道設計規範》、《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範》、《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範》等5部技術規範;主持或參與“重慶輕軌較-新線較場口至臨江門段地下車站及區間隧道結構設計”、“滬蓉國道主幹線重慶境內段高速公路設計”、“廈門東通道海底隧道設計”等多個勘察設計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24項、優秀設計獎11項,獲國家專利5項。發表學術論文75篇和譯文15篇,著作有《山區公路大跨異形棚洞結構》、《岩土力學反演問題的隨機理論與方法》等。
兼任國家山區公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院長韓道均

1962年生,重慶市人,教授級高工,道橋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註冊諮詢工程師(投資)。同時擔任重慶市勘察設計協會副理事長,重慶市公路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全通工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1983年畢業於重慶交通大學橋隧專業,2001年獲東南大學工程碩士學位。任重慶交通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曾在西藏公路規劃設計院工作。
主持設計的重慶菜園壩長江大橋工程設計獲國家09年度優秀設計銅獎、第九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及重慶市08年度優秀設計一等獎,主持編寫的《公路斜拉橋設計指南》獲09年度交通運輸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承擔的渝湛高速公路重慶段勘察設計獲07~08年度全國公路交通優秀設計一等獎、優秀勘察二等獎,承擔的國道210線鄰水邱家河至重慶段公路獲07~08年度全國公路交通優秀勘察三等獎、06年度全國公路交通優秀設計一等獎,重慶輕軌較新線較場口至臨江門段地下車站及區間隧道結構設計獲06年度重慶市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渝澳嘉陵江大橋設計獲03年度重慶市優秀市政工程設計三等獎,重慶嘉陵江複線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01年度全國優秀諮詢成果三等獎。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1998年被評為重慶市公路學會十佳工程師,1995年被評為重慶市優秀勘察設計工作者。

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劉偉

劉偉劉偉

1964年3月生,工學博士,研究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世界道路協會隧道技術委員會中國委員。曾任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隧道工程室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院長助理、副院長。2006年9月至2011年2月曾任招商局漳州開發區黨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紀委書記,招商局漳州開發區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先後主持了8個省部級項目的研究和20座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設計與諮詢,先後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與優秀設計獎10餘項,全國交通系統勞動模範,重慶市第四屆青年科技獎,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重慶市322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廈門大學、重慶交通大學等大學兼職教授。

紀委書記、黨委副書記許曉鋒

1957年生,江蘇人,研究員,橋樑工程專家,大連理工大學在讀博士,中共黨員。1982年大學本科畢業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1988年工學碩士畢業於蘭州鐵道學院。2001年晉升研究員技術職稱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橋樑工程設計、諮詢和科研工作,在橋樑結構理論和設計方法,橋樑結構抗震技術、鋼管混凝土拱橋設計、施工等方面有一定研究。主持的設計與科研項目多次獲獎,其中貴州赤水河茅台大橋設計獲交通部公路工程優秀設計三等獎;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橋施工方法研究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特大跨徑橋樑結構動力分析與試驗研究獲中國公路學會科研技術三等獎;南海三山西橋主橋拱肋吊裝施工控制研究獲廣東省交通廳科技進步一等獎,發表學術論文32篇。

副院長、總工程師王福敏

漢族,1962年生,四川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84年畢業於重慶交通學院橋樑專業,2000年9月獲得東南大學工程碩士學位。2003年全國交通青年科技英才,2004年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8年第二屆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中國公路學會橋樑與結構學會理事,中國土木學會橋樑與結構學會理事,全國建築物鑑定與加固標準技術委員會重慶分會委員;重慶交通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
先後主持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10項,獲得各級科技(進步)獎勵5項,其中特等獎一項、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主持省、部級頒標準、規範三部、參加兩部;主持了重慶嘉陵江渝澳大橋、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等多座特大型橋樑的設計,分別獲得部省級優秀設計一等獎兩項、三等獎一項;優秀諮詢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曲線梁橋傳遞矩陣設計法與工程套用實踐》專著一部。

副院長姬為宇

漢族,1963年生,江蘇人,中共黨員,教授高級工程師,1985年畢業於西安公路學院交通控制專業。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央企業勞動模範,中國交通工程學會理事,中國公路隧道學會理事,重慶市華馳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重慶騰科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主持編寫了交通部行業部頒規範JTG/T—D71《隧道交通工程設計規範》和《隧道交通工程施工規範》,主持廣西沿海高速公路等多項交通工程設計和科研項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其中《浙江甬台溫高速公路大溪嶺隧道設計》榮獲交通部優秀設計一等獎,《國家主幹線同江—三亞浙境段大溪嶺—湖霧嶺隧道營運照明與通風關鍵技術研究》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公開發表十餘篇科技論文。

副院長熊正榮

熊正榮熊正榮

熊正榮,男,漢族,1964年出生,四川人,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重慶騰科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重慶車輛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副董事長。1986年畢業於西安公路學院汽車與拖拉機專業,2002年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在職研究生班畢業,2007年於香港參加悉尼科技大學在職工程管理研究生學習畢業,獲工程管理碩士。
參加“七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新型客運汽車的研究課題”中“新型客運汽車總體設計的研究”和“新型客運汽車車身附屬檔案研究”,課題成果被國家計委、科委、財政部表彰,頒發集體榮譽證書,獲得交通部一等獎,個人被交通部授予“七五”科技攻關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稱號,獲榮譽證書。“新型客運汽車總體設計的研究”被交通部授予集體榮譽證書,發表科技論文5篇,編寫了大量的管理檔案和研究報告。

資質簡介

資質等級證書資質等級證書

1.工程設計證書
公路行業(公路、特大隧道、特大橋樑、交通)甲級
市政公用行業(道路、橋樑、隧道)甲級
市政公用行業(燃氣除外)乙級
建築行業:建築工程設計乙級
2.工程勘察證書岩土工程水文地質、工程測量勘察等
3.工程諮詢單位資格證書
編制項目建議書、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申請報告、資金申請報告、評估諮詢、工程設計
4.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格證書
環境影響報告書類別——甲級:交通運輸;社會區域乙級:輸變電及廣電通訊
環境影響報告表類別——一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特殊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5.水土保持方案編制資格證書
水土保持方案編制
6.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甲級勘查單位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
7.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甲級設計單位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
8.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機構等級證書
公路工程綜合甲級工程試驗檢測機構
公路工程橋樑隧道工程專項工程試驗檢測機構
9.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公路交通和市政交通各級道路、橋樑、隧道(含地下工程)、交通工程的勘察設計、科研開發、諮詢服務和環境影響評價、水體保持方案編制

學術學會

中國公路學會隧道工程分會
中國公路學會隧道工程分會成立於1991年,掛靠單位是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原交通部重慶公路科學研究所)。隧道工程分會的宗旨是在中國公路學會的領導下,積極聯繫從事公路隧道建設的科技人員,圍繞公路隧道建設中規劃設計、施工、監理養護、營運管理等方面的技術問題廣泛開展學術活動,以提高我國公路隧道的技術水平,促進行業的技術進步。
隧道工程分會成立十四年來(1991-2004),先後在重慶、廣州廈門清遠西安昆明溫州福州太原召開過九次學術交流會和四次專題研討會。每次會議除進行論文交流和學術研討外,還組織與會代表到施工現場進行參觀和考察。七次全國性學術交流會議都分別出版了論文集,還出版了“中梁山縉雲山公路隧道勘測設計”專題論文集,“岩溶地區隧道修築技術”專題論文集和“公路隧道通風譯文集”。隧道工程分會主辦有刊物《公路隧道》,季刊(每年四期)。《公路隧道》會刊創辦於1993年,到2004年底共出刊48期。刊物內容除主要刊登國內外公路隧道建設技術和信息外,還報導國內外公路隧道的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能較好地滿足了公路隧道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和交流的需要。
近9年來,以隧道工程分會的技術人員為主,先後編制了《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範》,《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範》,《公路隧道養護技術規範》,《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設計規範》和《公路隧道設計規範》。
隧道工程分會正在全面與時俱進,真正發揮“學術陣地,智慧參謀,溫暖之家”的作用,把分會辦成大家喜愛的學會。

企業文化

歷史沿革

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成立於1965年5月,至今已經走過了40年的發展歷程。回顧40年的歷史,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第一個歷史階段從1965年~1977年,叫作“文革動亂,艱苦創業”時期。那時全院僅有職工70多人,資產總額50萬元,工作和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全院辦公、做試驗和住宿都擠在一棟僅有1900平方米的舊樓房裡。沒有專門的試驗室,試驗只能在辦公室的走廊和庫房或臨時搭的席棚里進行。試驗設備簡陋落後。全院只有兩口水井,沒有自來水、沒有浴室。院區內道路泥濘,雜草叢生。在那種重重困難的條件下,全院職工沒有後退,沒有叫苦,沒有怨言,大家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團結一致,去開創未來。
建院不久即開始“文革”,從1966年到1977年,全院職工在浩劫逆境中堅持工作。直到粉碎“四人幫”之後,才進入了1978年至1983年的“撥亂反正,恢復發展”的第二個歷史發展階段。在這二十多年間,科技人員深入雲南治理公路病害;在多年凍土的青藏公路開展修築黑色路面的研究;在新疆承擔了天山二號隧道的勘察設計工作;在北京天津參加了京津塘高速公路的軟基處治研究;這期間,當時我國跨徑最大的(主跨186米)雙鏈式組合梁吊橋重慶北碚嘉陵江朝陽大橋,在重慶交科院主持設計和施工下順利建成通車;接著研究設計成功的還有:國內第一座斜拉橋雲陽縣湯溪河大橋,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四川省科學大會獎;國內第一座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四川三台涪江大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我國第一代採用客車專用底盤的JT663新型長途客車問世,並由揚州客車廠批量投入生產,成為亞星名牌中的主力車型,獲交通部科技成果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方針的指引下,重慶交科院度過了最困難的發展時期,終於迎來了科學的春天。從1984年到1996年,進入了“改革試點、形成優勢”的第三個歷史階段。交通部決定重慶院作為首批改革試點單位,由事業費撥款改為有償契約制。從1984年7月1日起停撥事業費一步到位,從此打破了“大鍋飯”,科研生產經營一體化成為這一時期全院經濟工作的主要特徵。
1996年度,全院累積契約額達到了5150萬元,總收入達到了3650萬元,總資產達到了1.5億元,固定資產原值達到了7979萬元,比1984年增長了6.8倍;經濟實力比改革之初增長了15倍。人均收入達到了1.81萬元。這一時期,全院進入了科技大發展,科技成果大豐收的黃金時期,這樣就為下一步科技產業群的出現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從1997年起至2000年,重慶交科院進入了“加強建設,快速發展”的第四個歷史階段,並作為國家科委的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試點單位,開始了第二輪的改革工作,改革的核心是通過市場解決科研與經濟緊密結合的問題。經過三年多的改革試點,全院適應市場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到1999年底,全院累計契約額突破2億元,年產值收入達到8000萬元,人均創收20萬元。這一時期,科研和技術開發的特點是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與交通建設緊密結合,由此而產生了由院創辦的一系列科技產業實體。其中橋樑索纜產業、鋼橋面鋪裝產業、道路新材料產業、公路隧道機電安裝施工產業、勘察設計產業依託院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經過兩代人的努力,院內建成了具有國內領先水平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四大試驗室,即客車試驗室(國家客車試驗檢測中心、國家機車檢測重慶中心)、隧道和岩土工程試驗室、道路環道試驗室和橋樑結構動力試驗室。這些試驗室形成了公路交通的科研試驗體系,為科研工作提供了先進手段,極大地提高了科技創新能力。
2000年重慶交科院轉企建制,進入招商局集團,開始了“提高能力,全面發展”的第五個歷史階段。從2001年1月1日起按企業的體制和機制運行。五年來,在招商局集團的直接領導下,全院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兩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全院已形成一支有400多人的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在占80%的科技人才中,高級科技人員占50%,其中包括碩士、博士、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在內的一大批科技人才。經國家人事部批准,從2002年起建立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002年5月,江澤民總書記親臨重慶交科院設計和承擔拉索生產、橋面鋪裝的重慶大佛寺長江大橋視察,並親筆題寫橋名,極大地鼓舞了全院職工。
2004年全院累計契約總額突破了7億元,達到7.3億元,比2003年淨增了1.3億多元。全院營業收入達到4.3億元,完成了計畫的133%。其中,科研開發收入2616萬元,完成計畫的103%;勘察設計收入9922萬元,完成計畫的280%;產品與工程施工收入2.06億元,完成計畫的105%。全院淨利潤達到4391萬元,完成了計畫的148%,為建院40年獻上了一份厚禮。
在黨的科技方針和政策的指引下,重慶交科院走過了40年的發展歷程。40年的巨變說明了一個道理,只有堅持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堅持科研開發與經濟建設緊密結合,堅持走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道路,才能使科研院所走上快速發展的寬闊大道。

企業精神

企業價值觀
顧客的需求與企業的利益相一致
企業的興旺與員工的利益相一致
企業形象
素質高、技術新、質量好
企業哲學
院興我榮、院衰我恥
企業道德
誠信、守法
質量方針
管理科學、技術先進、產品優良、履約誠信

企業榮譽

所獲榮譽所獲榮譽

1986年8月全國交通系統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1990年11月重慶市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
1993年10月交通部綠化美化紅旗單位
1994年6月重慶市四好領導班子
1994年10月全國交通系統先進單位
1997年12月重慶市紀檢監察先進單位
1998年5月全國交通系統先進集體
1999年3月重慶市文明單位
2000年11月重慶市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
2002年4月重慶市總工會授予勞動創新獎狀榮譽稱號
2003年12月全國交通系統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03年12月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榮譽稱號
2003年12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榮譽稱號

社會責任

西部培訓

自2006年起,重慶交科院開始承擔交通運輸部支持西部地區交通管理幹部培訓工作,2006年—2008年,三年的西培工作開展中,我院始終如一,高度重視師資配備,累計派出授課教師總計66人次,人數24人。經過三年的培訓,目前我院累計培訓的學員人數已達到1720餘人次,培訓地域累計達7個,分別是內蒙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青海省、甘肅省、雲南省、貴州省湖北省。西培工作得到送培省區交通主管部門和學員廣泛的認可和好評。

援建希望國小

為深入貫徹執行國務院國資委履行社會責任的要求和集團的履行社會責任的行動綱領,體現融入社會,關注民生,承擔社會責任,促進和諧發展的企業承諾,重慶交科院出資援建了武隆縣招商局希望國小。幾年來,重慶院相關領導和人員多次前往武隆縣招商局希望國小考察,督促其新學校的建設,完善進出學校道路,並向希望國小捐獻職工捐贈的書籍,希望小朋友們在社會的關注和關懷下健康茁壯成長。

抗震救災

5.12汶川8.0級特大地震破壞性極大,災區山崩地裂,公路全部中斷,救災工作嚴重受阻,搶通公路成為全面救災的首要任務,情況十萬火急。重慶交科院職工情系受困人員與災區公路,不顧個人安危,急馳災區,在奮力救援受困人員的同時,以第一時間主動投入到灰窯溝至映秀路段的搶通工程中,並積極參加災區公路災害技術調查與評估等恢復重建工作。
在公路搶通階段,5月13日派出院救災先遣組後,經交通運輸部同意,重慶院主要領導於5月15日早上率領道路、橋樑、隧道、地質、岩土等專業的科技人員(包括5名博士)奔赴災區,為搶通213國道都江堰至映秀“生命線”公路提供技術支持。
在恢復重建階段,重慶院受命再赴災區,派出員工33人攜橋樑檢測車等重型裝備,冒餘震,頂飛石,爬山涉水,勇挑重擔。重慶院科技人員還三次參加交通運輸部或四川省交通廳組織的“地震災區公路災害技術調查與評估以及重建方案研討”工作。在實地勘察的基礎上,完成了有關調查評估報告,並提出公路保通、恢復重建的若干工程措施建議,得到交通運輸部公路司與四川省交通廳的高度評價。

創新成果

朝天門長江大橋朝天門長江大橋

經過40多年的科研攀登,我院的科研能力不斷提高。共承擔科研項目600多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170多項,獲專利權20餘項,主持和參與重大工程項目300餘項,創造了眾多的全國第一。作為國家的重點科研機構,我院主持或參編的國家標準及部頒標準達59部。交通部80%以上的公路隧道規範是由我院主編的。這些標準和規範對指導我國公路交通建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院在工程勘察設計上堅持開展技術創新,不斷開發新技術、新成果,並通過科技成果工程化推廣套用到工程實踐中去,不斷提高工程技術水平。至2008年底,我院承擔完成了數十項國家重大項目,如京津塘高速公路、重慶忠墊高速公路、重慶石忠高速公路、重慶至長沙洪酉段高速公路、汕梅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重慶渝鄰高速公路、重慶渝合高速公路。我院承擔勘察設計的大跨徑橋樑中,已完成和在建的有重慶菜園壩長江大橋、重慶魚洞長江大橋、重慶忠縣長江大橋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安徽安慶長江大橋、重慶涪陵石板溝長江大橋重慶大佛寺長江大橋、重慶渝澳嘉陵江大橋。這些大跨徑橋樑的設計,許多關鍵技術居國內、國際先進水平。
我院的公路隧道勘察設計技術處於全國領軍地位。我院參加設計了我國第一座規模宏大的跨海隧道工程廈門東通道海底隧道。我院設計的深港西部通道接線工程隧道(長3.3km),雙向6車道,是目前國內最長的城市中心區公路隧道。我院充分發揮自身在隧道工程領域的技術優勢,解決了我國特長公路隧道,如秦嶺終南山隧道(18.3km)、福建美菰林隧道(5.56km)等隧道工程的一系列高難度技術問題。完成重慶方斗山特長隧道、重慶真武山特長隧道、重慶北碚特長隧道等大型工程的勘察設計。
我院還承擔了重慶輕軌工程較場口、臨江門和大坪三個大跨徑、高難度地下車站的設計,在地面高樓林立,地下管線複雜交錯的環境下圓滿地完成了設計和指導施工的任務,為重慶市的輕軌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到2008年底,我院共完成高等級公路勘察設計3000多公里;大型、特大型橋樑160餘座,總長16.7萬延米;長大隧道70餘座,總長21.5萬延米,占全國各級公路隧道總長的40%以上;交通工程5700多公里;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環境影響評價4550多公里。榮獲了多項設計特獎、魯班獎和國家、省部級優秀設計獎,為我國公路交通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我院已經形成了由勘察設計、道路鋪裝、機電施工、諮詢監理、試驗檢測和產品生產等六個產業組成的產業群體。
我院下屬萬橋科技開發公司生產的橋樑索纜產品已在廣東虎門大橋重慶李家沱長江大橋忠縣長江大橋、重慶大佛寺長江大橋、重慶菜園壩長江大橋等幾十座大型橋樑上推廣套用。該公司研究開發並投入生產的新型高效能隧道燈具產品,在重慶、海南、四川等多出大型隧道工程中推廣套用,取得了節能耐用,照明良好的效果。
我院下屬合資企業智翔鋪道公司開發的鋼橋面鋪裝設計和施工技術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已套用於廣東虎門大橋汕頭覺石大橋、廈門海滄大橋武漢白沙洲長江大橋武漢軍山長江大橋山東勝利黃河大橋、湖北宜昌長江大橋、重慶鵝公岩長江大橋、重慶菜園壩長江大橋、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廣西柳州紅光大橋安徽安慶長江大橋、江蘇無錫蓉湖大橋、上海盧浦大橋上海東海大橋等大型工程,與國外同類工程相比,不僅工程質量好,而且工程造價可節省50%以上。
我院下屬華馳交通科技公司在重慶、四川、浙江山東、雲南、廣東等地承擔了大量的公路隧道機電工程和公路安全設施、監控系統、收費系統、通信系統的設計、施工、監理及交通工程規劃及技術諮詢等任務,其中重大工程項目主要有:浙江甬台溫高速公路大溪嶺~湖霧嶺隧道機電工程、雁盪山隧道機電工程、貓狸嶺隧道機電工程、燕居嶺隧道機電工程、杭州繞城高速公路黃鶴山隧道機電工程、瑞安龍頭至蒼南分水關項目機電工程、金麗溫高速公路麗青段交通機電工程、重慶武合高速公路項目交通機電工程、杭州~千島湖高速公路交通機電工程、秦嶺終南山特長隧道機電工程、重慶渝黔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設計、廣西柳桂南北、南柳、欽防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設計、深圳龍大高速公路機電工程設計等。
我院下屬中宇諮詢監理公司經交通部批准核定,具有在全國範圍內的公路、橋樑和隧道工程的甲級監理資格證書,多年來承擔諮詢、監理和檢測任務的大型工程遍布祖國大江南北的近100項各類重點工程(一類工程),監理工程項目投資達220多億元。由中宇公司擔任監理任務的秦嶺終南山隧道,單洞長18.02公里,在山嶺公路隧道中,規模屬世界第一。2002年初開始施工,僅用了34個月就完成了36.04公里的主洞掘進任務,平均月掘進1060米,創造了我國公路隧道建設的新記錄。陝西投資集團公司特授予中宇公司秦嶺終南山隧道優勝參建單位稱號。
重慶市公路工程檢測中心為院直屬機構,持有交通建設工程試驗檢測資質甲級證書。多年來完成了一萬多項建設材料、岩土工程、大型結構物(橋樑和隧道)等工程的試驗檢測項目,對確保交通基建的質量要求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國家客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1990年經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批准的國家級汽車質量檢機構之一,能做所有汽車(包括客車轎車貨車掛車和專用車等)涉及安全、環保、節能的幾乎所有強檢試驗和性能及定型試驗,為CNAL認可實驗室。
國家機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重慶)擁有從日本德國奧地利進口的國際上最先進的檢測設備。該中心為CNAL認可實驗室,是國家質檢總局授權的國家級機車檢測機構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