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坡區

九龍坡區

九龍坡區位於重慶市主城區西部,是長江和嘉陵江環抱的重慶渝中半島的重要組成部分。九龍坡區與渝中區、沙坪壩區、大渡口區、璧山縣、江津區接壤,與南岸區、巴南區隔江相望。區境南北長36.12公里,東西寬約30.4公里,幅員面積431.86平方公里。2013年,九龍坡區轄8個街道和11個鎮,常住人口118萬。九龍坡區旅遊資源以自然景觀及人文資源為主,主要有華岩龍景區、海蘭雲天、重慶動物園、巴國城、白市驛森林公園等。

基本信息

區情概述

九龍坡區是重慶市主城區之一,位於市區西南部,東接渝中區,南靠大渡口區,西鄰江津市壁山縣,北與沙坪壩區接壤,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地形:九龍坡區位於重慶市主城區西南部,中梁山分隔東西兩大部分,東部區域地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逐漸降低,地貌起伏較大。西部區域地勢以低山丘陵為主,區內溪河切割,植被覆蓋率較高,河網密度較大。

氣候:九龍坡區域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東暖夏涼、濕度大、陰天多、日多等特點,年平均氣溫18.4℃,最高氣溫42.2℃,最低氣溫-2.4℃,年平均降雨1151.5mm,年平均相對濕度80%。

九龍坡區九龍坡區地圖

公路:公路路網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捷。有鵝公岩李家沱馬桑溪三座長江大橋連線兩岸;成渝上界渝長環城高速公路橫貫境內;從解放碑大渡口的高架輕軌橫穿區內。新建了大件路楊家坪環道華龍大道等城市道路,改建了白彭高等級公路和金馬路、白走路、含金路等一批鄉鎮主幹公路,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和華福路為骨架的“一井、一環、八通”的公路路網結構。

鐵路:渝黔鐵路襄渝鐵路成渝鐵路三條幹線鐵路越過境內,有重慶東站重慶南站重慶西站、三大貨運車站。

港口:區內有長江上游最大的深水貨運水陸聯運碼頭—九龍坡港

航空: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距離九龍坡區30公里,車程20多分鐘。

供水:九龍坡區東部地區有日供水能力30萬噸的重慶市水務集團和尚山水廠供水。西部鎮已建有含谷水廠、黃磏水廠、銅罐驛水廠等,市級重點工程銅罐驛長江提水工程加快建設,還將興建日供水分別達10萬噸的白市驛和西彭水廠,水源主要來自長江和水庫。

供電:九龍坡轄區內有變電站15座,其中220千伏變電站3座,110千伏變電站11座,變電總容量172萬千伏安,電力充裕。

九龍坡區龍華小區
通訊:九龍坡轄區內已建光纖4390芯對公里,電纜主幹32萬對,通信管道84管程公里,裝機容量41萬門,可滿足各種通訊需要。

排污:九龍坡轄區內有較完備的城市排污系統和污水處理系統。正在整治的桃花溪流域、梁灘河流域以及黃沙溪渣場等工程,將改善投資和生活環境,滿足生產和生活需要。

金融機構:國內主要金融保險機構均在九龍坡區設立了分支機構,具有良好的金融保險服務環境。

商貿流通:區內已有國內外知名商家沃爾瑪連鎖、富安新世紀立丹百貨國美電器等入駐,有規模、上檔次的星級酒店多家,直港大道成為全市餐飲娛樂的亮點。

教育:區內有重慶工學院四川美術學院等高校及全國、重慶市重點中國小數十所,重慶國際學校座落區內九龍園區。全區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12所,在校學生14.28萬人,國小入學率達100%,國中入學率達100%,國中鞏固率98.6%;1995年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2002年經國家複查合格。

歷史沿革

1950年10月20日,將解放前重慶市第八區和第十七區區域合併建重慶市第四區。轄區範圍見附錄一附錄二

九龍坡區歷史沿革
九龍坡區全境原屬巴縣。1939年12月,今石坪橋謝家灣楊家坪、黃桷坪和九龍鎮大部分劃入重慶市石橋直轄鎮;1942年2月至重慶解放,上述地區屬重慶市第十七區。1950年10月20日,重慶市第八、十七兩區合併組成第四區。

1952年11月6日,重慶行政區劃調整,巴縣江北的馬王鄉人和鎮,江南的屏都鎮南泉管理局、漁洞鎮(1953年劃還巴縣)等劃入第四區;石橋鋪大坪化龍橋和浮圖關、李子壩、黃沙溪分別劃給第三區(沙坪壩區)和第一區(市中區);石橋鄉歇台鄉黃泥鄉亦一併劃出;區政府由大坪遷至原巴縣政府所在地李家沱

1955年10月市政府將第四區更名為九龍坡區。1965年2月15日,九宮廟新山村躍進村3個街道劃出建重慶市大渡口區。1988年11月,區政府駐地由李家沱遷至楊家坪西郊路27號。

1995年重慶市行政區劃調整,沙坪壩區的石橋鋪街道辦事處、石橋鎮和巴縣的西彭、銅罐驛陶家鎮白市驛巴福鎮走馬鎮金風鎮含谷鎮8個鎮及石板鄉劃入九龍坡區;茄子溪街道辦事處和八橋鎮建勝鎮從九龍坡區劃出,劃入大渡口區;李家沱、土橋兩個街道辦事處和花溪南泉鎮兩個鎮從九龍坡區劃出,劃入巴南區。

1997年6月,九龍坡區由原隸屬四川省重慶市變更為隸屬中國第4個直轄市——重慶市。1998年2月,石橋鎮、石橋鋪街道辦事處委託重慶市高新區管委會管理。迄今,九龍坡區所轄範圍及隸屬關係無變化。

附錄一

重慶市第八區 1939年5月建重慶市第八區。先後建有化龍橋、黃沙溪、遺愛祠和新市場(遺愛祠在市中區鵝嶺正街一帶;新市場在沙坪壩區下肖家灣一帶)各鎮。1943年12月新市場與遺愛祠合併建復興關鎮(抗日戰爭時曾改浮圖關為復興關)。1944年10月,以上各鎮撤銷。第八區區署(1944年10月後稱區公所)駐化龍橋。

附錄二

重慶市第十七區 1939年12月,建重慶市石橋鋪直轄鎮。1942年2月改建為重慶市第十七區。先後建有石橋鋪、歇台鶴皋岩、九龍鋪各鎮。1944年10月,以上各鎮撤銷。第十七區區署(1944年10月後稱區公所)駐石橋鋪。1950年10月建的重慶市第四區區域與以上第八、第十七區轄區相當。

區名由來

明朝朱嘉征(清嘉慶《四川通志》卷11《輿地·山川》稱“國朝朱嘉片”,則朱氏可能是明清之際人。朱氏字岷左,浙江海寧人,推官)《九龍灘》詩云:“渝城日日雨,雲亂無定所……放舟清江曲,灘聲闞如虎。牽笮溯九龍,石立紛然怒。”詩中有“九龍”和“九龍灘”。

乾隆《巴縣誌·建置之度外山川》:“王坪山:智里一甲,城西南十一里。坪下岩高十餘丈,鐫有佛像,又鐫有‘九龍灘古’五大字。灘在江心,有九龍古翹首若龍”(《古蹟》記述略同)。“九石翹首若龍”與“石立紛然怒”摹狀大致相同。乾隆《巴縣誌》校閱官)《募修九龍寺引》:“郡之南二十里,有地名:‘九龍灘’。水石激,素稱險隘,舟楫往來必經之道也。岸上舊有九龍寺,傳雲肇自宋時。”

嘉慶《四川通志》卷11《輿地·山川》稱“九龍灘在縣東”。古人談方位及里程,多不甚準確,以周氏記述較準確。“岸上舊有九龍寺”,不知在長江南岸還是北岸。鵝公岩對面,今南岸區內有地名“九龍寺”。

1987年文物普查,於九龍鄉楊坪村長江上發現“九龍灘”石刻(詳見《文化篇》)。1938年,成渝鐵路局建成九龍鋪碼頭(九龍坡碼頭),1939年3月,興建九龍鋪楊場,1942年建重慶市第十七區“九龍鋪鎮”。有“九龍鋪”一名。

九龍鋪與“九龍坡”音相近(按:古語“逋逃”後演變成“波逃”可以參證)。這一帶地形成“坡”狀,因此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來重慶談判,《新華日報》記者(無撰稿人名)將其座機降落的九龍鋪機場報導為“坡機場”。“××”即“九龍”二字。從此有“九龍坡”一名(當然,民間說“九龍坡”的時間還可能要早些)。

1955年10月24日,重慶市人民委員會(市政府)決定將第四區定名為“九龍坡區”。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九龍坡區位於東經106°15′-106°35′、北緯29°15′-29°35′之間,地處重慶市主城區西部,東鄰渝中區,南接大渡口區,西連璧山縣、江津區,北毗沙坪壩區,幅員面積431.86平方公里。

地質構造

九龍坡區位於觀音峽背斜南延段,其中以中梁山背斜為代表,屬新華夏系川東褶皺帶華鎣山帚狀褶皺群,褶皺群的主體——華鎣山複式背斜經三匯壩向南後即分為呈帚狀散開的觀音峽、溫塘峽、瀝鼻峽三個背斜和其間的寬闊向斜。區內斷層主要發育於中梁山背斜區域,不同序次和不同等級的斷層極發育。

地形地貌

縉雲山、中梁山將九龍坡區分成東、西兩大部分。中梁山以東以淺丘為主,一般海拔250-450米,多為海拔300米以下的沿江河谷;中梁山以西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一般海拔180-400米,多為淺丘平壩。

氣候特徵

九龍坡區地處四川盆地,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水熱豐富,雨熱同季,日照少,無霜期長。春早多倒春寒,夏熱多伏旱,秋多綿雨,冬多霧。常年平均氣溫16℃~18℃,全年無霜期340天左右。

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九龍坡區常住人口為108.44萬人,以漢族為主。

2010年,九龍坡區常住人口中,男性為55.58萬人,占總人口的51.25%;女性為52.86萬人,占總人口的48.75%。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5.13。0-14歲的人口為12.27萬人,占總人口的11.32%;15-64歲的人口為86.44萬人,占總人口的79.71%;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9.73萬人,占總人口的8.97%。

經濟概要

綜述

2012年,九龍坡區地區生產總值776.30億元,同比增長6.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9.28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386.88億元,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380.14億元,增長7.3%。三次產業機構比為0.4:42.6:57.0。
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823.6億元、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25.6億元、增長2%;固定資產投資474.8億元、增長18.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1.7億元、增長13.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2億元、增長13.2%;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27125元、12865元,增長9.5%、10%。

第一產業

2012年,九龍坡區農作物播種面積13718公頃,同比下降0.1%。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596公頃,增長4.2%;經濟作物播種面積512公頃,下降0.5%;蔬菜瓜果類播種面積6124公頃,下降3.9%;其他農作物播種面積486公頃,下降5.1%;花卉種植面積848公頃,下降1.1%。2012年,糧食總產量27072噸,增長0.1%。蔬菜產量119034噸,下降3.2%。肉類總產量5836噸,下降23.0%。

第二產業

2012年,九龍坡區工業增加值350.49億元,同比增長4.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1003.55億元,增長6.2%。其中,以汽車製造業、機車製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為支柱行業。建築業增加值36.39億元,增長16.7%。至2012年底,九龍坡區有資質等級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305.26億元,增長2.7%。建築施工面積3020.03萬平方米,增長16.5%;建築竣工面積988.82萬平方米,增長46.6%。

第三產業

2012年,九龍坡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2億元,同比增長14%。[7]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334.57億元,增長17.6%;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37.58億元,增長11.4%。完成郵政業務總量7386萬元,增長6.6%。至2012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260.47億元,增長20.3%。其中,城鄉居民儲蓄餘額594.06億元,增長20.6%。城鄉居民儲蓄餘額中,定期338.19億元,增長24.1%;活期255.87億元,增長16.2%。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052.92億元,增長14.3%。

生活環境

供水:九龍坡區東部地區有日供水能力30萬噸的重慶市水務集團和尚山水廠供水。西部鎮已建有含谷、黃千、銅罐驛等水廠,水源主要來自長江和水庫。即將建設的長江取水工程,將興建日供水分別達10萬噸的白市驛和西彭水廠。

供電:九龍坡轄區內有變電站15座,其中220千伏變電站3座,110千伏變電站11座,變電總容量172萬千伏安,電力充裕。

排污:九龍坡轄區內有較完備的城市排污系統和污水處理系統。正在整治的桃花溪流域、梁灘河流域以及黃沙溪渣場等工程,將改善投資和生活環境,滿足生產和生活需要。

社會事業

2007年,九龍坡區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大力實施“十大文明行動”等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文明城區創建工

九龍坡區九龍坡區
作通過市級驗收。堅持科技興區,加快科技進步。實施統籌城鄉教育發展“1+2”工作方案,教育投入力度加大,中國小辦學條件改善,建成寄宿制學校2所,區職教中心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重點中職學校,謝家灣國小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

學習型社會創新型城區創建工作取得成效,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文化市場管理,整體接收科技學院圖書館,巴人博物館建成開館,鎮街文化站全部達標,村居標準化文化活動室達到100個。慶“直轄十周年”系列活動異彩紛呈,全民健身等文體活動蓬勃開展,參加市二運會實現“增牌升位”目標。

提前一年完成全市唯一的公共衛生和農村衛生示範區建設,率先出台加快發展城鄉社區衛生服務實施意見,率先開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探索統籌解決人口問題新機制,率先制定有利於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的惠民政策,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12‰。

街鎮風采

石坪橋街道 社區幅員2.4平方公里,東臨謝家灣,西臨大渡口區,南接楊家坪,北靠高新區。常住人口5.7萬人,暫住人口2萬多人。

石坪橋作為九龍坡區的都市商貿圈,道路四通八達,設有市公交站點20餘個。轄區匯集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各類社會單位80餘家,醫院5所,社區衛生服務站7個。

石坪橋街道轄6個社區居委會,均建立社區黨委、工會、共青團,並建有黨員志願者、青年志願者巾幗志願者和文藝宣傳隊伍,設立了家政、房介、職介、社區衛生、幼稚園、老年公寓、家電維修、房屋維修、社區法律等服務組織。

謝家灣街道 位於九龍坡區中心城區,轄區面積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萬餘人。街道下屬12個社區,有社會單位50多家。近年來,謝家灣街道以社區建設為中心,以社區服務和城市管理為重點,以維護社會穩定為前提,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堅持服務社會、服務居民民眾,先後被評為全國和全市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全國科教進社區先進集體、市級文明單位、市社區建設先進街道、社區建設示範街道。

黃桷坪街道 位於九龍坡區東南端,是九龍坡區重要的鐵路港口碼頭貨運集散地,是未來的物流配送中心。東臨長江,南靠九龍鎮九龍村,西接楊家坪,北連謝家灣。轄區面積5.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4萬人,流動人口近2萬人。全處幹部38名(其中:男22名,女16名),機關在職黨員26名,社區黨員349名。街道黨工委下設8個社區黨委(其中:8個社區黨支部、26個樓棟黨支部、9個非公有制企業黨支部)。轄區內有四川美術學院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2所高校及6所中國小校,有西南地區最大的貨櫃碼頭、重慶發電廠等69個大中型企事業單位。

九龍坡區楊家坪步行街
華岩新城區 系指整個華岩鎮、中梁山街道轄區範圍,面積43.8平方公里,約占全區1/10,其中城市規劃建設區面積約25.3平方公里(現狀建成區面積約10平方公里,但約有5平方公里需進行舊城改造),中梁山生態綠地約18.5平方公里(現狀森林植被約10平方公里);現狀常住人口10萬,約占全區1/9,規劃常住人口30萬,約占屆時全區人口的1/5。華岩新城區既包括新區開發,又包括舊城改造,還包括中梁山生態旅遊區的保護與開發;既包括工業園區建設,又包括房地產開發、物流園區打造,還包括道路交通、工程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

九龍鎮 地處九龍坡區楊家坪繁華商圈,幅員面積9.3平方公里,現轄5個村、5個社區和1個管委會,30個基層黨組織,在籍人口3.2萬人,常住人口8萬人,農業人口近2000人。

白市驛 地處重慶主城區的西大門,幅員面積52.55平方公里,城鎮面積2.8平方公里。下轄11個行政村,兩個社區居委會,人口7.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和外來人口4.5萬人,農村人口2.8萬人),城市化率達45%以上。白市驛自明清時期設驛站於此,自古商賈雲集,物產豐富,素有“白日場”之稱,故而得名白市驛。中國三大名鴨之一的白市驛板鴨聞名遐邇,一枝獨秀。白市驛解放前是陪都最主要的空軍機場所在地,更是抗戰時中國聯繫整個反法西斯同盟的視窗,抗戰文化悠久。解放後川劇文化得以飛速發展,名揚海外,被重慶市政府授予“川劇之鄉”稱號。改革開放以來,白市驛經濟社會取得突飛猛進發展,十里荷塘、白鷺自然保護區、花卉苗木產業示範區的成立,鑄就了白市驛都市後花園的新名片。
含谷鎮 地處重慶西郊、中梁山西麓,據載始建於北周明帝武成年間,歷經千年風雨,今天已成為重慶直轄市西部門戶的新興重鎮。全鎮幅員面積29.5平方公里,總人口18305人,位於成渝高速公路重慶段第一出口處,是重慶市總體規劃(1996-2020年)主城區外圍組團之一,1996年被批准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997年被列為重慶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九龍坡區華福路
金鳳鎮 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西部縉雲山麓,距重慶主城區僅10多公里,東與含谷、白市驛鎮相鄰,南與走馬鎮接壤,西與璧山縣獅子鎮連界,北與沙區曾家鎮毗鄰。是一個以現代農業、生態農業和旅遊開發為主要發展方向的都市近郊新型小城鎮。

西彭鎮 地處重慶市九龍坡區西部,距重慶市主城區35公里,東面與銅罐驛鎮相鄰,北面於我區陶家鎮、巴福鎮相鄰,西面與江津市接壤,南面緊靠長江,與江津市隔江相望。全鎮面積87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總人口11.5萬人,其中城鎮面積6.6平方公里,城區人口約6.5萬。

陶家鎮 位於重慶市都市區西南部,幅員面積42.5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34個合作社,因轄區內有一陶姓麼店子而得名。

特產資源

全區海拔350米以下的丘陵面積約占全區總面積的50%,水熱條件較好,是重慶市重要的花卉苗木、蔬菜等生產基地,國家級花卉苗木產業示範園區位於區內白市驛鎮,現有花卉苗木基地近13000畝,園區核心區已成為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試點示範區。

全區礦產主要為非金屬礦,其中:頁岩上億噸,主要分布在麒龍石堰等地;砂岩在區內有多處,河沙分布於長江沿岸;白泡石儲量在區內約5萬噸,主要分布在石堰、雲峰村硫鐵礦儲量上萬噸,主要分布在中梁山煤層底部;耐火粘土儲量上萬噸,主要分布在中梁、麒龍;煤主要分布在中梁山,由中梁山煤電氣有限責任公司開採。華岩風景區依託川東名剎華岩寺,是旅遊觀光和進香禮佛的勝地。

旅遊資源

重慶海蘭雲天風景區

重慶海蘭雲天風景區 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金鳳鎮海蘭湖。成渝、環城高速公路可達。距重慶市區僅23公里。集觀光、會務休閒娛樂康體等為一體。

海蘭雲天風景區占地1000畝,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可同時接待上千人觀光遊覽。海蘭湖湖面600畝,背靠白塔坪森林公園,植被豐富、空氣清新、風景秀麗,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幽雅的環境,堪稱都市中心的“世外桃源”。海蘭雲天風景區擁有兩所酒店溫泉餐廳茶樓夜總會網球場羽毛球場、籃球場、保齡球館、壁球館、桌球館桌球、健身房、遊船等各類康體娛樂設施。

景區溫泉屬深采型重炭酸Ca2+HCO3-,硫酸鹽SO42-泉,水溫46℃,含硼酸等20餘種微量元素,具有多種醫用療效和醫療價值。景區除書吧、茶樓、棋牌室、影視廳、桑拿按摩、夜總會KTV包房、球類運動等形體健身、康體娛樂設施外,為陶冶遊人情趣,放縱心情於大自然,還修建釣魚台,便於遊人觀湖賞景、怡情垂釣。同時還舉行登山觀景、心靈瑜珈、野外燒烤、篝火晚會等系列活動,令遊人感到精彩刺激、樂不思蜀。主要景觀有海蘭湖、白塔坪森林公園、音樂廣場、望景台觀景台溫泉城、露天半島。

白塔坪森林公園:植被豐富、空氣清新、風景秀麗,身處大自然的環抱,心情怡然。

望景台:柴門木屋,小橋流水,鳥語花香,勝似“世外桃園”,令人流連往返。

音樂廣場:海蘭湖畔,青水相依,湖水相伴;古樸長廊,杉木桌椅,相映成趣。

重慶市行政區縣

重慶市幅員面積8.24萬平方公里,下轄40個行政區縣(自治縣),有19個區、21個縣(自治縣),構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機結合的組團式、網路化的現代城市群,是中國目前行政轄區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單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

重慶市縣以上行政區劃

行政區代碼郵編駐地街道(個)鎮(個)鄉(個)
渝中區500103400010和平路管家巷9號12
大渡口區500104400080新山村53
江北區500105400020寸灘街道金港新區93
沙坪壩區500106400030天星橋鳳天大道8號1312
九龍坡區500107400050楊家坪
南岸區500108400064南城大道199號77
北碚區500109400700512
萬盛區500110400800萬盛街道新田路2號28
雙橋區50011140090012
渝北區5001124011201212
巴南區500113401320魚洞街道219
萬州區500101404000陳家壩街道112813(1)
涪陵區50010240800051822
黔江區500114409700城西街道31512
長壽區500115401220鳳城街道216
江津區500116402260幾江街道323
合川區500117401520南津街道中南村327
永川區500118402160中山路街道319
南川區500119408400東城街道31417
綦江縣500222401420古南鎮19
潼南縣500223402660梓潼街道2173
銅梁縣5002244025603223
大足縣500225402360棠香街道2202
榮昌縣500226402460318
璧山縣500227402760璧城街道2101
梁平縣500228405200梁山鎮258
城口縣500229405900葛城鎮717
豐都縣500230408200三合鎮1912
墊江縣500231408300桂溪鎮1411
武隆縣500232408500巷口鎮1115
忠縣500233404300忠州鎮226
開縣500234405400漢豐街道42113
雲陽縣500235404500青龍嘴22220(1)
奉節縣500236404600永安鎮1614(3)
巫山縣500237404700巫峽鎮1115(2)
巫溪縣500238405800城廂鎮1020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500240409100南賓鎮1220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500241409900中和鎮1418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500242409800鍾多鎮1425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500243409600漢葭鎮1128
合計500000400015渝中區人民路232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