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規格] 寬2寸,內長7寸,胡長6寸,援長8寸,重1斤14兩。柄長6尺6寸。但實際上戈的尺寸並不一律。標準的戈,由戈頭、柄、銅尊三部分組成。
戈頭:分為援、內、胡三部分。
1. 援:就是平出的刃,用來勾啄敵人,是戈的主要殺傷部。長約8寸,寬2寸,體狹長,多數體中有脊棱,剖面成扇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銳利的前鋒。
2. 內:位於援的後尾,呈棒狀,用來安裝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彎曲的。內上面有穿繩縛柄的孔,稱為“穿”。為了避免在揮殺時向後脫,有的在援和內之闊設有突起的“闌”。
3. 胡:戈援下刃接近闌的弧曲下延,並沿闌側增升縛繩的穿孔,這部分稱為“胡”。開始時,胡只是為了增加穿孔而設,胡越長穿孔越多,柄和戈頭縛綁得更牢固,所以胡部就越來越長。兩周時期將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胡的長度一般為戈刃的三倍,即6寸,到了戰國時期,胡的長度又有所增加,成為長鬍多穿式戈。
柲:即木柄。為了便於前砍後勾,多用扁圓形柄,以利於把持。戈柄 的長度不一樣,根據實戰需要,步戰用的柲短,車戰用的柲長。
鐏:早期的鐏只是為了便於使戈在不用時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個銅製鐏,並不能殺傷敵人。不過,近年來,發現有的商代戈鐏帶有尖刺或鋒刃,也可能用於刺擊。
戈盛行於中國商朝至戰國時期,具有擊刺、勾·啄等多種功能。它的缺點是易掉頭,轉頭。使用不夠靈活。隨著兵器和戰術的發展,戈被逐漸淘汰,後一度成為儀仗兵器。
二里頭遺址銅戈
中國迄今為止出土最早的青銅戈。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據考古學家測定,其年代距今約3500年左右。
曲內戈
中國商周時期的一種戈。其援和內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沒有闌, 裝上柄以後,容易脫落,商以後被淘汰。
直內戈
中國商周時期的一種戈。它開始在援和內之間沒有明顯界限。商以後,為了防止脫落,增添了闌,後來又增設了胡,不容易掉頭。商以後。直內式的戈很流行。在殷墟西區出土的2!件直內銅戈中,11件有胡。
商勾兵
中圈商代青銅戈。解放蔚傳說保定出土。也有說出於易縣或平幽縣的,也稱易州三勾兵。三戈都是直援,內端飾樊紋。援上鑄銘文,分別列祖輩、父輩、兄輩的名字,順讀時戈刃向上。從銘文內容和讀法看,這種鑄銘的戈應是商代儀仗,不是實用兵器。
青銅戈真偽辨
戈是古代中國特有的一種木柄曲頭兵器,可用於勾、啄、割等。它有橫刃前鋒,垂直裝柄,其內刃用於勾割,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鋒用來啄擊對方。在古代,戈和乾合稱“干戈”,是各種兵器的統稱。
戈由“援”和“內”兩部分組成。“援”上下兩刃,前有尖鋒,“內” 上有用以穿繩的孔用來裝柄。為了防止勾啄時勾和柄脫落,又常在援內之間設“闌”,援下近闌處下延成“胡”,胡上亦有“穿”。
該戈胡為三穿長鬍,內上一穿,援之上下皆有鋒刃,前部尖若劍。內末斜刃成刀狀,亦鋒利。戈身有隆脊,向兩側作斜坡狀延伸。
該戈造型挺秀,是戰國中晚期青銅戈的典型款式。細審該戈呈銅黃色,堅硬鋒利,戈身表皮鏽蝕不多,少許斑駁綠銹,亦浮於表面,余則是銅黃色和灰黑色,此乃銅錫含量較高的緣故,應是當時銅戈的精品。
仿品體形厚而短,其銅質是用黃雜銅製成,色黃中略帶紅。扣之聲音清越,手感較重。其造型臃腫,線條雖清晰,但缺乏挺秀感。銹斑呈統一的綠色,且浮於戈身表皮,也就是說銹不是由內向外生出,而是由外向內做成。
因此,銹色無變化,更沒有層次。戈之“內”下部鐫有一個“公”字,字形結體及鑄口生硬、笨拙,不似戰國時期的風格。
兵器文化
戈
戈是先秦時代主要兵器之一,對後來兵器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
影響甚至超越兵器本身,滲透到古代文化中。“干戈”是古代兵器的總稱,甲骨文已有了乾和戈字,“執干戈以衛社稷”是《禮記?檀弓下》對干戈職能的總評述。乾是分杈的樹枝,用來抵禦野獸與敵人的進犯,是原始社會時人類的防禦武器;戈則是在木桿上縛上刃狀物,或收穫,或狩獵,後來發展成兵器,是一種典型的“勾兵”。干戈,一種用於防禦,一種用於進攻,後來演變成盾、戟等兵器。古代學者將乾、戈分別作為防禦與進攻兩大類兵器的代表。相關的詞語有:大動干戈、反戈一擊、金戈鐵馬、化干戈為玉帛、枕戈待旦等等辭彙,它們已融入民族文化之中。
細節
戈最適於勾、掃和劈擊。是商周至秦漢最常見的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青銅兵器。曾被列為車戰中的五大兵器之首,故常作為兵器的統稱。
戈的形狀最初大體呈扁平的曲尺形,後來發展成略近似“丁”字形,春秋戰國時期又作“丫”字造型。戈變化最大的部分是“胡”的出現和不斷延長。“內”也逐漸從單一的固定、配重、裝飾作用,發展成為明確的作戰部位。
戈的柄稱“柲”,頂端銅帽稱“柲冒”,金屬柄的又寫作“鉍”。根據考古資料記載,戈在商中期尚屬於短兵器,“柲”的長度多在一米左右。商周之際才逐漸發展成長兵器,還出現了“柲”上同裝三戈頭的情況。考古發現,戈作為鉤殺的兵器,為了準確地掌握援的鉤喙方向,戈柲的橫截面通常是扁圓的。而經典的戈,是戰國後期秦國軍隊大批使用的“呂不韋戈”。漢代仍用戈作為長兵器。漢代的一種銅戈,形體較大,援與內均向上揚起,而且援、內胡上均帶刺,是戰國晚期的延續和發展,這種戈的造型像雄鳴昂首的翹尾、引頸長鳴狀,通稱雞鳴戟或雄戟。
初期其戈文在援和內之間也沒有明顯的界限,但為了防止戈頭掉落,在商以後加添了闌和胡。所以在商後,直內戈很普遍。
在古代是一種主要的進攻性兵器,是用兩面刃的勾兵進行鉤殺。它盛行於商至戰國,秦以後漸漸消失。其間形制雖有變化,但幾個基本部位仍大致相同,分為戈頭、木必、木必冒和木必末的木必。商代及西周木必冒大多為木質,青銅鑄造的極少,尊的裝置是東周時才發展起來的。考古發掘中發現的戈絕大部分只剩青銅鑄的戈頭(通稱的“戈”即指戈頭)。戈一般分為三種形式:直內戈、曲內戈和銎內戈。
現今出土在殷墟西區出土的二十一件直內銅戈中十一件有胡,從短胡一穿到長鬍四穿都有。濟南市博物館收藏有一件銎內式有銘錯金目紋銅戈,於廢品倉庫揀選而得,屬商代晚期遺物。通長25厘米、寬9.02厘米,重593克。戈體寬厚,援部呈舌條狀,基本對稱,戈體呈等腰三角形,中間起脊,無胡無穿。銎部橢圓形瓦紋,內尾部等寬平齊,平齊處正反兩面,各有一銘文和花紋。在戈的援末與銎內相接處,正反兩面各有兩個錯金環形目狀紋飾,燦爛奪目。
原收藏者為此器配一長方形布面盒,盒面左上角豎排書寫“商句兵”3個字,右下一行中間的字跡已模糊,似是:爵齋所藏精品。這件銅戈彌足珍貴,紋飾華美,器物本身及形制、銘文都很有特點。原器物表面有很多劃痕,但銅質非常好,距今雖已3000多年,器體鏽蝕斑駁,刃一側也有殘缺,但錯金處仍金光閃閃,熠熠生輝。
早在先秦時代,貴族們便用金銀來鑲嵌青銅器物,此種裝飾工藝通稱為“金銀錯”,又稱“錯金銀”。“錯”即 用厝石加以磨錯使之光平,其工藝可謂精密細緻。其製作工藝是,先在青銅器表面預鑄出淺凹凸的紋飾或字形,再用硬度較大的工具鏨刻淺槽,然後在淺槽內嵌入細薄的金銀絲、片
,用厝(錯)石磨錯,使嵌入的金銀絲、片與銅器表面相平滑。最後在器表用木炭加清水進一步打磨,使器表更加光艷。被“錯金銀”工藝裝飾過的器物的表面,金銀與青銅的不同光澤相映相托,將其圖案與銘文襯透得格外華美典雅。這種精細的錯金銀工藝,學術界一般認為始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戰國中晚期至西漢。這件商代晚期錯金目紋銅戈,就所知,全國僅存一件,它將錯金工藝出現的年代提前了600多年,實為罕見。由此,單從藝術欣賞角度來說,青銅時代神秘浪漫的藝術風格和創作靈性,在兵器製作工藝方面與其他青銅器一樣,具有奪人魂魄的震撼力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錯紅銅的直內戈為商代遺物。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的晉欒書缶,全素麵,蓋上環紐飾有錯金的斜角雲紋,器腹外表並有錯金銘文40字。作器者欒書卒於公元前573年,所作缶為春秋中期偏晚的器物,那么晉國使用金銀錯工藝的時間就不會晚於春秋中期;濟南長清崗辛戰國墓出土4件銅豆,其幾何連雲紋是由黃銅絲和綠松石鑲嵌而成。這些被鑲嵌金銀的青銅器物,秀麗壯觀,是不可多得的古代青銅工藝品。
這件商代錯金銅戈銎內式,使用時安木必比較方便,直接將上端穿入銎中即可,此種安木必法可以避免戈頭的鬆動與戈援後陷,但戈在鉤殺時,戈頭易從木必上脫出。所以這種形制的戈雖在西周早期仍存在,但已較少,爾後更是零星散見。在殷代晚期與西周早期均有配以短胡一穿的有銎戈,這是用穿縛繩以輔助銎來安木必,但亦只存在一時。
銅戈的發現數量很大,形制在不同時期和地區不盡相同。它是銅兵中用途最廣的勾兵,是步騎佐戰用於鉤殺、啄殺戰馬和敵兵首級的致命武器,其造型曾讓人產生無盡遐想,極具吞噬之力。我們所見到的這件商晚錯金目紋銅戈,雖已銹跡斑斑,但當時完全有可能曾在兩軍對壘中一展風采。
構成
寬2寸,內長七寸,胡長6寸,援長8寸,重1斤14兩。柄長6尺6寸。但實際上戈 的尺寸並不一律。標準的戈,由
戈頭、柄、銅尊三部分組成。
戈頭,分為援、內、翻三部分。援:就是平出的刃,用來勾啄敵人,是戈的主要殺傷部。長約8寸,寬2寸,體狹長,多數體中有脊棱,剖面成扇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銳利的前鋒。內:位於援的後尾,呈棒狀,用來安裝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彎曲的。內上面有穿繩縛柄的孔,稱為“穿”。為了邀兔在揮殺時向後脫,有的在援和內之闊設有突起的“闌”。朗:戈援下刃接近闌的弧曲下延,並沿闌側增升縛繩的穿孔,這部分稱為胡。開始時,胡只是為了增加穿孔而設,齲越長穿孔越多,柄和戈頭縛綁得更緊密,所以胡部就越來越長。兩周時期將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瑚的長度一般為戈刃的三倍,即6寸,到了戰圃時期,胡的長度又有所增加,成為長鬍多穿式戈。
柄:即木柄。為了便於前砍後勾,多用扁圓形柄,以利於把持。戈柄的長度不一樣,根據實戰需要,步戰用的柄短,車戰用的柄長。早期的柄只是為了便於使戈在不用時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個銅製樽,並不能殺傷敵人。也可能用於刺擊。戈盛行於中國商朝至戰國時期,具有擊刺、勾啄等多種功能。它的缺點是易掉頭,轉頭。使用不夠靈活。隨著兵器和戰術的發展,戈被逐漸淘汰,後一度成為儀仗兵器。
演化過程
三種不同裝柲方式的戈頭
一般認為是由鐮刀類工具演化而來。新石器時代的石戈頭,只有援和內,僅在福建、廣東的一些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過。到了青銅時代,戈成為軍中必備的主要兵器。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青銅鑄的戈頭,出土於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遺址,至少是距今3500年以前的製品。在商朝,青銅戈的使用已極普遍。為了使戈頭和柲結合得更牢固,克服在戰鬥中易於脫落的缺點,出現了三種不同裝柲方式的戈頭,即銎內、曲內和直內的戈頭。由於直內的戈頭,援和內之間有闌,並增加了胡,與柲結合得最牢固,因此得到發展;而另兩種不如直內戈頭牢靠,商朝以後被淘汰。西周時期的青銅戈頭,基本上沿襲商朝傳統,但都是直內式樣的。為加強其勾擊效能,戈頭與柲由垂直相交,逐漸加大角度,改成大於90°的鈍角。從西周末到春秋時期,還流行一種尖鋒呈等邊三角形的帶胡青銅戈頭。以後由於青銅戟的使用日漸普遍,戈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主要格鬥兵器之一。例如《荀子·議 兵》中講,魏國步兵的標準裝備是戈、弩、劍、盾。河北省易縣燕下都出土的大量鑄有燕王名的銅戈,可以視為這一時期銅戈的代表。戈柲有長有短,依據不同戰術要求而定。一般說來,車戰用的戈柲很長,步戰用的戈柲較短。在湖南省長沙市瀏城橋出土的春秋晚期銅戈中,長柲的戈全長達314厘米,短柲的戈全長僅140厘米。
此外,在商周時期也還有玉石製造的戈,其中有些是可供實戰使用,但大多數是儀仗用具。例如河南省安陽市婦好墓中出土玉戈39件,制工精巧,都是儀仗用具。
戰國晚期,鐵兵器的使用漸多,鐵戟逐漸取代了青銅戟,同時也逐漸淘汰了青銅戈。因此戈這種盛行於青銅時代的兵器,到西漢以後已絕跡。淘汰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戈頭易脫落。之後戈和戟成為儀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