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晚清時期
林森為福建閩侯縣尚乾鎮人。林森幼居福州,1877年入學讀書
。1881年進鶴嶺英華書院。1883年考入台灣中西學堂電科。
1884年在台北電信局工作。
1891年與鄰村鄭氏女結婚。
1893年鄭氏病故,誓不再娶(無子嗣)。
1895年台灣被割讓日本,參加抗日軍,失敗後回閩侯入母校英華書院任教。
1898年再度赴台灣,加入興中會。考取台南地區法院嘉義支部通譯,聯絡島上愛國志士,進行反清抗日活動。
1899年因日本偵捕返回閩侯。
1902年考入上海海關任職,組織旅滬福建學生會。
1905年創辦福州閱報社。
1909年由上海調往江西省九江海關工作,設立當陽書報社宣傳革命。創辦商團,舉辦軍事訓練班,聯絡新軍,為武裝反清作準備。
1911年10 月武昌起義後,23日九江回響起義,任九江軍政府民政長。
民國初年
1912年1月任南京國民臨時政府參議院議長。
1913年4月出席北京第一屆國會,被選為參議院議長。二次革命爆發,國民黨議員離京南下。二次革命失敗後於12月赴日本。
1914年離日本赴美洲,開展籌餉和黨務活動,在此期間策劃謀殺民國三大名記者之一的黃遠生(後證明是誤殺)。
1916年6月袁世凱死,7月離美回國,8月任廣州孫中山大元帥府外交部部長。
1918年10月被選舉為參議院院長兼憲法會議議長。
1921年1月任非常國會議長。1922年出任福建省省長。
1923年2月被召回任大本建設設部部長兼治河督辦。10月在廣州召開中國國民黨改組會議,負責國民黨改組事宜。
革命時期
1924 年1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被選為中央
執行委員,任命為國民黨海外部部長。
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後,為西山會議派領袖之一。7月廣州國民政府成立,被選為常委,多次被選為西山會議派中央常委兼海外部部長。
1926年元旦國民黨“二中”全會召開,通過《彈劾西山會議決議案》,受警告處分,會後不久赴南京主持中山陵建設。
土地革命
1927年9月寧、漢、滬三方合流,被推為南京國民政府常務委員。1928年9月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委員,10月任國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長。
1929年1月任國民政府任務委員會委員長,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
1931年1月21日任國民政府主席,2月赴菲、澳、美、英、德、法諸國慰問僑胞並視察黨務。3月還在國外,國民黨中央常委會選其為立法院院長。4月國民黨中央4名監委通電彈劾蔣介石,時雖在國外,也列名其中。6月蔣介石復任國民政府主席, 12月蔣介石下野,被推為國民政府代理主席,並確定主席為國家元首,不負實際政治責任。
1932年元旦就職。此後國民政府雖多次改組,都一
直擔任國民政府主席。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後,主持召開國難會議,強烈抗議日本承認“偽滿洲國”。
1935年11月召開的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常務監察委員。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時,代理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明確表示 “討伐令不可下”,力主和平解決,認為“張學良部隊是愛國的”,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1937年1月4日、2月18日以主席名義連下赦免令、復權令,但蔣介石拒不執行,反而長期幽禁張學良。
抗日戰爭
1937年日本侵略者製造“七·七” 盧溝橋事變,全面發動侵華戰爭。遂號召“
全民奮起,全力抵抗”。10月國民政府西遷重慶,隨隻身入蜀。不久北平、南京相繼成立偽政權,便發表嚴正聲明,並發布明令通緝漢奸頭目。
1938年3月赴武漢主持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通過《抗戰救國綱領》。7月召開國民參政會致詞,手書“抗戰必勝”來激勵全國軍民。12月汪精衛叛逃投敵,以國民黨中央監察常委身份力主開除汪精衛黨籍,並明令通緝。
1941年12月9日以國家元首名義,向德、意、日三國宣戰。此後致力於廢除美、英等不平等條約。
1943年1月中美、中、英新約簽署,不勝欣喜,特邀宋慶齡、于右任等國民黨元老合影。
1943年8月1日因車禍在重慶逝世,終年75歲。國民政府為他舉行隆重國葬。葬於重慶市歌樂山南麓“林園”內。同年8月15日下午2時,延安各界數千人在邊區大禮堂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大會。到會的有,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第三屆國民參政員林伯渠、吳玉章、高崗、晉西北行署主任續範亭、國民政府軍事會員聯絡參謀徐佛觀、郭仲容,以及邊區各機關、學校、部隊、團體的代表。9月7日上午,公祭林森的典禮分別在重慶的山洞雙河橋、市內的新運服務所以及夫子池忠義堂舉行。典禮開始後,每隔30秒,即鳴放禮炮一發,直至101響。官方及民間人士絡繹不絕地前往弔唁。同時,在重慶以及全國各地都設定靈堂進行了弔唁活動。
林森臨終之時,囑咐蔣介石等人:務必要光復台灣!
中共中央致唁電說:“林公領導抗戰,功在國家,慈聞溘世,痛悼同深。”《新華日報》發表社論《為元首逝世致哀》,內容為"這是抗戰中全國人民最哀痛的事情,是國父逝世以後我國最大的損失……(他)繼承國父的遺志,畢生盡瘁於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不僅全國敬仰,友邦亦莫不欽佩。林主席逝世,這是抗戰中全國人民最哀痛的事情,是國父逝世後我國最大的損失。林主席承繼國父的遺志,畢生盡瘁於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12年來,更親自領導了抗戰建國的偉大而艱苦的事業,不僅全國敬仰,友邦也莫不欽佩。"
1979年,中共中央認為林森“是著名的老一輩民主革命家”。
人物評價
胡適:“林子超先生把國府主席做到了‘虛位’,以至於虛到有的人居然已經‘目中無主席’了。”
葉楚傖:“公生平寧靜淡泊,勤整廉貞,舉措抑揚,不私奸匿,造次顛沛,不離規矩,居常和易,童稚可親。臨大難,持大節,則崢崢嶽嶽,凜乎如神。”
國民黨稱其為“一代完人”、“千秋模範”。國民政府發布褒崇令:“林故主蓆子超先生,以高齡鉅德,任職十有二年,恭已臨民,睿謨默運,育成民德,邦本用寧。故能臨大事,決大疑,處變而不驚,慎謀而能斷。洵足光耀史乘,表率群倫。”
中共中央唁電稱:“國民政府林主席治喪委員會公鑒:國府主席林公,領導抗戰,功在國家。茲聞溘逝,痛悼同深!”
《新華日報》發表社論《為元首逝世致哀》稱:“這是抗戰中全國人民最哀痛的事情,是國父逝世以後我國最大的損失……(他)繼承國父的遺志。林主席逝世,這是抗戰中全國人民最哀痛的事情,是國父逝世後我國最大的損失。林主席承繼國父的遺志,畢生盡瘁於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
歷史人物
他身為國民政府 主席,但卻被不少國民黨人看作是“國府看印的”。他是辛亥革命的先驅、反袁護法的功臣、中華民國的締造者之一,為官處世卻奉行“不爭權攬利,不作威作福,不結黨營私”的“三不”原則。他就是林森,一個該被歷史記住的人。
林森(1868—1943),1868年2月11日,出生於福建省閩侯縣尚乾鄉鳳港村。林森從“一介書生到國府主席”的人生歷程,以及他成為中華民國首任參議院參議長,又連任12年國家元首的經歷,是很值得後人研究的。林森雖身居一國之尊,但向來不以貴人自居,“平民元首”的形象使很多接近、了解他的人都肅然起敬。他出身寒微,在教會學校里接受了長達14年的西式教育。因對民族危亡有切膚之痛,很快踏上了共和革命的道路,且成為出類拔萃的領袖人物,對辛亥革命貢獻卓著。辛亥革命勝利後,他作為中華民國的締造者之一,當上了首任參院議長,參與了創造共和的諸多關鍵決策,與孫中山和袁世凱都共過事。袁世凱篡權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他又輾轉奔波,致力於再造共和,並在此過程中歷經宦海浮沉,數起數落。在孫中山死後不久,林森便由“容共”轉向反共,並因此獲譽“反共先知先覺”。在抗戰時期,林森以國家和民族大義為重,不遺餘力宣傳團結抗日。
林森的經歷豐富、複雜而坎坷,而綜觀其一生,對國家和社會進步做過不少的好事。除了愛國之志終生不渝外,為官清正廉潔、不慕名利、重視教育、自律甚嚴等,也是他的優點。尤其他崇揚民主和法制的精神更值得稱道,在任參院議長時,他對孫中山和袁世凱這兩名“大總統”的決定都有過否決的記錄。尤其是他在眾目睽睽之下,曾使目空一切、趾高氣揚的袁世凱不得不在解除佩刀後才被允許進入參議院,此舉尤令人欽佩。蔣介石上台後,林森仍未改書生本色,以國民黨監察委員的身份,數度參與彈劾蔣介石的行動,使蔣大為惱火。
作為孫中山的忠實追隨者與積極合作者,林森對孫一直是敬仰有加的。特別是在孫逝世後,他致力於為孫建造陵寢,樹碑立傳,並率先提出尊稱孫中山為“國父”的動議,無疑對弘揚孫中山的革命業績和精神遺產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林森為官處世,不喜張揚,做事低調,奉行“不爭權攬利、不作威作福、不結黨營私”的“三不”原則,講究“無為而治”。但由於這種風格,也使林森倍受冷落,在他任“國府主席”時,國民黨內很多人都不重視林森這位“一國之尊”,甚至僅僅把他看作“國府看印的”。胡適針對此情形曾有過一段評價:“林子超先生把國府主席做到了‘虛位’,以至於虛到有的人居然已經‘目中無主席’了。”但他並不是“無所作為”,該做的事他向來是當仁不讓的。林森去世時間較早,在抗戰未結束即因突遇車禍而不幸身故;而且他身後無子女,唯一的養子在30年代即死去,因此有關他的資料較少,也不易查找。
求學台灣
在家鄉教會學校接受了14年之久的“西化”教育,林森並沒有被基督教化,而是從中吸收了中西文化的精華營養,在他心中滋生了強烈的振興中華的愛國熱情。1887年,林森在鶴齡英華書院肄業,在他面前有幾種人生選擇:一是做基督教的神職人員,當傳教士;二是到海關或洋行工作;三是參加科舉考試,走“學而優則仕”的路子。但是林森志不在這些方面,他的心早已飛向了海外,要去探索更多的知識,尋求祖國富強的道路。於是他渡海投考了台灣的西學堂。
台灣成為林森成年後社會生活及革命活動的起點,台灣成為他的第二故鄉。在這裡,他度過了10多年最寶貴的青壯年時代,因此他對台灣有一種深深的眷戀之情。
當時台灣巡撫劉銘傳大力進行台灣的開發建設,積極推行富強新政,修鐵路、開煤礦、設電報、開辦新式學堂等等改革舉措,決心把台灣建成“一隅之設施,為全國之范”。正是這些新鮮事物,吸引了林森的目光。當1887年台灣西學堂開辦時,他就欣然前往求學。西學堂的開辦,是近代科技教育的一個創舉。學堂既有西方教師教授科學技術,同時又有中國老師,講授中國經史文字。因此這幾年的學習,培養了林森學貫中西、文理兼同的知識結構。
1890年,林森又考進了新設立的台灣電報學堂,這是因為受“科技救國”思想的影響。1891年畢業,林森進入台北電報局工作。由於他待人誠懇、為人穩重、辦事認真、勤奮踏實,再加上他接受了多年中西教育,英語基礎好,業務能力強,因此受到上司的讚賞和同事的肯定。林森十分敬業,這一年他回家與從小與他訂婚的鄭氏完婚,結婚後感情很好。但他在婚後三天就回去上班。新婚夫妻只有在假日才能團聚,當時閩台之間交通便捷,汽艇一日可達。可惜鄭夫人體弱多病,婚後三年就病逝了。此後林森終身未娶,過著單身生活。後來他三弟的兒子林京過繼給他當嗣子。
甲午戰敗,腐朽無能的清政府居然割讓寶島台灣給日本,這激起了無數愛國志士的抗議。具有愛國熱情的林森也投入到反對割台的抗日鬥爭中。1895年5月清政府駐台機構開始撤往福建,林森任職的台北電報局也在撤退之列。但是林森沒有隨著撤退福建,而是留了下來,參加鬥爭。林森投奔的是劉永福的“黑旗軍”,這是一支有名的抗日部隊。1895年秋林森回到福建,“他奔走於滬、粵及日本各地,聯絡革命志士,並與中山先生聯繫。”積極從事反清抗日的革命活動。由於他的革命行動,林森被清政府當局作為“亂黨”通緝。
1898年秋林森又一次來到第二故鄉台灣,繼續從事秘密革命活動。他因為精通英語、又會講閩南話,口才又好,因此被台南法院嘉義分部錄取為通譯。他以職業為掩護,從事革命活動,保護抗日誌士。在法院遇到抗日誌士被捕、受日本人審訊時,作為翻譯的他,就儘量避重就輕地翻譯,當台灣同胞吃官司時,林森也向著自己的同胞。由此而來林森贏得了同胞們的信賴。他們也幫助林森,有一次林森奉孫中山之命要回福建從事革命活動,但手上沒有路費,正在發愁。當地台胞知道後,立即拿出50塊錢資助,林森只要了30塊。為了讓林森平安成行,這位台胞特意到碼頭送行,使林森十分感動。由於林森在台灣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當地人十分緬懷他,林森逝世後,1947年嘉義建立一個“青芝亭”,在亭里豎立一塊碑紀念林森。在台灣,迄今仍有許多縣市與鄉鎮還保留“林森路”或“林森街”之名。
林森也念念不忘第二故鄉台灣,直到他臨終之時,還特意囑咐蔣介石等人:務必要光復台灣!
政府主席
林森成為國民政府 主席,在當時的國民黨內,是眾望所歸。
在大革命時期,由於林森參加了“西山會議派”,反對國共合作,因而被國民黨中央開除黨籍。1927年6月11日,南京國民黨中央黨部宣布取消“打倒西山會議派”的口號,林森與張繼、謝持、鄒魯等也恢復了黨籍。
1928年2月,林森被選為國民政府委員,10月當選為立法院副院長,接著又選為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成為國民黨中央和政府的重要人物。但是這時的林森,全身心地投入到總理埋葬事籌委會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埋頭致力於修建南京中山陵。林森對中山陵的建設十分用心,傾注了滿腔熱情,從葬事的籌備,陵園的勘定,到工程圖紙的審定,工程招標乃至工匠的確定,他都親自一一過問,認真籌劃,親自落實。在當時大小軍閥之間為了利益而進行混戰之際,林森則似乎置身於另一個世界,他在從事著似乎與戰爭狀態、烽火歲月不相稱的事情。
1931年3月2日,立法院長鬍漢民被蔣介石囚禁後,林森被選為立法院長,成為國民黨中央的要員。在此之前,林森為避開政治鏇渦,飄然出國,到海外進行為期8個月的視察活動。因此他是在海外旅途中被選為立法院長的。他這次出國任務是視察黨務、慰問僑胞、募捐等三項任務,走遍五大洲,歷時8個月,於1931年10月中旬滿載而歸。
在這次海外旅行中,林森有3個月是在瑞士避暑度假的。當時他委託人在瑞士日內瓦租房,時間3個月,而且還規定了價錢,按他的要求要在當地租到房子是很不容易的。這位朋友經過多方打聽,最後在日內瓦近郊外租到一個僅有兩小間的農舍。林森來看後卻非常滿意,他與陳耀垣一起整理房子,洗滌衣物,燒飯做菜。由於那裡只有西式餐具,而沒有中國餐具,菜燒好了,卻找不著筷子。朋友建議去駐國際聯盟的中國代表團那裡,借一些中國餐具來,卻被林森阻止了。他說:“這次順道到瑞士度假,完全是一種私人行動,和公務無關,不要驚擾到公家機構,用具不妨將就一點。”於是他們就自己用木頭削成木條備作筷子之用。有時朋友來訪,沒有床睡,就和林森擠在一張床上。第二天清晨,客人醒來之時,林森已經燒好了稀飯,等著與他共進早餐。這段海外之行的小插曲足以說明林森公私分明、生性淡泊、安於清貧的品格。
在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後,本來應該團結抗倭。但是1931年11月國民黨四大召開之際,國民黨內又開始了互相指責,互相拆台的局面。以蔣介石、胡漢民、汪精衛為代表的三派勢力互相之間又開始了權力鬥爭,相持不下。胡漢民和汪精衛為了搞倒蔣介石,暫時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蔣介石。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以退為進”,宣布下野。
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令各方面都能接受而又具有崇高威望的林森於1931年12月15日被推選為國府代主席。月底,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議決國民政府 主席為國家元首,但不負實際政治責任。12月28日林森就正式當選為國民政府 主席。
據當事人陳銘樞回憶,當蔣介石下野時,曾意“將以國府主席一職畀于右任”,但陳向蔣推薦了林森:當蔣決定下野時,曾約我到他的書齋密談。他向我提出建議國府主席一職畀于右任。我並未察覺他早已屬意于于,以為只是偶爾論及,固說:“於先生固然好,但還有一位更好的人,你為什麼沒有想到呢?此人既有清望,又沒有各方面的政治背景,完全符合粵方所提出的主席標準——年高德劭。”蔣急問:“是誰?”我答:“林子超”。他聽了恍然若有所悟似地說:“林一向愛清閒,不知道他願意不願意?”我說:“可以勸駕。”蔣立即寫了一封親筆函致林,交我面遞。林因事出意外,開始尚有顧慮,經過勸說,他答應了。
實際上當時有望成為主席的還有蔡元培先生。但蔡元培屬於學者型的人士,資歷比中華民國首任參議院議長的林森稍遜一籌;而于右任因為是蔣青睞的人選,而被粵方所拒絕。因此,最後就只有林森莫屬了,而且從公德還是私德來看,林森都是當之無愧的。
林森平生潔身自好,生活力奉簡約,樸素至極,他曾為革命到海外募集到大批捐款,卻沒有為自己添置一件足以防寒的冬衣,以致在自己的長衫下擺上縫上襯布以保暖。他青年喪妻,卻終身不續娶,無親生子女,沒有什麼家產,更無三妻四妾,更無國民黨內有些權貴那樣奢侈淫逸的作風,這在當時的官場中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品質。林森對於自己負有責任非常清醒,他在《就職通電》中講:“森受命彷徨,不敢自逸,黽勉受命,暫度危機。值此國難灼膚,外交束手,懍失足於冰淵,謀全國之團結,急不可待,時不我與,森惴惴自將暫勉效職。”可見他深知自己所處位置的艱辛,於是表示要如履薄冰地效力。事實也確實如此,伺候國民政府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林森真是受命於危難之際,奮力苦撐危局。
平民品質
林森給人們的形象是:一身長袍馬褂,鶴髮童顏,銀須飄垂;一根手杖,一副眼鏡,儀態端正,舉止穩重。如果不是他胸披紅綬帶,佩一枚青天白日的徽章,人們是不會想到這么一位慈祥的老者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
林森在衣著飲食方面都很樸素。他經常身著黑色或藍色大衣長袍,戴灰絨呢帽或黑色禮帽。一年四季,無論寒暑,都是一身布衣,只有厚薄之分,沒有時常變化。在飲食方面,他也很簡單,他喜歡清淡素食,幾乎菸酒不沾。尤其是在抗戰時期,更是一切從簡。據廚師訴苦說,每天只限買兩角錢的肉。初到重慶,還可買得斤把。後來物價高漲,只能買得兩個指頭這么大的一塊。你想,叫人怎樣做菜呢?如果採購的人買回來的菜貴了,林森還要批評。
在住宿方面,林森也很簡單,他喜歡清靜、自然。據其下屬、曾居國民黨內要職的張群回憶描述:“其南京成賢街故居,十分狹窄。移駐洛陽期間,居處尤為簡陋。迨抵重慶以後,初住李子灞,後住歌樂山林園,均只普通房屋。”這與一些國民黨內高官住公館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行方面,林森更是不講究。他喜歡輕車簡從,習慣獨來獨往,除司機外,平時不喜隨帶侍從。有一次,林森出席一個重要的集會,他的座車路經一個路口,因未懸通行證,前座沒有隨從,汽車又這么老舊,警衛人員就予攔阻,不許前進。這時林公把手杖伸出車外,輕輕向警衛人員身上一點。警衛這才警覺到車裡坐的是誰,離開敬禮放行。他還經常隨意停下車來,自己一個人走下車與旁邊的人閒談;有時一個人走在街頭,與市民聊天,或者在田間地頭與農民拉話,了解民情民意,那些與他說過話的人,怎么也想不到這個長須飄飄、衣著樸素的老人家就是國家元首。
有人這樣描述過國民政府遷都洛陽辦公時林森在街上與市民接觸的情景:
那時洛陽市上,常見這位老人,長髯飄拂,御黑大氅,不帶隨從,散步街頭,和民眾商民隨時接近,親詢民間疾苦。有一次,他親赴商店購買汽油,跟商人論價還值。他說:“國府日常所付汽油價錢不少,所以順便親自向商家查詢借知究竟。”他有個同鄉在河南大學任教,一日薄暮,有個長髯老人,入室呼名。恰巧這教授不在,家裡人應見如儀。老人落坐小憩,臨行留下名片說:“沒有事,我散步過此,聽說你們在這裡,順便瞧瞧”。這家人一看,赫然元首也,再想請他小坐奉茶時,他已悠然自去了。
林森作為國家元首,不僅具有親民的作風,而且在遵守國家法律法紀方面也沒有以元首自居,以勢壓人,越權辦事。相反是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使人對他產生由衷的敬意。
有一次,林森的住宅進行翻修,工作人員一時疏忽,在翻修時沒有及時領取房屋建築執照。因為按照中華民國政府的規定,凡是修建房屋必須到所在地區政府主管部門辦理允可執照,方能進行施工。因此南京公務局辦事人員也在未經查明主人是誰的情況下,就照一般通知寄發一封信,告知房屋主人。在信封上直接寫了“林森”收。當時接收信函的國府文官處官員認為這樣直呼其名,是對主席的“大不敬”,應當糾正。於是當即決定查詢事實經過,並將情況通報公務局上級領導,要其親自向林森主席致歉。作為主管官員宋希尚局長覺得自己應對此事負責,表示願意去向林森主席道歉。
於是他誠惶誠恐來到主席官邸時,林森親自迎接,並要人送來茶水招待,還沒等宋開口,林森就先主動把自己改造房屋建築的情形,簡要作了說明,並為沒有及時辦理執照而有違規章制度,表示歉意。他說:“事前以為小小工程,不知道也要領建築執照,致有違背規章,自當即日補辦手續。”對於在信封上直呼自己名字一事,林森微微一笑道:“此小事也,余本為南京市民之一,應與一般市民受同等看待。”接著,又順口說:“今後如為考慮到‘主席’身份起見,遇到類似的事情,在通知上,不妨改寫‘子超’而不直書‘林森’亦可。”最後,他還建議:“公務局公務太忙,為避免疏忽起見,似可在一般性通知信封上,預先印好‘先生’或‘女士’或‘君’字樣,這樣不但可對受件人的尊敬亦省卻書寫人的時間與精力。”整個談話過程,本來宋是來向主席道歉的,結果是堂堂國府主席向自己解釋道歉,而且說話語氣和藹婉轉,態度慈祥親切,好像和家人閒談一樣,絕對沒有官場上上級對待下級那種居高臨下的霸道姿態,這使這位局長十分感動。作為一個國民黨員,林森也經常參加黨內活動,出席會議。由於他身兼數職,有時實在出席不了,他都“親筆請假,決不疏忽,雖在嚴寒酷暑,無故絕不缺席,而每當會議散會之際,區分部書記未退出會場以前,(林森)主席決不先走。謙謙君子,其重法崇禮,有為常人所難能者。”正因為如此,在林森逝世時,當時國人均對他表示讚嘆:“主席貴為元首,其衣其食其住其行,又僅與平民等,抑且亦較儉於平民,布袍大褂,安步當車,素食淡飯,陋室自居,此種精神豈一般平民所能及耶?”
無為而治
林森的思想品格中,既有道家淡泊名利的一面,也有傳統儒家積極明志的另一面。他登上國府主席的座位,並不是懷著君臨天下的心情去爭奪權位。因此,他的政治作風就帶有很強的“無為而治”的色彩。本來1931年6月15日國民政府明令公布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關於“國民政府主席”的內容規定“國府主席對內外代表國民政府;國府主席兼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五院院長、副院長、陸海空軍副司令及直隸於國民政府之各院部會長,以國民政府主席之提請,由國民政府依法任免之。”如果按照此規定,國民政府主席是總攬政權、軍權,位高權重的位置。但是,1931年12月25日通過的《中央政治改革案》規定:“國民政府主席不負實際責任。”也就是說,這樣一來,林森出任的是明文規定沒有實際權力的國家元首,這在中國政治史上是破天荒的。對於這樣一個虛位,林森卻能夠安然處之,可見其“無為而治”的政治作風與處世態度。
不少紀念文章都記載林森有“三好”和“三不”:即好佛、好古玩、好客;不再娶、不治私產、不殺生而素食。也許說明了林森在“無為而治”作風下對待生活的情懷。
由於是虛位元首,林森儘量恪守“國民政府主席不負實際責任”的明文規定。儘量不問細事,不干擾閣僚的工作。以致在他就任主席一個多月後,行政院的那些官員才記起來應該去參謁一下林主席;而林森得知汪精衛正率領全體閣員前來拜訪時,他卻有意迴避了。對此,胡適於1934年評價說:“如果國府主席是一個不明大體而個性特別堅強的人,如果他不甘心做一個僅僅畫諾的主席,那么,十幾年前北京唱過的‘府院之爭’一幕戲,還是不容易避免的,我們試回想那兩年前黨政軍合為一體的國府主席的地位,就可以明白林主席的謙退無為是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的了。”確實如此,在蔣介石擔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時候,由於蔣具有很強的政治欲望,他兼任著國民黨和軍隊的最高領導人,是權傾天下的鐵腕人物,但是由於其鋒芒畢露,樹敵太多,引起連年的軍閥混戰、派系紛爭,搞得國無寧日、民怨沸騰,蔣介石本人也被迫兩度下野。相比之下,林森的謙遜無為確實具有歷史意義。
林森與蔣介石,在性格上一柔一剛,因此能夠互相配合,長期共事而能安然無恙,這當然主要是因為林森的通情達理。抗日戰爭時期,林森曾對蔣介石說:“你盡可以專心致志於抗建大計的部署,領導全面抗戰的進行”;而融洽民情,鼓舞士氣等內政可由他來做。林森從來不把自己當作元首,在公開場合都把領導抗戰的功勞歸於蔣介石,從來不妨礙蔣介石行使實際上的最高領導權,從而保證了他們之間長達十多年的合作,也使抗戰期間最高領導層基本穩定團結。
林森在政治上不爭權奪利、不逾矩,而且對待普通百姓也與世無爭,與民無擾。在重慶期間,國府依山而建,“山上種有菜蔬雜糧等物,仍準農人出入府禁,按時耕作,所以與民無爭。”
林森在官場不結黨營私。對親友之事、政事方面的請託,他都一律拒絕。對自己從美國留學歸來的唯一嗣子也不安排在身邊工作,而是讓他上抗戰前線。遇有同鄉來求職,寧可自己掏腰包予以資助,而不為之介紹工作。他擔任國民政府主席後不久,就對文官長魏懷提出要求:“我只要你做到兩個條件:第一,你不要薦人。第二,你最好是不見客。”對此,胡適評價說:“這是有意的無為。若沒有這種有意的無為,單有一個恬退的主席,而難保他的屬吏不興風作浪、攬權干政,造成一個府院鬥爭的局面。”
林森之所以要有意無為,不僅是他的修養性格使然,也是有他的深謀遠慮的。他曾對親友說:“你要知道,我的地位,譬如神龕中的神主,受人敬仰而不失其威儀,自然能保持廟堂之肅穆,與家宅之安康;若一旦神主‘顯靈’,則舉室彷徨,怪異百出。其所造成阢隍不安之現象,有非另靈異暫短時期所能補救。故神主千萬不可‘顯靈’。”林森正是對自己的地位保持了清醒的認識,所以能夠既在廟裡,卻又能夠儘量不“顯靈”,以示超然處之。
撰題聯
樹立農村基礎;養育民族健兒。
——題福建省閩侯縣 祥謙鎮鳳港學校
林森主張辦學育人,不但思路清晰,而且富有遠見卓識。堅信抓“教育大廈牢固先取決於基礎”的理念,因此當年常對鄉人解說“國小是基礎,基礎打不好,上進就困難”。鳳港學校創辦不久,他特意約請辛亥革命領導人黃興將軍為學校題詞,手書“國民始基”,交託鄉人以字模製成匾,懸掛在鳳港國小禮堂,以喚起學子牢記學業的成就始於足下,邁好起步就要紮實努力。後來林森也在校門口撰題了這副楹聯。這兩處歷史遺蹟至今猶存。為了進一步激發家鄉民眾興學發展的活力,林森還積極獻策富有建設性、鼓勵性教學管理智見。如提出:“要物色誠聘勝任的校長人選”;“學校務須設民主董事會”;“要求學生穿戴(髮型一律去辮)及儀容統一規定”;“對學生全免勉贈文化課本,對家庭困難的子女,放寬可免穿履入學”等等。這在當時堅持辦學教育的進步舉措,具有其現實意義,起到促進教育發展的積極作用。因此,鳳港國小這所始建於1913年,經歷91個春秋的鄉村國小,成為當地開展基礎發展教育的搖籃,為國家和民族培育出不少的社會英才。林森的貢獻功不可沒。
與幽人語自生悟;得靜者相能 永年。
——題浙江省 奉化縣雪竇山雪竇寺圖書館
拼一死求眾生,遺恨在重泉,碧草當春猶怒發;創 共和推專制,豐功鐫華表,黃花無恙許長開。
——題《黃花碧血集》(輓聯集)
《黃花碧血集》是紀念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輓聯專集。
出處進退與任聖冥符,運會啟風雲,曠代勛華民族史;事業文章有 姚江繼武,桑梓崇俎豆,千秋祠宇括蒼山。
——題浙江省文成縣南田鎮 誠意伯廟
後人為紀念一代偉人劉伯溫,許多地方建造了劉文成公祠廟。據考查,共有16處,分別為武儀縣俞源村劉伯溫草堂、麗水(處州)富山劉文成公祠(抗日戰爭時期遭敵機炸毀僅存遺址)、青田縣城劉文成公祠、青田縣石門洞劉文成公祠、青田縣林坑村劉文成公祠、甌海區 白水村劉文成公祠、樂清市白象鎮 大港村劉文成公祠 、瑞安市穗豐村 劉基廟、瑞安市鮑田鎮鮑六村劉基廟、瑞安市平陽坑劉文成公祠、蒼南縣 莒溪鎮劉文成公廟、平陽縣 宋橋鎮劉文成公祠,文成縣 珊溪鎮帝師祠、文成縣李井村劉文成公祠、文成縣大學鎮石墳洋村劉文成公祠。這些祠廟先後大都列入縣、市、省文物保護單位。南田誠意伯廟位於文成縣南田鎮新宅村 華蓋山南麓,敕建於明?天順三年(1459年),清乾隆、道光、鹹豐歷經維修,現主體建築仍保留明代形制和風格。占地面積近3000多平方米。廟前有“帝師”、“王佐”兩座牌坊及照壁等。廟為保存完整的明代建築。1980年全面維修。今劉基廟的靈位上擺放的“開國翊運文臣資善大夫贈太師諡文成護軍誠意伯”牌位保存完好,每逢祭祀奉之尊位配上劉基畫像供裔孫叩拜,以表敬仰。
受氏姓周家,歷秦漢晉唐以迄明清,看累代稱帝稱王廟祀幾如林縣遠;
發祥由陶水,從魯齊 河洛迨遷閩越,溯上世自南自北族居傳到乾官興。
——撰福建省閩侯縣尚乾鎮 陶江林氏總祠(專用祠聯)林森撰輓聯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1925年3月挽中國國民黨 理事長孫中山
英名垂青史;楚地寄哀思。
——1940年5月挽國民革命軍第36軍軍長姚純
萬里歸來,精靈若接;百年論定,功烈在人。
——挽1916年5月上海討袁軍總司令陳其美
上聯“精靈”,謂靈魂。晉左太沖《吳都賦》:“舜焉游焉,沒齒而忘歸,精靈留其山阿,玩其奇麗也。”
雲暗魯天,魂歸蜀道;忠昭黨國,績著旌旗。
——1938年5月挽國民革命軍第5戰區第22集團軍第41軍代理軍長王銘章(1)
1938年5月9日,武漢各界組織了“王銘章上將治喪委員會”。王銘章之弟王少容赴漢口市商會參加治喪(因王銘章之子女當時均幼小,王道鴻13歲、王道義11歲、王道綱9歲、王道智7歲、王道忠不滿1歲,不能到漢口),由王少容代表將軍家屬主持公祭典禮的答謝儀式。靈樞運抵武漢大智門車站時,武漢人民民眾,萬人空巷,前往迎靈,由當時湖北省 主席及前國府中央各部院代表在車站舉行隆重肅穆的迎靈大會。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代表吳玉章、董必武,八路軍代表羅炳輝、齊光等領導同志都參加了迎靈公祭。上聯“雲暗”,比喻抗日烽火瀰漫山東上空。“魯”,山東簡稱。“蜀道”,指四川新都。下聯“昭”,謂彰明,顯示。“黨國”,指國民黨和中華民國的合稱。“著”,謂明顯,顯著。聯語切事切地切人,言簡而哀情深沉,評贊恰如其分。
執干戈以衛邦家,拚取忠誠垂宇宙; 聞鼓鼙而思將帥,忍標遺像肅清高。
——1938年5月挽國民革命軍第5戰區第22集團軍第41軍代理軍長王銘章(2)賀贈林森聯
開山開國志;樹木樹人心。
——北京故宮古物陳列所主任柯璜贈林森
柯璜(1878-1963),字定礎,號樂天野人,浙江省黃巖縣桐嶼人。北京京師大學堂畢業,歷任山西大學美術教員、山西博物館館長、山西圖書館館長、北京故宮古物陳列所主任等職。當代書法家、美術家、社會活動家。抗日戰爭時期,柯璜顛沛流離到了陪都重慶後,孔祥熙為他安排了一棟別墅小洋樓。住了不久,柯璜便感到彆扭,執意要搬出去。後來安排他住到歌樂山公寓,與國民政府 主席林森做了鄰居。柯璜和林森本來就是很要好的舊友,住到一起後就更加親密,為林森別墅題寫匾額“大禹會諸侯於塗山歌樂於此”,題寫撰贈了這副對聯及松柏中堂畫。林森把字畫掛在客廳內。林森遊覽峨眉山後帶回一支異形老藤手杖送給柯璜,並贈詩一首。同住歌樂山的還有馮玉祥、於佑任、臧克家等人,他們經常會聚在一志談論抗戰時局。柯璜在重慶生活無著,只得靠賣書畫為生,有時朋友也接濟一點,勉強維持清苦的生活,後來經濟越來越困難,就搬到雲頂寺內居住。林森、于右任等常來雲頂寺,與柯璜一起在禪房裡談詩論畫,揮毫潑墨;並與董必武、馮玉祥、馬寅初、郭沫若等交往。柯璜在雲頂寺著《歷代權奸傳》,鞭撻汪偽漢奸,並留下許多書法鐫刻作品。林森去世後,柯璜為他操辦喪事,張羅為林森塑立銅像,並親自題寫碑文。新中國成立後,是全國政協二、三屆委員,政協山西省常委;還擔任過山西省美協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等職。1963年11月因病在太原逝世,享壽85歲。政協全國委員會、中央統戰部,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副總理陳毅,以及李雪峰、王世英等都送了花圈。
悼挽林森聯
繼國父之受終民主,以令百揆;喪先生而築室獨居,亦逮三年。
——中國國民黨元老吳敬恆挽林森 紀念、題詠、嵌典林森聯
易君左閒話 揚州,惹來揚州閒話,易君左矣;
林子超 國府 主席,何曾 主席 國府,林子超然。
——揚州三傑之一張丹斧以《閒話揚州》風波屬對南京報紙征聯
民國時名聯。上聯“易君左”,湖南省漢壽縣人。民國作家,與郭沫若、郁達夫齊名。他寫有《揚州閒話》一書,此文行文尖刻,佻薄揚州人,招來罵名,易君左很不服氣,便在南京報刊上撰文爭辯,名噪一時。因《閒話揚州》引起揚州人不滿。下聯“林子超”,即國民政府 主席林森,字子超。林森當了國府主席後,卻無心政治,被稱為“超然派”,成了蔣介石的一件“擺設”。世人對他不無譏諷,新聞界尤甚。而林森正是“超然”對待蔣介石,處事謹慎,鴉雀無聲,才坐穩了國府主席的寶座。當時南京有家報紙當時公開出下聯征對,然而該報既沒有被“整頓”,也沒有被“停刊”,因為林森主席對此不予置理,一笑而過。數天后,揚州三傑之一張丹斧以《閒話揚州》風波續出下聯。此聯對仗工整、貼切,語意深刻巧妙,一時傳為趣談,到處流傳。
重慶大學相關
林森題寫了重慶大學大門(A區),作為重慶大學標誌性建築至今仍被保留。同時林森題寫了磁器口“小重慶”的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