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朗,藏語意為“顯現”。
朗縣在解放前為朗宗、古如朗傑宗、加查宗和金東溪的領地。
1959年民主改革後,並三宗一溪建工朗縣,由山南地區管轄。
1959年設古如朗傑區,仲達鄉,金東區,拉多區,孜隆鄉,洞嘎區。
1982年林芝地區成立,朗縣被劃歸林芝地區管轄。縣府駐登木鄉朗村。
2015年3月,撤銷林芝地區,設立地級林芝市,朗縣屬林芝市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朗縣位於林芝市西南部,東經92°28′,北緯28°40′~29°29′之間,地處喜馬拉雅山北麓,雅魯藏布江中下游,東與米林縣,北與林芝市巴宜區、工布江達縣,西與山南市加查縣相鄰,南部與印度接壤,地域面積4200平方公里。
縣政府所駐地朗鎮,距林芝市政府所在地巴宜區240千米,距自治區首府拉薩420千米。
地勢地貌
朗縣屬於高原丘陵地貌類型。地勢為北部和中部高,南部低,多為開闊谷地、坡地和山地。全縣平均海拔3200米,一般山峰的海拔多在5000米以上,且多為冰川覆蓋。
朗縣境內屬藏東南溝谷地貌,雅魯藏布江自西向東,橫穿縣境,將全縣劃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南部屬喜馬拉雅山脈北麓,最高海拔6157.9米,北部繫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麓,最高海拔5572.0米,南北兩山組成一個巨大“∨”型谷地,谷地最低海拔3016米,高差3141.9米。
境內群山起伏,地表在河流切割和地質構造的共同作用下,發育成各種地貌類型。縣境內地貌劃分為高山冰蝕——冰磧地貌,高山流水切割構造地貌,河流階地堆積地貌以及風沙地貌。
朗縣峽谷位於仲達鎮與洞嘎鎮西側之間峽谷近東西走向,沿雅魯藏布江斷裂帶發育,屬於山南加查峽谷組成部分,延伸朗縣境內長56千米,切深小於1000米,落差約150米,谷底寬度一般80~200米,局部(如縣城北側)小於50米窄谷,歸屬中等切割峽穀類型。峽谷西側地形較陡,坡度一般30°~50°,水流一般較緩。
氣候
朗縣為青藏高原區氣候,屬溫暖半濕潤氣候帶。主要氣候特點:夏無酷熱、冬無嚴寒、夏秋多雨、春冬乾旱多風,垂直氣候覆雜多變、自然災害較頻繁、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年均日照達2000~2500小時之間,日照百分率70%~80%,太陽年輻射700兆焦耳/平方米,朗縣降雨量偏少、且四季不均,年均降水量在350~6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6~9月份,多為夜雨,占全年降水量的90%以上,年蒸發量在2200毫米左右,約為降水量的4倍。乾季長達8個月,濕季僅為4個月。年平均氣溫11.0℃,年平均最高氣溫19.1℃,年平均最低氣溫5.3℃,年平均氣溫日較差13.8℃全年無霜期日數平均在130~170天。
水文
朗縣水資源比較豐富,河流總長度達74.2萬米,每平方米177.3米。有河流溪澗14條,雅魯藏布江婉延曲折,橫穿縣境,各支流以雅江為骨架,向朗縣全境縱深輻射,幾乎遍布朗縣全境,比較大的支流有登木河、拉多河、金東河和工字榮河4條河流,形成4道溝,因此朗縣又可稱之為“一江四河(溝)”之地。
湖泊包括拉多藏湖及勃勃朗雪山聖湖。其中藏湖海拔3700米,面積6.7平方公里;勃勃朗雪山聖湖海拔4200米,面積3.7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1997年,朗縣轄6個鄉:登木鄉、仲達鄉、金東鄉、拉多鄉、孜隆鄉、洞嘎鄉。縣政府駐登木鄉朗村。
2000年朗縣行政區劃一覽(3個鎮、3個鄉):
朗鎮 轄:朗巴居委會、巴熱村、其次村、娘村、申木村、堆巴村、托麥村、堆巴塘村、沖康村。
仲達鎮 轄:仲達村、堆許村、林古村、解協村、卓崗村、偉列村、拉丁雪村、達貴村。
洞嘎鎮 轄:聶村、達木村、嘎貢村、滾村、卓村、扎西塘村、堆村。
金東鄉 轄:東雄村、巴龍村、幫瑪村、西日卡村、康馬村、來義村、松木村、秀村。
拉多鄉 轄:拉多村、白路村、昌巴村、傑堆村、吉村、白坡章村、巴頓村、許村、扎村、藏村。
登木鄉 轄:巴桑村、多龍村、洛龍村、崩嘎村、森木村、崩達村、如子村、左嘎村、比林村、登木村。
2013年朗縣行政區劃一覽:
登木鄉 轄:10個行政村,16個村民小組,49個自然村。
朗鎮 轄: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並劃分為3個片區:曲江片區(托麥村、沖康村、巴熱村)、堆巴片區(堆巴村、其次村、申木村)、堆巴塘片區(堆巴塘村、娘村、朗巴居委會)。
金東鄉 轄:8個行政村,11個自然村。
洞嘎鎮 轄:7個行政村(扎西塘村、卓村、聶村、滾村、達木村、堆村、嘎貢村),27個自然村,15個小組。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朗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喜馬拉雅山脈北麓,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地域面積4200平方公里。2010年,全縣耕地面積1.85萬畝,草場面積1200平方公里。
生物資源
朗縣森林面積367平方公里,林區主要有高山松、落葉松、巨柏等。野生動物資源有野牛、黃羊、羚羊、盤羊、樟子、鹿、豹、猴、熊、猞猁、水獺、野豬和鳥類等。主要經濟作物有核桃、桃、花椒、梨等。中藥材資源有蟲草、貝母、當歸、蛤蚧等。
礦產資源
主要有鉻、鐵、錫、水晶、砂金、硫1000多種。
人口民族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4283人,其中: 仲達鎮2271人、 朗鎮3790人、 洞嘎鎮2017人、 登木鄉2715人、 拉多鄉1906人、 金東鄉1584人 。境內民族以藏族為主,此外還有漢族、珞巴族、蒙古族等民族和僜人(尚未列入中國56個民族中),其中藏族占99.02% ,作為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門巴族, 朗縣是其最集中的地區之一 。
2011年,朗縣常住人口為15037人,其中農牧民13789人,占92%;藏族幹部職工及家屬927人,占6%;漢族幹部職工及家屬321人,占2%.全縣出生人口188人,同比下降32人,出生率12.5‰,同比下降2.4‰,自然增長率10‰,同比下降2.4‰。全縣死亡人口37人,死亡率2.5‰,同比增長1.4‰。
經濟
綜述
2011年,朗縣共有續建項目5項,總投資5293.57萬元。2011年計畫完成投資2878.57萬元,上半年已完成投資1535.28萬元,完成計畫任務的53.3%。500萬元以上的項目有5項:優質水果產業帶(投資1645.28萬元)、2010年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投資710萬元)、朗縣衛生服務中心改擴建(投資1269.78萬元)、工字榮公路(投資506.51萬元)、拉貢塘公路(877萬元) 。
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3億元大關,達到33410萬元,同比增長16%;財政收入突破千萬大關,達到1005萬元,同比增長32.4%;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39億元,同比增長49%;農牧民人均純收入7571元,同比增長15%,其中現金收入5200元,同比增長23%。
2014年上半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45億元,同比下降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33萬元,同比增長7%;第二產業增加值6071萬元,同比下降39%;第三產業增加值1.43億元,同比增長15%,一、二、三產的比重為16.9:24.8:58.3;全縣累計實現財政收入579萬元,同比增長13%;農牧民人均純收入5774元/人,同比增長15%,達到林芝地區中上水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20637.42萬元,同比減少39.9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實現4069萬元,同比增長22.3%。廣播、電視覆蓋率均達到了90%以上。朗縣縣城經過三期擴建,已成為商住一體的現代化小區,個體工商戶達百餘戶。
第一產業
朗縣資源相對匱乏,森林資源較少。該縣核桃聞名,因此該縣委、縣政府把發展以核桃為主的經濟林木作為朗縣的支柱產業之一。2004年,該縣林業局引進核桃種苗3萬株,同時林芝地區林業局也把該縣作為發展經濟林木的扶持重點,無償提供核桃種苗5.1萬株。2005年,這8.1萬株核桃全部栽植完畢。
2012年,種植核桃4.9萬株,以核桃為主的經濟林木達23143畝,實現產值1182萬元;種植辣椒1920畝,產量達480萬斤,實現產值960萬元。蟲草產量2350斤,產值7050萬元。7家農牧民經濟合作組織實現利潤60萬元。
2013年以來,朗縣縣域沿江荒地房前屋後新種、補植核桃1.5萬畝,沿江地帶以核桃為主的經濟林木達到3.5萬畝。
第二產業
2013年,登木鄉第二產業收入397.7萬元,占全鄉國民經濟的9.78%;仲達鎮第二產業收入實現546.9萬元,同比增長19.41%;拉多鄉第二產業收入305.5萬元;金東鄉第二產業完成260.9萬元,同比增長21.6%;洞嘎鎮第二產業收入達到523萬元。
第三產業
朗縣的第三產業主要是旅遊業。
2011年7月3日,確定了嘎貢瀑布全長3.5公里的旅遊路線。並建設觀景台1座以及路標、路牌等。
朗縣遊客服務中心總投資1090萬元,是第六批援藏工作隊出資建設的,占地面積993.52平方米,建設規模4247.92平方米,集遊客活動中心、購物中心、遊客諮詢站為一體,另外還包括配電房、給排水、綠化、硬化等附屬設施建設。該項目2011年9月開工,完成停車場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608萬元,預計2012年9月底竣工。
2012年,完成朗敦莊園景區、列山景區等8個項目可研。完成以餐飲服務為主的旅遊技能培訓240人次。建成巴爾曲德寺、列山景區停車場。全年接待遊客人數10212人次,旅遊收入204萬元。
2014年10月15日,朗縣首批鄉村旅遊星級家庭旅館正式掛牌。洞嘎鎮卓村6戶“農家樂”家庭旅館在地區旅遊局星級評定中榮獲星級家庭旅館,其中:一星級4家、二星級1家、三星級1家。星級家庭旅館的授牌,有利於朗縣的旅遊發展。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 全縣8所中國小校,累計完成教育資金投入3000餘萬元,全縣國小入學率99.1%,鞏固率為99.8%,國中毛入學率為105.5%(含外地轉入學生),鞏固率為99.3%。
各校情況一覽表:
學校名稱 | 建校時間 | 占地面積(平米) | 建築面積(平米) | 教學樓或宿舍樓(含平房) | 圖書冊數 |
朗縣中學 | —— | 59536 | 14917.99 | 4 | —— |
朗縣中心國小 | 1975年 | —— | —— | —— | —— |
朗縣幼稚園 | 2006年 | —— | —— | 1 | —— |
洞嘎鎮中心國小 | 1983年8月 | 960 | —— | 4 | 4174 |
仲達完小 | 1983年 | 15263 | 3222 | —— | 5124 |
朗鎮國小 | 1991年 | 4951 | 1322 | 4 | —— |
拉多國小 | 1964年 | 3151 | 1793 | 4 | —— |
登木鄉國小 | —— | 4532 | 1692 | —— | —— |
金東國小 | 1981年 | 8100 | 1545 | 2 | —— |
以上數據來自朗縣政府網站
衛生事業
2010年,朗縣完成了51個行政村102名村醫選拔工作, 選送了12名村醫和16名縣、鄉衛生技術人員進行學習和培訓。
全年,全系統門診量為34270人次,其中六鄉鎮門診數為26482人次,住院量304人次。業務總收入為90.19萬元,其中六鄉鎮業務收入為4.19萬元。
基礎建設
朗縣縣城規劃合理,道路井然有序,環境整潔。2014年上半年,商業、金融、農貿市場、學校、醫院,等生活配套設施齊全,6個小集鎮建設已初具規模。
1965年,林芝至邛多江的公路於修通,初步解決了朗縣交通不便的困難。2005年,全長86.64公里的江北公路開通,該公路貫穿朗縣洞嘎、朗鎮2個鄉鎮18個行政村,公路等級為四級砂礫路面。 2014年,省道米林至朗縣段油路貫通,使朗縣至八一鎮車程縮短到3至4小時。2014年,加查至朗縣的江北油路即將開工建設,建成後將進一步拉近朗縣同山南地區和拉薩市的距離。
能源主要為水電,水電裝機總容量2166千瓦/小時,行政村通電率為95%,通訊覆蓋率達到95%。
民族風俗
“朗”,藏語意為“顯現,光明”;同樣在漢語中,“朗”也有“明亮,光線充足”的意思。朗縣平均海拔3700米,空氣稀薄,日照強,年日照時數2512小時,是林芝地區日照時數最長的縣。
傳統服飾
藏族傳統服飾最基本的特徵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長裙、長靴、編髮以及富有誇張色彩的金銀珠玉飾品等。厚重保溫、寬大暖和的肥腰以及長袖長裙,自然適應於藏民族居住地特定的環境和氣候。如藏族高原牧民的氆氌長袍胸前留有一個突出的空隙(酷似袋子),這樣外出時可存放糌粑、茶葉和飯碗等,天熱或勞作時,根據需要可袒露右臂或雙臂,將袖繫於腰間,調節體溫,需要時再穿上;夜晚睡覺,解開腰帶,脫下雙袖,鋪一半蓋一半,成了一個暖和的大睡袋,可謂一衣多用。
見面禮
藏民族非常講究禮儀,日常生活中見到長者、平輩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禮方式。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要脫帽,彎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於地面。見到平輩,頭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這時的鞠躬只表示一種禮貌。在有些地區,合掌與鞠躬同時並用。合掌要過頭,表示尊敬。這種致禮方式多用於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走進普通藏民的家,切記不可用腳踩門檻;要稱呼人名時,一般在名字後面加“啦”字,以示對對方的敬重、親切。主人如請就坐,可盤腿而坐,切勿伸直雙腿,腳底向人。此外,不能隨便用手去撫摸藏族人的頭頂。
喪葬習俗
藏族的喪葬習俗比較特別,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和水葬這五種,並且等級森嚴,界限分明。採用哪種葬儀,主要取決於喇嘛的占卜。
做客
到藏族同胞家中做客,主人必先敬客人青稞酒,客人應先用無名指蘸一點酒彈向天空,連續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而後輕呷一口,主人會及時添滿,喝三次,第四次添滿時需喝乾一杯。否則主人會不高興,認為客人不懂禮貌或瞧不起他。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會客時最主要的一種禮節。三口一杯的程式大概為這樣:客人先用右手無名指沾點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彈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寶),然後小喝一口,主人會把杯子倒滿,再喝一口,主人又會把杯子倒滿,這樣喝完三次,最後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名勝古蹟
朗縣地處西藏東環線核心點,林芝工布文化和山南雅礱文化的交融處,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和九世班禪曲吉尼瑪的出生地,形成了獨具特色旅遊資源。
扎日莎巴山
朗縣境內的扎日莎巴山為佛教聖山,又稱雜日山,是聞名全藏的聖地。傳說雜日山頂有位菩薩叫“西穹”,還有個鬼叫“碓”,每到猴年的四五月間,是轉雜日山的黃金季節,傳說轉一次該聖山就可以有第二次生命,免受輪迴之苦,來世可有幸福的生活。因此,“雜日日廊”早已是藏族重要的宗教活動之一。
拉多藏湖
拉多藏湖位於朗縣拉多鄉藏村,該湖面海拔高度3700米,藏湖一共由五個大小不一的小湖泊構成,分別是萬魚偏嘴湖、逢扎西湖、神馬湖、圓環湖、尾湖。五個小湖泊通過小溪相互連線,形態各異,分別呈月牙狀、圓盤狀,湖泊為山泉匯集而成,湖水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4米。
巴爾曲德寺
巴爾曲德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朗縣朗鎮堆巴村半山腰,占地2000多平方米,在雅魯藏布江畔,是林芝地區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公元1195年由索朗申格、索朗傑布兩位活佛修建,原屬葛舉派,後由於宗教鬥爭改屬格魯派。
列山古墓群
列山古墓群位於朗縣金東鄉林邛公路旁,距4公里多的列村東北約1.5公里的列山南坡上,海拔3200米。該建築群氣勢宏偉,構築奇特,整個墓群延綿幾公里。烈山古墓反映了1000多年前西藏的喪葬制度和墓葬水平,對於研究吐蕃王朝的興起、衰落具有重要價值。同時對研究西藏歷史與探討青藏高原千年尺度的古氣候、古環境變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00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雅魯藏布江巨柏
巨柏在雅魯藏布江兩岸呈線狀分布。 雅江巨柏形態各異,一千棵樹,一千種姿態,或彎或直,或傾或臥。關於巨柏的傳說:相傳在修建桑耶寺時,運送木材造成奴隸傷亡無數。一隻善良的烏鴉同情奴隸的不幸,就站在加查山頂說寺已經修好,不需要木材了。奴隸長鬆一口氣後將大量木材沿江丟棄。這些木材就地生根發芽並長成巨柏。
特產
酥油核桃
朗縣的酥油核桃、雞蛋核桃、亞核桃、鐵核桃等品種,都具有皮薄、果大、果仁飽滿、含油量高、品質上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鐵、鋅的特點,在區內享有極高盛譽。在2008年全國首屆核桃大會上,朗縣的“酥油核桃”一舉奪冠。
朗縣花椒
朗縣花椒氣味芳香,可以去除各種肉類的腥臊臭氣,改變口感,促進唾液分泌,有著口感好、味道鮮辣、富含維生素等特點。
朗縣藏冬桃
朗縣藏冬桃具有果肉多、色紅、味甜、口感佳、含有多種維生素、營養豐富,藏族民眾俗稱“夏精桃”。
中國縣城5
完善詞條,學習知識,也分享知識! |
西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地區 | 市轄區、縣級市、縣 |
拉薩市 | 城關區[拉薩市] | 林周縣 | 當雄縣 | 尼木縣 | 曲水縣 | 堆龍德慶縣 | 達孜縣 | 墨竹工卡縣 |
那曲地區 | 那曲縣 | 嘉黎縣 | 比如縣 | 聶榮縣 |安多縣 | 申扎縣 | 索縣 | 班戈縣 | 巴青縣 | 尼瑪縣 |
昌都地區 | 昌都縣 | 江達縣 | 貢覺縣 | 類烏齊縣 | 丁青縣 | 察雅縣 | 八宿縣 | 左貢縣 | 芒康縣 | 洛隆縣 | 邊壩縣 |
林芝地區 | 林芝縣 | 工布江達縣 | 米林縣 | 墨脫縣 | 波密縣 | 察隅縣 | 朗縣 |
山南地區 | 乃東縣 | 扎囊縣 | 貢嘎縣 |桑日縣 | 瓊結縣 | 曲松縣 | 措美縣 | 洛扎縣 | 加查縣 | 隆子縣 | 錯那縣 | 浪卡子縣 |
日喀則地區 | 日喀則市 | 南木林縣 | 江孜縣 | 定日縣 |薩迦縣 | 拉孜縣 | 昂仁縣 | 謝通門縣 |白朗縣 | 仁布縣 | 康馬縣 | 定結縣 | 仲巴縣 | 亞東縣 | 吉隆縣 | 聶拉木縣 | 薩嘎縣 | 崗巴縣 |
阿里地區 | 噶爾縣 | 普蘭縣 | 札達縣 | 日土縣 | 革吉縣 | 改則縣 | 措勤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