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蒺藜骨朵

鐵蒺藜骨朵

鐵蒺藜骨朵,古代兵器,用鐵或硬木製成。一頭裝柄﹐一頭長圓形﹐上面裝有鐵刺。鐵蒺藜骨朵是錘的改良型,也就是在錘頭上加上很多銳利尖刺,就變成蒺藜骨朵。也就是俗稱狼牙棒的長柄版。

基本信息

簡介

骨朵,本名胍肫,訛為骨朵,現代人猶稱花蕾為花骨朵。這種兵器類似長柄錘,木柄上安裝一個蒜頭或蒺黎形的重鐵器,憑藉重力錘擊敵人。習者需要有較大的力量,因錘法能硬砸,硬架,故有「錘,棍將不可力敵」之說,主要技法有涮、曳、掛、砸、蓋、擂、雲、沖等。

人物簡介

鐵蒺藜骨朵鐵蒺藜骨朵

沙摩柯,三國時期武陵郡的少數民族首領。曾於夷陵之戰期間相助蜀軍,後兵敗被殺。 事見《三國志·吳書·陸遜傳》。黎東方《細說三國》中說,沙摩柯原名摩沙柯,來自越嶲郡的“胡王”,《三國志·吳書·陸遜傳》之中誤作“沙摩柯”。所據未詳。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沙摩柯以五溪番王的身份登場,為劉備伐吳的援軍。

小說中對沙摩柯的外貌進行了這樣的描寫:“為首乃是番王沙摩柯,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個鐵蒺藜骨朵,腰帶兩張弓,威風抖擻。”(第八十三回)

沙摩柯在夷陵之戰期間曾一箭射殺東吳猛將甘寧。後劉備兵敗,沙摩柯被東吳大將周泰殺死。

在《三國演義》中鐵蒺藜骨朵為五溪番王沙摩柯的兵器,原文為:“為首乃是番王沙摩柯,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個鐵蒺藜骨朵,腰帶兩張弓,威風抖擻。”(第八十三回)

《三國演義》的蠻王沙摩柯,《水滸傳》方臘手下大將龐萬春的副將雷炯、計稷,都是用蒺藜骨朵這種兵器。《晉書.五行志》:「蒺藜有刺,不可踐而行」,人工用鐵製造的就是鐵蒺藜;骨朵,則指長柄的錘。將骨朵的錘頭作成有刺的蒺藜狀,就是鐵蒺藜骨朵。骨朵是在宋代開始從史書中出現,見於《宋史·禮志》、《金史·儀志》注、《清史稿·輿服志》注,骨朵幾乎與以前的鉞一樣,清一色是儀仗用的兵器。

比起蒺藜骨朵,蒺藜比較常見,灑在路上扎人、馬的腳,以阻擋敵軍。蒺藜的套用方式很多,南宋抗金的扈再興,夜間布下鐵蒺藜,清晨假裝撤退,殺傷七八成的追擊金兵。西夏進攻北宋大順城,守將蔡挺先在城邊河水中布下鐵蒺藜,夏人馬匹渡水紛紛跌傷,以為若有神助。也有反效果的例子,後周世宗柴榮親征南唐,南唐守將劉彥貞將拒馬裝上利刃,用鐵索連結,布下鐵蒺藜;後周軍了解到敵方膽怯,一戰而破。更有反用的例子,李復叛亂,韓世忠追剿,所統兵馬不到千人,韓世忠布下鐵蒺藜自塞歸路,眾軍死戰破敵。

相關記載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備)遣侍中馬良安慰五溪蠻夷,鹹相率回響。”

三國演義》第八十三回: “卻說甘寧正在船中養病,聽知蜀兵大至,火急上馬,正遇一彪蠻兵,人皆被發跣足,皆使弓弩長槍,搪牌刀斧;為首乃是番王沙摩柯,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個鐵蒺藜骨朵,腰帶兩張弓,威風抖擻。甘寧見其勢大,不敢交鋒,撥馬而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寧帶箭而走,到於富池口,坐於大樹之下而死。”

《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時有蠻王沙摩柯,匹馬奔走,正逢周泰,戰二十餘合,被泰所殺。”

古代兵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