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國元朝和明朝前期對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的通稱。有時又稱“火筒”。火銃以火藥發射石彈、鉛彈和鐵彈,是在南宋長期使用的各種火槍的基礎上,隨著火藥性能的提高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是元明時期軍隊的重要裝備。
元朝時,管形火器得到發展。火槍,火炮的竹管改用金屬製作,起初是用銅鑄造,叫做"銅火銃",後來又改用生鐵鑄造,稱為"鐵火銃"。這時金屬管形火器不僅裝填火藥,而且還裝有球形鐵彈丸或石球,從而開創了在金屬管形火器中裝填彈丸的先例。是中國勞動人民對兵器發展的重要貢獻。這一時期火銃的發展,大量生產和裝備軍隊,特別是專用火器軍隊的組建,使交戰雙方開始發生了變化。火器的巨大作用,已便它成為戰場上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元朝製造的火銃最早始於何年,目前尚缺乏文獻記載。現存最早的有銘文的元代火銃。是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至順三年(1332年)的製品。火銃採用青銅器鑄管,能耐較大膛壓,可以填較多的火藥和較重的彈丸,因而大大提高了火器的威力。火銃使用壽命長,能反覆裝填發射。因此,在發明以後不久就成為軍隊的重要裝備。
火銃是中國古代第一代金屬管形射擊火器,它的出現,使火器的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元朝火銃問世後,發展很快,在元末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明朝建立後,大量製造火銃,加強了邊防、海防和城防設施,並於永樂年間組建了專用火器的神機營,促進了明軍訓練和作戰方式的改變,創造和發展了火銃同冷兵器相結合的戰術。嘉靖以後,明軍裝備的輕型手銃和重型火銃,逐漸被鳥銃和火炮所取代。
發明
概觀
火銃初創於中國元代,它是依據南宋火槍尤其是突火槍的發射原理製成的。雖然長期以來對火銃創製的年代無據可依,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蒐集到的出土和傳世的元代火銃日漸增多,從而為分析其創製的時期和有關問題,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資料分析表明,火銃應是中國最早的金屬管形射擊火器。元代創製和使用的火銃,使中國管形射擊火器出現了由竹火槍向金屬火槍的一次飛躍性過渡,同南宋創製的突火槍相比較,它們在構造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反映了火銃對突火槍的繼承性,也可以認為元火銃是突火槍發展的產物。突火槍是最早自發運用發射原理的管形射擊火器,元火銃也是自發運用發射原理的較為先進的管形射擊火器。
發明點
元火銃與突火槍相比,有許多改進之處。首先,元火銃的使用壽命較長。金屬制元火銃銃壁的熔點高,耐燒蝕性好,抗壓力強,不易炸裂,能夠適應因火藥性能的改良和裝藥量的增多而增加的膛壓,所以一支元火銃能夠使用多次而無須更換,使用壽命大為延長。其次,元火銃的製造規格易於統一。元火銃是按一定規格進行成批鑄造的,同一批火銃的各部尺寸事先都有設計,除了因製造工藝不平的限制所產生的誤差外,其他誤差甚小,這樣便可嚴格控制火銃藥室的尺寸,保證裝藥量達到標準,既能保證發射威力,又可提高發射時的安全性能。再次,元火銃的構造比較合理。在外形上已能明顯區分出銃膛、藥室和尾銎三個部分,各部分的橫截面都呈圓環形,口徑、銃長、銃膛長、藥室長之間,雖無準確的數量比值,但其外形結構已反映出適合發射需要的粗略的數量關係。如藥室部呈燈籠罩式隆起,內外徑大於銃膛的內外徑,因而使藥室具有較大的容積和橫截面,這種構造的特點,能使火藥在較大橫截面的藥室內迅速燃燒,增大了橫向燃燒面,提高了燃燒的瞬時性,瞬間生成具有較大壓強的大量高溫氣體,並被擠壓(壓縮)入截面較小的銃膛中,使壓強再次增大,從而提高了發射力和彈丸飛行速度及殺傷力,最後一點,元火銃的射速較快。元火銃的內壁較光滑,發射後殘存於銃膛內的藥渣清除較易,費時較少,因而提高射速。由於火銃的優越性,所以在創製成功後,便裝備軍隊,用於作戰,不但元軍使用,而且元末農民起義軍也多有採用,尤其是朱元璋率領的起義軍使用最多,為其奪取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火銃在元代創製以後即被用於作戰,到元末時期使用逐漸頻繁。
發展
由於火銃在元末戰爭中顯示了較大的優越性,所以在明代前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其間又可分為兩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以朱元璋建立明王朝為開端,以建文帝失位而結束。建明之初,朱元璋不斷採取各種有效的措施,發展兵器製造,把元代創製的初級火銃,加以規範統一,根據實戰的需要,發展成包括大中小三種類型在內的洪武系列火銃。洪武系列火銃按形體大小、構造特點和作戰用途可分為三類:其一是裝備單兵使用的手銃,其二是裝備於戰船和關隘守備用的中型碗口銃,其三是專用於城防要塞的大型銃炮。
第二個階段自朱棣稱帝至正德末年佛郎機傳入前為止。朱棣稱帝後,對火銃的發展尤為重視。他利用發達的手工業、礦冶業所提供的技術和原材料等有利條件,大力推動火銃製造業的發展。火器研製者也根據當時的需要和可能,把研究的重點放在火銃結構的改進、質量的提高、品種的增加、性能的改良、威力的增強等方面,從而使火銃得到長足的發展,成為明軍的制式裝備。朱棣以後的各代繼承者,也都利用其成果,不斷加以發展,直到製成重達千斤的大型銃炮,從而形成大中小相結合的永樂系列制式火銃,把洪武時期的火銃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其改進之處有:外形的改進,前膛由直筒改為由筒口到藥室逐漸增大的形狀,即藥室壁加厚,使設計更加合理,也更加科學,反映了當時的科技水平。其二是增加了火門蓋,使其更加安全、可靠,利於作戰。其三是增配了裝藥匙,使藥量有了一個統一的標準,避免了藥多或少帶來的危險。四是增加了“木馬子”,用以壓實火藥,增加爆發力,增大射程。總之,在火銃的製造和使用上,更加規範、合理和科學。自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佛郎機炮與火繩槍傳入後,興盛兩百餘年的中國火銃才在明軍中退居次要地位。
構造和分類
火銃用銅或鐵鑄成,銅鑄較多。由前膛、藥室和尾銎構成。通常分為:單兵用的手銃,城防和水戰用的大碗口銃、盞口銃和多管銃等。手銃輕巧靈便,銃身細長,前膛呈圓筒形,內放彈丸。藥室呈球形隆起,室壁有火門,供安放引線點火用。尾銎中空,可安木柄,便於發射者操持。有的手銃從銃口至銃尾有幾道加強箍(見圖)。大碗口銃和盞口銃都因銃口的形狀而得名,基本構造與手銃類似,只是形體短粗,銃口呈碗(盞)形,可容較多的彈丸。有的碗(盞)口銃尾銎較寬大,銎壁兩側有孔,可橫穿木棍,將銃身置於木架上。發射時,可在銃身下墊木塊調整俯仰角。用於水戰的碗口銃,多安於戰船的固定木架上,從舷側射擊敵船。
三眼銃是一種常見的多管銃,銃身由3個銃管平行鑄合成“品”字形,大多有加強箍,尾部為一尾銎,安裝木柄。每個銃管各有1個藥室和火門,點火後可連射或齊射,常用於騎兵,射畢後可以銃頭作錘擊敵。
簡史
在有關元朝的文獻中,火銃之名最早見於《元史·達禮麻識理傳》。達禮麻識理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已經指揮“火銃什伍相聯”的部隊,說明火銃在此以前就已創製成功。 近年來,在黑龍江省阿城縣、北京市通縣、陝西省西安市各出土一件銅手銃,口徑分別為26、26、23毫米,全長分別為34、36.7、26.5厘米,製造工藝較粗糙,銃壁厚薄不均,表面不平整,無銘文,一般認為是元朝製品。除手銃外,中國歷史博物館還展出一件銅鑄盞口銃,盞口口徑105毫米,身管直徑75毫長,全長35.3厘米,重6.94公斤,銃身刻有元“至順三年”(1332)等字樣(見彩圖) 。 元末時,農民起義軍也大量使用火銃作戰。《明史紀事本末·太祖平吳》中,有朱元璋部將胡德濟、謝再興在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用火銃守諸全(今浙江諸暨)的記載。明朝建立後,火銃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洪武年間製造的手銃,同元朝手銃相比,口徑減小,身管加長,工藝較精細,銃身多刻有製造地、製造部門、工匠姓名、監造官職、重量和製造年月。如河北省赤城縣出土的洪武五年(1372)手銃,口徑22毫米,全長44.2厘米,銘文“驍騎右衛勝字肆佰壹號,長銃筒重弍斤拾弍兩,洪武五年八月吉日寶源局造”。洪武年間還製造了較多的大碗口銃。現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一件洪武五年銃,銃身刻有“水軍左衛”、“大碗口筒”等字樣,碗口口徑110毫米,身管直徑58毫米,全長36.5厘米,重15.75公斤。 近年來在河北省的長城附近也多有實物出土,說明碗口銃在當時的守城和水戰中,已廣泛使用。永樂年間製造的手銃,工藝精細,形制統一。如“天字”手銃,口徑為15毫米左右,全長為36厘米左右,銃身刻有以“天”為字頭的統一編號和製造年月。銃身構造也有所改進,自藥室至銃口,壁厚逐漸遞減,使外形成為有一定錐度的圓筒,說明當時對膛內壓力從藥室至銃口遞減分布的狀況已有一定認識。火門鑄有一個長方形槽,便於裝填引火藥,上面裝有一個活動蓋,以保持槽內的引火藥乾燥潔淨。手銃還配有裝藥匙,使每發裝藥量相等。迄今出土的“天字”號手銃,最小序號為“天字九十五號”,制於建文二年(1400),最大序號為“天字九萬八千六百十二號”,制於正統元年(1436)。此外還有“英字”、“勝字”號等手銃,形制與“天字”手銃相仿,這些手銃一直使用到明朝中葉。嘉靖年間製造的三眼銃,口徑多在13~15毫米之間,銃身長短不一,一般為40厘米左右。
套用戰例鄱陽湖決戰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朱元璋率舟師20萬至鄱陽湖,同陳友諒號稱60萬的主力進行決戰。戰前,朱元璋察看了陳友諒以巨舟相連的水陣,認為其不利進退,遂將本部水軍戰船分成20隊,把船上裝備的“火器弓弩,以次鱗列”,並授將士攻敵之術:“近寇舟,先發火器,次弓駑,近其舟則短兵擊之。”作戰開始後,朱軍即按部署攻擊陳軍水陣,將艦船上裝備的“火炮、火銃、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槍、大小將軍炮”等火器,一起發射、拋擲至陳軍戰船上,將其焚毀20餘艘,陳軍死傷無數。之後,雙方又經過多次激戰,陳友諒所部潰敗,本人也於八月初九日在九江口中箭身死。朱陳雙方在鄱陽湖的決戰,是中國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火銃(即最早的艦炮)進行的水戰,此戰兼三種方式:先在遠距離炮擊,以摧毀和焚燒敵船,減殺其戰鬥力和機動力;其次以弓弩射殺敵軍,再次減殺敵船戰鬥力;最後是接舷跳幫,短兵相博,殲滅敵軍,結束戰鬥。其所用火器已從燃燒敵船躍變為用火銃擊殺敵船將士,摧毀和焚燒敵船船具的階段,創造了火銃同冷兵器相結合的水戰戰術,朱元璋是首先指導部隊採用這種戰術的統帥。元末火銃在攻守城戰和水戰中初步使用,已顯示其特有的優越性,成為在這些樣式作戰中火銃與冷兵器相結合戰術的基礎,並為明初火銃的擴大製造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經驗。
結構性能
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火銃是中國“元大德二年”的火銃。現存於內蒙古蒙元文化博物館。這個銃為銅質,鑄造而成,銅色紫,表面略有綠銹。銃體堅固,重6210克,全長34.7厘米,保存完好。銃身豎刻有兩行八思巴字銘文,這一文字為元代官方文字。經專家初步認定,這件銃製造時間為“元大德二年”(1298年)。由編號“數整八十”可知當時火銃的製造和使用都有了一定規模。
火銃的發現者、內蒙古蒙元文化博物館副館長李春校。此件火銃是1987年7月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達特淖日地區的一牧民院落內羊圈邊偶然發現的。1998年10月,這件火銃入藏蒙元文化博物館,並於2004年經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略部歷代戰爭和戰略研究室、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的有關學者共同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8
發明發展
這一階段從元朝到明朝前期,經歷了約2個世紀。元朝發明的火銃,是中國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的第一代,這火銃
已經是用火藥發射石彈或鉛彈、鐵彈,在較遠距離殺傷敵人的武器。火銃的發明,開始了火器發展的一個嶄新的階段。到明初,火銃除了已形成可以看作是槍、炮雛形的手持銃和大碗口銃兩大類以外,還開始發展了大口徑的銅炮、鐵炮,把火炮製造技術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這一時期火銃的大量生產和裝備軍隊,特別是專用火器部隊的組建,使作戰方式開始發生變化。冷兵器雖然在軍隊裝備的武器中仍占大多數,但火器的巨大作用,已使它成為戰場上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
元朝製造的火銃最早開始於何年,目前尚缺乏文獻記載。但在南宋後期,由於火藥性能已有很大提高,已能以火藥為能源用大竹筒發射彈丸,並掌握了銅鐵管鑄造技術,使元朝具備製造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的技術基礎。元朝於至元十六年(1279)集中各地工匠於大都(今北京),利用南宋原有的冶金、火藥和兵器製造業的基礎,研製新兵器。二十年,又將軍器監改為武備監,統一掌管兵器製造。中國現存最早的有銘文的元代火銃,是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至順三年(1332)的製品。火銃採用青銅鑄管,能耐較大膛壓,可以裝填較多的火藥和較重的彈丸,因而大大提高了火器的威力。火銃使用壽命長,能反覆裝填發射,因此發明不久就成為軍隊的重要裝備。據文獻記載,到元末,火銃已被元軍和農民起義軍廣泛使用。《元史?達禮麻識理傳》就有至正二十四年(1364)元軍使用成批火銃作戰的記載。
明朝建立(1368)後,除大量生產銅火銃外,還開始鑄造鐵炮。現藏於山西省博物館的明洪武十年(1377)造的3門大鐵炮(明初時較大型的銃已開始被稱為炮),其口徑、身長和重量都大大超過元代的火銃,身管也成直筒形,代表了明初火炮製造的較高水平。明成祖朱棣取得政權後,進一步增加了造銃的數量和品種,並提高了質量,改進了結構,使之更利於實戰。據史書記載,明軍已大量裝備火銃。洪武十三年(1380)規定,在各地的衛所駐軍中,按編制總數的10%裝備火銃。二十六年,規定水軍每艘海運船裝備碗口銃4門,火槍20支,火攻箭和神機箭各20支。永樂年間,創建專習槍炮的神機營,成為中國最早專用火器的新兵種。明代的城關和要隘,也逐步配備了火銃。洪武二十年(1387)在雲南的金齒、楚雄、品甸和瀾滄江中道,安置火銃加強守備。永樂十年(1412)和二十年,明成祖下令在北京北部的開平、宣府、大同等處隘口,安裝炮架,加設火銃。嘉靖年間,長城沿邊要地,幾乎都構築了安置盞口銃和碗口銃的防禦設施。火銃的大量使用,標誌著火器的威力已發展到一個較高的水平。但它還存在著裝填費時,發射速度慢,射擊不準確等明顯的缺陷,因此只能部分取代冷兵器。在整個軍隊的裝備中,冷兵器還占主要地位。
火藥瓮
昔日槍枝稱為“火銃”。使用時,必須先將火藥倒入銃管內夯緊,然後裝填子彈,之後扣扳機點燃火線引爆火藥而射出子彈。而火藥瓮即是存放火藥的容器,為避免受潮,一般都用陶瓮,而且瓮底做弧形凸起。至於隨身攜帶的火藥,則另有牛角制的火藥罐,方便背掛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