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刀

苗刀

苗刀,聞名中外的傳統刀技,是漢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臨陣殺敵,威力極大,非一般兵器可比,故中國歷史檔案館保存的重要資料《苗刀考證》中,這樣寫道:“苗刀用以衝鋒鎗,遠勝單刀及其它短兵。“苗刀(御林軍刀)不是苗族人使用的刀,乃是以其刀身修長形如禾苗(總長五尺、刀長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之故命名。它集中了刀、槍兩種兵器的特點,既能當槍使,又能當刀用,既可單手握把,又可雙手執柄,殺傷力極大。苗刀一路包括持刀要領、持刀把位、搏擊運用、劈砍要點,以及苗刀的基本刀法。

基本信息

介紹

苗刀苗刀

苗刀,是中國冷兵器時代先進兵器之一,創製於西漢初年

,苗刀最為直系的傳承是由漢環首改編、魏晉御刀,隋唐儀刀。儀刀並出現了弧度。這已經是近代苗刀的形狀。宋代又稱為御刀。一直以來為皇家御林軍(千牛衛,羽林衛)所持,別名:細刀,長刀,千牛刀。刀柄佩皇家專用龍鳳環,彰顯皇家威儀!而苗刀在明代就有御林軍刀之稱。足以看出其傳承關係。唐刀四制中,儀刀是唯一沒有爭議的!!

唐代唐大刀以及尚武精神,唐代刀法東傳日本之後,也影響了日本的武士刀工藝。中國五代兩宋幾百年戰亂不僅失傳了雙手刀法,更失傳了許多刀劍鑄造技術。

所以明代時倭寇入侵,日本刀殺傷力巨大非一般兵器所能抵擋。戚繼光以日本刀改進成戚家刀,大破倭寇。同時因倭寇刀法犀利,明代民間武術家對日本劍道產生濃厚興趣,通過對日本刀法參考並結合中國武術自身,出現程宗猷的【單刀法選】和戚繼光編寫的【辛酉刀法】。從此中國雙手刀技又開始出現,苗刀在這時有了刀法,開始全軍重視,最重要的就是苗刀抵抗北方蒙古騎兵。從苗刀刀身微彎比武士刀更長結合中國人體質的刀法中,可以看出這就是明代士兵與蒙古騎兵作戰,結合了槍術,可以馬上衝刺的效果!不過經過幾百年變化,苗刀刀法已經脫離了許多日本元素,成為中國特色武術一部分。

戚繼光以日本刀引進的戚家刀,大多為單手持,這是為了配合一首拿盾,擺鴛鴦蝴蝶陣!可以說戚家刀是苗刀的一種,但是要說苗刀起源戚家刀,這是無稽之談!

清朝民間苗刀技術低迷,但沒有失傳。

民國,民間滄州武術家劉玉春,將中國這類長度120~160,刀身形似禾苗的刀統稱為苗刀,這是北洋政府曹錕官方認可的命名!而劉玉春傳承下來的苗刀刀法歷經幾百年變革,是為一路苗刀,已完全脫離日本刀技風格。後來其高徒郭長生結合通臂絕技,創二路苗刀,並且流傳至今。

民國開始,苗刀再次在武術界朝氣蓬髮,引得日本劍道重視,直到後來1991年中國武術團訪問日本,應日本劍道強烈要求郭瑞祥表演家傳苗刀,榮獲金牌,引起整個日本劍道高度重視,至此日本劍道多次邀請中國苗刀高手切磋實戰,然而日本劍道敗多勝少。

總的說來苗刀過程是這樣的:漢環首刀~魏晉御刀~唐儀刀~明御林軍刀~苗刀。而苗刀的一種戚家刀的過程是這樣的:漢環首刀~唐大刀~武士刀~戚家刀。

日本武士刀本就結合漢刀,唐刀的冶煉技術,這是不爭的事實,日本刀刀型,與日本早年仿製的唐大刀形狀,基本無二。

中國苗刀自古有傳承,自然不能說苗刀是來自日本武士刀,苗刀刀法源自日本,戚家刀源自日本這倒是事實。中國宋代的確失傳了雙手刀法,明代的確參考並融合了日本刀技,但是經過幾百年變遷,已經成了中華特色的武術技法。與日本劍道區別明顯。

可以看出苗刀的基本定型是在明代,並廣泛推廣使用,明代名“御林軍刀”,它刀身修長,共五尺,兼有刀、槍兩種兵器的特點,且可單、雙手變換使用。臨陣殺敵,威力極大,非一般兵器可比。

苗刀全長約120~160厘米,刀脊厚度與刀身的寬度的比,約一比三。在唐代的標準裝備中,能看到大量的橫刀和陌刀。唐代天寶年間,大將軍李嗣業率部與敵作戰時,隊伍被敵方的騎兵沖亂,在這種情況下,李嗣業“手持長刀,大呼出陣前,殺數十人,陣復整。”《中國古代兵器論叢》解釋說:“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並附有長刀的圖樣。早在三國時期,在回贈日本國的物品中就有五尺長刀(三國時五尺約合現代130厘米,即一尺合24.2厘米),後隨中日文化交流,唐代刀具傳入日本,逐漸演化為今天的日本刀。

苗刀刀型總長五尺、刀長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兼集中了刀、槍兩種兵器的特點,既能當槍使,又能當刀用,既可單手握把,又可雙手執柄。因為單、雙手交換使用時便於發揮腰背整體力量,且結構優良。所以在臨敵運用時,輾轉連擊、疾速凌歷、身摧刀往,刀隨人轉,勢如破竹,實用價值及高,殺傷威力極大,非一般兵器可抵擋。

故中國歷史檔案館保存的重要資料《苗刀考證》中,這樣寫道:

“苗刀用以衝鋒陷陣,遠勝單刀及其它短兵”。

“迫明戚繼光得此刀法,傳之於部下,用於衝鋒陷陣,斬將搴旗,賴此刀法,威震華夏。”

解疑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寫:長刀,自倭犯中國始有之。其實這句話是不對的,魏晉兩宋御刀,唐儀刀都是120~160厘米的細長刀,形似禾苗,這是不爭的事實!之所以戚繼光出現這樣的考證。極大的可能就是當時中國雙手刀術失傳,所以明初全軍並不重視長刀的實戰以至於埋沒,被認為中國自古無長刀!!

技術特徵

部位名稱

苗刀主要分為刀柄、護手和刀身三部分。其中刀身部分又可分成刀尖、前刃與後刃三個部分。

規格標準

苗刀全長5尺,刀身長3尺8寸,刀柄長1尺2寸,刀寬1寸2分,護手(刀盤)呈圓形或橢圓形。

基本握法

(1)抱刀:左手拇指和虎口扣住護手(刀盤),食指和中指夾住刀柄,無名指和小指托住護手,刀背貼靠前臂。

(2)單手握刀:五指握刀柄,虎口靠護手,刀背與虎口相對。

(3)雙手握刀:一手五指握刀柄的前部,虎口靠護手,另一手五指握刀柄的後部(圖11)。

技擊風格

苗刀不同於其他花刀,它主要以雙手握刀,每招每勢樸實、嚴謹,用起來以身催刀,刀隨身轉,逢進必跟,逢跟必進,進退連環,動作剽悍雄健,勢如破竹。它善於連續進攻,攻中有防,防是為了更好地攻,技法變化如明朝程宗猷所說:“其用法,左右跳躍,奇詐詭秘 ,人莫能測,故長技每每敗於刀。”可見該刀技法千變萬化。一、二路苗刀各具有其獨特的風格:一路也叫原路、老架,屬於基本刀勢,勢法渾厚矯健,大劈大砍,一招一勢。二路也叫新路、新架,是郭長生大師在一路的基礎上,糅進通臂二十四式中的疾絞連環步法,因此,動作除大劈大砍外,外加左右輾轉,疾速多變,攻防的連擊性較強。

刀法

陌刀陌刀

明代戚繼光將軍,在一次與倭寇的對戰中,取得了《陰流劍術》的目錄(由於該目錄是草書,也有人判讀為

《影流劍術》),在研究之後,寫成了《辛酉刀法》。這是在宋朝時中國本土雙手刀刀術失傳以後,再次有的新著作。抗倭名將戚繼光,改鑄精絕,傳之於其部下,殺敵致果,斬將搴旗,賴以刀法,威震華夏。倭寇成為明朝軍隊心頭大患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倭寇很重視日本刀本身的性能。幾位有先見之明的將領認為,倭寇使用倭刀上,身法輕盈敏捷、刀身又鋒利,在許多方面皆占盡優勢,無往不利。”苗刀有一套完整的技法,它內涵豐富,結構嚴謹,技擊性強,具有很高的科學性、實戰性與鍛鍊價值。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迫使曹錕下台,郭長生又給鹿鍾麟當隨從副 官,時間不長,因軍閥混戰,民不聊生,而憤然棄官回鄉。1927年,張之江籌備中央國術館,慕名特聘郭長生於該館教授苗刀,並把苗刀作為中央國術館必修課程之一。從此苗刀在中國始得進一步發展。劉玉春在保定,及以後郭長生在中央國術館教的是一路苗刀,均沒教完。這路刀勢系集體操練,不免限於一步一勢,不精熟者,便不能領悟其中奧妙。於是郭長生將苗刀之精華,實戰攻防用法,揉進通臂二十四式筆法,編撰了二路苗刀。近代武術大師劉玉春及其愛徒郭長生,在苗刀中揉進了通臂二十四式中的先進步法後,苗刀更以勢法精粹,刀法雄健凌厲,步法急速靈活多變,連擊性更為突出。所以在歷史檔案館保存的《苗刀考證》中寫道:“前中央國術館教授郭長生,系劉教習(即劉玉春)秘授,故其技自玄奧,亦獨冠雲。”也就是說郭長生通過恩師個別傳授,得其刀技真諦,其刀法之奧妙,使人無法捉摸,其技藝水平,要高出同輩。

很多國內外武術界知名人士,對苗刀也有很高的評價,如已故馬鳳圖先生於1969年在蘭洲自己的住所見到郭長生的高足張群炎時,讓張表演此刀後說;“苗刀我想了四十年,今天才見到此刀。”,連聲說:“好刀,好刀”!於是讓馬明達向張群炎學苗刀。但由於練苗刀需有通臂二十式的基本功,因此只學了一點。十分相似,都是雙手使用的一把大長刀,但技術卻迥然,各具特色,尤其苗刀擊著點由點、線,擴展到面以及急速靈活之步法,深感佩服,“認為”確實值得日本劍道參考“。歷史沿革

苗刀實戰的歷史最早為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將軍為克制倭寇的日本刀,借鑑日本刀的優點而創造戚家刀,苗刀是在民國十年定名。

另外,在唐代的標準裝備中,能看到大量的橫刀和陌刀。《中國古代兵器論叢》解釋說:“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並附有長刀的圖樣。

早在三國時期,在回贈日該國的物品中就有五尺(約130厘米)長刀,唐代時隨中日文化交流日益增深傳入日本,明朝中期,倭寇多使此刀,故稱之為倭刀。

戚繼光將軍在御倭戰鬥中,認真總結了日本刀法,同時,又在民間挖掘整理其長刀中,在“戚家軍”中配備了長刀,加緊訓練士卒,其技較倭寇高一籌,故平息了浙、閩、粵沿海倭犯。並於1560年著成《辛酉刀法》。

古代人物古代人物

到明朝末年,新都程沖斗,向浙師劉雲峰學得此刀法,於天啟元年,編著《單刀法選》一書,程氏在這本書中說:“刀長三尺八寸,把一尺二寸,則全長五尺。”歷史上的苗刀,有勢、有法而無名,程氏為使這一珍品便於記憶,流傳久遠,故“依勢、依像、撰其名”,為此刀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民國十年,三省巡閱史兼直隸總督大軍閥曹錕在保定成立衛隊武術營特聘劉玉春為三連苗刀連教習,苗刀正式定名。1923年曹通過賄選當了大總統,進駐北京中南海。

滄州郭長生系劉之高足,由於武功精絕,刀法捷靈,在武界有“燕子”之譽,深得劉之喜愛,遂將苗刀、通臂二十四式之絕技,盡相傳授。一路苗刀多系基本刀勢,實戰用法,二路苗刀,開闊了攻擊面,提高了連擊性。很多國內外武術界知名人士,對苗刀也有很高的評價,如已故馬鳳圖先生於但有人把苗刀說成是“流傳在中國武術界的日本雙手刀法”,這種說法不對,苗刀源於中國,是我們祖先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先期是隨中日文化交流由中國傳到日本的。

苗刀苗刀

歷史追溯

西漢以前,將、吏佩帶或在戰場廝殺的都是劍,而不是刀。春秋史上荊軻秦王的“圖窮匕首見”和魚藏劍“專諸刺王僚”的故事,都是大家所熟知的。這兩種藏於圖卷和魚腹中的利器都是短劍。1965年在湖北省江陵望王一座楚墓里出土的越王勾踐寶劍,雖兩千四百年後再見天日,仍光芒四射,鋒利無比。

1976年在湖北襄陽蔡坡出土的吳王夫差劍,其鋒利也令人讚嘆。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保存的“吹毛利刃,迎風斷草”的寶刃,如“干將”“莫邪”“青鋼”“魚藏”等等都是劍而不是刀。這說明劍在春秋戰國時期,不僅是戰場上進攻與防衛的重要武器,而且也是上層人物標誌身份的重要信物。就連當時各諸侯國出訪使臣也必須佩劍。同時也是各國互相饋贈的重要禮品。

雖然早在遠古時代,人類就使用石刀、蚌刀和骨刀等武器與野獸搏鬥,與鄰族爭生存,商、周時期也出現了有青銅、鐵打造的刀,但在軍隊裝備中並不受重視,直到西漢才重視刀在戰場的作用。

西漢初年,騎兵作為獨立的兵種開始出現。雖然在秦始皇陵的陶俑坑中也發現了和戰車部隊排列在一起的騎兵形象,但是,成建制大量使用騎兵,還是在秦末農民大起義,經過楚漢之爭到西漢初年這一歷史時期開始的。縱橫馳騁在戰場上的大隊騎兵,手執長劍向敵人衝擊時,由於馬速很快,想要擊傷敵人,主要靠揮臂劈砍而不是用劍向敵人推刺。這樣一來,劍的尖長鋒利的作用不大了。雖然長劍兩側都有刃,但是劈砍時,只能使用其中一側的刃,另一側的刃不能發揮作用,製造工藝複雜,而且劈砍時極易拆斷。只有解決這個問題,能為騎兵生產更適用的劈砍武器,才能提高戰鬥力。於是就出現了環柄長刀。它是一種專用於劈砍的短柄武器。長刀的一側有刃口,另一側做成厚實的刀脊為刀背,同時去掉了尖銳的長劍鋒,厚脊薄刃,不但從力學角度有利砍劈,而且力脊無刃,可以加厚而不易拆斷。

西漢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及以後的10年間,漢軍與匈奴發生過三次大的戰役,雙方參加戰鬥的騎的騎兵總數約二十萬之多。對騎兵來說,長劍的劈刺顯然不如長刀的劈砍殺傷力大,所以漢代騎兵用的環柄長刀,逐漸代替了長劍。這種刀即是中國戰刀的祖型,又與現今苗刀相似,所以苗刀也稱漢刀。漢刀刀柄首端毫無例外地製成扁圓的環狀,所以常常把這種漢刀叫做“環柄長刀”或“環首刀”。

在河南省 洛陽市出土的西漢墓里,可以見到隨葬的環柄長刀。例如:1957~1958年在洛陽西部清理的23座西漢墓里,都發現了隨葬的環柄長刀。它的長度從58~114厘米不等。《史記。漢書》里,存有不少西漢時期將校官吏佩刀的記載。名將李廣在隨衛青出兵作戰時,迷失了道路,回軍後憤而自殺,被書稱為“引刀自剄”。出使匈奴的西漢使節蘇武也是身佩長刀。《漢書——蘇武傳》載:當匈奴逼迫蘇武投降時,武曰:“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殺。”

在長沙市地區東漢墓里獲得的鐵刀,長度超過去時米,有138.5厘米;河南地區出土的東漢長刀也是如此;陝縣劉家渠東漢墓里的環柄長刀(鐵)又可作為這一時期優質鋼刀的代表。山東省蒼山發現的一把記有年銘的長刀,全長111.5厘米,刀脊的厚度與刀身的寬度相比,大約是非曲直1/3。刀身上有錯金的火焰篆紋,並且有十八個錯金隸書刀銘:“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涑大刀吉羊宜子孫。”由此可知這把刀是漢安帝永初六年即公元112年造的。此刀現仿保存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內。它和我們現用的苗刀(漢刀)一模一樣。經過鑑定,此刀是以含碳較高的沙鋼為原料,經過反覆多次鍛打而成。銘文中的“卅涑”即是“卅煉”,可能代表著一定的工藝質量標準(“卅”即為鍛打30次——作者注)。此刀的發現,有力地說明了苗刀源於中國,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的文化遺產。

三國時期,有諸葛亮造刀的故事,據說是在斜谷造的,一共造了三千把。另據梁陶弘著的《刀劍錄》記載,“孫權在黃武五年采武昌鋼鐵做十口劍、萬口刀,各長三尺九寸,皆是

諸葛亮諸葛亮

南越碳做之,上有“大吳”篆字。南北朝以後,鋼刀更是主要的步兵和騎兵武器在唐代軍隊的標準裝備中能看到大量的佩刀和陌刀,卻看不刀劍的蹤跡,《唐六典》武庫令條有刀制而無劍制,其刀制有四:即儀刀、鄣刀,橫刀和陌刀。後兩種是部隊中的主要武器。“橫刀配刀也,步兵所佩名起於隋。”楊泓所著《中國古代兵器論叢》論述陌刀是說:“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唐朝天寶年間,李嗣業是一位傑出的手使陌刀(長刀)的名將。據新唐書記載:“李嗣業,京兆(今長安),安陵人,長七尺,臂力絕眾………應募安西軍中,初用苗刀,而嗣業尤善,每站必為先鋒,所向催被馬靈為節度,出戰必有俱。”嗣業因戰功卓著,被封為“陌刀將軍”。史創於西漢的長刀發展到東漢末年已成為軍中大量配備的兵器,而到唐代則為長刀發展的鼎盛時期。所以,明末清出的民族武術家吳殳在所著的《單刀圖說》中說:“唐有陌刀,戰陣稱猛,其法不傳”。意思是說唐代陌刀戰鬥威力極大但先人對這一珍品多保藏不現,不易輕傳,故流傳不廣。

影視套用

電視劇《大刀記》講述了主人公梁永生(谷智鑫飾成年、谷文澤飾童年)用苗刀和大刀奮勇殺敵的故事。

區別日本刀

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刀柄和刀刃,苗刀只是稍微帶一點弧度,更接近於直刃,而日本刀則是典型的彎刀,用法不同;苗刀刀柄占全體的比例比較大,且柄很粗厚,所以苗刀揮動起來像長槍;苗刀刀鋒很尖,日本刀刀鋒也十分銳利,苗刀重視刺的使用,日本刀很少用刺,常用“斬”;日本刀的硬度為58-60,可以更高,但會使刀身容易折斷,就硬度,日本刀刀身打造精緻,但就耐用度則要差,其缺點是壽命短和無法修復,但日本刀在作戰中避免與對方的兵器磕碰。

古代兵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