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形演變
戈字骨刻文演變: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筆順編碼
五筆86:AGNT
五筆98:AGNY
倉頡:I
筆順編號:1534
筆順讀寫:橫斜鉤撇點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208
最長的戈62厘米長,珍品文物
字形結構
部外筆畫:0;總筆畫:4
異體字:隿
漢字首尾分解:弋、丿 漢字部件分解:弋、丿
英文翻譯
以下結果由譯典通提供詞典解釋
1.a dagger-axe2.a halberd
漢字演變
詳細字義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種長柄勾刃兵器之形。隸定字形從弋,從丿,會意。“弋”指“巡邏中的戈”,即“游戈”。“丿”是具有否定含義的特殊符號,意思相當於“不”。“弋”與“丿”聯合起來表示“不在巡邏狀態的戈”,即指“靜止狀態的戈”、“豎立狀態的戈”。 本義:作為主戰裝備和進攻性武器的勾兵,一種曲頭兵器。 說明:中國古代商朝至戰國時期的典型進攻性兵器是曲頭的“戈”,從秦代開始戈逐漸被戟和矛所取代,西方古代的典型進攻性兵器是直頭的“矛”。這種主戰兵器的差別是由軍陣作戰方式決定的。在方陣進攻時,戰車部隊正面出擊,高速闖入敵陣,站在車上的戈兵藉助車勢用戈頭“收割”車邊敵人的頭顱,就像鐮刀一樣。
2. 中國古代的主要兵器 [dagger-axe(an ancient weapon)]
戈,平頭戟也。從弋、一,橫之象形。——《說文》。按,戈者,柲也,長六尺六寸,其刃橫出,可勾可擊,與矛專刺、殳專擊者不同,亦與戟之兼刺與勾者異。
執戈上刃。——《書·顧命》
稱爾戈。——《書·牧誓》戈廣二寸。——《考工記·冶氏》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楚辭·屈原·國殤》
3. 青銅製,盛行於商至戰國時期,秦以後逐漸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橫擊和鉤殺,勾割或啄刺敵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稱啄兵。又如:戈殳(戈和殳。泛指兵器);戈甲(戈和鎧甲。借指戰爭。又為兵器的統稱);戈矢(戈和箭);戈矛(戈和矛)
4. 泛指兵器 [weapons]
左右軍士,皆全裝貫帶,持戈執戟而立。——《三國演義》
能執干戈以衛社稷。——《禮·檀弓下》
(袁可立)笥經文起胸庫,武戈止手,探驪不怵。——明 倪元璐《袁節寰大司馬像贊》
5. 又如:戈兵(兵器。也指戰爭);干戈(泛指武器;喻指戰爭)
6. 戰爭;戰亂 [war]
7.戈其實是骨武器鹿下頜骨的仿生品,鹿下頜骨去掉門齒部分,可以得到兩件骨武器,戈酷似完整的帶升支部的半邊鹿下頜骨。在前青銅時期,這種半邊鹿下頜骨就是人們普遍使用的骨武器,在山頂洞人的山洞中即有發現,用途為狩獵。人類戰爭開始後,即用於戰爭,直到後來被青銅武器代替。
戈的書法
戈的書法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鍋。《說文》平頭戟也。《徐鍇曰》戟小支上向則為戟,平之則為戈。一曰戟偏距為戈。《禮·曲禮》進戈者前其,後其刃。《正義曰》戈,鉤孑戟也。如戟而橫安刃,但頭不向上,為鉤也。直刃長八寸,橫刃長六寸,刃下接柄處長四寸,廣二寸,用以鉤害人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戈柲六尺有六寸。《又》戈廣二寸,內倍之,胡三之,援四之。《注》內謂胡以內接柲者也,胡,其孑也,援,直刃也。《釋名》戈,過也。所刺擣則決,所鉤引則制之,弗得過也。《書·牧誓》稱爾戈。《注》戈,短兵也。人執以舉之,故言稱也。
又《典略》周有孤父之戈。
又國名。在宋鄭之閒,寒浞子豷封於戈,少康滅之。
又姓。《史記》夏後有戈氏,宋戈彥,明戈鎬。
又司戈,武職,從八品,唐天授年閒置。 從弋,一橫之。象形。
方言集匯
◎ 粵語:gwo1◎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彙] go1 [東莞腔] go1 [梅州腔] ko1 [寶安腔] ko1 [客英字典] ko1 [陸豐腔] ko1 [海陸豐腔] ko1 [台灣四縣腔] ko1
神秘的格鬥世界
在這個火器所統治的世界,為什麼卻有成千上萬的格鬥運動愛好者樂此不疲、世代相傳?到底是“四兩撥千斤”還是“一力降十會”?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秘的格鬥世界,一覽那些古老或年輕的各種格鬥技法、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