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

涪陵

涪陵居重慶市中部、三峽庫區腹地,位於長江、烏江交匯處,有渝東門戶之稱;經濟上處於長江經濟帶、烏江幹流開發區、武陵山扶貧開發區的結合部,帶動武陵山等地經濟發展。重慶市(省級)定位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一小時經濟圈核心城市,渝東南部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區東南部中心城市。涪陵因烏江古稱涪水、巴國王陵多在此而得名。春秋戰國時間曾為巴國國都。秦昭王三十年(前227年)置枳縣,為境內置縣之始。歷來為州、郡、專區、地區、地級市治所。1998年四川省涪陵市(地級)等兩市一地區併入重慶成立直轄市,原涪陵市枳城區、李渡區合併為重慶市涪陵區。截止2015年6月,涪陵城區建成區已達72平方千米,城鎮人口達到75萬人。是烏江流域最大的城市。

基本信息

簡介

涪陵涪陵

涪陵,即涪陵區,是重慶市下轄的一個遠城市轄區之一,是由原四川省地級涪陵市的枳城區、李渡區兩區合併而來,於1997年併入重慶市。

涪陵位於重慶主城區東部,烏江和長江兩江交匯處,素有“渝東南大門”之稱。以“榨菜之鄉”著稱。總面積2941.46平方公里。

涪陵區自然條件好,人文資源豐富,涪陵榨菜、涪陵水牛涪陵紅心蘿蔔是聞名海內外的三大特產;點易洞、水底碑林白鶴梁是名聞中外的名勝古蹟。

歷史沿革

涪陵涪陵
春秋中後期屬巴國南疆地。戰國中期為楚地,後期為秦巴郡地。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置枳縣。東晉穆帝永和3年(公元347年)置涪郡(又名梓城郡)。隋置涪陵縣。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涪州。宋置涪州。元、明、清亦置涪州隸重慶府。中華民國置涪陵縣隸東川道,民國17年直屬四川省
1950年1月置川東行署涪陵專區,轄涪陵、南川、豐都、石柱、武隆、彭水、長壽7縣。

1952年9月酉陽專區及所轄黔江、酉陽、秀山3縣併入涪陵專區。

1953年墊江縣劃入涪陵專區。

1958年長壽縣劃歸重慶市。

1968年涪陵專區改為涪陵地區。

1983年撤銷涪陵縣設立涪陵市(縣級)。

1988年分黔江、酉陽、石柱、秀山、彭水5縣,設立黔江地區。

1995年11月,撤銷涪陵地區和縣級涪陵市,設立地級涪陵市,轄墊江、武隆、豐都、南川3縣1市和新設立的枳城、李渡2區。

1996年9月涪陵市劃歸重慶市代管。1997劃歸重慶直轄市管轄。1998年6月撤銷涪陵市及所轄枳城、李渡兩區,改設重慶市涪陵區,轄原枳城、李渡區域。墊江、南川、豐都、武隆劃歸重慶直接管轄。
1998年3月23日,涪陵市枳城區江北街道辦事處駐地從黃旗口遷移到點易村(渝府[1998]37號)。

2000年,涪陵區轄5個街道、18個鎮、22個鄉。

2002年4月30日,涪陵區龍塘鄉更名為武陵山鄉武隆縣(渝府[2002]50號)。2002年底,涪陵區轄5個街道辦事處(敦仁、崇義、江東、江北、荔枝)、18個鎮(珍溪、百勝、清溪、南沱、白濤、焦石、李渡、鎮安、義和、致韓、馬武、龍潭、青羊、新妙、石沱、藺市、堡子、龍橋)、22個鄉(仁義、中峰、叢林、山窩、武陵山、卷洞、羅雲、酒店、石龍、惠民、明家、同樂、兩匯、增福、石和、新村、聚寶、太和、梓里、天台、大木、土地坡),63個居委會、356個村委會。

2003年10月21日,將涪陵區叢林鄉杉樹灣村5組劃歸珍溪鎮管轄。調整後,叢林鄉面積75.813平方千米,總人口13928人;珍溪鎮面積52.128平方千米,總人口26551人(渝府[2003]233號)。
2008年,涪陵區進行了新的行政區劃改革只保留了26個鄉(鎮)。 

行政區劃

涪陵區轄5個街道、18個鎮、22個鄉:敦仁街道崇義街道荔枝街道、江北街道、江東街道、百勝鎮、珍溪鎮、清溪鎮、南沱鎮焦石鎮、白濤鎮、馬武鎮、青羊鎮、龍潭鎮、堡子鎮、龍橋鎮、藺市鎮、新妙鎮石沱鎮、鎮安鎮、義和鎮、李渡鎮、致韓鎮、叢林鄉、中峰鄉、仁義鄉、土地坡鄉羅雲鄉、卷洞鄉、大木鄉、山窩鄉武陵山鄉、天台鄉、梓里鄉、酒店鄉、太和鄉、同樂鄉、聚寶鄉、新村鄉、明家鄉、增福鄉、惠民鄉、兩匯鄉石和鄉、石龍鄉。橋南開發區

地質地貌

地理位置

涪陵區位於四川盆地東南邊緣,介於北緯29°21′至30°01′,東經106°56′至107°43′之間,幅員面積2941.46平方公里。最東點為焦石鎮白雞堡,最西點為增福鄉大茶園,最南點為同樂鄉金家店,最北點為叢林鄉紅牆院,全境東西寬74.5公里,南北長70.8公里。
在行政區劃位置上,位於重慶市中部,東鄰豐都縣,南接武隆縣、南川市,西連巴南區,北靠長壽、墊江縣

涪陵城區位於烏江與長江匯合處,歷來是川東南水上交通樞紐和烏江流域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區境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地帶,順長江西上120公里即達重慶市,東下通聯華中、華東各省;逆烏江而上可達鄂湘邊界及黔東各地。

地形地貌

涪陵區處於四川盆地東部的“盆東平行嶺谷區”與“巫山大婁山中山區”過渡地帶,一般海拔為200—800米,最低處龍駒鄉三塊石海拔138米,最高處武陵山主峰磨槽灣海拔2033米。地形總的趨勢是西北部地勢較低,多為河谷丘陵、低山,東南部較高,多為丘陵山地。由於岩性和地質構造上的差異,區境呈現兩類迥然不同的地貌景觀。

西北部碎屑岩廣泛分布,屬盆東平行嶺谷範圍,以構造剝蝕地貌為主,河谷為寬谷;東南部大片出露炭酸鹽地層,屬南北經向構造體系,以岩溶地貌為主,河谷多為窄谷。區境地貌類型多樣,交錯分布,很難準確區分,但根據地質構造、地形趨勢和地貌類型的組合特徵,仍可將區境地貌分為沿江丘陵低山區、坪上低山帶壩區和後山區3個一級區,以及沿江丘陵、沿江低山、後山低山槽谷帶壩、後山低中山4個二級區。

居住人口

涪陵涪陵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1134080人。
2002年末,戶籍總人口111.4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7.61萬人。

2005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111.7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0.03萬人,占71.6%;非農業人口31.75萬人,占28.4%;從性別看,男性57.37萬人,女性54.41萬人。全年共出生8870人,出生率為7.95‰;死亡人口4558人,死亡率為4.09‰;全年人口自然淨增4312人,自然增長率為3.87‰。年末全區常住人口101.32萬人,其中城鎮49.65萬人,鄉村51.67萬人。

民族成分

在人口的民族構成中,以漢族為主,零星散居土家族苗族回族蒙古族滿族布依盆地壯族錫伯族仡佬族朝鮮族藏族等15個少數民族。

自然氣候

區境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其總的特點是: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降水豐沛,季風影響突出;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升高,氣溫遞降,降水遞增,立體氣候明顯。四季特點:春早,常有倒春寒和局部的風雹災害;夏長,炎熱,旱澇交錯,伏旱頻繁;秋短,涼爽而多綿雨;冬遲,無嚴寒,雨雪少,常有冬乾。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全區土地面積共2941.46平方公里(現統計局數),其中:耕地面積65649公頃,園地面積5332公頃,林地面積96189公頃,內陸水域面積13406公頃,人均占有耕地0.89畝。

礦產資源

涪陵區礦產資源品種多,儲量大。最具優勢的是石灰石資源,表內儲量4億噸以上,含氧化鈣52%以上,適宜建設大型水泥廠和高標號水泥。區境主要礦產有煤、天然氣、鐵、鋁土礦、石灰石等。

動物資源

涪陵區境在動物地理區劃上屬東洋界中印亞界華中區盆地東部平行嶺谷帶農田動物群和盆地南緣中低山地帶亞熱帶森林農田動物群的過渡地區,其特點是:南(中低山區)北(嶺谷區)方種類均有,以南方為多,但稀有珍貴種少,有不少有代表性的亞種;獸類方面有穴居、生活在岩石上的多種蝠類。

植物資源

涪陵涪陵

區境植物因環境有利而終年生長,以常綠植物為主。農作物可四季栽培,糧食作物可一年兩熟和兩年五熟。因自然地理環境比較複雜,植物種類豐富,類型多樣。還因古地理環境關係而保存有不少古老的珍稀植物,如禿杉、銀杏、杜仲、鵝掌楸、紅豆樹等,以及一些蕨類植物。植物成分以亞熱帶植物為主體,代表品種有柑、橘、油桐、慈竹、棕櫚荔枝龍眼黃桷樹等,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山區及河谷地區;亦有溫帶的樺木、楊、柳、槭等植物,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地帶。有明顯的垂直分布特徵。現有植被的組成及其分布,因市境開發較早而反映了人類活動的深刻影響,表現在栽培植物的種類繁多,自然植被因大多先後遭到人為破壞而保存較少。區境植物種類據粗約統計,孢子植物(含菌類、地衣、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含裸子、被子植物)共有330餘科1500餘屬4000餘種 。

生態資源

涪陵區土壤總面積2265.19平方公里(1978年末數,下同),分別占總幅員面積的和陸地面積的76.9%、83.0%。由於地形、地貌、土壤母質、氣候條件、自然植被分布和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形成了涪陵區的土壤組合:三迭系雷口坡組、飛仙關組和侏羅系出露地層,形成區境大片紫色土,占全市土壤面積的50.4%;三迭系的須家河組、嘉陵江組以及二迭系、志留系出露地層,形成了區境後山地區的大片山地黃壤,占全區土壤總面積的49.1%;長江、烏江水系沿岸則在第四世紀以來形成了帶狀、零星分布的沖積土,約占全區土壤總面積的0.5%。
涪陵區農產品資源獨具特色。除水稻、玉米、小麥、紅苕、柑桔、蠶繭、生豬等大宗農產品外,涪陵榨菜和紅心蘿蔔、時鮮蔬菜等,逐漸形成特色和規模。特別是享有世界三大名醃菜之一盛譽的涪陵榨菜,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有較大影響力。

旅遊景點

水底碑林

白鶴梁,是位於長江上游重慶直轄市涪陵城北江中的一道天然石樑。處北緯29度43分,東經107度24分。全長1600米,寬10--15米,自西向東延伸,呈一字形與江流平行。水位標高137.81米,梁脊高出最低水位2米,低於最高水位30米。距長江南岸100米;東臨長江與烏江的匯合處。由於常年受江水沖刷,石樑形成上、中、下三段。被譽為“長江一絕、中國一絕、世界一絕”的水下碑林“白鶴梁題刻”主要分布在220米長的中段上。

1980年,白鶴梁成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國務院公布白鶴梁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岩題刻

北岩在涪陵城長江北岸,北宋初期已有普淨院等寺廟建築。紹聖年間,著名理學家、教育家程頤謫涪時講學、注《易》於此。南宋時,理學地位提高,北岩建伊川先生祠堂、北岩書院,漸成為遠近聞名的遊覽勝地。官宦名流、文人學者等路過涪陵,大多要去北岩遊覽題詠。南宋至民國年間,鉤深堂及北岩崖壁上留下題刻甚多,但由於崖壁砂岩易風化,字跡多漫滅,崖壁現存題刻和有痕跡可辨者70餘幅,若加上原鉤深堂室內碑刻和文獻所載,北岩題刻在百幅以上,絕大部分均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書法、文學藝術價值。據《八瓊室金石補正》及《涪陵縣續修涪州志》等記載,崖壁尚有宋代尹賻、王庶、程遇遜、李呂陸游等名人題詩。鉤深堂內壁間,原有宋代的《伊川先生祠堂記》、《北岩書院記》、《南宋斷碑》、《陸游詩碑》,《朱子與(度)周卿書》、《黃應口寄性善帖書》,明代的《李廷龍詩碑》,以及清代由州署移入的《花蕊夫人詩碑》等著名碑刻。

大木花谷

大木花谷號稱重慶的普羅旺斯,以向日葵和花海而聞名。7月中旬,萬株葵花盛放,薰衣草、迷迭香、薄荷、百里香、波斯菊、硫華菊、百日草、醉蝶花,此起彼伏爭芳。氣候涼爽,最熱不超過32℃。景區觀賞面積1000畝,林地面積8000畝,是少數未被破壞的自然谷底生態景區之一。景區內包含海棠花園、葵花園、百花園、人工湖、香草園、龍洞幽境等多個主要景點,展現出風格迥異的花卉景觀。其中夏季以盛開的向日葵花為主要花卉,包裹食葵、油葵及多種園藝品種的向日葵品種,呈現出別樣的夏日葵花風情,春季盛開的二月藍、魯冰花;同時景區內的倒掛金鐘、熏衣草、落新婦、美女櫻等國內外多種花卉組成的花海勝景向遊客展現一個美麗的風情花谷

交通

至2013年底,涪陵區公路里程達47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達130公里。

鐵路通車裡程達168公里。

營運船舶386艘。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公路:長涪高速公路直通重慶主城,另有南川—涪陵高速公路、涪陵—豐都—石柱高速公路,涪陵—南岸高速公路。

鐵路:有渝懷鐵路、南涪鐵路、渝懷鐵路(重慶—涪陵段二線)、渝利鐵路。

水路:有23個港口,其中黃旗貨櫃碼頭為重慶市第二大港口。

領導

區委書記:秦敏(1973年3月-)漢族,重慶江津人。199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重慶市涪陵區區委書記。主持區委全面工作,聯繫區人大、區政協。區長:李洪義(1965年12月-)漢族,濰坊諸城市人。198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重慶市涪陵區區長。主持區政府全面工作;聯繫區人大、區政協、各民主黨派、區工商聯工作。

名優特產

涪陵榨菜涪陵榨菜也稱為青菜頭,原料是在特殊的土壤和水質環境、氣候中孕育出來的,主要產於豐都縣高家鎮至巴南區木洞鎮附近200公里長江沿岸地帶,其中涪陵系中心主產區。
涪陵油醪糟涪陵白茶涪陵白茶於2013年晉級為重慶市十大名茶,也是涪陵獨獲此殊榮的地方創新名茶。

涪陵紅心蘿蔔涪陵紅心蘿蔔也稱為胭脂蘿蔔。主產涪陵,周邊區縣有栽培,四川、貴州也有生產。

涪陵油醪糟涪陵油醪糟用豬油炒制,色澤烏黑,入選了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景區景點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存題刻165段,是世界唯一的一處以刻石魚為“水標”,並觀測記錄水文的古代水文站。1988年8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

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涪陵區國有大木林場,主要景區面積25000畝。

周易園

周易園原名點易洞,位於長江北岸,與涪陵城隔江相望。中心景點為一長400米、高20米的摩崖石刻,上有黃庭堅、朱熹、陸游、王士禎等歷代名人書法手跡80餘幅。

大木花谷

大木花谷位於涪陵區大木鄉境內,屬高山花卉主題公園,占地10000餘畝。

石夾溝景區

石夾溝景區位於涪陵區武陵山鄉境內,屬武陵山脈西南段,景區面積約30平方公里。

涪陵白鶴森林公園

涪陵白鶴森林公園也稱為南湖公園,位於涪陵江南片區。公園分為北部片區和南湖片區兩大核心景觀片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