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理學院

重慶文理學院

重慶文理學院是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其前身重慶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渝州教育學院分別創辦於1976年和1972年;2001年5月兩校合併組建為渝西學院;2005年4月,學校更名為重慶文理學院。重慶文理學院正遵循學校“十一五”發展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要求,振奮精神,紮實工作、追求進步的學習精神、踐行誠信的學校品格,全國知名的地方性、教學型、多科性大學。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重慶文理學院重慶文理學院
1972年:渝州教育學院
1976年:重慶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01年5月:兩校合併組建為渝西學院
2005年4月:學校更名為重慶文理學院

學院概述

重慶文理學院重慶文理學院
重慶文理學院現占地面積1921畝,校舍建築面積46餘萬平方米,其中城市社區型的紅河校區位於永川城區,是黨政辦公主體所在地;自然生態型的星湖校區位於永川區衛星湖文化旅遊區,依山傍水,風景如畫;北山繼續教育基地、大足石刻教學科研基地和江津四面山教學科研基地各具優勢、相得益彰。
重慶文理學院教學儀器設備總值8500餘萬元,館藏圖書139萬冊。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和電子閱覽室設施齊備,校園網設備先進,教學、科研及生活設施完善。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20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260餘人,博士、碩士360餘人,外籍教師9人,外聘專家教授100餘人。
重慶文理學院始終堅持“學生是學校的關注焦點,教師是學校的辦學主體,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質量是學校的辦學生命,市場是學校的生存基礎,創新是學校的永恆追求”,堅持“依法治校,誠信辦校,改革興校,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的辦學思路,堅持“依法辦學、質量立校、關注顧客、誠信服務、尊重自然、保障健康、控制風險、持續改進”的管理方針,形成了“教育即服務,學生即顧客,質量即生命”的辦學理念,實施“三標一體”管理並獲得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三重認證,形成了以文學理學為基礎,套用型學科專業為重點,多學科交叉融合,教師教育類與非教師教育類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兼辦專科(高職)教育,以普通教育為主兼辦繼續教育的多元化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重慶文理學院重慶文理學院

重慶文理學院設有文學與傳媒學院、政法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旅遊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學院)、音樂學院、體育學院、美術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計算機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電氣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套用技術師範學院、基礎學院16個二級學院。開設漢語言文學、數學與套用數學、英語等31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設定職教師資本科專業方向和套用技術本科專業方向各4個、全日制專科專業20個,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教育學法學七大學科門類。學校在重慶山東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四川等20多個省(區、市)招生,目前共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在校生14000餘人。學校培養的畢業生專業基礎紮實、套用技能過硬、社會適應能力強,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肯定和歡迎。學校畢業生遍及全國20多個省(區、市)的各個行業領域,大多已成為所在單位的骨幹。近三年來,學校本科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93%以上。學校還遴選優秀本科學生到國內著名高校學習深造。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4月,該校共有教職員工1200餘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正高級職稱人員100餘人、副高級職稱人員220餘人,博士160餘人、碩士600餘人,外籍教師11人,外聘專家教授100餘人,3名教師入選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教學設施

重慶文理學院重慶文理學院

重慶文理學院紅河校區1976年,設定江津地區“五.七”大學圖書閱覽室,1978年,更名為江津師範專科學校圖書館。1972年,設定江津地區教育學校圖書閱覽室,1986年,更名為渝州教育學院圖書館。1985年7月,重慶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建成啟用。2001年5月,重慶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和渝州教育學院圖書館合併組建成渝西學院圖書館。2005年4月,渝西學院圖書館正式更名為重慶文理學院圖書館,圖書館分紅河校區博文館和星湖校區弘文館,館舍面積26417平方米,閱覽座位2745個。
圖書館館藏內容覆蓋了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教育學、法學、農學等學科領域。截止2010年6月底,館藏紙質圖書198萬餘冊,其中紙質文獻148萬冊,電子圖書49萬冊,年均訂購中外文期刊1600餘種,報紙100餘種。引進資料庫有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優秀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資料庫、EBSCO和SPLINGER外文資料庫等。自建資料庫有渝西縣誌、優秀學士學位論文庫、精品課程資源庫、重慶文理學院教師論文等。
初步形成了紙質館藏、數字館藏、虛擬館藏相結合的資源體系。收藏有多冊古籍線裝書,其中較珍貴的線裝書有清光緒十年刊印《古逸叢書》22種、清光緒二十七年石印八卷本《澄衷蒙學堂字課圖書》、清光緒二十八年日本東京新智學社石印《飲冰室全集》共9冊及吳虞私藏圖書等。上述收藏,不但提高了圖書館的館藏質量,而且形成了圖書館的館藏特色。

學科建設

截至2014年4月,該校擁有4個重慶市級重點學科(含立項培育),其中一級學科1個(林學)、二級學科3個(無機化學、材料學、人類學)。校級特色重點學科4個(材料科學與工程、林學、社會學、工商管理)、校級重點學科5個(化學、數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

教學建設

截至2014年4月,該校“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教重慶文理學院育傳承體系在當代高校的構建與實踐”獲得第六屆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高校三標一體教育質量模型的探索與實踐”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師範新升本院校的轉型發展與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獲得重慶教學成果一等獎。園林專業被立項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重慶文理學院-重慶渝西園林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被立項為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累計獲得市級教學成果獎19項、市級質量工程項目50餘項、市級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98項。
與美國、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高校簽訂了合作協定,建立友好學校關係,在交流學生、交流訪問學者、合作辦學、留學生教育等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合作,建立了公派俄羅斯留學、與美國西北理工大學、馬來西亞2+2聯合培養本科生、美國和新加坡帶薪實習、留學菲律賓等項目;與永川、大足、彭水、墊江、貴州省丹寨縣、紹興市越城區等區縣建立了“校地合作”夥伴關係;與中科院重慶研究院所屬的重慶德領科技有限公司、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團、重慶中集物流有限公司等簽訂合作協定,創新合作辦學模式。

研究基地

重慶文理學院重慶文理學院

重慶文理學院目前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重慶工作站所在地,現設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重慶市高校園林花卉工程研究中心(花卉研究所)、高校財務經營研究所、巴渝文化研究所、吳芳吉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所、化學套用技術研究所、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研究所、數學研究所、教師發展研究所、品牌科學研究所、職業教育研究所、新聞傳播研究所、大足石刻藝術研究所、(江津)四面山資源研究所等15個科研機構,並在這些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學校還積極開展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國高校簽訂了建立友好學校或合作辦學的協定。
重慶文理學院是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考點、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主考學校、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和全國公共英語考試考點、重慶市國語測試中心、重慶市國家職業技能鑑定中心、重慶市中國小校長培訓基地、重慶職教師資基地、重慶市中國小骨幹教師培訓基地和重慶市計畫生育幹部培訓基地。

研究成果

近3年,科研項目持續增長,累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6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25項,科研到賬經費達到1800餘萬元;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300餘篇,被SCI、EI、ISTP等收錄220餘篇。學校大力開展套用型研究,先後成立了重慶市光電材料與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特色植物種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高校園林花卉研究中心、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等市級特色科研平台。在新材料、園林花卉、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學等研究領域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並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有力推進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主辦有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重慶文理學院學報》、《重慶高教研究》等省級學術刊物。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鍾志奇
黨委副書記、校長:孫澤平
名譽校長:塗銘旌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德全
黨委副書記:劉燦國
副校長:蘭剛、譚宏、張進、漆新貴、萬書輝

傑出校友

魏宏: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
馬正其: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
周慕冰:中國銀監會副主席
熊奇:知名經濟學者、作家、天使投資人

文化傳統

校訓

進德修業博文達理
“進德修業”語出《周易·乾·文言》“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校訓義為“普進公民應具之德、廣修社會所需之業”。“博文”語出《論語·顏淵》“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校訓義為“博學天下美妙之文。”“達理”語出《莊子·秋水》“知道者必達於理,達於理者必明於權。”校訓義為:“通達萬物深妙之理。”德業兼顧,文理交融,科學與人文並重,自由、博愛與藝術追求協調發展。“進德修業”為過程,“博文達理”是結果,這是學校培育校園文化的依據,更是學校辦學、教師治學、學生求學的基本目標與價值理想。

校標

核心圖案由“文理”二字的聲母“W”與“L”變體組合而成;藍色部分水波,與星湖的地理特徵相吻合;白色與藍色相間構成9冊厚重典籍,寓意學院長久、持續發展;廣袤的書海和方正的秩序有機融合,蘊涵“進德修業、博文達理”的校訓;藍色的波浪紋飾,有“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寓意;外圓內方的總體構圖暗合中國傳統哲學意蘊;結構緊密的網路紋樣,有凝聚人心、和諧進步的意境。

代校歌

歌名:青春放歌
作詞:朱霖演唱:葛放、何敏
星湖放歌,紅河揚帆,采一粒火種把理想點燃。歲月荏苒,文理燦爛,掬一掊雨露潤赤子心田。
進德修業,大道無邊,一林梅竹笑傲風霜雪寒。博文達理,文化永遠,一片松楓襯托皓月藍天

重慶市高校一覽

重慶大學一覽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